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要不,


    明年就不來參加了吧。


    少女雙手撐著自己的臉蛋想道。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要不,


    明年就不來參加了吧。


    少女雙手撐著自己的臉蛋想道。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要不,


    明年就不來參加了吧。


    少女雙手撐著自己的臉蛋想道。


    果然,


    自己又被係統給騙了。


    白錦兒老老實實地站在桌子後麵,心裏卻歎了口氣,聽著自己的腦海裏安安靜靜的,沒有任何人說話的聲音。


    根本沒有解鎖特殊任務嘛,


    大騙子。


    想到這裏,少女低著的腦袋撅了撅嘴。


    “哎,”


    孟如招拐了拐身邊的石玉寧,壓低了聲音和旁邊的少年說話,


    “你看丫頭是不是不高興啊?”


    心不在焉的石玉寧聽見了孟如招的話抬頭也往白錦兒的方向看去,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孟如招說的,白錦兒不高興的模樣。


    “我說二娘子,丫頭的腦袋低的那麽低,你都能看出來她不高興啊?”


    “那是你眼神不好,還說呢。”


    “嘿我說你......”


    兩人的小動作雖是不明顯,卻還是被坐在陳公身邊的陳康念給瞧見了。


    她此時臉上有些泛紅,鬢角也有些濕了,不知是怎麽搞得。雖然她已經換了一套比較輕薄的衣物,身後的杏女也適時地加大了扇扇的力度,


    卻還是隱約能看見痕跡。


    陳康念的視線在窸窸簌簌的兩人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開了。


    照慣例是陳公品嚐過每一道菜肴之後,給個簡單的點評,被點評過的人便下去用飯,等到秋廷宴結束的時候,才會知道今年的丹若庖君究竟是什麽。


    在廚房的時候白錦兒也看見了個做畢羅的人家,主廚卻已經不是去年白錦兒見到的那個傲氣的瘦男子,而是換成了一個隻比自己大上四五歲的少年。


    雖然如此,少年炸製畢羅的手法,卻和去年那個男人的如出一轍。


    好奇之下,白錦兒主動開口詢問,卻原來知道,這個少年正是那個男子的兒子。而那個男子,卻在半年之前忽染疾病,沒有幾天就去世了。


    家中留著一個妻子和一雙兒女,還有一個年過花甲的父親。


    沒辦法,這生活的擔子,隻好交給這還未成年的少年擔當了。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白錦兒心中也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特別是瞧著少年還略顯笨拙地模仿著當年他父親做畢羅的手法時,白錦兒一時之間也覺得甚是唏噓。


    若非親身經曆,隔得越遠越像故事。這樣子的生離死別白錦兒雖說是看客,可瞧著,也難免生起共情。


    倒是除了這少年之外,白錦兒說的上還算認識的人,竟然是一個也沒有了。


    “咦?”


    就在白錦兒愣神的功夫際,已經到她上前來介紹自己的菜品了。


    白錦兒趕忙對著麵前看著憨厚可親的男子行了一禮,嘴上說著見過陳公。


    “我認得你,”


    這迴是白錦兒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聽見麵前的男子笑盈盈地開口了。


    “我去年的丹若庖君,”


    “西市乙街白家食肆的白小娘子。”


    “沒想到,你今年竟然又進來了。”


    聽見陳公的話,白錦兒不由得壓低了身子,


    “都是蒙受抬愛了。”


    “不得了不得了,”


    “小小年紀有這麽一手好廚藝又這麽謙虛,陳某都忍不住要問一句,白小娘子願不願意來府上,給陳某和內子做飯了。”


    聽著男子帶著笑意的話,白錦兒始終沒有抬頭,隻是盯著那雙鴉青色的布鞋,語氣平靜地說道:


    “多謝陳公厚愛了,隻是奴年紀小見識淺,進府怕丟了公和夫人的臉麵。家中亦有年邁的阿翁要養,奴謝過陳公好意。”


    “哈哈哈哈,”


    雖然被白錦兒拒絕了,但陳公也並沒有什麽不滿的意思,反而是大笑了幾聲,說話的聲音也滿是慈愛。


    “為人孝順謙虛,不錯不錯,”


    “倒是我方才說的話頑笑了。來來來,某嚐嚐你做的這菜。”


    這時候陳公才發現,白錦兒做的並不是單純的一道菜品,而是有肉有菜,蓋到了碗中的白飯上。


    怕分菜的時候不好分,白錦兒還特意地按比例減少了飯菜的分量,這樣每位客人桌上都有一個小小的木碗,保證每個人都能吃上一份完整的叉燒飯了。此時陳公才瞧見了這樣的一份,不由得有些吃驚。


    “我說白小娘子,”


    “你做的這道菜,是什麽名號啊?”


    “迴陳公,奴做的這個,叫叉燒飯。”


    “叉燒飯?”


    “正是。”


    “何為叉燒?”


    “叉燒,便是這飯上的這塊烤好的豬裏脊了。因為製作的時候,是將事先醃製過又塗抹了蜜汁的豬裏脊肉叉在鐵釺上燒製而成的,所以這樣做出來的肉,便叫作叉燒了。”


    “原來是這樣。”


    男子明悟地點了點頭。


    他拿起擺在一邊的筷子和調羹,先是夾起一塊叉燒,可想了想又將叉燒放下,隨後動用其調羹,連叉燒一起將飽滿的飯粒和墊在下麵的洋蔥一起舀了然後放入口中。


    白錦兒看了直唿內行。


    為了要看陳公的反應,白錦兒這才抬起頭來,悄悄觀察著對方吃下叉燒飯之後,臉上的表情變化。


    瞧著男子先是閃過一絲驚訝,然後伴隨著腮幫子的咀嚼鼓動,滿意的神情出現在他的臉上,白錦兒這才算是放下心來,在心中鬆了口氣。


    不過今年她沒有特殊任務了,得不得到那個丹若庖君對她來說,倒是沒那麽重要了。


    想到這裏,白錦兒愈發的放鬆了。


    之後自然又是陳公對著自己的叉燒飯一頓誇獎,白錦兒也滴水不漏地進行了迴答。結束了自己這道菜的品嚐,白錦兒便跟著迎上來的奴婢走到了自己吃飯的位置去。


    坐好之後確定沒人在看,白錦兒偷偷地伸了個懶腰。


    真累人啊,


    白錦兒這時才發現。


    去年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個丹若庖君,都沒發現原來參加秋廷宴是這麽累人的事情。做飯倒是不累,累的是迴答陳公的問題,總要思來想去的,著實費腦子。


    白錦兒忽然有些明白了,為什麽石玉寧孟如招他們都不喜歡這樣子的場合,總說和自己在一起的時候,才是最輕鬆的時候,


    看來,還真不是無病呻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小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光含翡翠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光含翡翠容並收藏盛唐小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