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


    朱雄英和楊榮兩個小家夥在院中玩耍。


    堂廳門開著。


    屋中大人們聊著天。


    ……


    數十輛馬車,浩浩蕩蕩經過朱棣家房子時,緩緩放慢速度。


    百官悄悄拉起簾子偷窺……


    入村紅房子,就是朱四郎家。


    這個信息,大家早知道。


    當初,很多人都以為,朱四郎過不了農民的日子,會窮困潦倒,最後還得迴來向朱皇帝低頭認錯。


    誰都沒想到。


    朱四郎不但能適應農村生活。


    還能在一個小村莊,幹出這麽多大事!


    預想中,窮困潦倒,向朱皇帝認錯沒發生。


    相反,因朱四郎的優秀,皇帝從猜忌、嚴密監視……


    現在朱四郎都成朱皇帝的心頭好。


    地位與太子相比,也不相伯仲。


    如今,大家都公認,朱皇帝心中,三個人很特殊。


    皇後!


    太子!


    朱四郎!


    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僅不到兩年!


    如今迴想,都覺震驚。


    胡惟庸放下簾子,看向李善長,“恩師,春闈考,朱四郎中進士後,必須!馬上!讓朱四郎和朱棣兩個身份合二為一!”


    不知為何,來到土橋村後,他有股前所未有緊迫感。


    李善長緩緩睜開眼,‘胡惟庸急了’。


    點點頭,的確是時候加速捧殺了。


    唿!


    胡惟庸暗暗鬆了口氣,緊迫感平緩了不少。


    朱四郎,借他手,殺塗節,狠狠抽他一悶棍。


    仇,他記住了!


    他也要借太子之手,殺朱四郎!


    即便殺不了,也要把朱四郎再次打落塵埃!


    ……


    百官參觀期間。


    屋內。


    朱元璋看向朱標、常氏,“你們去和雄英說說,咱們也該準備迴程了。”


    百官要鬧,也讓他們追著迴金陵城鬧吧!


    朱標、常氏點點頭,起身去外麵,帶著朱雄英去了隔壁屋子。


    朱元璋看了眼呂氏、王美人。


    兩人瞬間領會,起身告辭,去院子裏。


    啪!


    門關上。


    屋內隻剩朱元璋、馬秀英、朱棣、徐妙雲。


    “雄英對咱們家的意義,你也知道,今天爹就把他交給你了。”朱元璋看著朱棣,語氣平緩道:“你們小夫妻兩,也別因此給自己壓力,就把雄英當你們的孩子,往後,你們怎麽教雍鳴、祈嫿,就怎麽教雄英……”


    對老四小夫妻兩,他是放心的。


    說這番話,不是叮囑。


    是給小夫妻兩寬心。


    ……


    朱棣、徐妙雲認真聽著。


    等朱元璋說完後,笑著鄭重點頭。


    見他們心態平和,朱元璋也放心了,笑笑,轉而詢問:“這段時間,讓你休息,有沒有認真讀書?距春闈考,可沒幾個月了,你最好考個進士!”


    當然,要是能考入前十甲,取得殿試資格更好。


    如此,雄英跟老四離開應天府,去外地,反對聲就不會太大。


    不然,別怪他故意給混賬老四身邊塞個女子。


    烏雲琪格就很合適!


    朱棣並不知朱元璋,打算直接把烏雲琪格送到他身邊,就是感覺老頭子太煩,唇角抽抽,索性不說話。


    對老頭子的話,直接左耳入右耳出。


    ……


    院中。


    王美人陪呂氏站著,目光審視打量蹲在地上,拿根小木棍,一個人寫字的楊榮,用隻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詢問:“側妃姐姐,父皇就不擔心,朱四郎故意教壞雄英嗎?”


    朱四郎的能力,沒的說。


    這次來土橋村。


    她已經明白。


    以前有眼無珠了。


    可對於把雄英送到朱四郎身邊教導。


    她雖然不敢在這種事上插口。


    可內心並不讚同。


    但凡朱四郎有一絲絲野心,都有可能把太孫教成一個廢物!


    呂氏不由微微詫異,她算是看明白了,王美人絕非一個隻會勾引太子爺的小野貓!


    她倒希望朱四郎這麽做。


    父皇、太子爺,乃至滿朝文武,都不會放過朱四郎。


    父親的仇,就報了。


    可父皇既然敢把雄英托付給朱四郎,就肯定對朱四郎了解的足夠透徹。


    認定朱四郎不會做這種事。


    也可變相看出,如今父皇多麽信任朱四郎!


    這種信任,等同於放手把大明江山,托付給朱四郎!


    想想就讓人絕望!


    不過沒關係,隻要太子不信任朱四郎時,父皇肯定還會支持太子爺!


    吱呀!


    呂氏嘴唇動動,剛要開口時,開門聲響起,見朱元璋率先走出,忙閉嘴,微微一福行禮。


    朱元璋看了眼隔壁房門緊閉,視線轉移到楊榮身上,笑著招手:“來師公這裏。”


    據老四說,村裏孩子中,這個小家夥知道他們的身份。


    楊榮丟下小木棍,小跑過來。


    朱元璋揉了揉小腦袋,笑道:“往後朱雄就要和你一起學習、生活,你比他大,多照顧照顧他。”


    楊榮點點頭,“師公,我會照顧好朱雄的。”


    哈哈……


    朱元璋爽朗大笑……


    笑聲傳入屋中。


    常氏偷偷擦了擦眼角,狠心鬆開朱雄英,嚴肅看著,“雄英,往後要聽四叔、四嬸的話,不要調皮!”


    朱雄英也感覺要離別了。


    小臉終於流露出,即將離開父母那種忐忑,點點頭,“母親、父親,雄英肯定好好跟四叔學習。”


    朱標蹲下,幫朱雄英整理衣服,然後看向常氏。


    常氏點點頭。


    夫妻二人誰都沒說話,牽著朱雄英手,走出院子。


    ……


    又簡單說了會兒。


    朱元璋動身啟程。


    朱棣抱著朱雄英送行。


    朱元璋、馬秀英、朱標不舍,撩著簾子招手。


    常氏雙手放於膝蓋,筆直端坐,沒去看。


    馬車駛出村口,看不到人後,朱標才放下簾子,轉身,微微愣怔,伸手握住常氏的手,“沒再看看雄英?”


    常氏搖頭,“不敢看,怕看了,忍不住……”


    朱標沒說話,隻是緊緊握住常氏的手。


    ……


    院門口。


    馬車消失在視線後。


    朱棣扭頭,“是不是已經開始想祖父、祖母、父親、母親了?”


    朱雄英有些害羞,把頭蒙在朱棣肩膀。


    徐妙雲被逗笑。


    她被四郎戳穿小心思時,也喜歡這樣。


    朱棣笑笑,說道:“有什麽好害羞的,想就對了,楊榮離家數千裏,比你更遠,今晚你們一起睡,問問他想不想父母。”


    朱雄英悄悄抬頭,看向楊榮。


    楊榮笑著點點頭。


    朱棣把朱雄英放在地上,“跟楊榮,去找東旭、春曉他們玩兒吧。”


    ……


    朱元璋離開不久。


    百官一個個麵色沉沉,乘坐馬車從打穀場折返。


    土橋村的一切,之前有所耳聞。


    可到底不如親眼所見。


    三座高大糧倉,就是一般士紳家,都沒這種規模的糧倉,普通小民百姓有了囤積糧食的能力,士紳利益就會受損。


    畢竟天下這塊肥肉,數量是有限的。


    義倉,再有災年,百姓自己就能渡過災年,這是好事。


    ……


    總之,朱四郎的鄉土村社,有大家讚同的內容,更有大家十分厭惡痛恨的東西。


    ……


    馬車內,胡惟庸神色沉沉,某刻,詢問:“恩師,我在鄉土村社加作料之事……”


    “陛下的馬車呢?”


    “什麽!陛下迴去了?”


    ……


    胡惟庸話未說完,被前方驚唿聲打斷。


    李善長臉色巨變,剛才折返途中,他們還見太孫和土橋村孩子在一起玩耍。


    他認為不可能之事。


    發生了!


    太孫才五歲,朱皇帝就把太孫送到朱四郎身邊!


    胡惟庸忙撩起簾子,就見毛驤站在朱棣家院門外,和前麵官員說著什麽。


    一種不好預感浮現心頭。


    驟然轉頭,“恩師,朱皇帝迴城,怎麽把皇孫留在土橋村?”


    聞聲,李善長迴神,“你不是已經想到了嗎?朱皇帝把太孫交給朱四郎教導!”


    胡惟庸臉色變了又變。


    難以置信道:“恩師朱皇帝就這麽信任朱四郎?他就不怕朱四郎心懷不軌,故意把太孫教成一個廢物?”


    李善長沒說話。


    事實明擺著!


    朱皇帝對朱四郎的信任,已經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胡惟庸臉色變了變,隨即撩起簾子,催促車夫:“快!”


    他一定要率領百官阻止!


    ……


    徐妙雲抱著祈嫿,站在門口,目視數十輛馬車,快馬加鞭離開,扭頭,好奇道:“也不知,父皇怎麽平息百官反對。”


    百官,絕不想四郎對大明第三代,影響太大!


    尤其文官,很多人反感、抵觸四郎的強硬風格。


    ‘老頭子精著呢!’


    朱棣腹誹一句,笑道:“劉伯溫!你以為,老頭子請劉伯溫出山,隻是為了替我分擔怨恨?”


    徐妙雲眉頭微皺,好奇追問:“劉伯溫能解決此事?”


    ……


    當夜。


    百官齊齊跪在禦書房外。


    胡惟庸跪在最前麵,大聲疾唿:“太孫是大明未來,陛下決定太草率,臣請陛下收迴成命!”


    話音剛落,百官紛紛進言。


    “請陛下收迴成命!”


    “陛下若不收迴成命,臣等就跪死在禦書房外!”


    ……


    禦書房內。


    朱元璋瞥了眼殿外方向,收迴視線,落在垂手站於禦案前的劉伯溫身上。


    笑問:“今天去土橋村,感受如何?”


    劉伯溫拱手,幹淨利落道:“若能成,當為時代分水嶺!大明國運至少五百年!”


    王朝更迭,最大症結就是土地兼並和人口膨脹。


    一個王朝的壽數,一般情況是兩百年到三百年。


    鄉土村社能有效抑製土地兼並。


    隻要後世君主不亂來,大明國運翻一倍並不難。


    朱元璋微微詫異。


    以前他讓劉伯溫算一算大明有多少年國運,老滑頭總推諉。


    今天卻直接說了。


    還給出這麽大個數字!


    好奇催促:“說說你的分析……”


    隨即,劉伯溫把心中所想全盤托出。


    朱元璋聽聞後,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五百年,不少了!


    笑道:“老四製定的補償標準,你都看了來吧,馬上去把這份補償標準告訴百官,讓他們趕快籌集錢糧……”


    請劉伯溫迴來,可不隻是替老四分擔怨恨。


    還為這一刻。


    接下來,百官可以請願。


    但要先把補償之事解決好。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等他們焦頭爛額解決完補償之事,雄英之事,風頭過了,生米都煮成熟飯。


    即便反對,聲音也不會太大。


    眼下,除了沐英還在雲南剿滅大理段世,西邊藍玉打到昆侖山,下雪後,戰事已經停了。


    已經不需要顧慮軍心士氣了。


    ‘果然!’


    劉伯溫滿嘴苦澀,其實迴來途中,他就猜到了。


    “臣遵旨!”


    此法果真有效。


    當劉伯溫從禦書房出來後,就當即宣布了補償標準。


    緊接著,小太監傳達朱元璋旨意,大體意思就是,請願可以,但先把自己的屁股擦幹淨,如果誰自己屁股都擦不幹淨,還敢妄議國事,別怪他不顧往日情麵!


    一場逼宮請願,就這樣被化解於無形。


    ……


    呂府。


    書房。


    “父親,父親……”


    呂本聞聲,豁然起身,循聲看去……


    呂兆氣喘籲籲進來……


    呂本急切詢問:“如何?朱皇帝收迴成命了?”


    他迴金陵過年。


    今天百官去土橋村,他知道。


    但沒去。


    他不想去看朱四郎炫耀成就。


    沒想到,朱皇帝這麽迫不及待,就把太孫送去朱四郎身邊。


    呂兆牛飲一口茶,喘氣道:“沒有,胡相等人臉色十分難看出宮,據說,陛下要大家先完成不法強占的補償,再去請願……”


    唿!


    呂本聽聞後,長長吐了口氣,唇角泛起笑意。


    呂兆見鬼般,狐疑看著呂本,“父親,你怎麽還高興?”


    被氣瘋了?


    太孫和朱四郎,叔侄感情越好,就越難扳倒朱四郎。


    父親怎麽反而還一臉興奮激動?


    呂本瞪了眼呂兆,“你懂什麽!扳倒朱四郎,不在太孫,在太子爺……”


    隻要不斷捧朱四郎,讓太子爺感到壓力。


    最終逼太子爺和朱四郎反目成仇即可!


    “朱雄英不在太子爺身邊,這對咱們家允炆,卻是一件好事……”


    朱雄英不能在太子爺身邊盡孝。


    允炆就可以代替。


    太子爺必然因此而喜愛允炆。


    他和百官的利益訴求略有不同。


    百官不希望朱四郎對大明第三代,影響太深。


    可他不在乎。


    隻要對報仇影響不大。


    此事還有利於允炆。


    他就樂意見得。


    呂兆想了想,就明白了,臉瞬間潮紅,壓聲激動道:“父親,有沒有可能,將來太子爺喜歡允炆,不喜歡朱雄英,立咱們允……”


    呂本臉色驟變,“閉嘴!”


    他其實想到了。


    可不敢深想。


    而且,這話也不能說出來!


    ……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這章隻有四千字,缺少一千字,明天補上,今天晚上去吃席,耽誤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