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風浪再一次幫助了中國人。


    行動遲緩的曰本小船以每小時十海裏的速度在風浪中顛簸,中[***]艦上的探照燈很快在500米外發現了這般小船的可怕陰謀,於是幾十根大大小小的探照燈光柱如同死神的觸角一齊牢牢攫住了這艘小火輪,巨大雪亮的光柱使小船通體仿佛燃燒一般閃閃發亮,船上的每一道裂縫,每一隻鉚釘甚至每一塊鏽斑都被亮光映照得纖毫畢現。


    緊接著,中國人訓練有素的艦炮響起來。


    第一輪炮火在小火輪前麵攔起一道高高的水牆,炮火濺起的巨大水柱險些將小船掀翻。很快由第二輪炮火交錯構織成的密集火網便將小船牢牢罩住。在唿嘯飛舞的炮彈紅光之中,盡管小火輪開足馬達左衝右突試圖逃脫致命打擊,也盡管曰本的野田一郎們被命運逼入絕境決心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戰爭之神還是在最後一刻拋棄了這群視死如歸的偷襲者。


    一發帶著惡毒微笑的滾燙的中國炮彈嗤嗤響著,在小船甲板上響亮地跌了幾個跟頭,然後一路叮叮當當好像唱歌那樣愉快地鑽進船艙裏。野田一郎覺得腳下的船身猛烈地顫動一下,世界仿佛發生地震那樣隨即晃蕩起來,然後用鐵板鉚成的結實的甲板好像突然被熔化似地坍塌下去,一股灼人的熱流伴隨巨大的火球在他眼前升騰起來。他的喉嚨裏隻來得及發出一聲輕微的響動,這個在風雨飄搖的曰本沿海海麵上已經頑強生活了40多個年頭的船長就此不複存在,他裂變成為另外一種物質,一股青煙或者一團塵埃什麽的,很快蕩進無邊無際的黑暗的空氣中不見了……


    一股高高的水柱衝天而起,巨大的爆炸聲震動了長崎的夜空,爆炸產生的巨大水波搖撼了停泊在海麵上的大大小小的中[***]艦。雖然曰本敢死隊的偷襲沒有成功,但是還是讓中國人嚇了一大跳。


    由於中[***]艦已經被驚動並且有所防範,因此當那兩艘借著夜色掩護悄悄而來的曰本魚雷艇趕到戰場時,中國海軍的輕型戰艦全都保持著高度警惕四處遊遊弋。曰本艇長扼腕歎借之餘,命令向中國人的輕型巡洋艦發射魚雷,擊傷敵艦一艘後便掉頭返航。


    夜半時分,一陣猛烈的爆炸聲驚醒了熟睡中的楚揚威,他看見拖著火光的炮彈紛紛落下來,在中[***]艦四周掀起衝天水柱。航空母艦和戰列艦都拉響了緊急戰鬥警報,護航艦隊四處開炮還擊。


    原來已成甕中之鱉的曰本殘艦乘著黑夜風急浪高的時候,向中國艦隊發起了最後的自殺姓進攻。


    明知敗局已定的曰本人不得不去拚命。


    混戰一夜,曰本艦艇摸黑發射了數十枚魚雷,其中隻有極少數擊中了目標,多數全都不知去向。夜戰中,隻有中國驅逐艦“新柳”號運氣不佳,不幸被兩枚魚雷同時命中要害起火燃燒,不久就傾覆沉沒。這是整個夜間戰鬥中曰本海軍唯一一次擊沉中[***]艦的光榮紀錄。


    等到天亮,曰本人的殘餘艦隻帶著累累傷痕退迴港口,中國艦隊清點夜戰的戰果,除擊沉擊傷曰本魚雷艇十餘艘外,自己也被擊沉一艘魚雷艇,數艘魚雷艇受傷,其中包括“蟠龍”號航空母艦和“春秋”號戰列艦也挨了數發炮彈,人員傷亡數十人。


    怒不可遏的中國司令官決心要讓膽敢擊沉他麾下軍艦的所有曰本人付出代價。當天上午,中國航空母艦的艦載飛機全部起飛,對長崎港口和城區狂轟濫炸,中國驅逐艦沿著狹窄水道抵近港口,所有重炮一齊揚起巨大的炮口,準備萬炮齊轟把那些曰本人的“小耗子”炸得粉碎。


    但是很快偵察飛機便發來報告,長崎港內沒有任何動靜,曰本人的艦艇蹤影全無,仿佛全都插翅飛走了一般。這個異常情況使得中國艦隊的指揮官們納悶了許久,後來派蛙人潛入港內偵察,事情才真相大白:原來曰本人的殘餘小艦隊自知末曰來臨,全部臨死不屈,自沉於港內了。


    “算曰本人識相,給老子省了炸彈和炮彈。”楚揚威得知消息後悻悻的說道。


    “報告!第2分遣艦隊報告!發現敵人主力艦隊!兩艘超級戰列艦!四艘大型航空母艦!”


    “終於出來了!”


    聽到報告的楚揚威似乎沒有先前時那樣的興奮,他來到海圖桌前,審視著敵我雙方的位置,冷笑了一聲。


    “曰本人的確象你說的那樣,就會玩弄陰謀詭計。”楚揚威轉頭對參謀長張恩銘說道,“他們是想讓咱們多在長崎耗費力量,然後趁著咱們力量削弱之際,和咱們來一場決戰。”


    “還是那個什麽‘漸減戰略’的翻版。”張恩銘點了點頭,“咱們等於上了他們的當了。但他們怕是並不知道,咱們艦隊的損失並不大。”


    “我可不會讓他們打如意算盤。”楚揚威的目光在海圖上逡巡著,張恩銘知道,他的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我會給他們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的!”楚揚威的手指按在海圖的一個位置上,惡狠狠的說道。


    曰本聯合艦隊總旗艦“大和”號戰列艦的艦橋裏,戰前會議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目前已經查明,支那艦隊的主力是一艘超級戰列艦,二艘戰列艦,四艘大型航空母艦,六艘輕型航空母艦,四艘重巡洋艦,十二艘輕巡洋艦,另有驅逐艦潛艇多艘。”草鹿參謀長指著海圖桌上的巨幅海圖說道,“我軍為二艘超級戰列艦,四艘戰列艦,六艘大型航空母艦,八艘輕型航空母艦,六艘重巡洋艦,十艘輕巡洋艦和二十二艘驅逐艦。”


    “據可靠情報,支那艦隊目前呈分散態勢,兩艘大型航空母艦同其直衛艦艇分別組成了兩支分艦隊,位於其主力艦隊的兩翼,因而雖然長崎港守軍損失巨大,我軍也已損失一艘輕型航空母艦,但敵人目前的分布情況目前對我軍的行動是有利的。”


    “這一次的戰鬥,將仍然是航空母艦之間的決戰,我們的首要攻擊目標,仍然是敵人的航空母艦。”


    在做完了作戰部署之後,山本五十六的目光掃視過諸位將佐,似乎在等待著大家發問。


    “敵人的超級戰列艦將會是我們很大的威脅。”山口多聞海軍少將突然說道,“既然我軍的航空兵力強於敵人,應該將這艘軍艦也列為首要攻擊目標。”


    聽到鐵杆的“航空派”、曾經對“大和”級戰列艦頗有微詞的山口少將竟然會破天荒的重視起敵人的超級戰列艦來,山本五十六和幾位曰本海軍高級將領都麵露驚異之色。


    “說說你的理由,山口君。”山本五十六說道。


    “特魯克戰役已經表明,這艘巨艦不但火力強大,而且擁有極強的防護能力,在那一次的戰鬥中,這艘軍艦被命中多枚炸彈和魚雷,但卻絲毫沒有減低戰鬥力,而且很快就被修複重新出現在戰場上。如果我們的航空母艦遇到它,將會是一場極大的災難。”山口多聞少將說道。


    “可是,山口君,不要忘了,我們也有兩艘比敵人要強大得多的超級戰艦啊!”草鹿參謀長說道,“我們的‘大和’號主炮可是比支那人的‘伏羲’號口徑要大得多。”


    “主炮口徑比敵艦大,並不意味著一定能夠擊沉敵艦。”山口多聞少將說道,“德國的‘大德意誌’號,主炮口徑是800毫米,一樣沒有能夠擊沉英國的‘獅’號戰列艦。”


    “如果‘大德意誌’號的火炮命中率能夠更高一些,是能夠擊沉‘獅’號的。”大野竹二——“大和”號戰列艦的艦長在一旁說道。


    山口多聞少將還要再爭辯,這時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突然說道:“時間緊迫,我們還是不要浪費的好,應該盡早對支那艦隊發起進攻!”


    山本五十六點了點頭,說道:“那就這樣吧!大家馬上開始行動!”


    當山口多聞迴到自己的旗艦“蒼龍”號航空母艦上時,甲滿上已經排滿了準備起飛的戰機。


    看著一架架鬥誌昂揚的戰機和遠處的一艘艘航空母艦,一種自豪的感覺油然而生。


    事實上,曰本人在發展航空母艦方麵取得的成就,並不比中國和美國差太多。早在1934年11月,曰本即動工建造“蒼龍”號航空母艦。“蒼龍”號的排水量為28800噸,載機63架,航速為34節。盡管後來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放寬了《華盛頓條約》的限製,但曰本人並不滿足。他們的理論是,隻要曰本下一艘航空母艦在條約期滿以後竣工,就不能說曰本違約。曰本無意續約,所以對“蒼龍”號的後續艦“天龍”的設計作了很大改動,排水量更大了。


    曰本人根據1937年海軍擴充計劃建造另外兩艘航空母艦時由於不再受任何條約的限製,設計師們第一次能夠按照規定的技術規格,設計所需尺寸的航空母艦。


    “翔鶴”號和“瑞鶴”號的標準排水量35675噸,各載機82架,航速34節。曰本飛機特別輕,起飛無須外力幫助,因此沒有裝彈射器。兩艦均配備了11組攔阻索,艦首3組,艦尾8組,有兩層機庫,三部升降機;最前麵的一部在中線,另外兩部在左右兩舷(不對稱)。起初準備把煙囪安排在兩舷側,為了吸取“天龍”號的經驗,重新審查了設計,最終在右舷側裝了兩個彎曲的煙囪和一個小型上層建築。


    “翔鶴”和“瑞鶴號”是曰本航空母艦中的一對驕子,並成了其它一些航空母艦的設計基礎。和“龍驤”號輕型航空母艦一樣,它們的幹舷很高,風浪中航行時海浪打不到飛行甲板。艦首裝了一部很大的“零”式水聽器或被動式聲納,用以探測敵潛艇。不過,軍艦隻有低速航行時,水聽器才能有效地進行工作。艦上的防禦武器很強,有八座89式雙聯裝127毫米40倍口徑高射炮和12座三聯裝25毫米炮。


    此時甲板上的戰機開始一架接一架的起飛,曰本人在飛行甲板上的一套作業方法和美英不同。飛行長和另外兩名軍官在艦橋上負責指揮。一名軍官在飛行甲板上指揮飛機的運動,如滑跑。起飛程序很簡單:飛行長或者他的助手舉起一麵小白旗,這就是向飛行員發出的起飛信號;每隔20秒鍾起飛一架,不再發令;如果飛行長打算結束起飛作業,他就放下小白旗。需要降落的飛機要在離航空母艦大約400米到600米的地方做反降落航向飛行,表示它要求降落。在飛行甲板作好準備後,甲板飛行軍官(曰本人叫甲板整備員)則用閃光燈通知飛機降落。距上層建築最近的飛行員在離航空母艦大約800米遠的地方從200米高度開始降落。飛行甲板上並不發出什麽信號來幫助飛行員判斷他的降落方向是否準確,飛行員必須自己判斷。在飛行甲板前端有一個蒸汽噴管,用蒸汽的流向顯示甲板上的風向;飛行甲板的中央和邊緣有一排燈,用以標識飛行甲板的高度。


    相比於中美兩國,曰本人的裝備和情報工作可能有些遜色,但他們的航空母艦戰術還是相當高明的。曰本人不僅把每一艘航空母艦看作特混艦隊(由一位將軍銜的指揮官指揮)的戰鬥力核心,而且將每一艘航空母艦都當作一個讀力單位來行動。就是說,支援艦艇為航空母艦提供最有效防空保障的同時,航空母艦本身要在防空和反潛中首先發揮最大作用,在航空母艦之間,戰鬥機巡邏和轟炸機空襲兩者都能統籌安排,兩艘航空母艦的兵力可以同時攻擊一個目標,加倍打擊敵人。而中國和美國航空母艦的行動準則是,在不打亂整個作戰計劃的前提下,指揮特混艦隊的每一位將軍視情況需要,可以自行其事。然而,這種做法在實踐上往往導致戰術配合失調,給警戒艦艇增加負擔;每艘航空母艦要單獨派出戰鬥機進行巡邏,為攻擊部隊護航;水麵艦艇要承擔防空和反潛雙重任務。


    此時,輕型航空母艦上的飛機也紛紛起飛。


    曰本人知道,他們的工業資源根本抵不過美國和中國,所以,他們盼望使戰爭能夠速戰速決。因此曰本人也預先製訂了一些應急造艦計劃,主要是為了改善航空母艦短缺的情況。早在1931年,曰本人就設計了一艘大型潛艇供應艦,以便在必要時可以很快改裝成航空母艦。1934年,曰本又設計了2艘快速加油船。這些艦船結構上的主要特征是,必要時可以安裝飛行甲板和武備。結果,1940年到1941年,“大鯨”號、“劍崎”號和“高崎”號(都分別改裝成“龍鳳”號(排水量13360噸,載機31架)、“祥鳳”號和“瑞鳳”號(排水量11262噸,載機30架)輕型航空母艦。“龍鳳”號的飛行甲板太小,因而大多在近海活動。“祥鳳”號和“瑞鳳”號的飛行甲板較寬,成為艦隊中有效的作戰艦隻。這些輕型航母作戰也相當活躍。象“瑞鳳”號就多次參戰,在錫蘭海戰中被擊沉。


    曰本海軍類似的改裝航空母艦還有不少,曰本郵船公司有3艘17000噸級的豪華郵船“新田丸”、“八幡丸”和“春曰丸”,投入營運後不久戰爭爆發。由於通往歐洲的正常航線中斷,這3艘郵船被海軍征用,用來改裝航空母艦。“春曰丸”在佐世保海軍工廠進行改裝,1940年9月改裝竣工。1940年“新田丸”和“八幡丸”同樣也進行了改裝,曆時大約6個月。這3艘輕型航空母艦重新命名為“大鷹”號、“衝鷹”號和“雲鷹”號,航速21節,載機30架,作為第二線艦隻或輔助航空母艦服役。如果說曰本人曾經製訂過某種護航政策的話,這3艘艦可以說是第一批護航航空母艦。“大鷹”號、“衝鷹”號和“雲鷹”號裝有攔阻裝置和彈射器,能夠同聯合艦隊一起行動,一開始其主要任務,隻限於運送飛機和訓練飛行人員,但在特殊情況時,也可以參加戰鬥。另外,1940年10月,曰本郵船公司兩艘更大的27000噸郵船“出雲丸”和“韁原丸”開始進行改裝。這兩艘郵船於1941年6月下水,1942年夏季編入現役,命名為“飛鷹”號和“隼鷹”號,排水量為24140噸,載機53架。這是曰本第一批把煙囪裝在上層建築上的航空母艦,煙囪呈26度斜角外伸(這是曰本航空母艦煙囪的典型配置),使飛行甲板避開煙塵。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高科技軍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銀刀駙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銀刀駙馬並收藏高科技軍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