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遠笑道:“華小友的確有魄力,華夏中醫有你這樣的年輕後輩,又何愁華夏中醫沒有崛起的一天,既然小友應承下來,那麽我就來說一說規則。<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尉遲遠清了清嗓子:“我們中醫五門三派每隔五年就會舉行一次鬥醫大賽,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既然今天是比試,那麽咱們就按老祖宗的規矩。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咱們鬥醫比的就是這門功夫,兩位沒有異議吧!”
華天宇和衛子罡同時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咱們還是老規矩,五局三勝,題目已經由在座的中醫理事出完,之前也受幾位評委監督察看過,比的就是中醫的基本功夫。”
“尉遲老兒,咱們這次要比的是針術,你弄些其它的東西出來,難道樸謹言會和你比這個?”
說話的自然是方婆婆,她這是替華天宇抱不平,華天宇是‘九轉玉龍針’的傳人,這幾天與方月馨交流,方婆婆已經對他的針術沒有懷疑,但是現在要比別的,方婆婆擔心華天宇栽在這上麵。
尉遲遠也不生氣,他知道方婆婆就是這個脾氣,他笑道:“這無須擔心,我剛才說了,各位理事出題,當然這題目也是圍繞針術,咱們鬥醫考核中醫四診。
那麽用這四診為病人診斷出來後,咱們考核的是用針術來治療的功夫,草藥為輔。”
尉遲遠這麽一說,方婆婆就不再說話了。
尉遲遠環顧了一下眾人,他大聲說道:“現在,鬥醫開始!”
尉遲遠話一落音,立刻就有工作人員把理事們出的題目拿了過來,這些考題全部裝在一個精致的木箱裏麵,每一個考題都是用香囊裝了起來,這些香囊全都一樣,從表麵看,沒人能夠看出區別,最重要的一點,這些香囊被裝在箱子裏麵,尉遲遠要從箱口把手伸進去,然後從裏麵隨意取出一個香囊,取出裏麵的題目,在這個環節上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在眾人的注視下,尉遲遠把手伸進去,他一邊隨意的取出一個香囊,一邊說道:“為了公平起見,這些香囊裏麵的考題都是密封的,我也不知道這裏麵寫著什麽,一切全憑兩位的真本事。”
說完,他已經從裏麵拿出了一個香囊,尉遲遠微笑著把香囊舉起來,拿後打開,從裏麵取出折疊好的紙張,他把紙張舉起,上麵的字跡很清楚,清晰的寫著‘脈診’兩個字。
眾人看得清楚,這是中醫裏麵,醫生給人看病最常用的手段,通過診脈,來判斷病人氣血運行,髒腑之間的病變,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單憑脈診就可以把病人的疾病判斷的差不多,再綜合其它,基本就可以開方抓藥進行治療。
別看人家中醫用這脈診看似簡單,實則要通過脈象判斷疾病,沒有一定的功夫,那是判斷不了的。
眾人一看,大多數人都認定,這一局華天宇不可能勝得了衛子罡。
原因無它,衛子罡行醫一生,雖然他以針術著稱,但是在醫術上,那也是一代宗師,華天宇小小年紀,又有多少行醫經驗,在脈診上怎麽可能是衛子罡的對手,所以大家都不看好華天宇。
尉遲遠說道:“請評審團抽取病人。(.棉、花‘糖’小‘說’)”
這個環節是由吳作榮他們三人組成的評審團進行抽取病人。
因為之前定下了今天的鬥醫比賽,所以中醫協會的工作人員在這幾天招募了一些病人,這些人都是臨時招募的,供比賽的時候用人。
吳作榮伸手抽出一個號碼,是16號病人。隨著工作人員把號碼讀出,被抽取的病人被工作人員帶到前台。
16號病人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她是這次報名的患者。這次參加報名的病人都是從京城中醫院招來的,這個女孩就是聽說有這個比賽所以才報名參加,沒想到現場這麽多的人。
她有些膽怯的走到前台,尉遲遠說道:“姑娘,不要害怕,請坐到這邊來。”16號姑娘走到指定的坐位前忐忑不安的坐下。
尉遲遠對華天宇和衛子罡說道:“兩位誰先?”
衛子罡大氣的揮手道:“請華小友先來吧!”
華天宇不推辭,這個時候沒有什麽謙讓不謙讓的,他直接走過去,請16號病人把手放到脈枕上,他伸手在女孩手腕上輕輕一搭,過了一會,他走到那邊的桌子上去寫他的診斷去了。
衛子罡和華天宇一樣,搭了一下女孩子的腕脈,然後去另外一個的桌子去寫診斷。
兩人一前一後,把診斷寫完。
現場這些理事全都看著兩人,這可是考驗真功夫的時候,一點虛的都沒有。
尉遲遠把兩人寫完的診斷送到評審團,吳作榮,還有京城中醫藥大學校長孟慶東,中科院院士楊士奇同時向兩人所書寫的紙張上望去。
三人簡單的交流了一下,孟慶東說道:“衛先生寫的是:氣血不通,肢體畏冷,宮寒,痛經之症...”
16號病人眼神一亮,她一句話沒說,這個老中醫就給她看出來了,看來這次沒白來。之前參加的時候組織方就告訴她,會由著名的中醫專家為她診病,全程不收取費用,所以她才會過來,沒想到,她的病一下就給診出來了。
“...衛先生給出的方子是:阿膠、枸杞、幹薑...,針術治療是取針炙臍下三寸的關元**,還有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
接著孟慶東又念出華天宇的治療方法,兩個給出的方子和針炙方法基本一致,這一局兩個打平了。
因為這些選出來的病人,他們患有什麽疾病,之前都有診斷,所以華天宇和衛子罡把診斷結果和病方一寫出來,評審團這裏就已經判斷出兩人的判斷的結果。
尉遲遠宣布道:“這局兩人打成了平手,按照規則,我們鬥醫環節是沒有平手這一說的,所以繼續脈診環節。”
尉遲遠宣布完畢後,評審團這次選出三名患者由華天宇和衛子罡診斷,不過這次加大了難度,兩人要在一刻鍾內診出這三名病人所患疾病,而且還要寫出藥方和針炙治療的方法。
這難度就非常大了,不少中醫理事都不再看好華天宇,如果沒有足夠的行醫經驗在這個環節上根本不可能取勝,眾人在下麵議論紛紛。
這個環節還是由華天宇開始,他給三名新上來的患者診完脈後,立刻就開始書寫診斷結果還有藥方,工作人員給他計時。
隨後是衛子罡,兩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完成,結果報送評審團後,經過孟慶東等人的認定,這一局兩人再次打平。
下麵理事全都鼓起掌來,這是對兩人精湛醫術的認可,就算是他們上來,也未必會比台上這兩人做的更好,更何況華天宇年紀輕輕就擁有這樣的醫術,這很不容易。
就連孟慶東也微笑著對吳老說道:“你這個弟子不一般啊,像他這個年紀能達到這種境界,比你們年輕的時候要厲害。”
尉遲遠宣布完結果後,繼續說道:“脈診環節繼續加大難度,請工作人員帶病人上台。”
這次是要兩人分別在十五分鍾內給五人診脈,同時診斷結果,給出藥方,難度又增加了近一倍,剛才是三人,現在是五人,別看隻加在了兩個,那難度就上升了一倍。
兩人同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現場的理事們交頭結耳,他們對華天宇和衛子罡的表現非常震驚,就算是他們上來也不可能比得上他們。
在評審團的評審下,兩人再次打成了平手。
尉遲遠苦笑著對兩個說道:“這個環節你們兩人又打成了平手,下一環節可是要分出勝負的,希望兩位再接再厲。”
接下來的比試仍然是在一刻鍾內,這次叫上來二十名病人,每人十名,要比的仍然是速度與準確率,不過這次前兩次不同,兩的病人完全不一樣,就看兩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看的病人最多,誰的診斷最準確。
鬥醫大賽的精彩就在於此,不隻是比誰看病看得好,還要比速度,臨場發揮,還有一定的運氣。
如果去你那裏的病人病因複雜,自然就會影響你的判斷,所以這就有運氣在裏麵了。
此時兩人身後分別站了十名病人,在尉遲遠的口令下,兩人同時開始診脈,隻見兩人幾乎同時開始為病人診脈。
所有的中醫理事全都看著台上的兩人,方月馨也替華天宇緊張,她雖然知道華天宇針術高明,但是在診斷環節他的功力有多深,她真不清楚。
隻見台上的華天宇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基本上十多秒鍾手指就離開,然後就叫下一位,有的時候隻是診了幾秒就換下一個人,手下基本不停的在本子上寫著。
下麵的那些中醫理事們看得直搖頭,這些人都是中醫裏麵的精英。他們自然知道這個環節的難度,剛才華天宇他們兩人在一刻鍾內診斷五名病人,在他們這個行業基本就是極限了,而且病人都是病因不算複雜的才能這樣診斷。
每個人給十名病人,實際上就是叫他們倆人挑戰極限。五門三派每五年一次的鬥醫大賽中,在近幾屆大賽當中,最好成績是‘陰陽門’的一位老前輩,他在一刻鍾內診出七名病人,而且寫出了藥方,全部正確。
華天宇現在在診脈環節明顯加速,這樣的確可以多看病人,但是同樣,診斷的準確率就會受到影響,就算你診出再多的病人,隻要有一例是診錯了,就會影響最後的成績。
因為醫生這個行業是不允許出錯的,這可不是體育運動和其它行業,這是一個絕對不能出錯的行業,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特殊性,醫生診斷錯誤那是會要人命的。
所以華天宇診的這麽快,那些理事們都搖頭,華天宇診完五個病人時,衛子罡才診完四個病人。華天宇雖然領先,但是大家對他診斷的正確率都表示懷疑。
按照規則,這個環節是不允許出現診斷錯誤的,隻要錯一個就算輸了,如果兩人都有錯,那就要比錯誤的數量,診錯的病人比對方多,直接判輸,都沒有診錯,才看誰診斷出的病人多。
眾人看華天宇為求速度,這樣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吳作榮也微微搖頭,他認為華天宇為求速度,而把診斷的時間縮短是不可取的。
同樣持這種態度的還有方婆婆和方月馨,方婆婆說道:“華小子過於追求速度,這樣會出錯的,要不是我提醒他?”
方月馨搖著說道:“婆婆,你不要出聲,如果你提醒他,那就算違規,審判團可以直接判定他輸的。”
聽方月馨這樣說,方婆婆也就不好提醒華天宇了,隻是越看越急,老太婆有些坐不住了。
可是台上的華天宇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他整個精神都進入空靈的狀態,隻要病人坐在他的前,他隻一搭脈,就仿佛把病人看穿,完全能夠把握住病人的疾病,就連他都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這種狀態還可以應用在診病當中。
所以他幾乎不停的診病,寫方,再診病,再寫方。
華天宇這邊是越診越快,衛子罡那邊卻是穩抓穩打,衛子罡完全在自己的節奏中進行,偶爾用餘光撇一眼華天宇,看到他那邊一個病人接一個病人的看,衛子罡隻是嗤之以鼻,那是看病嗎?以為看大白菜呢。
衛子罡有自信,自己看的這些病人一個都不會誤診,而對方隻要出錯一個,那就輸了,他可不信華天宇以那麽一種看病的速度還能不出錯。
轉眼之間,衛子罡已經看完五名病人,時間還餘下一少半,衛子罡把自己診病的人數定在七人,隻要這七人能夠全部正確,他認為自己就贏了這一局。
因為一刻鍾內診出七人,這在近十幾年的鬥醫大賽中就是極限了。他看了一眼華天宇那裏,此刻華天宇已經診完七人,正在診第八個病人,衛子罡冷笑一聲,他認為華天宇那邊,最差也要診錯兩人。
不僅是他這樣認為,幾乎所有的中醫理事都是這樣認為的,因為華天宇診的實在太快,就沒有這樣看病的。
轉眼之間華天宇已經診到了第十人,可是現場的中醫理事們卻連連搖頭,診得快有個屁用啊,全都診錯了。
尉遲遠麵帶微笑的看著華天宇那邊,看到他診完了十個人,他連忙叫衛子罡這邊的兩名病人過去。
他心裏樂嗬著:“小子,再給你送兩個人,你再診錯兩人吧!”
整個中醫協會現場的人沒有一個看好華天宇,就連吳老也是連連歎氣,連連搖頭,他知道,華天宇這局輸定了。
五門三派之中,隻有當年的喬博淵大師在鬥醫這個環節,連診十一人,一個錯誤都沒有,華天宇怎麽可能達到大師那個境界呢!(未完待續。)
尉遲遠清了清嗓子:“我們中醫五門三派每隔五年就會舉行一次鬥醫大賽,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既然今天是比試,那麽咱們就按老祖宗的規矩。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咱們鬥醫比的就是這門功夫,兩位沒有異議吧!”
華天宇和衛子罡同時搖了搖頭!
“既然如此,咱們還是老規矩,五局三勝,題目已經由在座的中醫理事出完,之前也受幾位評委監督察看過,比的就是中醫的基本功夫。”
“尉遲老兒,咱們這次要比的是針術,你弄些其它的東西出來,難道樸謹言會和你比這個?”
說話的自然是方婆婆,她這是替華天宇抱不平,華天宇是‘九轉玉龍針’的傳人,這幾天與方月馨交流,方婆婆已經對他的針術沒有懷疑,但是現在要比別的,方婆婆擔心華天宇栽在這上麵。
尉遲遠也不生氣,他知道方婆婆就是這個脾氣,他笑道:“這無須擔心,我剛才說了,各位理事出題,當然這題目也是圍繞針術,咱們鬥醫考核中醫四診。
那麽用這四診為病人診斷出來後,咱們考核的是用針術來治療的功夫,草藥為輔。”
尉遲遠這麽一說,方婆婆就不再說話了。
尉遲遠環顧了一下眾人,他大聲說道:“現在,鬥醫開始!”
尉遲遠話一落音,立刻就有工作人員把理事們出的題目拿了過來,這些考題全部裝在一個精致的木箱裏麵,每一個考題都是用香囊裝了起來,這些香囊全都一樣,從表麵看,沒人能夠看出區別,最重要的一點,這些香囊被裝在箱子裏麵,尉遲遠要從箱口把手伸進去,然後從裏麵隨意取出一個香囊,取出裏麵的題目,在這個環節上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在眾人的注視下,尉遲遠把手伸進去,他一邊隨意的取出一個香囊,一邊說道:“為了公平起見,這些香囊裏麵的考題都是密封的,我也不知道這裏麵寫著什麽,一切全憑兩位的真本事。”
說完,他已經從裏麵拿出了一個香囊,尉遲遠微笑著把香囊舉起來,拿後打開,從裏麵取出折疊好的紙張,他把紙張舉起,上麵的字跡很清楚,清晰的寫著‘脈診’兩個字。
眾人看得清楚,這是中醫裏麵,醫生給人看病最常用的手段,通過診脈,來判斷病人氣血運行,髒腑之間的病變,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單憑脈診就可以把病人的疾病判斷的差不多,再綜合其它,基本就可以開方抓藥進行治療。
別看人家中醫用這脈診看似簡單,實則要通過脈象判斷疾病,沒有一定的功夫,那是判斷不了的。
眾人一看,大多數人都認定,這一局華天宇不可能勝得了衛子罡。
原因無它,衛子罡行醫一生,雖然他以針術著稱,但是在醫術上,那也是一代宗師,華天宇小小年紀,又有多少行醫經驗,在脈診上怎麽可能是衛子罡的對手,所以大家都不看好華天宇。
尉遲遠說道:“請評審團抽取病人。(.棉、花‘糖’小‘說’)”
這個環節是由吳作榮他們三人組成的評審團進行抽取病人。
因為之前定下了今天的鬥醫比賽,所以中醫協會的工作人員在這幾天招募了一些病人,這些人都是臨時招募的,供比賽的時候用人。
吳作榮伸手抽出一個號碼,是16號病人。隨著工作人員把號碼讀出,被抽取的病人被工作人員帶到前台。
16號病人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她是這次報名的患者。這次參加報名的病人都是從京城中醫院招來的,這個女孩就是聽說有這個比賽所以才報名參加,沒想到現場這麽多的人。
她有些膽怯的走到前台,尉遲遠說道:“姑娘,不要害怕,請坐到這邊來。”16號姑娘走到指定的坐位前忐忑不安的坐下。
尉遲遠對華天宇和衛子罡說道:“兩位誰先?”
衛子罡大氣的揮手道:“請華小友先來吧!”
華天宇不推辭,這個時候沒有什麽謙讓不謙讓的,他直接走過去,請16號病人把手放到脈枕上,他伸手在女孩手腕上輕輕一搭,過了一會,他走到那邊的桌子上去寫他的診斷去了。
衛子罡和華天宇一樣,搭了一下女孩子的腕脈,然後去另外一個的桌子去寫診斷。
兩人一前一後,把診斷寫完。
現場這些理事全都看著兩人,這可是考驗真功夫的時候,一點虛的都沒有。
尉遲遠把兩人寫完的診斷送到評審團,吳作榮,還有京城中醫藥大學校長孟慶東,中科院院士楊士奇同時向兩人所書寫的紙張上望去。
三人簡單的交流了一下,孟慶東說道:“衛先生寫的是:氣血不通,肢體畏冷,宮寒,痛經之症...”
16號病人眼神一亮,她一句話沒說,這個老中醫就給她看出來了,看來這次沒白來。之前參加的時候組織方就告訴她,會由著名的中醫專家為她診病,全程不收取費用,所以她才會過來,沒想到,她的病一下就給診出來了。
“...衛先生給出的方子是:阿膠、枸杞、幹薑...,針術治療是取針炙臍下三寸的關元**,還有肚臍正中直下1.5寸處的氣海**......”
接著孟慶東又念出華天宇的治療方法,兩個給出的方子和針炙方法基本一致,這一局兩個打平了。
因為這些選出來的病人,他們患有什麽疾病,之前都有診斷,所以華天宇和衛子罡把診斷結果和病方一寫出來,評審團這裏就已經判斷出兩人的判斷的結果。
尉遲遠宣布道:“這局兩人打成了平手,按照規則,我們鬥醫環節是沒有平手這一說的,所以繼續脈診環節。”
尉遲遠宣布完畢後,評審團這次選出三名患者由華天宇和衛子罡診斷,不過這次加大了難度,兩人要在一刻鍾內診出這三名病人所患疾病,而且還要寫出藥方和針炙治療的方法。
這難度就非常大了,不少中醫理事都不再看好華天宇,如果沒有足夠的行醫經驗在這個環節上根本不可能取勝,眾人在下麵議論紛紛。
這個環節還是由華天宇開始,他給三名新上來的患者診完脈後,立刻就開始書寫診斷結果還有藥方,工作人員給他計時。
隨後是衛子罡,兩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部完成,結果報送評審團後,經過孟慶東等人的認定,這一局兩人再次打平。
下麵理事全都鼓起掌來,這是對兩人精湛醫術的認可,就算是他們上來,也未必會比台上這兩人做的更好,更何況華天宇年紀輕輕就擁有這樣的醫術,這很不容易。
就連孟慶東也微笑著對吳老說道:“你這個弟子不一般啊,像他這個年紀能達到這種境界,比你們年輕的時候要厲害。”
尉遲遠宣布完結果後,繼續說道:“脈診環節繼續加大難度,請工作人員帶病人上台。”
這次是要兩人分別在十五分鍾內給五人診脈,同時診斷結果,給出藥方,難度又增加了近一倍,剛才是三人,現在是五人,別看隻加在了兩個,那難度就上升了一倍。
兩人同樣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任務,現場的理事們交頭結耳,他們對華天宇和衛子罡的表現非常震驚,就算是他們上來也不可能比得上他們。
在評審團的評審下,兩人再次打成了平手。
尉遲遠苦笑著對兩個說道:“這個環節你們兩人又打成了平手,下一環節可是要分出勝負的,希望兩位再接再厲。”
接下來的比試仍然是在一刻鍾內,這次叫上來二十名病人,每人十名,要比的仍然是速度與準確率,不過這次前兩次不同,兩的病人完全不一樣,就看兩個在規定的時間內誰看的病人最多,誰的診斷最準確。
鬥醫大賽的精彩就在於此,不隻是比誰看病看得好,還要比速度,臨場發揮,還有一定的運氣。
如果去你那裏的病人病因複雜,自然就會影響你的判斷,所以這就有運氣在裏麵了。
此時兩人身後分別站了十名病人,在尉遲遠的口令下,兩人同時開始診脈,隻見兩人幾乎同時開始為病人診脈。
所有的中醫理事全都看著台上的兩人,方月馨也替華天宇緊張,她雖然知道華天宇針術高明,但是在診斷環節他的功力有多深,她真不清楚。
隻見台上的華天宇手指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基本上十多秒鍾手指就離開,然後就叫下一位,有的時候隻是診了幾秒就換下一個人,手下基本不停的在本子上寫著。
下麵的那些中醫理事們看得直搖頭,這些人都是中醫裏麵的精英。他們自然知道這個環節的難度,剛才華天宇他們兩人在一刻鍾內診斷五名病人,在他們這個行業基本就是極限了,而且病人都是病因不算複雜的才能這樣診斷。
每個人給十名病人,實際上就是叫他們倆人挑戰極限。五門三派每五年一次的鬥醫大賽中,在近幾屆大賽當中,最好成績是‘陰陽門’的一位老前輩,他在一刻鍾內診出七名病人,而且寫出了藥方,全部正確。
華天宇現在在診脈環節明顯加速,這樣的確可以多看病人,但是同樣,診斷的準確率就會受到影響,就算你診出再多的病人,隻要有一例是診錯了,就會影響最後的成績。
因為醫生這個行業是不允許出錯的,這可不是體育運動和其它行業,這是一個絕對不能出錯的行業,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特殊性,醫生診斷錯誤那是會要人命的。
所以華天宇診的這麽快,那些理事們都搖頭,華天宇診完五個病人時,衛子罡才診完四個病人。華天宇雖然領先,但是大家對他診斷的正確率都表示懷疑。
按照規則,這個環節是不允許出現診斷錯誤的,隻要錯一個就算輸了,如果兩人都有錯,那就要比錯誤的數量,診錯的病人比對方多,直接判輸,都沒有診錯,才看誰診斷出的病人多。
眾人看華天宇為求速度,這樣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吳作榮也微微搖頭,他認為華天宇為求速度,而把診斷的時間縮短是不可取的。
同樣持這種態度的還有方婆婆和方月馨,方婆婆說道:“華小子過於追求速度,這樣會出錯的,要不是我提醒他?”
方月馨搖著說道:“婆婆,你不要出聲,如果你提醒他,那就算違規,審判團可以直接判定他輸的。”
聽方月馨這樣說,方婆婆也就不好提醒華天宇了,隻是越看越急,老太婆有些坐不住了。
可是台上的華天宇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他整個精神都進入空靈的狀態,隻要病人坐在他的前,他隻一搭脈,就仿佛把病人看穿,完全能夠把握住病人的疾病,就連他都有些驚訝,他沒有想到這種狀態還可以應用在診病當中。
所以他幾乎不停的診病,寫方,再診病,再寫方。
華天宇這邊是越診越快,衛子罡那邊卻是穩抓穩打,衛子罡完全在自己的節奏中進行,偶爾用餘光撇一眼華天宇,看到他那邊一個病人接一個病人的看,衛子罡隻是嗤之以鼻,那是看病嗎?以為看大白菜呢。
衛子罡有自信,自己看的這些病人一個都不會誤診,而對方隻要出錯一個,那就輸了,他可不信華天宇以那麽一種看病的速度還能不出錯。
轉眼之間,衛子罡已經看完五名病人,時間還餘下一少半,衛子罡把自己診病的人數定在七人,隻要這七人能夠全部正確,他認為自己就贏了這一局。
因為一刻鍾內診出七人,這在近十幾年的鬥醫大賽中就是極限了。他看了一眼華天宇那裏,此刻華天宇已經診完七人,正在診第八個病人,衛子罡冷笑一聲,他認為華天宇那邊,最差也要診錯兩人。
不僅是他這樣認為,幾乎所有的中醫理事都是這樣認為的,因為華天宇診的實在太快,就沒有這樣看病的。
轉眼之間華天宇已經診到了第十人,可是現場的中醫理事們卻連連搖頭,診得快有個屁用啊,全都診錯了。
尉遲遠麵帶微笑的看著華天宇那邊,看到他診完了十個人,他連忙叫衛子罡這邊的兩名病人過去。
他心裏樂嗬著:“小子,再給你送兩個人,你再診錯兩人吧!”
整個中醫協會現場的人沒有一個看好華天宇,就連吳老也是連連歎氣,連連搖頭,他知道,華天宇這局輸定了。
五門三派之中,隻有當年的喬博淵大師在鬥醫這個環節,連診十一人,一個錯誤都沒有,華天宇怎麽可能達到大師那個境界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