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剛亮。


    陳祖義召集海盜首領。


    艦船甲板上。


    一如當初在雞籠嶼,擺放著兩排椅子。


    可人卻少了至少四成。


    哼!


    陳祖義瞥了眼左側首位,空著的椅子,微微冷哼。


    梁道明興衝衝去摘桃子,現在好了,大概率要麽已經戰死,要麽成為明四皇子朱棣的俘虜。


    若非呂珍幫著梁道明之子迅速穩定人心,並且還做出一副防備他的樣子。


    或許昨晚,他就將梁道明勢力吞並了。


    如今,梁道明之子,都不敢來議事。


    陳祖義餘光從呂珍身上掠過,再看右側,唇角情不自禁抽搐。


    坐右側的海盜與他們陳家關係不錯,也是陳家要逐步籠絡吞並的首選。


    現在,人成了朱棣俘虜。


    戰船成了朱棣的戰利品。


    明四皇子朱棣得到兩百艘戰船,未來,陳家在雞籠嶼的壓力一定會很大。


    ……


    片刻後,陳祖義收起思緒,沉聲道:“諸位,此戰我們輸了,輸的很徹底,我們都小瞧明四皇子了……”


    ……


    “八千精銳殞沒,就連梁首領恐怕也兇多吉少……”


    ……


    “另,已探明,福建都司沈仁參與了,並且已經封鎖了閩江下遊……”


    “此戰,到現在,咱們隻能認輸,召集諸位,就是通知諸位,我準備返迴雞籠嶼了。”


    在場許多海盜首領臉色變了又變。


    陳祖義話鋒一轉,“此戰咱們輸了,不代表我們一無所獲!此戰中,明四皇子的兵法,很值得我們學習,我陳家要迴馬六甲,按照此戰從明四皇子處學到的兵法,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重新訓練一支新式軍隊……”


    陳祖義一揮手。


    陳壽走出來,分別給每一位海盜首領,發了幾張寫滿內容的紙。


    呂珍掃了眼,詫異看向陳祖義。


    竟然是閩縣戰鬥經過。


    這可是很寶貴的信息。


    沒想到,陳祖義盡肯拿出來。


    陳祖義瞥了眼呂珍,暗暗一笑,這些內容藏不住,以呂珍他們和福建豪強的關係,很快就能探知。


    既然如此,為何不大大方方拿出來。


    既能展現胸襟,還能賣個好。


    “這是長子陳壽及神田孝信幾個親曆者,連夜整理出的閩縣戰鬥經過,事實證明,此戰他們的確盡力了……”


    呂珍邊聽邊查看。


    微微點頭。


    的確,陳壽等人在閩縣的進攻動作,即便換做他們,大概也就如此。


    是朱元璋家老四更高人一等。


    高效運用兵力、集中火器,五十步內齊射。


    ……


    不過,他也明白陳祖義為何這麽大方了。


    明四皇子的法子,除了陳家、梁家,其他家基本學不來。


    他們沒有專門的步軍。


    也沒有這個財力支撐,組建一支小規模步軍。


    首先,新式軍隊需要大量配置火器,就這一點,就可以讓他們很多勢力辦不到。


    ……


    “明四皇子隻是大明一位皇子,他做不了大明的主,且他得到的支持也不多,這種新式軍隊,我斷定,大明很難迅速跟進,這就給了咱們機會,我陳祖義向各位同仁在此立誓,一兩年之內,定報此番兵敗之恥!”


    ……


    隨著陳祖義一番發言結束。


    很快,各家首領離開。


    一支支艦隊,開始有序從閩縣海岸撤退。


    ……


    嗒嗒嗒……


    陳壽有些消沉走到陳祖義身邊,順陳祖義目光,看向閩縣。


    眼中恥辱之色一閃而逝。


    在馬六甲,他是連馬六甲王室都忌憚的俊傑。


    可此戰,卻把陳家兩千精銳,全都折損在閩縣。


    強行壓下難受,提醒,“父親,都準備就緒,咱們能走了。”


    其他戰船都走光了。


    父親久久不走,顯然,此戰失敗,也很難受。


    陳祖義迴神,指著閩縣對陳壽道:“記住這裏,這是我們父子的恥辱,迴到馬六甲後,我會全力支持你組建新式軍隊,然後先給我拿下馬六甲,以馬六甲之財富,壯大自身,重新返迴這裏,用明四皇子之法,擊敗明軍,為我們陳家挽迴尊嚴,爭取好處!”


    聞言,陳壽看了眼閩縣方向,重重點頭。


    ……


    日上三竿。


    朱棣在沈仁大營,收到海盜撤退的消息。


    頓時鬆了口氣。


    他不是怕打仗。


    是不想在大明境內打仗。


    “恭喜殿下。”


    “殿下,此戰是咱們大明立國以來,對倭寇海盜最大的勝利。”


    “此戰消息,傳迴京城,必定振奮人心。”


    ……


    朱棣在鎮東衛將領們恭喜聲中迴神,笑著感謝後,看向沈仁,“沈將軍,按理說,如此大勝,我應該和諸位慶功,不過閩縣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


    沈仁笑道:“殿下盡管去忙,迴建安後,末將再去拜訪殿下。”


    經過差不多一天接觸。


    這位給他的感觀十分不錯。


    之前,金陵傳來那些消息,真是誤人啊!


    當天,朱棣、徐輝祖啟程折返閩縣。


    於此同時。


    閩縣大捷的消息,也迅速傳開。


    首先,聚在福清的士紳豪強聽聞消息後,倉皇作鳥獸四散,惶惶不可終日。


    朱棣尚未迴到閩縣。


    昨天野戰,倭寇潰敗的消息,就傳到福州府布政使衙門。


    布政使官房。


    葉茂臉蒼白沒有一絲血色,癱坐椅子上,“怎麽可能,怎麽可能……”


    那是八千海盜!


    就算放八千頭豬,去拱閩縣縣城,也能把城池拱塌吧!


    那麽多海盜頭目落於朱四郎之手。


    他們和福建地方豪強的勾連,一旦曝光……


    他呢?


    朱四郎能饒過他?


    想到這裏,葉茂終於迴神,不再糾結朱棣大勝。


    他現在,更應該關注自身如何度過難關。


    眼中不安惶恐一閃而逝,看向心腹幕僚,“為今之計,本官該怎麽辦?向朱四郎示好,還有用嗎?”


    幕僚苦笑。


    如此前倨後恭,這不是病急亂投醫嘛。


    “大人,示好可以,或許朱四郎並未想過掀起什麽大風浪,不過,不能把所有賭注,都壓在朱四郎身上,大人不妨給呂大人寫信求援,太子爺曾替馮勝據理力爭,若呂大人能說服太子爺……”


    “對對對,雙管齊下,雙管齊下……”葉茂忙強打精神,坐起身,手顫抖著,在桌案上胡亂翻找……


    他之前向呂本報喜的信箋,差不多也到了呂本手上。


    現在,或許呂本能救他。


    ……


    整個福建上層精英們,風聲鶴唳之際。


    朱棣返迴閩縣。


    監牢。


    梁道明和葉文舉關押在一間牢舍內。


    自從被關進來,就無人問津。


    甚至,連個送飯的都沒。


    梁道明站在小小的窗前,把照射進來的少數一點光線全都霸占了。


    某刻,轉身好奇詢問:“葉前輩,明四皇子這麽優秀,朱皇帝為何要將明四皇子放逐到海外?”


    這麽優秀的皇子。


    不應該被立為繼承人嗎?


    他知道中原自古就有一套,立嫡立長之說。


    說實話,他實在很不解。


    幹嘛非要立嫡立長。


    明四皇子這類繼承人,‘放逐’海外,難道不是大明的損失?中原的損失?


    若是有整個中原為後盾。


    明四皇子或許可以創出一番,難以想象的功業。


    葉文舉睜開眼睛,看看梁道明。


    梁道明祖輩就離開中原。


    說是漢人。


    可思維方式,已經與中原人不同了。


    嗒嗒嗒……


    葉文舉剛要說話,腳步聲傳來。


    兩人被腳步聲吸引。


    實在被無視太難受了。


    怎麽說,他們都是一方人物。


    很快,一個年輕人在幾個人陪同下,出現在視線內。


    明四皇子,朱棣!


    二人看到為首之人,雖然陌生,卻十分篤定,就是朱棣。


    朱棣站在監牢外,含笑看著二人。


    牢房門打開,


    帶著徐輝祖、蔣進忠等人提步入內,笑著抱拳,“歡迎兩位首領來大明作客。”


    牢獄歡迎?


    連頓飯都不給歡迎?


    作客?


    梁道明唇角抽搐,抱拳苦笑,“明四皇子藝高人膽大,我們輸的心服口服,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朱棣笑著走到旁邊黑漆漆的長條凳坐下,指了指對麵。


    梁道明、葉文舉二人落座後,笑道:“我們也算是不打不相識,誰說,我們之間一定要打生打死呢?”


    梁道明、葉文舉滿臉詫異。


    不殺他們?


    狐疑看著朱棣,等朱棣下文。


    “諸位應該知道,此番我奉命來福建,肩負剿滅海盜的任務,同時,我還擁有海貿特權……”


    ……


    “我想與兩位首領交個朋友,從今往後,我與兩位所代表的勢力,直接進行貿易,我們三家在海上達成同盟,共同對付海盜……”


    ……


    陳祖義是現在的四海之王。


    他不可能和陳祖義結盟。


    這樣隻會讓陳祖義越來越壯大。


    做四海第二把交椅的梁道明,就是最好的人選。


    大海太大。


    他現在的實力太弱小。


    原本的計劃中,他根本沒想這麽快發展海上勢力。


    計劃趕不上變化。


    時局變化,走到了這一步,那就要根據變化,製定合理的計劃。


    梁道明、葉文舉都驚呆了。


    不殺他們。


    還要放他們迴去!


    這也就罷了。


    竟還要與他們進行貿易?


    梁道明擰眉琢磨著,按照明四皇子的計劃,他就要和明四皇子一起打擊海盜。


    等於得罪大海所有同行。


    這樣做,對梁家的未來,是好是壞?


    “聽說四皇子被‘放逐’海外,不知,四皇子將來要如何?”他想知道,這位明四皇子,對三佛齊、馬六甲這些疆域,有沒有窺伺之心。


    朱棣含笑看向梁道明,“梁首領,未來的事情,誰能說清楚呢?我可以告訴梁首領,我會立足東番,背靠大明,對四海進行探索……”


    在大明爭天下沒意思。


    他不想也不願。


    出海就不同了。


    給雍鳴、祈嫿留一份家業。


    給中原注入一份海洋文化。


    讓中原文化傳播到更遠地方。


    有太多太多可做的事情了。


    沒有顧慮,沒有糾結。


    想開疆拓土就開疆拓土。


    不想,那就守著他們這個小家過日子。


    無拘無束。


    ……


    果然!


    梁道明暗歎一聲,如果在明四皇子立足東番,開拓四海之前,他還不足以和明四皇子抗衡。


    那就隻能歸順了。


    可他有選擇機會嗎?


    “四皇子,若我不答應呢?你還會放我離開嗎?”梁道明含笑看著朱棣。


    朱棣頓時被逗笑,直截了當道:“若不答應,我會當著整個閩縣百姓的麵,斬首梁首領,此番其他被俘的海盜頭目,即便他們交代了我想要的,最終,都要如此處置,進攻我大明,就要做好掉腦袋準備。”


    梁道明盯著朱棣。


    這位大明皇子毫不遮掩隱藏,他感到一股撲麵而來自信。


    就像,告訴他,將來會開拓四海一樣。


    根本不怕他知道。


    許久後,梁道明起身,鄭重抱拳:“好,四皇子的條件我答應,從此我梁家武裝集團,絕不劫掠大明,同時,願與四皇子結盟,為大明守海!”


    至於將來……


    將來的事情將來說。


    或許,到時候他發展壯大,可以抗衡明四皇子呢?


    或許,明四皇子會被中原的父兄忌憚,絕大部分精力被中原牽製呢?


    最差,大不了投效明四皇子。


    其人若真有讓他梁家武裝集團不得不屈服的實力,投效也沒什麽不好。


    追隨對方開疆拓土,封侯拜相,也是個不錯選擇。


    葉文舉起身抱拳,“四皇子,我無法為大哥做主,不過,我可以留在閩縣,寫信讓人捎給大哥。”


    朱棣看著葉文舉,搖頭笑道:“不用這麽麻煩,葉前輩直接迴去,把我的合作誠意告訴呂前輩即可。”


    呂珍這股勢力,他已經決定招撫。


    不過不是現在。


    也不知俞靖有沒有攻克雞籠嶼。


    等俞靖迴來後,他就會把此番俘虜的海盜,挑選一些品性勉強合格的,交給俞靖,組建自己的水軍。


    在這支水軍組建成功前。


    還不能招撫呂珍。


    以海盜為基礎,組建的水軍,沒有形成忠心前,貿然把呂珍招撫引入,極有可能給呂珍做嫁衣。


    有些事情,哪怕可能性再小,也要防著。


    但並不妨礙,現在向呂珍展現善意。


    葉文舉滿臉驚詫。


    直到朱棣匆匆而來,匆匆又走,望著朱棣背影,許久才迴神,感慨道:“上天果然青睞眷顧老朱家。”


    要不然,朱四郎這等優秀的皇子。


    為何是朱元璋兒子?


    “未來,這四海之上,恐怕會很熱鬧!”梁道明也忍不住感慨。


    他有種強烈預感。


    隻要大明的皇帝,不嫉妒、眼紅、掣肘明四皇子。


    恐怕,未來四海之上,會出現一個龐然巨物!


    ……


    就在朱棣坐鎮閩縣,為戰後收尾時。


    朱棣全殲八千倭寇海盜的消息,也迅速向福建之外傳播。


    首先是相鄰行省。


    江浙。


    周莊、沈家莊園。


    書房。


    沈茂、沈榮、沈旺兄弟三人再次聚集書房。


    沈榮好奇詢問:“大哥,你把我們叫來有什麽事?”


    沈旺也好奇看向沈茂。


    沈茂看著兩個弟弟,沉聲道:“溫州的管事剛剛派人快馬加鞭送迴消息……”


    略微停頓,沈茂看向沈旺,“管事看到了沈至!”


    沈旺頓時詫異。


    “大哥,沈至不是在四皇子身邊嗎?怎麽跑去溫州?”沈榮搶先詢問。


    “沈至立功了!”沈茂眼中羨慕一閃而逝,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管事寫信告知,沈至隨同燕王麾下水軍千戶俞靖,在海盜進攻閩縣時,偷襲了雞籠嶼,由於閩江被海盜堵住,他們折返途中,停靠溫州,據說,光是俘虜就好幾千人……”


    沈榮餘光羨慕,甚至有些嫉妒瞥視沈旺。


    沈至才跟燕王多久?


    就立下這樣的功勞?


    別的不說,就憑此番搗毀雞籠嶼,沈至的名字,就能出現在給陛下的述功折子中。


    “老爺,老爺……”


    就在兄弟三人交談之際,外麵突然傳來急促聲。


    砰!


    管家推門衝進來,氣喘籲籲道:“大老爺、二老爺、三老爺,福建最新消息,燕王全殲八千倭寇,取得大捷!”


    安靜!


    管家話音落下。


    整個書房安靜的落針可聞。


    片刻後。


    沈茂擺手遣走管家,視線落在沈旺身上,“三弟,大哥知道,沈至之前來信,你其實是想把整個三房押在燕王身上的,大哥也承認,之前擔心分家,給大房造成損失,私心作祟,並不想讓你分家……”


    ……


    “現在大哥同意分家。”


    燕王到福建才多久。


    搗毀雞籠嶼。


    全殲八千倭寇。


    事實證明,這位王爺即便立足東番,也能做出一番事業。


    現在分家,大房、二房的確會很難受。


    但三房如果跟隨燕王,在海外紮根立足,也是沈家一條退路不是嗎?


    將來他們兩家若是遇到過不去的坎兒,後代子孫也能去投靠三房。


    看燕王的做派。


    隻要能接受他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商業模式,燕王對待商業沒有歧視,相反持鼓勵態度。


    這一點,在大明恐怕很難實現。


    總之,大明做主的人,不是燕王,他對這種民間經濟構想,就持悲觀態度。


    當今陛下,不喜商人。


    而太子爺,根據家裏幾個在朝為官孩子介紹。


    太子爺似乎也沒有這種魄力。


    要知道,身股製商業模式的改造,牽扯麵太大太大了。


    一般上位者,真沒這種魄力。


    別說太子爺。


    就算燕王做大明皇帝,想實現這一點,恐怕也十分困難。


    最終,就有可能落得類似隋煬帝的下場。


    這種民間改造,折騰力度太大。


    稍有不慎,就可能烽煙四起。


    海外不一樣。


    隻要燕王能通過戰爭,將舊有的一切推到,就能按照其構想,重新建設。


    ……


    就當沈家三兄弟議論時。


    陳祖義也迴到了雞籠嶼。


    目視所及,到處都是屍體,所有的建築,都焚燒成灰燼。


    就連經年修繕建設的堤岸都被毀壞了。


    雞籠嶼基礎設施全都完了。


    此番,陳家損失的不止兩千精銳。


    還有整個雞籠嶼。


    擁有水軍的明四皇子,肯定不會坐視陳家繼續恢複雞籠嶼。


    別的什麽都不要做。


    隻要派遣水軍,時不時騷擾雞籠嶼建設,偷襲,陳家就無法在雞籠嶼立足。


    啊!


    某刻,陳祖義忽然仰天咆哮。


    當天。


    陳祖義丟下一句,還會再迴來!不做任何停留,舍棄雞籠嶼,向西南撤退。


    陳家沒富裕到,建設一支新式精銳同時,再建設雞籠嶼。


    ……


    數日後。


    數隻由南而來的信鴿,飛入金陵城……


    捷報入金陵!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