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包子豆腐腦嘞……”


    ……


    獨特韻律的聲調,隨著陽光從明亮的玻璃窗傳入房間。


    胡惟庸蒼白的臉,不由微微皺眉。


    頂著兩個大黑眼圈的眼睛,緩緩睜開,一抹被打攪好夢的煩躁一閃而逝。


    昨晚,他失眠了。


    臨近四更天,才囫圇睡著。


    晚上到的燕藩,僅僅隻是窺豹一斑,他就怎麽也睡不著。


    炎黃樓、大鐵橋、沼氣燈、並排停靠五十艘商船,寬大的碼頭……


    昨晚這一切,是窺豹一斑呢?


    還是,這燕藩,還有更加令人震驚之處?


    ……


    胡惟庸撩起薄薄的被子,感覺渾身黏膩,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這地方太熱了。”


    這燕藩也能找出不好的地方。


    就比如,這天氣太熱了。


    胡惟庸來到窗口,目視所及,清早,街麵上已經烏泱泱全都是人了。


    騎自行車帶著孩子的、乘坐馬車呢、徒步行走的。


    他所在三樓窗戶下麵,一個婦女操持的小攤位,正熱鬧開張。


    路過的人流,在女人的吆喝聲中,湊過去,排隊購買。


    還有乘坐馬車,穿著十分得體,看樣子非富即貴的青年男子,在女人的吆喝聲中,命車夫停下馬車,推開車門,踩著一雙鋥亮皮鞋,站在隊伍後麵跟著排隊。


    排隊空閑時間,翻開手中的書閱讀。


    前後,從穿著打扮可判斷,明顯身份十分卑賤的苦力,似乎認識這青年男子,笑著打招唿,這非富即貴的男子,也會將視線從書籍移開,笑著低聲交談迴應。


    “一個精英,和一群卑賤的苦力一起排隊,在這燕藩,精英活成這樣,還有什麽意思?”


    胡惟庸嘲弄一笑,搖頭。


    哢!


    推開窗戶。


    現炸油條的香味伴隨著海灣吹來的海風,瞬間撲麵而來。


    “張大哥,您的豆腐腦,老規矩,加蔥花!”


    “讓一讓,謝謝。”


    “阿爹,我們先生說了,競技比賽時候,我們都要按照班級,輪流去觀看比賽。”


    ……


    嘈雜,卻欣欣向榮的聲音,在窗戶推開的刹那,蜂擁衝入耳中。


    胡惟庸不由微微皺眉。


    他不喜歡燕藩這種欣欣向榮的聲音。


    咚咚咚……


    敲門聲響起。


    胡惟庸轉身開門,呂本黑著臉站在門外。


    一雙眼睛,倒是沒有胡惟庸的黑眼圈。


    呂本聽著外麵傳入的嘈雜聲,視線越過胡惟庸,看到開著的窗戶,就明白,胡惟庸與他一樣,在此之前,應該也在觀察外麵。


    咚咚咚……


    就在此時,客廳門被敲響。


    蔣進忠的聲音隨之傳入:“兩位大人醒了嗎?”


    胡惟庸、呂本臉色瞬間恢複。


    胡惟庸推著呂本的輪椅,來到客廳門口,開門,看著滿臉堆笑的蔣進忠。


    這笑容,是假笑。


    讓人感到疏離。


    蔣進忠抱拳道:“兩位大人,休息的可好?”


    話中,蔣進忠餘光瞥了眼胡惟庸,暗暗笑道:好大的黑眼圈,昨晚看到王爺的燕京都城,肯定輾轉反側沒睡好吧?


    胡惟庸虛偽笑著,抱拳道:“王爺招待的很好,我們休息的很好,蔣大人這是?”


    蔣進忠拍了拍額頭,“葉部和其他各位部長,今天有事要忙,隻有我這個財部,眼下比較清閑,葉部讓我來陪諸位大明來的同仁吃頓早飯,稍後,王宮應該會有消息傳來,安排今天的行程……”


    胡惟庸看著在他麵前,侃侃而談的蔣進忠。


    昔日,這樣的小人物,連他的家門都進不去。


    現在,就是這種平庸的蠢貨,竟然都成了朱四郎燕藩的一部之長!


    燕藩的部長之職,可相當於大明的內閣閣臣了!


    “多謝蔣大人,我們稍稍收拾一下……”


    ……


    於此同時。


    朱棣、徐妙雲也在王宮內,陪著朱元璋、徐達等人吃早膳。


    除了朱家眾人住進王宮內。


    還有宋濂、李善長、劉伯溫等人也受邀住進王宮。


    眾人食不言寢不語吃著。


    朱棣見到朱元璋放下碗筷,小聲詢問:“父皇吃好了嗎?合胃口嗎?”


    “吃好了。”朱元璋笑著點點頭,詢問:“今天準備帶我們去哪兒參觀呢?”


    眾人聞聲,紛紛放下碗筷,看向朱棣。


    朱棣笑著詢問:“父皇想去哪兒,孩兒就陪父皇去哪兒,孩兒是這樣想的,呂宋這地方,上午比較清爽涼快些,這幾天,上午咱們集體行動,午後,大家自由行動,誰想看什麽都可以。”


    朱元璋點頭,老四離開這麽久,肯定積壓了很多事情。


    而且,還要為建國進行準備。


    的確不能時時刻刻陪著他們。


    “這樣安排很好。”話中,朱元璋看了眼,小聲交談的雄英、采綠小夫妻二人,笑笑,“咱們今天上午,就去你們的沼氣廠看看吧,雄英和采綠,想把你們這套照明係統搬迴金陵,你這個當四叔和師傅的,可要支持他們。”


    聞言,眾人全都會心笑了。


    ……


    片刻後。


    眾人出王府,大人們,兩三個、三四個同城一輛馬車。


    孩子們,紛紛騎上了自行車。


    “大哥,伱學的怎麽樣,要不我帶采綠師姐吧?”祈嫿騎著她的小車,扭頭看著後麵雄英和采綠。


    雄英笑著瞪了眼,“小妹,要不我們比一比?”


    “好啊!”祈嫿一揮手,“衝啊!”


    一群孩子,站著蹬著車子,像一陣風衝出去。


    留下一片銀鈴般,青春歡笑聲。


    朱元璋看著祈嫿、雄英、采綠,不由笑了笑,馬車啟動時,視線轉向朱棣,笑罵:“祈嫿都被你慣成什麽樣子了,小心將來嫁不出去。”


    朱棣含笑摸了摸鼻尖,“嫁不出去,孩兒就一直養著。”


    哼!


    朱元璋笑哼一聲,扭頭,看著祈嫿沿途和百姓說說笑笑。


    他大孫女這麽優秀,怎麽可能嫁不出去。


    ……


    禮賓館。


    朱元璋所在的皇室車隊經過時,胡惟庸等人早已在禮賓館準備的馬車內等著了,迅速匯入車隊中,向著海灣下遊,燕京都城遠郊行使。


    半個小時後。


    呂本微微皺眉,抬手在鼻前扇了扇,埋怨道:“真不知道,陛下怎麽想的,一個沼氣廠,有什麽好看的,這味兒也太難聞了,據說,都是用人的屎尿……”


    胡惟庸看了看呂本。


    還沒到地方。


    哪有什麽味兒,呂本無非就是心情不好。


    說實話,何止呂本心情不好。


    恐怕,此行中,所有仇視朱四郎者,看著這一排排整潔的紅磚瓦房,沼氣燈、寬闊的水泥硬化永備道路,心情都不好吧?


    他雖然心情不好,但他不會做呂本這種行為。


    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知己知彼!


    隻有更了解朱四郎,才能找到,打敗朱四郎的辦法。


    所以,他不想搭這個無聊的話題。


    說道:“早膳的時候,我聽藍玉、方孝孺和蔣進忠談論了朱四郎建國的流程。”


    呂本眉角微挑,被胡惟庸的話題吸引。


    “蔣進忠介紹,朱四郎開國後,要在燕京的運動館,舉辦一場全民競技比賽……”


    他準備,下午抽時間,去看看這個所謂的運動館。


    “競技比賽之後,朱四郎海陸軍,要舉辦退役儀式……”


    “退役!”呂本驚訝追問,“胡相,怎麽個退役法?”


    “我也沒聽太清,不過隱約聽到,就是滿三十歲,尚未擔任最低棚正職位的,軍中學習成績最好的,要退出現役,複原去地方,或是去農村當老師,或是去呂宋本地人較多,鄉土村社發展不好的農村,當顧問或者帶頭人。”


    呂本眉頭緊擰,“胡相,你說朱四郎此舉到底想幹什麽?他燕藩海陸軍之精銳,天下有目共睹,他舍得把這樣的精銳,放歸地方?而且,退役不是選那些學習不好的,反而是選好的?”


    似乎,朱四郎此舉,削弱了燕藩軍。


    他應該高興。


    也的確有些高興。


    可更多是不解帶來的不安。


    “胡相,咱們和朱四郎交手頗多,總是輸多贏少,我總感覺,朱四郎此番這等自毀長城的行為,不是表麵看起來,那麽簡單,你說,朱四郎到底想幹什麽?”


    胡惟庸沉默……


    他也想不出來。


    ……


    朱元璋馬車內。


    此刻,朱棣也正在與朱元璋談論此事。


    朱元璋聽聞,詫異看著朱棣,“老四,能和咱說說,你這樣做的目的嗎?”


    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精銳苗子,就這樣讓解甲歸田。


    再耗費頗多,重新培養。


    這得不償失啊!


    而且,軍隊戰鬥力如何保證?


    “父皇見過孩兒麾下的海陸軍將士吧?”


    聞言,朱元璋點頭,等著朱棣下文。


    朱棣迴答道:“隨著入倭之戰結束,未來數年,孩兒無力對外擴張,隻能耐著性子,先消化倭國,所以,也就不擔心,此期間,軍隊戰鬥力下降的問題。”


    他不對外擴張。


    隻是自保。


    海軍的堅船利炮。


    配合一群有經驗老兵率領一群訓練有素新兵,守住現有的一切,沒有任何問題。


    “原本,在王仲業代表倭國義軍集團獻土獻民之前,雖然我們的確也準備了退役部分將士,但當時,為了保證戰鬥力,我沒準備大規模退役,可現在,沒有對外擴張的需求,需要消化倭國,積累內功的情況下,大規模退役,能幫孩兒把燕藩建設的更上一層樓,補齊過去迅速發展中,留下的隱患和短板。”


    過去數年,燕藩迅速發展中。


    也留下了不少隱患和短板。


    比如,鄉村蒙學教育的問題。


    比如,呂宋本地人居多村落,發展速度緩慢的問題。


    “我們燕藩的軍營,其實就是一座學堂,稍後父皇去看看就明白了,我們不光教戰士們戰鬥的技能,還教他們識字,掌握各種技能,他們迴到農村,可以成為很好的蒙學先生,他們學習過人人,人格平等的價值觀……”


    用人格平等的價值觀影響孩子們。


    才能幫助燕藩完成,祛除百姓心中尊貴卑賤的陳腐之風。


    現在的燕藩,看似人與人是平等的,沒有了尊貴卑賤的陳腐之風。


    其實不然。


    現在這種所謂平等,首先是因為他堅持,下麵的官員不好搞這一套,上行下效罷了,他死後,十分容易落得一個人走政息的結局。


    一、通過兩個理念、兩個主張,實現了利益較為平衡的分配,相互製約,形成了人與人平等。


    但這種製約,也不穩定。


    想要廢除,花點手段,也能做到。


    所以,隻有徹底拔除百姓心中尊貴卑賤的陳腐之風,當百姓不認同,商人、官員就比他們高人一等時。


    百姓敢於為涉及自身一點蠅頭小利,去大膽利用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團結在一起抗爭時。


    那時,才是人人平等。


    而那時,有人敢廢除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時,就會有無數百姓,目光憤怒,手握著農具,工廠的錘子,站在別有用心之輩的對立麵!


    當百姓擁有這份勇氣時,就算他的子孫,哪怕再不情願,也不敢現在百姓的對立麵!


    反觀現在,百姓之所以不怕官員,是因為,百姓知道,他支持他們,他會為他們做主。


    這種不怕官員,是寄托在他身上。


    這是一種強人政治。


    百姓把一切,寄托於他這個強人王爺身上。


    內心深處,本質上,還沒有完全覺醒。


    仍然認為,官是高人一等的。


    當他死了,對官,還會畏懼,害怕。


    “我們燕藩,現在雖然吏治清明,官員實幹,可孩兒很清楚,這都是創業初期的一種奮進氣象,以及,現行兩個主張,相互製約的結果。一旦開始守業,一旦孩兒這個強人死後,如果百姓從中原帶來,又通過家庭教育傳給孩子的舊有陳腐觀念不改變,未來,這吏治一定會敗壞,一旦吏治敗壞,兩個理念、兩個主張必然動搖。”


    到時候,燕藩的吏治,必然成為大明那種。


    天下無官不貪。


    “現在燕藩的情況是,官員在製約下,初步不敢貪腐,也不敢吆五喝六,高高在上。”


    “商人因為雇工身股製傍身,有底氣,並且,這個群體,讀書多,已經明白,孩兒燕藩這一套規則對他們的好處(得到經濟利益、安全、享有工人發自內心對他們的尊重),就好像沈至為代表這群人,他們比普通百姓,更加維護兩個理念和主張。”


    “可百姓群體,還遠遠不夠,那些舊有的陳腐之風,全都被欣欣向榮壓在水麵之下。”


    ……


    “燕藩軍人,在經過數年軍中教育,他們對他們的將軍,對孩兒都能保持人格平等,他們退役後,走向民間,就會把這種真正的人格平等,帶去民間。”


    “軍隊教育效率更高,在接下來數年承平時間內,孩兒準備把軍隊,當做人格平等教育的大學堂、策源地!”


    每隔兩三年。


    就重新退役一批招募一批,讓退役的將士,把人格平等,持續帶入民間。


    “未來,孩兒希望,燕藩治下的百姓,徹底拔除,類似萬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這類陳腐舊思維。”


    “隻有做到這一點,燕藩現行的這套東西,才真正堅如磐石。”


    ……


    朱元璋看著朱棣時而皺眉,時而充滿樂觀,揮舞手臂講述,漸漸陷入沉思出神。


    苦笑搖頭。


    大明根本無法這樣做。


    “咱們中原那邊,很多人,若是聽到你,把這樣一支強軍,大範圍解散退役,恐怕還會拍手稱快……”


    可這群鼠目寸光之輩。


    又豈能洞察,老四此舉的深遠目的。


    當老四完成對百姓陳腐之風改造後。


    燕藩堅如磐石時。


    這些蠢貨,恐怕震驚之餘,才會明白,老四此時這麽做的目的。


    “老四,將來的燕藩,是不是人人都會像咱們家祈嫿、雍鳴,開朗、自信、活潑、包容,不以自己身份而傲慢,能和任何人,以平等平常的心態交流?”


    朱棣含笑點頭,“孩兒希望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樣。”


    朱元璋看著朱棣,怔怔出神。


    他當初,猶豫輾轉,最後還是堅持讓標兒做大明儲君,是不是錯了?


    此事,他沒有與任何人說過。


    秀英可能猜到一些。


    其實,在老四迴朝北征滅元那段時間。


    他看著老四建設的福建,內心一度萌生,說服標兒,讓賢給老四。


    可最終,在猶豫輾轉中。


    察覺老四沒有一點繼承大明的想法,他就把這個念頭掐滅了。


    最終決定,讓標兒做新舊大明的過渡君王。


    寄希望,雄英來完成大明的革新,創建一個新大明。


    吱呀!


    馬車停頓,朱元璋身子微微晃動。


    朱棣的聲音響起,“父皇,到了。”


    朱元璋迴神,順著窗口看去,瞬間愣怔。


    ……


    拜年了,祝各位書友大大新年快樂。


    今天這章確實沒時間,明天肯定最少八千字以上。


    另外,這段情節不會太長,讓大家覺得拖拉,我準備在五萬字之內寫完。


    然後到朱元璋駕崩,朱標繼位這段情節,會簡略寫。


    之後就是朱標時期,大明與燕藩。


    最後,求一下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