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死的?”
楚都與啟地相隔百裏,加以戰禍連連,消息自然閉塞許多。
王雲道:“被楚王葉清川於楚都百姓麵前一刀刀淩遲而死。”
聽到淩遲而死,嚴奕眼底閃過一絲異色,而周圍將領卻是瞬間炸開了鍋。
“士可殺不可辱,清川小兒欺人太甚。”
就算之前嚴奕已經明令他人不得多言,但聽到元傑被淩遲而死,周圍的將領再忍不住斥責。
嚴奕這一次沒有怪罪,畢竟當眾淩遲元傑著實是在打靖國的臉,他心底對葉清川也有幾分怨念。
李英忽然站出,“大將軍,我願率軍數萬再攻楚都,來報葉清川淩辱之恥。”
嚴奕揮手示意李英稍安勿躁,轉而對著王雲道:“你之前說你要手刃元傑?”
王雲坦言道:“是。”
“為何?”
“為兄弟報仇。”
嚴奕眯著眼接著問道:“元傑殺了你兄弟?”
“不是。”
嚴奕追問:“誰殺了你兄弟?”
“楚軍。”
“王雲聽令,令你率五萬靖軍再攻楚都,將功補過。”
“王雲領命。”
這一番問答下來,卻將靖軍西線的事重新拍案,引得周圍將領不滿。李英更是跳出來說道:“大將軍,一個罪臣不罰反升,有失偏頗,我等不服。”
有人挑頭,其餘人自然皆跟在其後嚷嚷不服。
嚴奕眯著眼望向李英,“我還未說完,你便說不罰反升,莫不是你才是大將軍?”
李英惶恐,“不敢。”
嚴奕冷哼了一聲,說道:“王雲是罪臣,率兵攻楚是他的本分,攻下無賞,失利重罰,你們誰要頂替他?”
眾將領的花花腸子嚴奕摸得一清二楚,如今攻下無賞,失利重罰他們自然不敢再冒頭,皆是不由噤聲。
“王雲叛軍事實,杖責一百暫且記下,歸靖之日一次清算。”
聽到還有杖責,眾將領也不再多說什麽。王雲歸軍的這件事便這樣被嚴奕簡單處理,影響壓到了最低。
迴到寢帳,嚴奕忽然對嚴柯說道:“你即刻去楚都一趟,探明元傑在楚都做了什麽。”
嚴柯道:“你信了王雲的話?”
“不。”嚴奕說道:“我是信了葉清川的行為。雖說在靖國之時我看不慣他,但心底卻是佩服他的。這樣一人若不是因元傑做了什麽挑戰他底線的事,他是萬萬不會淩遲元傑。”
嚴柯道:“你信了葉清川,所以你信了王雲。”
嚴奕點點頭,“嗯,可以這麽說。所以我要在其他將領沒有迴神之時將這副擔子還給王雲,我不想再讓那些酒囊飯袋染指太多權力。”
嚴奕得知葉清川淩遲元傑便已經信了王雲的話,同時他便做出讓壓下王雲迴軍的影響從而讓他接手靖軍西線的決定,而李英也是反應迅速想橫插一手,不過終也是被嚴奕嚇退。
隻是既然信了王雲,又何須再去楚都調查。嚴柯問道:“你在擔心什麽?”
“擔心元傑是個畜生,有辱靖國臉麵。”
“知道了。”嚴柯道:“我馬上去。”
“你小心點。”嚴奕下意識的囑咐了一句,說出來卻覺得渾身不自在。
嚴柯在聽到嚴奕的叮囑身形一顫,沒說什麽便離了帳。
嚴奕閉上眼不再想剛剛的那點尷尬,轉而考慮分兵的可能。按理啟城久攻不下,如今不轉戰便隻得加大攻勢。但嚴奕總覺有把劍懸於他頭上,這把劍便是糧草。他已經料定是易楓耍計斷了他的糧路,但他終是決定控製糧食的消耗來放手一搏,畢竟撤退的代價太大了。隻是分兵的代價也不小,念此嚴奕不由歎了口氣。想想一個帝國被兩個王國逼得左右為難,也是好笑。
就這般挑燈之下,不知不覺,東方既白。
嚴奕終決定一鼓作氣最後賭一把,不久便響起陣陣戰鼓聲。
今天的啟軍也是奇,卻是易楓早已下令避而不戰。
原來在上次林浩軒被圍的那刻,易楓便已經窺得幾分,料到嚴奕耐不住性子。之後又從林浩軒那裏得知與他對陣的羅晉種種不同平常的表現,易楓更是確定嚴奕意識到了他的計謀,卻是想控製糧草消耗來放手一搏。
這是易楓一直心心念叨的時刻,從最早的布局起,易楓便一直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
“影子。”易楓眺望著正在遠方集結的靖軍,忽然喚了一聲。
一道身影出現在易楓身邊,卻是那位半仙刺客,影子。依舊是黑袍包裹,看不清體型樣貌,依舊是那般藏身於陰影之下,倒是對得起他的名字。而與以前不同的是他手指輕握,卻不見實物,竟是一把看不見的利劍。
半仙刺客,不見身形;無影利劍,不見刀刃。這似乎解釋了之前靖軍先天於城下莫名死亡的一幕。
迴想起來,這無影的利劍卻是影子奉易楓命令前往助梓國時意外所得。影子本就是頂尖的刺客,得此神器後,更是讓影子如虎添翼。隻是這無影的利劍似乎有所蹊蹺,便被三娘借去了一段時間。而易楓幾日前突發奇想,便有了城下那駭人的一幕。
如今易楓要的便是拖延,拖得時間越久對他越有好處,所以影子這一奇招卻被再祭出。
易楓望著靖軍隊伍即將集結完成,遙指著靖軍對影子道:“玩玩。”
影子又一次沒了身影,而易楓卻是扶於城牆,眺望著遠處的靖軍,不時傻笑幾聲。
“小,王上,我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陶老板站於易楓身邊說道。
易楓不置可否,帶著一絲陰笑,迴了句,“看戲。”
兩軍對壘,萬千人命,終隻是一場戲劇?陶老板真的看不透易楓了。他變得讓陶老板如今私下都不敢再稱“小子”,他將一切表情都隱藏下來,隻剩了這一絲陰險的笑。
片刻後,靖軍已經集結好的隊形突然淩亂,一時間隊形零散,人仰馬翻。
影子出手了。
那般毫無聲息的殺伐,讓靖軍喚醒了幾日前內心的陰影。
遙想當時先天莫名死亡之事大多還是口
口相傳,今日卻是確確實實見了真。恐慌在靖軍之中迅速蔓延,原本殺氣凜然的隊伍一瞬間被瓦解,變成橫衝直撞的蝦兵蟹將。
“王上,我們此時可否出兵一舉擊潰靖軍?”林浩軒見靖軍的那般模樣,卻覺得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易楓卻搖搖頭否決了林浩軒,“再看。”
林浩軒見易楓不采納他的意見,錯失良機,心底有些氣餒。但林浩軒還是不忘給陶老板使眼色,讓他勸說。
陶老板得了訊息,正要對易楓勸說之時,影子迴來了。
“如何?”易楓問道。
影子老實說道:“殺了幾個後天,嚴奕便帶幾名半仙趕來了。”
易楓點頭明了。他知道嚴奕非等閑之輩,在事情發生之後必定會立即帶半仙來捉拿影子,因為嚴奕知道影子的優勢就是帶給靖軍恐懼,若是影子被抓,恐懼也就不複存在,影子的影響便也被降到了最低。所以易楓讓影子得手便退,就是為了保持影子的神秘感讓靖軍忌憚,從而拖延時間。
畢竟這場戰爭到如今已經是一場攻防戰,嚴奕耗不起,而易楓需要耗,攻到底的物極反轉,而防守也將否極泰來。
今日影子這般一鬧,倒是讓靖軍的蓄勢一擊落空,短時間是再戰不起來。如此,易楓的目的達到了。
“迴城。”易楓不知道嚴奕要多久來處理靖軍的恐懼情緒,但他不願去賭一場本已穩操勝券博弈,穩紮穩打之下耗死嚴奕才是上策。
林浩軒見易楓下城,便叮囑啟軍哨位謹防靖軍,也就跟著下了城。
用這種虛虛實實的打法果然震懾住了靖軍,易楓一時高興,便邀了陶老板、林浩軒等人今晚小聚。
靖軍方麵,嚴奕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正跟眾靖軍將士解釋。雖然憑著威望壓下了躁動,但靖軍心底裏的恐懼,嚴奕一時也是無可奈何,也隻得安排靖軍先迴營地,再做圖謀。
“大將軍,我們怎麽辦?”
議帳內,眾將領臉上皆是愁苦。今日本已經磨刀霍霍,誰想啟軍整了這麽一出,反倒讓他們進退不得。
嚴奕思考了一番,終是下了決心,“易楓,你不仁,我便不義。”
“大將軍的意思是?”
嚴奕目光一凝,“刺殺。”
刺殺?雖然半仙能入得了城池,但終不是刺客,隻怕有命進無命出。再者,易楓身邊也不乏半仙高手,隻怕還沒刺便已經被殺。諸如此上原因,對於嚴奕提出的刺殺,眾將領一時沒有迴應。
嚴奕自然讀懂了他們意思,說道:“我並沒言刺殺易楓,若能刺殺得了他還何須發動戰爭。”
眾將領一想,也是這個理,便問道:“大將軍以為如何刺殺?”
“刺殺不是關鍵,關鍵是如何破局。”嚴奕說道:“我們若能尋到那刺客自然最好,若是尋不到也要再尋一人。”
眾將領聽明白了,嚴奕是想硬抓一名刺客來當替罪羔羊,從而瓦解靖軍將士心底的恐懼。
眾將領互望了一眼,“但聽大將軍吩咐。”
楚都與啟地相隔百裏,加以戰禍連連,消息自然閉塞許多。
王雲道:“被楚王葉清川於楚都百姓麵前一刀刀淩遲而死。”
聽到淩遲而死,嚴奕眼底閃過一絲異色,而周圍將領卻是瞬間炸開了鍋。
“士可殺不可辱,清川小兒欺人太甚。”
就算之前嚴奕已經明令他人不得多言,但聽到元傑被淩遲而死,周圍的將領再忍不住斥責。
嚴奕這一次沒有怪罪,畢竟當眾淩遲元傑著實是在打靖國的臉,他心底對葉清川也有幾分怨念。
李英忽然站出,“大將軍,我願率軍數萬再攻楚都,來報葉清川淩辱之恥。”
嚴奕揮手示意李英稍安勿躁,轉而對著王雲道:“你之前說你要手刃元傑?”
王雲坦言道:“是。”
“為何?”
“為兄弟報仇。”
嚴奕眯著眼接著問道:“元傑殺了你兄弟?”
“不是。”
嚴奕追問:“誰殺了你兄弟?”
“楚軍。”
“王雲聽令,令你率五萬靖軍再攻楚都,將功補過。”
“王雲領命。”
這一番問答下來,卻將靖軍西線的事重新拍案,引得周圍將領不滿。李英更是跳出來說道:“大將軍,一個罪臣不罰反升,有失偏頗,我等不服。”
有人挑頭,其餘人自然皆跟在其後嚷嚷不服。
嚴奕眯著眼望向李英,“我還未說完,你便說不罰反升,莫不是你才是大將軍?”
李英惶恐,“不敢。”
嚴奕冷哼了一聲,說道:“王雲是罪臣,率兵攻楚是他的本分,攻下無賞,失利重罰,你們誰要頂替他?”
眾將領的花花腸子嚴奕摸得一清二楚,如今攻下無賞,失利重罰他們自然不敢再冒頭,皆是不由噤聲。
“王雲叛軍事實,杖責一百暫且記下,歸靖之日一次清算。”
聽到還有杖責,眾將領也不再多說什麽。王雲歸軍的這件事便這樣被嚴奕簡單處理,影響壓到了最低。
迴到寢帳,嚴奕忽然對嚴柯說道:“你即刻去楚都一趟,探明元傑在楚都做了什麽。”
嚴柯道:“你信了王雲的話?”
“不。”嚴奕說道:“我是信了葉清川的行為。雖說在靖國之時我看不慣他,但心底卻是佩服他的。這樣一人若不是因元傑做了什麽挑戰他底線的事,他是萬萬不會淩遲元傑。”
嚴柯道:“你信了葉清川,所以你信了王雲。”
嚴奕點點頭,“嗯,可以這麽說。所以我要在其他將領沒有迴神之時將這副擔子還給王雲,我不想再讓那些酒囊飯袋染指太多權力。”
嚴奕得知葉清川淩遲元傑便已經信了王雲的話,同時他便做出讓壓下王雲迴軍的影響從而讓他接手靖軍西線的決定,而李英也是反應迅速想橫插一手,不過終也是被嚴奕嚇退。
隻是既然信了王雲,又何須再去楚都調查。嚴柯問道:“你在擔心什麽?”
“擔心元傑是個畜生,有辱靖國臉麵。”
“知道了。”嚴柯道:“我馬上去。”
“你小心點。”嚴奕下意識的囑咐了一句,說出來卻覺得渾身不自在。
嚴柯在聽到嚴奕的叮囑身形一顫,沒說什麽便離了帳。
嚴奕閉上眼不再想剛剛的那點尷尬,轉而考慮分兵的可能。按理啟城久攻不下,如今不轉戰便隻得加大攻勢。但嚴奕總覺有把劍懸於他頭上,這把劍便是糧草。他已經料定是易楓耍計斷了他的糧路,但他終是決定控製糧食的消耗來放手一搏,畢竟撤退的代價太大了。隻是分兵的代價也不小,念此嚴奕不由歎了口氣。想想一個帝國被兩個王國逼得左右為難,也是好笑。
就這般挑燈之下,不知不覺,東方既白。
嚴奕終決定一鼓作氣最後賭一把,不久便響起陣陣戰鼓聲。
今天的啟軍也是奇,卻是易楓早已下令避而不戰。
原來在上次林浩軒被圍的那刻,易楓便已經窺得幾分,料到嚴奕耐不住性子。之後又從林浩軒那裏得知與他對陣的羅晉種種不同平常的表現,易楓更是確定嚴奕意識到了他的計謀,卻是想控製糧草消耗來放手一搏。
這是易楓一直心心念叨的時刻,從最早的布局起,易楓便一直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
“影子。”易楓眺望著正在遠方集結的靖軍,忽然喚了一聲。
一道身影出現在易楓身邊,卻是那位半仙刺客,影子。依舊是黑袍包裹,看不清體型樣貌,依舊是那般藏身於陰影之下,倒是對得起他的名字。而與以前不同的是他手指輕握,卻不見實物,竟是一把看不見的利劍。
半仙刺客,不見身形;無影利劍,不見刀刃。這似乎解釋了之前靖軍先天於城下莫名死亡的一幕。
迴想起來,這無影的利劍卻是影子奉易楓命令前往助梓國時意外所得。影子本就是頂尖的刺客,得此神器後,更是讓影子如虎添翼。隻是這無影的利劍似乎有所蹊蹺,便被三娘借去了一段時間。而易楓幾日前突發奇想,便有了城下那駭人的一幕。
如今易楓要的便是拖延,拖得時間越久對他越有好處,所以影子這一奇招卻被再祭出。
易楓望著靖軍隊伍即將集結完成,遙指著靖軍對影子道:“玩玩。”
影子又一次沒了身影,而易楓卻是扶於城牆,眺望著遠處的靖軍,不時傻笑幾聲。
“小,王上,我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陶老板站於易楓身邊說道。
易楓不置可否,帶著一絲陰笑,迴了句,“看戲。”
兩軍對壘,萬千人命,終隻是一場戲劇?陶老板真的看不透易楓了。他變得讓陶老板如今私下都不敢再稱“小子”,他將一切表情都隱藏下來,隻剩了這一絲陰險的笑。
片刻後,靖軍已經集結好的隊形突然淩亂,一時間隊形零散,人仰馬翻。
影子出手了。
那般毫無聲息的殺伐,讓靖軍喚醒了幾日前內心的陰影。
遙想當時先天莫名死亡之事大多還是口
口相傳,今日卻是確確實實見了真。恐慌在靖軍之中迅速蔓延,原本殺氣凜然的隊伍一瞬間被瓦解,變成橫衝直撞的蝦兵蟹將。
“王上,我們此時可否出兵一舉擊潰靖軍?”林浩軒見靖軍的那般模樣,卻覺得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易楓卻搖搖頭否決了林浩軒,“再看。”
林浩軒見易楓不采納他的意見,錯失良機,心底有些氣餒。但林浩軒還是不忘給陶老板使眼色,讓他勸說。
陶老板得了訊息,正要對易楓勸說之時,影子迴來了。
“如何?”易楓問道。
影子老實說道:“殺了幾個後天,嚴奕便帶幾名半仙趕來了。”
易楓點頭明了。他知道嚴奕非等閑之輩,在事情發生之後必定會立即帶半仙來捉拿影子,因為嚴奕知道影子的優勢就是帶給靖軍恐懼,若是影子被抓,恐懼也就不複存在,影子的影響便也被降到了最低。所以易楓讓影子得手便退,就是為了保持影子的神秘感讓靖軍忌憚,從而拖延時間。
畢竟這場戰爭到如今已經是一場攻防戰,嚴奕耗不起,而易楓需要耗,攻到底的物極反轉,而防守也將否極泰來。
今日影子這般一鬧,倒是讓靖軍的蓄勢一擊落空,短時間是再戰不起來。如此,易楓的目的達到了。
“迴城。”易楓不知道嚴奕要多久來處理靖軍的恐懼情緒,但他不願去賭一場本已穩操勝券博弈,穩紮穩打之下耗死嚴奕才是上策。
林浩軒見易楓下城,便叮囑啟軍哨位謹防靖軍,也就跟著下了城。
用這種虛虛實實的打法果然震懾住了靖軍,易楓一時高興,便邀了陶老板、林浩軒等人今晚小聚。
靖軍方麵,嚴奕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正跟眾靖軍將士解釋。雖然憑著威望壓下了躁動,但靖軍心底裏的恐懼,嚴奕一時也是無可奈何,也隻得安排靖軍先迴營地,再做圖謀。
“大將軍,我們怎麽辦?”
議帳內,眾將領臉上皆是愁苦。今日本已經磨刀霍霍,誰想啟軍整了這麽一出,反倒讓他們進退不得。
嚴奕思考了一番,終是下了決心,“易楓,你不仁,我便不義。”
“大將軍的意思是?”
嚴奕目光一凝,“刺殺。”
刺殺?雖然半仙能入得了城池,但終不是刺客,隻怕有命進無命出。再者,易楓身邊也不乏半仙高手,隻怕還沒刺便已經被殺。諸如此上原因,對於嚴奕提出的刺殺,眾將領一時沒有迴應。
嚴奕自然讀懂了他們意思,說道:“我並沒言刺殺易楓,若能刺殺得了他還何須發動戰爭。”
眾將領一想,也是這個理,便問道:“大將軍以為如何刺殺?”
“刺殺不是關鍵,關鍵是如何破局。”嚴奕說道:“我們若能尋到那刺客自然最好,若是尋不到也要再尋一人。”
眾將領聽明白了,嚴奕是想硬抓一名刺客來當替罪羔羊,從而瓦解靖軍將士心底的恐懼。
眾將領互望了一眼,“但聽大將軍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