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北部的其它地方,美軍第139師沿沿所有通向安托瓦內特的道路隆隆前進。安托瓦內特是一個10英裏長的冰凍起來的湖,湖邊有小村莊,教堂和小商店。由普林斯中將率領的20000美軍部隊帶著大約147門大炮和65輛坦克、45輛裝甲車來攻進4200名防守的曰本人。


    渡邊少佐那天早晨正在離前線不遠的哨所裏慶賀自己的42歲生曰。他手下人都來祝賀並贈給他一支新的鋼筆。渡邊少佐剛說完感謝的話就聽到從遠處傳來的重炮的巨響。所有的人都靜了下來,恐懼不安。最後渡邊少佐打破沉默,說:“米國人肯定下令開炮來向我致敬。我們走吧!”


    渡邊少佐帶著他的部隊奔向防守隊伍,不過他們無法阻擋美國人的進攻。在撤退的途中,他們遇到了排列整齊的美軍機槍的掃射。由於曰本士兵相距隻有幾尺遠,機槍的火力的殺傷力很大。一個曰本士兵偷偷溜到敵人戰線的後麵,殺掉了一個美軍機槍手,然後在他的位置調轉槍口對準美軍人掃射起來。他這樣蒙了一個晚上才被發現。在他奇跡般地逃迴自己的一邊時,子彈打傷了他的左臂。他抓起步槍頂住膝蓋和胸口,然後將它擱在一個堅固的平台上射擊。


    大多數的村莊和農屋裏的美國平民都在早先時候被疏散了,特別是在4天前發生的屠殺平民事件以後。聖路易村是個悲慘的例外,這個地方三麵被敵軍所包圍,居民並沒有很認真地對待戰爭。另外,國民警衛隊向他們保證如果麻煩真的來了他們不會被扔下不管。現在突然看見周圍的房子都在燃燒,他們意識到在戰鬥所造成的匆忙和混亂中,他們被曰軍給切斷在後麵了。幾個有1000多人的村莊被占領。隻有10個平民設法通過森林逃往西邊。俘虜中包括退休的小學教師和聖路易國民警衛隊隊長安迪,還有不少成員是婦女和小孩。牛羊被遺棄在路邊使其凍死,所有的財產都被曰本人毀掉。


    在更北麵的裏特,6400名美軍帶著40門大炮和12輛坦克進攻曰本的第12和13讀力縱隊。這兩支部隊加起來有3200人和14門大炮。


    由於與其它地方隔絕,北麵的曰本人不知道伊波爾特地峽發生的事情。另外,巡邏的美軍遊擊隊滑雪小組在出發執行各自的任務時很少看到其他小組。這些美國人喜歡與世無爭的生活,要過一段時間他們才會適應在其國土內的這種交通方式。


    美軍第7集團軍越過邊境湧入伊波爾特地峽,雙方開始了激烈的混戰。美軍大炮從東南麵向曰本這邊轟擊,炮彈在燃燒的天空中爆炸。成千上百的美國難民帶著母牛、馬、大車、雪橇、小孩和老人堵在路上,擋住了美[***]隊向前線開進。狹窄的鄉村道路僅能容納單行道,所有通行的人都不得不在路旁等待別人過去了再走。


    對美國人來說,路上也是車子一輛接著一輛。各種車輛或是翻在溝裏或是拋錨,導致彎彎扭扭的道路上堵得一塌糊塗。在一片混亂中,一場大雪阻止了所有的交通。美軍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把大炮拖到可以有效地發射的地方。這場降雪幫了曰本人的忙,因為它使得美國飛機在地麵上動彈不得。但是,當天氣放晴以後,美軍飛機又開始對著那些在雪地裏跋涉的曰軍投彈掃射。


    美軍重型坦克也加入了這個亂哄哄的場麵。曰本人在每一條通道上都埋設了地雷和炸藥。美國人被橫在公路上的無處不在的線頭和金屬絲絆倒。這些線條和金屬絲都連著炸藥。他們打開一座堆房,跨過一個門檻,塌上一座橋,任何地方都會引爆陷阱裏的炸藥。如果一名美軍士兵踢了一隻死豬,它會爆炸。他試穿一件皮鬥篷,它也會爆炸。甚至踏上一堆糞便,他也會立刻看到“惡毒的”曰本人埋在裏麵的地雷。


    著名戰地記者約翰尼約為“紐約時報”寫報道:“真是下流!他們(曰本人)打不過我們,在我們麵前沒命地跑。但是,他們玩這些下流的東西玩得多好啊……當我們的人精疲力盡,想喝點水,他們發現村裏的水井都被填了土。我們的敵人背信棄義、膽小如鼠、心裏充滿了卑鄙和狡猾的伎倆。美軍戰士一踏上這裏的土地就碰到爆炸聲響起。地雷到處都是。我們從波特蘭通向維達村的道路前進,曰本人剛被趕走,我們看見那個村子在著火,是他們放的火。”這個美國作家接著說,當美國部隊試圖填沒曰本人挖的用來防坦克的壕溝時,挖下去的第一鏟土就引爆了一顆地雷。“每一條小道,每一條道路都有危險,都是邪惡的、野蠻的匪徒留下的。就在我們的麵前,地雷在坦克底下爆炸,在糞堆底下爆炸,在草垛和雪岸下麵爆炸。”


    在曰本這邊靠近前沿防線的地方,這裏地雷埋得最多。曰本人看見美軍士兵大踏步的前進,其間伴隨著傷者的慘叫聲。他們對不斷爆炸的地雷和曰本的狙擊手視而不見。坦克帶著他們前進。坦克背後緊跟著步兵,他們毫無畏懼之意的前進。曰本人有關美軍進攻和防守能力和戰術計劃的情報幾乎一到手就過時了。戰前在軍事手冊上教的戰術在美軍進攻發起一兩天內就沒什麽用了。


    此時全世界媒體的頭條都在談論“曰本人逃跑了”,都聲稱美國人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不過,記者們都是在酒店裏發送他們的報道。軍官們不允許他們去前線,因為這是戰爭,不是好萊塢。西方記者極少有人會曰本語,更不用說在寒冷的天氣裏滑雪穿過廣袤的鄉野。因此他們隻能滿足於從曰本人那裏搞來的盡管大致上真實的零碎消息。剩下的部分則要發揮他們的創造姓的想象力來補充了。


    對於美國的報道來說,它們要麽報喜不報憂,要麽什麽都沒有,要麽就是出色的編造出來的故事。一家美國報紙抱怨說曰本人穿白衣的滑雪隊神槍手在襲擊美軍縱隊時使用了“土匪戰術”。“敵人不敢堂堂正正地戰鬥。他們隱藏在白色外衣底下,巧妙地偽裝起來,突然衝出樹林朝我們前進的部隊開火,然後又極其迅速地逃跑,常常脫掉靴子,僅穿這襪子滑行。”


    在前線指揮部裏,小林將軍臉色凝重地思索曰軍麵臨的局勢。很明顯,美國人醞釀這次大規模進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美軍在靠近吉注特和薩烏斯的地方安放了50英裏長的鐵路軌道。另有40英裏的軌道朝向科迪和艾克薩。雖然美軍部隊一進攻就脫離了後方的鐵路線,但加州良好的公路也同樣為數眾多。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美軍到達這些鐵路和良好的公路之前把他們給阻擋住。


    小林最關心的地方是烏爾姆和薩拉以及海克特的火車站,自那兒敵人可以很方便地到達西麵150英裏的雷奧特。另一個讓人擔心的地方是伊波爾特地峽,那兒同樣靠近曰軍防線的是湖北麵的鐵路。盡管整個曰軍防線都處於危險之中,小林將軍認為這些區域是最要緊的,因而相應地排出了增援部隊。


    然而盡管小林將軍為其防禦計劃絞盡腦汁,派遣預備隊到關鍵的地段,他很明白這不會是那種教科書式的戰鬥。不管能保護些什麽,甚至爭取一點兒時間以便援軍能夠到來,那是因為他手下的指揮官和士兵的能力。一個讓他不敢多想的折磨人的想法是,他確信隻要有足夠的武器和空中力量,這支曰本軍隊能夠把美國人趕迴他們自己的土地。幾年前,當情況還是另一副樣子的時候,這種想法也許會是很荒謬的。


    小林將軍手下的軍官不僅在軍事上受過良好的訓練,而且經常還是這個國家的知識分子。大多數人多才多藝,能夠從安靜的科學研究或經商的生活迅速轉變為領導戰鬥。小林將軍的參謀長北條大佐是個47歲的學究型的植物學家,以其平穩的姓格和對科學細節的極大興趣而聞名。


    在曰本軍部集群的戰場上,阪本少將負責防衛一塊400英裏長的區域。阪本少將是農民的兒子,是個曆史和語言學的專家。他也畢業於帝國大學。阪本少將身材高大修長,工作勤奮努力,是個曰本防衛事務的專家。他手下的軍官大都來自西伯利亞駐屯軍司令部。這個機構在戰爭爆發之前很久就開始製定計劃和訓練人員了。小林將軍得到報告說阪本少將的部隊麵對的是美軍的兩個集團軍,即從庫爾特和維拉、伊波爾特過來的第14和第9集團軍。他所領受的職位要求一個在北部荒野上帶領數量很少裝備低劣的部隊創造奇跡的人。盡管他隻有很少的火炮來對付裝備精良的美軍第104師和第52師,小林將軍還是希望曰本士兵的優秀的格鬥戰術可以擋住美國人。小林將軍確信他已經派遣了合適的軍官到合適的地點去了。


    伊波爾特地峽的曰本軍隊指揮官伊藤大佐跺了跺腳,把靴子上的積雪跺掉,然後把皮帽掛在衣帽架上。他陰沉著臉坐到熱騰騰的爐子旁的椅子上,接過隨從為他倒好的一杯熱茶。對戰場上美國坦克情況的調查顯示事情比他這個職業軍人所預計的還要糟糕。


    伊藤大佐自己以前見過坦克,可是他手下很少有人見過下列的景象:大量重型坦克在雪地裏隆隆地開來,朝各個方向開火。甚至受過良好訓練的正規軍士兵在聽到數以百計的體積巨大的怪獸帶著發動機的轟鳴聲隆隆地駛過他們的戰線時,也會感到背上有些發麻,盡管他們已經準備好在缺乏或根本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下對付敵人。從心理上來說,坦克代表一種可怕的黑色死亡之雲,一個不熟悉的敵人,其行動不是人的行動,而是一種令人生畏的、無法打破的死亡盒子。坦克可以穿過泥土和積雪,可以闖入帶鐵絲網的營壘。坦克的裝甲可以擋住機槍的子彈,它們擁有火力可以把步兵從戰壕裏驅趕出去。曰本人對坦克感到無能為力,很快把它們稱為廢鐵,或死亡盒子,不過這僅僅是為了掩飾他們的恐懼才說的。


    對美軍士兵來說,坦克意味著力量、保護祖國母親的一部分,他們跟隨著坦克去戰鬥。坦克對有些人來說是一種安慰和鼓舞士氣的東西,這些人很快就開始對在美國本土打一場冬季戰爭感到清醒了。隻要坦克在行動,他們就會吸引原本會打到步兵身上去的槍彈。美軍士兵確信坦克將帶著他們走向勝利。伊藤大佐看到他的部隊匆忙撤退,也不得不承認美國人這麽想也沒錯。


    一開始,要克服美國坦克的威脅看起來沒什麽希望。為此,曰本人指責自己的政斧天真幼稚,沒有人認真考慮會有這樣一場全麵戰爭。當初在討論預算時,對於錢究竟應該花在教育和醫療還是國防裝備上曾有過認真的爭論,如果裝備不更新的話,在需要的時候很可能他們會變得過時。1936年軍方的確建議過購買反坦克武器,不過要花費2億7千萬曰元。投票的結果是否定的。因而訂單被取消了,而這份訂單將給曰本軍隊的每個大隊6門反坦克炮以及備用的儲備。


    直到在西伯利亞同中[***]隊強大的裝甲部隊開始交火了,曰本人才認真考慮反坦克措施。他們終於批準給軍隊裝備足夠的反坦克炮,不過要裝備到前線為時已晚。戰爭開始時,曰軍每個營得到了1至2門37毫米反坦克炮,整個曰本軍隊一共才擁有2000門。


    幾乎一開始伊藤大佐就收到美國坦克是如何運作的報告。這些報告通常都顯示美國人不太明白如何使用他們的優良的武器。有時候坦克成對出現,一輛中型或重型坦克帶著一輛輕型坦克。後來,它們被編成小組,每組3至10輛,第1組開路,後麵的組壓製防守者。這些坦克在開闊地進行戰鬥,緊靠著路邊。有時候它們沿著戰線方向移動,不時地停下來朝戰線的另一邊開火。在大雪阻擾它們行動之前,它們能夠每小時行進30公裏。後來在5至18英寸厚的雪中,它們的速度有所下降。奇怪的是,它們很少試圖衝到曰本防線麵前,而是在曰本人麵前移來移去的。當美軍士兵猶豫不決,缺乏進攻的興趣時,這些坦克繞到他們的兩翼把他們趕迴來,同時保護他們的側翼。


    當美軍最初的進攻帶來的震撼逐漸消退後,曰軍部隊開始顯露自己的才智了。他們注意到美國人躲避夜戰,就在夜晚派遣巡邏部隊穿過樹林攻擊敵人的營地。伊藤大佐的部隊用大炮平射以擊毀衝過來的美國坦克,同時曰本士兵從側麵攻擊美軍步兵。曰本的神射手成百上千地擊倒緊緊擠在一起的美軍士兵。伊藤大佐注意到在5天之內他的部隊就擊毀了80輛坦克。如果敵人不是像美國那麽龐大的話,這就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了。當然還需要做更多,伊藤大佐把情況向小林將軍的總部作了匯報。美國坦克——戰場之王——必須被阻止。壕溝、路邊埋設地雷、巨石築成的障礙,這些還不夠。曰本人還需要想一些其它的方法。


    首先,曰本工兵想出了用鋼管製成地雷的主意。通過按一根連到鋼管的拉發線來引燃導火索,鋼管會在地麵上空3英尺的地方爆炸。前線部隊可以在鋼管裏填入一種氯化樹脂來製造這樣的地雷。隨後淺野少佐發明了一種木盒子地雷。這種雷沒有磁姓,幾乎不可能被發現。不久美軍被迫在坦克進入一個區域之前派遣人員帶著鐵條先清理戰場和道路。


    隨著小林將軍的命令在每個師團、旅團、聯隊都建立反坦克特別部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反坦克方法。曰本人也發明出了類似“莫洛托夫雞尾酒”式的武器。他們弄來了大約4萬個酒瓶,裏麵裝滿了一種煤油、焦油和汽油的“混合飲料”。在戰爭初期,曰軍士兵將一種浸滿汽油的破布繞在瓶頸然後點燃仍出去。後來,一種含有硫磺酸的針劑被附在瓶口以點燃瓶裏的**。盡管裝有汽油的瓶子在以前的戰爭中也用過,不過對曰本人來說,這意味著60至70%的傷亡率。他們唯一所想的是在獻身之前讓敵人付出盡可能大的代價,或者盡可能時間長地保存自己。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科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刀駙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刀駙馬並收藏高科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