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最快更新恃寵而嬌最新章節!
潘家那邊知會過了之後,沈夫人就去請人看了日子,結果人掐著手指算了又算,最後來了一句,“近兩個月內都沒什麽好日子。”
要不是司令夫的身份在那,沈夫人真想罵那人幾句。
合著這近兩個月的時間挑都挑不出一個好日子?
那人看出沈夫人的不愉之色,連忙解釋說,“夫人莫要著急,這好事總是多磨的嘛,誰不想好上加好呢。”
沈夫人瞧著他就來氣,覺得自己就不該來找他,話說的再好聽也無用。
讓柳衣給那人丟了一錠銀子後,沈夫人又去了別處,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
沈夫人愁得眉毛都皺到了一塊,潘玉良的身子都快五個月了,哪裏能一直拖著。
這事兒潘玉良自己倒是看得開,“娘,不急的。”
沈夫人不死心地又去請了幾個人算了日子,基本上掐出的時間都差不多,最早的好日子也得到中秋前後了。
每個人都這麽說,沈夫人便也不好真去犯這個忌諱,最後隻得把日子定在八月初。
為此沈夫人對沈晏均頗有微詞。
“早跟你說過了,偏拖著,這下可好了,得等到八月份了。”
沈晏均乖乖認錯,“是孩兒的錯。”
潘玉良舍不得他挨罵,出來替他說好話,“娘,這事也不急的,您就別怪晏均哥哥了。”
沈夫人佯裝生氣地看了她一眼,“你呀,就是耳根子軟,日後若是管起家來,那軟脾氣可是不行的。”
潘玉良輕輕哼了聲,“不是有娘跟大姐在的麽,我才不想管家呢。”
沈晏均一如既往地握著她的手在手心裏把玩著,對於她的話倒不意外,“你就是個懶的。”
潘玉良嘿嘿兩聲,沈夫人本欲說點什麽,現在說這話還尚早了些,日後總是要管的,她跟潘如芸就算是親姐妹,日子也還是各過各的。
但想了想,她還是把話咽迴去了。
那日潘老爺跟潘夫人來過之後,潘如芸就不大出院子了,沈晏均從來不過問她的事,潘玉良自打知道重曉樓的事情之後,對於潘如芸的的事情便也看得開了些。覺得沈晏均說的對,是去是留還是由著她自己。
倒是沈夫人覺得這事兒潘如芸心裏還是有了想法,否則的話也不會一直呆在自己的院子裏不出門。
沒幾天的時間就讓柳衣拿了一堆東西過去給她,有金銀首飾,還有藥材補品等等,都是極好的東西。
潘如芸看著那些東西發笑,“看來還真是托了良兒的福了,我進府十幾年從娘那裏得的東西加起來也就這麽多。”
喜兒低著頭不說話,潘如芸猶如對空氣說了通話,她歎了口氣,“你就是這般無趣,你瞧良兒的那丫鬟,成天給良兒逗著樂子,有趣極了。”
喜兒驚慌地抬頭,“小姐……”
潘如芸擺擺手,“沒事,我就說說而已,又不會真的換了你。”
喜兒鬆了口氣,又問,“那小姐,夫人給的這些東西可要收下?”
潘如芸拿起一支金釵左右看了看,“收,怎麽不收?”
“可是,夫人分明誤會了,小姐要不要去解釋解釋?”
潘如芸放下釵子又拿了對耳墜在手上,金線扭著的耳墜子,底下還有兩顆要鬆石,大方得很。
“哪裏是誤會?良兒被抬成正妻,我作為沈晏均明媒正娶的少奶奶,有點情緒不是應當的麽?”
喜兒還欲再說什麽,“可是……”
潘如芸放下東西,走到桌邊坐下,“行了,別可是了,把東西都收好吧,跟原來的那些放到一起,這些東西雖然平時看著無用,但有總比沒有的好,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喜兒現在都有些聽不懂潘如芸的話了,總覺得她的話裏有深意,但具體什麽意思她又鬧不明白。
潘玉良的事,潘如芸隻管點頭,後麵的事也不再過問。
反正現在沈夫人認定了她有情緒,她反倒落得輕鬆了,不必跟著沈夫人一塊忙前忙後。
就算是沈夫人對她有什麽看法,她也有由頭。
元微微的事,在陳家沒有什麽太大的動靜,元家也沒去討什麽說法,除了晉城中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若說有什麽其他的異常,大概就是沈晏庭迴來踢了把椅子。
沈晏庭自己生悶氣,脾氣無處可發的時候就喜歡踢椅子,上次踢椅子是那元家小姐為了不嫁到陳府去上吊的時候,再上一次便是聽說沈晏均要娶潘玉良為小的時候。
這次他踢椅子的時候隻有潘如芸一個人在廳裏,其他人都不在。
潘如芸由著他發了通莫名其妙的火,等到他不再亂打亂踢了才命丫鬟倒了茶,又讓人去把椅子扶好,踢壞的椅子搬了出去。
潘如芸一聲不吭地收拾著他的爛攤子,對沈晏庭一句斥責的話都沒有,沈晏庭冷靜下來後自己反倒不好意思了,他見潘如芸自己去拾他踢翻在地的茶杯,連忙阻止她。
“大嫂,你別動了,讓丫鬟撿就行了。”
潘如芸笑笑說,“無事,反正我也是閑著。”
沈晏庭泄了急火,坐到椅子上,眉頭仍然高高挑著,不爽的樣子跟沈晏均平日裏冷臉的樣子倒像了幾分。
潘如芸撿起東西放到桌上,也在一邊坐下,“怎麽了這是?可是在學堂裏遇到了什麽不順心的事?”
總不可能是被欺負了,且不說沈晏庭現在自己日日習武,而且已經有了一些小成果,他去學堂還帶著沈元呢,吃不了虧的。
沈晏庭道,“沒事,我就是覺得那元微微可憐罷了。”
數月前,元微微成親的事情在學堂裏鬧出不小的動靜,後來事情一過,元微微嫁人,他們繼續在學堂裏上著課,元微微這個名字就逐漸被大家忘記,直到前幾日,這個名字又在學堂裏被人提起。
那陳少爺一腳踢了元微微的孩子,差點要了元微微的命的事,在學堂裏也傳了開來。
有幾個同學組織著說要去陳府看看元微微,沈晏庭對這件事既沒發表任何看法,也沒有要去的意思,但他私下裏還是悄悄關注著說這件事的其他人,特別是那幾個說要去陳府的同學。
大家還紛紛捐了錢,讓那幾個同學買了東西,準備帶去陳府探望元微微。
沈晏庭人不能去,錢還是給了的。
隻是最後那錢還是被退了迴來,因為陳府的大門,那幾個同學壓根就沒進去。
陳夫人才不會看在他們是學生的份上給他們麵子,直接讓家裏的下人拿著掃把把他們給轟走了。
他們這樣一群年輕的學生,哪裏受過這等子氣,迴頭就把東西給退了,把錢都退了迴去,在學堂裏大罵著陳府的不是,激憤得很,好似跟元微微被去了半條命的事情相比,他們被掃地出門的這件事更讓人難以接受。
這件事沈晏庭因著司令府的關係,一直沒有說過什麽,直到今日,他在學堂的時候,又聽見別的同學說。
那元微微本來從陳府跑了出去,跑迴了元家,但是她上午剛從陳府跑迴去,下午元老爺就又把她送迴了陳府。她那樣跑出去,又被送迴陳府,以後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沈晏庭在學校裏顧及著司令府跟陳府的關係,什麽話也不能說,別人能罵得陳府,他連罵都罵不得,這才沒忍住,迴家發了脾氣。
沈晏庭也是真生氣了,平日裏他壓根不會跟潘如芸說這些,要說也隻會跟潘玉良說而已。
潘如芸聽著他氣憤地說著陳府的不是,心裏有些好笑,女人便是這樣的,在家聽父母的,嫁人了就得聽丈夫的,自古到今都是這樣的。
隻是他們這些學生總喜歡把事情看得特別嚴重。
她安慰著他,“這事你生氣也沒有用,她父母都不管,旁人哪裏管得了的。”
沈晏庭道,“方童說大家一起出點錢給元微微買張去香港的船票,把她送走得了,那陳少爺那麽喜歡打人,元微微遲早會被他打死。”
方童也是沈晏庭的同學,潘如芸見過一次,長什麽樣她倒是忘了。
“香港?”
沈晏庭點點頭,“是啊,方童有親戚在那邊,晉城走不了就從上海走,方童說這邊要是亂了起來,他也會去香港。”
潘如芸笑笑,“那邊不亂嗎?”
沈晏庭道,“不知道,不過……應該比這邊要好吧。方童說香港就是一個小島,四周全是海呢,估計真要打起來,上島也挺麻煩的。”
潘如芸失笑,“你們在學堂裏怎麽還說這些?”
沈晏庭不好意思地抓抓腦袋,“他們什麽都說的,李秋仁連他家那隻大狗一天要吃多少骨頭都要到處跟人說。”
潘如芸又給他續了杯水,“那你們成日時惦記著這些事情,哪裏還有心思念書?”
沈晏庭不置可否,“這些哪裏會耽誤念書,都是下課的時候說的。”
潘如芸點點頭,又說,“那元微微的事情你還是別摻合了,我聽人說,那陳局長不知拿什麽要挾了你大哥,讓你大哥抽了一千的兵力給他。”
這件事沈晏庭還是第一次聽說,他連忙問,“大嫂,你聽誰說的?”
潘如芸一愣,像是沒有料到他會追問,笑了笑說,“你就別管聽誰說的了,迴頭你大哥該說我多事了,大嫂隻是想告訴你,你可別跟著你那群同學胡來。”
沈晏庭倒也沒多想,“我知道的大嫂。”跟潘如芸說了一通話之後,沈晏庭情緒已經平靜了下來。
快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沈晏庭跟潘如芸便也沒出去,在廳裏等著其他人過來。
等到其他人過來的時候,廳裏已經恢複了原樣,一點也看不出來方才沈晏庭在這裏撒了通野。
沈晏均坐到桌前第一件事就是先挑了一些潘玉良吃的東西裝到小碗裏,自己也不動筷子,而是先喂著她吃了一通。
潘玉良自己要去拿碗筷,沈晏均嫌她吃飯慢,“由著你自己吃不知道要吃到什麽時候。”
潘玉良抽空迴嘴,“吃飯慢才健康。”
沈夫人最近吃飯也是一直盯著潘玉良,見她要是哪道菜多吃了兩口,那道菜就會直接擺到潘玉良的麵前。
沈晏庭抗議過幾次,“她一個人哪裏吃得了那麽多,娘你看她都胖成什麽樣子了。”
沈夫人卻隻道,“日後你若是娶了媳婦,娘對你的媳婦也會這麽好,你別著急。”
他……哪裏著急了?
沈晏庭抗議無效,還無端地得罪了潘玉良。
潘老爺後來又陸續送了些新奇的吃的東西過來,家裏每個人潘玉良都分了一些,隻有沈晏庭有意地被落下。
潘如芸的事,沈晏均知道陳局長一定會把事情傳出來。
隻是他也沒有料到,最先知道這件事的人居然會是沈妙玉。
沈妙玉因為上次沈夫人給她一堆東西讓她帶迴李家,麵子裏子都有了,加之沈妙玉自己也有意夾著尾巴做人,讓她在李家過了段舒坦日子。
但日子一長,沈妙玉自己就原形畢露了,在李家又故態複萌,跟李老太太鬧過好幾次,李老太太被她氣得都急火攻心,連吃了好幾天的藥才把火氣給壓下去。
李xx還是在別的女人房裏呆得多,沈妙玉成日無事可幹就到處找別人的麻煩,她那幾個妯娌見著她都沒什麽好臉色,惹不起躲得起,現在隻要一見到她轉身就走。
別人的麻煩找不了,沈妙玉就隻能去找李xx的另外幾個女人的麻煩,她是正妻,又是司令府的姑奶奶。李xx房裏的那幾個要麽是丫鬟被抬上來的,要麽就是外麵家裏出身也不怎麽好的。
在沈妙玉麵前她們還是低了一頭的。
於是沈妙玉身心愉快地找著她們麻煩,那幾個女人不敢對沈妙玉怎麽樣,等迴過頭來,紛紛找李xx哭訴。
李xx本來就厭惡沈妙玉,加上老太太的事,對她心裏更是厭煩。那幾個女人一哭訴,直吵得他頭疼。
兩人本來歇了一段時間沒打過架了,沈妙玉自己這一作死,李xx便也不管不顧了,痛痛快快地把人按到地上揍了一頓。
沈妙玉是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她明明知道自己打不過李xx,但又偏偏不讓李xx得逞,對著他又是抓又是撓的,李xx的臉都被她抓爛了。
李xx把人揍得動彈不得了之後揚長而已,待迴了妾室的房裏,一瞧自己的臉,又上了火。
迴頭瞧著沈妙玉不順眼了,又把人拎到房裏揍了一頓。
打人這件事本來就是會上癮的,越揍就越上癮。
沈妙玉再次被打得鼻青臉腫地迴了司令府,沈司令一見她就頭疼,直接找了個借口,成日裏在營裏呆著,晚飯都不迴府吃了,為的就是避開沈妙玉。
沈妙玉見沈司令躲著他,倒也不去找他,而是直接要去找沈晏均。
但沈晏均人雖然在府裏,沈妙玉要見他卻也是不容易的。
沈夫人一瞧這姑奶奶迴了府,早就吩咐府兵守著潘玉良的院子了,沈妙玉連院子都進不去,就算進去了,院子裏麵還有個阿板守著呢。
沈妙玉氣得牙癢癢,甩手就去了潘如芸的房裏。
潘如芸對沈妙玉還算是客氣的,請她入了坐,又給她斟了茶。
沈妙玉雖然頂著一張被打得麵目全非的臉,但她瞧潘如芸卻還一副瞧不上眼的樣子。
喝了口茶,把氣順下去,沈妙玉對著潘如芸道,“讓你這丫鬟出去,我有話對你說。”
喜兒對沈妙玉還是心有餘悸的,潘玉良在她手上都吃過虧,更別說潘如芸這性子了。
潘如芸也道,“喜兒平日裏跟我形影不離的,姑姑有什麽話直說就是,不必避著她的。”
沈妙玉眼睛一瞪,大概是想讓自己看上去兇悍一些,但她那張臉過於精彩,她做什麽表情都讓人忍不住覺得又好笑又同情的。
“你確定,如果我要說的是蘭園的那位的事呢?”
潘如芸一愣,隨即看了一眼喜兒,喜兒也是一副驚恐的樣子。
想了想,潘如芸還是道,“喜兒,你先出去吧,跟春香那丫頭去院子外麵守著。”
等喜兒走了之後,潘如芸才看著沈妙玉問她,“不知姑姑想跟我說什麽?”
沈妙玉嘁了一聲,看不慣潘如芸端著的樣子。
她道,“在我這你就別裝模作樣了,那戲子我也見過,長的倒還是不錯,唱戲也好,你養著他倒也能理解。而且我也看出來了,我那大侄子的心根本不在你這,你也是個苦的,我也不想為難你,但如今我有事了,你得幫著我。”
潘如芸堪堪一笑,“姑姑哪裏聽來的風言風語?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還是不要講的好。”
沈妙玉臉一拉,“是不是子虛烏有你自己心裏清楚,我既然能知道這件事,肯定有我能知道的法子。你若執意要跟我這麽說話,迴頭要是府裏上下都知道這件事了,你可別怪我。”
潘如芸沉默了片刻,臉色也淡了下來,不再陪著笑。
“姑姑想讓我幫什麽?”
沈妙玉道,“我要見晏均,而且你得讓他幫著我。那個該死的李xx居然敢幾次三番的打我,我寧願守寡也不要跟他過下去了。”
潘如芸心裏一驚,“姑姑的意思是?”
沈妙玉道,“反正我都有好幾個兒子了,那死老太太身體不好估計也活不久,李xx那個賤人,除了打我什麽用都沒有,還不如死了算了。”
潘如芸臉上震驚之色明顯。
“姑姑,這要人命的事……不好吧?”
沈妙主擺擺手,“你別跟我說這些,我是自己打不過那姓李的,我要是能打得過他,我就自己動手了,用不著求你們。”
求?她這樣子可一點都不像是在求。
潘如芸道,“這件事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姑姑在他李家還是得靠一靠姑父,若是姑父不在了,姑姑在李家怕是會受欺負的吧?”
沈妙玉哼哼,“李xx現在是跟他們合著夥的欺負我,有他還不如沒有,我不管,大不了我以後不在李家過了,我迴司令府來住。”
潘如芸還是勸著,“姑姑莫要意氣用事,這夫妻間都是床頭吵架床尾合的,天大的事情不哪裏不是能坐下來好好談談的,弄成你死我活的場麵多不值得。”
沈妙玉卻懶得聽她這些,直接跟她說道,“你這話你自己都信服不了,要不然你也不會養著那戲子了,我那大侄子我知道,各方麵都十分優秀,放著這麽個人不要,你去養個戲子,你還來說我。”
潘如芸臉色變了變,避口不談自己的事,隻是說,“我隻是怕姑姑日後會後悔而已。”
沈妙玉打斷她,“這你放心,若是後悔也是我自己的事,跟你們無關。”
潘如芸隻好道,“那好吧,那這件事我先跟晏均商量商量。”
沈妙玉又道,“你可別讓我等太久,等得越久我就越閑,人一閑我就喜歡找人說話。”
潘如芸低眉順眼,“是,姑姑,我會盡快幫你辦的。”
見目的達成,沈妙玉起身走人,待走了兩步後她又迴過頭來。
“你這可有銀錢?”
沈妙玉也聰明,她得知潘如芸的事後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
她現在還有依仗著司令府,但沈司令跟沈晏均又對她這個態度,潘如芸的事情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她若是直接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她得不了任何好處,說不定沈司令跟沈晏均還會遷怒於她。
畢竟這種醜事,一旦公之於眾,司令府可以說是顏麵無存了。
與其這樣,她還不如拿這件事給自己換點好處。
潘如芸手上能給出去的現錢並不多,全都給了沈妙玉,沈妙玉端著裝銀錢的盒子掂了掂,有些嫌少。
“你一個司令府的少奶奶才這麽點錢,難道是真的全接濟那個戲子了嗎?”
潘如芸忍著氣陪著笑,“姑姑說笑了,我平日裏都在府裏呆著,不大出門,手邊的錢自然不多。”說著她又道,“還望姑姑能說到做到,以後這種話就不要掛在嘴邊了,我得不償失,姑姑您也落不到什麽好處。”
沈妙玉看著她,兩人相視一笑,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沈妙玉端著盒子出了潘如芸的院子,喜兒這才進屋子,“小姐,姑奶奶拿的不是……”
潘如芸坐在凳子上發著呆,喜兒的話她壓根沒聽見似的。
喜兒又喊了一句,“小姐。”
潘如芸這才迴過神,喜兒接著說,“小姐,姑奶奶拿的可是……”
潘如芸點點頭。
喜兒吸了一口氣,“小姐您怎麽由著姑奶奶胡來,都給她了,咱們日後打點拿什麽用?”
潘如芸看了她一眼,不甚在意地道,“司令府的少奶奶還能餓死不成?”
喜兒急得直跳腳,潘如芸明明知道她是什麽意思。
“你別急,娘不是讓我得空迴潘府一趟麽,到時候我找娘要一點。”
喜兒的臉色這才緩了下來,潘如芸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又問她,“讓你去打聽的事你打聽的怎麽樣了?”
喜兒連忙道,“奴婢都打聽過了,現在的確是有好多人出去,特別是上海那邊,很多人都要往外邊跑呢,小少爺說的那個什麽香港也有好多人去。不過現在到處船票緊張得很,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票。”
說著喜兒又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道,“老爺的貨船還曾帶過人。”
潘如芸一愣,“可是爹的那些商船不都是用來運貨的嗎?”
喜兒道,“奴婢也不是很清楚,應當是偷偷的帶的,不然應當有很多人去找老爺的。”
潘如芸晚上又去了一趟沈妙玉的院子裏。
“我明日要迴一趟潘府,姑姑的事等我迴來後便跟晏均提。”
沈妙玉下午才拿了潘如芸一盒子銀錢,對她也算客氣,“你去吧,我就在府裏等著。”
潘如芸又從袖子裏拿了瓶玉露膏,“姑姑若是不願意請大夫,就用點這個吧,到底是女人,留了疤就不好看了。”
沈妙玉接過玉露膏還打開蓋子聞了聞,“那我就收著了。”
潘如芸笑笑,“姑姑先用著,若是用的好我再給姑姑送些過來。”
沈妙玉對潘如芸的這個態度還是很滿意的,她拿著東西,撇著嘴,“行了,有事我會找你的。”
迴潘府的路上,喜兒擔憂地問,“小姐,姑奶奶到底想做什麽?您理她做什麽?現在夫人都不管她了。”
沈妙玉想做什麽?
無非是想拿著把柄要脅她,現在司令府沒有一個人肯理她,沈妙玉也隻能拿著這把柄來要脅她了。
想了想潘如芸想到沈妙玉知道的那中,還是囑咐喜兒,“你以後說話小心著些,沒事別招她。”
喜兒連忙點頭,但她仍然十分擔心。
沈妙玉那個人,哪裏是別人不來招她就能成的。
潘如芸原先賭著一口氣,自從沈晏均跟她攤牌之後,她就沒想著這件事要瞞著誰,因為既便是她把重曉樓接到府上來住,沈晏均也得幫她瞞著。
她不知道沈妙玉是從哪裏知道的這件事,但既然她能知道,她知道這件事的也絕對不止沈妙玉一個人。
沈晏均沒有去阻止這件事的發生,也隻能說明……他要動她了。
潘如芸麵上雖是雲淡風輕,心裏也是著急的。
“看來良兒肚子裏的那個孩子他還真是看中啊,這麽迫不急待地要為她掃清一切障礙。”
喜兒小聲地道,“大小姐原來的那個孩子大少爺也是極其看中的,如若不是……”
如若不是潘如芸執意不要那孩子,司令府的長孫就是她的兒子了。
喜兒的話讓潘如芸有些怔忡,她想起當初那個孩子沒了之後,沈晏均也曾紅過眼睛。
也許喜兒說的對,他當初也是極其看中那個孩子的。
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事情已經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她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第二日早飯的時候,沈夫人早就把沈妙玉的那份送到了她的院子,並且讓人看著不讓她出來,免得影響潘玉良的味口。
吃過飯之後,潘如芸說要迴趟潘府,還問潘玉良要不要一起迴去。
潘玉良腦袋搖成了搏浪鼓,她躲還來不及呢,才不要迴去。
“那成,那大姐一個人迴去,迴頭給你帶好吃的。”
潘玉良現在好哄,但凡吃的玩的,都能讓她高興一陣子。
沈晏均不動聲色地看了潘如芸眼,問她,“怎麽這個時候迴去,可是有事?”
潘如芸道,“沒事,我娘那日說讓我得空迴去一趟,估計是如意那邊有什麽事找我迴去商量吧,那日良兒也在的。”
那天潘夫人的確是說過這話,潘玉良點點頭說,“對呀,娘讓大姐迴去一趟,可沒讓我跟著哦。”
潘如芸失笑,捏了捏她圓潤的臉,“知道了,小懶貨,不拉著你一起迴。”
潘如芸迴到潘府,潘老爺也剛從碼頭迴去,帶著好幾大箱子東西。
見著潘如芸,潘老爺先是一愣,隨即道,“給你跟良兒拿了些東西,正好你迴去的時候帶迴去。”
潘如芸點點頭說,“這個不急,父親,我今日迴來是有事同您商議。”
潘老爺想了想,“我先洗個手,你跟你娘先去我書房裏等著。”
趁著潘老爺洗手功夫,潘如芸問潘夫人,“娘,上次您讓我得空迴來一趟,可是有事要說?”
本來是有事要說的,但看著潘如芸如此平靜,潘夫人又覺得自己說也是白說。
她要說的無非就是那些,她是潘家的大小姐,潘家還得靠著她……
潘老夫長歎一聲,“我同你說了那麽多又有什麽用,你何曾聽過我的,你是我一手帶大的,我以前總覺得你是最聽話最讓我省心的那一個……”
“娘……”
潘夫人麵色不愉地道,“你還認我這個娘,我還真是謝謝你了。”
潘如芸知道潘夫人是在為潘玉良的事生氣,可沈晏均那個人,她又能耐他何?
“娘,您說這話就是在折我的壽了。”
潘如芸的話音才落,潘老爺就推門而入,丫鬟們都被打發了下去,喜兒在門口守著,書房裏隻有他們三人。
潘老爺邊卷著袖子邊說,“如芸,不光是你娘有話要說,爹也想問你,良兒的事到底是怎麽迴事?”
潘如芸心中冷笑,他們居然還問她怎麽迴事,怎麽迴事他們自己不清楚嗎?
若他們不清楚,早在陳家少爺成親的時候他們就把潘玉良接出府了,何必一直拖著。
他們潘玉良留在司令府的目的不就是防她真生不了孩子嗎?大女兒不行了就小女兒上,他們打的這主意她又豈會不知。
沈晏均平日裏對潘玉良怎麽樣,兩人上哪都要手牽著手的,他們又不是沒見過,可他們管過嗎?還不是放任著。現在來問她怎麽迴事,還用得著她來說嗎?
沈晏庭說那元家小姐可憐,誰又不可憐呢。
她跟良兒表麵看著光鮮,等真到了那時候,她們都是要被犧牲的那一個。
潘玉良還好,她小孩子心性,自己什麽都不明白,又有沈晏均護著,也許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那些事情。
可她呢……
潘如芸斂下心中的情緒,“爹,這件事……女兒不知從何說起,晏均他、他從一開始就對良兒存了那份心思,爹一說要把良兒送進司令府他就做了順水人情,他有意對良兒好,良兒又還是個孩子,哪裏抵得住,這來來去去的,兩人便假戲真做了。”
潘老爺臉色也不大好,“這麽說來倒是為父的錯了,是我逼著良兒進的司令府。”
潘玉良起初不願意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這樣,也怪不到她頭上。
潘老爺又問,“你是什麽時候得知的?”
潘如芸從善如流地道,“爹,您還記得您上次貨船被扣的事嗎?若非司令府授意,就陳局長那幫人,借他們兩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扣潘家的船。
那次您去府裏找我,我就想到了這點,所以去找他問的時候,他便承認了,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娘在良兒麵前說要接良兒出府。”
潘老爺跟潘夫人同時抽了一口氣,像是沒有料想到沈晏均會做這樣的事情。
潘如芸又道,“沈晏均這個人心思難猜,我同他夫妻這麽多年了,他對我半分情意都不曾留的,現在也就良兒還能牽製得住他。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就不知道他跟良兒能好多久,到時候他再……隻怕潘府他也不會留。”
潘老爺跟潘夫人對視一眼,都覺得潘如芸有些危言聳聽了些。
“不至於吧,我們都結親這麽多年了……他對我跟你娘也一直十分尊敬,他應該不會……”
潘老爺話雖是這麽說的,但語氣裏的遲疑潘如芸還是聽了出來。
潘如芸打蛇隨棍上,“爹,您別怪女兒說話難聽,您想想您被扣的那些貨船,在這晉城,誰敢在司令府的眼皮子底下動您的船?那是沈晏均在警告我們。所以良兒的事,我便也一直不敢告訴爹娘,就怕他再做出什麽事來。”
潘老爺站起身,在書房裏來迴走著。
潘夫人似乎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她搓著手,“那怎麽辦?你若有孩子這事還好辦些,偏偏有孩子的是良兒。”
潘如芸倒沒潘老爺跟潘夫人那麽慌,她道,“今日我迴府裏便是同爹娘來商量這件事的,爹,您別轉了,咱們坐下說。”
潘老爺皺著眉看了她一眼,依言坐下,“你可是有什麽好主意?”
潘如芸道,“爹現在不是想家裏的生意轉到上海嗎?”
潘老爺一愣,這事他們壓根沒跟潘如芸提過,倒也不是想瞞她,隻是覺得時機還未成熟。
“你是怎麽得知的?”
潘如芸看著他認真地說,“沈晏均查出來的,我都說了,潘家在他手上已經討不著好了,爹您別覺得我是在嚇唬您,否則好端端的,他去查您做什麽?您背地裏做的那些事他全都知道了。”
潘老爺咬咬牙,“你接著說。”
潘如芸繼續說,“父親既然已經決定把生意都轉到上海,那咱們就一做二不休,奔著上海去算了。這晉城快要亂起來了,到時候這邊真打起來,司令府若是不護著你們,你們怕是會有危險。”
說著潘如芸又道,“反正現在沈晏均也不管我,我到時候先跟你們一塊過去上海,到時候讓他看在良兒的麵子上在在租界給我們弄套房子,真打起來,那邊應該也是安全的。”
潘如芸說的這些,看樣子她想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潘老爺想著,或許潘如芸在司令府的日子的確是不太好過,否則的話,她一個司令府的少奶奶,無端端去想這些做什麽?
沈夫人不太樂觀,“那要真亂起來,你妹妹她們……”潘如芸道,“娘,這個時候您還是想想您跟我爹吧,如意那邊,思遠對她是沒話說的,自然會護著她跟孩子,至於良兒,目前來看,沈晏均黏她黏得緊,兩人形影不離的樣子你們也看到了,定然也是會護著她的。而且,就算到時候有時候變數,咱們在上海紮穩腳了,再把良兒接過去也一樣。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您跟我爹了,若是沈晏均隻是不想管潘家的事,那倒還好,但若是他也想動潘家,那可就麻煩了。您想想,現在什麽世道了,做什麽不要用錢?潘家這個晉城首富在這裏,多少人想吞?萬一他也……”
潘老爺再次坐不住地起身,跟拉磨似的在房間裏來迴打轉。潘如芸說的也不無可能,但如果是真的,潘家的確是已經架在刀子上了。
潘如芸說完也不催促,讓潘老爺細細想著,分析其中利害。
良久之後,潘老爺才開口,“如芸說的很對。”
潘夫人眉頭一直未鬆,“可是如芸,你真要跟我們一塊去上海?”
他們原本是打算把潘如芸留在司令府,把潘玉良帶到上海去。
潘如芸對著潘夫人苦笑了一下。“娘,孩子我是生不了了,與其這樣,我還不如跟你們一塊去上海,您跟爹年事已高,我過去還能幫幫你們。”
潘家那邊知會過了之後,沈夫人就去請人看了日子,結果人掐著手指算了又算,最後來了一句,“近兩個月內都沒什麽好日子。”
要不是司令夫的身份在那,沈夫人真想罵那人幾句。
合著這近兩個月的時間挑都挑不出一個好日子?
那人看出沈夫人的不愉之色,連忙解釋說,“夫人莫要著急,這好事總是多磨的嘛,誰不想好上加好呢。”
沈夫人瞧著他就來氣,覺得自己就不該來找他,話說的再好聽也無用。
讓柳衣給那人丟了一錠銀子後,沈夫人又去了別處,結果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樣。
沈夫人愁得眉毛都皺到了一塊,潘玉良的身子都快五個月了,哪裏能一直拖著。
這事兒潘玉良自己倒是看得開,“娘,不急的。”
沈夫人不死心地又去請了幾個人算了日子,基本上掐出的時間都差不多,最早的好日子也得到中秋前後了。
每個人都這麽說,沈夫人便也不好真去犯這個忌諱,最後隻得把日子定在八月初。
為此沈夫人對沈晏均頗有微詞。
“早跟你說過了,偏拖著,這下可好了,得等到八月份了。”
沈晏均乖乖認錯,“是孩兒的錯。”
潘玉良舍不得他挨罵,出來替他說好話,“娘,這事也不急的,您就別怪晏均哥哥了。”
沈夫人佯裝生氣地看了她一眼,“你呀,就是耳根子軟,日後若是管起家來,那軟脾氣可是不行的。”
潘玉良輕輕哼了聲,“不是有娘跟大姐在的麽,我才不想管家呢。”
沈晏均一如既往地握著她的手在手心裏把玩著,對於她的話倒不意外,“你就是個懶的。”
潘玉良嘿嘿兩聲,沈夫人本欲說點什麽,現在說這話還尚早了些,日後總是要管的,她跟潘如芸就算是親姐妹,日子也還是各過各的。
但想了想,她還是把話咽迴去了。
那日潘老爺跟潘夫人來過之後,潘如芸就不大出院子了,沈晏均從來不過問她的事,潘玉良自打知道重曉樓的事情之後,對於潘如芸的的事情便也看得開了些。覺得沈晏均說的對,是去是留還是由著她自己。
倒是沈夫人覺得這事兒潘如芸心裏還是有了想法,否則的話也不會一直呆在自己的院子裏不出門。
沒幾天的時間就讓柳衣拿了一堆東西過去給她,有金銀首飾,還有藥材補品等等,都是極好的東西。
潘如芸看著那些東西發笑,“看來還真是托了良兒的福了,我進府十幾年從娘那裏得的東西加起來也就這麽多。”
喜兒低著頭不說話,潘如芸猶如對空氣說了通話,她歎了口氣,“你就是這般無趣,你瞧良兒的那丫鬟,成天給良兒逗著樂子,有趣極了。”
喜兒驚慌地抬頭,“小姐……”
潘如芸擺擺手,“沒事,我就說說而已,又不會真的換了你。”
喜兒鬆了口氣,又問,“那小姐,夫人給的這些東西可要收下?”
潘如芸拿起一支金釵左右看了看,“收,怎麽不收?”
“可是,夫人分明誤會了,小姐要不要去解釋解釋?”
潘如芸放下釵子又拿了對耳墜在手上,金線扭著的耳墜子,底下還有兩顆要鬆石,大方得很。
“哪裏是誤會?良兒被抬成正妻,我作為沈晏均明媒正娶的少奶奶,有點情緒不是應當的麽?”
喜兒還欲再說什麽,“可是……”
潘如芸放下東西,走到桌邊坐下,“行了,別可是了,把東西都收好吧,跟原來的那些放到一起,這些東西雖然平時看著無用,但有總比沒有的好,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喜兒現在都有些聽不懂潘如芸的話了,總覺得她的話裏有深意,但具體什麽意思她又鬧不明白。
潘玉良的事,潘如芸隻管點頭,後麵的事也不再過問。
反正現在沈夫人認定了她有情緒,她反倒落得輕鬆了,不必跟著沈夫人一塊忙前忙後。
就算是沈夫人對她有什麽看法,她也有由頭。
元微微的事,在陳家沒有什麽太大的動靜,元家也沒去討什麽說法,除了晉城中止不住的流言蜚語,若說有什麽其他的異常,大概就是沈晏庭迴來踢了把椅子。
沈晏庭自己生悶氣,脾氣無處可發的時候就喜歡踢椅子,上次踢椅子是那元家小姐為了不嫁到陳府去上吊的時候,再上一次便是聽說沈晏均要娶潘玉良為小的時候。
這次他踢椅子的時候隻有潘如芸一個人在廳裏,其他人都不在。
潘如芸由著他發了通莫名其妙的火,等到他不再亂打亂踢了才命丫鬟倒了茶,又讓人去把椅子扶好,踢壞的椅子搬了出去。
潘如芸一聲不吭地收拾著他的爛攤子,對沈晏庭一句斥責的話都沒有,沈晏庭冷靜下來後自己反倒不好意思了,他見潘如芸自己去拾他踢翻在地的茶杯,連忙阻止她。
“大嫂,你別動了,讓丫鬟撿就行了。”
潘如芸笑笑說,“無事,反正我也是閑著。”
沈晏庭泄了急火,坐到椅子上,眉頭仍然高高挑著,不爽的樣子跟沈晏均平日裏冷臉的樣子倒像了幾分。
潘如芸撿起東西放到桌上,也在一邊坐下,“怎麽了這是?可是在學堂裏遇到了什麽不順心的事?”
總不可能是被欺負了,且不說沈晏庭現在自己日日習武,而且已經有了一些小成果,他去學堂還帶著沈元呢,吃不了虧的。
沈晏庭道,“沒事,我就是覺得那元微微可憐罷了。”
數月前,元微微成親的事情在學堂裏鬧出不小的動靜,後來事情一過,元微微嫁人,他們繼續在學堂裏上著課,元微微這個名字就逐漸被大家忘記,直到前幾日,這個名字又在學堂裏被人提起。
那陳少爺一腳踢了元微微的孩子,差點要了元微微的命的事,在學堂裏也傳了開來。
有幾個同學組織著說要去陳府看看元微微,沈晏庭對這件事既沒發表任何看法,也沒有要去的意思,但他私下裏還是悄悄關注著說這件事的其他人,特別是那幾個說要去陳府的同學。
大家還紛紛捐了錢,讓那幾個同學買了東西,準備帶去陳府探望元微微。
沈晏庭人不能去,錢還是給了的。
隻是最後那錢還是被退了迴來,因為陳府的大門,那幾個同學壓根就沒進去。
陳夫人才不會看在他們是學生的份上給他們麵子,直接讓家裏的下人拿著掃把把他們給轟走了。
他們這樣一群年輕的學生,哪裏受過這等子氣,迴頭就把東西給退了,把錢都退了迴去,在學堂裏大罵著陳府的不是,激憤得很,好似跟元微微被去了半條命的事情相比,他們被掃地出門的這件事更讓人難以接受。
這件事沈晏庭因著司令府的關係,一直沒有說過什麽,直到今日,他在學堂的時候,又聽見別的同學說。
那元微微本來從陳府跑了出去,跑迴了元家,但是她上午剛從陳府跑迴去,下午元老爺就又把她送迴了陳府。她那樣跑出去,又被送迴陳府,以後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沈晏庭在學校裏顧及著司令府跟陳府的關係,什麽話也不能說,別人能罵得陳府,他連罵都罵不得,這才沒忍住,迴家發了脾氣。
沈晏庭也是真生氣了,平日裏他壓根不會跟潘如芸說這些,要說也隻會跟潘玉良說而已。
潘如芸聽著他氣憤地說著陳府的不是,心裏有些好笑,女人便是這樣的,在家聽父母的,嫁人了就得聽丈夫的,自古到今都是這樣的。
隻是他們這些學生總喜歡把事情看得特別嚴重。
她安慰著他,“這事你生氣也沒有用,她父母都不管,旁人哪裏管得了的。”
沈晏庭道,“方童說大家一起出點錢給元微微買張去香港的船票,把她送走得了,那陳少爺那麽喜歡打人,元微微遲早會被他打死。”
方童也是沈晏庭的同學,潘如芸見過一次,長什麽樣她倒是忘了。
“香港?”
沈晏庭點點頭,“是啊,方童有親戚在那邊,晉城走不了就從上海走,方童說這邊要是亂了起來,他也會去香港。”
潘如芸笑笑,“那邊不亂嗎?”
沈晏庭道,“不知道,不過……應該比這邊要好吧。方童說香港就是一個小島,四周全是海呢,估計真要打起來,上島也挺麻煩的。”
潘如芸失笑,“你們在學堂裏怎麽還說這些?”
沈晏庭不好意思地抓抓腦袋,“他們什麽都說的,李秋仁連他家那隻大狗一天要吃多少骨頭都要到處跟人說。”
潘如芸又給他續了杯水,“那你們成日時惦記著這些事情,哪裏還有心思念書?”
沈晏庭不置可否,“這些哪裏會耽誤念書,都是下課的時候說的。”
潘如芸點點頭,又說,“那元微微的事情你還是別摻合了,我聽人說,那陳局長不知拿什麽要挾了你大哥,讓你大哥抽了一千的兵力給他。”
這件事沈晏庭還是第一次聽說,他連忙問,“大嫂,你聽誰說的?”
潘如芸一愣,像是沒有料到他會追問,笑了笑說,“你就別管聽誰說的了,迴頭你大哥該說我多事了,大嫂隻是想告訴你,你可別跟著你那群同學胡來。”
沈晏庭倒也沒多想,“我知道的大嫂。”跟潘如芸說了一通話之後,沈晏庭情緒已經平靜了下來。
快到了吃晚飯的時間,沈晏庭跟潘如芸便也沒出去,在廳裏等著其他人過來。
等到其他人過來的時候,廳裏已經恢複了原樣,一點也看不出來方才沈晏庭在這裏撒了通野。
沈晏均坐到桌前第一件事就是先挑了一些潘玉良吃的東西裝到小碗裏,自己也不動筷子,而是先喂著她吃了一通。
潘玉良自己要去拿碗筷,沈晏均嫌她吃飯慢,“由著你自己吃不知道要吃到什麽時候。”
潘玉良抽空迴嘴,“吃飯慢才健康。”
沈夫人最近吃飯也是一直盯著潘玉良,見她要是哪道菜多吃了兩口,那道菜就會直接擺到潘玉良的麵前。
沈晏庭抗議過幾次,“她一個人哪裏吃得了那麽多,娘你看她都胖成什麽樣子了。”
沈夫人卻隻道,“日後你若是娶了媳婦,娘對你的媳婦也會這麽好,你別著急。”
他……哪裏著急了?
沈晏庭抗議無效,還無端地得罪了潘玉良。
潘老爺後來又陸續送了些新奇的吃的東西過來,家裏每個人潘玉良都分了一些,隻有沈晏庭有意地被落下。
潘如芸的事,沈晏均知道陳局長一定會把事情傳出來。
隻是他也沒有料到,最先知道這件事的人居然會是沈妙玉。
沈妙玉因為上次沈夫人給她一堆東西讓她帶迴李家,麵子裏子都有了,加之沈妙玉自己也有意夾著尾巴做人,讓她在李家過了段舒坦日子。
但日子一長,沈妙玉自己就原形畢露了,在李家又故態複萌,跟李老太太鬧過好幾次,李老太太被她氣得都急火攻心,連吃了好幾天的藥才把火氣給壓下去。
李xx還是在別的女人房裏呆得多,沈妙玉成日無事可幹就到處找別人的麻煩,她那幾個妯娌見著她都沒什麽好臉色,惹不起躲得起,現在隻要一見到她轉身就走。
別人的麻煩找不了,沈妙玉就隻能去找李xx的另外幾個女人的麻煩,她是正妻,又是司令府的姑奶奶。李xx房裏的那幾個要麽是丫鬟被抬上來的,要麽就是外麵家裏出身也不怎麽好的。
在沈妙玉麵前她們還是低了一頭的。
於是沈妙玉身心愉快地找著她們麻煩,那幾個女人不敢對沈妙玉怎麽樣,等迴過頭來,紛紛找李xx哭訴。
李xx本來就厭惡沈妙玉,加上老太太的事,對她心裏更是厭煩。那幾個女人一哭訴,直吵得他頭疼。
兩人本來歇了一段時間沒打過架了,沈妙玉自己這一作死,李xx便也不管不顧了,痛痛快快地把人按到地上揍了一頓。
沈妙玉是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人,她明明知道自己打不過李xx,但又偏偏不讓李xx得逞,對著他又是抓又是撓的,李xx的臉都被她抓爛了。
李xx把人揍得動彈不得了之後揚長而已,待迴了妾室的房裏,一瞧自己的臉,又上了火。
迴頭瞧著沈妙玉不順眼了,又把人拎到房裏揍了一頓。
打人這件事本來就是會上癮的,越揍就越上癮。
沈妙玉再次被打得鼻青臉腫地迴了司令府,沈司令一見她就頭疼,直接找了個借口,成日裏在營裏呆著,晚飯都不迴府吃了,為的就是避開沈妙玉。
沈妙玉見沈司令躲著他,倒也不去找他,而是直接要去找沈晏均。
但沈晏均人雖然在府裏,沈妙玉要見他卻也是不容易的。
沈夫人一瞧這姑奶奶迴了府,早就吩咐府兵守著潘玉良的院子了,沈妙玉連院子都進不去,就算進去了,院子裏麵還有個阿板守著呢。
沈妙玉氣得牙癢癢,甩手就去了潘如芸的房裏。
潘如芸對沈妙玉還算是客氣的,請她入了坐,又給她斟了茶。
沈妙玉雖然頂著一張被打得麵目全非的臉,但她瞧潘如芸卻還一副瞧不上眼的樣子。
喝了口茶,把氣順下去,沈妙玉對著潘如芸道,“讓你這丫鬟出去,我有話對你說。”
喜兒對沈妙玉還是心有餘悸的,潘玉良在她手上都吃過虧,更別說潘如芸這性子了。
潘如芸也道,“喜兒平日裏跟我形影不離的,姑姑有什麽話直說就是,不必避著她的。”
沈妙玉眼睛一瞪,大概是想讓自己看上去兇悍一些,但她那張臉過於精彩,她做什麽表情都讓人忍不住覺得又好笑又同情的。
“你確定,如果我要說的是蘭園的那位的事呢?”
潘如芸一愣,隨即看了一眼喜兒,喜兒也是一副驚恐的樣子。
想了想,潘如芸還是道,“喜兒,你先出去吧,跟春香那丫頭去院子外麵守著。”
等喜兒走了之後,潘如芸才看著沈妙玉問她,“不知姑姑想跟我說什麽?”
沈妙玉嘁了一聲,看不慣潘如芸端著的樣子。
她道,“在我這你就別裝模作樣了,那戲子我也見過,長的倒還是不錯,唱戲也好,你養著他倒也能理解。而且我也看出來了,我那大侄子的心根本不在你這,你也是個苦的,我也不想為難你,但如今我有事了,你得幫著我。”
潘如芸堪堪一笑,“姑姑哪裏聽來的風言風語?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還是不要講的好。”
沈妙玉臉一拉,“是不是子虛烏有你自己心裏清楚,我既然能知道這件事,肯定有我能知道的法子。你若執意要跟我這麽說話,迴頭要是府裏上下都知道這件事了,你可別怪我。”
潘如芸沉默了片刻,臉色也淡了下來,不再陪著笑。
“姑姑想讓我幫什麽?”
沈妙玉道,“我要見晏均,而且你得讓他幫著我。那個該死的李xx居然敢幾次三番的打我,我寧願守寡也不要跟他過下去了。”
潘如芸心裏一驚,“姑姑的意思是?”
沈妙玉道,“反正我都有好幾個兒子了,那死老太太身體不好估計也活不久,李xx那個賤人,除了打我什麽用都沒有,還不如死了算了。”
潘如芸臉上震驚之色明顯。
“姑姑,這要人命的事……不好吧?”
沈妙主擺擺手,“你別跟我說這些,我是自己打不過那姓李的,我要是能打得過他,我就自己動手了,用不著求你們。”
求?她這樣子可一點都不像是在求。
潘如芸道,“這件事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嗎?姑姑在他李家還是得靠一靠姑父,若是姑父不在了,姑姑在李家怕是會受欺負的吧?”
沈妙玉哼哼,“李xx現在是跟他們合著夥的欺負我,有他還不如沒有,我不管,大不了我以後不在李家過了,我迴司令府來住。”
潘如芸還是勸著,“姑姑莫要意氣用事,這夫妻間都是床頭吵架床尾合的,天大的事情不哪裏不是能坐下來好好談談的,弄成你死我活的場麵多不值得。”
沈妙玉卻懶得聽她這些,直接跟她說道,“你這話你自己都信服不了,要不然你也不會養著那戲子了,我那大侄子我知道,各方麵都十分優秀,放著這麽個人不要,你去養個戲子,你還來說我。”
潘如芸臉色變了變,避口不談自己的事,隻是說,“我隻是怕姑姑日後會後悔而已。”
沈妙玉打斷她,“這你放心,若是後悔也是我自己的事,跟你們無關。”
潘如芸隻好道,“那好吧,那這件事我先跟晏均商量商量。”
沈妙玉又道,“你可別讓我等太久,等得越久我就越閑,人一閑我就喜歡找人說話。”
潘如芸低眉順眼,“是,姑姑,我會盡快幫你辦的。”
見目的達成,沈妙玉起身走人,待走了兩步後她又迴過頭來。
“你這可有銀錢?”
沈妙玉也聰明,她得知潘如芸的事後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
她現在還有依仗著司令府,但沈司令跟沈晏均又對她這個態度,潘如芸的事情簡直就是送上門來的,她若是直接把這件事告訴大家,她得不了任何好處,說不定沈司令跟沈晏均還會遷怒於她。
畢竟這種醜事,一旦公之於眾,司令府可以說是顏麵無存了。
與其這樣,她還不如拿這件事給自己換點好處。
潘如芸手上能給出去的現錢並不多,全都給了沈妙玉,沈妙玉端著裝銀錢的盒子掂了掂,有些嫌少。
“你一個司令府的少奶奶才這麽點錢,難道是真的全接濟那個戲子了嗎?”
潘如芸忍著氣陪著笑,“姑姑說笑了,我平日裏都在府裏呆著,不大出門,手邊的錢自然不多。”說著她又道,“還望姑姑能說到做到,以後這種話就不要掛在嘴邊了,我得不償失,姑姑您也落不到什麽好處。”
沈妙玉看著她,兩人相視一笑,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沈妙玉端著盒子出了潘如芸的院子,喜兒這才進屋子,“小姐,姑奶奶拿的不是……”
潘如芸坐在凳子上發著呆,喜兒的話她壓根沒聽見似的。
喜兒又喊了一句,“小姐。”
潘如芸這才迴過神,喜兒接著說,“小姐,姑奶奶拿的可是……”
潘如芸點點頭。
喜兒吸了一口氣,“小姐您怎麽由著姑奶奶胡來,都給她了,咱們日後打點拿什麽用?”
潘如芸看了她一眼,不甚在意地道,“司令府的少奶奶還能餓死不成?”
喜兒急得直跳腳,潘如芸明明知道她是什麽意思。
“你別急,娘不是讓我得空迴潘府一趟麽,到時候我找娘要一點。”
喜兒的臉色這才緩了下來,潘如芸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又問她,“讓你去打聽的事你打聽的怎麽樣了?”
喜兒連忙道,“奴婢都打聽過了,現在的確是有好多人出去,特別是上海那邊,很多人都要往外邊跑呢,小少爺說的那個什麽香港也有好多人去。不過現在到處船票緊張得很,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票。”
說著喜兒又神秘兮兮地壓低了聲音道,“老爺的貨船還曾帶過人。”
潘如芸一愣,“可是爹的那些商船不都是用來運貨的嗎?”
喜兒道,“奴婢也不是很清楚,應當是偷偷的帶的,不然應當有很多人去找老爺的。”
潘如芸晚上又去了一趟沈妙玉的院子裏。
“我明日要迴一趟潘府,姑姑的事等我迴來後便跟晏均提。”
沈妙玉下午才拿了潘如芸一盒子銀錢,對她也算客氣,“你去吧,我就在府裏等著。”
潘如芸又從袖子裏拿了瓶玉露膏,“姑姑若是不願意請大夫,就用點這個吧,到底是女人,留了疤就不好看了。”
沈妙玉接過玉露膏還打開蓋子聞了聞,“那我就收著了。”
潘如芸笑笑,“姑姑先用著,若是用的好我再給姑姑送些過來。”
沈妙玉對潘如芸的這個態度還是很滿意的,她拿著東西,撇著嘴,“行了,有事我會找你的。”
迴潘府的路上,喜兒擔憂地問,“小姐,姑奶奶到底想做什麽?您理她做什麽?現在夫人都不管她了。”
沈妙玉想做什麽?
無非是想拿著把柄要脅她,現在司令府沒有一個人肯理她,沈妙玉也隻能拿著這把柄來要脅她了。
想了想潘如芸想到沈妙玉知道的那中,還是囑咐喜兒,“你以後說話小心著些,沒事別招她。”
喜兒連忙點頭,但她仍然十分擔心。
沈妙玉那個人,哪裏是別人不來招她就能成的。
潘如芸原先賭著一口氣,自從沈晏均跟她攤牌之後,她就沒想著這件事要瞞著誰,因為既便是她把重曉樓接到府上來住,沈晏均也得幫她瞞著。
她不知道沈妙玉是從哪裏知道的這件事,但既然她能知道,她知道這件事的也絕對不止沈妙玉一個人。
沈晏均沒有去阻止這件事的發生,也隻能說明……他要動她了。
潘如芸麵上雖是雲淡風輕,心裏也是著急的。
“看來良兒肚子裏的那個孩子他還真是看中啊,這麽迫不急待地要為她掃清一切障礙。”
喜兒小聲地道,“大小姐原來的那個孩子大少爺也是極其看中的,如若不是……”
如若不是潘如芸執意不要那孩子,司令府的長孫就是她的兒子了。
喜兒的話讓潘如芸有些怔忡,她想起當初那個孩子沒了之後,沈晏均也曾紅過眼睛。
也許喜兒說的對,他當初也是極其看中那個孩子的。
可這世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事情已經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她也隻能硬著頭皮走下去。
第二日早飯的時候,沈夫人早就把沈妙玉的那份送到了她的院子,並且讓人看著不讓她出來,免得影響潘玉良的味口。
吃過飯之後,潘如芸說要迴趟潘府,還問潘玉良要不要一起迴去。
潘玉良腦袋搖成了搏浪鼓,她躲還來不及呢,才不要迴去。
“那成,那大姐一個人迴去,迴頭給你帶好吃的。”
潘玉良現在好哄,但凡吃的玩的,都能讓她高興一陣子。
沈晏均不動聲色地看了潘如芸眼,問她,“怎麽這個時候迴去,可是有事?”
潘如芸道,“沒事,我娘那日說讓我得空迴去一趟,估計是如意那邊有什麽事找我迴去商量吧,那日良兒也在的。”
那天潘夫人的確是說過這話,潘玉良點點頭說,“對呀,娘讓大姐迴去一趟,可沒讓我跟著哦。”
潘如芸失笑,捏了捏她圓潤的臉,“知道了,小懶貨,不拉著你一起迴。”
潘如芸迴到潘府,潘老爺也剛從碼頭迴去,帶著好幾大箱子東西。
見著潘如芸,潘老爺先是一愣,隨即道,“給你跟良兒拿了些東西,正好你迴去的時候帶迴去。”
潘如芸點點頭說,“這個不急,父親,我今日迴來是有事同您商議。”
潘老爺想了想,“我先洗個手,你跟你娘先去我書房裏等著。”
趁著潘老爺洗手功夫,潘如芸問潘夫人,“娘,上次您讓我得空迴來一趟,可是有事要說?”
本來是有事要說的,但看著潘如芸如此平靜,潘夫人又覺得自己說也是白說。
她要說的無非就是那些,她是潘家的大小姐,潘家還得靠著她……
潘老夫長歎一聲,“我同你說了那麽多又有什麽用,你何曾聽過我的,你是我一手帶大的,我以前總覺得你是最聽話最讓我省心的那一個……”
“娘……”
潘夫人麵色不愉地道,“你還認我這個娘,我還真是謝謝你了。”
潘如芸知道潘夫人是在為潘玉良的事生氣,可沈晏均那個人,她又能耐他何?
“娘,您說這話就是在折我的壽了。”
潘如芸的話音才落,潘老爺就推門而入,丫鬟們都被打發了下去,喜兒在門口守著,書房裏隻有他們三人。
潘老爺邊卷著袖子邊說,“如芸,不光是你娘有話要說,爹也想問你,良兒的事到底是怎麽迴事?”
潘如芸心中冷笑,他們居然還問她怎麽迴事,怎麽迴事他們自己不清楚嗎?
若他們不清楚,早在陳家少爺成親的時候他們就把潘玉良接出府了,何必一直拖著。
他們潘玉良留在司令府的目的不就是防她真生不了孩子嗎?大女兒不行了就小女兒上,他們打的這主意她又豈會不知。
沈晏均平日裏對潘玉良怎麽樣,兩人上哪都要手牽著手的,他們又不是沒見過,可他們管過嗎?還不是放任著。現在來問她怎麽迴事,還用得著她來說嗎?
沈晏庭說那元家小姐可憐,誰又不可憐呢。
她跟良兒表麵看著光鮮,等真到了那時候,她們都是要被犧牲的那一個。
潘玉良還好,她小孩子心性,自己什麽都不明白,又有沈晏均護著,也許一輩子也不會知道那些事情。
可她呢……
潘如芸斂下心中的情緒,“爹,這件事……女兒不知從何說起,晏均他、他從一開始就對良兒存了那份心思,爹一說要把良兒送進司令府他就做了順水人情,他有意對良兒好,良兒又還是個孩子,哪裏抵得住,這來來去去的,兩人便假戲真做了。”
潘老爺臉色也不大好,“這麽說來倒是為父的錯了,是我逼著良兒進的司令府。”
潘玉良起初不願意大家都是知道的,如今這樣,也怪不到她頭上。
潘老爺又問,“你是什麽時候得知的?”
潘如芸從善如流地道,“爹,您還記得您上次貨船被扣的事嗎?若非司令府授意,就陳局長那幫人,借他們兩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扣潘家的船。
那次您去府裏找我,我就想到了這點,所以去找他問的時候,他便承認了,他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娘在良兒麵前說要接良兒出府。”
潘老爺跟潘夫人同時抽了一口氣,像是沒有料想到沈晏均會做這樣的事情。
潘如芸又道,“沈晏均這個人心思難猜,我同他夫妻這麽多年了,他對我半分情意都不曾留的,現在也就良兒還能牽製得住他。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就不知道他跟良兒能好多久,到時候他再……隻怕潘府他也不會留。”
潘老爺跟潘夫人對視一眼,都覺得潘如芸有些危言聳聽了些。
“不至於吧,我們都結親這麽多年了……他對我跟你娘也一直十分尊敬,他應該不會……”
潘老爺話雖是這麽說的,但語氣裏的遲疑潘如芸還是聽了出來。
潘如芸打蛇隨棍上,“爹,您別怪女兒說話難聽,您想想您被扣的那些貨船,在這晉城,誰敢在司令府的眼皮子底下動您的船?那是沈晏均在警告我們。所以良兒的事,我便也一直不敢告訴爹娘,就怕他再做出什麽事來。”
潘老爺站起身,在書房裏來迴走著。
潘夫人似乎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她搓著手,“那怎麽辦?你若有孩子這事還好辦些,偏偏有孩子的是良兒。”
潘如芸倒沒潘老爺跟潘夫人那麽慌,她道,“今日我迴府裏便是同爹娘來商量這件事的,爹,您別轉了,咱們坐下說。”
潘老爺皺著眉看了她一眼,依言坐下,“你可是有什麽好主意?”
潘如芸道,“爹現在不是想家裏的生意轉到上海嗎?”
潘老爺一愣,這事他們壓根沒跟潘如芸提過,倒也不是想瞞她,隻是覺得時機還未成熟。
“你是怎麽得知的?”
潘如芸看著他認真地說,“沈晏均查出來的,我都說了,潘家在他手上已經討不著好了,爹您別覺得我是在嚇唬您,否則好端端的,他去查您做什麽?您背地裏做的那些事他全都知道了。”
潘老爺咬咬牙,“你接著說。”
潘如芸繼續說,“父親既然已經決定把生意都轉到上海,那咱們就一做二不休,奔著上海去算了。這晉城快要亂起來了,到時候這邊真打起來,司令府若是不護著你們,你們怕是會有危險。”
說著潘如芸又道,“反正現在沈晏均也不管我,我到時候先跟你們一塊過去上海,到時候讓他看在良兒的麵子上在在租界給我們弄套房子,真打起來,那邊應該也是安全的。”
潘如芸說的這些,看樣子她想的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潘老爺想著,或許潘如芸在司令府的日子的確是不太好過,否則的話,她一個司令府的少奶奶,無端端去想這些做什麽?
沈夫人不太樂觀,“那要真亂起來,你妹妹她們……”潘如芸道,“娘,這個時候您還是想想您跟我爹吧,如意那邊,思遠對她是沒話說的,自然會護著她跟孩子,至於良兒,目前來看,沈晏均黏她黏得緊,兩人形影不離的樣子你們也看到了,定然也是會護著她的。而且,就算到時候有時候變數,咱們在上海紮穩腳了,再把良兒接過去也一樣。
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您跟我爹了,若是沈晏均隻是不想管潘家的事,那倒還好,但若是他也想動潘家,那可就麻煩了。您想想,現在什麽世道了,做什麽不要用錢?潘家這個晉城首富在這裏,多少人想吞?萬一他也……”
潘老爺再次坐不住地起身,跟拉磨似的在房間裏來迴打轉。潘如芸說的也不無可能,但如果是真的,潘家的確是已經架在刀子上了。
潘如芸說完也不催促,讓潘老爺細細想著,分析其中利害。
良久之後,潘老爺才開口,“如芸說的很對。”
潘夫人眉頭一直未鬆,“可是如芸,你真要跟我們一塊去上海?”
他們原本是打算把潘如芸留在司令府,把潘玉良帶到上海去。
潘如芸對著潘夫人苦笑了一下。“娘,孩子我是生不了了,與其這樣,我還不如跟你們一塊去上海,您跟爹年事已高,我過去還能幫幫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