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流水般遞了上來,蘇揚觀察了一下,他們這桌的上菜速度明顯要快上不少。


    不知道是特色菜,點菜率高,提前備好料的緣故。


    還是他們二人收到了特殊優待。


    不過他也不管那麽多,每樣菜都試吃了一點。


    蕭鈺琪時不時向蘇揚發問,每道菜的特點和評價。


    他也知無不言,仔細推測著烹飪用的方法。


    總的來說,菜品的質量還是不錯的。


    很快,莊帥端出了壓軸大菜“東坡肉”。


    他親自走到席間,給二人上菜。


    “抱歉打擾到兩位用餐了,我是餐廳的主廚,看兩位用餐的方式,似乎是美食的行家啊。”


    蕭鈺琪看著莊帥,臉上流露出訝色,難不成他們被認出來了?


    蘇揚卻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顯然是老手了。


    他看著莊帥的小眼睛誇讚:“主廚好眼力啊!你是怎麽看出來的?”


    莊帥愣了一下,雖然被人誇自己眼神好,但總感覺怪怪的。


    他麵帶職業微笑說:“兩位點了很多菜,但是每樣菜隻吃了一點,從盤子裏剩下的菜量來看,似乎並無特殊喜好。或者說我們店的出品,都不合兩位的胃口?”


    蘇揚卻滿不在乎:“我這個人吃飯啊,有個臭毛病,就是好麵子。甭管好不好吃,牌麵一定要給足,尤其是跟美女在一起吃飯的時候。”


    莊帥看了眼沉魚落雁般的蕭鈺琪,不由眉頭一皺,難道是自己猜錯了?


    “原來是這樣,這是我們店新開發的特色菜品,兩位可以試一下,我就不打擾了。”


    放下菜之後,莊帥轉身離開了。


    蕭鈺琪小聲問道:“她會不會認出我們了?”


    “應該不會,再說認出來又怎麽樣,咱們正常吃飯,又不是吃霸王餐。”


    “先不說這個了,看看這道菜怎麽樣吧?”


    見到蕭鈺琪催促,蘇揚也仔細端詳起這道“東坡肉”,這才是他們今天來的正題。


    幾個方方正正的肉塊,整齊擺放在盤子中,顏色紅潤油亮。


    蘇揚拿起一把勺子,輕輕敲在了肉塊上,肉塊q彈地抖了抖。


    接近著他又用手扇了扇,聞了下肉的香味。


    最後才用勺子切下一塊肉放在嘴裏品嚐了一下。


    蘇揚在試菜的時候,蕭鈺琪怕打斷他的觀察,一直沒有動筷子。


    蘇揚細細品嚐過後,閉目思索了一下。


    然後他睜開眼,用勺子刮開表層的醬汁看了看,放下勺子說:“我大概猜到他怎麽做的了。”


    蕭鈺琪驚訝地看著他,這麽幾分鍾,就把對方的特色菜品研究清楚了嗎?


    這能力也太bt了...


    不過蘇揚賣了個關子,他對蕭鈺琪說:“你先嚐一嚐。”


    蕭鈺琪就沒那麽多花樣了,反正自己也吃不出個所以然,還是隻憑感覺的好。


    她輕輕夾了一塊肉放進口中咀嚼,隻覺得軟爛酥香。


    “味道怎麽樣?”


    “豬肉肥而不膩,入口甜軟,很好吃。”


    蘇揚笑了笑說:“看起來評價不錯嘛,不過他做的這個其實不算是真正的東坡肉。”


    “啊?不是東坡肉?”蕭鈺琪這次真的要驚掉了下巴。


    “對的,他的這個做法其實更貼近紅燒肉,算是升級版的紅燒肉吧。”


    “這,有什麽不一樣嗎?”


    蘇揚想了想說:“紅燒肉和東坡肉,不論從食材和口味上,的確很像,但它們確實是兩道不同的菜。”


    見到蕭鈺琪一臉疑惑的樣子,蘇揚簡略地解釋了一下。


    “紅燒肉,單從名字來看,就知道這是用的紅燒技法。把食材經過汆煮或者過油煸炒等方法,然後在加了醬油或者糖色的湯汁中燒製,並收汁成菜的方法叫做紅燒。


    這種做法很常見,也比較家常。但是東坡肉的做法,並不是紅燒,而是酒燜!”


    “酒燜?”蕭鈺琪顯然又聽到了一個新鮮詞。


    關於東坡肉酒燜的做法,說起來,還有個趣聞。


    蘇東坡一生顛沛流離,這道東坡肉也隨著他輾轉四方,所以很多菜係都收錄了它的做法。


    但是如果要說,哪個地方的“東坡肉”最具代表性,那一定非杭城莫屬!


    因為這道菜,在杭城發生了一些有趣的變化,而正是這個變化,讓它最終流傳千古,備受人們的喜愛。


    蘇東坡任杭城太守時,為了疏浚西湖,曾經發動百姓修建了蘇堤。


    這條長堤後來也成為了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堤春曉”。


    當地百姓讚頌蘇東坡為杭城辦了一件大好事,人們聽說他喜歡吃豬肉,便紛紛給他送來豬肉和酒,作為答謝。


    蘇東坡為官清廉愛民,他覺得應該同疏浚西湖的民工共同享用才好。


    就命自己的家廚按照他傳授的方法燒製豬肉,囑咐他把燒好的肉連酒一起,分送給民工的每家每戶。


    結果家廚在燒製時,把“連酒一起送”領會成“連酒起燒”,哪曉得這種以酒代水燒製出來的豬肉,更加香酥味美。


    百姓食後,盛讚蘇東坡送來的肉燒法別致,可口好吃,民間就稱它為“東坡肉”。


    從這個流傳的故事可以看出,“酒燜”法燒製東坡肉,是誤打誤撞的結果。


    但也正是這個差錯,讓它跟紅燒肉從此分道揚鑣,成為獨樹一幟的美食。


    蘇揚解釋道:“燜跟燒最大的區別,其實是鍋蓋!”


    蕭鈺琪聽得更加雲裏霧裏了,鍋蓋能有什麽區別?


    “采用燜來製作的菜肴,通常會選用特殊的鍋具,比如純正的東坡肉,就要用砂鍋來燒。而且肉在燜的過程中,要蓋緊蓋子密封好,千萬不能漏氣。


    這個原理其實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高壓鍋,砂鍋裏的水蒸氣被封在罐子中,會導致內部氣壓增大,五花肉在燜煮的過程中,始終處於蒸汽的壓力之下,肌肉纖維更加容易斷裂,所以肉會更加酥爛。”


    聽完蘇揚解釋,蕭鈺琪恍然大悟。


    “沒想到,古人這麽聰明的啊!”


    蘇揚一臉得意:“那可不是,很多現代人以為的聰明才智,其實都是咱們老祖宗玩剩下的。”


    “你有把握做的比他好嗎?”蕭鈺琪滿心期待。


    “咱把嗎字去了行不行,我既然能說出來,就一定能做出比這個好的。”


    蘇揚心底暗想,看來是時候祭出真正的東坡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美食之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金鍋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金鍋巴並收藏我成了美食之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