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新任承宣布政使
徐北遊與張雪瑤一番深談之後,從琉璃閣出來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沒有再在東湖別院多做停留,徑直出門返迴江都。
等他迴到江都時,夜色已深,公孫府早已掌了燈,宋官官和張安正在門前等候。
徐北遊從馬車上下來,笑道:“張師姐,官官,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二人了。”
宋官官與張安對視一眼,欲言又止。
徐北遊擺了擺手道:“有什麽話去府裏慢慢說。”
來到書房,徐北遊示意兩人落座,自己卻是沒有著急坐下,轉身進了屏風後的內間,道:“說吧,什麽事。”
宋官官看了張安一眼,緩緩說道:“公子,我們發現張道朔的蹤跡了。”
內間的徐北遊沒有說話。
熟知自家公子脾性的宋官官接著說道:“六月二十三,在江州一處不知名佛寺內的枯井中發現的,不過他早已經死去多時,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六月十五前後,隻是有一點很奇怪,他的屍身上下沒有半處傷痕,死因很是蹊蹺,而且我們能發現此人的經過也經不起推敲,似乎是有人故意引我們的人去那處佛寺。”
已經換上一身常服的徐北遊從屏風後轉了出來,問道:“我要的東西呢?”
宋官官慚愧道:“未曾見得。”
徐北遊似乎早有預料,接著問道:“那吳樂之呢?”
宋官官輕聲道:“也未曾見得。”
徐北遊坐到書案後麵,伸手取過一方印章,問道:“依你們看來,是兩人內訌,吳樂之殺了張道朔後將五毒劍帶走,還是另外有人出手殺了張道朔,然後將吳樂之連人帶劍一起擄走了?”
張安略作沉吟後道:“我想不出吳樂之為何要殺人,雖說五毒劍是我們劍宗珍寶,但對於他們二人而言卻並無太多用處,最多也不過是一件神兵利器而已,兩人還不至於為此反目,所以我覺得是另外有人出手。”
徐北遊不置可否,望向宋官官,“官官你的意思呢?”
宋官官輕聲道:“我同意張師姐的看法。”
徐北遊用手中印章按在案上的宣紙上,平靜道:“你們拿我的手令,調動宗內一切可以調用的力量,同時也請白蓮教、聞香教、暗衛府、江都提刑按察使司衙門、江州提刑按察使司衙門、江南駐軍協助,全力搜捕吳樂之,無論死活。”
張安和宋官官起身道:“是。”
徐北遊揮了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待到兩人離開後,徐北遊獨自一人走出書房,站在廊下伸手接了幾個雨點。
竟是不知何時下起雨來。
夜色漸漸深沉,雨勢轉大。
江都城外三十裏處,有一處驛站,因為不遠處有個長樂亭的緣故,故名為長樂驛站。
此時驛站中已經掌燈,驛丞李貴正在屋裏自斟自飲,雖然沒有什麽下酒菜,但就著外麵的一簾秋雨,倒也是有滋有味。
李貴今年六十多歲,小時候經曆過那場群雄逐鹿的天下亂戰,因為他老爹是戰死甲士的緣故,他子承父職,也進了軍伍之中,天下大定之後,羊老都督和魏王率軍出海,他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就留在江都做了個驛卒,這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他從驛卒混成了驛丞,平日裏的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長樂驛站是個大驛站,房子、飯食都是頂好的,所以來往江都的官員都會來這兒落腳,李貴因為驛丞做久了的緣故,很是見過不少世麵,這來往官員的品級身家,多半能一眼看個八九不離十。
一壺小酒喝完,李貴有三分微醺之意,看看時辰,覺得應該不會有人來了,正打算脫衣就寢,忽然聽著外麵有馬蹄聲響,他猛地一個激靈,忍不住想要罵娘:“這麽黑的天,這麽大的雨,怎麽還有人來?”
不過他一個不入流的無品驛丞可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是穿好鞋子,拿起傘和燈籠出去相迎。
先到的是幾個披蓑戴笠的長隨,翻身下馬之後,為首之人對剛剛迎出來的驛丞李貴道:“我家主人是新任的江都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大人,今日赴任,還請驛丞大人好生安排!”
聽到承宣布政使司幾個字,李貴的心就猛然提了起來,再聽到布政使三個字,李貴已經提起來的心又顫了三顫。
如今的大齊朝廷可不像前朝大鄭,從來都不設什麽總督、巡撫,也不設提督、總兵,地方上說了算的就是三司衙門,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州民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州刑名,都指揮使司主管一州防務。
布政使是多大的官?那可是三司之首,其他兩位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都不過是正三品,隻有布政使是從二品,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一州父母。
而且這長樂驛站就是歸屬於江都治下,如此說來,這位新任江都布政使與其他官員更是不同。
李貴趕緊招唿驛卒去準備收拾,不多時的功夫,就見一隊人馬冒著大雨朝這邊行來。
他心想這八成就是布政使大人到了,也顧不上撐傘了,隨手拿過一件雨披,冒著大雨就衝了出去。
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驛丞,這點眼力界還是有的,李貴一眼就看出當先之人就是地位最尊崇之人,應該就是布政使了。
隻見這位新任布政使一副典型的北人相貌,看上去大約四十歲左右,在這個年紀就能做到堂堂從二品的封疆大吏,想來肯定是朝中有人照應,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
李貴不由得又多加幾分小心,恭敬行禮道:“下官長樂驛站驛丞李貴拜見布政使大人。”
這位新任布政使姓張,名鑒,字伯直。
張鑒不像江南士子那般喜歡坐轎乘車,他更喜歡騎馬,而且騎術還不錯,這次冒雨狂奔數十裏就是他興起所致,否則他們本該在上個驛站就停腳歇息的,若不是馬兒實在堅持不住,他甚至想就這麽一路狂奔入江都城中。
張鑒翻身下馬,將韁繩扔給李貴,吩咐道:“用最好的草料。”
李貴接過韁繩,趕忙應是。
張鑒正要往裏走去,忽然想起什麽,問道:“驛丞,你可聽說過徐北遊此人?”
“徐北遊?”李貴愣了一下,這名字似乎在什麽地方聽說過,可怎麽也想不起徐北遊到底是誰。
張鑒略微皺了下眉頭,“就是徐公子。”
李貴恍然大悟:“大人是說徐公子啊,在這江都地界,誰沒聽說過徐公子的大名,小人自然是知道的,就在今個兒上午,徐公子還帶人從咱們這兒經過呢。”
張鑒臉色一凝,“徐公子不在江都城中?”
李貴說道:“我看徐公子一行人的方向,應該是迴江都了,與大人您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
張鑒沉沉嗯了一聲,大步走入驛站。
徐北遊與張雪瑤一番深談之後,從琉璃閣出來時已經是傍晚時分,沒有再在東湖別院多做停留,徑直出門返迴江都。
等他迴到江都時,夜色已深,公孫府早已掌了燈,宋官官和張安正在門前等候。
徐北遊從馬車上下來,笑道:“張師姐,官官,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二人了。”
宋官官與張安對視一眼,欲言又止。
徐北遊擺了擺手道:“有什麽話去府裏慢慢說。”
來到書房,徐北遊示意兩人落座,自己卻是沒有著急坐下,轉身進了屏風後的內間,道:“說吧,什麽事。”
宋官官看了張安一眼,緩緩說道:“公子,我們發現張道朔的蹤跡了。”
內間的徐北遊沒有說話。
熟知自家公子脾性的宋官官接著說道:“六月二十三,在江州一處不知名佛寺內的枯井中發現的,不過他早已經死去多時,具體時間應該是在六月十五前後,隻是有一點很奇怪,他的屍身上下沒有半處傷痕,死因很是蹊蹺,而且我們能發現此人的經過也經不起推敲,似乎是有人故意引我們的人去那處佛寺。”
已經換上一身常服的徐北遊從屏風後轉了出來,問道:“我要的東西呢?”
宋官官慚愧道:“未曾見得。”
徐北遊似乎早有預料,接著問道:“那吳樂之呢?”
宋官官輕聲道:“也未曾見得。”
徐北遊坐到書案後麵,伸手取過一方印章,問道:“依你們看來,是兩人內訌,吳樂之殺了張道朔後將五毒劍帶走,還是另外有人出手殺了張道朔,然後將吳樂之連人帶劍一起擄走了?”
張安略作沉吟後道:“我想不出吳樂之為何要殺人,雖說五毒劍是我們劍宗珍寶,但對於他們二人而言卻並無太多用處,最多也不過是一件神兵利器而已,兩人還不至於為此反目,所以我覺得是另外有人出手。”
徐北遊不置可否,望向宋官官,“官官你的意思呢?”
宋官官輕聲道:“我同意張師姐的看法。”
徐北遊用手中印章按在案上的宣紙上,平靜道:“你們拿我的手令,調動宗內一切可以調用的力量,同時也請白蓮教、聞香教、暗衛府、江都提刑按察使司衙門、江州提刑按察使司衙門、江南駐軍協助,全力搜捕吳樂之,無論死活。”
張安和宋官官起身道:“是。”
徐北遊揮了揮手,示意兩人退下。
待到兩人離開後,徐北遊獨自一人走出書房,站在廊下伸手接了幾個雨點。
竟是不知何時下起雨來。
夜色漸漸深沉,雨勢轉大。
江都城外三十裏處,有一處驛站,因為不遠處有個長樂亭的緣故,故名為長樂驛站。
此時驛站中已經掌燈,驛丞李貴正在屋裏自斟自飲,雖然沒有什麽下酒菜,但就著外麵的一簾秋雨,倒也是有滋有味。
李貴今年六十多歲,小時候經曆過那場群雄逐鹿的天下亂戰,因為他老爹是戰死甲士的緣故,他子承父職,也進了軍伍之中,天下大定之後,羊老都督和魏王率軍出海,他因為年紀小的緣故,就留在江都做了個驛卒,這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他從驛卒混成了驛丞,平日裏的小日子也過得有滋有味。
長樂驛站是個大驛站,房子、飯食都是頂好的,所以來往江都的官員都會來這兒落腳,李貴因為驛丞做久了的緣故,很是見過不少世麵,這來往官員的品級身家,多半能一眼看個八九不離十。
一壺小酒喝完,李貴有三分微醺之意,看看時辰,覺得應該不會有人來了,正打算脫衣就寢,忽然聽著外麵有馬蹄聲響,他猛地一個激靈,忍不住想要罵娘:“這麽黑的天,這麽大的雨,怎麽還有人來?”
不過他一個不入流的無品驛丞可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是穿好鞋子,拿起傘和燈籠出去相迎。
先到的是幾個披蓑戴笠的長隨,翻身下馬之後,為首之人對剛剛迎出來的驛丞李貴道:“我家主人是新任的江都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大人,今日赴任,還請驛丞大人好生安排!”
聽到承宣布政使司幾個字,李貴的心就猛然提了起來,再聽到布政使三個字,李貴已經提起來的心又顫了三顫。
如今的大齊朝廷可不像前朝大鄭,從來都不設什麽總督、巡撫,也不設提督、總兵,地方上說了算的就是三司衙門,承宣布政使司主管一州民政,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州刑名,都指揮使司主管一州防務。
布政使是多大的官?那可是三司之首,其他兩位按察使和都指揮使都不過是正三品,隻有布政使是從二品,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一州父母。
而且這長樂驛站就是歸屬於江都治下,如此說來,這位新任江都布政使與其他官員更是不同。
李貴趕緊招唿驛卒去準備收拾,不多時的功夫,就見一隊人馬冒著大雨朝這邊行來。
他心想這八成就是布政使大人到了,也顧不上撐傘了,隨手拿過一件雨披,冒著大雨就衝了出去。
畢竟當了這麽多年的驛丞,這點眼力界還是有的,李貴一眼就看出當先之人就是地位最尊崇之人,應該就是布政使了。
隻見這位新任布政使一副典型的北人相貌,看上去大約四十歲左右,在這個年紀就能做到堂堂從二品的封疆大吏,想來肯定是朝中有人照應,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
李貴不由得又多加幾分小心,恭敬行禮道:“下官長樂驛站驛丞李貴拜見布政使大人。”
這位新任布政使姓張,名鑒,字伯直。
張鑒不像江南士子那般喜歡坐轎乘車,他更喜歡騎馬,而且騎術還不錯,這次冒雨狂奔數十裏就是他興起所致,否則他們本該在上個驛站就停腳歇息的,若不是馬兒實在堅持不住,他甚至想就這麽一路狂奔入江都城中。
張鑒翻身下馬,將韁繩扔給李貴,吩咐道:“用最好的草料。”
李貴接過韁繩,趕忙應是。
張鑒正要往裏走去,忽然想起什麽,問道:“驛丞,你可聽說過徐北遊此人?”
“徐北遊?”李貴愣了一下,這名字似乎在什麽地方聽說過,可怎麽也想不起徐北遊到底是誰。
張鑒略微皺了下眉頭,“就是徐公子。”
李貴恍然大悟:“大人是說徐公子啊,在這江都地界,誰沒聽說過徐公子的大名,小人自然是知道的,就在今個兒上午,徐公子還帶人從咱們這兒經過呢。”
張鑒臉色一凝,“徐公子不在江都城中?”
李貴說道:“我看徐公子一行人的方向,應該是迴江都了,與大人您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
張鑒沉沉嗯了一聲,大步走入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