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廚房忙碌的朱棣,不由被逗笑了。


    擦了擦手,扶起王老先生,“老先生,隻要孩子們願意,我和家妻支持他們的選擇。”


    話罷,朱棣衝毛驤點了點頭。


    讓毛驤繼續做飯。


    他則帶著王老先生出去。


    方孝孺已經在外麵,饒有興趣,看著一群滿頭大汗的皮孩子。


    朱棣出來,看著孩子們臉上髒兮兮,每個人手裏還捏著一些見過,卻認不出來的草,笑著詢問:“王老先生帶你們玩什麽了?”


    “師傅,采藥材!”大眼姑娘,采綠率先開口,還把手伸出,攤開手,展示她采摘的藥材。


    老滑頭!


    朱棣心中笑罵一句。


    不得不說,這位王老先生真的懂如何勾起人的興趣,如何切入。


    孩子們正是好動愛玩,對各種新奇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段。


    老滑頭就帶著孩子們識別藥材,采摘草藥。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的勾起,孩子們對醫學的向往和好奇。


    朱棣伸手揉了揉大眼姑娘的小腦袋,笑著詢問:“王老先生想從你們中間,收幾個弟子,傳承他的高超醫術,你們也已經知道了。”


    “中午迴去吃飯的時候,好好想一想,和父母長輩說說伱們的想法,飯後告訴師傅,願不願意跟著王老先生,去江寧縣城學習醫術。”


    楊東升舉手,“師傅,如果我們有人跟著王老先生學習醫術,是不是就不能做您和師娘的學生了?”


    一群皮孩子,瞬間眼巴巴看著朱棣。


    ‘好深的感情。’


    王老先生感慨一句,忙主動迴答:“即便你們拜老朽為師,老朽也不會命令你們,斷絕和你們先生之間的師徒關係。”


    按照規矩,的確有這個講究。


    但也不是不可更改。


    何況,他和朱四郎夫婦,並不是同道,所以不存在問題。


    他看得出來,如果要斷絕和朱四郎夫婦的師徒關係。


    這些孩子肯定沒人跟他去江寧學醫。


    懷有感恩之心,品性端正,這恰恰是他看重的。


    朱棣笑著催促道:“好了,王老先生已經迴答了你們的擔憂,現在迴家去,和父母長輩商量吧。”


    時間短,他想讓孩子們、叔伯嬸子們,多一點時間考慮清楚。


    孩子們走後不久。


    午飯也做好了。


    朱棣把徐妙雲的一份,端入屋中,徐妙雲傷感道:“我有些舍不得。”


    剛才她在屋內,都聽到了。


    朱棣笑笑,“分別不過是遲早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在相遇結伴而行走過一段後,總要有分開時。”


    “這些皮孩子如此。”


    “咱們家這兩個小家夥也是如此。”


    “他們將來也會成親和我們分開,能相互陪伴,一直走下去的,隻有我和你,我們彼此。”


    噗!


    徐妙雲被朱棣突然而至的情話逗笑,坐在床邊,伸手環住朱棣的腰,抬頭含笑打趣:“也是,我欠了那麽多債,你肯定不會讓我跟你走丟的。”


    哼!


    朱棣笑著哼道:“知道自己欠債就好,好好吃飯,盡快恢複,做好還債的心理準備。”


    徐妙雲蹭一下鬆開手,紅著臉低頭,拿著筷子開始吃飯,催促道:“你趕快出去陪客人吧。”


    朱棣笑笑,轉身離開。


    關門聲響起。


    徐妙雲才臉紅撲撲抬頭。


    愁啊!


    懷孕時有多囂張,這會兒她就有多愁。


    還不清,完全還不清……


    噗!


    想著想著,突然又笑了。


    ……


    朱棣出去後,招唿幾人不用客氣,就邊吃邊聊,詢問:“王老先生,你準備收幾個孩子為徒。”


    ‘我想全要!’


    王老先生暗暗腹語。


    今天帶著這些孩子,去田邊、山上踏春,教孩子識別藥材,他對這群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讀過書,首先接受能力特別快。


    最主要,也不知這對小夫妻怎麽教的,這些孩子雖然也有孩子的調皮,活潑好動。


    可一旦做起事情來,特別專注投入。


    這可是學醫特別需要的素質。


    醫術,是一份十分磨人耐心的事情,尤其是初學者,要學習的零碎知識太多了。


    學成給人診病抓藥,更要足夠專注投入。


    否則,一不小心,就是殺人!


    “老朽想從幾個年紀小的孩子中挑選,他們年紀小,尚未定性,老朽可以更容易按照我們醫家傳承的醫德、醫品進行培養。”


    其實,他和方孝孺打聽過了。


    這幾個年紀小的孩子,這次考得不好。


    選考得好的大孩子。


    等得知童生考試通過,萬一後悔了怎麽辦?


    他收徒,可不是他和朱四郎夫婦商量一下,決定了就行。


    收徒後,還得帶去縣府報備。


    拜他為師的孩子,就會記名在他家醫戶下。


    記名醫戶,可就不能參加科舉了。


    等他認為孩子學有所成時,就要送去太醫署每隔三年舉行的醫戶考核。


    考核嚴格,比之科舉差不了太多。


    成績是十分製。


    滿分十分為上等。


    九分為中等、八分為下等、七分為及格。


    低於七分就沒有從業資格。


    隻能在藥鋪中當個幫工,繼續學習,直到取得及格以上成績。


    這樣也並不意味著,永遠擁有從業資格。


    每隔三年,還要參加考試。


    低於七分,就失去從業資格……


    他的孩子,就有人學習能力太差,一直達不到及格分,隻能做點藥材之類的生意。


    從醫戶轉為商戶。


    靠著家裏的藥鋪,以及他的名聲,勉強過上富裕生活。


    而他想收土橋村孩子為徒。


    實在是,這些孩子的品行、學習能力惹人眼饞。


    另外,也有點私心。


    想給家族子弟,留一點恩澤遺產。


    這些孩子將來學有所成,開藥鋪行醫,總是需要藥材的。


    一樣的藥材,有這份栽培恩情,孩子們肯定會照顧一下王家。


    即便有一天,王家敗了。


    他的子孫,如果出了有學醫天賦的,這些孩子,肯定也會栽培關照一二。


    隻要他栽培的弟子,品德好。


    人心換人心,這筆恩澤遺產,就能留給後代子孫。


    王老先生的私心,朱棣知道。


    人有私心,太人之常情了。


    王老先生能看重孩子們,他和妙雲雖然為分別,有些難過。


    卻也高興。


    這證明,他們的教導沒錯。


    守品,行美德,雖然在這種爾虞我詐的環境中,看似吃虧。


    瞧,就是有人看重這些。


    王老先生既然要給子孫留一筆恩澤遺產,就一定會用心培養孩子,盡心竭力對待孩子。


    倒也不怕孩子們出去受苛待,學不到真本事。


    沒真本事,將來怎麽互利互惠幫助王家?


    這點淺顯道理,他懂,這位活了這麽久的老先生,肯定更懂。


    ……


    飯後。


    朱棣和王老先生在堂廳等著叔伯嬸子們。


    方孝孺出於好奇,依舊賴著不走。


    很快,叔伯嬸子們,陸陸續續都來了。


    朱棣指著方孝儒,率先開口,“各位叔伯,這位是方縣令,大家肯定已經知道了,這次他帶來了孩子們童生考試的成績。”


    “除了幾個年紀最小的孩子,咱們村其他孩子都通過了童生考試。”


    聞言,叔伯嬸子們紛紛激動笑了。


    朱棣又補充道:“沒過的幾個,其實也可過可不過,方縣令來征詢我和大丫的意見,我和大丫決定,讓最小的幾個小家夥,緩一屆,下一次再考。”


    “他們年紀還小,不著急,咱們都是莊稼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禾苗拔一下,看著‘長高’了,可用不了幾天,苗子就會枯萎,孩子們學習也是一個道理……”


    ……


    “好了,現在大家決定,誰家願意讓孩子,跟著王老先生學醫。”


    他得把這些情況告訴叔伯嬸子,免得叔伯嬸子留下遺憾。


    “四郎,俺家民豐迴家後,就念叨著,想和王老先生學醫。”劉三叔舉手。


    朱棣招了招手。


    劉民豐小跑來到朱棣麵前。


    “真的想去學醫?”


    小家夥點點頭,“師傅,我聽師娘講神農嚐百草、還有神醫華佗……”


    “今天跟著王老先生采藥,我感覺比坐在課堂內讀書,更容易理解……”


    朱棣笑著摸了摸小家夥的腦袋,“去,給王老先生磕個頭。”


    正式的拜師禮,肯定要去江寧才會舉行。


    他現在走不開。


    但他身為師傅,親手把孩子交給王老先生,這是責任。


    將來王老先生萬一出現不負責任的行為,他就有名正言順的資格,討要公道了。


    小家夥點點頭,走到王老先生麵前,恭恭敬敬叩首。


    老先生也明白朱棣的意思,沒有阻攔。


    叩首結束,扶起劉民豐,笑嗬嗬拉到身邊。


    這個小家夥,今天帶出去,他就相中了。


    果然是緣分!


    這趟土橋村之行,千值萬值了。


    朱四郎家的出診費,他都不收了!


    朱棣又看向眾人。


    蘇四叔臉紅紅的,滿臉不好意思,牽著春曉的手走出來,支支吾吾:“四郎,春曉想去學醫術,王老先生能不能收個女娃娃?”


    朱棣看向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有些為難。


    自家女娃也就算了。


    可別家的……


    “朱先生,不是我不收,可女娃學了,也不能行醫,朝廷太醫署,就不會讓女子接受考核,沒有行醫資格,學了也……”王老先生無奈搖頭。


    他雖然沒仔細關注這幾個女娃。


    但也留意了。


    這個叫春曉的女娃,也挺不錯的。


    朱棣微微皺眉。


    見春曉失落低下小腦袋,心中不忍,隨即笑著招手,春曉低頭走到朱棣麵前,低聲失落道:“師傅,算了,春曉跟著您和師娘學知識。”


    朱棣笑著揉了揉小姑娘小腦袋,笑問:“為什麽想學醫術?”


    “我娘會接生,我就想,如果我會醫術,又學會我娘接生的手藝,昨晚,我就可以幫師娘接生了。”


    王老先生詫異看著春曉。


    朱棣卻十分感動。


    這小姑娘,肯定是昨晚聽妙雲疼的撕心裂肺,所以今天聽說有學醫的機會,就動了心思。


    女孩子學醫,真的是個很不錯的出路。


    很多女性疾病,以這個時代的開放程度,男性郎中其實並不方便。


    “朱先生,老朽願意收春曉這個弟子!”王老先生突然主動開口,“小姑娘剛才說的產婆和醫術結合,是個很不錯的想法。”


    他不知道,同行,或者醫家先輩們,有沒有想過這些。


    但從未出現過這樣專門的職業。


    這個職業是很有前途的。


    是能避免很多生產突發狀況,挽救很多生命的。


    他收個徒弟,開醫家先河,同時還可以拯救生命,這是行善積德!


    為何不能嚐試一下呢?


    或許將來,史書都會用隻言片語,把這件事記錄上去。


    把他的名字記錄上去!


    春曉頓時驚喜抬頭。


    朱棣笑著催促,“去給王老先生磕個頭。”


    小姑娘忙高興跑過去磕頭。


    ……


    最終隻有春曉和民豐兩人願意跟著王老先生學醫。


    因為馬上就要跟著王老先生離開。


    春曉拉住朱棣的手,“師傅,我和民豐能去給師娘磕個頭,看看小師妹、小師弟嗎?”


    “當然能了。”朱棣笑著說道。


    朱棣帶著兩個小家夥來到臥室。


    就見徐妙雲蹲在房間角落裝書的櫃子翻找什麽。


    聽聞動靜,轉頭,額頭都累出了汗水,笑著說:“我給春曉、民豐準備幾本書,讓他們帶上。”


    她在屋內,都聽到了。


    朱棣讓兩個孩子去看小師弟、小師妹,他忙過去幫忙。


    妙雲的身體還很虛弱。


    “四郎,我有點舍不得……”


    朱棣在徐妙雲身邊蹲下時,徐妙雲壓著聲音,很低悶悶說道。


    朱棣從側麵看去……


    妙雲眼睛紅紅的。


    徐妙雲察覺,轉頭努力笑著,搖頭,“就是有點舍不得,但我不會表現出來,讓孩子們傷感。”


    教了一年。


    尤其是懷孕後。


    春曉這些小姑娘,天天休息時間,扶著她散步……


    春曉學醫還是因為她生產疼痛……


    片刻後,朱棣抱著一摞書,和徐妙雲返迴。


    徐妙雲在床邊坐下,衝爬在嬰兒床旁悄悄笑著觀察的春曉二人招手。


    兩個小家夥躡手躡腳走來。


    徐妙雲伸手揉了揉兩個孩子的頭,把書交給兩個孩子,“師娘以前和你們說過,無論什麽時候都要讀書,這些書,是師娘給你們準備的……”


    她希望兩個孩子,能一直從書中汲取智慧。


    離開土橋村,就意味著,他們離開了庇護。


    更需要智慧。


    說完後,徐妙雲又拿出十幾顆碎銀子,總共也就二兩,給兩個孩子分開,交到手中:“這是師傅師娘給你們的,悄悄帶在身上,出門在外,要記住,財不露白,如果遇到困難了,就拿出來。”


    “記住,財不露白,誰都不要說。”朱棣叮囑道,“如果在江寧遇到困難,王老先生幫不了你們,就去浪浪烤魚,就咱們童生考試去過的,還記得路吧?”


    以他和妙雲在江寧的人際關係。


    兩個孩子,即便在王家受欺負,也不怕!


    出門在外,要教孩子們不要惹事。


    但也要給孩子帶上足夠的底氣。


    有人招惹,要敢於亮鋒!


    兩個小家夥聽的懵懵懂懂,但突然對離家這件事,不那麽忐忑彷徨了。


    嗯!


    輕嗯一聲,兩個小家夥相視一眼,突然跪到,“師傅、師娘,等我們學成以後,就迴土橋村,迴師傅、師娘身邊!”


    徐妙雲強忍著,轉頭向一邊。


    朱棣笑著輕輕拍了拍徐妙雲後背。


    片刻後,徐妙雲眼睛微紅,迴頭,扶起兩個孩子。


    ……


    朱棣帶著兩個孩子,又去看了看兩個小家夥。


    “小師弟、小師妹……”兩個孩子輕聲和兩個睡的正香的師弟、師妹道別後。


    跟著父母迴家收拾衣服。


    ……


    一個時辰後。


    四叔、三叔親自趕車送孩子們去江寧。


    馬車啟動。


    來到村口時,兩個小家夥突然站起來,揮手,“娘,師傅,告訴師娘,我們學會醫術就迴來!”


    “春曉,照顧好自己!”


    “民豐,照顧好春曉!”


    ……


    朱棣他們這些大人還能控製住,笑著招手。


    楊東旭這些孩子卻再也控製不住了,大喊追出去。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


    ……


    也不知道,追著奔跑中,哪個皮孩子最先開口,很快,一群皮孩子都停下來,高聲背誦起來。


    《大學》篇,是小徐先生,第一次帶著他們徒步晨誦的篇章。


    ……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王老先生護著兩個孩子,看著兩個孩子,哭的稀裏嘩啦同時,還流暢背誦著,不由動容。


    方孝孺騎馬伴隨在旁邊。


    聽著身邊、身後稚嫩勃發童聲,心中驚濤駭浪。


    他感受到了一種情感,一種力量。


    ‘誰也沒辦法和朱四郎、徐大丫爭這些孩子!’


    方孝孺看著春曉、民豐默默在心中下了一個論斷。


    哭累了。


    兩個小家夥,最後在王老先生懷中睡著了。


    王老先生看著兩孩子,不由笑了。


    就這品性,他可算是撿到寶了!


    可惜,想耍點小心眼,借機免掉此番出診診金,小夫妻兩聰明的很,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


    ‘算了,這小夫妻兩,每個都有八百個心眼兒,我一個老家夥,怎麽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王老先生笑著搖了搖頭。


    ……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


    一輛馬車出現在朱棣家小院外。


    馬秀英撩起簾子,看著小夫妻兩所在房間,投射出的柔和光線,不由莞爾一笑……


    兩個學生提前離巢,也不知道,有沒有把那種情緒,情感寫出來。


    希望大家能喜歡。


    最後繼續厚著臉皮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