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那日,周老伯和周婆婆過來幫忙,店內湧進來許多客人,有的是以前的老顧客,看到店內重新裝修過嘖嘖稱奇,笑道,“周掌櫃,你這店可是大變樣子了,如果你不在這裏,我還以為這店換了主子呢。”


    周老伯嗬嗬笑道,“的確是換了,以後這店是我外孫女的了,你們這些老主顧還要多多照顧。”


    “應當的!”那人說笑了幾句,見店內添置了許多新鮮東西,忙去觀瞧。


    一般來買香料的人都是大戶人家的夫人小姐,或者富戶人家的下人,隻要東西精致,自是不在意銀子。


    見蘇靈韻做的藥茶都裝在彩色的綢包裏,很是新鮮,“這個是熬煮來喝的?”


    蘇靈韻笑著介紹道,“不必熬住那麽麻煩,這裏麵是精挑細選炮製過的,隻需要倒在茶壺裏用熱水衝泡便好。比如您拿的這一包,有玉竹、菊花、薄荷,每天衝泡引用,可清熱解毒還可名目。”


    “有這麽多好處?”那婦人驚愕問道,“正好我家相公最近看書熬夜傷了眼睛,這可以可用嗎?”


    “當然!”蘇靈韻輕笑點頭。


    “那給我多來幾包,若是有效,我再來買!”


    “好,我給您包起來!”


    之後又有女子看中了那些荷包,拿起來見荷包繡樣精致,裏麵傳來淡淡清雅香氣,一下子便喜歡上了。


    “這荷包裏放了桂花和幹熏草,姑娘貼身帶著,身上便也會染了這香氣,幾日不會消散。”周婆婆給她介紹。


    “這個好!”女子欣喜不已,又挑選了其他幾個香味的荷包。


    ……


    這樣一直忙到晌午,仍不斷有客人進門,藥茶賣了上百包,荷包也賣了三十個,而蘇靈韻做的幾盒胭脂也全部賣完了。


    元瑾特意去來順酒樓買了蘇靈韻愛吃的水晶肘子和蒸鱸魚,讓她和周婆婆先用飯,吃完再忙。


    蘇靈韻一邊吃,一邊興奮的和元瑾匯報上午賣出去的東西,“真是沒想到,咱們做的這些荷包和藥茶這麽受歡迎。”


    周老伯笑道,“還是靈韻聰慧,我和你外婆賣了一輩子香料,卻沒想過將這些做成別的來賣。以前賣一包香料不過賺幾十文,而你一個藥茶包就賣一百文,賺了一半還要多。我和你外婆真是佩服都來不及呢!”


    周婆婆忙道,“還不止呢!這香料荷包,靈韻說賣一錢銀子一個,我覺得實在是太貴了不可能賣出去,不曾想,不但賣出去了 ,竟還賣的這樣好!”


    元瑾笑道,“青石鎮雖然不比大的州縣,但此地富饒,有錢的人很多。那些貴人隻要東西好,自是不在意價錢的。”


    他將這店鋪裝飾的典雅貴氣,就是為了給人第一印象便是店裏的東西是上等的,客人進店時心裏已經有了計較,再聽到價格時便也不會覺得高了。


    蘇靈韻抿唇一笑,看著元瑾,“都是相公在後麵幫我策劃的好。”


    周婆婆和周老伯見兩人眉目之間情意深重,欣慰一笑。


    幾人一直忙到傍晚才關了店門迴村子,一迴家,蘇靈韻立刻去找張氏,讓她和蘇曉盡快多做些荷包出來。


    張氏聽說蘇靈韻自己開了鋪子,而且荷包賣的很火,也替蘇靈韻高興,和蘇曉兩人連夜趕出來十個荷包先交給蘇靈韻。


    怕累到周老伯和周婆婆,次日蘇靈韻和元瑾兩日進城,讓周婆婆和周老伯在家裏製香料便好。


    一連數日,店內生意極好,而且因為店裏的藥茶包和香料荷包有特色,名聲一下子在城裏傳來,一些大戶人家的婦人爭相來買。


    周婆婆留在家裏,蘇靈韻和元瑾照看不過來,便讓蘇曉來店裏幫忙。


    藥茶包好做,荷包隻有張氏和蘇曉兩人做卻有些供應不上,張氏又在村子裏找了幾個繡活好的婦人,一起幫著繡荷包。


    聽說一個香料荷包能賣一錢銀子,這些婦人驚的半晌合不上嘴巴。


    做荷包的人多了,便有些雜亂,蘇靈韻將做繡活的人統一在蘇曉家裏,需要什麽花樣,由張氏安排下去。


    蘇靈韻讓張氏不必再親自繡荷包,隻看著那些做繡活的婦人便好,要她們千萬要仔細,如果繡的不好,一律要返工重繡。


    另外蘇靈韻仍舊給張氏每個荷包五十文,讓張氏將做荷包的繡活發放給那些婦人,每個二十文,這樣下來,每個荷包張氏便能自中間賺取三十文錢。


    張氏剛剛聽蘇靈韻說的時候,惶恐搖頭,“這不行,我這分明是賺的你錢。”


    “嬸娘,你是賺的那些繡工的錢,這就是生意,你安心做就是,我絕不會讓你和蘇曉姐吃虧的。如今我店裏生意好,理應帶著你們一起賺錢。”


    蘇曉笑道,“靈韻說的對,娘,你就別推辭了,隻要看著那些人把荷包繡好了,靈韻賣的好,比什麽都強。”


    張氏隻是個沒見過世麵的鄉下婦人,拿人家一根線都會不安好幾日,此時心裏又怯又激動,“那我這一日算下來能掙五六百文,比的上你爹一個月掙的了。”


    蘇曉嬉笑道,“娘,我們跟著靈韻要過好日子了。”


    張氏靦腆的笑,“靈韻真是有出息,以前我還難過你沒了魏家這門親事,如今看來,卻是因禍得福了。”


    “以後還有更大的福呢!”蘇靈韻展顏一笑。


    村裏的婦人給城裏繡莊繡荷包不過三文錢一個,如今二十文一個,自是十分歡喜,繡起荷包來也格外認真小心。


    店裏每天需要二十個荷包,這些婦人每日能繡兩個,所以張氏便在村子裏挑選了十個繡工好的婦人來家裏做繡活。


    知道工錢給的高,其他人也都來蘇二家求情想要分一些繡活做,張氏知道蘇靈韻要求的嚴格,所以拒了不少濫竽充數的人,自然也得罪了一些人。


    這些婦人心生怨恨,又嫉妒蘇靈韻賺了錢,便在村裏到處講張氏得了蘇靈韻的好處,狗仗人勢,欺負同村的人。


    張氏氣的不行,又無可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靈韻元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小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小北並收藏蘇靈韻元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