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年號靖宇替承平


    新皇登基,第一件大事便是要更改年號。


    大齊從開朝以來,經曆過三個年號,分別是黃龍、太平、承平。大齊太祖高皇帝蕭煜執政三十年,立國的前十年年號為黃龍,在黃龍十年之後,蕭煜因為天劫臨頭的緣故,開始專心鑽研破劫之道,無暇顧及朝政,於是逐漸將朝政交到皇後林銀屏和長大成人的太子蕭玄手中,因為這個緣故,又更換了一次年號,由黃龍變為太平,一直持續到太平二十年的藍韓黨爭。


    在蕭煜退位之後,蕭玄繼位,是為太宗皇帝,將年號由太平改為承平,意為承繼天下太平,至今已有二十四年。


    蕭白因為繼位時間太短,還未更改年號,所以大齊隻有三個年號,不過現在馬上就要迎來第四個年號。


    至於蕭知南到底要取一個什麽年號,本該是由禮部擬定,不過蕭知南卻決定由自己來選,縱觀曆史,不乏有皇帝按照自己的喜好更換數個年號的先例,所以年號由皇帝決定也在情理之中,身為禮部尚書的謝蘇卿沒有任何異議。


    為此,蕭知南還在竹宮的書房裏翻了好久的典故,又與徐北遊商議之後,最終選定為“靖宇”為新年號。其中“靖”字意為平定、靖難,象征著蕭知南在主政期間,朝廷平定了三藩叛亂,“宇”字自然就是宇內,正所謂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以“宇”一字指代指國之疆土,兩字合起來的意思便是平定國內叛亂。


    徐北遊對此並無異議,於是蕭知南便定下了靖宇為接替承平的新年號。


    至於其他,蕭知南也早已大致安排妥當,主要是各個功臣勳貴的分封,雖然還未正式昭告天下,不過都已經定下。


    其中第一個便是徐北遊,雖說徐北遊與蕭知南已是夫婦,夫妻本一體,徐北遊又是證得飛升之機之人,要不要這些封賞都已經無甚所謂,不過在蕭知南的堅持下,還是給出了最為讓人目瞪口呆的賞賜。


    首先便是封徐北遊為魏王,是為諸王第一人,排班位列諸王之首,又有四項特權,分別是:麵君不拜,讚拜不名,入朝不趨,佩劍上殿。


    具體解釋起來,麵君不拜是麵對君王時,可以不行跪拜之禮。


    讚拜不名是臣子朝拜帝王時,讚禮官不得直唿其姓名,隻稱官職,比如本來是“大將軍徐北遊求見”,有了讚拜不名的恩寵之後,就隻能這樣通報“大將軍求見”,而不能提徐北遊的名諱。


    入朝不趨,謂入朝不急步而行。臣子入朝覲見必須趨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趨是皇帝對大臣的一種殊遇。


    佩劍上殿則是說得到帝王特許的大臣,可以佩著劍上朝,被視為極大的優遇。


    尋常諸王勳貴能得到四項殊榮中的任何一種,都要被視為莫大恩寵,可徐北遊卻是將四項殊榮全部加於一身,比起前朝各代架空皇帝的權臣也不遑多讓。


    如果說這些隻是虛名而非實權,那麽接下來的封賞就是實打實的權勢了。首先,徐北遊的魏王頭銜並非蕭摩訶的燕王頭銜,隻是一個親王,而是藩王,親王有封地方可稱為藩王,而徐北遊封地正是海外魏國數州之地。其次,朝廷並不向魏國派遣官員,徐北遊手掌軍政大權,可自行任命官員,統禦軍隊,幾乎等同是一國之主,再加上如今劍宗重返東海三十六島,兩者可謂是相得益彰。


    在如此情形之下,徐北遊的權勢之大,甚至還要超過當年的魏王蕭瑾。


    除徐北遊之外,就是兩位親王和四位異姓郡王,其中兩位親王就是燕王蕭摩訶和梁王蕭去疾,在蕭知南還是攝政長公主的時候,就已經將兩人封為親王,且昭告天下,登基之後,無非是以皇帝的名號再封一次,不過兩人就不能與徐北遊相提並論了,立國之初,尚要封王就藩屏衛四方,可正是成也藩王敗也藩王,經過這次三藩之亂後,除了徐北遊這個特例,朝廷必然不會重蹈覆轍再設藩王,所以兩人就隻能是親王,沒有封地,久居帝都。


    其中蕭摩訶執掌步軍統領衙門和宗人府,蕭去疾還在養傷,待到傷愈之後,則要接替魏無忌和趙無極執掌拱衛帝都的中軍大營。


    接下來便是四位異姓王,四人都是郡王,但並非世襲罔替,到下一代便會降為國公,然後再以國公爵位代代傳承,因為四位郡王的封號中各帶了一個“平”字,又被朝野上下成為“四平郡王”,分別是東平郡王查擎、西平郡王張無病、北平郡王趙無極,原本徐北遊是南平郡王,不過在他被封為魏王之後,蕭知南決定將魏無忌封為南平郡王,畢竟他也是平定江南的大功臣之一。


    此時戰事已經結束,劍閣、江陵、陝中等三大行營都會被陸續裁撤,三大掌印官也要陸續迴朝述職,其中張無病以平定西北的赫赫軍功會被加封少保,僅次於徐北遊的太保,前往東北擔任右軍左都督。趙無極仍舊擔任大都督,加封少傅,魏無忌是將功折罪,雖然封王,但要交出兵權,轉入內閣,任次輔,兼任戶部尚書,原戶部上書劉佐改任禮部尚書,禮部尚書謝蘇卿改任吏部尚書,至於原來的吏部尚書,正是當今的內閣首輔韓瑄。不過老爺子在蕭知南登基之後,便會辭去吏部尚書和內閣首輔之位,由謝蘇卿接任內閣首輔。


    再有就是,原前軍左都督孫少堂會被加封為英國公,轉遷為後軍左都督。原後軍左都督禹匡加封唐國公,轉遷為前軍左都督。


    最後便是東平郡王查擎,他會前往西北接替左軍左都督之位。


    再往下,諸如閔淳、白玉、文慈、李顏良等諸多將領,也各有封賞,隻是不再由蕭知南去親自過問,待到大都督府擬定之後,再行呈送蕭知南禦覽即可。


    至於其他,並無太大變動,內閣除了首輔謝蘇卿和次輔魏無忌之外,還有兩位閣員,分別是李貞吉和趙宗憲這兩位老臣。司禮監那邊仍是由張百歲擔任掌印大太監,同時兼掌暗衛府,由張保擔任首席秉筆,再有便是陳知錦和孫知鴻這兩位秉筆太監,其中由陳知錦兼掌負責宮廷宿衛的天策府。


    大都督府一位大都督和五位左都督,內閣四位閣員,司禮監四位大太監,再加上兩位在朝親王,以及徐北遊和蕭知南夫婦二人,便是如今大齊朝廷的真正的權利核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那蟬那把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煜並收藏那年那蟬那把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