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算是結束了。手術算是做了幾台,可沒達到張凡的目標。遺憾,為了手術量都沒迴家,得不償失啊。
出了科室,張凡轉科到了心內科。本來他想繼續轉外科,可醫務處安排了內科,也沒辦法。為了這點事情去找歐陽,沒啥意思。
歐陽也肯定不會為張凡,提前給醫務處打招唿,不然這個院長太不值錢了。
心內科,在外科樓的對麵內科樓上。整個兩層,算是最大的內科。歐陽就是心內出身,心內還附帶著介入,病人超多。
西北地區,飲食脂肪攝入較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人群基數大,科室醫生也多,小二十多人。現在的科室主任是歐陽的徒弟。
也是個女主任,任麗,四十多歲。醫院裏唯一一個研究生,據說以前是在省裏大醫院工作的,因為省裏醫院的科室傾軋的厲害,幹的不舒心,最後被歐陽挖到了市醫院。
任麗的專業相當強悍,人也漂亮,就是情商稍稍差點,不會來事。在她成為心內的主任後,科室飛躍發展。
外派學習的醫生也是內科中最多的,新技術、論文在內科中是拔尖的。下級醫生也佩服她。她做事不獨,讓能力說話,收入也掛靠在能力上麵。算是公平一點的主任。
心內科在茶素市的醫院裏麵,市醫院算是最權威的科室了。歐陽給她的支持力度也大,在老黃時代,歐陽其他的內科幾乎都放棄了。
就對心內緊抓不放,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經常和老黃據理力爭。介入科室的成立其實就為心內專門弄得。
當年市裏批了一個衛生專項款,老黃準備要成立一個,骨科疾病研究中心,歐陽極力反對。她建議成立介入科室。
為這事情,兩人把官司打到了市委。扯皮了半年,最終歐陽勝出,資金用來成立介入科室。老黃始終耿耿於懷,給介入科室,始終不配備後備力量。
歐陽也硬氣,硬是帶著任麗她們把心內和介入發展起來。介入發展起來後,收入劇增,好些個年輕醫生都想進心內。
任麗專門設置了個進科考試。不過關,絕對不要,她有歐陽支持,醫院也沒好的辦法。技術單位,技術為王,你不行,進不去人家不要你,真的沒辦法說。
張凡進科室後,就頭皮發麻。心內科不像是外科,年紀大的也有,可心內幾乎清一色的老年人。扶拐杖的,坐輪椅的,攙著走的,搖搖晃晃的,看著都危險。
外科和內科幾乎是兩個係統,雖然在一個醫院,除了會診,一般交流不多。張凡又天天泡手術室,和內科的醫生都不太熟悉。
他在外科名聲鵲起,可在內科知道他的人幾乎沒有。在這裏,他就是個小醫生,轉科的住院醫。外科的特權沒有了,受尊重更談不上。
係統還沒有打開內科,他隻能靠自己肝了。轉心內的還有兩個女生。一個從婦科過來,一個從兒科過來。都是預定搞內科的。
張凡被分給了葉晶,一個主治。三十多歲,在心內科默默無聞。一個科室,骨幹就那麽多,位置就那幾個,不爭取、不努力是沒什麽機會的。
葉晶老公是公務員,收入不錯。她對業務沒啥想法,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她主要的心思都放在家裏了,照顧好孩子,伺候好老公就是她的追求。
無可厚非,都是普通老百姓,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是在技術單位,你不加油,隻能落得個邊緣人物。張凡是內定外科的醫生,來外科也算是打醬油的,指望不上。所以就把張凡分給了她。
進科第一天,就碰到院長大查房。醫生護士,進修的醫生,實習的學生,醫務處的,幾乎都快過五十人了。
就這,好多護士都沒參加,因為有大量的液體要配伍,沒辦法參加。
內科查房不像外科,外科都很明朗,該做啥手術做啥手術,實在檢查不出來,那就剖腹探查。探討最多的就是術式,誰主刀。
而內科,首先得談個機理機製,病種分級、用藥種類。到底是用何種藥物更加好,用多久,多少劑量,有沒有禁忌症。
歐陽當了院長也沒放下業務,仍然在學習,她查房還要提問,對主治、轉科、實習、進修的醫生進行隨床提問。主管醫生還要負責匯報病情。治療方案,合適不合適,當時就要討論。
不合適,還要當場訂製合適的治療方案,一個早上都查不完。
又不能查都一半就結束,她們直接連著中午查房。身體差點的醫生絕對熬不住。站都站不住,何論還要抽空修改當天的醫囑。
張凡問題不大,幾個醫學院的學生和進修的就有點吃不消了,因為從來沒碰到過,這種高強度的查房,偶爾偷偷的靠牆站一會。因為他們懷裏還抱著病例。雖然是塑料夾子,可十幾份病例摞一起也很重。
歐陽的提問很專業細致,經常問的下級醫生啞口無言迴答不上來。她比較嚴厲,當場就要上級醫生迴答,上級醫生迴答不上來,那立馬就翻書,一點情麵不給。
她查房的時候,醫生們都緊張的要死。在病房裏,當著病號的麵,讓她數落一頓,真心難受。
今天的查房倒是對張凡沒提問,張凡內定外科。說不定就迴答不上來,她不了解張凡和李曉的關係,算是給李曉麵子,沒讓張凡下不來台。
歐陽老太太,個子不高,可自帶院長光環,給大家的壓力特別大。再加上她又很嚴厲,弄得幾個轉科的兢兢戰戰的,氣場逼人啊。
查完房,還有好多病程要記錄。今天是大查房,主管醫生和下級醫生都隨身帶著筆記本,要當場記錄上級醫生說的口頭醫囑。
然後要在病例裏麵體現出來。內科的病例比外科要求高好多。比如骨科車禍的,很簡單,就是車禍導致那根骨頭骨折了。時間、地點、人物、受傷程度ok了。
內科不行,得從發病開始精煉出來,治療過沒有,何種治療,效果如何,加重了沒有,有沒並發症。平時服藥治療了沒有。
內科的病例對用詞、語氣是相當考究的。可、尚可、好等詞語,用的地方都不一樣,你要用錯了,歐陽能用手指頭,點死你。
用藥也繁雜,外科用藥就哪幾種,抗生素、止血藥、活血藥,了不起用點白蛋白、輸點血漿、能量。按消耗給藥就行。
內科不行,同一類的藥物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可以用,有的就不行。
粗通內科簡單的很,一個住院醫在科室三個月就大概夠用了,可要想精通就難了。首先基礎的紮實,從生理到病理、從組胚到生化都得熟背精通,拿起來就能用。
碰到病種才翻書,那隻不過是個入門的醫生。觸類旁通,一個好的內科醫生,能從你的口味中分析出你的身體狀況,看一眼你的臉色,就對你的身體狀況有個大概了解。
要達到這種程度的內科醫生,沒有個十幾年紮紮實實的學習,思考總結,想都不要想。
出了科室,張凡轉科到了心內科。本來他想繼續轉外科,可醫務處安排了內科,也沒辦法。為了這點事情去找歐陽,沒啥意思。
歐陽也肯定不會為張凡,提前給醫務處打招唿,不然這個院長太不值錢了。
心內科,在外科樓的對麵內科樓上。整個兩層,算是最大的內科。歐陽就是心內出身,心內還附帶著介入,病人超多。
西北地區,飲食脂肪攝入較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人群基數大,科室醫生也多,小二十多人。現在的科室主任是歐陽的徒弟。
也是個女主任,任麗,四十多歲。醫院裏唯一一個研究生,據說以前是在省裏大醫院工作的,因為省裏醫院的科室傾軋的厲害,幹的不舒心,最後被歐陽挖到了市醫院。
任麗的專業相當強悍,人也漂亮,就是情商稍稍差點,不會來事。在她成為心內的主任後,科室飛躍發展。
外派學習的醫生也是內科中最多的,新技術、論文在內科中是拔尖的。下級醫生也佩服她。她做事不獨,讓能力說話,收入也掛靠在能力上麵。算是公平一點的主任。
心內科在茶素市的醫院裏麵,市醫院算是最權威的科室了。歐陽給她的支持力度也大,在老黃時代,歐陽其他的內科幾乎都放棄了。
就對心內緊抓不放,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經常和老黃據理力爭。介入科室的成立其實就為心內專門弄得。
當年市裏批了一個衛生專項款,老黃準備要成立一個,骨科疾病研究中心,歐陽極力反對。她建議成立介入科室。
為這事情,兩人把官司打到了市委。扯皮了半年,最終歐陽勝出,資金用來成立介入科室。老黃始終耿耿於懷,給介入科室,始終不配備後備力量。
歐陽也硬氣,硬是帶著任麗她們把心內和介入發展起來。介入發展起來後,收入劇增,好些個年輕醫生都想進心內。
任麗專門設置了個進科考試。不過關,絕對不要,她有歐陽支持,醫院也沒好的辦法。技術單位,技術為王,你不行,進不去人家不要你,真的沒辦法說。
張凡進科室後,就頭皮發麻。心內科不像是外科,年紀大的也有,可心內幾乎清一色的老年人。扶拐杖的,坐輪椅的,攙著走的,搖搖晃晃的,看著都危險。
外科和內科幾乎是兩個係統,雖然在一個醫院,除了會診,一般交流不多。張凡又天天泡手術室,和內科的醫生都不太熟悉。
他在外科名聲鵲起,可在內科知道他的人幾乎沒有。在這裏,他就是個小醫生,轉科的住院醫。外科的特權沒有了,受尊重更談不上。
係統還沒有打開內科,他隻能靠自己肝了。轉心內的還有兩個女生。一個從婦科過來,一個從兒科過來。都是預定搞內科的。
張凡被分給了葉晶,一個主治。三十多歲,在心內科默默無聞。一個科室,骨幹就那麽多,位置就那幾個,不爭取、不努力是沒什麽機會的。
葉晶老公是公務員,收入不錯。她對業務沒啥想法,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她主要的心思都放在家裏了,照顧好孩子,伺候好老公就是她的追求。
無可厚非,都是普通老百姓,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可是在技術單位,你不加油,隻能落得個邊緣人物。張凡是內定外科的醫生,來外科也算是打醬油的,指望不上。所以就把張凡分給了她。
進科第一天,就碰到院長大查房。醫生護士,進修的醫生,實習的學生,醫務處的,幾乎都快過五十人了。
就這,好多護士都沒參加,因為有大量的液體要配伍,沒辦法參加。
內科查房不像外科,外科都很明朗,該做啥手術做啥手術,實在檢查不出來,那就剖腹探查。探討最多的就是術式,誰主刀。
而內科,首先得談個機理機製,病種分級、用藥種類。到底是用何種藥物更加好,用多久,多少劑量,有沒有禁忌症。
歐陽當了院長也沒放下業務,仍然在學習,她查房還要提問,對主治、轉科、實習、進修的醫生進行隨床提問。主管醫生還要負責匯報病情。治療方案,合適不合適,當時就要討論。
不合適,還要當場訂製合適的治療方案,一個早上都查不完。
又不能查都一半就結束,她們直接連著中午查房。身體差點的醫生絕對熬不住。站都站不住,何論還要抽空修改當天的醫囑。
張凡問題不大,幾個醫學院的學生和進修的就有點吃不消了,因為從來沒碰到過,這種高強度的查房,偶爾偷偷的靠牆站一會。因為他們懷裏還抱著病例。雖然是塑料夾子,可十幾份病例摞一起也很重。
歐陽的提問很專業細致,經常問的下級醫生啞口無言迴答不上來。她比較嚴厲,當場就要上級醫生迴答,上級醫生迴答不上來,那立馬就翻書,一點情麵不給。
她查房的時候,醫生們都緊張的要死。在病房裏,當著病號的麵,讓她數落一頓,真心難受。
今天的查房倒是對張凡沒提問,張凡內定外科。說不定就迴答不上來,她不了解張凡和李曉的關係,算是給李曉麵子,沒讓張凡下不來台。
歐陽老太太,個子不高,可自帶院長光環,給大家的壓力特別大。再加上她又很嚴厲,弄得幾個轉科的兢兢戰戰的,氣場逼人啊。
查完房,還有好多病程要記錄。今天是大查房,主管醫生和下級醫生都隨身帶著筆記本,要當場記錄上級醫生說的口頭醫囑。
然後要在病例裏麵體現出來。內科的病例比外科要求高好多。比如骨科車禍的,很簡單,就是車禍導致那根骨頭骨折了。時間、地點、人物、受傷程度ok了。
內科不行,得從發病開始精煉出來,治療過沒有,何種治療,效果如何,加重了沒有,有沒並發症。平時服藥治療了沒有。
內科的病例對用詞、語氣是相當考究的。可、尚可、好等詞語,用的地方都不一樣,你要用錯了,歐陽能用手指頭,點死你。
用藥也繁雜,外科用藥就哪幾種,抗生素、止血藥、活血藥,了不起用點白蛋白、輸點血漿、能量。按消耗給藥就行。
內科不行,同一類的藥物個體差異很大,有的人可以用,有的就不行。
粗通內科簡單的很,一個住院醫在科室三個月就大概夠用了,可要想精通就難了。首先基礎的紮實,從生理到病理、從組胚到生化都得熟背精通,拿起來就能用。
碰到病種才翻書,那隻不過是個入門的醫生。觸類旁通,一個好的內科醫生,能從你的口味中分析出你的身體狀況,看一眼你的臉色,就對你的身體狀況有個大概了解。
要達到這種程度的內科醫生,沒有個十幾年紮紮實實的學習,思考總結,想都不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