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陳朝都城。


    曆經月餘時間,在祖義省巡視,朱棣返迴現更名為興漢郡的都城。


    馬車行駛在,水泥硬化的都城中央大道上。


    興漢郡作為原陳朝都城。


    作為一國之臉麵。


    陳祖義得國後,也對這座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雖說比不上燕京,卻也想到不錯了。


    水泥硬化,可並排行使八駕馬車的中央大道。


    沿中央大道,新建的嶄新店鋪。


    ……


    在燕華奪取興漢郡後,迅速擴建的沼氣照明係統。


    所以,哪怕此刻已經是傍晚時分。


    橘黃色明亮路燈映照下。


    街麵上,依舊有很多人。


    有穿著馬六甲土裝的,有穿陳朝服飾的,也有已經開始穿起了燕華服飾的。


    陳忠謹慎拘謹的坐在朱棣、徐妙雲對麵。


    他接受了燕王的招攬,出任了祖義省最高民政官。


    此番陪王爺、王妃巡視祖義省各地,迴程途中,能與王爺同乘一架馬車,這充分表明了,王爺對他這幾個月坐鎮祖義省的認可。


    這份殊榮,令他自豪。


    同樣,也深感壓力很大。


    “不錯。”


    某刻,朱棣的聲音響起。


    陳忠精神一震,忙聚精會神。


    朱棣收迴視線,看向陳祖義,“戰爭結束,短短幾個月,就把各地穩定下來,殊為難得。”


    陳忠謙虛笑著解釋:“臣充其量就是敲敲邊鼓,祖義省能這麽快安定下來的真正原因,在臣看來,主要兩方麵,一、陳祖義時代的各項執政,已經徹底喪失民心,陳家王朝,本來就已經走向了崩潰,這裏的百姓,盼望著,能改朝換代。”


    “其二,得益於王爺的善政,早已經深深吸引、影響了祖義省許許多多人,很多人,都盼著,王師能早點到來,咱們燕華軍人,率先進入祖義省後,又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那些有關咱們燕華的傳聞,都是真的,如此,在戰爭結束,民眾才能迅速放心安定下來……”


    這可不是他因為是臣子,吹噓眼前這位王爺。


    雖然陳祖義一直阻攔燕華的海商通過馬六甲海峽。


    但其他商人,還是會頻繁往來燕華和陳朝之間。


    頻繁的商貿,早已把燕華的種種傳到了陳朝。


    隻是,除了少數,十分有勇氣,偷渡去燕華的人,陳朝很多人,對傳聞中,燕華種種之好,不信!


    或者更準點說,是不敢相信。


    這很正常。


    別說,陳朝這種,建立在開化程度不高族群基礎上的王朝。


    就算是大明。


    恐怕很多內陸區域的百姓,都不敢相信,燕華的種種傳聞吧?


    但這些不敢相信的傳聞。


    當燕華陸軍在馬六甲登陸,戰爭期間,表現出的高素質、嚴紀律,對百姓秋毫無犯也就罷了。


    還力所能及,出手幫助一些,遇到困難的百姓。


    所有的不信,不敢信之傳聞。


    都隨著燕華陸軍的表現,哪怕這些善政,尚未來得及在陳朝施行,都變成了相信。


    無數底層百姓,都眼巴巴期盼著,傳聞中的善政可以盡快惠及他們。


    朱棣笑笑,指了指外麵明亮的路燈,“你抵達這裏,第一時間請求中樞派遣工程團隊,幫你在興漢郡建立照明係統這一招很好……”


    在興漢郡建立照明係統的重要性。


    不在於開發夜間經濟之類。


    而是點亮黑暗這一‘奇跡’,對於收攏穩定、凝聚人心,有著十分大的效果。


    “興漢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這條海峽,也是我們海上絲路,最為重要的節點,所以,一定要把這裏,打造成,我們燕華,永遠不會丟失的,最堅固的領土……”


    ……


    “而我們燕華,向西邊的擴張,也會止於馬六甲,也就意味著,接下來,我們不會再向西擴張了……”


    陳祖義詫異瞪大眼睛,“王爺,為何?”


    他實在搞不懂。


    為什麽停止向西擴張?


    以燕華現在的實力,除了人口製約擴張,其他根本不是問題。


    至於人口,也不是不可解決。


    可以鼓勵已取得疆域內百姓,多生。


    王爺現在才三十二歲!


    三十二歲啊!


    不說活一百年。


    再給王爺三十年。


    燕華的人口,翻三四倍,達到一千五百萬肯定沒問題。


    一千五百萬人口,再依托先進的技術,足以幫助王爺的統治,向更西邊延伸了。


    朱棣和徐妙雲相視一笑。


    略微沉吟,說道:“不向更西邊擴張,主要有幾方麵原因,首先,燕華內部的族群已經十分複雜了,雖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在宣揚炎黃子孫論,且效果也很不錯,但我們要清晰的認識到,這套理論,並不是靈丹妙藥,當族群越來越複雜時,這副靈丹妙藥的作用就會越來越弱,這就和人生病一樣,病的越重,再好的藥,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如果我們身為施政者,不能清晰認識到這一點,一味好大喜功,終究會自食其果,自己吞下這顆苦果。


    其次、我們的疆域麵積已經足夠大了,在更南邊的太平洋上,不但有一連串,麵積不小的島嶼等著我們開發,而且還有一個更大的,疆域麵積不輸大明的龍洲,龍洲這麽大一塊疆土之上,卻隻有二十幾萬本土人口……”


    陳忠知道龍洲。


    這是俞靖探險發現的。


    龍洲這個名字,是王爺命名的。


    海軍中,自從蒸汽動力船出現後,就出現了開發龍洲的唿聲。


    “未來,十幾、乃至二十幾年內,我們要兼修內功了,加深深化炎黃子孫論的認同度,同時,通過鼓勵遷民,大範圍的調整各行省內,本地居民的比例,使任一一個,人口集中的地區內,都要達到,中原遷民,以及燕華文化認同度足夠高,對炎黃子孫理念足夠認同的人口,占據主導性優勢地位。”


    “王爺,如此龐大規模的人口調動,恐怕很難啊!”陳忠滿臉震驚提醒,“自古以來,強製性的人口遷徙,最容易出問題,秦朝時期的陳勝吳廣起義,說到底,其實也是一種人口遷徙。”


    朱棣點頭,“對,這種來自官方,強製性的人口遷徙,的確很容易出事,尤其是隨著百姓穩定,日子好過後,戀土情節,讓百姓,更加不願意遷徙,小農經濟的環境中,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但我們燕華,並不是一個傳統的小農經濟,去歲,根據統計,我們燕華的工商業產值占比,已經上升到全部產值的百分之三十!”


    現在的燕華,還算不上是一個,工業為主體的工業國。


    哪怕。


    此時此刻的燕華,相較於這個時代,所有政權,工業程度已經是最高的唯一。


    可從工業產值占比來說,依舊算不上是一個工業國。


    在他看來,工業產值,至少占據所有產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才能算是一個工業國。


    “但是我們打通馬六甲,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從今往後,我們燕華的工農業品,尤其是工業品,可以暢通無阻的,通過海貿,流向更西邊,此戰之後,我們燕華的工商業,一定會迎來一個急劇井噴式爆發期,一舉將工業產值,推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我估摸著不成問題。”


    “在工業時代,商品經濟的環境下,人口的流動,就不需要用官方的權力,強製性推動了,隻要中樞和商會進行協商,讓商會按照中樞的指導,在各地進行商貿、建設工廠的過程中,就能不動聲色,巧妙的讓我們所希望的人口,跟著我們的經濟指揮棒進行遷徙。”


    “關於這些辦法,中樞下麵,經濟政策研究室,已經製定了一套詳細的辦法,到時候,會給你們這些各地民政官下發,伱們在配合實踐中,要總結經驗,對這套辦法,進行完善。”


    陳忠點點頭。


    經濟與政策研究室。


    他知道。


    這是一個,專門為中樞以及王爺,做出決策,提供理論性依據的地方。


    而燕華的所有政策,都不是拍腦門決定的。


    都是有理論依據作為支撐的。


    最經典的三個理論,就是燕王自己寫的,人民經濟、精英經濟、壟斷性精英經濟。


    由此可見,其實,燕華的欣欣向榮,不是沒有道理的。


    “最後,你應該很清楚吧?”


    而根據抵達祖義省,巡視期間,他了解的情況。


    也證明了他的謹慎沒錯。


    “當然,我們也不是不向西擴張,但往後向西擴張,更多是經濟擴張,往後在更西邊的軍事行動,最多,也就是在一些經濟海陸航線的重要節點上,占據一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島嶼之類,建設成能夠供戰船、商船修繕補給的據點。”


    “對了,等迴去後,你把陳祖義父子帶來,是時候,該和陳祖義父子見一麵了。”


    陳祖義父子沒有選擇戰死。


    在失敗的最後關頭,選擇了投降。


    他抵達祖義省後,並沒有立刻見陳祖義父子。


    直到巡視了解了祖義省的整體情況後,也是時候,見見這對父子了。


    陳忠點頭,試探道:“王爺,會給陳祖義父子一條生路嗎?”


    陳祖義父子,不管怎麽說,都是他曾經效忠的人。


    他還是希望,王爺就像給倭國諸侯一條生路一樣,能給陳祖義父子一條生路。


    朱棣含笑看了眼陳忠。


    陳忠頓時心頭一緊。


    “你這份本心,我很欣賞。”朱棣看向車窗外,說道:“至於要不要給陳祖義父子一條生路,得等我見過這對父子之後,才能決定。”


    ……


    王宮,禦書房。


    陳祖義、陳壽父子二人,緊張跟在陳忠身後,短短數月,父子二人宛若驚弓之鳥,身形消瘦的厲害。


    靠近禦書房。


    父子二人臉色都有些異樣。


    曾經,他們父子在這座宮殿內,指點江山。


    可才幾年?


    短短幾個月,形勢逆轉,就成了階下之囚。


    一路來到書房門口,陳忠站在門外,恭敬道:“王爺,陳祖義、陳壽帶到。”


    “進來吧。”


    門內傳出朱棣的聲音。


    陳忠推開門,側身,做一個請的手勢,聲音不高不低,確保朱棣能聽到的情況下,說道:“陳家主、陳少爺請進。”


    目視陳祖義、陳壽走了進去。


    哎!


    陳忠默默歎了口氣,暗道:“希望你們能讓王爺看到你們的價值吧。”


    他還是希望,陳祖義父子能活下去。


    “陳先生、陳少爺我們又見麵了。”


    禦書房內,朱棣坐在禦案後,雍鳴站在旁邊,朱棣看著陳壽父子,笑著起身。


    陳祖義父子二人忙行禮。


    朱棣走到二人麵前,扶起陳祖義,安撫道:“不要緊張,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你們已經不是我們燕華的敵人,最多,隻能是燕華治下的犯人。”


    陳祖義唇角抽抽。


    有些屈辱。


    倒也鬆了口氣。


    他能聽出朱棣的言外之意。


    敵人,是要鏟除的。


    可燕華治下的犯人,就未必一定會死。


    “坐,我們坐下來說說話。”朱棣指了指陳祖義父子二人身後的椅子。


    等陳祖義父子二人坐下後。


    朱棣在對麵椅子上坐下,雍鳴站在身邊。


    陳壽,看著朱棣。


    從福建開始,他和燕王朱棣就是對手,無論怎麽努力追趕,終究還是敗了。


    一敗塗地不說。


    還淪為監下囚。


    朱棣等陳祖義喝了口茶,情緒漸漸鎮定後,才說道:“我聽說,當初陳先生為了統治這裏,自己當了這裏教派的領袖之一?”


    陳祖義雖然不知朱棣為何提及此事。


    可現在都成了監下囚,也沒什麽好隱瞞,點點頭,“早先年,陳家為了在這裏生存,就皈依了這裏的教派,隨著陳家的勢力越大,我在其中的地位也越高,但這裏的教派,十分排外,前馬六甲王朝更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王朝。”


    “陳朝建立後,為了將這個教派,置於我陳家的統治之下,而不是他們影響幹預,乃至統治我陳家的王朝,罪臣就使用了一點手段,威逼利誘,做了領袖之一。”


    ……


    朱棣認真傾聽。


    不得不說,陳祖義這一招,也算是高明。


    至於為何不像佛教傳入中原,世俗化,恐怕也是陳祖義根基太薄,無法做到。


    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


    等陳祖義說完後,朱棣直截了當道:“我希望,陳先生站出來,繼續做領袖……”


    陳祖義,陳壽詫異抬頭。


    朱棣平靜解釋:“當然,我是有條件的,陳先生要以領袖的身份,幫助燕華,將內部那些頑固的,不願接受世俗化的高層鏟除,我可以許諾陳先生,在清除頑固高層後,我可以扶持陳先生,統領教民,效仿倭國諸侯聯盟,加入燕華的租借法案,走出去,去西邊開疆拓土,建立另一個陳朝,據我所知,現在西邊,正打的熱鬧,陳先生率領教民,以兄弟的身份,參戰,在十字教的統治區域,咬下一塊肥肉,建立陳朝,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品嚐權力滋味,應該不難,我還可以許諾,將來陳先生在西方建立的政權,就是燕華的戰略盟友……”


    燕華扶持陳家?


    燕華不會在向西擴張?


    陳祖義震驚、激動,又不敢相信。


    直到與朱棣達成協議離開,都半信半疑。


    朱棣站在書房門口,目視陳家父子離開的背影,對雍鳴說道:“對陳朝本土教派,我們的態度很簡單,在引進佛教、道教爭奪信眾同時,利用陳家父子領袖之一的身份,鏟除內部高層中,那些信仰堅定分子,收買那些貪婪之輩,不怕他們貪財好色,這種貪財好色之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才能幫助我們完成世俗化改造。”


    “隻有這些人在,縱容這些人,才能敗壞,底層百姓,對其教義的虔誠信仰,放縱二三十年,當百姓忍無可忍時,若是到時候,我不在了,你就要毫不猶豫的舉起屠刀,把這群貪財好色之輩鏟除,彼時,才是徹底世俗化。”


    ……


    雍鳴認真聽著,點頭:“阿爹,我知道了,不過,這件事,還是阿爹幫孩兒做吧。”


    朱棣笑著揉了揉臭小子腦袋。


    這臭小子,是想讓他多活幾年。


    ……


    半月後。


    外務部部長。


    解縉突然匆匆抵達興漢郡。


    “我大哥要來燕京?”


    書房,朱棣聽聞消息,不由詫異起身。


    解縉點頭,“已經確定了,不,這個時間點,恐怕,陛下的遊輪,已經在海軍護衛下,正在趕來燕京的途中。”


    朱棣緩緩坐下。


    手指輕輕敲擊桌案,擰眉出神……


    大哥要來。


    說實話,局勢發展成現在這個地步。


    他已經不知道,如何與大哥相處。


    恐怕,大哥更是如此吧。


    畢竟,他還是占理的一方。


    許久後,朱棣扭頭看向雍鳴,“去和你娘親說,準備準備,咱們該迴去了。”


    無論如何與大哥相處。


    他們都該抓緊時間迴去了。


    ……


    就當朱棣匆匆折返時。


    江浙外海。


    一支艦隊浩浩蕩蕩南下。


    隨行的不光有朱標。


    朱樉、朱棡為首的藩王們,也隨行。


    朱標一個人站在艦首,看著波瀾壯闊的海麵,怔怔出神。


    朱樉、朱棡一群兄弟,站在船尾,看似在舉槍,打海鳥,可眼神餘光,卻都悄悄看著朱標。


    朱橚小聲道:“大哥這次做的是有些過分了,也不知,他見了四哥,會說些什麽,做些什麽。”


    哼!


    朱樉輕哼一聲,“最好是給老四道歉,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做的到。”


    自從危機發生後。


    他們就連續給大哥上折子。


    可大哥倒好,直接派太監去申飭他們,讓他們管好自己。


    對於一些,說話比較不好聽的兄弟,大哥竟然直接派人質問:是不是也要學老四!


    他就是,被大哥派人質問的其中之一。


    “聽說,老四的火車發明出來了,父皇這次去,有意要和老四簽訂大十字鐵路計劃。”


    朱棡一句話,瞬間把兄弟們的思緒轉移到大十字鐵路計劃上。


    朱樉沒好氣瞪了眼躍躍欲試的兄弟們,這些兄弟們,都想大十字鐵路,途徑自己的封地。


    畢竟,老四早說過,大十字鐵路建成後,對經濟的巨大影響。


    不過,他的北平,應該肯定在大十字鐵路的沿線吧?


    畢竟,北平的重要性,不用說都是明擺著的。


    他倒是可以高枕無憂。


    其他兄弟,可就不好說了。


    ……


    又半個月,朱元璋南下訪問燕華隊伍,終於靠近燕京外海……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