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生威認錯人了,出現在他身後的不是采石場的廚師。
這個女人看上去也很年輕,古裝打扮,無論身形、長發、還是側麵,都與消失時的穀子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穀子因為小時候遭遇過火災,半邊臉被大火燒傷,而這個女人卻幾乎是完美的,何況她還能說話。
“孩子,你怎麽會在這裏?”,女人的聲音好聽至極,絕對的天籟之音,她沒有迴答提問,而是以同樣的問題反問韓生威。
女人說的是古華夏語言,韓生威懵了,思維一時短路,愣愣的看著這個與穀子樣貌幾乎一樣的女人……
對於這種狀態的韓生威,女人似乎也並沒感覺異樣,隻輕輕一笑。
她那略帶微笑的樣子太美了,看在韓生威眼裏,除了美,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女人:“你來自華夏對嗎?”。
韓生威本能的點點頭,並沒有考慮這個女人如何知道他來自華夏這個問題,也沒有思考這個女人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也不等韓生威問,女人繼續解釋道:“你身上有我的血脈信息,是我的後世子孫,這一點無法作假,我姓風。”。
女人這句話對韓生威的震撼不小,驚訝感把他拉迴正常狀態。
她說她姓風,不知道與伏羲有什麽關聯,心裏猜疑,嘴上也就問了出來。
女人一聽伏羲二字,激動的渾身發抖,雖然極力克製自己,但她那顫抖的聲音卻很明顯:“你……你、你見過伏羲?”。
“是的。”。
“什麽時候、在哪裏見的?”。
“差不多九十年前吧,就在這裏。”,韓生威說著指了指沙漠方向。
“快帶我去見他……”。女人急切的說道。
“見不到了,他早都走了。”。
女人急急追問:“他去了哪裏?”。
韓生威搖搖頭。
“是真的不知道還是不願意說?他和我是夫妻,我叫女媧……”,很明顯的失落情緒體現在女人臉上,她又急急追問了一句。
韓生威確實有些傻了,這個轉折點太過於荒誕,使他腦子徹底轉不過彎來,但還是很認真得鞠了躬:“後世子孫韓生威,見過初祖。”。
女媧緩了緩,壓下急迫的情緒,說道:“孩子,你是天元宗弟子?”。
“迴初祖話,小的並不是天元宗真正的弟子,原本的衣物在渡劫時被損毀,這身長袍是幾天前才穿上的……”。
接著,韓生威大概說了說自己的事……
聽完韓生威講述,女媧喃喃道:……我被天元宗高手重傷,逃到這裏……師兄為我報仇時同樣被重傷,也藏匿到這裏……最有效的奇物竟然也隻能生長在這裏……這孩子離開華夏之後來到這裏……最初在這裏認識了師兄……現在又在這裏遇到我……從這裏開始,轉一圈又迴到這裏……
難道這孩子說的命運真有其事?那這個命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呢?它安排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麽呢?”……
韓生威仔細聽著,女媧自語中的被天元宗高手重傷一句引起了他的重視,先前他也曾聽石頭準仙提說過伏羲為妻子報仇被重傷的事,當時隻是說被上界宗門重傷,沒想到竟然是天元宗,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麽矛盾呢?見女媧平複了心情,韓生威就提出了這個疑問。
女媧現在著急的是有關伏羲的線索,就大概說了說事情的始末……
伏羲與女媧是天界盤古宗的弟子,同拜一個師父,雖然都姓風,但屬於師兄妹關係。
大概一萬年前,盤古宗一位天境高人無意間發現了地球所處的凡界宇宙有一種取之不盡的能量,是煉器所需的最佳能量,也就是現代科學稱為氫元素的東西。
煉器類似地球上的機械製造,目的都是以器械替代人工,屬於殊途同歸,區別隻在於地球上的製造業利用的是物質,而煉器直接利用能量。
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則是由能量構成的,也就是說科技發展到盡頭時也是可以直接利用能量的。
地球所處的宇宙很奇怪,似乎這個宇宙有自己的意識,在那個天境高人返迴時,差點被那方宇宙外圍新形成的虛無空間所泯滅,並且那個天境高人發現虛無空間還在增長,似乎要刻意阻斷外來生物。
盤古宗煉器院可以煉製空間穿梭神器,但空間穿梭神器在那層虛無空間裏隻能穿梭一個單趟,出入一次那方宇宙就需要兩個空間穿梭神器,這個代價有點高。
為了能夠長期按需取用氫元素能量,盤古宗決定建立一個空間通道,直接連接煉器院與那方宇宙。
想要建立這樣跨越天界與凡界的空間通道很難,何況虛無保護空間已經形成,並且其厚度還在增長,為了成功建立這樣的空間通道,隻好由修為最高的宗主盤古本人親自出馬。
盤古宗宗主盤古本人使用的武器是開天斧,一斧子劈開天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神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仙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凡界空間壁壘,之後用了幾十斧子才堪堪劈開地球所處宇宙外圍的虛無,空間通道形成。
好巧不巧的,空間通道的出口正好處在離銀河係與仙女座不遠的空域,從出口處遠遠望去,銀河係與仙女座圍繞著某個中心點相互公轉,而銀河係和仙女座又都圍繞各自的中心自轉,正好形成天體太極圖。
韓生威曾經想從伏羲那裏了解關於命運的事,也問過太極圖的出處,不過伏羲含糊其辭,並沒有正麵迴答,也許是他不願意說出真相吧。
大千宇宙中,盤古宗所能發現的擁有氫元素能量的宇宙隻有地球所處的宇宙,為了獨自占有這種絕品能量,盤古宗派伏羲和女媧看守空間通道出口,同時收取氫元素能量。
看守空間通道沒必要派駐天境高手,伏羲和女媧當時隻是神境修為,為了防止意外,煉器院給了女媧七顆五彩神石,隻要將五彩神石置於空間出口之內,空間通道就會極速消失。
對神境修為的人來說,神識感應包裹一個星係是輕而易舉的,如果有環境優美又有生物的星球可以居住,誰願意長期滯留虛空呢,所以女媧就找到了地球,當時地球上的原生人類數量並不多。
收取氫元素能量的事有仆役去辦,伏羲和女媧帶著他們的孩子住在地球上,天界的人對生物類別看的很淡,他們的孩子跟地球上的古華夏人繁衍了後代。
他們的基因肯定遠遠強大於地球上的原生人類,自然而然的,伏羲和女媧也就成了後世子孫的初祖。
女媧與天元宗的矛盾大概發生在九千年之前,起因是天元宗的人無意間發現了那個空間通道,他們順著空間通道來到出口,自然也就發現了氫元素能量。
伏羲與女媧職責所在,便與來人發生了打鬥,天元宗來了三個人,都是主神之境的修為。
伏羲與女媧也已突破主神之境,但對方多了一個人,雙方剛開始打鬥,那些仆役就盡數被湮滅。
這可不是電影電視劇裏的打鬥場麵,為了畫麵效果,雙方可以大戰三百迴合,動作瀟灑飄逸,場麵恢宏大氣。
神境修為的人打鬥往往一招就能定生死,要是修為境界有差異,一招就可以湮滅對方,使之徹底消失,連個渣渣都剩不下。
雖然夫妻二人與對方境界相當,但對方多了一個,己方明顯不是對手,考慮到宗門利益,女媧隻好啟用五彩神石,先讓空間通道消失再說。
打鬥並不會因誰有事而停止,女媧使用五彩神石的時候受到影響,不僅女媧本人被重創,其中兩顆神石還被對方打出空間通道出口,在神力推送之下落在了地球上的華夏大地。
五顆五彩神石瞬間發生效用,空間通道隨之消失,通道之內的五人也隨之消失,隨機散落在大千宇宙,伏羲與女媧彼此之間失去了感應……
女媧被隨機投放到此處,當時瀕臨深度昏迷邊緣,隻好隱匿在深海中療傷,之後便真的深度昏迷了,沒想到這一睡就是九千年。
韓生威最初被血蟻大軍追殺時曾想跳入大海躲避,小可感應到的海中危險源就是女媧。
當時女媧也是感應到血蟻蟻後體液中的生命能,意識波動了一下……
再後來,女媧也是利用血蟻蟻後的體液徹底恢複,並借助血蟻蟻後體液對身體的優化一舉突破法神之境。
不知道伏羲具體被投放到哪裏,但可以肯定的是,伏羲以為女媧死了,受自身境界限製,他無法迴到天界,也就無法去盤古宗搬救兵,在他突破法神之境後,獨自去天元宗報仇,結果差點沒命,後被他結拜大哥所救……
之後的事韓生威都知道。
伏羲與女媧是夫妻不假,但並非親兄妹,而是同門師兄妹關係。
有關“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的傳說也不完全是憑空捏造,而是後人在口授傳史的過程中逐漸偏離了真相……
這個女人看上去也很年輕,古裝打扮,無論身形、長發、還是側麵,都與消失時的穀子一模一樣,所不同的是,穀子因為小時候遭遇過火災,半邊臉被大火燒傷,而這個女人卻幾乎是完美的,何況她還能說話。
“孩子,你怎麽會在這裏?”,女人的聲音好聽至極,絕對的天籟之音,她沒有迴答提問,而是以同樣的問題反問韓生威。
女人說的是古華夏語言,韓生威懵了,思維一時短路,愣愣的看著這個與穀子樣貌幾乎一樣的女人……
對於這種狀態的韓生威,女人似乎也並沒感覺異樣,隻輕輕一笑。
她那略帶微笑的樣子太美了,看在韓生威眼裏,除了美,還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女人:“你來自華夏對嗎?”。
韓生威本能的點點頭,並沒有考慮這個女人如何知道他來自華夏這個問題,也沒有思考這個女人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也不等韓生威問,女人繼續解釋道:“你身上有我的血脈信息,是我的後世子孫,這一點無法作假,我姓風。”。
女人這句話對韓生威的震撼不小,驚訝感把他拉迴正常狀態。
她說她姓風,不知道與伏羲有什麽關聯,心裏猜疑,嘴上也就問了出來。
女人一聽伏羲二字,激動的渾身發抖,雖然極力克製自己,但她那顫抖的聲音卻很明顯:“你……你、你見過伏羲?”。
“是的。”。
“什麽時候、在哪裏見的?”。
“差不多九十年前吧,就在這裏。”,韓生威說著指了指沙漠方向。
“快帶我去見他……”。女人急切的說道。
“見不到了,他早都走了。”。
女人急急追問:“他去了哪裏?”。
韓生威搖搖頭。
“是真的不知道還是不願意說?他和我是夫妻,我叫女媧……”,很明顯的失落情緒體現在女人臉上,她又急急追問了一句。
韓生威確實有些傻了,這個轉折點太過於荒誕,使他腦子徹底轉不過彎來,但還是很認真得鞠了躬:“後世子孫韓生威,見過初祖。”。
女媧緩了緩,壓下急迫的情緒,說道:“孩子,你是天元宗弟子?”。
“迴初祖話,小的並不是天元宗真正的弟子,原本的衣物在渡劫時被損毀,這身長袍是幾天前才穿上的……”。
接著,韓生威大概說了說自己的事……
聽完韓生威講述,女媧喃喃道:……我被天元宗高手重傷,逃到這裏……師兄為我報仇時同樣被重傷,也藏匿到這裏……最有效的奇物竟然也隻能生長在這裏……這孩子離開華夏之後來到這裏……最初在這裏認識了師兄……現在又在這裏遇到我……從這裏開始,轉一圈又迴到這裏……
難道這孩子說的命運真有其事?那這個命運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呢?它安排這一切的意義是什麽呢?”……
韓生威仔細聽著,女媧自語中的被天元宗高手重傷一句引起了他的重視,先前他也曾聽石頭準仙提說過伏羲為妻子報仇被重傷的事,當時隻是說被上界宗門重傷,沒想到竟然是天元宗,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麽矛盾呢?見女媧平複了心情,韓生威就提出了這個疑問。
女媧現在著急的是有關伏羲的線索,就大概說了說事情的始末……
伏羲與女媧是天界盤古宗的弟子,同拜一個師父,雖然都姓風,但屬於師兄妹關係。
大概一萬年前,盤古宗一位天境高人無意間發現了地球所處的凡界宇宙有一種取之不盡的能量,是煉器所需的最佳能量,也就是現代科學稱為氫元素的東西。
煉器類似地球上的機械製造,目的都是以器械替代人工,屬於殊途同歸,區別隻在於地球上的製造業利用的是物質,而煉器直接利用能量。
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則是由能量構成的,也就是說科技發展到盡頭時也是可以直接利用能量的。
地球所處的宇宙很奇怪,似乎這個宇宙有自己的意識,在那個天境高人返迴時,差點被那方宇宙外圍新形成的虛無空間所泯滅,並且那個天境高人發現虛無空間還在增長,似乎要刻意阻斷外來生物。
盤古宗煉器院可以煉製空間穿梭神器,但空間穿梭神器在那層虛無空間裏隻能穿梭一個單趟,出入一次那方宇宙就需要兩個空間穿梭神器,這個代價有點高。
為了能夠長期按需取用氫元素能量,盤古宗決定建立一個空間通道,直接連接煉器院與那方宇宙。
想要建立這樣跨越天界與凡界的空間通道很難,何況虛無保護空間已經形成,並且其厚度還在增長,為了成功建立這樣的空間通道,隻好由修為最高的宗主盤古本人親自出馬。
盤古宗宗主盤古本人使用的武器是開天斧,一斧子劈開天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神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仙界空間壁壘,一斧子劈開凡界空間壁壘,之後用了幾十斧子才堪堪劈開地球所處宇宙外圍的虛無,空間通道形成。
好巧不巧的,空間通道的出口正好處在離銀河係與仙女座不遠的空域,從出口處遠遠望去,銀河係與仙女座圍繞著某個中心點相互公轉,而銀河係和仙女座又都圍繞各自的中心自轉,正好形成天體太極圖。
韓生威曾經想從伏羲那裏了解關於命運的事,也問過太極圖的出處,不過伏羲含糊其辭,並沒有正麵迴答,也許是他不願意說出真相吧。
大千宇宙中,盤古宗所能發現的擁有氫元素能量的宇宙隻有地球所處的宇宙,為了獨自占有這種絕品能量,盤古宗派伏羲和女媧看守空間通道出口,同時收取氫元素能量。
看守空間通道沒必要派駐天境高手,伏羲和女媧當時隻是神境修為,為了防止意外,煉器院給了女媧七顆五彩神石,隻要將五彩神石置於空間出口之內,空間通道就會極速消失。
對神境修為的人來說,神識感應包裹一個星係是輕而易舉的,如果有環境優美又有生物的星球可以居住,誰願意長期滯留虛空呢,所以女媧就找到了地球,當時地球上的原生人類數量並不多。
收取氫元素能量的事有仆役去辦,伏羲和女媧帶著他們的孩子住在地球上,天界的人對生物類別看的很淡,他們的孩子跟地球上的古華夏人繁衍了後代。
他們的基因肯定遠遠強大於地球上的原生人類,自然而然的,伏羲和女媧也就成了後世子孫的初祖。
女媧與天元宗的矛盾大概發生在九千年之前,起因是天元宗的人無意間發現了那個空間通道,他們順著空間通道來到出口,自然也就發現了氫元素能量。
伏羲與女媧職責所在,便與來人發生了打鬥,天元宗來了三個人,都是主神之境的修為。
伏羲與女媧也已突破主神之境,但對方多了一個人,雙方剛開始打鬥,那些仆役就盡數被湮滅。
這可不是電影電視劇裏的打鬥場麵,為了畫麵效果,雙方可以大戰三百迴合,動作瀟灑飄逸,場麵恢宏大氣。
神境修為的人打鬥往往一招就能定生死,要是修為境界有差異,一招就可以湮滅對方,使之徹底消失,連個渣渣都剩不下。
雖然夫妻二人與對方境界相當,但對方多了一個,己方明顯不是對手,考慮到宗門利益,女媧隻好啟用五彩神石,先讓空間通道消失再說。
打鬥並不會因誰有事而停止,女媧使用五彩神石的時候受到影響,不僅女媧本人被重創,其中兩顆神石還被對方打出空間通道出口,在神力推送之下落在了地球上的華夏大地。
五顆五彩神石瞬間發生效用,空間通道隨之消失,通道之內的五人也隨之消失,隨機散落在大千宇宙,伏羲與女媧彼此之間失去了感應……
女媧被隨機投放到此處,當時瀕臨深度昏迷邊緣,隻好隱匿在深海中療傷,之後便真的深度昏迷了,沒想到這一睡就是九千年。
韓生威最初被血蟻大軍追殺時曾想跳入大海躲避,小可感應到的海中危險源就是女媧。
當時女媧也是感應到血蟻蟻後體液中的生命能,意識波動了一下……
再後來,女媧也是利用血蟻蟻後的體液徹底恢複,並借助血蟻蟻後體液對身體的優化一舉突破法神之境。
不知道伏羲具體被投放到哪裏,但可以肯定的是,伏羲以為女媧死了,受自身境界限製,他無法迴到天界,也就無法去盤古宗搬救兵,在他突破法神之境後,獨自去天元宗報仇,結果差點沒命,後被他結拜大哥所救……
之後的事韓生威都知道。
伏羲與女媧是夫妻不假,但並非親兄妹,而是同門師兄妹關係。
有關“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的傳說也不完全是憑空捏造,而是後人在口授傳史的過程中逐漸偏離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