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太宗史冊新添記錄:華太元年十六月,洗髓丹成,孫遷藥園,名藥王穀。
華太元年十六月,在孫承久的暗示下,藥王成功煉製出洗髓丹,並與治丹院其他丹師交流經驗,使治丹院可以批量生產洗髓丹。
為了獎勵藥王煉製出洗髓丹,華太宗擴建了藥園先前的建築,讓藥王一係搬去藥園居住,脫離治丹院管轄,專門負責研製太上長老賜下的丹方,煉製成功的丹藥交由治丹院批量生產。華太宗宗主還親自為藥園改了新名稱,叫藥王穀。
這些當然隻是表象,背後另有原因:一是顧不同想要得到伏羲傳於藥王的丹經;二是華山水需要增壽丹和易體丹。
這兩點都需要孫承久從側麵暗示藥王才行,也是華山水和孫承久早就計劃好的。
再說伏羲傳給藥王的丹經,已經成書的隻有《千金丹方?上卷》,這上篇對顧不同沒用。
他想要的,藥王自己連中篇還沒理解透徹呢,更不要說下篇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清靜的環境,最好還能有個人在旁邊催藥王,孫承久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華山水想要的增壽丹和易體丹,這兩種丹藥都隻煉製成功兩顆,藥王和韓生威試丹時各服一顆,各餘一顆增壽丹和易體丹,彭加木是大弟子,加上年紀也大了,所以藥王給他服食了。
華山水想要的現在都沒有,孫承久告訴他,增壽丹和易體丹不是那麽容易煉製的,廢丹率特別高,其中有幾種藥材藥王穀還沒有,之前試煉丹藥時把儲備的藥材都快用完了。
雖然華山水強調所缺藥材他交由君易閣提供,但這也需要時間,還要看藥王心情,自己的弟子都還沒有呢,怎麽可以先給外人呢?華山水隻能等,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孫承久身上。
以上這些就是華太宗史冊上新添的記錄的真實原因,如果多年以後有人看這段記錄,所讀到地也僅僅隻是表象的事件,並非背後的真相。
藥王一係搬到藥王穀,可以說整個藥王穀都是藥王的了,好幾道大山溝啊,可以說漫山遍野都是藥材,年代高遠的珍奇藥材不好亂用,普通一點的完全可以隨意揮霍。
對此,韓生威是這樣考慮的:普通藥煉製普通丹,普通丹治療普通病,為什麽不讓這些普通一點的藥材創造效益呢?
有依靠真好,似乎也有了歸屬感,韓生威從未如此踏實過。從十五歲步入社會那年開始,直到來到這方天地之前,他的人、他的心、他的精神一直在漂泊,他的所有訴求都無法成功實現,就連最基本的吃飽飯都那麽艱難。
現在不同了,有藥王在身邊,韓生威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實施,甚至可以去冒險。
比如兩月前韓生威第一次正式修煉,被反行的先天之氣瞬間搞暈,藥王隻是給他把了把脈,就知道問題所在以及導致出現問題的原因,隨便施針幾下,滯留丹田的先天之氣就溫和消散。
這讓事後的韓生威非常驚訝,在現代西方人的眼中,中醫隻是經驗主義,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韓生威不這麽認為。
中醫采用的藥材幾乎都是純天然的,針灸中的施針之法更是連藥材都不要,隻是利用細針刺激穴位即可。
醫術高明如藥王者,僅從脈象上就能診斷修煉方麵出現的差池,這讓愛思考的韓生威有了新的問題,不知是先有修煉之法還是先有中醫理論?
韓生威甚至懷疑修煉之法與中醫理論原本就是一迴事,是一個事情的兩個分支,一支因另一支而存在。不過這個問題隻能去問伏羲。
據史料記載,伏羲是最早提出中醫理論的人,這讓韓生威覺得不可思議,伏羲可是石器時代的人呀,那時候人們連吃飯都是問題,怎麽會有如此高深的東西產生呢?
當然,這個問題現在倒是很好理解了,伏羲是真龍,也是神仙,這是韓生威親眼目睹的,但這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是伏羲天生就懂得那些理論呢,還是背後有誰指使伏羲去那麽做的?
可惜伏羲已經走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麵的機會,也許這個謎底隻能韓生威自己去尋找了。
韓生威通過對華太宗史冊的體驗,覺得史料上記載的事都不怎麽詳實,大都隻是記錄了一些事件的表象,其背後的真正原因與細節都沒有提及。
或許是史官的身份原因吧,有些事情執筆史官是沒資格知道的,又或許史官隻是事件記錄者,並非事件參與者,又怎麽可能知道事件背後的真相呢,不知真實的曆史中,有多少事情的真相被這樣遺失掉?
例如好多古華夏特有的傳承,尤其商周以前,是否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而逐漸遺失,之後才被慢慢演化為神話傳說的呢?
不過那些都是兩月之前的想法,這些問題藥王肯定也不知道,韓生威這次隻跟藥王說普通藥材的事。
漫山遍野的藥材,年代高遠的珍奇藥材多了去了,就是百年份千年份的普通藥材也遍地都是,幾十年份的普通藥材真是比雜草都多,幾年生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是一筆何等的財富?棄之不用的話,韓生威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
幾十年悲慘經曆,他跟一個野生人一樣漂泊著,如這般唾手可得的財富,他連想一下都不敢,又怎能置之不理呢?
年紀大的,在修煉方麵實在沒什麽希望的華太宗弟子,都被安排在藥王穀,從道義上講,算是給這些人一個可以養老的去處,這些人現在都歸藥王轄製,這可都是免費的工人啊。
藥王對身外之物看得極淡,從來不曾有過什麽新的規定,原先就在藥王穀的人跟之前沒有任何改變,該幹什麽還幹什麽。
一切憑他們自己心情,願意幹的話就幹點活兒,不願意幹就隨便休息,反正藥材不缺,漫山遍野都是,也不會餓肚子,華太宗管著他們吃住。
按韓生威的想法,隻要把福生他們幾個叫來,教會這些人煉製普通丹藥,然後把丹藥送去丹鋪,這財源不就滾滾而來了麽,外界原有的一切不變,隻用這部分收入購置修煉資源,藥王一係才幾個人,隨便揮霍都可以。
胡崍現在管製著留學生的修煉資源,相信不久以後就能管製學優弟子和學霸弟子的修煉資源,甚至發展到最後,胡崍都有可能節製所有弟子的修煉資源。
韓生威經曆過太多苦難,因為有月小菲之事發生在前,他不得不往深遠處考慮,這也是他的習慣,凡事都提前做好一切準備,省得事到臨頭時抓瞎,就這他也是幾十年都沒幹成功過一件事情,所以他特別在意這些。
何況還有針對胡誠的報複計劃,無論胡誠多麽逆天幸運,也不管胡崍現在和以後的身份會如何特殊,決定了的事就必須實施,哪怕最後失敗了也要幹,他失敗的還少嗎?
不過話又說迴來,即便報複計劃毫無破綻,也難免藥王一係受猜忌,胡崍若猜忌了,能不在修煉資源上做手腳麽?
還有就是莊園也得盡快發展起來,最好能發展成中型城市,若藥王一係的人無法在修煉方麵有所突破,最終也可以迴到莊園去生活,人不能沒有根啊。
韓生威在這方麵追求了幾十年都沒能如願,這些事可不是說說就能辦到的,這需要財富做支撐。
現在這個機遇與他當年做‘花卉果蔬專用培植土’時何其相似,幾乎都可以算是無本生意,不過他做培植土時阻力太多,硬撐著去做也隻是他自己一個人在蹦噠,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當韓生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藥王後,藥王非常讚成,並表示自己會大力支持。
得到藥王讚同,韓生威心裏反倒難過了一下,同樣的事件,不一樣的結局。
在地球時,自己都快餓死了,想靠那無本生意維持生活,可自己的親人非但不幫忙,反而前堵後截,最後硬生生逼走自己……
在這方天地,大力支持自己的卻是與自己原本沒什麽關係的外人,這真是:世事無常,莫仗理所應當。
好在韓生威早已習慣了自我安慰,難過也隻是一下子而已。
事情要辦,該考慮到的地方也絕不能疏忽,再怎麽說,藥王穀也是華太宗的,雖說藥王現在的身份等同於部院長老,但藥王穀畢竟不是藥王的私有產業,即便普通藥材比雜草都多,但想要無限期的大量使用還是要上麵點頭的。
當韓生威提出這個疑慮時,孫承久卻說這事簡單,兩顆丹藥就能搞定,不光是普通藥材隨意使用,就是年份高遠的珍奇藥材也都可以隨意使用。
韓生威聽孫承久說的那麽輕鬆,便問他什麽丹藥能有如此作用。
孫承久說,一顆增壽丹外加一顆易體丹足矣。
韓生威聽了直吐舌頭,我的天啊,那兩種丹藥師父都才隻煉製成功兩顆,現在還都沒有了,說了不也是白說麽。
誰知藥王直接發話,說丹藥的事情他來解決,再煉製一爐增壽丹和一爐易體丹即可,待丹藥啟爐之後,由孫承久負責辦理這個事情,讓韓生威放手去幹。
表麵上韓生威高興,暗地裏孫承久竊喜……
華太元年十六月,在孫承久的暗示下,藥王成功煉製出洗髓丹,並與治丹院其他丹師交流經驗,使治丹院可以批量生產洗髓丹。
為了獎勵藥王煉製出洗髓丹,華太宗擴建了藥園先前的建築,讓藥王一係搬去藥園居住,脫離治丹院管轄,專門負責研製太上長老賜下的丹方,煉製成功的丹藥交由治丹院批量生產。華太宗宗主還親自為藥園改了新名稱,叫藥王穀。
這些當然隻是表象,背後另有原因:一是顧不同想要得到伏羲傳於藥王的丹經;二是華山水需要增壽丹和易體丹。
這兩點都需要孫承久從側麵暗示藥王才行,也是華山水和孫承久早就計劃好的。
再說伏羲傳給藥王的丹經,已經成書的隻有《千金丹方?上卷》,這上篇對顧不同沒用。
他想要的,藥王自己連中篇還沒理解透徹呢,更不要說下篇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一個清靜的環境,最好還能有個人在旁邊催藥王,孫承久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華山水想要的增壽丹和易體丹,這兩種丹藥都隻煉製成功兩顆,藥王和韓生威試丹時各服一顆,各餘一顆增壽丹和易體丹,彭加木是大弟子,加上年紀也大了,所以藥王給他服食了。
華山水想要的現在都沒有,孫承久告訴他,增壽丹和易體丹不是那麽容易煉製的,廢丹率特別高,其中有幾種藥材藥王穀還沒有,之前試煉丹藥時把儲備的藥材都快用完了。
雖然華山水強調所缺藥材他交由君易閣提供,但這也需要時間,還要看藥王心情,自己的弟子都還沒有呢,怎麽可以先給外人呢?華山水隻能等,他把希望都寄托在孫承久身上。
以上這些就是華太宗史冊上新添的記錄的真實原因,如果多年以後有人看這段記錄,所讀到地也僅僅隻是表象的事件,並非背後的真相。
藥王一係搬到藥王穀,可以說整個藥王穀都是藥王的了,好幾道大山溝啊,可以說漫山遍野都是藥材,年代高遠的珍奇藥材不好亂用,普通一點的完全可以隨意揮霍。
對此,韓生威是這樣考慮的:普通藥煉製普通丹,普通丹治療普通病,為什麽不讓這些普通一點的藥材創造效益呢?
有依靠真好,似乎也有了歸屬感,韓生威從未如此踏實過。從十五歲步入社會那年開始,直到來到這方天地之前,他的人、他的心、他的精神一直在漂泊,他的所有訴求都無法成功實現,就連最基本的吃飽飯都那麽艱難。
現在不同了,有藥王在身邊,韓生威的很多想法都可以實施,甚至可以去冒險。
比如兩月前韓生威第一次正式修煉,被反行的先天之氣瞬間搞暈,藥王隻是給他把了把脈,就知道問題所在以及導致出現問題的原因,隨便施針幾下,滯留丹田的先天之氣就溫和消散。
這讓事後的韓生威非常驚訝,在現代西方人的眼中,中醫隻是經驗主義,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韓生威不這麽認為。
中醫采用的藥材幾乎都是純天然的,針灸中的施針之法更是連藥材都不要,隻是利用細針刺激穴位即可。
醫術高明如藥王者,僅從脈象上就能診斷修煉方麵出現的差池,這讓愛思考的韓生威有了新的問題,不知是先有修煉之法還是先有中醫理論?
韓生威甚至懷疑修煉之法與中醫理論原本就是一迴事,是一個事情的兩個分支,一支因另一支而存在。不過這個問題隻能去問伏羲。
據史料記載,伏羲是最早提出中醫理論的人,這讓韓生威覺得不可思議,伏羲可是石器時代的人呀,那時候人們連吃飯都是問題,怎麽會有如此高深的東西產生呢?
當然,這個問題現在倒是很好理解了,伏羲是真龍,也是神仙,這是韓生威親眼目睹的,但這又產生一個新的問題:是伏羲天生就懂得那些理論呢,還是背後有誰指使伏羲去那麽做的?
可惜伏羲已經走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麵的機會,也許這個謎底隻能韓生威自己去尋找了。
韓生威通過對華太宗史冊的體驗,覺得史料上記載的事都不怎麽詳實,大都隻是記錄了一些事件的表象,其背後的真正原因與細節都沒有提及。
或許是史官的身份原因吧,有些事情執筆史官是沒資格知道的,又或許史官隻是事件記錄者,並非事件參與者,又怎麽可能知道事件背後的真相呢,不知真實的曆史中,有多少事情的真相被這樣遺失掉?
例如好多古華夏特有的傳承,尤其商周以前,是否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而逐漸遺失,之後才被慢慢演化為神話傳說的呢?
不過那些都是兩月之前的想法,這些問題藥王肯定也不知道,韓生威這次隻跟藥王說普通藥材的事。
漫山遍野的藥材,年代高遠的珍奇藥材多了去了,就是百年份千年份的普通藥材也遍地都是,幾十年份的普通藥材真是比雜草都多,幾年生的根本就不值一提。
這是一筆何等的財富?棄之不用的話,韓生威過不去心裏那道坎兒!
幾十年悲慘經曆,他跟一個野生人一樣漂泊著,如這般唾手可得的財富,他連想一下都不敢,又怎能置之不理呢?
年紀大的,在修煉方麵實在沒什麽希望的華太宗弟子,都被安排在藥王穀,從道義上講,算是給這些人一個可以養老的去處,這些人現在都歸藥王轄製,這可都是免費的工人啊。
藥王對身外之物看得極淡,從來不曾有過什麽新的規定,原先就在藥王穀的人跟之前沒有任何改變,該幹什麽還幹什麽。
一切憑他們自己心情,願意幹的話就幹點活兒,不願意幹就隨便休息,反正藥材不缺,漫山遍野都是,也不會餓肚子,華太宗管著他們吃住。
按韓生威的想法,隻要把福生他們幾個叫來,教會這些人煉製普通丹藥,然後把丹藥送去丹鋪,這財源不就滾滾而來了麽,外界原有的一切不變,隻用這部分收入購置修煉資源,藥王一係才幾個人,隨便揮霍都可以。
胡崍現在管製著留學生的修煉資源,相信不久以後就能管製學優弟子和學霸弟子的修煉資源,甚至發展到最後,胡崍都有可能節製所有弟子的修煉資源。
韓生威經曆過太多苦難,因為有月小菲之事發生在前,他不得不往深遠處考慮,這也是他的習慣,凡事都提前做好一切準備,省得事到臨頭時抓瞎,就這他也是幾十年都沒幹成功過一件事情,所以他特別在意這些。
何況還有針對胡誠的報複計劃,無論胡誠多麽逆天幸運,也不管胡崍現在和以後的身份會如何特殊,決定了的事就必須實施,哪怕最後失敗了也要幹,他失敗的還少嗎?
不過話又說迴來,即便報複計劃毫無破綻,也難免藥王一係受猜忌,胡崍若猜忌了,能不在修煉資源上做手腳麽?
還有就是莊園也得盡快發展起來,最好能發展成中型城市,若藥王一係的人無法在修煉方麵有所突破,最終也可以迴到莊園去生活,人不能沒有根啊。
韓生威在這方麵追求了幾十年都沒能如願,這些事可不是說說就能辦到的,這需要財富做支撐。
現在這個機遇與他當年做‘花卉果蔬專用培植土’時何其相似,幾乎都可以算是無本生意,不過他做培植土時阻力太多,硬撐著去做也隻是他自己一個人在蹦噠,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
當韓生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藥王後,藥王非常讚成,並表示自己會大力支持。
得到藥王讚同,韓生威心裏反倒難過了一下,同樣的事件,不一樣的結局。
在地球時,自己都快餓死了,想靠那無本生意維持生活,可自己的親人非但不幫忙,反而前堵後截,最後硬生生逼走自己……
在這方天地,大力支持自己的卻是與自己原本沒什麽關係的外人,這真是:世事無常,莫仗理所應當。
好在韓生威早已習慣了自我安慰,難過也隻是一下子而已。
事情要辦,該考慮到的地方也絕不能疏忽,再怎麽說,藥王穀也是華太宗的,雖說藥王現在的身份等同於部院長老,但藥王穀畢竟不是藥王的私有產業,即便普通藥材比雜草都多,但想要無限期的大量使用還是要上麵點頭的。
當韓生威提出這個疑慮時,孫承久卻說這事簡單,兩顆丹藥就能搞定,不光是普通藥材隨意使用,就是年份高遠的珍奇藥材也都可以隨意使用。
韓生威聽孫承久說的那麽輕鬆,便問他什麽丹藥能有如此作用。
孫承久說,一顆增壽丹外加一顆易體丹足矣。
韓生威聽了直吐舌頭,我的天啊,那兩種丹藥師父都才隻煉製成功兩顆,現在還都沒有了,說了不也是白說麽。
誰知藥王直接發話,說丹藥的事情他來解決,再煉製一爐增壽丹和一爐易體丹即可,待丹藥啟爐之後,由孫承久負責辦理這個事情,讓韓生威放手去幹。
表麵上韓生威高興,暗地裏孫承久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