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急忙喊停了正要離去的老人,卻看見他側目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淡淡地說道:


    “這是送你的。”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急忙喊停了正要離去的老人,卻看見他側目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淡淡地說道:


    “這是送你的。”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急忙喊停了正要離去的老人,卻看見他側目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淡淡地說道:


    “這是送你的。”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急忙喊停了正要離去的老人,卻看見他側目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淡淡地說道:


    “這是送你的。”


    蔣六是西市的一個牙商。


    雖是牙商,但和城中王克,張牙子那樣有名的牙人不同,


    蔣六不僅名不見經傳,就是同樣在城門口等著生意上門,他也總是最後才能接到活兒的那一個。


    這讓他很苦惱,


    也很疑惑。


    家裏娶了個啞巴婆娘,雖然婆娘不會說話,但是人溫溫柔柔的,又安穩地跟著他,雖說他掙錢不多吧,但也從沒見過她露出什麽嫌棄的樣子——隔壁老魏羨慕哭了。老魏婆娘長得尖尖細細的,說話聲音也是尖尖細細的,


    喊老魏的名字的時候,


    整個村子都能聽得見。


    蔣六他們村子是離錦官城最近的一個村子,所以蔣六自認為是錦官城的牙商;自認為是錦官城牙商的人很多,


    蔣六和裏麵最多數的人一樣,


    每日穿梭在陌生城門和城門之間。


    蔣六一開始主要是給村裏要賣羊賣豬的人往城裏牽線,可是隻要多牽幾次,那人後來就不找自己了,轉而去認識錦官城裏其他的牙商去了。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兩次,而是好幾十次,


    蔣六也弄不明白,自己哪兒出了問題。


    後來是有一次,城裏一個老客人請自己吃酒。極烈的火刀子下去,那人打著熏人的酒嗝,口齒含糊地問他,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留不住客人。


    蔣六臉紅脖子粗地搖搖頭。


    你啊,啥都好,


    就是嘴笨不會說話。


    這人家來找你賣貨的,你事先不好好地給人家介紹介紹貨,人家怎麽知道你找的是靠譜的人;眼神瞧著又呆呆的,眼珠子沒精神,


    讓人一看就是個好上當受騙的。


    要不是我在你這兒都做了好幾年的生意了懶得挪窩,估計我也得找別人。


    蔣六聽完了這人說的話,臉紅著又端著麵前的酒碗一飲而盡。


    他知道自己嘴笨說不好話,


    偏偏還做了牙商這種,最需要眼觀四路舌燦蓮花的事情。


    這是為什麽呢?


    蔣六自己也記不太清楚了。


    他隻記得自己做成第一筆的時候,那買方出手很大方,甚至將買到那群牛裏的一頭小牛犢,給了自己。


    小牛沒大牛值錢,但養一頭挺費錢的。蔣六家又不種田了,養這麽一頭牛等它長大,實在是不劃算。所以蔣六轉手就把那頭小牛犢給賣了,換了好幾吊錢。


    婆娘看見的時候啊啊啊地說了些什麽,


    蔣六聽不大明白。


    但是看著她濕濕的眼眶,蔣六想,說的應該是好話。


    好像從那之後,他就打定了主意要做一個牙商了。


    後來雖然再沒有得到過那樣多的報酬,但是每當自己拿著賺到的傭金迴家的時候,看著婆娘那噙著淚水眼睛彎彎的樣子,蔣六就笑得比她還開心。


    所以他還是堅持著,


    哪怕經常要在城門口站上一整天,


    他也樂意。


    在每日開始等生意之前,蔣六都會先進城裏去西市,買些好帶在身上的吃食,這樣就不用花費多餘的時間再進城吃飯了。


    婆娘在家裏幫人洗衣服掙些小錢,每日天不亮就陸陸續續的有人送衣服來家裏;蔣六不舍得她辛苦,所以並沒有讓她給自己做能帶出來的飯食。


    夏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壞的快,冬天的時候吃的東西冷的快——不管是哪一種季節和結果,都會讓蔣六饑餓地熬過難捱的三四個時辰。


    不過半年多前,他找到了西市一家十分價錢便宜東西又好吃的食肆,


    在開始每日要做的事情之前,


    他都會去那家食肆,打包十幾個兩種不同餡料的饅頭,這樣就能頂過一天的饑餓。


    因為那個小娘子做的有饅頭,


    即使冷了,也很好吃。


    穿著灰白色衣物的男人雙手揣在袖管裏往前走。雖然已經入春了,但是風吹打在臉上還是有些冷。他不時地將手從袖管裏抽出來,借著那點子熱氣暖暖有些冰涼的臉蛋子。


    周圍走在街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蔣六混在其中,和所有人一樣的不起眼。


    進乙街沒多久,


    他就看見了那熟悉的嫋嫋炊煙。


    外麵架著的大鐵鍋已經燒沸了水,熱氣從翻滾的沸水中跑出,咕嘟咕嘟飛奔的就像是氣化了的滾水。


    門口站著個穿著寬大袍子的少女,袖子已經高高地擼起為了不耽誤幹活;她看了看鐵鍋裏的水已經燒開,轉身將擺在桌子上的蒸籠給抱了起來。


    那蒸籠看著,


    比她半身還要高。


    “哎蔣叔你來啦,”


    白錦兒剛把蒸籠架上鍋,就看見蔣六已經來到了自家店鋪門口。她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對著蔣六說道。


    “哎,”


    熱情的笑容在寒春的早晨看著異常溫暖,


    蔣六眼睛還能瞧見自己唿出的白氣,也對著白錦兒扯了扯嘴角。


    “白小娘子,給我來兩份油條一碗甜豆漿,”


    “還有......”


    “知道知道,”


    白錦兒笑著對著蔣六揮了揮手說道:


    “三個白糖三個豆腐,還有的六個鮮肉的是不是?”


    蔣六點了點頭。


    “得嘞,蔣叔你先進去坐著吃,等你吃完了我再給你包啊。”


    “行。”


    說完,蔣六就聽話地往店鋪裏麵去了。


    食肆的占地麵積雖然沒有多大,但是向來是收拾的幹幹淨淨的;這總讓蔣六產生一種自己吃的是很貴的東西的錯覺,


    而不是兩錢一個的饅頭或是蒸餅。


    很快,熱乎乎的甜豆漿和脆脆的油條就端上桌了。這個臉總是很臭的老人家似乎是那個小娘子的阿翁,


    孫女兒總是笑眯眯的,阿翁總是氣鼓鼓的。


    加熱過的豆漿裏麵放了隻有白錦兒才有的白砂糖,融化了之後豆漿變得又香又甜;剛出鍋的油條隻是用筷子壓一壓,就能聽見令人心生愉悅的脆響。


    這麽一頓便宜的早餐,


    吃下去卻足以讓正要奔波一天的人先體驗一把幸福。


    隻是今天送上來的除了油條和豆漿,


    還有一個白生生的饅頭。


    頂上的褶子捏的像是花一樣。


    “哎老翁!”


    “我沒點這個呀!”


    蔣六急忙喊停了正要離去的老人,卻看見他側目看了自己一眼,


    語氣淡淡地說道:


    “這是送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小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含翡翠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含翡翠容並收藏盛唐小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