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蘇揚早早來到後廚,開始為東坡肉做準備。
他取出金城兩頭烏的五花肉,隻選用中段的部分。
這個部分的肉肥瘦相宜,層次分明。
豬肉在冷水中浸泡半個小時,讓裏麵的血水滲出來。
趁這個時候,他還找來一把曬幹的席草,泡在水中浸軟。
然後,他把鍋燒熱,將五花肉肉皮朝下,放在鍋裏烙一下,再用刀刮幹淨。
這樣可以去幹淨豬毛,降低汗腺的異味。
五花肉再次洗淨後冷水下鍋,直到水開後,汆湯五分鍾。
等晾涼一些,切成四厘米見方的肉塊,用席草挨個捆起來。
這一步看似無用,其實非常講究。
烹製東坡肉的時候,肉塊不經過油炸或者煎製,也就是沒有烹飪中常說的“定型”這一步。
這樣的肉塊在長時間燜煮的過程中,很容易散掉。
估計古人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但是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了一種很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那就是把肉塊用繩子紮起來,這樣肉塊就能夠更加緊實,烹煮的過程中就不會散掉。
在江南地區製作的時候,廚師還因地製宜,用水鄉常見的席草作為捆紮的繩子。
不僅能夠束緊肉塊,還能賦予它淡淡的草本香氣。
蘇揚也不由得讚歎起古人的奇思妙想。
緊接著,該砂鍋登場了。
做東坡肉時,一定要用砂鍋來烹製。
這種鍋具在加熱時,受熱均勻,透氣性好,特別適合製作文火菜。
這批砂鍋還是他前兩天,特地跑到雜貨市場訂購的,現在正好排上用場。
小蔥挽成結,跟薑片一起放在鍋中墊底。
上麵還要再放個小竹架,用來防止長時間燜煮時,肉塊粘連到鍋上。
然後,蘇揚把肉塊放進去,豬皮朝下,擺放到砂鍋中。
再加入冰糖、醬油,以及最重要的材料——黃酒。
杭城的傳統東坡肉燒法,不加一滴水,完全以酒代水來燜煮。
酒的加入,不僅帶來了酒香,還可以溶解肉中的異味成分,讓它們隨著酒精的揮發而發散出去。
而酒中的醇類物質,還能同食材中的有機酸發生酯化反應,產生香味,讓肉更加濃香。
他蓋上蓋子,用桃花紙將砂鍋邊緣密封好,不讓砂鍋泄氣。
桃花紙是用桑樹皮製成的,韌性極強,江南地區也叫雨傘紙。
用它來密封可以不用怕水浸透後漏氣。
這一步在前世都有很多人做的都不對,燜是個逐漸加壓的過程,一旦漏了氣,氣壓也就無從談起。
“燜”這一技法的妙處,自然也就失去了意義。
準備完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
文火菜,一定要有耐心。
他先是開中火,將酒湯燒開,然後轉成文火,在微壓的狀態下,燜燉兩個小時。
蘇揚定好鬧鈴,就去忙別的了。
這一鍋東坡肉,不斷散逸著幽幽的酒肉香氣。
後廚的人陸陸續續的來上班了,有鼻子尖的人聞到這股香味,四下尋找出處。
發現原來這個砂鍋才是萬惡之源。
人們漸漸圍了一大圈,不知道這裏麵燉的是什麽?
有好事的,還想打開蓋子看看。
這時候來的早的人趕緊提醒道:“小心點,這可是主廚燉的肉。”
“什麽?主廚燉肉了?”
不知道誰嚷了一句,結果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連前廳的服務員都跑過來看。
生怕一會兒揭鍋吃肉的時候,自己沒趕上趟兒。
蘇揚忙完手頭的事,迴到後廚一看。
好家夥,人都圍了好幾層了。
他扯著嗓子大吼:“不去幹活兒,都在這幹啥呢?”
人們迴過頭,發現是主廚來了,紛紛讓開一條路。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等著吃肉!”
蘇揚差點沒被氣死。
“你們是餓死鬼投胎,沒吃過肉啊?”
羅浩顯然是不怕蘇揚,他厚著臉皮湊過來說:“這不是沒吃過這麽香的肉嘛,光聞味道就受不了了。”
“就是!浩哥說的對!”一群人跟著起哄。
“少在這跟著起哄啊,行啦,都走吧,一會兒好了再叫你們。”
一群人作鳥獸狀,四散而逃了。
蘇揚把火關掉,撕下密封的桃花紙,打開鍋蓋。
一股濃鬱的香味噴薄而出。
這時候的肉已經比較軟糯了,但是還不夠。
東坡肉講究的是酥爛,入口即化,連沒牙的老人都能吃。
這道菜還欠缺最後一個步驟。
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個小瓷罐,四塊肉一組,放進罐子裏,正好是一份。
肉皮朝上,底下放三塊,上麵再摞上一塊。
一個個擺放到蒸箱中,旺火蒸半個小時,直到肉徹底酥爛為止。
此前加入的黃酒,裏麵的酒精也徹底揮發幹淨,隻留下馥鬱的酒香。
趁這個時候,蘇揚給蕭鈺琪發了個信息:有肉吃,來不來?
蕭鈺琪的迴複也很簡單:馬上到!
等蘇揚把小瓷罐從蒸箱裏取出來的時候,不知道誰給了個暗號,已經分散到各處的人們,又紛紛聚攏了過來。
終於又到喜聞樂見的試菜環節了,這都快成餐廳的傳統了。
好多人光是聞味道,口水就快流下來了。
蘇揚揭開蓋子,露出一方方晶瑩紅潤的東坡肉。
看著一群嗷嗷待哺的餓狼,他也是沒脾氣了。
第一塊嘛,自然要先給老板!
蕭鈺琪雖然來得晚,卻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順手拿起盤子就盛走了。
這次試製,蘇揚做的並不多,狼多肉少,隻能兩三個人分一塊。
一群人爭爭搶搶地開始搶肉吃了。
他給自己留出一塊,試了一下味道。
酥軟的東坡肉,用筷子輕輕一夾就斷開了。
放在舌尖,輕輕一抿,滿口的香味。
兩頭烏的豬肉,果然名不虛傳,肉香味十分濃鬱,完全沒有被黃酒的氣息所淹沒。
而陳釀花雕的加入,更是彰顯出這道菜的千年底蘊,迴味悠遠綿長。
蕭鈺琪也細細品味著,花雕酒的香氣高遠,肉的味道醇香,搭配起來是如此的美妙。
一瞬間,她似乎感覺自己正乘著木船,遊蕩在西子湖中。
她坐在船中,看兩岸綠樹成蔭,聽東坡先生飲酒作詩。
此情此景,真是好不痛快。
果然是好酒配好肉!
其他人也不停發出一陣陣讚歎。
“這是什麽酒,太香了?”
“怪不得蘇主廚非要跑到外地去買酒,這一般的料酒肯定出不來這個味道。”
“聽說這豬肉也大有來曆。”
“是啊,這肉絕了,賊香,而且一點都不油膩!”
“我說,這菜怎麽一點都不軟啊?”一個倒黴蛋嘴裏叼著席草問。
“哈哈哈哈,誰讓你吃草的?”
“啊?這是草?我說怎麽嚼不動!”
蕭鈺琪走過去,激動地對蘇揚說:“這道菜太成功了,不知道比榮盛軒的好吃多少倍!”
“哦?這麽有自信?”
“當然,我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找到的食材,難道還比不過他們?”
蘇揚笑了笑問道:“把這道菜作為咱們開業的主打菜,怎麽樣?”
蕭鈺琪堅定地點了點頭說:“沒問題!就是它了!”
他取出金城兩頭烏的五花肉,隻選用中段的部分。
這個部分的肉肥瘦相宜,層次分明。
豬肉在冷水中浸泡半個小時,讓裏麵的血水滲出來。
趁這個時候,他還找來一把曬幹的席草,泡在水中浸軟。
然後,他把鍋燒熱,將五花肉肉皮朝下,放在鍋裏烙一下,再用刀刮幹淨。
這樣可以去幹淨豬毛,降低汗腺的異味。
五花肉再次洗淨後冷水下鍋,直到水開後,汆湯五分鍾。
等晾涼一些,切成四厘米見方的肉塊,用席草挨個捆起來。
這一步看似無用,其實非常講究。
烹製東坡肉的時候,肉塊不經過油炸或者煎製,也就是沒有烹飪中常說的“定型”這一步。
這樣的肉塊在長時間燜煮的過程中,很容易散掉。
估計古人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但是不知道哪個天才,想出了一種很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那就是把肉塊用繩子紮起來,這樣肉塊就能夠更加緊實,烹煮的過程中就不會散掉。
在江南地區製作的時候,廚師還因地製宜,用水鄉常見的席草作為捆紮的繩子。
不僅能夠束緊肉塊,還能賦予它淡淡的草本香氣。
蘇揚也不由得讚歎起古人的奇思妙想。
緊接著,該砂鍋登場了。
做東坡肉時,一定要用砂鍋來烹製。
這種鍋具在加熱時,受熱均勻,透氣性好,特別適合製作文火菜。
這批砂鍋還是他前兩天,特地跑到雜貨市場訂購的,現在正好排上用場。
小蔥挽成結,跟薑片一起放在鍋中墊底。
上麵還要再放個小竹架,用來防止長時間燜煮時,肉塊粘連到鍋上。
然後,蘇揚把肉塊放進去,豬皮朝下,擺放到砂鍋中。
再加入冰糖、醬油,以及最重要的材料——黃酒。
杭城的傳統東坡肉燒法,不加一滴水,完全以酒代水來燜煮。
酒的加入,不僅帶來了酒香,還可以溶解肉中的異味成分,讓它們隨著酒精的揮發而發散出去。
而酒中的醇類物質,還能同食材中的有機酸發生酯化反應,產生香味,讓肉更加濃香。
他蓋上蓋子,用桃花紙將砂鍋邊緣密封好,不讓砂鍋泄氣。
桃花紙是用桑樹皮製成的,韌性極強,江南地區也叫雨傘紙。
用它來密封可以不用怕水浸透後漏氣。
這一步在前世都有很多人做的都不對,燜是個逐漸加壓的過程,一旦漏了氣,氣壓也就無從談起。
“燜”這一技法的妙處,自然也就失去了意義。
準備完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了。
文火菜,一定要有耐心。
他先是開中火,將酒湯燒開,然後轉成文火,在微壓的狀態下,燜燉兩個小時。
蘇揚定好鬧鈴,就去忙別的了。
這一鍋東坡肉,不斷散逸著幽幽的酒肉香氣。
後廚的人陸陸續續的來上班了,有鼻子尖的人聞到這股香味,四下尋找出處。
發現原來這個砂鍋才是萬惡之源。
人們漸漸圍了一大圈,不知道這裏麵燉的是什麽?
有好事的,還想打開蓋子看看。
這時候來的早的人趕緊提醒道:“小心點,這可是主廚燉的肉。”
“什麽?主廚燉肉了?”
不知道誰嚷了一句,結果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連前廳的服務員都跑過來看。
生怕一會兒揭鍋吃肉的時候,自己沒趕上趟兒。
蘇揚忙完手頭的事,迴到後廚一看。
好家夥,人都圍了好幾層了。
他扯著嗓子大吼:“不去幹活兒,都在這幹啥呢?”
人們迴過頭,發現是主廚來了,紛紛讓開一條路。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等著吃肉!”
蘇揚差點沒被氣死。
“你們是餓死鬼投胎,沒吃過肉啊?”
羅浩顯然是不怕蘇揚,他厚著臉皮湊過來說:“這不是沒吃過這麽香的肉嘛,光聞味道就受不了了。”
“就是!浩哥說的對!”一群人跟著起哄。
“少在這跟著起哄啊,行啦,都走吧,一會兒好了再叫你們。”
一群人作鳥獸狀,四散而逃了。
蘇揚把火關掉,撕下密封的桃花紙,打開鍋蓋。
一股濃鬱的香味噴薄而出。
這時候的肉已經比較軟糯了,但是還不夠。
東坡肉講究的是酥爛,入口即化,連沒牙的老人都能吃。
這道菜還欠缺最後一個步驟。
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個小瓷罐,四塊肉一組,放進罐子裏,正好是一份。
肉皮朝上,底下放三塊,上麵再摞上一塊。
一個個擺放到蒸箱中,旺火蒸半個小時,直到肉徹底酥爛為止。
此前加入的黃酒,裏麵的酒精也徹底揮發幹淨,隻留下馥鬱的酒香。
趁這個時候,蘇揚給蕭鈺琪發了個信息:有肉吃,來不來?
蕭鈺琪的迴複也很簡單:馬上到!
等蘇揚把小瓷罐從蒸箱裏取出來的時候,不知道誰給了個暗號,已經分散到各處的人們,又紛紛聚攏了過來。
終於又到喜聞樂見的試菜環節了,這都快成餐廳的傳統了。
好多人光是聞味道,口水就快流下來了。
蘇揚揭開蓋子,露出一方方晶瑩紅潤的東坡肉。
看著一群嗷嗷待哺的餓狼,他也是沒脾氣了。
第一塊嘛,自然要先給老板!
蕭鈺琪雖然來得晚,卻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順手拿起盤子就盛走了。
這次試製,蘇揚做的並不多,狼多肉少,隻能兩三個人分一塊。
一群人爭爭搶搶地開始搶肉吃了。
他給自己留出一塊,試了一下味道。
酥軟的東坡肉,用筷子輕輕一夾就斷開了。
放在舌尖,輕輕一抿,滿口的香味。
兩頭烏的豬肉,果然名不虛傳,肉香味十分濃鬱,完全沒有被黃酒的氣息所淹沒。
而陳釀花雕的加入,更是彰顯出這道菜的千年底蘊,迴味悠遠綿長。
蕭鈺琪也細細品味著,花雕酒的香氣高遠,肉的味道醇香,搭配起來是如此的美妙。
一瞬間,她似乎感覺自己正乘著木船,遊蕩在西子湖中。
她坐在船中,看兩岸綠樹成蔭,聽東坡先生飲酒作詩。
此情此景,真是好不痛快。
果然是好酒配好肉!
其他人也不停發出一陣陣讚歎。
“這是什麽酒,太香了?”
“怪不得蘇主廚非要跑到外地去買酒,這一般的料酒肯定出不來這個味道。”
“聽說這豬肉也大有來曆。”
“是啊,這肉絕了,賊香,而且一點都不油膩!”
“我說,這菜怎麽一點都不軟啊?”一個倒黴蛋嘴裏叼著席草問。
“哈哈哈哈,誰讓你吃草的?”
“啊?這是草?我說怎麽嚼不動!”
蕭鈺琪走過去,激動地對蘇揚說:“這道菜太成功了,不知道比榮盛軒的好吃多少倍!”
“哦?這麽有自信?”
“當然,我們費了好大力氣才找到的食材,難道還比不過他們?”
蘇揚笑了笑問道:“把這道菜作為咱們開業的主打菜,怎麽樣?”
蕭鈺琪堅定地點了點頭說:“沒問題!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