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南楚郢都,江南之都。
三月的桃花,開的繁盛,就在這繁盛中,整個南楚彌漫在一種血腥中。廣陵失守,北燕大將一夜將整個廣陵城屠殺殆盡,而在廣陵守城的南梁大將李遠頭顱被割下懸掛在高高的城門上。從不下雪的江南,卻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才將滿地的屍首給掩蓋,而大雪下屍首的血跡匯集成河,流入廣陵江。
我作為南楚的替嫁公主,要嫁去北燕。
從南楚到北燕,整個車隊走了整整三個月,才到北燕都城長安。我身上的藥力還未過去,懶懶散散的倚著墊子,看著被風撩撥起的窗簾。
長安,比我想象中的熱鬧。
盡管隔著一道車廂,我還是聽到外麵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粽香糯米糕嘞呀,粽香糯米糕嘞呀……”一道響亮的叫賣,我似乎聞到了濃濃的粽香。這長安真是好玩,四月就能做粽子。我不禁咽了咽口水。記得在南楚的時候,每逢端午,我便偷偷溜出宮去城南王記家吃粽子。他們家的粽子是用秦淮河的荷葉和廣陵的糯米做的。秦淮河邊脂粉多,養出來的荷葉,帶著金陵特有的甜膩的清香。廣陵丘土種出來的糯米,特別的粘潤爽口。當然我最愛的鬆子仁粽肉裏有我喜歡吃的五仁核桃和甜棗。他們家粽子口味繁多,有豆沙粽,有椰蓉粽,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鹹蛋粽。不知道長安的粽子是用什麽餡兒做的粽子,真想下車去嚐嚐。
大概是琴歌看到我眼神裏的貪吃,叫停了車。她獨自下車,沒過多久迴來了,
手裏拿著一根用長長竹簽穿著的一團紫色糯米,糯米上還依稀可見幾滴蜜糖。原來是這樣的粽子,我帶著點點的失望。琴歌遞給我的時候,雖然失望,但還是很高興的接過來。最起碼,琴歌不在是用一副嚴肅的臉色對著我。
我咬了一口糯米,糯米甜膩,吃完嘴巴裏稍稍帶著點微苦。我砸吧砸吧了嘴,看了眼坐在旁邊的琴歌。把粽子舉到她麵前說:“你也嚐嚐。”琴歌還是那副冷冰冰的樣子:“謝公主好意,奴婢不餓。”
我沒趣的努了努嘴,好吧,既然她不吃,那我吃。就算這麽難吃的粽子,到了裕王府,我都不知道是否還有這福氣吃粽子。
當我把最後一點粽子吃完的時候,馬車停了。
簾外響起一道聲音:“公主,到了。”
我在琴歌的攙扶下,下了馬車。眼前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宅院,琉璃的金瓦,高寬的門庭,朱紅的大門,門匾上三個大字:“裕王府”。兩座石獅子高大威武雄踞在門前,不同與南楚的青磚白牆,這裕王府是用金色的琉璃紋龍瓦配朱紅牆,牆麵高出人身兩倍。裕王府的大門早已敞開,一幹眾人皆出門相迎。
領頭是一個身穿鎧甲右側還挎著刀的將士,隻見他走到我麵前微微行禮:“在下張易軒見過公主,三皇子命在下在此等候。公主長途跋涉,請先進府歇息。”
我微微頷首,慕容越沒出現,也是在意料之中。
裕王府很大,我走了很久才到後院。本來藥力剛過,身子就虛,此時更覺渾身無力。我整個身子幾乎倚靠在琴歌身上,琴歌看了我一眼,盡力攙扶著我。
當門關上後,我才意識到,我已經身處北燕長安。
從此,是死是活,全靠我自己。
躺在浴桶裏,
房間因為水汽氤氳。我看到桌子上的那支海棠花鏤銀簪,不禁低低的歎息。
去年中元節那天,南楚的丹江突然漲潮了。丹江百姓全城出動,紛紛前去觀潮。據說,後來一個浪頭打來,千人命喪潮江裏。
也在中元節這天,北燕使者送來三皇子迎娶南楚清平公主的聘禮,頓時引爆整個南楚的震動。因為北燕使者所帶來的聘禮,不過是一支海棠花鏤銀簪。一些大臣當庭抗禮,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南楚公主竟受如此大辱。而另外一些大臣則表示,小不忍則亂大謀。就在兩派紛爭的時候,北燕使者則傲然朝堂,等待著紛爭結果。兩派各據理力爭,紛紛不肯讓步。最後,忍讓派拿廣陵一役說事,瞬間占絕對壓倒性優勢的博得皇上的點頭。
南楚在中元節這天,既受天災,又受到敵國侮辱。於是這海棠花鏤銀簪就變成了不祥之物,正如中元節一樣。
我拿起簪子,簪子素雅,可簪子上的海棠花卻開的正濃。花姿堆疊瀟灑,仿佛一個慵懶的女子,剛從睡夢中蘇醒,臉色**,還帶著剛睡醒的**。我隨手把簪子扔在了桌子上,把自己淹沒在水中。門外琴歌聽到了動靜,闖進來。我恰好從浴桶裏起身,被琴歌看了個正著。我舒了口氣,還好琴歌不是男子。
琴歌拿了毛巾為我擦拭,我連忙製止。
“我自己來,你先退下吧。”
琴歌看了我一眼,離去之前,淡漠道:“請‘公主’早點安息,過了明日,我便可複命。如果……‘公主’有個三長兩短,不止你我會死,而且整個南楚都會為你陪葬!”
門,吱呀的被關上。
本來在桌角的簪子,突然落在地上。
明日,乃是我和北燕三皇子慕容越的大婚。
(本章完)
</p>
南楚郢都,江南之都。
三月的桃花,開的繁盛,就在這繁盛中,整個南楚彌漫在一種血腥中。廣陵失守,北燕大將一夜將整個廣陵城屠殺殆盡,而在廣陵守城的南梁大將李遠頭顱被割下懸掛在高高的城門上。從不下雪的江南,卻下了三天三夜的大雪,才將滿地的屍首給掩蓋,而大雪下屍首的血跡匯集成河,流入廣陵江。
我作為南楚的替嫁公主,要嫁去北燕。
從南楚到北燕,整個車隊走了整整三個月,才到北燕都城長安。我身上的藥力還未過去,懶懶散散的倚著墊子,看著被風撩撥起的窗簾。
長安,比我想象中的熱鬧。
盡管隔著一道車廂,我還是聽到外麵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粽香糯米糕嘞呀,粽香糯米糕嘞呀……”一道響亮的叫賣,我似乎聞到了濃濃的粽香。這長安真是好玩,四月就能做粽子。我不禁咽了咽口水。記得在南楚的時候,每逢端午,我便偷偷溜出宮去城南王記家吃粽子。他們家的粽子是用秦淮河的荷葉和廣陵的糯米做的。秦淮河邊脂粉多,養出來的荷葉,帶著金陵特有的甜膩的清香。廣陵丘土種出來的糯米,特別的粘潤爽口。當然我最愛的鬆子仁粽肉裏有我喜歡吃的五仁核桃和甜棗。他們家粽子口味繁多,有豆沙粽,有椰蓉粽,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鹹蛋粽。不知道長安的粽子是用什麽餡兒做的粽子,真想下車去嚐嚐。
大概是琴歌看到我眼神裏的貪吃,叫停了車。她獨自下車,沒過多久迴來了,
手裏拿著一根用長長竹簽穿著的一團紫色糯米,糯米上還依稀可見幾滴蜜糖。原來是這樣的粽子,我帶著點點的失望。琴歌遞給我的時候,雖然失望,但還是很高興的接過來。最起碼,琴歌不在是用一副嚴肅的臉色對著我。
我咬了一口糯米,糯米甜膩,吃完嘴巴裏稍稍帶著點微苦。我砸吧砸吧了嘴,看了眼坐在旁邊的琴歌。把粽子舉到她麵前說:“你也嚐嚐。”琴歌還是那副冷冰冰的樣子:“謝公主好意,奴婢不餓。”
我沒趣的努了努嘴,好吧,既然她不吃,那我吃。就算這麽難吃的粽子,到了裕王府,我都不知道是否還有這福氣吃粽子。
當我把最後一點粽子吃完的時候,馬車停了。
簾外響起一道聲音:“公主,到了。”
我在琴歌的攙扶下,下了馬車。眼前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宅院,琉璃的金瓦,高寬的門庭,朱紅的大門,門匾上三個大字:“裕王府”。兩座石獅子高大威武雄踞在門前,不同與南楚的青磚白牆,這裕王府是用金色的琉璃紋龍瓦配朱紅牆,牆麵高出人身兩倍。裕王府的大門早已敞開,一幹眾人皆出門相迎。
領頭是一個身穿鎧甲右側還挎著刀的將士,隻見他走到我麵前微微行禮:“在下張易軒見過公主,三皇子命在下在此等候。公主長途跋涉,請先進府歇息。”
我微微頷首,慕容越沒出現,也是在意料之中。
裕王府很大,我走了很久才到後院。本來藥力剛過,身子就虛,此時更覺渾身無力。我整個身子幾乎倚靠在琴歌身上,琴歌看了我一眼,盡力攙扶著我。
當門關上後,我才意識到,我已經身處北燕長安。
從此,是死是活,全靠我自己。
躺在浴桶裏,
房間因為水汽氤氳。我看到桌子上的那支海棠花鏤銀簪,不禁低低的歎息。
去年中元節那天,南楚的丹江突然漲潮了。丹江百姓全城出動,紛紛前去觀潮。據說,後來一個浪頭打來,千人命喪潮江裏。
也在中元節這天,北燕使者送來三皇子迎娶南楚清平公主的聘禮,頓時引爆整個南楚的震動。因為北燕使者所帶來的聘禮,不過是一支海棠花鏤銀簪。一些大臣當庭抗禮,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南楚公主竟受如此大辱。而另外一些大臣則表示,小不忍則亂大謀。就在兩派紛爭的時候,北燕使者則傲然朝堂,等待著紛爭結果。兩派各據理力爭,紛紛不肯讓步。最後,忍讓派拿廣陵一役說事,瞬間占絕對壓倒性優勢的博得皇上的點頭。
南楚在中元節這天,既受天災,又受到敵國侮辱。於是這海棠花鏤銀簪就變成了不祥之物,正如中元節一樣。
我拿起簪子,簪子素雅,可簪子上的海棠花卻開的正濃。花姿堆疊瀟灑,仿佛一個慵懶的女子,剛從睡夢中蘇醒,臉色**,還帶著剛睡醒的**。我隨手把簪子扔在了桌子上,把自己淹沒在水中。門外琴歌聽到了動靜,闖進來。我恰好從浴桶裏起身,被琴歌看了個正著。我舒了口氣,還好琴歌不是男子。
琴歌拿了毛巾為我擦拭,我連忙製止。
“我自己來,你先退下吧。”
琴歌看了我一眼,離去之前,淡漠道:“請‘公主’早點安息,過了明日,我便可複命。如果……‘公主’有個三長兩短,不止你我會死,而且整個南楚都會為你陪葬!”
門,吱呀的被關上。
本來在桌角的簪子,突然落在地上。
明日,乃是我和北燕三皇子慕容越的大婚。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