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那鳥兒的尾巴太長,剛剛翻身時折出了金籠一截,辛鸞看著別扭,想要幫著把它的尾巴收迴去,可這一下鳥兒也醒了,機警地盯了他一眼,屁股一扭,抖著著五彩的尾巴站了起來!
這一下,所有人都看清了。
這鳥兒身長六尺,尾長足有四尺,頭頂羽冠藍綠,呈尖形,覆羽修長,身披似五彩,隻見它瞪著辛鸞,一雙神采明豔的眼睛,燦爛如章。
“鸞鳥啊……”況俊嘉祥率先扶著案幾跪了下去。
難得七十多歲的老大人,眼睛也不昏花,聲音也還洪亮,上首處展袖拜倒,“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天衍之興也,見鸞鳥而天下大吉,這是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天衍國以鳥雀為尊,王族法相便是三足金烏,而鸞鳥傳聞中是西王母的信使,是難得的神物。
磬杵叮叮地掃過一排鍾磬,琴音旋指,其餘眾臣也紛紛跪了下去,齊聲道,“天日之表,恭賀陛下!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
辛鸞蹲在籠子外麵,小聲問叔父,“能把籠子打開嗎?”
濟賓王隨著眾臣一齊跪下,七重玉佩叮鈴鈴地落在紅毯上,他偏頭看著辛鸞,嚴肅地搖了搖頭。
那鳥兒看不懂殿中人在做什麽,紅色的小爪子不耐煩地刨著籠子的底座,動一下,羽冠便顫一下。
辛鸞不想管什麽鸞鳥神鳥的,他笑著抬起頭來,“父王,這鳥兒有靈,又叫鸞,和兒子有緣,不如賜給兒臣養在鸞烏殿可好?”他神色認真道,“我會對它好的。”
“這……”殿上的人都猶疑了。
鸞鳥是難得聖物,濟賓王築以金籠千裏運迴,按照尋常是要禮敬聖上、養在朝天觀供奉的,太子一句“我會對它好的”的討要,一口氣把好幾個臣子說得莫名其妙、心驚膽戰。
天衍帝還在猶豫,濟賓王卻接過了話,“太子是我們天衍唯一的血脈,國家的氣運將來可不就壓在他的身上,我看這鸞鳥收在鸞烏殿正合適。”
辛鸞偷偷朝著濟賓王微笑,掩不住喜悅的神情,濟賓王沒有笑,但眼裏的愛護之情溢於言表。
·
天衍帝看著階下這叔侄的小動作,揮揮手,“那好,就送到鸞烏殿去。”他看著辛鸞喜形於色的小模樣,忍不住囑咐道,“太子也不要貪玩,鸞鳥交給你便是一項責任,要精心養護供奉,不得釋放,不得怠慢,拿不定的要和況俊祭司商量著來。”
辛鸞趕緊跪拜謝恩,這點要求當然沒有不同意的。
坐下大臣們看著內侍將金籠匆匆抬來,又匆匆抬走,一邊貪看還在一邊嘖嘖稱奇。
司空跟旁邊的大人聊到,“聽說鸞鳥善鳴,可口吐五音,絲竹管弦與它唱和非常悅耳,隻是可惜今天沒能聽到。”
濟賓王聽了一耳朵,整著衣衫迴到座位,隨意道,“鸞鳥聞雅樂才鳴叫,概是因著今日的樂師不夠火候罷。”
濟賓王在曲藝上絕世之才,在天衍與莊珺並稱。傳說他曾經在府中天井彈箜篌,引來百鳥雲集而舞,這樣的身份才華來挑剔王庭的樂章,沒有人敢發任何意見。
可辛鸞麵露不忍,迴頭看了一眼那屏風,“王叔……”
流暢的琴聲有一瞬間的凝滯和顫抖,再之後,那桐木琴聲再維持不住之前的雍雍風骨,逐漸滑向低沉清澀,像孩子委屈卻強忍的幽咽。
·
可這點小變化,除了辛鸞沒有人留意。
幾個朝中重臣紛紛出列,開始上表。
開頭的是三公之首齊大人,腳踏長信殿實地開始聊:“陛下如今的宮苑一直延用衛國軒轅氏的宮殿,周迴十五裏,宮垣東西不過六十丈,樓殿宮宇不過十二座,禦極十五年來,為體民情,一直不肯擴張重建,便是神京西郊的明堂規製也直逼宮苑。”
起興夠了,齊大人開始聲情並茂地點明主題:“臣不能為君父建宮殿大屋,實在是天大的過失,趁此北境大捷之良機,還請陛下上合天心,下愜民意,重修王庭神京,一來賀北境之勝,二來顯天衍國威與富足。”
一套恭請陛下擴建宮苑的陳詞,辛鸞夾了塊糖漬櫻桃蘿卜:
嗯,挺脆挺甜的。
心想:齊大人你不用睜著眼睛說瞎話,衛國尚在的時候這座王庭叫長樂宮,明堂最開始建的時候就“度比長樂”,意思是比長樂宮還大,沒什麽“直逼宮苑”這樣含蓄的說法。
·
提到了明堂,況俊就適時接話:“陛下,西郊明堂如今身兼數用:學宮授業、布政祈禱、舉行宴會、選拔武士都常常聚集於此……求陛下在城外另修建敬天尊、行典禮的場所之所,另修舉行宴會、選拔武士之所,也不必明堂一遇到家國大事,耽誤學子求學。”
這一下,所有人都看清了。
這鳥兒身長六尺,尾長足有四尺,頭頂羽冠藍綠,呈尖形,覆羽修長,身披似五彩,隻見它瞪著辛鸞,一雙神采明豔的眼睛,燦爛如章。
“鸞鳥啊……”況俊嘉祥率先扶著案幾跪了下去。
難得七十多歲的老大人,眼睛也不昏花,聲音也還洪亮,上首處展袖拜倒,“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天衍之興也,見鸞鳥而天下大吉,這是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天衍國以鳥雀為尊,王族法相便是三足金烏,而鸞鳥傳聞中是西王母的信使,是難得的神物。
磬杵叮叮地掃過一排鍾磬,琴音旋指,其餘眾臣也紛紛跪了下去,齊聲道,“天日之表,恭賀陛下!天降祥瑞,神佑我天衍!”
·
辛鸞蹲在籠子外麵,小聲問叔父,“能把籠子打開嗎?”
濟賓王隨著眾臣一齊跪下,七重玉佩叮鈴鈴地落在紅毯上,他偏頭看著辛鸞,嚴肅地搖了搖頭。
那鳥兒看不懂殿中人在做什麽,紅色的小爪子不耐煩地刨著籠子的底座,動一下,羽冠便顫一下。
辛鸞不想管什麽鸞鳥神鳥的,他笑著抬起頭來,“父王,這鳥兒有靈,又叫鸞,和兒子有緣,不如賜給兒臣養在鸞烏殿可好?”他神色認真道,“我會對它好的。”
“這……”殿上的人都猶疑了。
鸞鳥是難得聖物,濟賓王築以金籠千裏運迴,按照尋常是要禮敬聖上、養在朝天觀供奉的,太子一句“我會對它好的”的討要,一口氣把好幾個臣子說得莫名其妙、心驚膽戰。
天衍帝還在猶豫,濟賓王卻接過了話,“太子是我們天衍唯一的血脈,國家的氣運將來可不就壓在他的身上,我看這鸞鳥收在鸞烏殿正合適。”
辛鸞偷偷朝著濟賓王微笑,掩不住喜悅的神情,濟賓王沒有笑,但眼裏的愛護之情溢於言表。
·
天衍帝看著階下這叔侄的小動作,揮揮手,“那好,就送到鸞烏殿去。”他看著辛鸞喜形於色的小模樣,忍不住囑咐道,“太子也不要貪玩,鸞鳥交給你便是一項責任,要精心養護供奉,不得釋放,不得怠慢,拿不定的要和況俊祭司商量著來。”
辛鸞趕緊跪拜謝恩,這點要求當然沒有不同意的。
坐下大臣們看著內侍將金籠匆匆抬來,又匆匆抬走,一邊貪看還在一邊嘖嘖稱奇。
司空跟旁邊的大人聊到,“聽說鸞鳥善鳴,可口吐五音,絲竹管弦與它唱和非常悅耳,隻是可惜今天沒能聽到。”
濟賓王聽了一耳朵,整著衣衫迴到座位,隨意道,“鸞鳥聞雅樂才鳴叫,概是因著今日的樂師不夠火候罷。”
濟賓王在曲藝上絕世之才,在天衍與莊珺並稱。傳說他曾經在府中天井彈箜篌,引來百鳥雲集而舞,這樣的身份才華來挑剔王庭的樂章,沒有人敢發任何意見。
可辛鸞麵露不忍,迴頭看了一眼那屏風,“王叔……”
流暢的琴聲有一瞬間的凝滯和顫抖,再之後,那桐木琴聲再維持不住之前的雍雍風骨,逐漸滑向低沉清澀,像孩子委屈卻強忍的幽咽。
·
可這點小變化,除了辛鸞沒有人留意。
幾個朝中重臣紛紛出列,開始上表。
開頭的是三公之首齊大人,腳踏長信殿實地開始聊:“陛下如今的宮苑一直延用衛國軒轅氏的宮殿,周迴十五裏,宮垣東西不過六十丈,樓殿宮宇不過十二座,禦極十五年來,為體民情,一直不肯擴張重建,便是神京西郊的明堂規製也直逼宮苑。”
起興夠了,齊大人開始聲情並茂地點明主題:“臣不能為君父建宮殿大屋,實在是天大的過失,趁此北境大捷之良機,還請陛下上合天心,下愜民意,重修王庭神京,一來賀北境之勝,二來顯天衍國威與富足。”
一套恭請陛下擴建宮苑的陳詞,辛鸞夾了塊糖漬櫻桃蘿卜:
嗯,挺脆挺甜的。
心想:齊大人你不用睜著眼睛說瞎話,衛國尚在的時候這座王庭叫長樂宮,明堂最開始建的時候就“度比長樂”,意思是比長樂宮還大,沒什麽“直逼宮苑”這樣含蓄的說法。
·
提到了明堂,況俊就適時接話:“陛下,西郊明堂如今身兼數用:學宮授業、布政祈禱、舉行宴會、選拔武士都常常聚集於此……求陛下在城外另修建敬天尊、行典禮的場所之所,另修舉行宴會、選拔武士之所,也不必明堂一遇到家國大事,耽誤學子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