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牆的菜名,很快就傳到了長安城各個角落。
那一道做好之後,整個食肆就隻剩下那道菜香味的佳肴。
食肆的客人們都很好奇,但一千貫的價錢讓他們望而卻步,隻能眼巴巴地等著尹煊把李淵預定的那道做好。
朝堂上,卻沒食肆那般其樂融融的景象。
李承乾對李泰的忌憚,已經不加任何遮掩,禮部官員三番五次上奏,幾乎每次朝會都要提一嘴這件事。
這讓李世民很是頭疼。
他本來就很喜歡青雀這個孩子,尤其是鋪好了水泥路,現在正編寫一本前所未有的地質書,李世民對他的喜歡就更上一層樓了。
誰不喜歡聰明、能幹的孩子?
李泰除了長得不太像自己——有點過於肥胖了點,在所有孩子中,李世民對他是最為滿意的。
可李承乾嫉妒這種滿意,是讓李世民有點沒想到的事。
若是李泰參與黨爭,主動想要和李承乾爭奪太子儲位也就算了,李世民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現在李泰爭了嗎?
或許他真的有這個想法,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李世民失望的並不是李承乾想要護著自己的位置,而是有些失望…李承乾蹦出來的太急躁了一些。
作為一名皇帝,最主要的是能沉得住氣。
沉不住氣,就會被人抓住把柄,就會被人看透,就會喪失對朝堂的掌控權。
如果換做是李世民自己,他才不會讓人參奏李泰,把李泰調遠長安,把自己那狹隘的心思給暴露出來。
他絕對會啟奏,讓李泰入職工部,把他按在朝堂上,讓他徹徹底底的發揮自己在地質學問上的優點,讓他一輩子都局限在這個框架裏,讓別人把李泰當做是一名極其優秀的工部官員,而不把他當成一名優秀的皇帝候選。
李承乾在朝堂上,弓著頭,餘光卻緊張著、緊緊地盯著李世民。
“陛下太過縱容魏王殿下了。”禮部官員奏言,義正嚴詞,“從未開過如此先例,陛下此舉,亂了綱常啊!”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兇光一閃。
他最討厭的,就是亂了綱常這四個字,他總覺得這四個字,是在旁敲側擊地咒罵自己。
“朕之所以留青雀在長安,是因為青雀之能耐。”李世民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語氣淡漠,冷冷開口,“長安修路之事,雖是盧尚書主持,可青雀之功也不能忽視。”
“現如今,整個長安,也唯有青雀能隨正陽公身後學習。”
說著,李世民了起來,目光一掃,在李承乾身上點了一下。
“這滿朝大臣,誰敢言能在地質一道上勝過我兒青雀?”
李世民拋出這麽一個問題。
文官們低下了頭。
武官們無所謂,雙手抱懷,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盧尚書,地質一道,你可能勝過青雀?”沒人迴答,李世民就開始點名。
盧義恭了出來,恭敬迴道:“地質一道,臣遠不如魏王。”
說著一頓,他又接著說道:“魏王殿下已學得正陽公之精髓,地質一道,怕隻有正陽公能勝過魏王殿下了。”
他的話沒人反駁,這是真的。
李世民輕輕一笑,目光又在李承乾身上一點:“是朕不願意讓青雀離開長安嗎?恰恰是現在的長安離不開青雀。”
“朕欲調任雍州牧並相州牧李惠褒,為工部侍郎,並掌虞部之職,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惠褒就是李泰,惠褒是他的字。
文官們閉著嘴沒有說話,這也算是知人善用,虞部正好是管理山川河水之事,朝堂裏也沒有比李泰更適合的人了。
李承乾有些茫然無措。
不應該是李泰灰溜溜地離開長安嗎?怎麽現在他反而要比自己更先一步入了朝堂,開始掌握一些實權了?
魏征、房玄齡他們愣了下,別人也許看不出來,但聰明如他們,還不至於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這是在斷絕李泰成為皇帝的可能。
朝會結束,李承乾略有些失魂落魄地離開。
魏征作為李承乾的師父,自然是想要安慰一下自己的這個弟子,但沒等他離開興慶宮,便被李世民喊了迴來。
除此之外,還有房玄齡、杜如晦他們。
“你們看出朕的意思了?”李世民斜眼看著他們。
魏征點頭:“陛下是為太子殿下,隻是他似乎並未看出。”
李世民揮了揮手:“朕知道你想做什麽,但這件事你不許同他提起,朕想看看朕的這個太子能不能明白。”
“太子殿下讓陛下失望了。”魏征一低頭,輕聲說道。
李世民隻是點了點頭,但並沒說話。
片刻後,李世民開口問道:“玄成,你可攜帶衣物
</p>
那一道做好之後,整個食肆就隻剩下那道菜香味的佳肴。
食肆的客人們都很好奇,但一千貫的價錢讓他們望而卻步,隻能眼巴巴地等著尹煊把李淵預定的那道做好。
朝堂上,卻沒食肆那般其樂融融的景象。
李承乾對李泰的忌憚,已經不加任何遮掩,禮部官員三番五次上奏,幾乎每次朝會都要提一嘴這件事。
這讓李世民很是頭疼。
他本來就很喜歡青雀這個孩子,尤其是鋪好了水泥路,現在正編寫一本前所未有的地質書,李世民對他的喜歡就更上一層樓了。
誰不喜歡聰明、能幹的孩子?
李泰除了長得不太像自己——有點過於肥胖了點,在所有孩子中,李世民對他是最為滿意的。
可李承乾嫉妒這種滿意,是讓李世民有點沒想到的事。
若是李泰參與黨爭,主動想要和李承乾爭奪太子儲位也就算了,李世民還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現在李泰爭了嗎?
或許他真的有這個想法,但他並沒有表露出來。李世民失望的並不是李承乾想要護著自己的位置,而是有些失望…李承乾蹦出來的太急躁了一些。
作為一名皇帝,最主要的是能沉得住氣。
沉不住氣,就會被人抓住把柄,就會被人看透,就會喪失對朝堂的掌控權。
如果換做是李世民自己,他才不會讓人參奏李泰,把李泰調遠長安,把自己那狹隘的心思給暴露出來。
他絕對會啟奏,讓李泰入職工部,把他按在朝堂上,讓他徹徹底底的發揮自己在地質學問上的優點,讓他一輩子都局限在這個框架裏,讓別人把李泰當做是一名極其優秀的工部官員,而不把他當成一名優秀的皇帝候選。
李承乾在朝堂上,弓著頭,餘光卻緊張著、緊緊地盯著李世民。
“陛下太過縱容魏王殿下了。”禮部官員奏言,義正嚴詞,“從未開過如此先例,陛下此舉,亂了綱常啊!”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兇光一閃。
他最討厭的,就是亂了綱常這四個字,他總覺得這四個字,是在旁敲側擊地咒罵自己。
“朕之所以留青雀在長安,是因為青雀之能耐。”李世民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語氣淡漠,冷冷開口,“長安修路之事,雖是盧尚書主持,可青雀之功也不能忽視。”
“現如今,整個長安,也唯有青雀能隨正陽公身後學習。”
說著,李世民了起來,目光一掃,在李承乾身上點了一下。
“這滿朝大臣,誰敢言能在地質一道上勝過我兒青雀?”
李世民拋出這麽一個問題。
文官們低下了頭。
武官們無所謂,雙手抱懷,等著看他們的笑話。
“盧尚書,地質一道,你可能勝過青雀?”沒人迴答,李世民就開始點名。
盧義恭了出來,恭敬迴道:“地質一道,臣遠不如魏王。”
說著一頓,他又接著說道:“魏王殿下已學得正陽公之精髓,地質一道,怕隻有正陽公能勝過魏王殿下了。”
他的話沒人反駁,這是真的。
李世民輕輕一笑,目光又在李承乾身上一點:“是朕不願意讓青雀離開長安嗎?恰恰是現在的長安離不開青雀。”
“朕欲調任雍州牧並相州牧李惠褒,為工部侍郎,並掌虞部之職,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惠褒就是李泰,惠褒是他的字。
文官們閉著嘴沒有說話,這也算是知人善用,虞部正好是管理山川河水之事,朝堂裏也沒有比李泰更適合的人了。
李承乾有些茫然無措。
不應該是李泰灰溜溜地離開長安嗎?怎麽現在他反而要比自己更先一步入了朝堂,開始掌握一些實權了?
魏征、房玄齡他們愣了下,別人也許看不出來,但聰明如他們,還不至於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
這是在斷絕李泰成為皇帝的可能。
朝會結束,李承乾略有些失魂落魄地離開。
魏征作為李承乾的師父,自然是想要安慰一下自己的這個弟子,但沒等他離開興慶宮,便被李世民喊了迴來。
除此之外,還有房玄齡、杜如晦他們。
“你們看出朕的意思了?”李世民斜眼看著他們。
魏征點頭:“陛下是為太子殿下,隻是他似乎並未看出。”
李世民揮了揮手:“朕知道你想做什麽,但這件事你不許同他提起,朕想看看朕的這個太子能不能明白。”
“太子殿下讓陛下失望了。”魏征一低頭,輕聲說道。
李世民隻是點了點頭,但並沒說話。
片刻後,李世民開口問道:“玄成,你可攜帶衣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