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雞籠山上雞鳴寺
兩人出了謝園,坐進早已等候多時的朱輪馬車,由銀燭親自駕車,以不緊不慢的速度緩緩駛離。
車廂內甚是寬闊,如同一個不算太大的房間,可供數人同坐,並設有桌案軟榻,甚至爐瓶三事和茶具等物件都一應俱全,馬車主人可在此待客、小憩甚至處置公務。不過比起藍玉的三十二抬大轎就差得太遠了,當初藍相返鄉祭祖,所乘之轎由三十二人共抬,其中分內外隔間,桌椅屏風等所用之物一應俱全,堪稱是尋常權貴都難以奢望的奢華。
此時蕭元嬰和張無病都已經在車廂中,加上蕭知南和徐北遊,剛好四人。
相比起其他三人的雲淡風輕,徐北遊則是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著車內布置裝飾,他曾在遼州坐過遼王府的車駕,所以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後,就可以確定這應該是與親王平級的公主車駕,隻是去掉了一些外在的華麗裝飾,沒那麽顯眼而已。
蕭知南作為主人,首先開口問道:“今天我們先去哪兒?你們決定。”
張無病閉目養神,無動於衷。他雖然看著年輕,實際上已經是古稀年紀,實在無意去與這些年輕人摻和,他之所以跟來,主要還是為了護衛幾人周全。
所以蕭知南也並未打算要爭取這位病虎的意見,視線隻是在蕭元嬰和徐北遊的身上停留。
蕭元嬰的眼珠子轉了轉,提議道:“我記得今天剛好有一出德壽班蘇老板的桃花扇,我最愛聽他的戲了。”
有蕭知南在身邊,徐北遊麵對蕭元嬰的底氣無疑很足,調侃道:“郡主小小年紀就學會捧角了?這可不好。”
蕭元嬰瞪了他一眼,“要你管!?”
徐北遊促狹道:“我當然管不著,不過我聽說墨書大姑姑最是厭憎戲子之流,不知道她能不能管呢?”
被戳中軟肋的蕭元嬰惱羞成怒,舉起自己的小拳頭作勢要打。
徐北遊往蕭知南那邊挪了一下,嘿嘿笑道:“公主殿下可在這兒呢。”
有蕭知南在場,蕭元嬰沒敢繼續下一步動作,隻能重重哼了一聲後,悻悻鬆開拳頭。
徐北遊笑道:“依我之見還是去附近有名的佛寺看一看,順帶也能嚐嚐素齋。”
蕭元嬰終究還是個小丫頭,混熟之後也跟尋常孩子沒有太大區別,朝著徐北遊怒目而向,惱火道:“誰要去寺廟?誰要吃素齋?那麽多的光頭,誰樂意看!?”
張無病麵無表情地摸了摸自己的頭頂,幸好自己的頭發已經不算短,要不還真是殃及池魚。
蕭知南無奈打圓場道:“要不這樣吧,前幾年我跟隨父皇來江南的時候,曾去過雞鳴寺燒香拜佛,這次便去雞鳴寺,就當是還願了。”
蕭元嬰很是不滿地看了眼胳膊肘往外拐的姐姐,然後氣哼哼地別過頭去。
蕭知南微微一笑,稍稍拔高了聲音,“銀燭,去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江都城外的雞籠山上。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二百餘尺,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雞鳴寺寺址所在,曾是大楚後苑之地,早在大楚永康元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大楚宣宗年間,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大楚宣宗八年,楚宣宗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裏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同泰寺寺內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餘所,一座九層浮屠,一座七層高的大佛閣,供奉著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整個寺院依皇家規製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在江南四百八十寺之中,僅次於大報恩寺。
大楚末年,後建三十萬大軍兵臨江都城下,各路神仙高人隨之紛至遝來,誓要守住江都城,可憐同泰寺也不知是毀於戰火,還是毀於神仙高人們的鬥法,總之是變成了廢墟,並將這個狀態維持了近三百年。
直到大齊太平八年,這才由蕭皇下旨,在雞籠山敕建雞鳴寺,造浮圖五級。
康樂公謝公義奉命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建寺院,盡拆故宇舊舍,加以拓展擴建,並遷豫州佛門眾僧移於此山,造五級磚塔,名普濟塔。函瘞藏入金棺內,金棺長約五寸。塔前設有祭堂,每年按時祭祀。其殿堂、門廡,甚至還要超過原來規模。
同年,蕭皇命蒼雪禪師為開山第一住持,賜《金字華嚴經》一部、沉香觀音像一尊,亦裝入金棺銀槨內,作為鎮寺之寶,賜門額曰“秘密關”、“觀由所”、“出塵徑”,題“雞鳴寺”額。
承平十年,徐皇後為亡父祈福,下懿旨在此建憑虛閣。承平十五年,蕭帝南巡,親自下旨,再次擴建寺院,建有山門、天王殿、千佛閣、正佛殿、左觀音殿、右輪藏殿、五方殿、左伽藍殿、右祖師殿、施食台等。
及至今日,雞鳴寺共有殿堂樓閣、亭台房宇三十餘座,全寺占地一百餘畝,常住僧侶一千餘人,為江南五個次大刹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雞鳴寺由皇家建成並再三擴建,說它是皇家寺廟也不為過。也難怪蕭知南要來這兒還願,而不是去那聲名更盛的大報恩寺。
不過雖說是皇家寺廟,但也不禁其他香客上香禮佛,這一路上可以見到不少達官貴人拖家帶口地往雞鳴寺行去。
來到山門前,下來馬車,徐北遊放眼望去,真可謂是往來無布衣,迎送皆富貴,而且人還真不少,要麽是丈夫陪著妻子來上香,要麽是兒子陪著老母來拜佛,倒也沒人家來這兒擺弄排場,最多不過是帶一兩個小廝丫鬟,其他隨從都在山門外等候。
說起來徐北遊一行人在外人看來也是如此,他與蕭知南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像一對新婚燕爾的小夫妻,蕭元嬰這丫頭年紀尚小,相貌又與蕭知南頗為肖似,顯然是姐妹之流,不顯突兀。至於張病虎和銀燭,就是隨身仆役了,不能怪張無病沒有氣勢,隻是他刻意為之,收斂周身神華氣勢,返璞歸真,乍一看上去就是個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的木訥漢子。
一行五人進了雞鳴寺山門,因為蕭知南沒有提前透信的緣故,倒也沒弄出什麽主持親迎的場麵,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知客僧人領著一行人往寺中行去。
蕭知南和徐北遊並肩走在最前頭,蕭知南不時輕聲給徐北遊介紹各處殿閣的由來和軼事典故,其樂融融。
銀燭走在中間。
蕭元嬰則是臭著臉跟張無病走在最後。
張無病見她這幅樣子,不由笑道:“小郡主,為了一點小事就生氣可不像你的脾氣。”
蕭元嬰忿忿不平道:“虧我先前為他們兩個那麽操心,現在好得一個人似的,我倒成了多餘的。”
張無病嗬嗬輕笑,打趣道:“郡主這是吃醋了?是因為徐北遊搶走了公主殿下,還是因為公主殿下搶走了徐北遊?”
蕭元嬰臉色驟然漲紅,叱道:“張病虎,你也是長輩,怎好如此憑空汙人清白!”
張無病一怔,然後輕輕拍了下自己的嘴巴,搖頭道:“是我失言,就當我沒說。”
蕭元嬰畢竟是個小丫頭,沒有藏而不露的城府,而徐北遊和蕭知南都是心思細膩之人,對於她的異常早就看在眼裏,隻是不約而同地故作不知。
畢竟在這事上,兩人都不好開口,最後卻是被張無病點破了。
走在前麵的徐北遊和蕭知南對視一眼,無言苦笑。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走進了雞鳴寺的山門,看打扮是非富即貴,看相貌麵若冠玉,俊秀得宛若女子,不過臉上掛著的玩世不恭笑意卻是破壞了這份濁世翩翩佳公子的氣態,使得他更像是個浪蕩子。
兩人出了謝園,坐進早已等候多時的朱輪馬車,由銀燭親自駕車,以不緊不慢的速度緩緩駛離。
車廂內甚是寬闊,如同一個不算太大的房間,可供數人同坐,並設有桌案軟榻,甚至爐瓶三事和茶具等物件都一應俱全,馬車主人可在此待客、小憩甚至處置公務。不過比起藍玉的三十二抬大轎就差得太遠了,當初藍相返鄉祭祖,所乘之轎由三十二人共抬,其中分內外隔間,桌椅屏風等所用之物一應俱全,堪稱是尋常權貴都難以奢望的奢華。
此時蕭元嬰和張無病都已經在車廂中,加上蕭知南和徐北遊,剛好四人。
相比起其他三人的雲淡風輕,徐北遊則是在不著痕跡地打量著車內布置裝飾,他曾在遼州坐過遼王府的車駕,所以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後,就可以確定這應該是與親王平級的公主車駕,隻是去掉了一些外在的華麗裝飾,沒那麽顯眼而已。
蕭知南作為主人,首先開口問道:“今天我們先去哪兒?你們決定。”
張無病閉目養神,無動於衷。他雖然看著年輕,實際上已經是古稀年紀,實在無意去與這些年輕人摻和,他之所以跟來,主要還是為了護衛幾人周全。
所以蕭知南也並未打算要爭取這位病虎的意見,視線隻是在蕭元嬰和徐北遊的身上停留。
蕭元嬰的眼珠子轉了轉,提議道:“我記得今天剛好有一出德壽班蘇老板的桃花扇,我最愛聽他的戲了。”
有蕭知南在身邊,徐北遊麵對蕭元嬰的底氣無疑很足,調侃道:“郡主小小年紀就學會捧角了?這可不好。”
蕭元嬰瞪了他一眼,“要你管!?”
徐北遊促狹道:“我當然管不著,不過我聽說墨書大姑姑最是厭憎戲子之流,不知道她能不能管呢?”
被戳中軟肋的蕭元嬰惱羞成怒,舉起自己的小拳頭作勢要打。
徐北遊往蕭知南那邊挪了一下,嘿嘿笑道:“公主殿下可在這兒呢。”
有蕭知南在場,蕭元嬰沒敢繼續下一步動作,隻能重重哼了一聲後,悻悻鬆開拳頭。
徐北遊笑道:“依我之見還是去附近有名的佛寺看一看,順帶也能嚐嚐素齋。”
蕭元嬰終究還是個小丫頭,混熟之後也跟尋常孩子沒有太大區別,朝著徐北遊怒目而向,惱火道:“誰要去寺廟?誰要吃素齋?那麽多的光頭,誰樂意看!?”
張無病麵無表情地摸了摸自己的頭頂,幸好自己的頭發已經不算短,要不還真是殃及池魚。
蕭知南無奈打圓場道:“要不這樣吧,前幾年我跟隨父皇來江南的時候,曾去過雞鳴寺燒香拜佛,這次便去雞鳴寺,就當是還願了。”
蕭元嬰很是不滿地看了眼胳膊肘往外拐的姐姐,然後氣哼哼地別過頭去。
蕭知南微微一笑,稍稍拔高了聲音,“銀燭,去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江都城外的雞籠山上。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二百餘尺,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
雞籠山背湖臨城,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雞鳴寺寺址所在,曾是大楚後苑之地,早在大楚永康元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大楚宣宗年間,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大楚宣宗八年,楚宣宗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裏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同泰寺寺內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餘所,一座九層浮屠,一座七層高的大佛閣,供奉著十方金像和十方銀像,整個寺院依皇家規製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在江南四百八十寺之中,僅次於大報恩寺。
大楚末年,後建三十萬大軍兵臨江都城下,各路神仙高人隨之紛至遝來,誓要守住江都城,可憐同泰寺也不知是毀於戰火,還是毀於神仙高人們的鬥法,總之是變成了廢墟,並將這個狀態維持了近三百年。
直到大齊太平八年,這才由蕭皇下旨,在雞籠山敕建雞鳴寺,造浮圖五級。
康樂公謝公義奉命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建寺院,盡拆故宇舊舍,加以拓展擴建,並遷豫州佛門眾僧移於此山,造五級磚塔,名普濟塔。函瘞藏入金棺內,金棺長約五寸。塔前設有祭堂,每年按時祭祀。其殿堂、門廡,甚至還要超過原來規模。
同年,蕭皇命蒼雪禪師為開山第一住持,賜《金字華嚴經》一部、沉香觀音像一尊,亦裝入金棺銀槨內,作為鎮寺之寶,賜門額曰“秘密關”、“觀由所”、“出塵徑”,題“雞鳴寺”額。
承平十年,徐皇後為亡父祈福,下懿旨在此建憑虛閣。承平十五年,蕭帝南巡,親自下旨,再次擴建寺院,建有山門、天王殿、千佛閣、正佛殿、左觀音殿、右輪藏殿、五方殿、左伽藍殿、右祖師殿、施食台等。
及至今日,雞鳴寺共有殿堂樓閣、亭台房宇三十餘座,全寺占地一百餘畝,常住僧侶一千餘人,為江南五個次大刹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雞鳴寺由皇家建成並再三擴建,說它是皇家寺廟也不為過。也難怪蕭知南要來這兒還願,而不是去那聲名更盛的大報恩寺。
不過雖說是皇家寺廟,但也不禁其他香客上香禮佛,這一路上可以見到不少達官貴人拖家帶口地往雞鳴寺行去。
來到山門前,下來馬車,徐北遊放眼望去,真可謂是往來無布衣,迎送皆富貴,而且人還真不少,要麽是丈夫陪著妻子來上香,要麽是兒子陪著老母來拜佛,倒也沒人家來這兒擺弄排場,最多不過是帶一兩個小廝丫鬟,其他隨從都在山門外等候。
說起來徐北遊一行人在外人看來也是如此,他與蕭知南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像一對新婚燕爾的小夫妻,蕭元嬰這丫頭年紀尚小,相貌又與蕭知南頗為肖似,顯然是姐妹之流,不顯突兀。至於張病虎和銀燭,就是隨身仆役了,不能怪張無病沒有氣勢,隻是他刻意為之,收斂周身神華氣勢,返璞歸真,乍一看上去就是個老實巴交不善言辭的木訥漢子。
一行五人進了雞鳴寺山門,因為蕭知南沒有提前透信的緣故,倒也沒弄出什麽主持親迎的場麵,隻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知客僧人領著一行人往寺中行去。
蕭知南和徐北遊並肩走在最前頭,蕭知南不時輕聲給徐北遊介紹各處殿閣的由來和軼事典故,其樂融融。
銀燭走在中間。
蕭元嬰則是臭著臉跟張無病走在最後。
張無病見她這幅樣子,不由笑道:“小郡主,為了一點小事就生氣可不像你的脾氣。”
蕭元嬰忿忿不平道:“虧我先前為他們兩個那麽操心,現在好得一個人似的,我倒成了多餘的。”
張無病嗬嗬輕笑,打趣道:“郡主這是吃醋了?是因為徐北遊搶走了公主殿下,還是因為公主殿下搶走了徐北遊?”
蕭元嬰臉色驟然漲紅,叱道:“張病虎,你也是長輩,怎好如此憑空汙人清白!”
張無病一怔,然後輕輕拍了下自己的嘴巴,搖頭道:“是我失言,就當我沒說。”
蕭元嬰畢竟是個小丫頭,沒有藏而不露的城府,而徐北遊和蕭知南都是心思細膩之人,對於她的異常早就看在眼裏,隻是不約而同地故作不知。
畢竟在這事上,兩人都不好開口,最後卻是被張無病點破了。
走在前麵的徐北遊和蕭知南對視一眼,無言苦笑。
就在此時,又有一人走進了雞鳴寺的山門,看打扮是非富即貴,看相貌麵若冠玉,俊秀得宛若女子,不過臉上掛著的玩世不恭笑意卻是破壞了這份濁世翩翩佳公子的氣態,使得他更像是個浪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