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沒有。”
易楓點點頭示意對方先退下。
沒有,沒有,這是易楓這今日聽到最多的話語。
昨日易楓等人痛襲了那三萬人之多的駐地後就一路疾馳來到了十幾公裏外的地方小憩。
期間易楓也將自己對梓軍糧草路線的推測告訴了眾人,並每支路線派出五人小隊去查勘得以優先掌握情況。
易楓相信如今剩下的梓軍一定已經抱團在了一處,他們此時防備著易楓等人的再次偷襲,但等他們反應過來後必會壓進與那運糧之人匯合。到時,既有迴天之力易楓也再無方法應對。
“王上,沒有異常。”
最後一支小隊迴來了,帶迴了相同的消息。
易楓點點頭示意大家先休息,自己卻又拿出地圖查看。
莫不是易楓猜錯了路線?但這十三條官道卻是融雪後比較快穩的道路,梓國的糧草沒必要舍近求遠吧。
莫不是時間不到?這更不可能,易楓所算的融雪時間已過了幾天,若梓國重視這支軍隊便已經趁著融雪之際派出了糧草,隻可能早卻沒有晚的道理。
如此倒是哪裏出了問題?
易楓卻不明白,看著地圖陷入了苦思。
......
“監軍,我們是不是加緊時間前往支援?”一名著梓軍將領甲衣的男子對上麵那喝著小酒唱著曲的少年抱拳問道。
少年年紀不大,看著僅有十八出頭,臉上依舊透著一股稚嫩和頑劣。聽到了下麵著衣甲的將軍詢問,卻是有幾分不高興,“宋將軍有理,大才。這監軍之職讓於將軍如何?”
宋將軍連忙抱拳道:“不敢。”
少年撇撇嘴,“我們晚去幾日讓那啟軍與溟軍狗咬狗,到時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不是更好。”
“監軍……”
“好了!就這般,若宋將軍有疑便做這監軍,若不然就請閉言。”
少年的那套花花腸子卻已經被宋將軍摸透,乍一聽合理的計策卻是漏洞百出,卻不說是否能漁翁得利,就是先與梓軍匯合又有何妨?
不想少年便便用話語擠兌,宋將軍沉默了一番道了句“是”,便也無奈下去了。
“監軍,監軍!”少年見宋將軍出了帳也不再複之前的歡悅,氣悶著道:“也不知皇父讓我做這監軍作甚。”
越想越氣,終是一腳踢翻了身邊的酒壺。
山洞之中易楓還在揣摩著可能的情況,卻不知道一個監軍的任性讓其的推算都落了空。
算到了雪融的天時,算準了十三條官道的地利,卻是沒有算透人,功虧一簣。
但易楓卻也不知,反複斟酌查看是否遺漏了哪條信息,左思右想卻也無果。
“不應該呀?”易楓心裏頭不解,但也不知錯在何處。
罷了罷了,明日再派人去那十三條官道查看一番吧。
心中無果,易楓無奈隻得再試一次。
次日,易楓再派小隊前去查看,這次卻叫他們再往深了查。小隊領命後查看範圍比之昨天更近了十幾公裏。
半天後,各小隊又再陸續的迴來。
“王上,並未發現。”
“王上,沒有。”
“王上,卻無痕跡。”
......
卻和昨天一般,最後一支小隊也說出並未發生梓國糧草押運痕跡。
易楓一歎,這糧草卻是劫不了了。若糧草走其他路徑便已到了梓軍駐地,也再無可做之功;若糧草還未到,如今梓軍定已經反應過來,不走便落得個腹背受敵。再者,那溟軍還在山關不遠處駐軍,卻是要迴山關主持軍隊。
“走吧。”
易楓無奈也隻得迴山關,此次卻是亦喜亦憂,至少易楓是這般認為。喜的是斬殺了梓軍一半的兵力,雖還有一半但對山關的壓力卻不再那般巨大。憂的是梓軍來了個與溟軍範舉一般睿智的人,卻是苦惱。
沒錯,易楓將押運糧草之人想得跟範舉一般睿智,但若他知道這梓軍運糧之人隻是任性賭氣而避了這殺局又當做何感想。
世間之事,得之亦或失之,誰能說得清道得明?須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易楓帶著千人趕迴了山關,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一路的奔馳,夜色下山關就在眼前,易楓等人也是鬆了口氣。
“王上歸來,速速開門。”姚老頭扯著嗓子對高牆之上的啟軍甲士喊道。
城牆上的甲士沒有迴應,耳尖的易楓還聽到了箭拉弦的聲音。
姚老頭也聽到了那箭弦聲,不由惱怒,一聲大喝道:“大膽!你們想謀反嗎?”
城牆之上的甲士沒有迴應,隻有冰冷的箭頭對著易楓等人。
就在雙方相互僵持不下之時,城牆上一個聲音喊道:“是王上,是王上,開城門。”仔細一聽是林浩宇的聲音。
城門被打開,但易楓心情有幾分沉重,卻不是被關於城外的怨恨而是對城牆之上的人那份謹小慎微的擔憂。
看來在易楓等人走了之後,這山關也並不平靜。
入了關,果然如易楓所料,在兩天前的夜晚卻是真的出了事。
據林浩宇所說,那夜有千人冒充易楓等人來騙開城門。由於夜色看不清對方的麵容,而且易楓等人確實有千人外出,守關的甲士也不宜有他便開了城門。
待開門後,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而那入門的千人卻是瞬間發難開始襲殺周邊甲士,一時間大有被溟國攻取的可能。
好在三娘及時出現擊斃了那千人又令甲士忙關上城門,不然隻怕如今的山關已是溟軍的囊中之物。
易楓聽言也是一陣後怕,腦海中卻是浮現了範舉的身影。如此計策定是那範舉想出,若不然溟軍之中再無其他可用之人。
對範舉的恨意讓易楓忍不住想今夜趁著夜色刺殺掉對方。但易楓也隻是想想,既然他們能知道易楓等走了千人,定然也會知道今晚易楓等人迴來。溟軍的駐地定會加強防衛,卻是不可能刺殺了。
易楓搖搖頭繼續拋棄了那想法繼續走著,忽然卻停下了腳步。
“等等,等等。我能想到的範舉也能想到,我今晚迴來範舉知道後便也會揣摩我的心思,如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我無害。”易楓來迴踱著步子,腦中的思維卻是飛速的轉動著。
“如此,範舉應我所想得出的是無害,那我應他所想便是安全,再者最多隻是加大防衛罷了。關鍵的關鍵是範舉認為我不會刺殺他,他的主觀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安全的。”
想到這,易楓笑了。一個機智的人最怕的就是合理推斷出來後的主觀想法,如此隻會讓他應著主觀想法而思考,這是致命的。
易楓相信,若範舉算計著,那今晚他便是自我感覺安全的,若他沒有算計,那今晚的甲士巡邏力度卻不會太大。
不管他是否算計了易楓,易楓覺得都可以嚐試冒險一番。若是算計,則外強內弱,即巡邏的甲士雖會增加,但範舉心中卻認為自己是安全的;若是沒算計,範舉內心保持著警惕,但巡邏力度還是會如往常一般。
易楓心裏思量著便打定了主意,僅帶著姚老頭和影子又出了關。
遠處,易楓看著那比平時多了幾倍的巡邏甲士心裏不由一陣高興。這說明範舉知道了易楓會迴來,還站在易楓的角度考慮了問題,如此才有這般景象。
比起範舉心懷戒備,易楓更希望他高枕無憂,及時外麵的防備加大了幾分。智者心懷戒心之時卻是最難刺殺之時,他們會考慮到可能的情況,卻是不好下手。
雖然心中有了結論,但易楓沒有輕易冒進。一是這防守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二來也要確認那範舉是否真的如易楓所想一般,還是故布疑陣請君入甕。
其實判別也簡單,看那中軍帳何時熄燈即可。若是已經熄燈或是遲遲不熄燈便是範舉故做疑陣,早已熄燈是疑陣誘敵深入,遲遲不熄燈是設下陷阱等結果。如此子夜左右熄燈卻是正常,一來公事處理的差不多,二來卻是正常休息時間,合情合理。
當然,易楓不相信那範舉能想到這一步。其實連易楓自己都是步步為營才想到此處,而這卻是易楓正在做此事才得以循序漸進。在易楓的記憶中能一次就想到所有可能的君邪一個,葉鑫一個,此後便再無其他。
摸出了規律,易楓和姚老頭影子趁著空隙閃入了溟軍駐地。
易楓也不耽擱直接便往中軍帳而去。
幾個閃身後,入眼便見了中軍帳。易楓不願再靠近偷聽,上次固然是範舉早已料到的原因,但誰又能保證範舉沒有一些能察覺周遭的手段,易楓不願冒險。
望著那依舊明亮的中軍帳,易楓問著旁邊的姚老頭,“幾時?”
姚老頭望了望天邊的群星,迴道:“已是子時。”
易楓點點頭,若到了醜時,範舉還未休息那易楓便也退了。子時,是否刺殺便看這個時辰了。
三人貓在離中軍帳百米遠之地,眼睛盯著中軍帳的燈光一眨不眨,心中倒是帶著幾分期待。
夜風襲人,初春的風帶著些還未消融的寒意,卻是有些凍人。
易楓點點頭示意對方先退下。
沒有,沒有,這是易楓這今日聽到最多的話語。
昨日易楓等人痛襲了那三萬人之多的駐地後就一路疾馳來到了十幾公裏外的地方小憩。
期間易楓也將自己對梓軍糧草路線的推測告訴了眾人,並每支路線派出五人小隊去查勘得以優先掌握情況。
易楓相信如今剩下的梓軍一定已經抱團在了一處,他們此時防備著易楓等人的再次偷襲,但等他們反應過來後必會壓進與那運糧之人匯合。到時,既有迴天之力易楓也再無方法應對。
“王上,沒有異常。”
最後一支小隊迴來了,帶迴了相同的消息。
易楓點點頭示意大家先休息,自己卻又拿出地圖查看。
莫不是易楓猜錯了路線?但這十三條官道卻是融雪後比較快穩的道路,梓國的糧草沒必要舍近求遠吧。
莫不是時間不到?這更不可能,易楓所算的融雪時間已過了幾天,若梓國重視這支軍隊便已經趁著融雪之際派出了糧草,隻可能早卻沒有晚的道理。
如此倒是哪裏出了問題?
易楓卻不明白,看著地圖陷入了苦思。
......
“監軍,我們是不是加緊時間前往支援?”一名著梓軍將領甲衣的男子對上麵那喝著小酒唱著曲的少年抱拳問道。
少年年紀不大,看著僅有十八出頭,臉上依舊透著一股稚嫩和頑劣。聽到了下麵著衣甲的將軍詢問,卻是有幾分不高興,“宋將軍有理,大才。這監軍之職讓於將軍如何?”
宋將軍連忙抱拳道:“不敢。”
少年撇撇嘴,“我們晚去幾日讓那啟軍與溟軍狗咬狗,到時我們再坐收漁翁之利不是更好。”
“監軍……”
“好了!就這般,若宋將軍有疑便做這監軍,若不然就請閉言。”
少年的那套花花腸子卻已經被宋將軍摸透,乍一聽合理的計策卻是漏洞百出,卻不說是否能漁翁得利,就是先與梓軍匯合又有何妨?
不想少年便便用話語擠兌,宋將軍沉默了一番道了句“是”,便也無奈下去了。
“監軍,監軍!”少年見宋將軍出了帳也不再複之前的歡悅,氣悶著道:“也不知皇父讓我做這監軍作甚。”
越想越氣,終是一腳踢翻了身邊的酒壺。
山洞之中易楓還在揣摩著可能的情況,卻不知道一個監軍的任性讓其的推算都落了空。
算到了雪融的天時,算準了十三條官道的地利,卻是沒有算透人,功虧一簣。
但易楓卻也不知,反複斟酌查看是否遺漏了哪條信息,左思右想卻也無果。
“不應該呀?”易楓心裏頭不解,但也不知錯在何處。
罷了罷了,明日再派人去那十三條官道查看一番吧。
心中無果,易楓無奈隻得再試一次。
次日,易楓再派小隊前去查看,這次卻叫他們再往深了查。小隊領命後查看範圍比之昨天更近了十幾公裏。
半天後,各小隊又再陸續的迴來。
“王上,並未發現。”
“王上,沒有。”
“王上,卻無痕跡。”
......
卻和昨天一般,最後一支小隊也說出並未發生梓國糧草押運痕跡。
易楓一歎,這糧草卻是劫不了了。若糧草走其他路徑便已到了梓軍駐地,也再無可做之功;若糧草還未到,如今梓軍定已經反應過來,不走便落得個腹背受敵。再者,那溟軍還在山關不遠處駐軍,卻是要迴山關主持軍隊。
“走吧。”
易楓無奈也隻得迴山關,此次卻是亦喜亦憂,至少易楓是這般認為。喜的是斬殺了梓軍一半的兵力,雖還有一半但對山關的壓力卻不再那般巨大。憂的是梓軍來了個與溟軍範舉一般睿智的人,卻是苦惱。
沒錯,易楓將押運糧草之人想得跟範舉一般睿智,但若他知道這梓軍運糧之人隻是任性賭氣而避了這殺局又當做何感想。
世間之事,得之亦或失之,誰能說得清道得明?須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易楓帶著千人趕迴了山關,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一路的奔馳,夜色下山關就在眼前,易楓等人也是鬆了口氣。
“王上歸來,速速開門。”姚老頭扯著嗓子對高牆之上的啟軍甲士喊道。
城牆上的甲士沒有迴應,耳尖的易楓還聽到了箭拉弦的聲音。
姚老頭也聽到了那箭弦聲,不由惱怒,一聲大喝道:“大膽!你們想謀反嗎?”
城牆之上的甲士沒有迴應,隻有冰冷的箭頭對著易楓等人。
就在雙方相互僵持不下之時,城牆上一個聲音喊道:“是王上,是王上,開城門。”仔細一聽是林浩宇的聲音。
城門被打開,但易楓心情有幾分沉重,卻不是被關於城外的怨恨而是對城牆之上的人那份謹小慎微的擔憂。
看來在易楓等人走了之後,這山關也並不平靜。
入了關,果然如易楓所料,在兩天前的夜晚卻是真的出了事。
據林浩宇所說,那夜有千人冒充易楓等人來騙開城門。由於夜色看不清對方的麵容,而且易楓等人確實有千人外出,守關的甲士也不宜有他便開了城門。
待開門後,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而那入門的千人卻是瞬間發難開始襲殺周邊甲士,一時間大有被溟國攻取的可能。
好在三娘及時出現擊斃了那千人又令甲士忙關上城門,不然隻怕如今的山關已是溟軍的囊中之物。
易楓聽言也是一陣後怕,腦海中卻是浮現了範舉的身影。如此計策定是那範舉想出,若不然溟軍之中再無其他可用之人。
對範舉的恨意讓易楓忍不住想今夜趁著夜色刺殺掉對方。但易楓也隻是想想,既然他們能知道易楓等走了千人,定然也會知道今晚易楓等人迴來。溟軍的駐地定會加強防衛,卻是不可能刺殺了。
易楓搖搖頭繼續拋棄了那想法繼續走著,忽然卻停下了腳步。
“等等,等等。我能想到的範舉也能想到,我今晚迴來範舉知道後便也會揣摩我的心思,如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我無害。”易楓來迴踱著步子,腦中的思維卻是飛速的轉動著。
“如此,範舉應我所想得出的是無害,那我應他所想便是安全,再者最多隻是加大防衛罷了。關鍵的關鍵是範舉認為我不會刺殺他,他的主觀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安全的。”
想到這,易楓笑了。一個機智的人最怕的就是合理推斷出來後的主觀想法,如此隻會讓他應著主觀想法而思考,這是致命的。
易楓相信,若範舉算計著,那今晚他便是自我感覺安全的,若他沒有算計,那今晚的甲士巡邏力度卻不會太大。
不管他是否算計了易楓,易楓覺得都可以嚐試冒險一番。若是算計,則外強內弱,即巡邏的甲士雖會增加,但範舉心中卻認為自己是安全的;若是沒算計,範舉內心保持著警惕,但巡邏力度還是會如往常一般。
易楓心裏思量著便打定了主意,僅帶著姚老頭和影子又出了關。
遠處,易楓看著那比平時多了幾倍的巡邏甲士心裏不由一陣高興。這說明範舉知道了易楓會迴來,還站在易楓的角度考慮了問題,如此才有這般景象。
比起範舉心懷戒備,易楓更希望他高枕無憂,及時外麵的防備加大了幾分。智者心懷戒心之時卻是最難刺殺之時,他們會考慮到可能的情況,卻是不好下手。
雖然心中有了結論,但易楓沒有輕易冒進。一是這防守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二來也要確認那範舉是否真的如易楓所想一般,還是故布疑陣請君入甕。
其實判別也簡單,看那中軍帳何時熄燈即可。若是已經熄燈或是遲遲不熄燈便是範舉故做疑陣,早已熄燈是疑陣誘敵深入,遲遲不熄燈是設下陷阱等結果。如此子夜左右熄燈卻是正常,一來公事處理的差不多,二來卻是正常休息時間,合情合理。
當然,易楓不相信那範舉能想到這一步。其實連易楓自己都是步步為營才想到此處,而這卻是易楓正在做此事才得以循序漸進。在易楓的記憶中能一次就想到所有可能的君邪一個,葉鑫一個,此後便再無其他。
摸出了規律,易楓和姚老頭影子趁著空隙閃入了溟軍駐地。
易楓也不耽擱直接便往中軍帳而去。
幾個閃身後,入眼便見了中軍帳。易楓不願再靠近偷聽,上次固然是範舉早已料到的原因,但誰又能保證範舉沒有一些能察覺周遭的手段,易楓不願冒險。
望著那依舊明亮的中軍帳,易楓問著旁邊的姚老頭,“幾時?”
姚老頭望了望天邊的群星,迴道:“已是子時。”
易楓點點頭,若到了醜時,範舉還未休息那易楓便也退了。子時,是否刺殺便看這個時辰了。
三人貓在離中軍帳百米遠之地,眼睛盯著中軍帳的燈光一眨不眨,心中倒是帶著幾分期待。
夜風襲人,初春的風帶著些還未消融的寒意,卻是有些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