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西北軍出城而戰
轉眼之間,終於是來到了承平二十四年的年底。
帝都和江都已經有了過年的歡慶氣氛,可在中都這邊,卻沒有半分歡慶,唯有肅殺。
因為張無病在經過半月的休整和援軍的補充之後,手握二十萬滿員西北大軍,決意與**城外的草原大軍展開一場決戰。
如今的草原大軍,可謂是騎虎難下,先前還滿懷壯誌要攻下中都,可隨著數位道門大真人被徐北遊的一劍風吹雨打去,一下子又變得畏首畏尾起來,進又不進,退又不退,不知什麽道理。
好在如今的草原大軍已經攻下了涼州,擁有河西平原的西涼之地,素來都是整個西北的糧倉,雖說在富饒江南和中原看來,西涼算是偏遠寒苦之地,但與白災頻繁的草原比較起來,西涼卻是難得的肥美之地,草原大軍占據了這裏,一時間也不虞糧草之憂,而且真要讓他們放棄這塊豐腴之地,也是難以做到,畢竟把東西吞下去容易,再吐出來可就難了。就像叫花子進了尋常的富戶人家,想當然地認為皇宮也不過如此,那就更舍不得放下了。
草原不敢打,又不想退,想要長占西涼,那麽大齊朝廷絕不會答應。如今已經是承平二十四年的末尾了,在明年,徐北遊和蕭知南夫婦二人各自有一個典禮要舉辦。
徐北遊的典禮是他的宗主升座大典,定於碧遊島,已經由張雪瑤開始親自操辦。而蕭知南的典禮則是她的登基大典,畢竟在先皇故去之後,新皇登基,次年就要更改年號,如今蕭玄和蕭白相繼故去之後,按照慣例,便要在明年改元,而且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廷不可一日無皇帝,現在皇帝大位空懸了小半年的時間,堪稱是前無古人,已經不能再拖下去,所以經過朝臣商議之後,決定明年必須舉行長公主殿下的登基大典。
若要舉辦登基大典,最好是天下太平之後,就像當年的太祖高皇帝蕭煜,是在平定了江南陸謙之後,才於圜丘壇祭天登基,所在在蕭知南的登基大典之前,西北戰事必須要平息下去,最起碼不能讓草原繼續占據著涼州一地。
正如魏無忌所說的那般,戰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歸根究底,政事在戰事之上,所以曆朝曆代以來,才會逐漸形成文官節製武將的局麵。
現在文官們認為必須要在明年之內結束戰事,那麽身為武將的張無病也不得不妥協。
更何況到了明年之後,徐北遊未必還會繼續坐鎮中都,一旦徐北遊離開中都,沒了顧忌的草原大軍,可就不會是現在這般姿態了。
在種種原因之下,張無病的出兵也就成為必然之事。
承平二十四年,臘月二十九。
西北大軍出城而戰,徐北遊這位大將軍親自督戰。
徐北遊是在臘月二十八的晚上從九天樓中出關,雖然在短時間內未能更上一步,但卻彌補了先前連番數戰所損耗的氣機,重迴巔峰之態。
……
此時的草原大營中雖然談不上愁雲慘淡,但實在說不上如何士氣高漲。
中軍大帳之中,除了林寒之外,包括林術在內的一眾台吉均是臉色凝重。
雖然林寒看似神色平靜,但怎麽也無法掩蓋眼底的那抹陰霾。
張無病決意出城而戰,看似是迫於朝廷壓力,但張無病作為四大名將之首,無論是資曆還是領兵打仗的本事,都是旁人無法比擬的。這次張無病出城而戰,絕不會是倉促行事,西北軍中的波瀾並未有旁人想的那般大,甚至可以稱得上雲淡風輕。
再者說,如今朝堂上的閣臣們也不是那種全然不通兵事的書生文人,他們在迫使張無病出兵之前,已經向西北運送了大量軍需和援軍,使得原本是疲敝之師的西北大軍得以恢複補充。早在西北戰事開始之初,西北大軍麵對草原大軍就是絲毫不落下風,若不是後來因為後援不濟,才不得不放棄涼州退入中都,否則勝負還是兩說。
在如此情形之下,林寒也無必勝把握。
不過既然是張無病主動要戰,林寒也沒有退縮的道理。
今日便是雙方決戰之日。
林寒與眾台吉議定戰事布置之後,相繼走出中軍大帳。
就在此時,中都方向的大地之上有雷聲依次響起,黑壓壓的騎軍如潮水一般向前推進,在距離草原大軍還有大約一裏之遙的時候,有一騎突兀衝出,竟是身披玄甲的張無病。
他單人單騎一直來到距離草原軍陣前不足百丈的地方,駐馬而立。
在凜冽朔風中,同樣是全身披甲的林寒翻身上馬,錚亮的明光鎧泛著淡淡的光芒,與一身漆黑玄甲的張無病截然相反。
無數草原騎軍在他麵前分成兩列,隻留下中間一條可供一人前行的通道。
林寒沿著這條通道策馬前行,每前進一步,在他身後周圍的草原騎兵就會迅速聚攏起來,待到林寒行至陣前,身後隻剩下無邊無際的騎兵,而不見半點縫隙。
張無病和林寒不約而同地單騎向前,在相距不足十丈的時候,兩騎幾乎是同時停下馬蹄。
林寒望向張無病,花白的胡子的在風中微微顫抖,笑道:“張無病,好膽識。”
張無病緩緩道:“當年聽聞林王率軍入南疆,平定南中七府之地,有修羅將軍之稱,不勝神往,隻是當時的我還是一無名小卒耳,不足以與林王相提並論。直到今朝三藩亂起,張某這才有了與林王交手的機會,交手一年有餘,互有勝負,今日卻是要與林王徹底分出成敗。”
林寒平淡笑了笑,若有所指道:“欲速則不達。”
張無病道:“自古能成開國帝王大業者,皆年不過六十,難道你林寒覺得自己能開古今之創舉,行古人不能行之事?”
林寒自嘲道:“年過八十,行將朽木,我老了。”
徐林看了一眼林寒已經花白的胡須,平靜道:“刀劍無眼,這次見麵之後,日後不知是否還會有再見的機會,即便是再見,恐怕也是要生死相隔了。”
林寒一笑置之,問道:“張無病,你有幾成勝算?”
張無病道:“五五之數。”
林寒大笑起來,頷下胡須微微顫抖,“好,我靜候西北大軍。”
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轉眼之間,終於是來到了承平二十四年的年底。
帝都和江都已經有了過年的歡慶氣氛,可在中都這邊,卻沒有半分歡慶,唯有肅殺。
因為張無病在經過半月的休整和援軍的補充之後,手握二十萬滿員西北大軍,決意與**城外的草原大軍展開一場決戰。
如今的草原大軍,可謂是騎虎難下,先前還滿懷壯誌要攻下中都,可隨著數位道門大真人被徐北遊的一劍風吹雨打去,一下子又變得畏首畏尾起來,進又不進,退又不退,不知什麽道理。
好在如今的草原大軍已經攻下了涼州,擁有河西平原的西涼之地,素來都是整個西北的糧倉,雖說在富饒江南和中原看來,西涼算是偏遠寒苦之地,但與白災頻繁的草原比較起來,西涼卻是難得的肥美之地,草原大軍占據了這裏,一時間也不虞糧草之憂,而且真要讓他們放棄這塊豐腴之地,也是難以做到,畢竟把東西吞下去容易,再吐出來可就難了。就像叫花子進了尋常的富戶人家,想當然地認為皇宮也不過如此,那就更舍不得放下了。
草原不敢打,又不想退,想要長占西涼,那麽大齊朝廷絕不會答應。如今已經是承平二十四年的末尾了,在明年,徐北遊和蕭知南夫婦二人各自有一個典禮要舉辦。
徐北遊的典禮是他的宗主升座大典,定於碧遊島,已經由張雪瑤開始親自操辦。而蕭知南的典禮則是她的登基大典,畢竟在先皇故去之後,新皇登基,次年就要更改年號,如今蕭玄和蕭白相繼故去之後,按照慣例,便要在明年改元,而且國不可一日無主,朝廷不可一日無皇帝,現在皇帝大位空懸了小半年的時間,堪稱是前無古人,已經不能再拖下去,所以經過朝臣商議之後,決定明年必須舉行長公主殿下的登基大典。
若要舉辦登基大典,最好是天下太平之後,就像當年的太祖高皇帝蕭煜,是在平定了江南陸謙之後,才於圜丘壇祭天登基,所在在蕭知南的登基大典之前,西北戰事必須要平息下去,最起碼不能讓草原繼續占據著涼州一地。
正如魏無忌所說的那般,戰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歸根究底,政事在戰事之上,所以曆朝曆代以來,才會逐漸形成文官節製武將的局麵。
現在文官們認為必須要在明年之內結束戰事,那麽身為武將的張無病也不得不妥協。
更何況到了明年之後,徐北遊未必還會繼續坐鎮中都,一旦徐北遊離開中都,沒了顧忌的草原大軍,可就不會是現在這般姿態了。
在種種原因之下,張無病的出兵也就成為必然之事。
承平二十四年,臘月二十九。
西北大軍出城而戰,徐北遊這位大將軍親自督戰。
徐北遊是在臘月二十八的晚上從九天樓中出關,雖然在短時間內未能更上一步,但卻彌補了先前連番數戰所損耗的氣機,重迴巔峰之態。
……
此時的草原大營中雖然談不上愁雲慘淡,但實在說不上如何士氣高漲。
中軍大帳之中,除了林寒之外,包括林術在內的一眾台吉均是臉色凝重。
雖然林寒看似神色平靜,但怎麽也無法掩蓋眼底的那抹陰霾。
張無病決意出城而戰,看似是迫於朝廷壓力,但張無病作為四大名將之首,無論是資曆還是領兵打仗的本事,都是旁人無法比擬的。這次張無病出城而戰,絕不會是倉促行事,西北軍中的波瀾並未有旁人想的那般大,甚至可以稱得上雲淡風輕。
再者說,如今朝堂上的閣臣們也不是那種全然不通兵事的書生文人,他們在迫使張無病出兵之前,已經向西北運送了大量軍需和援軍,使得原本是疲敝之師的西北大軍得以恢複補充。早在西北戰事開始之初,西北大軍麵對草原大軍就是絲毫不落下風,若不是後來因為後援不濟,才不得不放棄涼州退入中都,否則勝負還是兩說。
在如此情形之下,林寒也無必勝把握。
不過既然是張無病主動要戰,林寒也沒有退縮的道理。
今日便是雙方決戰之日。
林寒與眾台吉議定戰事布置之後,相繼走出中軍大帳。
就在此時,中都方向的大地之上有雷聲依次響起,黑壓壓的騎軍如潮水一般向前推進,在距離草原大軍還有大約一裏之遙的時候,有一騎突兀衝出,竟是身披玄甲的張無病。
他單人單騎一直來到距離草原軍陣前不足百丈的地方,駐馬而立。
在凜冽朔風中,同樣是全身披甲的林寒翻身上馬,錚亮的明光鎧泛著淡淡的光芒,與一身漆黑玄甲的張無病截然相反。
無數草原騎軍在他麵前分成兩列,隻留下中間一條可供一人前行的通道。
林寒沿著這條通道策馬前行,每前進一步,在他身後周圍的草原騎兵就會迅速聚攏起來,待到林寒行至陣前,身後隻剩下無邊無際的騎兵,而不見半點縫隙。
張無病和林寒不約而同地單騎向前,在相距不足十丈的時候,兩騎幾乎是同時停下馬蹄。
林寒望向張無病,花白的胡子的在風中微微顫抖,笑道:“張無病,好膽識。”
張無病緩緩道:“當年聽聞林王率軍入南疆,平定南中七府之地,有修羅將軍之稱,不勝神往,隻是當時的我還是一無名小卒耳,不足以與林王相提並論。直到今朝三藩亂起,張某這才有了與林王交手的機會,交手一年有餘,互有勝負,今日卻是要與林王徹底分出成敗。”
林寒平淡笑了笑,若有所指道:“欲速則不達。”
張無病道:“自古能成開國帝王大業者,皆年不過六十,難道你林寒覺得自己能開古今之創舉,行古人不能行之事?”
林寒自嘲道:“年過八十,行將朽木,我老了。”
徐林看了一眼林寒已經花白的胡須,平靜道:“刀劍無眼,這次見麵之後,日後不知是否還會有再見的機會,即便是再見,恐怕也是要生死相隔了。”
林寒一笑置之,問道:“張無病,你有幾成勝算?”
張無病道:“五五之數。”
林寒大笑起來,頷下胡須微微顫抖,“好,我靜候西北大軍。”
兩人就此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