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四更天。


    東市弄坊,一間不大不小的宅子,正屋內亮起燈光。


    “這些咱們帶走,剩下的通過朝廷驛站,寄迴老家……”


    張武手足無措站在一旁,看著明霞在旁邊忙碌。


    皇後娘娘給明霞的嫁妝、殿下、魏國公府、譚淵、周浪等兄弟們給的賀禮錢都不少。


    明霞把不宜郵遞的東西收拾在一起。


    把大部分銀兩又收拾成一份。


    不宜通過驛站郵遞的,大概隻有總價值的三成。


    剩下七成方便驛站郵遞的錢貨,大概就七成。


    這些錢貨,說起來都是明霞的。


    現在,明霞卻要把大部分拿出來,讓他送迴老家……


    明霞麻利收拾著,聽不到迴應,轉身,“你傻愣站著幹什麽?天亮後,殿下就要帶著咱們出發了,要把這些東西送到驛站……”


    張武迴神,走來,抓住明霞的手,搖頭:“給家裏太多了,爹娘用不了這麽多錢,也沒見過這麽多錢,到了福建,你也要……”


    明霞作為皇後娘娘身邊貼身侍女,宮裏的吃穿用度規格肯定不低。


    總不能嫁給他,就跟著受苦吧?


    ……


    明霞不由笑了,餘光看向張武抓著她的手,臉微紅,“到了福建後,還有你的軍餉,我早算過了,按照你總旗餉銀,足夠咱們生活,這些銀子寄迴家,是讓弟弟妹妹讀書的,你看看土橋村孩子多優秀……”


    她已經沒家人了。


    娘娘就是她的家人,娘娘也不需要這些東西。


    出嫁後,張武的家人,就是她的家人。


    一個家好不好,得所有人都變好。


    以前在宮裏時,皇爺總念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好,長久不了。


    所以,皇爺對皇子、皇女的教育十分嚴格。


    就是希望皇子、皇女的能力,至少能配得上他們輕鬆得來的地位。


    皇家尚且如此。


    她覺,普通人家更要如此。


    張武跟著殿下,隻要不出意外,一個好前程,肯定少不了。


    但張家其他人,不能全靠張武。


    這樣張武累不說。


    而且,張家人沒有相應能力,卻因張武輕鬆得到了超越能力的身份地位,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或許會給張武帶來災禍。


    現在教導弟弟妹妹學知識,明禮守義,將來也能幫襯張武。


    這樣的家族興盛,才是真正興盛。


    ……


    “你看殿下和王妃,講究那些口腹之欲嗎?殿下和王妃大部分錢財,都花在了孩子們學知識……”


    她就沒見過殿下和王妃貪圖奢靡享受。


    殿下、王妃也沒因此而不快樂。


    相反,活的十分輕鬆愜意。


    不知為何,她還有種感覺,王妃現在越來越像娘娘了。


    身上總有一種,玄之又玄,無法用言語描述的氣質。


    ……


    “朱紫巷的權貴,你了解的不多,但我跟在娘娘身邊,很了解,除了少數幾家,其他家都極盡奢靡,就連晚上府門掛燈籠,都要掛八個……”


    娘娘曾私下說及此事。


    當時娘娘就表露,如果這些權貴之家,肯把用於奢靡享樂浪費的錢財,用於教育子弟就好了。


    殿下、王妃。


    皇爺、娘娘,都這樣說這樣做。


    那她把大部分錢財,用於張家弟妹學知識上,就肯定沒錯。


    而且王妃和娘娘不是奢靡享受之人,也從不穿金戴銀,卻越來越受人尊重。


    殿下寵著王妃。


    皇爺雖然後宮嬪妃很多,可隻有娘娘被皇爺放在心上。


    王妃和娘娘就是最好的例子,女人能否經營好人生,根本不在那些物質東西。


    有這麽好的榜樣不去效仿學習。


    難不成,學朱紫巷那些大婦?


    張武臉微紅,有些愣怔看著明霞,明霞話落好一會兒,才迴神,“以後,咱們家你做主,我在外麵跟著殿下,家裏的事情,都由你做主!迴了家,也聽你的!”


    他知道自己撿到寶了。


    明霞長得好看。


    且跟著娘娘,肯定學了不少東西。


    士紳家知書達理的女子,也比不上明霞,他能娶明霞,真是張家祖墳冒青煙了。


    可沒想到,這個寶,有點大。


    砸的他暈暈乎乎。


    明霞不由被逗笑。


    張武以為明霞不相信,頓時急了,“等會兒我寫信,就和爹娘說這件事,爹娘肯定同意!”


    爹娘老實巴交,除了會伺候莊稼。


    其他真的什麽都不懂。


    就衝明霞是皇後娘娘身邊人這一條,爹娘就肯定會特別尊重明霞,願意聽明霞的。


    而明霞,也的確有這個能力!


    明霞笑說:“那我可當真了,不過,你迴家後,家裏的事情,我們兩商量著決定怎麽樣?”


    離宮前,娘娘教導,做女人遇事要堅強,待人要柔……


    她都牢記在心。


    ……


    東宮。


    太子妃寢宮。


    常氏肚子高高隆起,已經蹲不下來,隻能把朱雄英放在桌子上,站著給朱雄英整理衣服。


    邊整理邊叮囑:“雄英,還記不記得,娘以前反複叮囑的?”


    朱雄英點點頭,“娘和四叔都說過,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四叔還說,小孩子要做好小孩子的事,學習時認真學習,玩鬧時痛痛快快玩鬧。”


    常氏不由笑了,寵溺摸了摸小腦袋。


    點點頭,繼續,“你四叔是咱們家最優秀的,娘不敢奢望你把四叔的本事全學會,但娘希望,我家雄英能認真跟著四叔學做人、學做事,記住娘的話,外麵人說什麽,都不要理會……”


    她擔心,有人心腸歹毒,對雄英說四弟和太子爺的事情。


    ……


    這天早晨,朱元璋罕見休朝。


    很多個家庭,早早起床,做著各種各樣臨行前準備。


    ……


    徐府。


    過了五更天。


    家丁打著哈欠,打開府門。


    府門打開瞬間,兩個家丁愣怔了……


    春曉、民豐坐在台階下,身邊還停著一輛毛驢車。


    “春曉小姐,民豐少爺,你們怎麽來了?”家丁迴神,忙沿階跑下去。


    這可是姑爺和小姐的學生。


    當初督查朱紫巷各府時,他們見過。


    春曉、民豐被家丁稱唿的十分難為情。


    民豐笑著說:“我們給師傅、師娘和同村弟弟妹妹送點東西。”


    前天師傅、師娘經過江寧時,他們才知道,師傅師娘要去福建。


    昨天準備了一天,緊趕慢趕,總算趕上了。


    “快進來,快進來。”


    家丁招唿帶領下,入府、往朱棣、徐妙雲所在閣樓而去。


    閣樓內。


    天色漸亮時。


    朱棣、徐妙雲已經收拾妥當。


    朱棣剛去看孩子們返迴別院。


    “姑爺,春曉小姐、民豐少爺來送姑爺和小姐!”


    聞聲,轉身,就見家丁帶著兩小家夥,牽著一輛驢車靠近。


    徐妙雲聽到動靜也出來了。


    兩人等兩孩子抵達,看兩孩子發梢晨露。


    就明白,肯定是趕夜路來的!


    朱棣瞪了眼,“在江寧時就交代你們,不要往金陵跑,我說的話,都成耳旁風了!”


    兩孩子,大晚上趕夜路。


    多危險!


    春曉立刻躲到徐妙雲身後,探出頭,笑道:“師傅,我們就是給你和師娘,送點路上需要的解暑茶,都是王師傅盯著,我們親自配的,而且我們也不是自己來的,王師傅派人送我們來的……”


    話落,求助看向徐妙雲,“師娘,我們知道錯了。”


    徐妙雲沒好氣瞪了眼,看向朱棣。


    她知道,兩孩子趕夜路,四郎這迴是真生氣了。


    “春曉、民豐知道錯了,這迴就算了。”


    哼!


    朱棣黑著臉哼了聲,警告道:“這是最後一次。”


    ……


    趁著金陵百姓還在睡夢中。


    朱棣一行人乘坐十幾輛牛車、馬車離開金陵城時。


    百姓不知。


    但朱紫巷,整條巷子,各府各家全都知道。


    前燕王府。


    大門內。


    兩顆腦袋,一大一小,透過門縫看著徐府外,熱鬧景象。


    娜仁托婭微微抬頭,看著上麵的大腦袋,“小姐,今天你不出去,表達對朱四郎不舍,死纏爛打,一哭二鬧三上吊,表示想跟著朱四郎一起離開?”


    死纏爛打?一哭二鬧三上吊?


    烏雲琪格聽聞後,臉瞬間變黑。


    低頭,氣唿唿瞪著娜仁托婭。


    “今天是人家朱四郎和徐小姐脫離金陵這個是非窩的好日子,我們就不去給人家添堵了,而且,他要離開好幾年,這對咱們,是件好事!”


    娜仁托婭站直,雙手環臂審視烏雲琪格。


    烏雲琪格惱羞成怒握拳揮舞:“你這是什麽眼神!”


    “小姐,你是不是動心了?”娜仁托婭狐疑審視,“小姐,其實經過這段時間了解,我覺朱粗魯挺不錯的,你要對朱粗魯真有想法,就抓住機會,我觀察四嬸兒徐妙雲,也不是個不能容人的女子……”


    啊!


    娜仁托婭話未說完,突然通唿一聲,耳朵已經被烏雲琪格揪住。


    “小姐,輕點兒,要揪掉了!”


    “小聲點!”


    ……


    徐妙雲、朱棣乘坐的馬車,經過府門時。


    徐妙雲聽到裏麵傳出的聲音,含笑扭頭。


    朱棣臉臭臭轉頭,“你看什麽?我臉上長花兒了?”


    “沒!”徐妙雲忙忍笑搖頭,避開朱棣臭臭的臉。


    ……


    車隊駛出朱紫巷。


    各府紛紛開門,一大群人湧出府門。


    “總算走了!”


    “這迴走了,最好再也別迴來了!”


    “可不,他走了,這大明應該能迴到以前的大明了吧?”


    “聽說,此番還要剿滅倭寇,倭寇藏身海上,可不好剿,若是……”


    ……


    李善長站在人群中,目視車隊離開,聽著周圍議論,微微皺眉。


    從議論中,不難猜測。


    恐怕,朱四郎尚未抵達福建。


    有關朱四郎的消息,就已經傳到沿海倭寇耳中了。


    ……


    日上三竿。


    京營外。


    五百多將士,騎馬佇立。


    前方停靠著幾十輛馬車。


    朱元璋、朱標、朱棣父子三人騎馬站在一起。


    朱元璋扭頭看了眼後麵,五百肩扛明黃劍式肩標的精銳,收迴視線,“去了福建,剿滅倭寇,立足東番,父皇準許你壯大這支隊伍,規模上限兩萬吧,等你再迴來時,你大哥差不多就要北征滅元,到時,帶一萬精銳迴來……”


    老四要在東番立足,要征討四海之地,非大明邦國。


    總要有自己的軍隊。


    把老四打發去外麵闖蕩,總不能不給一些特殊權力。


    ……


    朱元璋說著,餘光看了眼朱標,話鋒一轉,叮囑道:“當然,你不能在大明境內招兵……”


    據他所知,東番就有很多漢民。


    而倭寇海盜中,也有很多。


    甚至,隻要老四有本事讓倭寇給他賣命,倭寇也不是不行。


    總之,不能在大明境內招兵。


    大明境內招兵。


    這些兵,就有歸鄉之情。


    他擔心,這些兵,將來攛掇老四迴中原。


    上位者被下麵人綁架這種事,並不稀奇。


    朱棣一直耐心聽著。


    片刻後,朱元璋停下來,笑道:“你們兄弟說吧。”


    話罷,策馬離開,給朱標、朱棣留出空間。


    朱標審視著朱棣,笑著拍了拍朱棣肩膀,“大哥北征時,等著你帶兵迴來幫大哥。”


    朱棣笑了,點點頭。


    “記住,最少一萬精銳!”朱標再次提醒一句,往左右看看,神色漸變嚴肅,“去了福建,一定要小心,可能你沒到福建,關於你要去福建,以及剿滅倭寇海盜的消息就已經到了福建……”


    老四在金陵得罪太多人了。


    督查百官,狠狠出血。


    春闈考,百官本想撈一筆。


    可老四沒藏拙,又讓百官損失了一筆。


    都不需要調查,他都十分肯定,老四去福建的消息,恐怕早已向福建傳遞了。


    ……


    “倭寇海盜,不光是外敵問題,更有咱們大明內部問題,沿海的商賈、士紳……”


    海禁的反對聲為何不大?


    說白了利益!


    地方少部分豪強,在海禁政策中,勾結倭寇海盜,能賺到豐厚的利益。


    海禁政策下。


    這部分有能力的地方豪強,做的就是獨家生意。


    這可比放開海禁,獲益更大!


    ……


    朱棣認真聽著。


    其實就是黑色壟斷。


    明朝後期,想開海禁,都有一大幫人,打著祖製的幌子,抵製開海禁。


    什麽祖製。


    無非就是一旦放開海禁,長期形成的黑色壟斷群體,利益受損罷了。


    等朱標說完,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在福建,等大哥北征消息!”


    “到時候,一定帶一萬精銳迴來!”


    “好,大哥等著!”


    ……


    兄弟二人約定好後。


    朱棣一行人啟程。


    劉伯溫站在朱元璋身後,目視朱棣一行人浩浩蕩蕩離開,腦海不受控製浮現四個字:龍歸大海!


    眼中憂慮之色一閃而逝。


    餘光悄悄看向朱元璋。


    皇帝是否擔憂,他不清楚。


    但大明的未來,他是真的看不透了……


    ……


    就在朱棣一行人出發不久後。


    數十隻信鴿,從金陵城外,秘密騰飛,飛赴北方、西北……


    龍歸大海之後,這本書的劇情就進入另一個階段了。


    另外,前往福建途中,不會寫,下一章就是直接抵達福建,過程簡寫。


    張武、明霞這對配角角色,我想試著寫成電視劇,父母愛情那種,就是一種嚐試,第一次寫,這本書有各種不足,謝謝大家包容。


    最後,再求一下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