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姐:
您的妹妹瑞秋,在花藤纏繞的修道院老圖書館裏給您寫了這封信。
哦,陰天時這真不是一個好座位,生長上百年的藤蔓將整棟建築纏繞得密不透風,比起風景優美的埃姆斯特魔法學院,這座聞名大陸的第一修道院顯得老舊而古板。
我還沒有向您說過吧,關於我為何身在此處的過程。
從埃姆斯特教區出發,用了整整兩個月才離開耶世丹教區,進入到四季溫暖的普林西教區。普林西已經屬於大陸最強盛的希夷帝國領土,如果您還記得,我曾在普林西給您寫過一封信,不知隨信附上的茶葉可有收到?
伯莎祭司一直在向我證明教廷實力的強大,那它的郵寄係統應該同樣出色才對,所以您已經品嚐過普林西的特產了對嗎?
普林西郊區地域特別大,一點也不亞於地廣人稀的埃姆斯特。我們的馬車一直到今年二月份才來到卡薩布卡教區,這個毗鄰聖地港的教區,擁有著濃烈的宗教氣息。
三月,春天來了,曆經五個月漫長的旅程,我和伯莎女祭司終於踏上了聖地港的土地。
當我們走出馬車那一刻,眼前的聖地港使我們兩人站在原地失神片刻。
我或許忘了告訴您,伯莎祭司她也沒有來過聖地港。在我進入第一修道院後才得知,像伯莎女祭司這樣的情況在教廷有不少。
聖地港是獨立於三大帝國之外,光明神最虔誠信徒們的居所--高大圓石柱聳立在街道兩旁,它比我們一路所見的所有城池都要宏偉無數倍。
這裏的街道幹淨,人們行走在路上時有禮而謙遜。窮人會有教廷庇護,聖地港大概是整個大陸唯一沒有流民的地方吧。
雖然住久了,難免會懷念萊茵城以及埃姆斯特的熱鬧,但您知道,我一直是個耐得住安靜的人。
太多的言語也無法描述我和伯莎祭司對聖地港的第一印象,總之在鴿子頭頂飛過,落在恢弘而莊嚴的屋頂時,仿佛光明神正在我們所不能看見的高處,帶著寬容慈憫的微笑俯瞰這個世界。
隨後,經過層層批複,伯莎女祭司終於帶著我找到了能解開封印的人……雖然同樣是光明祭司,在聖地港的光明祭司們要比伯莎祭司強大許多。一係列繁複的儀式準備——其中包括用橄欖葉熬成的水沐浴七天,七天中隻能吃麵包喝清水等等。
伯莎祭司說這是要洗滌人生來帶有的汙穢。好吧,自從正是齋戒後我就沒有見過伯莎女祭司了,說真的,我還時常想起這個麵容嚴肅的女性,在傳播光明神福音上,她真的是個能為人解惑的老師。
也僅僅是如此了。在我接觸到其他光明祭司後,在他們麵前提起伯莎女祭司,能明顯感受到祭司們言語中的輕視。
“真是一個幸運兒!”
他們如此評價伯莎女祭司,雖然是讚美,言語中的譏諷還是毫不掩飾:靠著誅殺暗黑生物得到提拔的,偏僻教區來的“幸運兒”。那句讚美大概就有諸如此類的隱含意思吧。
當然,在我身上封印解除前,得到的待遇尤在伯莎女祭司之下。
這裏不得不說說解除封印那天發生的事情。
在經過七天齋戒沐浴後,我被人領到了一個高塔上。高塔由上而下都被籠罩在柔和的白光中,走在台階上能感受到細小的光元素穿過人的身體,帶來溫暖的觸感。
塔尖沒有屋頂,是一個露天的平台。奶白色的地磚上用特殊原料繪畫著光明神創世的故事,祭司們讓我站到露台中央,然後他們開始吟唱——那真是長而悶的一段咒語,您在現場,一定會聽得睡著的。
偷偷告訴您,其實我當時也快睡著了。
就在我感覺到枯燥時,冗長的咒語終於結束,我立刻感覺到眼前一黑,整個世界在我眼中有過短暫的失明。隨後一束光再次在我眼前亮起,我發現自己被束縛在一道赤白的陽光下,遊離的白光不時湧進我體內。
它們在我身體中嬉戲,試圖引起某種共鳴。那種感覺太奇妙,原諒我沒辦法用言語更加詳細描述。
在我半是驚訝,半是好奇想伸手去捕捉那些光線時,沉寂了許久的吟唱又再次響起:這次不再是歡喜的嬉戲,一陣劇痛從身體裏升起,我隨即失去了清醒。
等我再次醒來時,才知道自己昏迷了三天。
圍在我床邊的是態度和藹的光明祭司,他就是為我解開封印的其中一位。三天前他隻拿斜眼看我,現在卻對我異常親切。
很快我就知道了原因,封印解開後我體內竟然隻有一種魔源潛力,那就是與神同在的“光”!
然後就有人領著我去覲見了教皇陛下,說真的,距離教皇陛下的王座有太多台階,直到教皇陛下和我說完話,我也沒能瞧見他的樣貌。
教皇陛下比我想象中要溫和,還對身邊的人,像我這樣純粹的體質近年已經很少了,因此特意嘉獎了推薦我來聖地港的伯莎女祭司。
聽說她再次得到提拔,被分派到了一個十分富裕虔誠的大教區任職。
而我,則在接下來幾天被安排進了聖地港修道院學習。
這是一棟與世隔絕,修建在郊外高山,年代特別久遠的建築群。據說前三年剛進入的新學生,管理的嚴格尤在埃姆斯特魔法學院之上。
整個修道院人數有上千人,真正的學生卻超不過一百人……教師的數量卻是學生的兩倍,在您看來一定很奇怪吧?
至於其他人,則是修道院神師們的仆從,他們大多數也是來自大陸各地的教廷祭司,卻在聖地港修道院中甘之若飴地伺候人。
有的學生已經進了修道院十幾年還未能畢業,希望我用的時間會更短。
請您不用擔心我,這裏除了不能食用肉類,新鮮的水果和牛奶、蜂蜜、麵包都應有盡有,修道院從不在飲食上苛待神學生。
再加上修道院為每個學生都安排了侍者,所有瑣事都有人處理,我大概隻需要全力學習光明魔法以及神學就行了。有這麽好的待遇,我覺得和神學生難尋有關係,去年一整年,進入聖地港修道院的新學生加起來不到十個人吧。
他們中年紀最小的隻有八歲,而年紀大的卻有四十歲,有人來自三大帝國的顯赫家族,有人卻來自小國家偏遠到地名都沒聽過的地方……連我都不明白教廷是根據什麽標準在挑選神學生。
聖地港的天氣和我們居住過的額萊茵城比起來,真的特別冷。
這種冷與刺入骨髓的陰冷是不同的,它好似為了使人警醒,使人麵對光明神贈予我們一切更虔誠而存在的。前三年裏,我能活動的麵積大概隻有聖地港修道院了吧。很抱歉告訴您這個消息,我原本打算安頓下來後就返迴埃姆斯特探望的。
不過,雖然不能外出,您也不必擔心我會感覺枯燥無聊。每天的課業使人充實,更何況聖地港修道院還擁有大陸數量最大,種類最豐富的藏書。
圖書館的宏偉讓人歎為觀止,對於我這樣不喜歡熱鬧的人,在圖書館中就能輕易打發一個又一個無事可做的休息日。
我還交了新朋友。
您或許會奇怪我是怎麽交上新朋友的吧?一天下午我獨自在圖書館閱讀,一個進入修道院已經有十年的學長主動和我攀談,比起大多數同學,他真是一個熱情卻不讓人反感的人。
我們熟悉後,他介紹我加入了修道院裏一個社團——就像魔法學院一樣,這裏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社團,有的由修道院神師發起,有的卻是學生私下裏組成的——我加入的社團名不經傳,成員也十分稀少,但它的每個成員都很有特色。
社團研究的領域也頗為奇怪,我暫時還沒獲準參加他們的核心小組。但在這裏我認識了另一個朋友,親愛的慈姐,在和她交談時,有時我會感覺對麵的人好像另一個自己,有時我會在她的博學麵前慚愧。
她是一個十分喜愛讀書的姑娘,無論什麽領域都能和人聊上幾句,在我麵對浩瀚書海不知如何下手時給了我很大幫助。
希望有一天我能將她介紹給您,她的博學一定會得到您的認同,她的名字叫做克麗絲町·特恩……
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又到了我去上魔法課的時候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
對了,還有一點事要告訴您,自從離開您,進入修道院後,我已經長高了,希望再見時,您還能一眼認出我。
想念您的妹妹:瑞秋”
讀完信,劉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在老院長爺孫倆離開山穀後不久,這封信就送到了她手中。
已經半年沒有消息的瑞秋,劉慈收到她的信自然高興。
瑞秋封印解除了,也打入教廷內部,甚至得到了教廷的看重……可克麗絲町是怎麽迴事兒?劉慈有種直覺,這姑娘和她見過的那個“異端”是同一個人。
女人的直覺向來很厲害,修士的六感更是準確。那麽,克麗絲町不斷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僅僅是巧合嗎?
您的妹妹瑞秋,在花藤纏繞的修道院老圖書館裏給您寫了這封信。
哦,陰天時這真不是一個好座位,生長上百年的藤蔓將整棟建築纏繞得密不透風,比起風景優美的埃姆斯特魔法學院,這座聞名大陸的第一修道院顯得老舊而古板。
我還沒有向您說過吧,關於我為何身在此處的過程。
從埃姆斯特教區出發,用了整整兩個月才離開耶世丹教區,進入到四季溫暖的普林西教區。普林西已經屬於大陸最強盛的希夷帝國領土,如果您還記得,我曾在普林西給您寫過一封信,不知隨信附上的茶葉可有收到?
伯莎祭司一直在向我證明教廷實力的強大,那它的郵寄係統應該同樣出色才對,所以您已經品嚐過普林西的特產了對嗎?
普林西郊區地域特別大,一點也不亞於地廣人稀的埃姆斯特。我們的馬車一直到今年二月份才來到卡薩布卡教區,這個毗鄰聖地港的教區,擁有著濃烈的宗教氣息。
三月,春天來了,曆經五個月漫長的旅程,我和伯莎女祭司終於踏上了聖地港的土地。
當我們走出馬車那一刻,眼前的聖地港使我們兩人站在原地失神片刻。
我或許忘了告訴您,伯莎祭司她也沒有來過聖地港。在我進入第一修道院後才得知,像伯莎女祭司這樣的情況在教廷有不少。
聖地港是獨立於三大帝國之外,光明神最虔誠信徒們的居所--高大圓石柱聳立在街道兩旁,它比我們一路所見的所有城池都要宏偉無數倍。
這裏的街道幹淨,人們行走在路上時有禮而謙遜。窮人會有教廷庇護,聖地港大概是整個大陸唯一沒有流民的地方吧。
雖然住久了,難免會懷念萊茵城以及埃姆斯特的熱鬧,但您知道,我一直是個耐得住安靜的人。
太多的言語也無法描述我和伯莎祭司對聖地港的第一印象,總之在鴿子頭頂飛過,落在恢弘而莊嚴的屋頂時,仿佛光明神正在我們所不能看見的高處,帶著寬容慈憫的微笑俯瞰這個世界。
隨後,經過層層批複,伯莎女祭司終於帶著我找到了能解開封印的人……雖然同樣是光明祭司,在聖地港的光明祭司們要比伯莎祭司強大許多。一係列繁複的儀式準備——其中包括用橄欖葉熬成的水沐浴七天,七天中隻能吃麵包喝清水等等。
伯莎祭司說這是要洗滌人生來帶有的汙穢。好吧,自從正是齋戒後我就沒有見過伯莎女祭司了,說真的,我還時常想起這個麵容嚴肅的女性,在傳播光明神福音上,她真的是個能為人解惑的老師。
也僅僅是如此了。在我接觸到其他光明祭司後,在他們麵前提起伯莎女祭司,能明顯感受到祭司們言語中的輕視。
“真是一個幸運兒!”
他們如此評價伯莎女祭司,雖然是讚美,言語中的譏諷還是毫不掩飾:靠著誅殺暗黑生物得到提拔的,偏僻教區來的“幸運兒”。那句讚美大概就有諸如此類的隱含意思吧。
當然,在我身上封印解除前,得到的待遇尤在伯莎女祭司之下。
這裏不得不說說解除封印那天發生的事情。
在經過七天齋戒沐浴後,我被人領到了一個高塔上。高塔由上而下都被籠罩在柔和的白光中,走在台階上能感受到細小的光元素穿過人的身體,帶來溫暖的觸感。
塔尖沒有屋頂,是一個露天的平台。奶白色的地磚上用特殊原料繪畫著光明神創世的故事,祭司們讓我站到露台中央,然後他們開始吟唱——那真是長而悶的一段咒語,您在現場,一定會聽得睡著的。
偷偷告訴您,其實我當時也快睡著了。
就在我感覺到枯燥時,冗長的咒語終於結束,我立刻感覺到眼前一黑,整個世界在我眼中有過短暫的失明。隨後一束光再次在我眼前亮起,我發現自己被束縛在一道赤白的陽光下,遊離的白光不時湧進我體內。
它們在我身體中嬉戲,試圖引起某種共鳴。那種感覺太奇妙,原諒我沒辦法用言語更加詳細描述。
在我半是驚訝,半是好奇想伸手去捕捉那些光線時,沉寂了許久的吟唱又再次響起:這次不再是歡喜的嬉戲,一陣劇痛從身體裏升起,我隨即失去了清醒。
等我再次醒來時,才知道自己昏迷了三天。
圍在我床邊的是態度和藹的光明祭司,他就是為我解開封印的其中一位。三天前他隻拿斜眼看我,現在卻對我異常親切。
很快我就知道了原因,封印解開後我體內竟然隻有一種魔源潛力,那就是與神同在的“光”!
然後就有人領著我去覲見了教皇陛下,說真的,距離教皇陛下的王座有太多台階,直到教皇陛下和我說完話,我也沒能瞧見他的樣貌。
教皇陛下比我想象中要溫和,還對身邊的人,像我這樣純粹的體質近年已經很少了,因此特意嘉獎了推薦我來聖地港的伯莎女祭司。
聽說她再次得到提拔,被分派到了一個十分富裕虔誠的大教區任職。
而我,則在接下來幾天被安排進了聖地港修道院學習。
這是一棟與世隔絕,修建在郊外高山,年代特別久遠的建築群。據說前三年剛進入的新學生,管理的嚴格尤在埃姆斯特魔法學院之上。
整個修道院人數有上千人,真正的學生卻超不過一百人……教師的數量卻是學生的兩倍,在您看來一定很奇怪吧?
至於其他人,則是修道院神師們的仆從,他們大多數也是來自大陸各地的教廷祭司,卻在聖地港修道院中甘之若飴地伺候人。
有的學生已經進了修道院十幾年還未能畢業,希望我用的時間會更短。
請您不用擔心我,這裏除了不能食用肉類,新鮮的水果和牛奶、蜂蜜、麵包都應有盡有,修道院從不在飲食上苛待神學生。
再加上修道院為每個學生都安排了侍者,所有瑣事都有人處理,我大概隻需要全力學習光明魔法以及神學就行了。有這麽好的待遇,我覺得和神學生難尋有關係,去年一整年,進入聖地港修道院的新學生加起來不到十個人吧。
他們中年紀最小的隻有八歲,而年紀大的卻有四十歲,有人來自三大帝國的顯赫家族,有人卻來自小國家偏遠到地名都沒聽過的地方……連我都不明白教廷是根據什麽標準在挑選神學生。
聖地港的天氣和我們居住過的額萊茵城比起來,真的特別冷。
這種冷與刺入骨髓的陰冷是不同的,它好似為了使人警醒,使人麵對光明神贈予我們一切更虔誠而存在的。前三年裏,我能活動的麵積大概隻有聖地港修道院了吧。很抱歉告訴您這個消息,我原本打算安頓下來後就返迴埃姆斯特探望的。
不過,雖然不能外出,您也不必擔心我會感覺枯燥無聊。每天的課業使人充實,更何況聖地港修道院還擁有大陸數量最大,種類最豐富的藏書。
圖書館的宏偉讓人歎為觀止,對於我這樣不喜歡熱鬧的人,在圖書館中就能輕易打發一個又一個無事可做的休息日。
我還交了新朋友。
您或許會奇怪我是怎麽交上新朋友的吧?一天下午我獨自在圖書館閱讀,一個進入修道院已經有十年的學長主動和我攀談,比起大多數同學,他真是一個熱情卻不讓人反感的人。
我們熟悉後,他介紹我加入了修道院裏一個社團——就像魔法學院一樣,這裏有許多不同領域的社團,有的由修道院神師發起,有的卻是學生私下裏組成的——我加入的社團名不經傳,成員也十分稀少,但它的每個成員都很有特色。
社團研究的領域也頗為奇怪,我暫時還沒獲準參加他們的核心小組。但在這裏我認識了另一個朋友,親愛的慈姐,在和她交談時,有時我會感覺對麵的人好像另一個自己,有時我會在她的博學麵前慚愧。
她是一個十分喜愛讀書的姑娘,無論什麽領域都能和人聊上幾句,在我麵對浩瀚書海不知如何下手時給了我很大幫助。
希望有一天我能將她介紹給您,她的博學一定會得到您的認同,她的名字叫做克麗絲町·特恩……
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又到了我去上魔法課的時候了,今天就寫到這裏吧。
對了,還有一點事要告訴您,自從離開您,進入修道院後,我已經長高了,希望再見時,您還能一眼認出我。
想念您的妹妹:瑞秋”
讀完信,劉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在老院長爺孫倆離開山穀後不久,這封信就送到了她手中。
已經半年沒有消息的瑞秋,劉慈收到她的信自然高興。
瑞秋封印解除了,也打入教廷內部,甚至得到了教廷的看重……可克麗絲町是怎麽迴事兒?劉慈有種直覺,這姑娘和她見過的那個“異端”是同一個人。
女人的直覺向來很厲害,修士的六感更是準確。那麽,克麗絲町不斷出現在她的生活中,僅僅是巧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