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希望!皇太子的還擊
明河心情大好,就如同外麵的天氣。
白白得了那麽多套盔甲,還有皇帝的賞賜,連番的好事來到,讓他如何不高興呢。“景先生,把皇上賞的東西,都給弟兄們分下去!越快越好!”
景先生遞過來一份名單。“名單學生早就擬好了,將軍若是沒有異議,我這就安排著,把銀子發下去。”
明河看都不看,揮了揮手,“這件事,景先生辦理就好,我要你辦,自然信得過你。以後我說過要辦的事情,去辦就是,官場上就是如此,拖來拖來,很多可以做成的事情,到頭來全都黃了。
景先生,你必須告訴弟兄們,我夏明河不會虧待他們,豐穀鎮我在一天,就要給他們謀一天的福祉!”
雲中城。
皇宮。養心殿。
看著尹鴻蒙離去,弘光皇帝心情仍舊不能恢複,過了好一會兒,才道:“去把景麒找來見我,就在這裏。”
屠景麒是弘光皇帝的長子,按照大乾朝律法,在弘光皇帝登基當天,就把屠景麒冊封為了太子。
這個兒子容貌身材,全都是一流。就算是在整個大乾朝,也沒有人能出其右。也許是老天爺太過公平,皇太子容貌出眾。心思智力,卻差了一點,雖然比平常人高出不少,但是在眾多皇子之中,也隻是中等而已。
屠景麒為人忠厚,仁慈,對待身邊人非常和善,也深的這固然是好事,但是作為皇帝,僅僅仁慈是遠遠不夠的。
皇帝必須是仁慈與兇狠的合體,同時具備奸詐狡猾,忠厚老實等等看起來相互矛盾的性格,並且還要知道文治武功,可以寫的一筆好字,更可以帶人攻殺天下。
其實按屠景麒的資質,做個王侯綽綽有餘。但是做將來的皇帝,執掌天下,就未免差了一點。自己百年之後,撒手人寰。這些孩子肯定要為了爭奪皇位。掀起腥風血雨。
這並不是弘光皇帝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刻意觀察,準備廢了太子,尋找新的人選。而十三皇子屠蘇,就是在這時進入他的視線。
屠蘇的確也沒有讓父皇失望。短短幾年間,成長迅速。經史子集,爛熟於胸。刀馬兵法。嫻熟無比。
在西北邊陲情況吃緊的時候,屠蘇能主動提出去協助夏鐵衣鎮守,並且建立了功勳,所有這一切,都讓弘光皇帝非常高興。
但是弘光皇帝,也有深深的焦慮。他不時接到密報。十三皇子屠蘇居然在悄悄積蓄力量,同時在做著販私的事情。
憑借十三皇子的地位和俸祿,自然不需要為銀子發愁,所以十三皇子販私,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購買兵器和兵馬。
這才是最犯忌諱的事情。
弘光皇帝聰明過人,雖然身在深宮,但是仍然能夠掌控全局,很多事情全都能夠掌握,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哼,屠蘇,你一再讓我失望。居然仰仗我對你的寵愛,派人走私盔甲兵器,事情敗露之後,還想殺人滅口,你這樣的人,就算心機再多,我也不能用你。我要是不收拾了你。遲早有一天,你會造反。”
弘光皇帝看著魚缸中的錦鱗,其中一條遊來遊去,異常活潑,他轉過頭去,再也不看。“去把那條最大的錦鱗,撈出去,扔進禦河裏,我這魚缸太小,不適合養它。”
小太監應聲而動。全然不知道為何皇帝突然發怒,這些錦鱗價值昂貴。扔掉了實在可惜,不過皇帝下令,這些太監又能說什麽?
皇太子屠景麒,正在屋子裏看書。
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他很少過問。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太子,父皇並不看重,遲早有一天,會被十三皇子頂替。他為人老實,卻並不傻。父皇對自己失望。他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聽到父皇宣召的消息,他非常吃驚。隨即淡定下來,馬上進宮。
“父皇召喚兒臣,有何訓斥?”在弘光皇帝麵前,他沒有感受到父愛,隻有濃濃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父皇身上的皇權。
弘光皇帝五味雜陳,看到兒子囁嚅的模樣,又莫名的心酸。這個兒子什麽都好,隻是脾氣懦弱一些。迴想起這麽多年,自己對他,也有很大的愧疚,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十三子屠蘇辦理,給屠景麒的機會太少了。
“昨晚豐穀鎮軍營,發生大事,有人潛入軍營,要刺殺守將夏明河,這件事,你看該如何處置?”
弘光皇帝指了指椅子,示意兒子坐下。能感覺到兒子的緊張,弘光皇帝刻意放慢了語速,聲調也柔和起來。
屠景麒著沒動。“按照本朝律法,刺殺朝廷大將,這是重罪,必須斬首,就算是傾盡全國之力,也要把這人找出來;至於受傷軍士,朝廷應該發給撫恤銀子。甚至家裏的事情,都應該幫他們做好。”
弘光皇帝微微點頭,對兒子的迴答還算滿意。
“你想要成就大事,身邊沒有人才肯定不成,豐穀鎮的將軍夏明河,年少有為,你應該知道怎麽做吧。”
屠景麒對父皇這個說法,感到非常意外,本來是打算來接受訓斥,不想居然是如此苦口婆心的規勸。這樣的幸福,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瞬間讓屠景麒眩暈了。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你就先下去休息吧。”弘光皇帝說完,拿起手邊一本周折。屠景麒馬上識趣的退出來。
離開皇宮的時候,屠景麒還處在眩暈之中,他根本搞不懂,父親為何突然對他如此關心。不過不管怎樣,這總歸不是壞事。
豐穀鎮軍營內,大部分士兵換上了嶄新的盔甲,走起路都趾高氣揚。
明河觀看完軍士們操練,迴到屋子裏繼續看書,姚天光留下的典籍很多,這些天他看的非常入迷,幾乎各種類型,都看到了。
今天明河看的,是一本叫做《淮南鴻烈集解》的雜書,裏麵記載了很多傳說,誌怪故事,這本書通篇怪力亂神,為正統讀書人所唾棄,不知為何姚天光卻收藏了。
</p>
明河心情大好,就如同外麵的天氣。
白白得了那麽多套盔甲,還有皇帝的賞賜,連番的好事來到,讓他如何不高興呢。“景先生,把皇上賞的東西,都給弟兄們分下去!越快越好!”
景先生遞過來一份名單。“名單學生早就擬好了,將軍若是沒有異議,我這就安排著,把銀子發下去。”
明河看都不看,揮了揮手,“這件事,景先生辦理就好,我要你辦,自然信得過你。以後我說過要辦的事情,去辦就是,官場上就是如此,拖來拖來,很多可以做成的事情,到頭來全都黃了。
景先生,你必須告訴弟兄們,我夏明河不會虧待他們,豐穀鎮我在一天,就要給他們謀一天的福祉!”
雲中城。
皇宮。養心殿。
看著尹鴻蒙離去,弘光皇帝心情仍舊不能恢複,過了好一會兒,才道:“去把景麒找來見我,就在這裏。”
屠景麒是弘光皇帝的長子,按照大乾朝律法,在弘光皇帝登基當天,就把屠景麒冊封為了太子。
這個兒子容貌身材,全都是一流。就算是在整個大乾朝,也沒有人能出其右。也許是老天爺太過公平,皇太子容貌出眾。心思智力,卻差了一點,雖然比平常人高出不少,但是在眾多皇子之中,也隻是中等而已。
屠景麒為人忠厚,仁慈,對待身邊人非常和善,也深的這固然是好事,但是作為皇帝,僅僅仁慈是遠遠不夠的。
皇帝必須是仁慈與兇狠的合體,同時具備奸詐狡猾,忠厚老實等等看起來相互矛盾的性格,並且還要知道文治武功,可以寫的一筆好字,更可以帶人攻殺天下。
其實按屠景麒的資質,做個王侯綽綽有餘。但是做將來的皇帝,執掌天下,就未免差了一點。自己百年之後,撒手人寰。這些孩子肯定要為了爭奪皇位。掀起腥風血雨。
這並不是弘光皇帝想要看到的。所以他刻意觀察,準備廢了太子,尋找新的人選。而十三皇子屠蘇,就是在這時進入他的視線。
屠蘇的確也沒有讓父皇失望。短短幾年間,成長迅速。經史子集,爛熟於胸。刀馬兵法。嫻熟無比。
在西北邊陲情況吃緊的時候,屠蘇能主動提出去協助夏鐵衣鎮守,並且建立了功勳,所有這一切,都讓弘光皇帝非常高興。
但是弘光皇帝,也有深深的焦慮。他不時接到密報。十三皇子屠蘇居然在悄悄積蓄力量,同時在做著販私的事情。
憑借十三皇子的地位和俸祿,自然不需要為銀子發愁,所以十三皇子販私,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購買兵器和兵馬。
這才是最犯忌諱的事情。
弘光皇帝聰明過人,雖然身在深宮,但是仍然能夠掌控全局,很多事情全都能夠掌握,知道這些事情之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
“哼,屠蘇,你一再讓我失望。居然仰仗我對你的寵愛,派人走私盔甲兵器,事情敗露之後,還想殺人滅口,你這樣的人,就算心機再多,我也不能用你。我要是不收拾了你。遲早有一天,你會造反。”
弘光皇帝看著魚缸中的錦鱗,其中一條遊來遊去,異常活潑,他轉過頭去,再也不看。“去把那條最大的錦鱗,撈出去,扔進禦河裏,我這魚缸太小,不適合養它。”
小太監應聲而動。全然不知道為何皇帝突然發怒,這些錦鱗價值昂貴。扔掉了實在可惜,不過皇帝下令,這些太監又能說什麽?
皇太子屠景麒,正在屋子裏看書。
對於外界發生的事情,他很少過問。總覺得自己這個皇太子,父皇並不看重,遲早有一天,會被十三皇子頂替。他為人老實,卻並不傻。父皇對自己失望。他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聽到父皇宣召的消息,他非常吃驚。隨即淡定下來,馬上進宮。
“父皇召喚兒臣,有何訓斥?”在弘光皇帝麵前,他沒有感受到父愛,隻有濃濃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父皇身上的皇權。
弘光皇帝五味雜陳,看到兒子囁嚅的模樣,又莫名的心酸。這個兒子什麽都好,隻是脾氣懦弱一些。迴想起這麽多年,自己對他,也有很大的愧疚,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十三子屠蘇辦理,給屠景麒的機會太少了。
“昨晚豐穀鎮軍營,發生大事,有人潛入軍營,要刺殺守將夏明河,這件事,你看該如何處置?”
弘光皇帝指了指椅子,示意兒子坐下。能感覺到兒子的緊張,弘光皇帝刻意放慢了語速,聲調也柔和起來。
屠景麒著沒動。“按照本朝律法,刺殺朝廷大將,這是重罪,必須斬首,就算是傾盡全國之力,也要把這人找出來;至於受傷軍士,朝廷應該發給撫恤銀子。甚至家裏的事情,都應該幫他們做好。”
弘光皇帝微微點頭,對兒子的迴答還算滿意。
“你想要成就大事,身邊沒有人才肯定不成,豐穀鎮的將軍夏明河,年少有為,你應該知道怎麽做吧。”
屠景麒對父皇這個說法,感到非常意外,本來是打算來接受訓斥,不想居然是如此苦口婆心的規勸。這樣的幸福,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瞬間讓屠景麒眩暈了。
“如果沒有別的事情,你就先下去休息吧。”弘光皇帝說完,拿起手邊一本周折。屠景麒馬上識趣的退出來。
離開皇宮的時候,屠景麒還處在眩暈之中,他根本搞不懂,父親為何突然對他如此關心。不過不管怎樣,這總歸不是壞事。
豐穀鎮軍營內,大部分士兵換上了嶄新的盔甲,走起路都趾高氣揚。
明河觀看完軍士們操練,迴到屋子裏繼續看書,姚天光留下的典籍很多,這些天他看的非常入迷,幾乎各種類型,都看到了。
今天明河看的,是一本叫做《淮南鴻烈集解》的雜書,裏麵記載了很多傳說,誌怪故事,這本書通篇怪力亂神,為正統讀書人所唾棄,不知為何姚天光卻收藏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