“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這事兒鬧的你說說。”


    “那那些各個國家的使節,他們都來習慣了長安,你突然要他們去洛陽,他們會不會找不到路了,”


    “這使館是不是也要建新的,太麻煩了......”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這事兒鬧的你說說。”


    “那那些各個國家的使節,他們都來習慣了長安,你突然要他們去洛陽,他們會不會找不到路了,”


    “這使館是不是也要建新的,太麻煩了......”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這事兒鬧的你說說。”


    “那那些各個國家的使節,他們都來習慣了長安,你突然要他們去洛陽,他們會不會找不到路了,”


    “這使館是不是也要建新的,太麻煩了......”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這事兒鬧的你說說。”


    “那那些各個國家的使節,他們都來習慣了長安,你突然要他們去洛陽,他們會不會找不到路了,”


    “這使館是不是也要建新的,太麻煩了......”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慢些!”


    “路上小心!”


    “記得千萬到了要寫信迴來啊!”


    再怎麽依依不舍,卻終究還是到了要分離的時候。


    在旁邊夥計和銀瓶的勸慰下,孟如招還是放開了手。在送行眾人目光注視下,車隊緩緩開動——除了汪泉孟如招他們之外,還有其他,也是來送別自己的好友或是親眷的。


    每人臉上的表情不完全相同,


    卻都大為相似。


    孟如招高高地朝著逐漸駛離的車隊揮手,她的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保重,保重。”


    白錦兒坐在車裏,撩開車簾:


    她看見了揮手的孟如招,躲藏在兄長懷中哭泣的林信雲。她看見了眸中擔憂之色不減的汪泉,也看見了此時才騎著馬從城中出來的趙小曉。


    這些是她在錦官城的惦念,


    也是她這十五年歲歲的記憶。


    少女鼻頭眼眶發酸,卻不舍得將車簾放下,直到已經徹底看不見車外的人之後,她才緩緩地,將自己的手放下。


    白錦兒靠在一側車廂,沉默不言。


    “小姑娘,你也是到長安去的?”


    坐在車廂另一側的婦人瞧見白錦兒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忽然開口詢問。


    白錦兒抬頭,看向婦人。


    這婦人她雖不認識,但卻眼熟,正是方才那位,因為要將自己多拿的東西帶上車,所以和車隊的夥計吵起架來的婦人。


    她一身繁雜的裝扮,略顯累贅。


    “是的。”


    白錦兒點點頭,迴答了婦人的話。


    “方才那些,是你的朋友和父親吧?真好呢,有這麽多的朋友來送你。”


    聽見婦人將汪泉錯認成自己的父親,白錦兒也沒有反駁,畢竟對白錦兒來說婦人還是個陌生人,白錦兒也不大像讓她知道自己是無父無母,獨自上長安的人。


    倒不是自卑,隻是出門在外,還是要多留個心眼才是。


    想到這裏,白錦兒點點頭。


    “小娘子去長安是做什麽去?我是去找我那嫁去長安的姐姐,”


    “我夫君半年前去世了,我兒女俱已成家,我就想著啊,反正我一人待在這兒也無趣,幹脆就上長安去,找我那許多年不見的老姐姐玩兒。”


    “聽說啊,那長安好東西可多著呢,”


    “咱們成都算是好東西多的了吧,那長安啊,各種珍奇新奇玩意兒,可比咱們這兒多十好幾倍呢。”


    “這都是當年啊,我老姐姐嫁去長安之前,和我說的。”


    “所以說,小娘子你就別傷心了,”


    “等到了長安啊,都是好吃好玩的,像你這個年紀又正是嬌俏的年紀,穿什麽衣服都好瞧的,”


    “到了長安,就給自己買些好東西,心情一會子就好了。”


    “就別難過了哈。”


    原來這婦人說了半天,是想安慰白錦兒;難為她還拐彎抹角的,


    不過和方才白錦兒剛才看見的刁鑽刻薄的模樣不同,婦人竟然意外的很是親切善良。


    “謝謝大娘,我不難過了。”


    不過,被婦人這麽一打岔,確實是有用的,白錦兒的心情,一下子就沒有剛才那樣的沉重了。她對著婦人笑笑,點了點頭。


    婦人瞧見白錦兒的心情終於不再低落,也舒心地笑了。她上下打量白錦兒一眼,開口道:


    “可別叫我大娘,我在家裏行二,出嫁了夫君也是行二,你呀,就叫我一聲欒二娘就得了。”


    “小娘子今年幾歲了,上長安去,是去找親戚?”


    “我今年是十六了,上長安去,是去找我表哥去了。”


    “哦哦,原來是這樣子,”


    “這麽老遠地跑去,想來你和你表哥的感情一定很好吧。”


    白錦兒哪兒有什麽表哥,不過就是隨口編的罷了,不過既然人家問,白錦兒也隻能順著迴答了。


    “是,我們自小一起長大的,不過前不久他上長安了。”


    “欒二娘,想來與您阿姐的感情,也一定很好吧。”


    “嗐,什麽好不好的,”


    欒二娘對著白錦兒揮揮手,


    “這人呀,再怎麽樣的感情,隻要隔個十幾年不見,也會想得緊了。”


    “我阿姐出嫁出去多少年了,我也記不大清楚了,不過我最小的孩兒都十五歲了,想來也肯定是好久好久了,”


    “這閨閣中的那些芝麻大小鬧過的矛盾早就已經忘記的一幹二淨了,反倒是啊這越琢磨,越覺得十分的想了。”


    “所以幹脆趁著這次機會,就上去瞧一瞧。”


    “你說我們做女人的這輩子,出嫁前在家裏聽阿爺的,出嫁以後就留夫家相夫教子。你有心想出去玩會兒吧,不消半日,那家裏就能鬧翻天了。”


    “你叫那男人帶孩子持家,”


    “他怎麽願意的?就是他願意,他也不會呀。”


    “這孩子生下來啊,仿佛就天然是女人的責任;剛生下來的時候要喝奶,你得一刻不離吧,長大了些會走路了,你得隨時看著吧。再長大些要物色媳婦兒了,”


    “你也是不能撒手不管的。”


    “之後成親生子諸多事情,你也是一件都舍不下,放不下的。”


    “唉,什麽時候咱們能想著自己活一活呢。”


    “所以啊,我家死老鬼走了,我也就難過了一陣。隨後我是越琢磨越不得勁,越琢磨越覺得不對,”


    “我現在,不就是自由了嗎?”


    “小女兒也嫁出去了,最近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大的兩個成親的早早就穩定了下來,我啊,去哪家打擾都不是。別看這孩子都是從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這成了家以後啊,始終就是別的人了。”


    “婆婆去哪兒待久了,都招惹的別人煩,自己在家呢,又冷清的很。”


    “我幹脆就一咬牙一跺腳,”


    “那我幹脆就走遠點,直接走出益州,走出劍南道,”


    “我直接去長安看看得了。”


    “長安啊,你說咱們大唐的人,”


    “哪兒能一次長安都沒去過呢,就是去看看,也是好的嘛。”


    “不過最近聽說天後要把都城改去洛陽,”


    “這事兒鬧的你說說。”


    “那那些各個國家的使節,他們都來習慣了長安,你突然要他們去洛陽,他們會不會找不到路了,”


    “這使館是不是也要建新的,太麻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小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含翡翠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含翡翠容並收藏盛唐小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