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天空,異常肅穆而爽朗。近黃昏時,翼郡府邸的庭園就有成群成陣象一片片墨點了似的老鴉在老態龍鍾的榆錢樹的樹巔上來迴盤旋,此唿彼和,噪個不休。
九五那日,葉清川登位,定國號為:楚。穆遠遠比想象中的安靜,並沒有破壞葉清川的登位大事。
今天,卻是九月初八。明天的九九會不會如葉清川那般順利。易楓也不知道,望著窗外的景色,那暮色卻是更深,烏鴉也飛進了自己的巢。
易楓此刻的心情卻是有些煩躁,麵對明天的登位有些茫然。或許徐老頭說的是對的吧,少年心性,憑著點小聰明沾沾自喜,大事上心性不堅。
出房門,入眼卻見穆菀青就站於門前,巧笑嫣然。
夜晚的秋風拂起了少女的發絲,卻是添得了另一份風情。
“出去走走?”穆菀青望著易楓展露笑顏。她那甜蜜的微笑,像一股清涼的泉水在易楓心中流過。
這種感覺很溫暖,易楓應著答了一句,“好。”
在蒼蒼的暮靄裏,易楓與穆菀青並肩散步著。街市已經不複白天的熱鬧,僅有幾家酒樓仍在夜幕中堅守。
易楓與穆菀青進了家酒樓,小二見兩人的穿著便知道是貴客臨門,忙上前招唿。
易楓含笑看著穆菀青,穆菀青便隨意點了幾個小菜,又要了兩壇酒。
酒?易楓眉頭一挑,卻是淡然。仔細迴想易楓和穆菀青之間卻是喝過不少酒,那初到翼郡酒館的烈酒,靖都美景時的溫酒,靖都花柳之地的花酒,以及穆菀青知道穆塵逝去後所喝的悶酒。
有甜蜜也有傷心,隻是易楓沒想到一個不諳世事的公主卻被自己教成了個酒鬼。無心插柳呀。
穆菀青卻不知易楓心中的想法,隻是覺得易楓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
酒菜上來,穆菀青殷情的給易楓夾菜。不會,那飯上的菜卻是高高壘起。
易楓無奈的看著自己的碗,卻也不說什麽。
兩人對杯小酌,一切言語也盡於酒水之中。
夜深了,易楓懷裏抱著已經睡去的穆菀青,隻見睡眠把她的臉洗濯得明淨滋潤,紅彤彤的雙頰上,那稀朗朗的添黑的睫毛不時微顫,挺直的鼻子下麵,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線條,卻是無懈可擊的優美。
“這小妮子還是和以前一樣,兩三杯下肚就醉了去。”易楓無奈的歎息,緊了緊懷中的穆菀青,朝府邸趕去。
穆菀青做了個夢,夢中的一切是那般的美好,這讓穆菀青有些貪戀。
迴府的易楓感覺到了穆菀青的扭動,低頭卻見她頭靠著自己的胸膛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後又沉沉的睡去。
易楓無奈的搖搖頭,用腳將穆菀青的房門踹開,將穆菀青放於床上後又躡手躡腳的退了出去。
夜幕下,一雙眼睛看著易楓輕手輕腳的關上穆菀青的房門。秋天的夜很深,也很涼,少女望著易楓那離去的身影流下了淚。
清晨,九九之日終還是到了。
沒有八方的來賀,也沒有華麗的場麵,但世人都在觀望著易楓與穆遠的行為。
出府,一千親兵此刻甲衣長矛,一副雄姿英發。領頭的便是林家三兄弟,這千人都是當年在靖都時的舊部,他們與自己征戰了這片夾縫之地,此刻的榮耀也有他們的一份。
一輛三馬並立的馬車停在府門前,易楓對著驅車的陶老板點點頭,便上了車。
長鞭揚起,一聲“駕”宣響了號角。
千人甲士整齊的跟隨在其後,同時周利三娘和姚老頭等人也隱了身形悄悄的跟上。
不管是葉清川還是易楓終是竊來的國,而且在短促的時間和害怕有心人算計的情況下都一致決定全部從簡。
就這樣,兩人都決定尋離自己最近的大山名山,立碑引證即可。若是將來另有一番成就後又在重新大典。
就這樣,一番選擇了離翼郡最近的山峰——翼山。
這山外表無特別之處,與一般的高山無二。但山頂有一風動石,其形如鳥展翼而飛,再再以風的吹動更是栩栩如生。而翼郡之名也有這風動石而來。
一個國家要有最近的精神信仰,如此易楓便借著風動石再加以修飾便可。
千人行進翼山,易楓下車後望著這遠不及稷山的高山,心中不可遏製的想起了夏國淩恆的稷山封禪。那日給易楓的震撼還深深的印在易楓的腦海中,如今再看這翼山,卻是小巫見大巫。
“王上,我們上山吧。”陶老板在一旁躬身說道。
易楓點點頭,心中卻不是滋味。“王上”,多麽諷刺的字眼,即使你的實力已經可以和一些皇國媲美,但人家不認可你,你依舊隻是“王”。
“那日葉清川被稱王之時,可曾和自己一般的心情”。易楓走上了翼山,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其實卻是易楓自己眼界太高了。至出山以來便效力於帝國,除了初次的夾縫之地外所交手不是帝國便是皇國,一時的落差才讓易楓不禁有此感歎。
見易楓踏上了翼山的路,暗中的姚老頭等人也不禁打起了精神。若是穆遠要來搗亂,從此時開始一直到登位結束便是最好的時機,因此一刻也馬虎不得。
易楓引著千人上那翼山,手一直緊握著腰間佩劍警惕著四周。忽然,易楓靈光一現,卻是想起了那日夏國稷山封禪之時,淩恆也是一直手握這佩劍,當時的情況與此時的情景何其相似。
一個大膽的念頭不可遏製的出現在了易楓的腦海中,“當日夏國封禪之時也有人蓄力破壞。”
如此想法卻是激起易楓一身冷汗,那夏國何等強盛,竟然也有人敢拂老虎的胡須。但反過來說,這敢拂老虎胡須的人豈不是助自己複仇的戰友?
易楓一路上卻是胡思亂想,不知不覺到了翼山山頂。
“王上,我們到了。”陶老板見易楓一直在失神,不由小聲提醒說道。
在提醒聲下,易楓才迴過神來,卻見山頂崖邊有一怪石,其形如鳥展翅。清風拂過,那風動石便隨風擺動,還真倒是像極了傳言。
陶老板立於一旁充當起了禮官。
“這天降玄鳥傳達上天旨意,求德才之人統禦四方。吾王感應玄鳥號召來此登位。”陶老板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倒是臉不紅心不跳。
“……吾王曆經重重考驗,終得到玄鳥認可。至此,吾王於九九極數之日翼山登位,人神共鑒!”
陶老板如敘事般將易楓極盡誇大,說得易楓不登位便對不起上蒼一般。
“吾王易楓感念上蒼之恩,拜!”
陶老板一聲落下,易楓對著蒼天恭敬一拜。身後也是住者長矛跪地。
“感念玄鳥之恩,再拜!”
易楓又是對著風動石一拜。
“感念蒼生之恩,三拜!”
易楓起身,對著山下的翼郡俯身一拜。
“賜玉,定國!”
隨著陶老板聲音落下,一塊方狀藍田玉在易楓手中緩緩升起。瞬間風吹樹動,隱隱有些光暈圍繞在那藍田玉周身。
易楓利劍出鞘,劍隨心動。一隻展翅飛翔的玄鳥便如立在藍田玉上方一般。
同時間,天邊紅雲朵朵,似將天染紅。
易楓嘴未動,心中聲音卻如悶雷聲一般晌徹在每個在場人耳邊,“天機為樞,定國樞。”
藍田玉下方似有感應一般,不需易楓動手便幻化出“受命於天,既壽且康”八字。
道道肉眼可見的光暈進了易楓的身。易楓一驚,隨及便也釋然,這便是國家那虛無縹緲的氣運吧。
易楓還發現自己先天後期的功力隱隱有所增長,似乎這氣運還有增加功力的作用。
但易楓也不再細想,轉身對著千人道:“迴府。”易楓有心定都在翼郡,但這隻是以前靖國的一個郡,基礎設施還遠遠不足。“迴府”兩字也是無奈之舉,如今趕鴨子上架易楓也隻好先建國再慢慢建設翼郡。作為一個王國,易楓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但政體的完備卻還遠遠不足。
迴府之間,倒也沒見穆遠的手段。此次登位本就倉促之舉,穆遠召不來軍隊,也不願派高手阻撓倒是讓易楓得以安心登位。
迴府後,易楓便與陶老板等人商談之後事宜,包括完善政體擴充軍隊等等。
同時,易楓的登位成功也引得世人關注。
“聽說了嗎?那以前的靖國將軍建國了,定號為樞。”
“切,我早已知曉。聽說那還是上蒼的旨意,易將軍是通過了重重考驗才建國的,那可是得到上蒼的認可。”
“對呀對呀。還聽說那玄鳥為樞國的氣運燃燒了自己,僅僅留下雙翼化為石塊守護樞國。”
“嘖嘖,這不是側麵說明那靖國太子穆遠之前全是誣陷,看來他弑帝之名是真呀。”
……
一時間,大陸那些不明真相的眾人以自己的所見所聞紛紛猜疑討論。
同時知道一切的那些大國或是可惜,或是慶幸。這靖國的炸藥桶終是沒有點燃。
就在眾人覺得此事告於段落之時,葉清川和易楓卻是收到了一封信,而這封信又讓眾人的心跟著糾動。
所有知情的人不禁感歎:“或許大爭之世真的逃不掉。”
九五那日,葉清川登位,定國號為:楚。穆遠遠比想象中的安靜,並沒有破壞葉清川的登位大事。
今天,卻是九月初八。明天的九九會不會如葉清川那般順利。易楓也不知道,望著窗外的景色,那暮色卻是更深,烏鴉也飛進了自己的巢。
易楓此刻的心情卻是有些煩躁,麵對明天的登位有些茫然。或許徐老頭說的是對的吧,少年心性,憑著點小聰明沾沾自喜,大事上心性不堅。
出房門,入眼卻見穆菀青就站於門前,巧笑嫣然。
夜晚的秋風拂起了少女的發絲,卻是添得了另一份風情。
“出去走走?”穆菀青望著易楓展露笑顏。她那甜蜜的微笑,像一股清涼的泉水在易楓心中流過。
這種感覺很溫暖,易楓應著答了一句,“好。”
在蒼蒼的暮靄裏,易楓與穆菀青並肩散步著。街市已經不複白天的熱鬧,僅有幾家酒樓仍在夜幕中堅守。
易楓與穆菀青進了家酒樓,小二見兩人的穿著便知道是貴客臨門,忙上前招唿。
易楓含笑看著穆菀青,穆菀青便隨意點了幾個小菜,又要了兩壇酒。
酒?易楓眉頭一挑,卻是淡然。仔細迴想易楓和穆菀青之間卻是喝過不少酒,那初到翼郡酒館的烈酒,靖都美景時的溫酒,靖都花柳之地的花酒,以及穆菀青知道穆塵逝去後所喝的悶酒。
有甜蜜也有傷心,隻是易楓沒想到一個不諳世事的公主卻被自己教成了個酒鬼。無心插柳呀。
穆菀青卻不知易楓心中的想法,隻是覺得易楓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異。
酒菜上來,穆菀青殷情的給易楓夾菜。不會,那飯上的菜卻是高高壘起。
易楓無奈的看著自己的碗,卻也不說什麽。
兩人對杯小酌,一切言語也盡於酒水之中。
夜深了,易楓懷裏抱著已經睡去的穆菀青,隻見睡眠把她的臉洗濯得明淨滋潤,紅彤彤的雙頰上,那稀朗朗的添黑的睫毛不時微顫,挺直的鼻子下麵,是淡水色的一抹嘴唇,削瘦的線條,卻是無懈可擊的優美。
“這小妮子還是和以前一樣,兩三杯下肚就醉了去。”易楓無奈的歎息,緊了緊懷中的穆菀青,朝府邸趕去。
穆菀青做了個夢,夢中的一切是那般的美好,這讓穆菀青有些貪戀。
迴府的易楓感覺到了穆菀青的扭動,低頭卻見她頭靠著自己的胸膛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後又沉沉的睡去。
易楓無奈的搖搖頭,用腳將穆菀青的房門踹開,將穆菀青放於床上後又躡手躡腳的退了出去。
夜幕下,一雙眼睛看著易楓輕手輕腳的關上穆菀青的房門。秋天的夜很深,也很涼,少女望著易楓那離去的身影流下了淚。
清晨,九九之日終還是到了。
沒有八方的來賀,也沒有華麗的場麵,但世人都在觀望著易楓與穆遠的行為。
出府,一千親兵此刻甲衣長矛,一副雄姿英發。領頭的便是林家三兄弟,這千人都是當年在靖都時的舊部,他們與自己征戰了這片夾縫之地,此刻的榮耀也有他們的一份。
一輛三馬並立的馬車停在府門前,易楓對著驅車的陶老板點點頭,便上了車。
長鞭揚起,一聲“駕”宣響了號角。
千人甲士整齊的跟隨在其後,同時周利三娘和姚老頭等人也隱了身形悄悄的跟上。
不管是葉清川還是易楓終是竊來的國,而且在短促的時間和害怕有心人算計的情況下都一致決定全部從簡。
就這樣,兩人都決定尋離自己最近的大山名山,立碑引證即可。若是將來另有一番成就後又在重新大典。
就這樣,一番選擇了離翼郡最近的山峰——翼山。
這山外表無特別之處,與一般的高山無二。但山頂有一風動石,其形如鳥展翼而飛,再再以風的吹動更是栩栩如生。而翼郡之名也有這風動石而來。
一個國家要有最近的精神信仰,如此易楓便借著風動石再加以修飾便可。
千人行進翼山,易楓下車後望著這遠不及稷山的高山,心中不可遏製的想起了夏國淩恆的稷山封禪。那日給易楓的震撼還深深的印在易楓的腦海中,如今再看這翼山,卻是小巫見大巫。
“王上,我們上山吧。”陶老板在一旁躬身說道。
易楓點點頭,心中卻不是滋味。“王上”,多麽諷刺的字眼,即使你的實力已經可以和一些皇國媲美,但人家不認可你,你依舊隻是“王”。
“那日葉清川被稱王之時,可曾和自己一般的心情”。易楓走上了翼山,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其實卻是易楓自己眼界太高了。至出山以來便效力於帝國,除了初次的夾縫之地外所交手不是帝國便是皇國,一時的落差才讓易楓不禁有此感歎。
見易楓踏上了翼山的路,暗中的姚老頭等人也不禁打起了精神。若是穆遠要來搗亂,從此時開始一直到登位結束便是最好的時機,因此一刻也馬虎不得。
易楓引著千人上那翼山,手一直緊握著腰間佩劍警惕著四周。忽然,易楓靈光一現,卻是想起了那日夏國稷山封禪之時,淩恆也是一直手握這佩劍,當時的情況與此時的情景何其相似。
一個大膽的念頭不可遏製的出現在了易楓的腦海中,“當日夏國封禪之時也有人蓄力破壞。”
如此想法卻是激起易楓一身冷汗,那夏國何等強盛,竟然也有人敢拂老虎的胡須。但反過來說,這敢拂老虎胡須的人豈不是助自己複仇的戰友?
易楓一路上卻是胡思亂想,不知不覺到了翼山山頂。
“王上,我們到了。”陶老板見易楓一直在失神,不由小聲提醒說道。
在提醒聲下,易楓才迴過神來,卻見山頂崖邊有一怪石,其形如鳥展翅。清風拂過,那風動石便隨風擺動,還真倒是像極了傳言。
陶老板立於一旁充當起了禮官。
“這天降玄鳥傳達上天旨意,求德才之人統禦四方。吾王感應玄鳥號召來此登位。”陶老板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倒是臉不紅心不跳。
“……吾王曆經重重考驗,終得到玄鳥認可。至此,吾王於九九極數之日翼山登位,人神共鑒!”
陶老板如敘事般將易楓極盡誇大,說得易楓不登位便對不起上蒼一般。
“吾王易楓感念上蒼之恩,拜!”
陶老板一聲落下,易楓對著蒼天恭敬一拜。身後也是住者長矛跪地。
“感念玄鳥之恩,再拜!”
易楓又是對著風動石一拜。
“感念蒼生之恩,三拜!”
易楓起身,對著山下的翼郡俯身一拜。
“賜玉,定國!”
隨著陶老板聲音落下,一塊方狀藍田玉在易楓手中緩緩升起。瞬間風吹樹動,隱隱有些光暈圍繞在那藍田玉周身。
易楓利劍出鞘,劍隨心動。一隻展翅飛翔的玄鳥便如立在藍田玉上方一般。
同時間,天邊紅雲朵朵,似將天染紅。
易楓嘴未動,心中聲音卻如悶雷聲一般晌徹在每個在場人耳邊,“天機為樞,定國樞。”
藍田玉下方似有感應一般,不需易楓動手便幻化出“受命於天,既壽且康”八字。
道道肉眼可見的光暈進了易楓的身。易楓一驚,隨及便也釋然,這便是國家那虛無縹緲的氣運吧。
易楓還發現自己先天後期的功力隱隱有所增長,似乎這氣運還有增加功力的作用。
但易楓也不再細想,轉身對著千人道:“迴府。”易楓有心定都在翼郡,但這隻是以前靖國的一個郡,基礎設施還遠遠不足。“迴府”兩字也是無奈之舉,如今趕鴨子上架易楓也隻好先建國再慢慢建設翼郡。作為一個王國,易楓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但政體的完備卻還遠遠不足。
迴府之間,倒也沒見穆遠的手段。此次登位本就倉促之舉,穆遠召不來軍隊,也不願派高手阻撓倒是讓易楓得以安心登位。
迴府後,易楓便與陶老板等人商談之後事宜,包括完善政體擴充軍隊等等。
同時,易楓的登位成功也引得世人關注。
“聽說了嗎?那以前的靖國將軍建國了,定號為樞。”
“切,我早已知曉。聽說那還是上蒼的旨意,易將軍是通過了重重考驗才建國的,那可是得到上蒼的認可。”
“對呀對呀。還聽說那玄鳥為樞國的氣運燃燒了自己,僅僅留下雙翼化為石塊守護樞國。”
“嘖嘖,這不是側麵說明那靖國太子穆遠之前全是誣陷,看來他弑帝之名是真呀。”
……
一時間,大陸那些不明真相的眾人以自己的所見所聞紛紛猜疑討論。
同時知道一切的那些大國或是可惜,或是慶幸。這靖國的炸藥桶終是沒有點燃。
就在眾人覺得此事告於段落之時,葉清川和易楓卻是收到了一封信,而這封信又讓眾人的心跟著糾動。
所有知情的人不禁感歎:“或許大爭之世真的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