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麽得攢到什麽時候去啊!


    李楓也是醉了,關鍵是他今天就要用到啊,他要跟女皇陛下去殺龍飛呀!


    為了避免肉包子幫狗一起打他,他到時候多半要動手,至少也要補個刀!


    親手殺死龍飛的話,逆襲點會大豐收吧?


    到時候學上一門絕世武功,就算是神醫文主角出現了,他也能笑看風雲了。


    所以,重新淘吧。


    隻為了今天麵對龍飛的時候,能多一分把握,能多一分把握就多一分把握。


    扣除首付學費以外,他能選擇的並不多。


    一番篩選之後,李楓把範圍縮小到了《武當心法》、《百花錯拳》、《如來千手法》這三門功法。


    一門內功兩門拳法,該怎麽選擇李楓也挺猶豫的。


    武俠世界,內功是根本。


    君不見,張無忌練了《九陽神功》就能縱橫天下。


    但《武當心法》一是品質太差,二是“初學乍練”對戰鬥的影響也不大……


    《百花錯拳》和《如來千手法》其實沒有太大強弱之分,關鍵《如來千手法》乃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若是將來能把“少林七十二絕技”配套來練,相輔相成,威力可就不是一門《百花錯拳》能比擬的了。


    《如來千手法》的必要條件是:【拳掌:40】,升級“初學乍練”要200點。


    就是它了!


    李楓果斷拍下付款,係統提示:【您已經購買《如來千手法》,扣除200逆襲點!


    【恭喜您習得《如來千手法》,第一境“初學乍練”!】


    【首次購買成功,係統隨機贈送盲盒一個,請問您是否現在開啟盲盒?】


    李楓毫不猶豫的選擇:“開!”


    【恭喜您獲得中品能力升級卡一張,可選擇一項已有中品能力升級!】


    李楓:“《如來千手法》!”


    【已對《如來千手法》使用中品能力升級卡,恭喜您升級為第二境“得窺門徑”!】


    【係統檢測到您的下品技能《詠春拳》和《如來千手法》同門同源,可以融合,請問您是否選擇融合?】


    同門同源?


    李楓愣了一下才猛然想起來,詠春確實是出自少林的。


    當年南少林因反清複明遭到圍剿,少林古刹被清兵一把火燒成廢墟,隻有“少林五老”逃了出來。


    其中的五枚師太,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由嚴詠春發揚光大,所以稱作《詠春拳》。


    沒想到《詠春拳》和《如來千手法》還能融合,雖然不知道合並之後是什麽結果,李楓還是毫不猶豫選擇融合。


    【出神入化《詠春拳》和得窺門徑《如來千手法》已融合為第四境“融會貫通”!】


    終於係統不說話了,李楓腦瓜子嗡一下子的,他被係統給填鴨式教育了……


    等李楓清醒過來之後,已經對《如來千手法》有了很深的了解。


    《如來千手法》又稱《千手如來掌》,厲害之處在於能幻化出多重掌影!


    初學乍練能一掌變兩掌,得窺門徑能兩掌變四掌,駕輕就熟能四掌變八掌,融會貫通能八掌變十六掌!


    李楓先走到牆邊,比劃了兩下,感覺打不過,果斷轉移到了實木八仙桌前,一掌拍下!


    這一掌看似尋常,但掌到中途,微微震顫,登時就一變二、二變四……直到變化出十六道掌影,“轟”的一下同時拍在了實木桌麵上!


    頓時實木桌麵上便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掌影,彼此交疊,入木三分!


    這十六道掌影竟然沒有一掌是虛的!


    漂亮!


    李楓信心倍增,他還隻是單憑肉身力量,這要是修了內功,那還不飛龍騎臉?


    恰在此時,李楓的一台備用手機來短信了。


    李楓一看果然是“女皇陛下”發來的,女皇陛下:“千達廣場,噴泉邊見。”


    妥了!


    李楓馬上收拾收拾出門,胡大師的聖品傷藥效果不錯,他剛才輕輕拍那一掌,傷口都沒有迸裂,開車自然也沒問題。


    保鏢什麽的就算了吧,這件事李楓不想讓家人知道,再說保鏢對他而言已經成了累贅。


    所以李楓就獨自開了一輛奧迪r8出門了,這車低調,不知道的還以為開了輛奧迪tt呢。


    一路開到了千達廣場,李楓把車停在了地下停車場,雙手插袋溜溜達達的到了噴泉池邊,然後給女皇陛下發了條短信:


    “我好了,你呢?”


    不到一秒,女皇陛下就迴了短信:“抬頭,向前看。”


    這麽屌的嗎?


    李楓可沒告訴過女皇陛下他長什麽樣子穿什麽衣服。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五顏六色的噴泉吸引了很多人圍觀。


    人潮洶湧,即便李楓再帥也隻不過是芸芸眾生,女皇陛下是怎麽一眼就看到他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不當舔狗:在婚禮現場對女神說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袍並收藏不當舔狗:在婚禮現場對女神說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