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台上尋道:“你和你的家人都在京都,有什麽可怕的。朕和大都督都會保護你們的。”
“不不不,”謝羅依連連擺手,“我們不能冒這樣的風險呀!他們那些人無孔不入,您和大都督都是英明神武之人,防不住這些陰暗角落裏的魑魅魍魎。”
澹台上尋哈哈大笑起來,讓小內監拿來紙筆,扔在她麵前收起了笑容板起臉道:“寫吧。”
看著他堅決兇狠的眼神,估計不寫的下場就是謝家和孟談異都得完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謝羅依無奈,甚至都不敢仰天長歎,隻能裝作隨意的樣子在威脅中寫下了和離書。
澹台上尋拿起和離書滿意地離開新慶殿。
孟談異看著他的背影道:“皇帝陛下是瘋了嗎?”
謝羅依喃喃地道:“他沒瘋,他隻是想把所有人逼瘋而已。”
一封和離書如平地裏炸出了驚雷,謝運多次請求進宮見女兒皆被澹台上尋駁迴;坊間議論紛紛,大家都覺得再次印證了那句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謝羅依的聲譽至此一落千丈,謝家也在街坊鄰裏間頗受爭議,馮氏日日向謝運哭訴,哭到動情處就大罵謝羅依,說她做的那些齷齪事連累了謝家,更連累了她的女兒謝飛羽的婚事告吹。
謝運默默地忍受著馮氏的嘮叨,等她嘮叨得筋疲力盡後才開口:“我決定了,明天就辭官,你抓緊收拾下,帶上些值錢的咱們一家去屏城。
馮氏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哭訴竟然換來了這種結果,便死活不肯去屏城這種偏僻苦寒之地。她調轉頭開始勸說自己的夫君,讓他別辭官別搬家,奈何謝運就是不聽她的,執意要走。
“為什麽呀!”馮氏帶著哭腔,她從小生長於京都,不明白為什麽要離開這裏,都怪那個喪門星。
饒是謝運再好的脾氣也被她吵得頭疼,怒氣衝衝地扔下一句話:“你要是不肯走,就留下來等死吧!”
馮氏被他兇神惡煞的表情嚇住了,隻得與女兒一起收拾細軟準備出逃。
家中幼子謝濟武默默地關注著一切,姐姐能寫出和離書實在匪夷所思,他一直覺得姐姐和臨川王的關係很融洽,完全不像他們在外人麵前表現的樣子,現在姐姐深陷宮中,情況不明,連父親都進不了宮,可見事情很複雜。
謝濟武琢磨後留下了一封信便趁夜溜了出去,在好友杜成江的幫助下溜出了京都。
謝運默默地看著小兒子離府沒有阻攔,他在十幾天前已經發出密函給遠在陸陽的長子謝濟文。陸陽是朝廷在東部地區唯一還在堅守的孤城,陸陽四周全部淪陷,已落入當地起義將領吳悔手中。
吳悔一直沒有攻下陸陽,但圍城也讓城中守軍和百姓苦不堪言,謝濟文一直催促朝廷救援,但援軍遲遲未到,陸陽堅持不了多久了。
謝運告訴他,朝廷和田瀚海已經放棄了陸陽。
謝濟文想放棄,若他再堅持,困守陸陽城的百姓和軍隊都得去死,但謝運告訴他,不能投降,這是田瀚海的陰謀,隻要他一投降,他們謝家就得完蛋。
謝濟文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沒有投降,但他暗中和叛軍裏應外合,利用叛軍之手鏟除異己,鞏固了自己在陸陽城的地位,至此陸陽和臨川互為犄角,帝國的東部已全境丟失。
謝濟文在接到父親的密函後就派出心腹潛入京都,謝濟武一動,就有人跟了上去。出了京都的謝濟武一路往西,過了屏城後北上,到達惠川。
惠川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裏仍是帝國的土地,皇帝在這裏說話還是管用的。
惠川鬧過一陣,但是失敗了,因為這裏有涼州都督田勝利。
田瀚海很信任他,因為有他在,惠川的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了。澹台上尋也信任他,身為一方諸侯,隻有他是全心全意聽自己話的,不陽奉陰違,不囂張跋扈。
這兩人難得統一,將李孝利統轄的英州也劃給了田勝利,一下子田勝利在西北一人獨大。
李孝利不服氣,想要轉頭攻占京都,結果被田瀚海暴打一頓,徹底失勢,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往南逃,投奔李環。
這下人心安定下來,眾人都覺得,京都隻要有田瀚海在,一如既往的堅不可摧。
至此,田瀚海和田勝利成了帝國的頂梁柱。
坊間有童謠,始知郊田未知春,春去春迴愁煞人,共說何處有豐年,田家氣候朗乾坤。
童謠傳進宮中,澹台上尋氣得一夜未眠,身為臣子的田瀚海倒是很高興,不過他立刻想到了田勝利,表情漸漸沉靜了下來,不知田勝利聽到會作何感想。
去惠川
遠在西北的田勝利是聽到童謠了,不過他讓田瀚海失望了,對於童謠他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往深處想,他忙得焦頭爛額,中原戰火四起,北邊的呶呶人趁機比往年更加平凡地來騷擾邊境,英州剛剛劃入麾下,有許多藏在暗中的李氏家族的擁躉者需要他一點點的解決,與李氏交好的西秦人也是個大麻煩,他不敢冒然開戰,隻得假意安撫,開放通商。
“不不不,”謝羅依連連擺手,“我們不能冒這樣的風險呀!他們那些人無孔不入,您和大都督都是英明神武之人,防不住這些陰暗角落裏的魑魅魍魎。”
澹台上尋哈哈大笑起來,讓小內監拿來紙筆,扔在她麵前收起了笑容板起臉道:“寫吧。”
看著他堅決兇狠的眼神,估計不寫的下場就是謝家和孟談異都得完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謝羅依無奈,甚至都不敢仰天長歎,隻能裝作隨意的樣子在威脅中寫下了和離書。
澹台上尋拿起和離書滿意地離開新慶殿。
孟談異看著他的背影道:“皇帝陛下是瘋了嗎?”
謝羅依喃喃地道:“他沒瘋,他隻是想把所有人逼瘋而已。”
一封和離書如平地裏炸出了驚雷,謝運多次請求進宮見女兒皆被澹台上尋駁迴;坊間議論紛紛,大家都覺得再次印證了那句話,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謝羅依的聲譽至此一落千丈,謝家也在街坊鄰裏間頗受爭議,馮氏日日向謝運哭訴,哭到動情處就大罵謝羅依,說她做的那些齷齪事連累了謝家,更連累了她的女兒謝飛羽的婚事告吹。
謝運默默地忍受著馮氏的嘮叨,等她嘮叨得筋疲力盡後才開口:“我決定了,明天就辭官,你抓緊收拾下,帶上些值錢的咱們一家去屏城。
馮氏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哭訴竟然換來了這種結果,便死活不肯去屏城這種偏僻苦寒之地。她調轉頭開始勸說自己的夫君,讓他別辭官別搬家,奈何謝運就是不聽她的,執意要走。
“為什麽呀!”馮氏帶著哭腔,她從小生長於京都,不明白為什麽要離開這裏,都怪那個喪門星。
饒是謝運再好的脾氣也被她吵得頭疼,怒氣衝衝地扔下一句話:“你要是不肯走,就留下來等死吧!”
馮氏被他兇神惡煞的表情嚇住了,隻得與女兒一起收拾細軟準備出逃。
家中幼子謝濟武默默地關注著一切,姐姐能寫出和離書實在匪夷所思,他一直覺得姐姐和臨川王的關係很融洽,完全不像他們在外人麵前表現的樣子,現在姐姐深陷宮中,情況不明,連父親都進不了宮,可見事情很複雜。
謝濟武琢磨後留下了一封信便趁夜溜了出去,在好友杜成江的幫助下溜出了京都。
謝運默默地看著小兒子離府沒有阻攔,他在十幾天前已經發出密函給遠在陸陽的長子謝濟文。陸陽是朝廷在東部地區唯一還在堅守的孤城,陸陽四周全部淪陷,已落入當地起義將領吳悔手中。
吳悔一直沒有攻下陸陽,但圍城也讓城中守軍和百姓苦不堪言,謝濟文一直催促朝廷救援,但援軍遲遲未到,陸陽堅持不了多久了。
謝運告訴他,朝廷和田瀚海已經放棄了陸陽。
謝濟文想放棄,若他再堅持,困守陸陽城的百姓和軍隊都得去死,但謝運告訴他,不能投降,這是田瀚海的陰謀,隻要他一投降,他們謝家就得完蛋。
謝濟文接受了父親的建議沒有投降,但他暗中和叛軍裏應外合,利用叛軍之手鏟除異己,鞏固了自己在陸陽城的地位,至此陸陽和臨川互為犄角,帝國的東部已全境丟失。
謝濟文在接到父親的密函後就派出心腹潛入京都,謝濟武一動,就有人跟了上去。出了京都的謝濟武一路往西,過了屏城後北上,到達惠川。
惠川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裏仍是帝國的土地,皇帝在這裏說話還是管用的。
惠川鬧過一陣,但是失敗了,因為這裏有涼州都督田勝利。
田瀚海很信任他,因為有他在,惠川的叛亂很快就被平定了。澹台上尋也信任他,身為一方諸侯,隻有他是全心全意聽自己話的,不陽奉陰違,不囂張跋扈。
這兩人難得統一,將李孝利統轄的英州也劃給了田勝利,一下子田勝利在西北一人獨大。
李孝利不服氣,想要轉頭攻占京都,結果被田瀚海暴打一頓,徹底失勢,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往南逃,投奔李環。
這下人心安定下來,眾人都覺得,京都隻要有田瀚海在,一如既往的堅不可摧。
至此,田瀚海和田勝利成了帝國的頂梁柱。
坊間有童謠,始知郊田未知春,春去春迴愁煞人,共說何處有豐年,田家氣候朗乾坤。
童謠傳進宮中,澹台上尋氣得一夜未眠,身為臣子的田瀚海倒是很高興,不過他立刻想到了田勝利,表情漸漸沉靜了下來,不知田勝利聽到會作何感想。
去惠川
遠在西北的田勝利是聽到童謠了,不過他讓田瀚海失望了,對於童謠他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往深處想,他忙得焦頭爛額,中原戰火四起,北邊的呶呶人趁機比往年更加平凡地來騷擾邊境,英州剛剛劃入麾下,有許多藏在暗中的李氏家族的擁躉者需要他一點點的解決,與李氏交好的西秦人也是個大麻煩,他不敢冒然開戰,隻得假意安撫,開放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