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首戰大捷!”


    “北征首戰大捷!”


    “朝廷一戰擊潰三萬元軍,奪取張北城!”


    ……


    八百裏加急報捷的傳令兵,在兩天後,策馬直衝通過北平城。


    整個北平瞬間沸騰。


    “太子北征,首戰就大捷了啊!俺原先還擔心太子第一次做統帥……”


    “這一戰,應該是燕王陸軍第一鎮打的吧?”


    “對啊,俺記得北元可汗脫古思帖木兒,給燕王下戰書。”


    “怎麽都沒提燕王?”


    “陸軍第一鎮隻有一萬三千餘人吧?攻城戰中,竟然從三萬人防守的北元軍手中,奪取張北城?陸軍第一鎮,天下第一強軍的名頭,果然不是吹噓的!”


    “可惜了,燕王本來應該是咱們北平之主,這份榮耀,本來應該全都屬於咱們!”


    “哼!一群愚民,若是燕王在大明境內做一位藩王,就憑他做的那些離經叛道之事,早被圈禁了!”


    “對!此戰就算是陸軍第一鎮打的,那也是在太子的指揮下!”


    ……


    北平大街小巷熱鬧議論中,形成兩個派別。


    一派是百姓。


    一派是士紳商賈。


    朱樉在北平治下,推動鄉土村社,觸犯了很多士紳商賈的利益。


    這群人到不特別恨朱樉。


    也不敢。


    畢竟朱樉是北平之主。


    可北平利益受損的士紳商賈,十分痛恨抵觸朱棣。


    ……


    八百裏加急令兵還在快馬加鞭向南奔赴。


    張北大捷的消息,迅速在沿途傳開。


    於此同時。


    張北大捷後,雲集北平的數十萬大軍,接到出塞命令後,全數開赴關外。


    整個北方,四通八達的官道上。


    盡是昂首挺胸,披甲執銳,行進中的驕兵悍將。


    役夫隊,趕著一輛輛馬車跟在後麵。


    軍中、民夫中,都在竊竊私語議論張北大捷。


    “燕王陸軍第一鎮太厲害了,聽說,此番進攻張北,還是陸軍第一鎮第一次大規模實戰。”


    “聽上麵將軍說,陸軍第一鎮發揮如此好,是因太子指揮有方。”


    “燕王的領兵能力也很強啊,這一戰,真是太子爺指揮?”


    “應該是吧,上麵將軍都這麽說,就肯定沒錯。”


    “沒想到,咱們太子爺的領兵能力,竟然比燕王都強,這些年,俺盡聽燕王搞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都很少聽太子爺做出什麽亮眼事情……”


    “太子爺這叫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


    李景隆和常茂騎馬在官道旁側,伴隨大軍緩緩行進。


    將士們議論聲蜂擁入耳,李景隆眼底擔憂一閃而逝,扭頭,“鄭國公,我們這麽做會不會出事?”


    他現在才明白。


    太子命人迴來協助大軍北上時。


    常茂為何拉著他,積極請命。


    原來是為了此事!


    向天下宣揚捷報的傳令兵,本來就是太子爺的親兵。


    東宮衛率的兄弟。


    這些將士離開時,東宮衛率的將領肯定就交代過了。


    要不然,沿途傳達捷報的內容,也不會這般模糊。


    隻說‘首戰大捷’、‘擊潰三萬元軍,奪取張北’芸芸,絲毫不提有關燕王、有關陸軍第一鎮半個字。


    民間百姓還好。


    事先知道脫古思帖木兒挑戰朱老四陸軍第一鎮。


    即便是朝廷,也無法控製民間議論什麽。


    百姓通過事先知道約戰詳情,已經開始議論陸軍第一鎮,強無敵芸芸。


    軍中和民間不同。


    軍中更加封閉。


    將士們雖然也知道,此戰是陸軍第一鎮打的。


    但常茂暗示各軍將校,讓各軍將校統一口徑,信誓旦旦,反複向將士們宣揚。


    此戰雖然是陸軍第一鎮打的。


    但是太子指揮。


    太子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事實證明。


    常茂這一招很管用。


    軍中封閉性,再加將領在士卒心中的威望、威嚴。


    當將領紛紛站出來,信誓旦旦,反複宣揚。


    士卒果真相信,此戰陸軍第一鎮,一群沒有實戰經驗的新兵,能打贏。


    太子爺的英明指揮,產生了更大作用。


    效果是很好。


    可到了張北城後。


    朱老四知曉,會有什麽反應?


    幾天前,陸軍第一鎮進攻張北的一幕幕,曆曆在目。


    這群冷酷的殺神鬧起來,恐怕會惹出很大麻煩。


    其次,太子爺呢?


    太子爺會不會不高興?


    他要知道常茂幹這事,說什麽都不會隨同迴來。


    雖然他也不喜朱四郎。


    可彼此間,並無恩怨,他不想招惹得罪朱四郎。


    常茂餘光瞥視李景隆,唇角浮現笑意。


    此番,他就是要拉李景隆下水!


    “怕什麽!”


    常茂含笑看著李景隆,信誓旦旦篤定道:“朱老四即便知道了,我猜他也不會鬧情緒,此番北征,本來就是給太子樹立絕對威望,他既然迴朝,就應該很清楚這個目的。”


    “你覺他,為何要答應脫古思帖木兒約戰?”


    “他就是要想要給所有人做表率,大家團結一心嘛,既然他想團結一心、眾誌成城,這點委屈,總應該忍吧?”


    ……


    李景隆瞪大眼看著常茂的嘴臉。


    這不是蹬鼻子上臉,得寸進尺嗎?


    朱老四接下戰書,率領陸軍第一鎮打一場艱難的攻城戰。


    人家是做表率。


    可不能看清楚人家想團結人心,就得寸進尺吧?


    這麽搞下去。


    往後,朝廷真要遇到過不去的坎兒。


    朱老四還會這麽不計利益,迴來幫忙嗎?


    他雖然打心底裏,不喜朱老四,但也覺,做人不能如此。


    這樣做,路會越來越窄的!


    常茂並未覺有什麽不對,繼續自顧自侃侃而談,“至於太子爺,無非就是當著眾人的麵,狠狠罵我一頓罷了!”


    太子爺是上位者。


    難道他願意看到,未來治下的大明軍民,上上下下都尊崇朱老四?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這些事,太子姐夫不方便做。


    為了向世人展現兄弟躬親,也不能做。


    但他可以!


    抵達張北後。


    姐夫最大可能,就是當著朱老四的麵,狠狠責罵他一頓,表明態度罷了。


    還能如何?


    李景隆看著常茂,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麽。


    常茂此番,把太子、朱老四的反應全都考慮的十分詳細。


    算計也十分精明。


    這番陰謀,算得上是極大利於太子。


    利太子,其實就是利常家。


    利整個太子係。


    可怎麽想都覺別扭。


    常茂更多考慮中短期利益。


    大明長遠利益呢?


    這麽做,若是徹底寒了朱老四的心,對大明長遠利益,會有什麽影響?


    他無法判斷。


    此舉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


    四日後。


    捷報還在快馬加鞭趕往金陵時。


    數十萬民夫,隨同數十萬北征大軍,抵達張北城。


    朱標,朱棣帶著將領們,在張北城城頭迎接北上集結的將士。


    數十萬大軍,一隊隊在城外列陣而立。


    “首戰大捷,太子威武!”


    “太子威武!”


    “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


    某刻,陣列中有士卒輕聲唿喊,不到半柱香時間,數十萬人的山唿千歲聲,凝聚成一股聲浪,衝霄而起。


    朱標微微愣怔。


    隨即,向城下陣列方向招手示意。


    山唿聲頓時更加熱烈。


    李景隆瞪大眼,驚詫扭頭。


    底層士卒也太好糊弄了吧?


    竟然真的相信,此戰是太子英明神武指揮的結果?


    視線看向常茂。


    常茂滿臉得意笑道,“別這麽看我,這可不是我安排的,都是將士們發自內心,自發的!”


    李景隆擠出一絲笑容。


    眼底擔憂一閃而逝。


    抬頭,尋找朱棣身影。


    隻見朱棣站在朱標身邊,正和朱樉等皇子不知說著什麽。


    談笑風生。


    似乎並未因此而惱怒。


    是顧全大局?


    城府深?


    還是根本不在乎?


    他無法判斷。


    ……


    人群邊緣。


    湯和與徐達站在一起,見徐達視線從朱棣身上收迴,臉色微黑。


    哎!


    默默歎了口氣,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肯定是下麵人擅自做主。”


    哼!


    徐達微哼,餘光瞥視湯和,“二哥,這樣會寒了人心的,你看看譚淵為首陸軍第一鎮將領!”


    湯和餘光看去。


    譚淵、張武等出身丘福衛的將領,和丘福、朱能等人站在一起。


    雖然沒有露出惱怒之色。


    可滿臉肅然,看不到一絲笑意。


    徐達繼續低語道:“四郎可以不介意,可他是東番之主,陸軍第一鎮最高統帥,他現在為朝廷考慮的同時,也要為自己麾下的兄弟、百姓考慮,二哥,你說今後朝廷真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四郎還能不計較個人利益迴來幫忙嗎?”


    即便四郎傻乎乎願意。


    也得考慮下麵兄弟願不願意!


    這就好比一個男人成家立業。


    就不能像未成家時,隻考慮父母的感受。


    還得考慮妻兒的感受。


    太子係這些人,為了中短期的利益,已經把四郎置於一個十分尷尬的位置上了。


    湯和默默歎了口氣。


    其實,剛才安慰老三時。


    他就已經明白。


    此番北征,恐怕是老四最後一次為朝廷出力了!


    一場歡迎盛會,軍中上層,所有人表麵都喜笑顏開。


    可內心卻各有所思。


    數十萬大軍有序向著已經建好的大營駛去。


    朱標率領所有指揮使以上將領,折返城內臨時設立的帥府。


    將領落座,數百人,濟濟一堂。


    朱標目光環視諸將,說道:“張北已經攻克,此番召集伱們軍議,就是議一議,接下來該如何打。”


    諸將相互對視,交頭接耳,小聲討論。


    朱標耐心等著。


    他第一次,統領指揮數十萬兵馬,臨行前,父皇就說過,要多聽聽各級將領的意見。


    並且,二叔、三叔雖然不直接統兵。


    但被父皇派到他身邊,參謀軍事。


    朱棣坐在左側首位,比徐達、湯和的位置都高,看了眼眾人,當即起身。


    動作驚動所有人。


    前前後後,數百雙眼睛,唰一下投射到朱棣身上。


    朱棣抱拳笑道:“大哥,我有點想法,我來拋磚引玉如何?”


    朱標含笑點頭。


    老四謙虛了。


    要說戰爭理念。


    在座諸將。


    恐怕也就實戰經驗十分豐富的二叔、三叔能和老四相比。


    朱棣得到首肯,轉身,徑直走到掛在左側的草原全圖前。


    桌椅挪動聲響起。


    朱標帶著眾人,跟著走來,圍成一圈,看著朱棣。


    朱棣手持指揮棒,在圖上點了點,“和林是北元以往的統治中樞,脫古思帖木兒繼承汗位後,才把統治中樞遷徙到自己傳統領地捕魚兒海。”


    “雖然統治中心遷徙,但我們不能忽略,和林從蒙古人發跡開始,就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元朝期間,更是蒙古人草原疆域的中心……


    ……


    所以,此戰我們除了要搗毀北元捕魚兒海的王庭,也要攻克和林。”


    ……


    朱棣還在說。


    呂本和胡惟庸站在諸將後麵,相互對視,眼神激動交流:朱四郎這是瞌睡送枕頭!


    朱四郎提出,此戰同時攻打和林和捕魚兒海。


    兩個目標,勢必就要分兵。


    進攻捕魚兒海,搗毀北元王庭這一路,肯定是主力,也必須由太子統帥。


    進攻和林一路偏師呢?


    看樣子,朱四郎想自己領兵。


    好啊!


    這不正是他們想看到的結果嗎?


    朱四郎將遭受,脫古思帖木兒最厚重兵力的打擊!


    ……


    朱棣放下指揮棒,看向朱標,“大哥,想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就要分兵,我想獨領一軍,去攻打和林,為主力大軍牽製部分兵力,還望大哥批準我的建議。”


    朱標沉默不語。


    藍玉、沐英對視後,看向朱棣。


    朱老四想吸引北元重兵的意圖,他們都很清楚。


    可答應朱老四的提議。


    等於把朱老四置於十分艱險的環境。


    依著脫古思帖木兒對朱老四的恨意。


    進攻和林這一路偏師,恐怕不好打!


    這樣做,對朱老四太不公平了。


    但拋開內疚的情緒。


    站在一個為將者的角度。


    這個提議,的確是對此戰,最為有利,最有可能取得前所未有大勝的方案。


    徐達看了眼朱標,站出來,說道:“我們不要考慮其他,隻要好好考慮,這個進攻方案,是否最有利於戰局即可,我支持這個方案。”


    四郎早和他商量了。


    並且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湯和看了眼朱棣,莫名的有些失落。


    老四為大明這樣不計個人利益的付出。


    此戰後,恐怕再也不會了!


    這是大明的損失!


    湯和遺憾閉眼,再睜眼,支持道:“我也同意!”


    “末將支持!”


    “末將支持!”


    ……


    隨著徐達、湯和表態後,懷著顧慮,不想貿然表態的諸將紛紛表態。


    朱樉、朱棡兄弟們相互對視,看了眼朱標,也紛紛表示支持。


    眾人視線,齊齊落在朱標身上。


    ‘為將者,當果決!’


    朱標感受著眾人征求眼神,想到了朱棣標注的孫子兵法中,反複提及的這句話。


    收斂思緒。


    迴神,看向朱棣,點頭,“好,大哥批準你的方案,你要哪些兵馬,都可以隨意挑選!”


    丘福、朱能隱晦看向朱棣。


    鬼老四這次要是忘了兄弟們。


    就等著兄弟們和他好好理論吧!


    朱棣察覺二人眼神,暗暗一笑,隨即說道:“大哥,除了我的陸軍第一鎮外,我還想要二哥、三哥……”


    朱棣一連點了所有兄弟的藩王衛。


    藩王衛的兵都是精銳。


    可就是兄弟們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實戰的領兵經驗。


    父皇讓他帶帶兄弟們。


    是一方麵原因。


    另外,大哥這一路主力,需要真正的精銳。


    最後,兄弟們肯定對他沒有抵觸、敵意,他的命令,也能貫徹到全軍。


    ……


    朱棣說話時,姚廣孝隱晦給朱棡、朱樉示意眼神。


    他希望朱棡、朱樉能拒絕。


    太子這次,大概率才會遭遇北元重兵打擊。


    秦王、晉王跟在太子身邊。


    哪怕把藩王衛拚光了也沒什麽。


    能用一個藩王衛,換來誓死保護太子的功勞。


    太子戰死。


    可憑此表現,贏得太子係好感,為籠絡太子係打下基礎。


    太子無恙也有好處。


    能贏得太子的無限信任和好感。


    有利於兩位王爺,擴充力量!


    不過是犧牲一衛人馬罷了。


    這些將士,為兩位王爺的未來,死得其所!


    “另外,大哥再把大遼河衛給我如何?我與大遼河衛也算有一段共事經曆,我指揮他們比較順手。”


    話罷,朱棣看向朱標。


    朱標看著朱棣。


    計算著朱棣的兵力。


    皇弟們的藩王衛,總兵力差不多十二萬,加上大遼河衛、陸軍第一鎮。


    老四統帥的偏師,勉強隻有十五萬兵力。


    “老四,兵力是不是太單薄了?”


    藍玉點頭道:“燕王,十五萬兵力,是有些太單薄了,依著脫古思帖木兒對你的恨意,可以預見,你這一路偏師所要麵對的元軍兵力不會太少。”


    朱棣含笑搖頭,“偏師吸引元軍兵力,就是要用最少的兵力,吸引最多的敵軍,若非如此,就無法發揮偏師為主力創造機會的目的,何況,兵力太雄厚,也不利於我們迅速機動。”


    “其實,在我的計劃中,十五萬兵力也太多了。”


    “燕王。”


    朱棣話音剛落,就有聲音從後麵響起,眾人紛紛循聲看去。


    姚廣孝雙手合十道:“燕王所說的確很有道理,而且,貧僧以為,讓秦王、晉王跟在太子爺身邊更好。”


    他其實不想站出來。


    奈何,秦王、晉王把他的暗示當成耳旁風,根本不理會。


    眾人看著姚廣孝。


    朱棣也看著姚廣孝,琢磨姚廣孝此舉用意。


    擔心二哥跟著他危險?


    亦或,不想二哥受他指揮,去打和林?


    畢竟,他知道,姚廣孝攛掇二哥爭儲奪嫡。


    搗毀捕魚兒海北元王庭的功勞和榮耀,肯定是偏師比不上的。


    甚至能不能攻克和林,他都沒有把握。


    至於三哥也被姚廣孝拉上。


    應該是為了掩飾,讓二哥跟隨大哥攻打捕魚兒海的目的。


    兩位兄長,跟著他不合適,就是暗示所有將領:他這個做弟弟的,指揮兄長不合適!在戰爭中產生矛盾不和,二哥、三哥憑借兄長身份壓人,有可能造成指揮不暢。


    在大哥身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大哥不但是主帥。


    還是長兄。


    兩個身份,都能壓著二哥、三哥。


    這死和尚,真是有八百個心眼兒!


    當初讓他尿遁跑了。


    是個很大失誤!


    藍玉不知朱樉想爭儲奪嫡。


    還真以為,姚廣孝是擔心,兄弟間產生矛盾,給偏師指揮造成不暢。


    在他看來。


    朱棣獨領一軍偏師,吸引北元兵力。


    還把指揮能力沒有得到實戰檢驗的諸皇子帶走。


    不能再給朱棣統帥的偏師,增加困難了。


    當即抱拳道:“秦王、晉王跟隨燕王偏師的確不合適,王爺還是另外挑選兩衛兵馬吧。”


    沐英跟著點頭。


    眾人齊齊點頭。


    朱標看向朱棣,“老四,讓老二、老三跟著我吧,兄弟們北征,不能你把所有兄弟們都帶走,我這個當大哥的……”


    朱標沒有繼續說。


    經姚廣孝提醒。


    他也覺,老二、老三跟著老四不合適。


    尤其是老二。


    乖張脾氣犯了。


    老四未必能壓得住。


    朱棣哭笑不得,含笑道:“道衍大師,我們之間還有拳腳之約沒有履行,此戰結束,找個機會。”


    姚廣孝雙手合十,含笑躬身。


    暗暗頭皮發麻。


    他知道,燕王對他的行為,產生了懷疑。


    又一次動了殺意。


    隻是大戰在即,此王十分理智罷了。


    朱棣收迴視線,對朱標笑道:“大哥,我剛才就說兵力有些多,讓二哥、三哥跟著你,我這邊留十二三萬兵馬足夠了。”


    朱標微微皺眉,“這點兵力就夠了?再從中選幾衛,你善於指揮新軍,我把京營三鎮新軍中兩鎮配屬你……”


    “大哥,真的足夠了。”朱棣打斷朱標的話。


    他很清楚,恐怕指揮不動京營新軍。


    朝廷的將領。


    即便不抵觸他的。


    哪怕心裏敬重他。


    出於自身政治利益考量,都不想靠近他。


    除了丘老二、朱老三兩個傻子。


    其他人,可不想落得一個,和朱四郎交好的名聲!


    現在沒什麽。


    將來這種交好關係,會產生什麽後果。


    誰都無法預料。


    在朱棣堅持下。


    此事就這樣決定了。


    朱標遣退諸將時,叫住了朱棣和常茂。


    ……


    帥府前宅院子裏。


    朱樉黑著臉,一邊往府門外走,一邊冷冷道:“誰讓你替我做主!”


    當時若不是人太多,他就教訓姚廣孝了。


    老大不地道。


    老四提議獨領偏師,老大竟然一直保持沉默,根本沒有試著挽留阻止!


    姚廣孝為了讓他撈攻打北元王庭的功勞。


    竟然替他做主,舍棄了老四!


    “王爺,燕王那樣能力出眾,他既然敢如此,肯定有化險為夷的計策,貧僧一點兒都不擔心燕王會有危險。”


    朱四郎就不愛護麾下陸軍第一鎮將士?


    這可是他的私兵!


    打沒了,朝廷不會給他補充!


    何況,還把諸皇子帶在身邊。


    朱四郎不關心兄弟死活?


    ……


    朱樉聽著姚廣孝分析,怒氣漸漸減弱,冷冷瞪了眼,“我看你是因小失大,跟著老四學習打仗本領,和撈取攻克北元王庭的功勞,孰輕孰重!”


    啪!


    話落,甩袖,快步離開。


    姚廣孝微微愣怔。


    他隻是想著,讓秦王、晉王跟在太子身邊,等太子遇到兇險時,表現忠心,爭取皇帝以朝中百官好感。


    還真忽略了,跟隨燕王,秦王可以學習領兵打仗的本領。


    某刻,姚廣孝搖了搖頭。


    領兵打仗,派兵布局,運籌帷幄,他也會!


    秦王不必跟著燕王學!


    ……


    議事廳。


    朱棣從中出來。


    一直在外等著的藍玉,看到朱棣後,忙迎上,“燕王,常茂在軍中刻意壓陸軍第一鎮功勞的行為,我可以十分肯定,與太子無關。”


    當時在城頭時,他就想和朱老四談談此事。


    可時機不合適。


    朱棣笑著點頭,“我知道……”


    話中,略作沉吟……


    “永昌侯……”他決定和藍玉開誠布公,“這是我率兵,最後一次,不計個人利益得失迴朝了,此戰結束後,無論父皇態度如何,我也不會經常迴朝了……”


    藍玉聽著,一顆心不斷往穀底沉。


    急切開口,“燕王……”


    朱棣抬手製止,笑道:“我並非因此番之事而心生怨恨……”


    邊說邊往前走。


    藍玉默默跟著。


    “永昌侯現在也是一個極其理智的聰明人,應當看出,我率領陸軍第一鎮首戰攻城的目的。”


    藍玉默默點頭。


    朱老四就是想以自身表率,團結人心。


    可沒想到,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相反,還讓常茂為首,太子麾下一些人覺得朱老四好欺負,可以蹬鼻子上臉。


    “我原以為,隻要我表現出,不威脅大哥地位,也沒想從大明獲取什麽,不屬於我的利益,大家可以放下對我的成見,事實證明,成見這東西……”


    朱棣含笑搖頭。


    “此番之事,可以看清未來,將來,若我繼續頻繁迴朝,出現在父皇身邊,很多人的小動作就會更多,隻會讓我和大哥的關係變得更糟糕。”


    “而且,我現在也要對我麾下兄弟負責,這就是我所說,此戰之後,我不會再不計個人利益的原因。”


    藍玉隻覺堵得慌。


    他完全能理解朱老四。


    不計個人利益,朝廷這邊有些人蹬鼻子上臉。


    若朱老四繼續如此。


    隻會讓這些人更加有恃無恐。


    另外,朱老四也需要對麾下兄弟負責。


    朱老四可以因孝順陛下,受這些委屈。


    可朱老四不能讓麾下將士跟著受委屈。


    朱棣頓足,轉身,笑看藍玉,“永昌侯,洪武九年、洪武十年、乃至十一年時,我都沒想過,我們能如此推心置腹交談,那時的永昌侯,就好像一柄時時都出鞘的劍。”


    “不瞞永昌侯,我甚至和妙雲斷言,你這種不懂養鋒的人,遲早會死無葬身之地,沒料到,後來你的轉變如此之大。”


    藍玉臉微紅,訕笑,坦然道:“說起來,你朱老四算是我的半個先生。”


    他的轉變,全因朱老四。


    兩人相視一笑。


    朱棣繼續往前走,邊走邊說:“今天與永昌侯推心置腹,就是想告訴永昌侯,我永遠不希望和大哥,和大明反目成仇,永遠不想刀兵相見,但想要維護彼此間和睦,就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我要努力,大明這邊,也要有人努力,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一件事情才能做成。”


    “我覺,永昌侯就能肩負起這個重擔。”


    話罷,朱棣抬手,頭也沒迴,製止藍玉繼續跟著。


    大踏步離開。


    藍玉目視朱棣挺拔背影。


    ‘此王身上這等萬千氣象……’


    說實話,已經超遠了皇帝。


    若非他是太子的妻舅。


    他會選擇追隨朱老四。


    朱老四雖然明言,此戰之後,再不會不計個人利益,幫太子、幫大明了。


    但他毫無半點不滿。


    ……


    藍玉衝著朱棣背影,鄭重一拜。


    ‘沙沙’腳步聲傳來。


    “如何?”


    藍玉直起身,看著沐英,苦笑:“朱老四沒有因此事心生怨恨,依舊想與太子爺、與大明保持親親相愛的和睦,但也言明,不計個人利益得失幫太子、幫大明,這是最後一次了,並且對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


    唿!


    沐英聽聞全部對談內容後。


    長長鬆了口氣。


    拍了拍藍玉肩膀,“不是最糟糕的結果,老四說你能肩負起,大明內部與他和睦友好的重任,這話也不假,今後,這件事,也隻能你來挑頭。”


    “我、輝祖、耿炳文、方孝孺、鐵鉉、盛庸,我們這股希望和老四搞好關係的力量,團結起來,才能壓製敵視老四,恨不得,挑撥太子和老四反目成仇這股力量!”


    藍玉含笑點頭,“朱老四是個做大事的人,這人的氣象,說句大不敬的話,已經超過皇爺了,我心中,大明漸漸被朱老四甩在身後的預感,如今,越來越強烈了。”


    沐英望著朱棣離開方向,不可知否點頭。


    那些敵視老四的人。


    很多人就是看不明白這一點。


    可隻要多和老四近距離打交道,類似藍玉這種預感,就會越發強烈。


    沐英迴神,笑道:“將來,我們怕是會被很多人罵為心向老四的反賊、逆臣,你這個最大的反賊頭頭,可要做好被人攻訐的準備。”


    哈哈……


    藍玉頓時爽朗一笑。


    “舅舅,有什麽好事?”


    突然傳來的聲音,頓時點燃藍玉心頭火苗。


    循著聲音看去……


    常茂滿臉笑容走來。


    就如他判斷的,姐夫充其量,就是把他狠狠訓斥一頓。


    啪!


    常茂剛靠近,一個耳光就抽來。


    常茂瞬間被打蒙,捂著臉,抬頭,憤怒瞪視藍玉。


    “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什麽蠢事!你姐姐是太子妃,你外甥是太孫!太孫是燕王的學生!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叔侄、師徒、還勝似父子!”


    藍玉都快氣炸了。


    他可以百分百肯定。


    雄英知道此事。


    定然恨極了常茂這個舅舅!


    他常茂這個舅舅,在雄英心中,恐怕連朱老四一成分量也沒有!


    常茂捂著臉,嘴硬道:“我是為了太子!此戰是太子樹立威望之戰,朱四郎既然迴朝助戰,就應該做好了付出的準備!事實不也證明了,朱老四忍了……”


    “閉嘴!”


    藍玉怒叱。


    如果不是常茂以及其他將領,對朱老四的抵觸、排斥。


    朱老四絕不會這麽快,就果斷決定和大明拉開距離!


    現在,陛下還在世啊!


    原本,以前的關係,還可以維持下去。


    至少陛下駕崩前,不會變。


    就因朱老四努力了,無法改變常茂等人的抵觸、敵視成見。


    朱老四看清,這種成見無法改變,甚至無法緩和,所以才毅然決然,下定決心,拉開和大明的距離。


    再不拉開。


    走的太近。


    必然會因常茂這群人,讓彼此關係更糟糕!


    “你覺得這樣做,有利於太子?那你有沒有考慮以後!以後朝廷遇到過不去的坎兒,需要尋求燕王的助力時,就你們這般混蛋表現,燕王還會出手嗎!”


    常茂不服氣小聲嘟囔,“此戰打贏,北元滅亡,草原人苟延殘喘,大明地大物博,人力物力無數,還需要朱四郎幫忙?”


    朱四郎這個窮親戚,到時候,別厚著臉皮,向大明尋求幫助,讓陛下資助他,就不錯了!


    藍玉氣的咬牙。


    與沐英對視一眼。


    現在,他們終於搞明白常茂這類人的心態。


    他們始終認為,大明地大物博。


    根本不需要朱老四。


    甚至,這群混蛋,自信以為,借助大明的雄厚底蘊,完全可以輕鬆碾壓鏟除朱老四。


    這是十分危險的想法!


    “你以為,你這點小聰明,能壓朱老四的聲望?朱老四這等人物,也是你能壓的?”


    藍玉狠狠瞪了眼。


    懶得再說。


    朱老四這等人物。


    他早看明白了。


    壓根本壓不住。


    不信等著瞧!


    接下來,朱老四難道就再打不出精彩勝仗了?


    能壓一次。


    還能次次都壓著?


    ……


    此時。


    朱棣已經出城,迴到陸軍第一鎮大營內。


    帥帳。


    朱棣含笑看著譚淵等人,“這次讓兄弟們受委屈了,我和兄弟們在此許諾,隻此一次,此戰之後,我就帶著兄弟們迴東番,咱們打下呂宋後,就自立為國!”


    譚淵等人,聞言,全都激動笑了,相互對視。


    其實,他們主要是替王爺感到不值。


    至於自己。


    以前就是小人物。


    習慣了受委屈。


    就連孫元楚,以前都是個被家裏人瞧不上,處處受委屈的二世祖罷了。


    譚淵起身。


    嘩啦!


    所有人整齊劃一跟著起身。


    “是!王爺!”


    昂揚鏗鏘聲,從帳內衝出。


    朱樉、朱棡帶著朱桂等兄弟,聽聞朱棣迴來,匆匆而來,恰巧聽到帳內傳出的昂揚聲。


    瞬間麵麵相覷。


    ……


    臨近中午。


    皇宮。


    蔣瓛捏著一封信報,步履匆匆往禦書房趕去。


    六部官員注意後,紛紛側目,第一時間想到張北之戰,議論中,翹首以盼等著消息。


    一路來到禦書房。


    “皇爺,捷報!”


    “進!”


    迫不及待聲傳出。


    蔣瓛提步入內。


    禦書房隻朱元璋一人。


    蔣瓛暗暗鬆了口氣。


    幸虧,這幾日,太孫、朱高熾、朱玉英都被太子妃接到東宮小住了。


    要不然,這份捷報內容,有些事情,他還沒法兒直接匯報。


    “把信報給咱!”


    不等蔣瓛行禮,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催促。


    接過信報後。


    朱元璋看著看著,臉卻漸漸微黑。


    擺了擺手,遣退宮女,待殿門關上,隻剩兩人時,寒聲問:“信報中提及,八百裏加急報捷中,忽略陸軍第一鎮是什麽意思?”


    皇爺難道沒猜到嗎?


    蔣瓛腹語。


    其實,他想把此事壓下去。


    朱四郎被壓。


    這種事,他喜聞樂見。


    可此事太大了。


    他不敢。


    “稟皇爺,根據錦衣衛調查,此戰完全由燕王指揮……”


    ……


    “應該是太子身邊一些人,希望幫太子塑造威望,所以才這樣做,皇爺,現在報捷的令兵尚未抵達金陵,朝廷該如何在金陵宣傳?”


    他的消息,是錦衣衛係統,飛鴿配戰馬傳遞。


    比報捷的令兵更快一些。


    哼!


    朱元璋黑著臉,冷哼一聲,“對外宣布,燕王朱棣指揮陸軍第一鎮攻克張北,同時,派出錦衣衛,攔截報捷令兵,讓他們進入直隸後,老老實實報捷,別耍花樣!”


    “臣遵旨!”


    蔣瓛領命後,匆匆離開,去安排。


    此事,必須要快。


    啪!


    朱元璋猛地把信報扔在桌案上,煩躁起身,踱步來到窗前。


    手微微蜷曲握緊。


    下麵有這樣一群混賬。


    老四如何還能留在大明!


    恐怕,老四已經徹底下定決心了吧?


    ……


    “大捷!”


    “王爺陸軍第一鎮以微小傷亡,攻克張北城!”


    ……


    消息在皇宮內傳開。


    插上翅膀,迅速飛向東宮,飛向宮外。


    百官沉默。


    卻又不敢做什麽。


    之前有人耍小聰明上折子,左相劉伯溫,很快就奉旨,將諫言戰後如何對待草原的幾名同僚,拔了官服,趕出六部。


    前車之鑒啊!


    ……


    東宮。


    常氏正帶著三個孩子吃午膳。


    小祈嫿聽聞消息後,瞬間激動放下筷子,跳下凳子,就往外跑:“我阿爹打贏了!我阿爹打贏了……”


    “祈嫿!”


    雍鳴想要製止,卻被常氏含笑按住手。


    常氏伸手揉了揉雍鳴小腦袋,笑道:“雄英,你和雍鳴去,帶著咱們家祈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你四嬸兒。”


    “孩兒遵命!”朱雄英笑著誇張領命,拉著雍鳴就往外跑。


    ……


    太子側妃寢宮。


    呂氏、朱允炆母子也在用午膳。


    “娘娘,婢子親眼見,太孫帶著朱雍鳴、朱祈嫿出東宮,去給徐妙雲報捷……”


    侍女匯報完許久。


    呂氏都沒有迴聲。


    “娘……”


    直到朱允炆開口,呂氏才迴神,看去。


    朱允炆問道:“之前很多人都說四叔肯定會輸,這麽多人不看好,四叔怎麽還能贏?四叔就這麽厲害,比父親都厲害嗎?”


    “你這個四叔的確很厲害,不過比起你父親,還差點,等著吧,很快,就會有你父親大捷消息傳來,而且是更大的勝利!”


    呂氏笑著摸了摸朱允炆小腦袋。


    朱允炆認真點頭。


    到時候,他一定要去朱祈嫿、朱雍鳴麵前炫耀!


    這一日,整個金陵沸騰!


    陸軍第一鎮,天下第一強軍之名,被金陵百姓津津樂道不絕。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