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肘子追求的口感,是肥而不膩,耙而不爛。


    砂鍋裏的肘子,經過長達三個小時的小火燉煮,肉質早已經變得酥軟無比。


    這肘子的“耙而不爛”是有了,可是“肥而不膩”又從哪裏體現呢?


    原來蘇揚在開始燉肘子的時候,可沒有像陳枝發一樣去過油炸,而是直接放在冷水砂鍋中去燉煮。


    肘子表皮的毛孔在燉煮時,是完全打開的,肉質中肥厚的油脂在長時間的燉煮下不斷溶解,透過孔隙,逐漸滲透到湯汁裏麵去。


    現在的這一鍋湯汁,已經是白花花一片,上麵還泛著一層油花,這全是肘子裏麵燉出來的油。


    要想做到“肥而不膩”,就需要為肘子脫油,蘇揚的方法也很簡單,其實就是燉肘子的原湯全部不要,把肘子撈出來放到溫水中洗淨。


    可以說湯汁中滲出的油越多,燉出的肘子肉就越清爽。


    但是這還不算完,洗淨後的肘子,也被他放到蒸鍋裏麵,繼續大火蒸製。


    跟陳枝發蒸熟乳鴿的目的不同,蘇揚這麽做,是讓肘子二次脫油。


    肘子在蒸汽的作用下,繼續滲出油脂,蒸盤裏又存了一層明晃晃的肥油。


    如此製作,才能讓成菜後的肘子爽利,做到肥而不膩。


    此時離比賽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了,看台上的蕭鈺琪滿臉焦急,一直在盯著手表看。


    “他在幹什麽呀,最後不是還要炸呢嗎,時間快要不夠了呀。”


    連主持人盛玲玉都看不下去,提醒他加快速度了。


    終於,蘇揚動了,他把蒸鍋裏的肘子連盤子取出來,篦去盤底厚厚的油水,用廚房用紙把盤子邊擦拭幹淨。


    做完之後,蘇揚的動作忽然加快了。


    剛才蒸製肘子的時候,他已經趁機備好小料。


    老薑切去外皮,拍碎剁成薑米,蔥取蔥白,也切成小粒,z縣豆瓣醬鍘細,接著他還拿來一把泡辣椒,切成小椒圈。


    泡辣椒在蜀州又被喚作泡海椒、魚辣子。


    如果說辣豆瓣是川味之魂,那麽泡菜就是川味之骨!


    尤其是用老鹵水泡出的泡菜,麻鮮微辣,辛中帶甘,是眾多川菜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很難想象,失去泡菜的川菜,還能剩下幾分顏色。


    都說蜀人好辛香,最早的辛香味可能來自茱萸和生薑等植物。


    就是那個“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在古代以前也是味調料。


    但是自從辣椒流入華夏之後,這個紅豔豔的小果實,就擊敗了所有辛辣味的香料,成為辣界的絕對王者!


    一些本土的辣味調料就此退出了曆史的舞台,茱萸也就很少見了。


    但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辣味並不屬於基本味覺。


    而是由於辣味成分刺激了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膚和三叉神經而引起的疼痛感覺。


    它會刺激我們的身體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讓我們在吃辣的同時,感受到爽快和愉悅。


    香辛刺激的味道,也能遮掩食物本身的腥臊和油膩感。


    這道眉山東坡肘子經過千年的傳承,味型跟以前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經過無數大廚的改良之後,眉山東坡肘子的味型,最終呈現的是家常薑汁味。


    燉煮和清蒸肘子的過程中,蘇揚並沒有加一粒鹽進行調味,肘子的味道,要靠他最後調製的紅油鹵來定味。


    這“家常薑汁味”中的“家常”是來自於蜀州辣豆瓣醬的香味,而薑汁當然說的是薑的味道。


    但是這裏麵有個細節,蘇揚用了兩種薑來體現“薑汁味”。


    一種是最常見的生薑,而另一種則是他特意買來的雲州產的小黃薑,薑味濃,辛辣味更足,都被他拍散剁碎切成薑米,兩者搭配更能凸顯薑汁風味,確保不會被辣椒的風頭蓋過去。


    蘇揚打開爐灶,在炒鍋中放入菜籽油,把薑米蔥粒爆香,關小火再放入鍘好的辣豆瓣醬,小火煸出紅油,然後撒入鮮紅的泡辣椒圈。


    豆瓣醬和泡辣椒,在鍋中暈染出鮮亮的紅色,撲鼻的香味也開始在舞台上飄蕩。


    “好香啊!”連主持人盛玲玉都忍不住誇讚起來。


    看台下的蕭鈺琪更是臉色迷茫:“怎麽不是油炸了?這是換了一道菜嗎?“


    就連剛才還不太看好他的評委們,也被蘇揚一陣眼花繚亂的操作給唬到了。


    隨著鍋勺的攪動,鹵汁越來越紅亮鮮豔,蘇揚隨後加入清湯、鹽、白糖、醬油、香醋、芝麻油進行最後的調味。


    紅油鹵熬製完成,他一手抄起炒鍋,另一隻手拿著手勺,舀起紅亮的鹵汁,澆在了還冒著熱氣的肘子上。


    蘇揚的整個動作瀟灑飄逸,那一抹朱砂色的鹵汁,好似畫龍點睛之筆,潑灑在菜盤當中。


    剛剛還看起來還毫無食欲的清水燉肘子,在淋上紅油鹵汁後,瞬間完成了華麗轉身。


    川菜的調味,總是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能夠從顏值和味道上,瞬間拔高菜品的品質。


    看台上的觀眾本來都不抱什麽希望了,看到蘇揚的這一手操作,馬上又興奮了。


    “哇!這是什麽神仙操作?”


    “我擦,這還是剛才那個白水煮肘子嗎?”


    “看上去好好吃,想吃!”


    蘇揚在盤子邊上擺好黃瓜和蘿卜雕刻成的花草。


    此時的瓷盤中,肘子如小山一般隆起,油亮的紅鹵汁,好像山頂噴湧而出的炙熱熔岩,四周還點綴著蘿卜雕刻而成的“白蓮花”。


    最後,他在肘子的最上麵撒上一把小蔥圈,這一抹新綠,又給菜品帶來一絲盎然春意。


    全部做好後,他示意主持人,自己也完成了。


    蘇揚終於趕在比賽結束前,完成了菜品的製作,不過這已經不是盛玲玉所關注的重點了。


    她癡癡地問:“這道菜叫什麽名字?”


    “是我改良後的東坡肘子。”蘇揚輕輕說道。


    東坡肘子?滿庭芳的粉絲們聽到後樂了!


    前有“東坡肉”,後有“東坡肘子”,看來蘇揚主廚是真沒打算放過蘇東坡老先生啊!


    難不成他是蘇老先生的隱藏後人?


    舞台上的盛玲玉終於緩過神,做了一下表情管理,微笑著說:“那就有請我們的三位評委品嚐,對蘇揚主廚的這道東坡肘子做出點評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美食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金鍋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金鍋巴並收藏我成了美食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