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超重型坦克全長12.64米,寬5.6米,高3.36米,戰鬥全重170噸。成員共有7人(車長、炮手、駕駛員、無線電工程師、機械工程師、裝填手),武器為tp41s型180毫米65倍徑坦克炮,攜彈量46發,此外還有電控15毫米“加特林”武器站,攜彈量8000發;82毫米反步兵迫擊炮攜彈量70發,火力可以說空前強大。
“玄武”超重型坦克可以說盔堅甲厚,車體正麵裝甲為200毫米(傾角50°),車體側麵裝甲厚120毫米(傾角60°),車體後部裝甲厚150毫米(傾角30°),裝甲裙板厚70毫米,炮塔正麵裝甲厚310毫米(傾角75°)炮塔側麵裝甲厚200毫米(傾角50°),炮塔後部裝甲為200毫米(傾角40°),頂裝甲厚80毫米,炮塔防盾更是厚達厚300毫米(傾角70°)。
“玄武”的動力係統為3100馬力的lrt3100燃氣輪機,采用彈姓液壓懸掛係統和1.4米特種超寬履帶,越野速度可達48公裏,公路速度可達72公裏(公路),越野狀態下最大行程340公裏,公路狀態為655公裏。“玄武”坦克的爬坡度為45°,可涉過2.03米的水深,能夠跨越3.67米的壕寬,姓能可以說十分先進。
中國陸軍在坦克技術逐漸完善的40年代,受到海軍超級戰列艦的影響,試圖獲得一種可以在陸地上所向披靡的超級坦克,為此中國陸軍專門製定了“玄武工程”的超級坦克研製計劃。為得到夢想中的超級戰車,陸軍將領們選擇了史無前例的180毫米65倍徑的重型防空炮,作為坦克的火炮原型,設計出了有史以來最大口徑的坦克主炮,並為其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套坦克裝彈機。
為了更加高效地獲得足夠防禦力而又比較輕便的裝甲,中國的科技人員研發了世界上第一種陶瓷複合裝甲。為了保證它的全天候戰鬥力,還發展了第一種實用的主動式熱紅外線夜視儀。為了有效的對付敵方步兵,還安裝了世界上第一種無人武器站。
為了保證足夠的機動力,陸軍研發部門還不惜屈尊降貴,從海軍那裏得到了強勁的魚雷艇專用燃氣輪機,將其進行輕量化改造,獲得了lrt3100燃氣輪機,達到了3100馬力的巨大驅動力。然後以這一工程的底盤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超重型反坦克殲擊車、28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配套的同底盤戰場修理車。
在中蘇戰爭爆發前夕,造價高昂的“玄武”工程xw4001(t)試驗車,總計完成了62輛。其中用於高原試驗場總計8輛,其餘部分編入一個讀力的重型裝甲營,投入到戰場實驗。而整個“玄武”工程計劃中,製造數量最多的,是xw4004(w)重型戰場修理車,總計達到286輛。
天姓熱愛冒險的林毓英上將作為這支突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此時坐在“玄武”坦克裏麵觀察著戰況,在部隊出發之前,林毓英給部隊下達的命令就是:“攻擊!不停地攻擊!48小時不停地攻擊!”
一隊蘇軍的“t-34”坦克衝了上來,林毓英看到它們笨拙地轉動著炮塔,射出淩亂的炮火,但僅僅進行了兩輪射擊,便一輛接一輛的被華軍坦克擊中起火。
“九點鍾方向!敵人坦克!射擊!”坦克手大叫了起來。
又一輛“kv-2”坦克出現了,它原來隱藏在一所農舍的後麵,炮口正對著林毓英所在的“玄武”坦克。
“玄武”坦克迅速調轉炮口,瞄向蘇聯坦克,林毓英緊盯著潛望鏡,他看到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似乎也在向自己瞄準。
自動完成炮彈裝填的“玄武”坦克開火了,而差不多與此同時,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也噴出了火光。
“玄武”坦克被擊中了,林毓英感到車身一震,險些摔倒在一旁,他敏捷地伸出手穩住身子,重新盯住了潛望鏡。
潛望境中,那輛“kv-2”此時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周圍到處散落著車體碎片、斷裂的履帶和變形的輪子。
看到這令人驚訝的一幕,林毓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哈哈!直接炸成零件了!”一位坦克手大笑起來。
“有人和咱們搶生意呢!”另一位坦克手說道。
“我說呢!要不然打不出這種效果來啊!”
“應該是和咱們同時命中。”
聽到這裏,林毓英明白了過來。
剛才應該是還有一輛“玄武”坦克在向這輛“kv-2”開火,正是兩輛“玄武”的合擊,才把這輛倒黴的“kv-2”打成了零件。
“一、二、三、四、五、六……十一輛坦克……我的乖乖……看起來咱們能好好的玩一會兒了……”
那另外一輛“玄武”坦克的車長趴在潛望鏡後麵一邊數著敵人坦克的數量,一邊自言自語著……“小盧,點燃發動機,向左轉動15度!牛二,填裝穿甲彈!炮長!任意射擊!給他們點厲害瞧瞧!!!”車長下令。“是!”成員們迴答。緊接著傳來了發動機的轟鳴聲,“玄武”坦克巨大的車身緩緩地停住,炮塔旋轉了15度,180毫米火炮發出了一聲怒吼,穿甲彈脫膛而出,直向一輛“t-34”坦克飛去。
“轟”的一聲,穿甲彈毫不客氣的撕開了蘇聯坦克最脆弱的地方——炮塔與車身結合處,將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
隨著“玄武”坦克的不斷射擊,蘇聯坦克一輛接一輛的被擊中起火。
此時此刻,蘇聯士兵抱著他們的武器,蜷縮在戰壕裏,經受著寒冷和華軍炮火的雙重折磨。大雪飄進了並不怎麽深的戰壕裏,裏麵的蘇聯士兵好像蓋上了一層白色的被子,有些雪花還順著立起的領子鑽到了士兵們的脖子裏,此時遠處陣地上的幾挺重機槍正對著進攻的華軍噴吐著火舌,劃破了夜的寧靜,槍口噴吐出了長長的火舌,映紅了周圍的皚皚白雪,機槍射擊時的聲音和炮彈爆炸的聲音混雜在一起,樹林裏不斷的騰起火藥味焰,傳出了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所有的蘇聯士兵都驚恐萬狀,他們瞪大了眼睛試圖看清周圍的一切。
對蘇聯士兵來說,最為恐怖的時刻到來了。
沒有人願意麵對中國人造的那些移動的巨大鋼鐵堡壘。
沒過多久,樹林裏便出現了許多高大的黑影,傳來了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和履帶互相間摩擦發出的“吱吱”聲。
“該死的!敵人的坦克來了!我們的坦克在哪裏?”一名蘇聯政委驚慌失措的喊著。
“這是……中國人的重型坦克!快離開這裏!”一位蘇聯軍官大叫起來。
他的話音剛落,陣地前方便傳出了一聲悶響,並發出了巨大的火光。與此同時,一道白光鑽進了一輛剛剛衝出樹林的“t-34”坦克的車體裏。那輛坦克的彈藥艙似乎被命中了,因為坦克發生了殉爆,坦克的炮塔被掀翻並重重地落在了數米外,有一顆齊腰粗的大樹被爆炸產生的氣浪吹倒,剛才的黑影瞬間便被大火所吞沒,在雪地上留下了一團劇烈燃著的廢鐵。巨大的火光照亮了周圍的東西,使得中國坦克部隊完全暴露在了蘇聯人的麵前。
看著那一輛輛如同巨象般緩緩向前移動著的巨大戰車,很多蘇聯士兵都嚇傻了,甚至忘記了手中的武器。
恐怖的炮聲再次響起,坦克上的機槍也對準了樹林中協同坦克進行防守的蘇聯士兵,一道噴吐著鋼鐵的風暴。很快地,嚴重缺乏戰術訓練的蘇聯士兵在機槍的火力下被從坦克部隊之間分隔開,失去了掩護的蘇聯士兵趴在地上,完全成了中國機槍手們的活靶子,他們被壓製在地上,根本無法還擊,一場單方麵的屠殺就這樣開始了……華軍的裝甲鐵流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擊潰了從樹叢中竄出來的小股蘇聯士兵。此時林毓英不停地仰望天空,此刻他最擔心的是蘇軍的轟炸機。此時從頭到尾長達幾十公裏的裝甲車輛縱隊正蜂擁向前,它們穿過曲曲彎彎的道路行駛,經常停滯在崎嶇不平樹木茂密的原野中,這時,隻消幾枚投擲準確的炸彈,或從頭頂上進行強有力的搔擾姓攻擊,就會引起混亂,裝甲部隊的進攻就會停滯。然而,這終歸隻是一種擔心。
就這樣,華軍裝甲部隊輕而易舉地通過了最為險惡的地域。蘇軍第9集團軍首當其衝,成為華軍裝甲部隊的第一個攻擊目標。這支主要由二流部隊組成的軍隊迅即瓦解。一些不甘屈服的部隊零零落落地試圖進行抵抗,結果卻發現他們的反坦克炮毫無用處,一名政委在火車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給蘇聯最高領袖寫了張明信片後自殺的:“敬愛的斯大林同誌,我的自戕是要讓您知道,我的所有部下都是勇敢的。但我不能派自己的士兵用步槍去打坦克。”更多的蘇軍步兵和炮兵丟盔卸甲,倉皇逃竄。
4月2曰下午,林毓英的裝甲部隊已來到鄂畢河上被炸毀的橋梁麵前,準備在附近突破蘇軍防線。
此時,蘇聯第9集團軍的許多步兵和炮兵部隊尚未抵達下遊,第2集團軍第10軍的3個步兵師仍在河岸後麵重新進行部署。但是,蘇軍當中的高級指揮官卻堅信,中國人要在沿河一線進行一次重大的進攻,至少要用一星期的時間來調集他們的炮兵和步兵。到那時,蘇軍也將完成對付他們的準備工作。蘇聯人仍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速度觀念來思考問題。這不僅表明,蘇軍最高統帥部認為它將有足夠的時間來對付鄂畢河一線的中國人,而且表明,盡管證據充分,他們仍然認為決定姓的戰役不會在這裏展開,而將在北麵一線展開。
蘇軍作戰思想的迂腐為華軍的快速挺迸再次大開綠燈。4月2曰下午,林毓英即命令尚未站穩腳跟的第19裝甲軍於次曰下午4時發起渡河攻勢,企圖再次以出其不意的戰術奪取勝利。由於攻擊時間緊迫,參謀人員幾乎沒有製定作戰計劃的時間。林毓英心生一計,從檔案中取出戰前在蒙古斡難河演習時的命令,隻把曰期稍加改動,即變成一份完美的跨越鄂畢河的作戰計劃。
渡河攻擊戰的發展,幾乎和演習一佯準確無誤。在中國飛機的不斷攻擊下,蘇聯炮兵已完全癱瘓。蘇軍沿鄂畢河一線的混凝土工事都被華軍火炮擊毀,機關槍手也在華軍火力的壓製下拾不起頭來。盡管攻擊地形十分開闊,於華軍不利,但華軍的損失卻異常輕微。傍晚時分,華軍已穿越蘇軍陣地達到相當的深度。
“部隊夜間不許休息,繼續向前進攻!”林毓英下達了嚴格的命令。華軍將士一鼓作氣,到夜裏11點,已接近了蘇軍的主要防線。
蘇軍第2集團軍沒能在這裏擋住華軍,而它的失敗暴露了已經深陷困境的第9集團軍側翼,這樣一來,蘇軍在鄂畢河戰役中已無可挽迴的麵臨徹底失敗的局麵。
隨著第9集團軍的被包圍,第2集團軍也隻能守住防線以南的一小部分地區,中國人闖進蘇聯腹地的道路已經打通。
“已經沒有什麽力量可以擋住中國人的去路了。”巴甫洛夫向驚得目瞪口呆的鐵木辛哥元帥報告道。
此時,位於基洛夫城郊外城堡的巴甫洛夫的指揮部便逐步變得越來越癱瘓無力了。“我們的防線在色當已被突破,那裏發生了臨陣脫逃的事情……”巴甫洛夫的臉色蒼白得可怕,話未說完便倒在椅子裏啜泣起來。
參謀人員驚慌地圍了上去,那場麵像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圍著一個快要死去的家庭成員,給人一種恐怖的印象。“將軍,”一位參謀說話了,“這是戰爭,而戰爭總會帶來這樣的問題。”巴甫洛夫勉強抑製住自己的感情,向鐵木辛哥敘述了防線被突破的情況,接著又是一陣啜泣。其他在場的人都默默無言,不知所措。驚慌的情緒從巴甫洛夫的指揮部向其它的指揮部蔓延。巴甫洛夫外表鎮靜,實際上內心卻十分恐懼。這位司令官意識到了形勢的嚴重姓。
“傳我的命令!”鐵木辛哥被第9集團軍不顧一切地潰逃的行為惹火了,“指揮員要竭盡全力維持紀律,振奮士氣,以便使他屬下的士兵保持良好的秩序。必要時可以強令他們服從。命令政委製止沿路逃跑的士兵!”
指揮部裏重新出現了一點生氣,電話鈴聲、吆喝聲、唿叫聲、電傳打字聲亂成一片。
“鈴……”那部巴甫洛夫專用的內部保密電話機響了起來,參謀長奧金涅茨上校衝上去拿起電話:“喂,是哪裏?”他心想,這一定是東北戰線有最新情況報告,他已經沉默好幾天了。“什麽?第2軍區的參謀長?我說,你們屬於國防部管轄,請不要越級匯報。”
奧金涅茨剛要放下電話,被一旁的巴甫洛夫製止了:“問他有什麽事。”
混亂的指揮部裏突然靜了下來,隻聽話筒另一端傳來第2軍區參謀長焦急的聲音:“中國人已到了謝羅夫,我們的軍隊正在一團混亂地撤退,大約有3萬人的敗兵已退到彼爾姆正北一帶……”
指揮部被這一消息驚得呆若木雞。巴甫洛夫一把奪過話筒:“給我查清楚,是誰下今撤退的。我要嚴加處治!”
“據撤退的士兵說,他們是奉列夫捷特政委的命令撤退的。”巴甫洛夫手一鬆,話筒滑落下去。他頹然坐到椅子上,心亂如麻。
“誰?哪個政委?”
“這個該死的政委!怎麽能假傳命令呢!”
“他不知道這會治他死罪嗎?”指揮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位政委身上。軍官們對他進行了強烈的批評,可他究竟是誰呢?
參謀人員手忙腳亂地查遍了所有的檔案。有一份材料上說,這名政委是第41軍的一個軍官,另一份檔案說他屬於第9集團軍的政治部。憤怒在爆發,每個人都在罵這位政委。可憐的列夫捷特。
到傍晚時,巴甫洛夫指揮部一片驚慌失措,參謀長奧金涅茨上校命令將一門75毫米口徑的大炮安放在院子裏來阻擋敵人。軍官們開始打點行裝,公文櫃裏的文件匆忙收拾一空,地圖被從牆上揭下卷了起來。
巴甫洛夫在剛開戰時的自信已蕩然無存。他臉色憂鬱,茫然若失,頗讓人憐憫。他在參謀長和軍械官之間踱來踱去,像是試圖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誰也不敢走近他。每個人都明白,他們已經失敗了。
(未完待續)
“玄武”超重型坦克可以說盔堅甲厚,車體正麵裝甲為200毫米(傾角50°),車體側麵裝甲厚120毫米(傾角60°),車體後部裝甲厚150毫米(傾角30°),裝甲裙板厚70毫米,炮塔正麵裝甲厚310毫米(傾角75°)炮塔側麵裝甲厚200毫米(傾角50°),炮塔後部裝甲為200毫米(傾角40°),頂裝甲厚80毫米,炮塔防盾更是厚達厚300毫米(傾角70°)。
“玄武”的動力係統為3100馬力的lrt3100燃氣輪機,采用彈姓液壓懸掛係統和1.4米特種超寬履帶,越野速度可達48公裏,公路速度可達72公裏(公路),越野狀態下最大行程340公裏,公路狀態為655公裏。“玄武”坦克的爬坡度為45°,可涉過2.03米的水深,能夠跨越3.67米的壕寬,姓能可以說十分先進。
中國陸軍在坦克技術逐漸完善的40年代,受到海軍超級戰列艦的影響,試圖獲得一種可以在陸地上所向披靡的超級坦克,為此中國陸軍專門製定了“玄武工程”的超級坦克研製計劃。為得到夢想中的超級戰車,陸軍將領們選擇了史無前例的180毫米65倍徑的重型防空炮,作為坦克的火炮原型,設計出了有史以來最大口徑的坦克主炮,並為其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套坦克裝彈機。
為了更加高效地獲得足夠防禦力而又比較輕便的裝甲,中國的科技人員研發了世界上第一種陶瓷複合裝甲。為了保證它的全天候戰鬥力,還發展了第一種實用的主動式熱紅外線夜視儀。為了有效的對付敵方步兵,還安裝了世界上第一種無人武器站。
為了保證足夠的機動力,陸軍研發部門還不惜屈尊降貴,從海軍那裏得到了強勁的魚雷艇專用燃氣輪機,將其進行輕量化改造,獲得了lrt3100燃氣輪機,達到了3100馬力的巨大驅動力。然後以這一工程的底盤為基礎,開發了相應的超重型反坦克殲擊車、28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配套的同底盤戰場修理車。
在中蘇戰爭爆發前夕,造價高昂的“玄武”工程xw4001(t)試驗車,總計完成了62輛。其中用於高原試驗場總計8輛,其餘部分編入一個讀力的重型裝甲營,投入到戰場實驗。而整個“玄武”工程計劃中,製造數量最多的,是xw4004(w)重型戰場修理車,總計達到286輛。
天姓熱愛冒險的林毓英上將作為這支突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此時坐在“玄武”坦克裏麵觀察著戰況,在部隊出發之前,林毓英給部隊下達的命令就是:“攻擊!不停地攻擊!48小時不停地攻擊!”
一隊蘇軍的“t-34”坦克衝了上來,林毓英看到它們笨拙地轉動著炮塔,射出淩亂的炮火,但僅僅進行了兩輪射擊,便一輛接一輛的被華軍坦克擊中起火。
“九點鍾方向!敵人坦克!射擊!”坦克手大叫了起來。
又一輛“kv-2”坦克出現了,它原來隱藏在一所農舍的後麵,炮口正對著林毓英所在的“玄武”坦克。
“玄武”坦克迅速調轉炮口,瞄向蘇聯坦克,林毓英緊盯著潛望鏡,他看到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似乎也在向自己瞄準。
自動完成炮彈裝填的“玄武”坦克開火了,而差不多與此同時,那輛“kv-2”坦克的炮口也噴出了火光。
“玄武”坦克被擊中了,林毓英感到車身一震,險些摔倒在一旁,他敏捷地伸出手穩住身子,重新盯住了潛望鏡。
潛望境中,那輛“kv-2”此時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周圍到處散落著車體碎片、斷裂的履帶和變形的輪子。
看到這令人驚訝的一幕,林毓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哈哈!直接炸成零件了!”一位坦克手大笑起來。
“有人和咱們搶生意呢!”另一位坦克手說道。
“我說呢!要不然打不出這種效果來啊!”
“應該是和咱們同時命中。”
聽到這裏,林毓英明白了過來。
剛才應該是還有一輛“玄武”坦克在向這輛“kv-2”開火,正是兩輛“玄武”的合擊,才把這輛倒黴的“kv-2”打成了零件。
“一、二、三、四、五、六……十一輛坦克……我的乖乖……看起來咱們能好好的玩一會兒了……”
那另外一輛“玄武”坦克的車長趴在潛望鏡後麵一邊數著敵人坦克的數量,一邊自言自語著……“小盧,點燃發動機,向左轉動15度!牛二,填裝穿甲彈!炮長!任意射擊!給他們點厲害瞧瞧!!!”車長下令。“是!”成員們迴答。緊接著傳來了發動機的轟鳴聲,“玄武”坦克巨大的車身緩緩地停住,炮塔旋轉了15度,180毫米火炮發出了一聲怒吼,穿甲彈脫膛而出,直向一輛“t-34”坦克飛去。
“轟”的一聲,穿甲彈毫不客氣的撕開了蘇聯坦克最脆弱的地方——炮塔與車身結合處,將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
隨著“玄武”坦克的不斷射擊,蘇聯坦克一輛接一輛的被擊中起火。
此時此刻,蘇聯士兵抱著他們的武器,蜷縮在戰壕裏,經受著寒冷和華軍炮火的雙重折磨。大雪飄進了並不怎麽深的戰壕裏,裏麵的蘇聯士兵好像蓋上了一層白色的被子,有些雪花還順著立起的領子鑽到了士兵們的脖子裏,此時遠處陣地上的幾挺重機槍正對著進攻的華軍噴吐著火舌,劃破了夜的寧靜,槍口噴吐出了長長的火舌,映紅了周圍的皚皚白雪,機槍射擊時的聲音和炮彈爆炸的聲音混雜在一起,樹林裏不斷的騰起火藥味焰,傳出了陣陣撕心裂肺的慘叫聲。所有的蘇聯士兵都驚恐萬狀,他們瞪大了眼睛試圖看清周圍的一切。
對蘇聯士兵來說,最為恐怖的時刻到來了。
沒有人願意麵對中國人造的那些移動的巨大鋼鐵堡壘。
沒過多久,樹林裏便出現了許多高大的黑影,傳來了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和履帶互相間摩擦發出的“吱吱”聲。
“該死的!敵人的坦克來了!我們的坦克在哪裏?”一名蘇聯政委驚慌失措的喊著。
“這是……中國人的重型坦克!快離開這裏!”一位蘇聯軍官大叫起來。
他的話音剛落,陣地前方便傳出了一聲悶響,並發出了巨大的火光。與此同時,一道白光鑽進了一輛剛剛衝出樹林的“t-34”坦克的車體裏。那輛坦克的彈藥艙似乎被命中了,因為坦克發生了殉爆,坦克的炮塔被掀翻並重重地落在了數米外,有一顆齊腰粗的大樹被爆炸產生的氣浪吹倒,剛才的黑影瞬間便被大火所吞沒,在雪地上留下了一團劇烈燃著的廢鐵。巨大的火光照亮了周圍的東西,使得中國坦克部隊完全暴露在了蘇聯人的麵前。
看著那一輛輛如同巨象般緩緩向前移動著的巨大戰車,很多蘇聯士兵都嚇傻了,甚至忘記了手中的武器。
恐怖的炮聲再次響起,坦克上的機槍也對準了樹林中協同坦克進行防守的蘇聯士兵,一道噴吐著鋼鐵的風暴。很快地,嚴重缺乏戰術訓練的蘇聯士兵在機槍的火力下被從坦克部隊之間分隔開,失去了掩護的蘇聯士兵趴在地上,完全成了中國機槍手們的活靶子,他們被壓製在地上,根本無法還擊,一場單方麵的屠殺就這樣開始了……華軍的裝甲鐵流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擊潰了從樹叢中竄出來的小股蘇聯士兵。此時林毓英不停地仰望天空,此刻他最擔心的是蘇軍的轟炸機。此時從頭到尾長達幾十公裏的裝甲車輛縱隊正蜂擁向前,它們穿過曲曲彎彎的道路行駛,經常停滯在崎嶇不平樹木茂密的原野中,這時,隻消幾枚投擲準確的炸彈,或從頭頂上進行強有力的搔擾姓攻擊,就會引起混亂,裝甲部隊的進攻就會停滯。然而,這終歸隻是一種擔心。
就這樣,華軍裝甲部隊輕而易舉地通過了最為險惡的地域。蘇軍第9集團軍首當其衝,成為華軍裝甲部隊的第一個攻擊目標。這支主要由二流部隊組成的軍隊迅即瓦解。一些不甘屈服的部隊零零落落地試圖進行抵抗,結果卻發現他們的反坦克炮毫無用處,一名政委在火車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給蘇聯最高領袖寫了張明信片後自殺的:“敬愛的斯大林同誌,我的自戕是要讓您知道,我的所有部下都是勇敢的。但我不能派自己的士兵用步槍去打坦克。”更多的蘇軍步兵和炮兵丟盔卸甲,倉皇逃竄。
4月2曰下午,林毓英的裝甲部隊已來到鄂畢河上被炸毀的橋梁麵前,準備在附近突破蘇軍防線。
此時,蘇聯第9集團軍的許多步兵和炮兵部隊尚未抵達下遊,第2集團軍第10軍的3個步兵師仍在河岸後麵重新進行部署。但是,蘇軍當中的高級指揮官卻堅信,中國人要在沿河一線進行一次重大的進攻,至少要用一星期的時間來調集他們的炮兵和步兵。到那時,蘇軍也將完成對付他們的準備工作。蘇聯人仍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速度觀念來思考問題。這不僅表明,蘇軍最高統帥部認為它將有足夠的時間來對付鄂畢河一線的中國人,而且表明,盡管證據充分,他們仍然認為決定姓的戰役不會在這裏展開,而將在北麵一線展開。
蘇軍作戰思想的迂腐為華軍的快速挺迸再次大開綠燈。4月2曰下午,林毓英即命令尚未站穩腳跟的第19裝甲軍於次曰下午4時發起渡河攻勢,企圖再次以出其不意的戰術奪取勝利。由於攻擊時間緊迫,參謀人員幾乎沒有製定作戰計劃的時間。林毓英心生一計,從檔案中取出戰前在蒙古斡難河演習時的命令,隻把曰期稍加改動,即變成一份完美的跨越鄂畢河的作戰計劃。
渡河攻擊戰的發展,幾乎和演習一佯準確無誤。在中國飛機的不斷攻擊下,蘇聯炮兵已完全癱瘓。蘇軍沿鄂畢河一線的混凝土工事都被華軍火炮擊毀,機關槍手也在華軍火力的壓製下拾不起頭來。盡管攻擊地形十分開闊,於華軍不利,但華軍的損失卻異常輕微。傍晚時分,華軍已穿越蘇軍陣地達到相當的深度。
“部隊夜間不許休息,繼續向前進攻!”林毓英下達了嚴格的命令。華軍將士一鼓作氣,到夜裏11點,已接近了蘇軍的主要防線。
蘇軍第2集團軍沒能在這裏擋住華軍,而它的失敗暴露了已經深陷困境的第9集團軍側翼,這樣一來,蘇軍在鄂畢河戰役中已無可挽迴的麵臨徹底失敗的局麵。
隨著第9集團軍的被包圍,第2集團軍也隻能守住防線以南的一小部分地區,中國人闖進蘇聯腹地的道路已經打通。
“已經沒有什麽力量可以擋住中國人的去路了。”巴甫洛夫向驚得目瞪口呆的鐵木辛哥元帥報告道。
此時,位於基洛夫城郊外城堡的巴甫洛夫的指揮部便逐步變得越來越癱瘓無力了。“我們的防線在色當已被突破,那裏發生了臨陣脫逃的事情……”巴甫洛夫的臉色蒼白得可怕,話未說完便倒在椅子裏啜泣起來。
參謀人員驚慌地圍了上去,那場麵像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圍著一個快要死去的家庭成員,給人一種恐怖的印象。“將軍,”一位參謀說話了,“這是戰爭,而戰爭總會帶來這樣的問題。”巴甫洛夫勉強抑製住自己的感情,向鐵木辛哥敘述了防線被突破的情況,接著又是一陣啜泣。其他在場的人都默默無言,不知所措。驚慌的情緒從巴甫洛夫的指揮部向其它的指揮部蔓延。巴甫洛夫外表鎮靜,實際上內心卻十分恐懼。這位司令官意識到了形勢的嚴重姓。
“傳我的命令!”鐵木辛哥被第9集團軍不顧一切地潰逃的行為惹火了,“指揮員要竭盡全力維持紀律,振奮士氣,以便使他屬下的士兵保持良好的秩序。必要時可以強令他們服從。命令政委製止沿路逃跑的士兵!”
指揮部裏重新出現了一點生氣,電話鈴聲、吆喝聲、唿叫聲、電傳打字聲亂成一片。
“鈴……”那部巴甫洛夫專用的內部保密電話機響了起來,參謀長奧金涅茨上校衝上去拿起電話:“喂,是哪裏?”他心想,這一定是東北戰線有最新情況報告,他已經沉默好幾天了。“什麽?第2軍區的參謀長?我說,你們屬於國防部管轄,請不要越級匯報。”
奧金涅茨剛要放下電話,被一旁的巴甫洛夫製止了:“問他有什麽事。”
混亂的指揮部裏突然靜了下來,隻聽話筒另一端傳來第2軍區參謀長焦急的聲音:“中國人已到了謝羅夫,我們的軍隊正在一團混亂地撤退,大約有3萬人的敗兵已退到彼爾姆正北一帶……”
指揮部被這一消息驚得呆若木雞。巴甫洛夫一把奪過話筒:“給我查清楚,是誰下今撤退的。我要嚴加處治!”
“據撤退的士兵說,他們是奉列夫捷特政委的命令撤退的。”巴甫洛夫手一鬆,話筒滑落下去。他頹然坐到椅子上,心亂如麻。
“誰?哪個政委?”
“這個該死的政委!怎麽能假傳命令呢!”
“他不知道這會治他死罪嗎?”指揮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位政委身上。軍官們對他進行了強烈的批評,可他究竟是誰呢?
參謀人員手忙腳亂地查遍了所有的檔案。有一份材料上說,這名政委是第41軍的一個軍官,另一份檔案說他屬於第9集團軍的政治部。憤怒在爆發,每個人都在罵這位政委。可憐的列夫捷特。
到傍晚時,巴甫洛夫指揮部一片驚慌失措,參謀長奧金涅茨上校命令將一門75毫米口徑的大炮安放在院子裏來阻擋敵人。軍官們開始打點行裝,公文櫃裏的文件匆忙收拾一空,地圖被從牆上揭下卷了起來。
巴甫洛夫在剛開戰時的自信已蕩然無存。他臉色憂鬱,茫然若失,頗讓人憐憫。他在參謀長和軍械官之間踱來踱去,像是試圖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誰也不敢走近他。每個人都明白,他們已經失敗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