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中都城再見病虎
都督府內頗為冷清,除了劍戟森然的兵甲,幾乎沒有其他閑雜人等。
徐北遊一行自中門而入,沿著以青石板鋪就的主幹道來到正廳前,此間主人張無病已經等在這兒,抱拳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南歸,有些日子不見了。”
此時的徐北遊身著深紅色錦袍,外罩黑色比甲,腰束玉帶,頭上簡單綄了一個發髻,以一支墨玉簪子束起,不得不說人靠衣裳馬靠鞍,換了身行頭之後的徐北遊搖身一變,越發像是王侯世家出來的貴公子,正如今日的張無病,頭發已經蓄起,龍驤虎步,再也不是當初的守窟僧人。
徐北遊還禮,“徐北遊見過張都督。”
張無病笑道:“南歸不必多禮,我已經命人備下酒宴,為你接風洗塵。”
“北遊先行謝過張都督。”徐北遊又是拱手一禮。
張無病輕輕揮了下手,所有人悉數退下,隻剩下兩人。
兩人對視。
徐北遊記得上次兩人這麽對視,還是在敦煌城外的千佛洞,那時候張無病手裏牽著一個小和尚,徐北遊則是將知雲擋在自己的身後。
在此之後,徐北遊就再也沒有毫不避讓地直視過這位病虎,直到今天。
徐北遊緩緩說道:“有朋自遠方來,未必不亦樂乎,隻怕張都督並不想看到我來中都。”
張無病臉色不變,平靜道:“入內說話。”
廳內設有一張不大的圓桌,桌上有十二道菜式,卻隻有兩副筷子。
主客隔著桌子分而落座,張無病作為主人,提起酒壺為徐北遊斟滿一杯酒,問道:“南歸近來可好?”
酒是一等一的汾酒,已在西北軍的地下酒窖中窖藏了十餘年,今日取出,酒香四溢,若是有酒鬼在此,怕是聞香便先醉三分,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酒液仍舊清澈見底,不見半分渾濁。
徐北遊雙手舉杯,看著清澈的酒液倒入杯中,答道:“一切都好,說起來也是多虧了張都督,若不是當初張都督出手相救,我怕是已經死在端木玉麾下暗衛的刀下,也就沒有今日的江都徐公子,所以我先敬張都督一杯。”
徐北遊高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張無病平淡道:“也不盡然,當時你身懷誅仙,即使沒有我出手,最後也可以轉危為安。”
徐北遊放下已經空了的酒杯,直言道:“想來張都督已經知曉徐某的來意。”
張無病輕抿了一口杯中酒液,“猜到一些,不過我還是想聽一聽南歸你怎麽說,同時我也希望南歸不要像某些說客那般,故作驚人之語。”
徐北遊輕聲道:“話語驚不驚人,並非隻是言者有意,說到底還是聽者有心,徐某今日隻為張都督陳述利害,剖析局勢,至於該如何決斷,隻在張都督一念之間。”
張無病向後靠在椅背上,輕聲道:“願聞其詳。”
徐北遊拿過酒壺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不過沒有喝酒,而是用手指蘸了酒液,在桌麵上寫下一個“藍”字和一個“韓”字,緩緩說道:“當今廟堂之上,藍韓二黨相爭,其中種種利弊,張都督是久居廟堂之人,自然看得透徹,想來就不用徐某贅言了,徐某此來隻是轉述先生的些許話語。”
張無病不動聲色。
徐北遊將“韓”抹去,接著說道:“所謂韓黨,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煙消雲散,如今的韓黨,與其說是先生的一人之黨,倒不如說是由先生領銜的帝黨,這場黨爭,與其說是藍相和先生之爭,倒不若說是君相之爭,張都督以為然否?”
張無病的神色微變,他有些猜到徐北遊要說什麽,不過還是輕輕點頭。
徐北遊寫下一個“帝”字,“二十年前,當今陛下剛剛登基不久,藍相卻已經登頂廟堂三十年,而且藍相還是陛下的老師,所以難免相強君弱,此乃廟堂大忌,張都督以為然否?”
張無病緩緩點頭,“繼續。”
徐北遊道:“當時先帝和太後娘娘先後倉促離世,外有魏王和草原汗王,內有藍韓黨爭,陛下要依仗藍相掌控廟堂,所以才會暫時隱忍退讓,君相和睦,隻是如今不比從前,陛下已經是知天命之人,藍相卻仍舊佇立於廟堂之上,說句誅心之言,世間豈有登基二十年而不得獨掌乾坤之帝王乎?”
張無病沉默許久,上身微微前傾,認真問道:“然後呢?”
徐北遊平淡道:“張都督是真的不明白?還是非要徐某把話徹底說明白?要‘倒藍’之人不是先生,而是當今陛下,要張都督做出一個決斷的,也並非是所謂韓黨,而是帝黨!”
張無病沉默片刻,緩聲道:“陛下和藍相之間究竟如何,非是你空口白牙一說就能下定論的。”
徐北遊道:“若僅僅是徐北遊口出此言,張都督自然可以當作是胡言妄語,隻不過此言是出自當朝次輔之口,張都督又豈能當作是空口白牙?”
張無病沉默不語。
徐北遊平靜道:“張都督,是藍相爺舉薦你為左都督不假,可是你不要忘了,同時也是陛下首肯了此事,都說上感君恩,可從未有過上感相恩之說。”
張無病再次默然許久,長唿出一口氣,輕聲道:“這都是陛下的意思?”
徐北遊沉聲道:“張都督,你不要忘了陳瓊的下場,更不要忘了陳瓊是誰的人,陛下的心思,真不難猜。”
這一次,張無病是真的啞口無言。
舍內一片靜默。
過了許久之後,徐北遊再度開口道:“若是平時,你是我的前輩,可今天在公言公,我稱唿你一聲張都督,這些道理,我不信你不明白。”
張無病仍是沒有說話,隻是輕輕歎息一聲。
徐北遊伸手抹去桌麵上的兩字,稍稍加重了語氣,“連我一個身在朝堂之外的人都知道,廟堂爭鬥從來沒有猶豫可言,正如沙場征伐,是戰、是和、是走,都要當機立斷,前輩也是常年帶兵之人,難道連這等淺顯道理都想不明白?”
徐北遊這番激烈言辭可謂是毫不留情麵,不過張無病沒有半分動怒神色,略微猶豫後,終於是緩緩說道:“既然南歸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我也不妨明言,在南歸你來中都之前,我已經準備好兩封密信,分別是交給藍相爺和文公的,時至今日,我也不認為藍相沒有還手之力,現在言誰勝誰敗還為時尚早。”
說話間,張無病從袖中取出兩封被火漆封好的密信,他以兩指捏住寫著一個“藍”字的密信,輕輕一撚,灰飛煙滅。
然後他將那封寫了個“韓”字的密信推到徐北遊的麵前。
都督府內頗為冷清,除了劍戟森然的兵甲,幾乎沒有其他閑雜人等。
徐北遊一行自中門而入,沿著以青石板鋪就的主幹道來到正廳前,此間主人張無病已經等在這兒,抱拳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南歸,有些日子不見了。”
此時的徐北遊身著深紅色錦袍,外罩黑色比甲,腰束玉帶,頭上簡單綄了一個發髻,以一支墨玉簪子束起,不得不說人靠衣裳馬靠鞍,換了身行頭之後的徐北遊搖身一變,越發像是王侯世家出來的貴公子,正如今日的張無病,頭發已經蓄起,龍驤虎步,再也不是當初的守窟僧人。
徐北遊還禮,“徐北遊見過張都督。”
張無病笑道:“南歸不必多禮,我已經命人備下酒宴,為你接風洗塵。”
“北遊先行謝過張都督。”徐北遊又是拱手一禮。
張無病輕輕揮了下手,所有人悉數退下,隻剩下兩人。
兩人對視。
徐北遊記得上次兩人這麽對視,還是在敦煌城外的千佛洞,那時候張無病手裏牽著一個小和尚,徐北遊則是將知雲擋在自己的身後。
在此之後,徐北遊就再也沒有毫不避讓地直視過這位病虎,直到今天。
徐北遊緩緩說道:“有朋自遠方來,未必不亦樂乎,隻怕張都督並不想看到我來中都。”
張無病臉色不變,平靜道:“入內說話。”
廳內設有一張不大的圓桌,桌上有十二道菜式,卻隻有兩副筷子。
主客隔著桌子分而落座,張無病作為主人,提起酒壺為徐北遊斟滿一杯酒,問道:“南歸近來可好?”
酒是一等一的汾酒,已在西北軍的地下酒窖中窖藏了十餘年,今日取出,酒香四溢,若是有酒鬼在此,怕是聞香便先醉三分,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酒液仍舊清澈見底,不見半分渾濁。
徐北遊雙手舉杯,看著清澈的酒液倒入杯中,答道:“一切都好,說起來也是多虧了張都督,若不是當初張都督出手相救,我怕是已經死在端木玉麾下暗衛的刀下,也就沒有今日的江都徐公子,所以我先敬張都督一杯。”
徐北遊高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張無病平淡道:“也不盡然,當時你身懷誅仙,即使沒有我出手,最後也可以轉危為安。”
徐北遊放下已經空了的酒杯,直言道:“想來張都督已經知曉徐某的來意。”
張無病輕抿了一口杯中酒液,“猜到一些,不過我還是想聽一聽南歸你怎麽說,同時我也希望南歸不要像某些說客那般,故作驚人之語。”
徐北遊輕聲道:“話語驚不驚人,並非隻是言者有意,說到底還是聽者有心,徐某今日隻為張都督陳述利害,剖析局勢,至於該如何決斷,隻在張都督一念之間。”
張無病向後靠在椅背上,輕聲道:“願聞其詳。”
徐北遊拿過酒壺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不過沒有喝酒,而是用手指蘸了酒液,在桌麵上寫下一個“藍”字和一個“韓”字,緩緩說道:“當今廟堂之上,藍韓二黨相爭,其中種種利弊,張都督是久居廟堂之人,自然看得透徹,想來就不用徐某贅言了,徐某此來隻是轉述先生的些許話語。”
張無病不動聲色。
徐北遊將“韓”抹去,接著說道:“所謂韓黨,其實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煙消雲散,如今的韓黨,與其說是先生的一人之黨,倒不如說是由先生領銜的帝黨,這場黨爭,與其說是藍相和先生之爭,倒不若說是君相之爭,張都督以為然否?”
張無病的神色微變,他有些猜到徐北遊要說什麽,不過還是輕輕點頭。
徐北遊寫下一個“帝”字,“二十年前,當今陛下剛剛登基不久,藍相卻已經登頂廟堂三十年,而且藍相還是陛下的老師,所以難免相強君弱,此乃廟堂大忌,張都督以為然否?”
張無病緩緩點頭,“繼續。”
徐北遊道:“當時先帝和太後娘娘先後倉促離世,外有魏王和草原汗王,內有藍韓黨爭,陛下要依仗藍相掌控廟堂,所以才會暫時隱忍退讓,君相和睦,隻是如今不比從前,陛下已經是知天命之人,藍相卻仍舊佇立於廟堂之上,說句誅心之言,世間豈有登基二十年而不得獨掌乾坤之帝王乎?”
張無病沉默許久,上身微微前傾,認真問道:“然後呢?”
徐北遊平淡道:“張都督是真的不明白?還是非要徐某把話徹底說明白?要‘倒藍’之人不是先生,而是當今陛下,要張都督做出一個決斷的,也並非是所謂韓黨,而是帝黨!”
張無病沉默片刻,緩聲道:“陛下和藍相之間究竟如何,非是你空口白牙一說就能下定論的。”
徐北遊道:“若僅僅是徐北遊口出此言,張都督自然可以當作是胡言妄語,隻不過此言是出自當朝次輔之口,張都督又豈能當作是空口白牙?”
張無病沉默不語。
徐北遊平靜道:“張都督,是藍相爺舉薦你為左都督不假,可是你不要忘了,同時也是陛下首肯了此事,都說上感君恩,可從未有過上感相恩之說。”
張無病再次默然許久,長唿出一口氣,輕聲道:“這都是陛下的意思?”
徐北遊沉聲道:“張都督,你不要忘了陳瓊的下場,更不要忘了陳瓊是誰的人,陛下的心思,真不難猜。”
這一次,張無病是真的啞口無言。
舍內一片靜默。
過了許久之後,徐北遊再度開口道:“若是平時,你是我的前輩,可今天在公言公,我稱唿你一聲張都督,這些道理,我不信你不明白。”
張無病仍是沒有說話,隻是輕輕歎息一聲。
徐北遊伸手抹去桌麵上的兩字,稍稍加重了語氣,“連我一個身在朝堂之外的人都知道,廟堂爭鬥從來沒有猶豫可言,正如沙場征伐,是戰、是和、是走,都要當機立斷,前輩也是常年帶兵之人,難道連這等淺顯道理都想不明白?”
徐北遊這番激烈言辭可謂是毫不留情麵,不過張無病沒有半分動怒神色,略微猶豫後,終於是緩緩說道:“既然南歸已經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那我也不妨明言,在南歸你來中都之前,我已經準備好兩封密信,分別是交給藍相爺和文公的,時至今日,我也不認為藍相沒有還手之力,現在言誰勝誰敗還為時尚早。”
說話間,張無病從袖中取出兩封被火漆封好的密信,他以兩指捏住寫著一個“藍”字的密信,輕輕一撚,灰飛煙滅。
然後他將那封寫了個“韓”字的密信推到徐北遊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