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頓住抬腳上車的動作,看了眼急步走來的樓從芝,不禁又看了眼送她到院門外的林士珍。


    林士珍見是樓從芝,幃帽已然取下,兩眼癡慕地看著樓從芝一步一步走近陰家大車。


    “上迴冒然唐突了陰小姐,還請陰小姐原諒在下!”樓從芝走近一禮,又雙手捧起水晶美人球:“這美人球乃小姐先看中之物,我實在不該奪人所好,這便送與小姐!”


    “過去的已過去,樓三爺不必記著。”陰十七說這麽一句,隔著幃帽看著紗外樓從芝那張因她認得他是樓家三爺而雀躍的臉:“這美人球既是被樓三爺買下,自是樓三爺之物,就此別過。”


    說完再不理會欲言又止的林士珍,和一臉失望急切的樓從芝,陰十七在紅玉的攙扶下快速上了大車。


    主仆一上大車,車夫立馬揮起鞭子,大車緩緩起行,很快出了泗水果園。


    隔日,綠倚便被放出了京衙牢獄。


    林士炎得以林士珍轉得陰十七的那四個字,動作也快,當日便捏出人證物證,並將真兇一同送到京衙。


    這做法雖簡單粗暴,可算拙劣,卻勝在有用,效率極高,結果極快。


    佳味齋血案擒得真正兇手,綠倚被冤枉,無罪釋放時還得秦錚撫慰兩句: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好好跟著你家小姐!”


    藍脂早在京衙大門一旁等著,見綠倚削瘦憔悴地走出來,她趕緊讓車夫把馬車驅上前,接了綠倚便走,未曾在京衙大門前多言。


    一路馬車,藍脂看著被折磨得不成樣子的綠倚,問兩句便得哭三聲,到最後是怎麽也問不出來,哭得聲音都啞了。


    後來隻好由綠倚發問,藍脂漸漸止住哭聲,綠倚問一句,她必仔細如實地答一長串。


    迴到陰府,綠倚已然大略了解了她不在陰府裏這段時日發生過的所有事情。


    進府前,綠倚先由管事媽媽帶著,從裏到外地祛了一場,將在牢裏沾到的晦氣盡數驅除,方得以進了驕園。


    一進驕園,綠倚先拜謝了陰十七,再被陰十七下令迴房好好歇著,待身體好全了再來侍候。


    綠倚聽得又連磕了三個頭,既是謝陰十七的救命之恩,也是謝陰十七的體恤之情。


    這頭磕得陰十七心中歎氣連連。


    在她身邊侍候,大概都要比全京城所有貴女身邊侍候艱難,就因著她姓陰,隔了十代方又出了一代陰家女。


    這份艱難,她身邊的四個大丫寰個個心知肚明,可就是沒一個真怕的。


    即便心中害怕,卻也未生出離開她身邊到別處去侍候的心思。


    這樣的機會,綠倚一迴到驕園,她便召集全了四個大丫寰,將意思給說了。


    她們四人卻聽出她讓她們自主選擇是留還是走的意思時,竟是全給她跪下了。


    看著齊齊四人跪到她跟前,那種頭皮發麻還真不是假的。


    一個一個表明忠貞,竟是沒一個想走的,都想留在驕園她身邊坐候,還說將來是生是死不論,這是她們自已心甘情願選擇的路,她們認命。


    十一月中,那寒風越發猖狂,大小雪倒是沒下得那麽勤了,卻往往一整天,是凍得誰也不想踏出暖房半步。


    陰十七不怎麽怕冷,可到了十一月後,她也有點兒認慫了,整日倦在驕園暖房裏,或躺或坐或臥,或閑或忙或發呆,她是一睜眼就待在暖房裏,從日出到天黑。


    不到萬不得已,她絕不出暖房。


    還自比蝸牛,暖房就是她的殼,誰來她也不出來,說要冬眠一兩個月。


    陰啟岩與陰峻知道時,皆被逗得笑了好久。


    陰十七不在意,說她真是蝸牛,那父兄也是蝸牛,都是一家人麽,哪裏來的兩個品種。


    這話又讓陰啟岩和陰峻樂了好久,說陰十七果然還是如小時候一般,就是有許多稀奇古怪的繆論,卻又有趣得緊。


    這話陰十七聽到時,她足愣了半刻鍾,然後穿鞋下炕,拿了本看完的曆史古籍前往書閣,新換了另一本叫《陰家野史趣記》的書迴來。


    在書閣看到這本書時,陰十七還問管書閣的陰家老仆:


    “關於咱們陰家的書籍除了這一本,可還有旁的?”


    老仆說:“老奴聽說原來還有一本,且還甚為重要,並非是放在這書閣裏,而在老爺手中。老奴隻聽說過,不曾見過,小姐若要證實,可問問老爺,或者大爺。”


    陰十七問:“可知另一本書名叫什麽?”


    老仆搖頭:“老奴不知。”


    迴到暖房後,陰十七就一直在想,那本被父親獨自收起來藏著的會不會就像葉奇勝後來給了葉子落那本奇書一樣,裏麵記載著一些興家旺族之法,所以父親方這般看中?


    到底是在想,也沒想立刻就去找父兄證實,她想了一會兒,便沒再多想下去,捧著新拿來的《陰家野史趣記》靜心地看了起來。


    還沒翻出一篇章來的時候,陰峻突然來了,臉色不太好:


    “十七,出事了,這事兒你聽後可得鎮定,萬不能亂了分寸。”


    陰峻這樣先言明,陰十七本是側臥的身形慢慢坐正,最後盤了腿,想了好一會兒也沒想出什麽事兒能讓她大亂分寸的。


    陰峻顯然是剛從外麵迴府,一迴府便直奔的驕園,接過綠倚趕緊捧來的熱湯喝了幾口,緩了緩周身的涼氣。


    其實他並不冷,就是剛剛得知的消息實在不好,他是心裏微涼。


    涼的也不是因著那壞消息中的主人翁,而是因著他好不容易失而複得的妹妹。


    他怕陰十七聽後受不住,一衝動起來便像一頭蠻牛一樣橫衝直撞。


    陰峻坐了一會兒,理著腦海裏的字字句句,斟酌著說:


    “剛剛傳來的消息,是從洪沙縣那邊傳來的……”


    “什麽?”陰十七立刻再會不住,腿一伸下炕站起,直盯著坐在另一邊炕沿的陰峻:“大哥說洪沙縣?祖母……祖母是不是出事了?”


    就知道陰十七一聽事關陶婆婆,她就得分寸大亂,畢竟是救了她一條小命,帶她歸家養了她五年,祖孫倆相依為命了五年認下的祖母,她怎能無動於衷?


    陰峻說:“到底是如何還沒有確切的消息,洪沙縣那邊沒有我們陰家的商鋪,但自你迴京,我與父親便派了人到洪沙縣去,駐守在陶婆婆周邊,本來一切也相安無事……”


    可約莫就在十日前,駐守在洪沙縣的陰家人便讓人快馬加鞭送來消息說,陶婆婆留書說要上京來找陰十七!


    “不可能!”陰十七立馬斷言,“祖母不可能離開洪沙縣,昌盛街十二胡同的那個家是祖母住了一輩子的家,她不可能離開那個家上京來找我!”


    突然又想到了什麽,她喃喃道:


    “除非……除非祖母得了我在京城中什麽不好的消息……”


    所以祖母擔心了,擔心到不顧一切地起程上京。


    陰峻看著臉色大變的陰十七,安慰說:


    “十七,你先別急,我已讓那邊的人沿途找找,相信很快便有消息的。”


    即便深知是安慰之語,她也暫時隻能這樣祈求著,希望那邊的陰家人很快能在迴京的路上找到陶婆婆。


    陶婆婆自已離家上京,這是最好的預料。


    倘若不是,那便是被迫離的家,那麽又會是誰逼迫陶婆婆上京的呢?


    不管是誰,都隻能是與她有關!


    陰十七腿開始發軟,她想走兩步,卻打顫得連這兩步也走不成。


    紅玉見狀趕緊跑上前想扶住大受打擊的陰十七,陰峻卻比她更快。


    陰峻扶住陰十七:“十七,哥哥答應你,哥哥向你保證,陶婆婆不會有事兒的!”


    陰十七實在是受不住,她隻要一想到陶婆婆可能會因著她是陰家女而受人威迫吃苦,甚至危及性命,她便眼前發黑,手腳止不住地打顫:


    “哥哥……祖母不能有事兒……”


    林家一妥協,綠倚被放出京衙洗清罪名不久,白子便迴到了京城。


    南京那邊的事兒也很順利,區大掌櫃果真不是蓋的虛名,與方大掌櫃兩隻老狐狸一合壁,那想查的事情就沒有不能查出來的,且查得仔細得很,半點小細節也沒放過。


    白子一迴到曾品正身邊,黑子便迴到陰峻身邊去。


    白子說南京那邊關於林家所犯下的一屍兩命的那件大事時,陰十七聽到後並未有什麽指示,末了書信一封,讓人加馬加鞭送到南京區大掌櫃手中。


    信中大意是,證據先收著,收好了待他日有用,便能用上。


    話雖是這樣交代,但她覺得林家最好不要逼到她用那件事關人命的大事來毀了他們,否則界時她還真是什麽都做得出來。


    經陰峻說陶婆婆已離開洪沙縣後,陰十七再想起這事來,立刻著手安排她與林士炎見上一麵。


    這一麵,見得靜悄悄的,瞞過了所有人。


    林士炎自那迴林士珍傳話後,他便想著以後再不會有與陰家小姐交手過招的機會,所以當夜半收到曾品正親自捎帶陰十七給他的話時,他足足怔了許久。


    那一夜更是再次失眠,睜眼到了天亮。


    隔日在京郊泗水河中央一艘小而老舊的漁船上看到陰十七時,雖還隔著幃帽,可林士炎不敢大意,直站在船頭,沒敢進船艙去。


    陰十七拿下幃帽,她身邊誰也沒帶,讓林士炎坐著小船兒到河中央的漁船上時,也沒讓他帶上小廝,兩人都是獨身赴會。


    漁船上除了搖槳的船夫,也就她與他兩個人。


    她招手讓林士炎進船艙,可林士炎顧忌太重,又有男女大防,他猶豫著,躊躇著,就是沒敢跨步。


    陰十七笑:“林東家在算計我們陰家,算計我的時候,不是挺大膽的麽?怎麽現如今反而這般畏畏縮縮如同烏龜了?”


    清脆帶著笑意的聲音傳入他耳裏,林士炎耳畔不禁稍燙起來,是惱的,也是羞的。


    或許是直言嘲諷起了作用,下一刻他便走進船艙坐下,恰恰與她麵對麵,中間隻隔了一張竹製的小幾。


    小幾上放著兩個竹杯,茶壺是剛泡上的,壺口屢屢冒著熱氣。


    陰十七給林士炎倒了一杯,示意他喝喝熱茶暖暖胃。


    林士炎沒動:“陰小姐約我來所為何事,還是請陰小姐開門見山吧!”


    他痛快,她自沒有不爽快的道理。


    陰十七說:“林東家大概知道我失蹤的那五年,一直是住在洪沙縣的,我又盡失了十歲以前的事情,被陶婆婆所救,我感念陶婆婆恩情,陶婆婆獨身寡居,我又隻身一人,故我便認了陶婆婆為祖母……”


    她停了下來,看著一臉半點不驚訝的林士炎,笑著問:


    “林東家可知這迴事兒?”


    林士炎也坦白:“這事兒,隻怕滿京城的人都知道。”


    他半點沒慌,這讓她先安了半邊的心,另半邊的心卻也更不安了起來。


    林士炎聽她提及陶婆婆,卻半點沒露出慌來,可見他隻聽說過陶婆婆是她在洪沙縣認下的祖母,卻未曾伸手到洪沙縣去。


    陰十七沉默了下來,端起竹杯輕抿著茶,林士炎見狀道:


    “陰小姐想要同我說的,便隻是這件事兒?”


    陰十七放下竹杯,擱在小幾上:


    “我祖母突然離家上京,我來就是想聽聽林東家對此事有何看法?”


    林士炎雖不是真正大智慧的人,但也不是蠢到連話中之意弦外之音都聽不出來的笨人,他一聽陰十七這般直言相問,臉色大變:


    “此事與我無關,與林家無關,這一點我林士炎可拿項上人頭作保!”


    陰十七看著激動又急切的林士炎:“人頭作保?”


    林士炎整張臉崩著:“陰小姐,上迴佳味齋血案已是林家大錯特錯,幸在陰小姐大人大量,不曾多加追究,我與父親皆是感恩戴德,豈會再生出旁的心思多生事端?那樓家,我林家已不敢奢望什麽,南京那邊,也請陰小姐手下留情!”


    他眼瞼低垂,語氣誠懇,渾身的弦都緊緊崩著。


    就怕說錯或說漏一字,她便不會信他。


    是向她剖白,陶婆婆之事不關他林家之事。


    也是低聲下氣地在求她,他知道她已拿捏著南京林家涉及人命大事,求她高抬貴手放過林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驕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瓏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瓏茶並收藏驕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