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辛澗、辛和、整個東境朝廷給予厚望的從從,無數朝臣廢丹口孔雀而保舉的從從,在被圍困的區區第九天後,幹幹脆脆地投降了,辛澗及時送來的一紙任命,讓他轉手在辛鸞處賣出最高的價錢。


    辛澗自食苦果的一天終於來了。


    第十八天,北線夫諸多次組織反衝鋒,隻可惜永澤弄水,西南軍半渡而擊,便可全力鎮壓,南線飛魚待援無望,幾次多路突圍,然而西南軍亦是無日無夜,為鎖住戰線,咬鋼嚼鐵。


    鮮血如繩索,迸射出,抽打地麵。


    飛魚部,夫諸部彈盡糧絕後仍寧死不屈,英勇反抗,第十九日,從從主動出麵勸夫諸飛魚投降,對中境仍有十餘萬將士們宣稱,丹口孔雀孔南心早在他上任之前,就已經被辛澗秘密處死。


    男兒到死心似鐵,那一天,飛魚部和夫諸部發起了最後的衝擊,鋼鐵之軀,陷陣之誌,每個人的臉上的血跡淚痕皆未幹,各個懷抱著有死無生之心,向西南軍發起了衝刺。然,他們的敵手也沒有人懈怠,睏乏之兵,無法對驍勇之士,結局沒有意外,中境軍,慘敗。


    二十日,兒郎們喘著氣奄奄一息地坐在原地,主將們麵如死灰,再無英風銳氣,一動不動地看著包圍圈外仍然嚴陣以待的西南軍,心,也如死灰。


    二十三日,昭帝聞聽包中境軍情狀,良久,沉聲道:「不必他們投降了,直接俘虜罷。」


    中境一役,西南軍四十三萬對三十萬,殲敵十二萬,俘虜十八萬,已方損傷不足兩萬人,大獲全勝,堪稱戰史奇觀。


    燹骨成丘,溢血江河,辛澗於朝堂上狂怒不止,可惜,大勢已去。


    天衍二十年九月三十日,三川郡各城池主政管投降,十月七日,碭郡張氏投降,這充滿震撼力的中境戰爭,從九月定輸贏,遷延到十月十一月甚至入冬,其後諸事繁多按下不論,鄒吾至此揚名立萬,以此役居昭帝功臣榜首,冊封天衍八百年唯一一位異姓王:武烈王,昭帝至此基本上定鼎天下,天下歸一,不過時日而已。


    天衍二十年,十月十五日。


    辛鸞白馬輕裘,策馬來領通城。


    是時中境大部隊還被困在包圍圈裏,因人數眾多不方便轉移,辛鸞隻供他們吃飯棉服,而被夫諸留在弋陽一線的五萬人馬,在寬甸血戰之後非常識時務地不戰而降,沃子石親自率隊,簇擁主君進通城納印受降,敗軍將領灰頭土臉在前引路,一壁說著那些他自己聽著都違心的吉祥話。


    中境通都,建築極美。


    層台堅固宏偉,木榭高挑纖秀,辛鸞羽衣繡凰,踩著那剔透理石,走進那高堂隧宇,不想一個轉角,恆貞廷內,臣僚們竟齊聚垂頭,瑟瑟發抖地跪迎他這個中境新主人。


    二十歲的辛鸞顯然沒料到還有這個陣仗,他原本隻是來通都看看,若真有心想見各級官員,他至少也會帶著自己的班底和鄒吾一起來,他提步,正想上前說些什麽,忽然恆貞廷外傳來一片喊打喊殺,是反對西帝進通城的聲浪!辛鸞止步,很是警覺:「還有叛軍?」


    這就是疑心詐降了。


    那一直跟在他身側的降將趕緊誠惶誠恐地解釋:「不不不陛下,那不是叛軍!」


    辛鸞目光如電,逼問道:「那是誰?」


    那降將遲疑片刻,難以啟齒道:「陛下……是通城百姓。」


    第231章 決戰(1)


    「昨日戰場已全部打掃完畢,輜重車駕、戰略物資全數入庫造冊,這是清單,請陛下總覽。」


    「好,先放桌上罷。」


    金鱒魚的聚寶盆挪到屋子裏去了,辛鸞身長修拔,披烏黑繡金的大氅站在紅木廊下,伸手去接那冬天的雪。


    雪落無聲,清潤細碎,雪白的手掌幾與雪花同色,武烈王團席坐在亭中正對著庭外紅梅,身邊燒爐熱得酒正沸,桌上一張琴一盞箏,看樣子,顯然是被下屬們的忽然造訪打斷了雅興。


    「灰駮部、袁塘部主管俘虜收容,十八萬人繳械就擒,現在已經分別押送後方陽壩、澗孝城、水武區監視看管,之後的編隊,轉移,受訓都已經布置妥當,目前未出現任何騷動。」


    「好,辛苦您們,那些將士身經百戰意誌頑強,來日招撫必然困難重重,但切記不可折辱。」


    「是!」


    在袁塘、饒文林、茹遂、灰駮一眾匯報完畢,徐守文溫吞地開了口:「各級官吏下放到各處已有月餘,按照陛下的旨意,勉慰官吏,撫循百姓,理冤結,施恩惠,不過,」他輕輕一頓,眾人的唿吸也跟著他停滯了剎那,「不過目前成果不大,很多下屬反映當地百姓很不配合,甚至與通城一般無二。」


    潔白的雪片捲入辛鸞的眼睫,年輕的帝王倏地眨動了下眼皮,側過頭,怕冷般緩緩袖住兩手:「一般無二啊……」


    他低聲嘆:「那真不是什麽好消息。」


    就在兩個月前,十月十五日,辛鸞率眾領通城,人還在恆貞廷內,城中百姓卻已經開始動亂,那些人不是正規軍,拿起武器的時間還沒有十五日,通城官吏開城投降,他們見辛鸞進城,忽然間聯絡著發起反抗。


    令辛鸞驚心的是,這抵抗不止一戶兩戶,而是千郭萬家,一時間城內喊聲震天,他城中護衛列隊的禁軍當即遭遇了四方攻擊!恆貞廷內投誠的文官瑟瑟發抖,辛鸞立於殿上,既驚且怒,命人火速飛馳調兵,兩個時辰內掃平城中動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誰與渡山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麥庫姆斯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麥庫姆斯先生並收藏誰與渡山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