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客棧,稍事休息,吳三桂就進宮參見皇上了。他明明知道鼇拜掌握著大清朝的權柄,偏偏裝做不知道,把他撇在一邊不搭理,直接去找皇上。因為鼇拜一直排擠漢臣,使得同樣級別的大臣,滿大臣比漢大臣的權力就要大得多。心說,要不是老子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放你們進來,你們還在關外吃烤肉呢!大清朝的江山有我吳家的一半還要多,和我擺架子,你還嫩了點!
鼇拜才不領吳三桂的情,心說:“你為什麽要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是你老爹和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抓了去,你是為了女人才放棄投奔李自成。”
鼇拜還是比較有政治頭腦的,也很知道吳三桂的底細。
康熙皇上對吳三桂的態度相當謙和有禮,親密無間。康熙的姑姑建寧公主是吳應熊的夫人,吳三桂還是他祖父輩的親戚呢。但是鼇拜對吳三桂的態度就不大好,在鼇拜的眼裏,吳三桂不過是前明的一個降將,一個賣主求榮的奴才,如果不是先帝封了他一個藩王,鼇拜一掌就能劈了他!不過呢大麵上還得寒暄一陣子。吳三桂就是不往輔政大臣勞苦功高這上麵說,隻是一味地給康熙拍馬:“皇上,您是我們大清的頂梁柱啊,千萬要注意龍體,勞逸結合,微臣帶來的戲班子在江南一帶很有名氣,小貓變老虎、小蛇變大龍,小狗變麒麟,那個幻化術都演絕了!您有興趣的話,微臣安排您和太皇太後、皇後娘娘觀看。包您神清氣爽!”
“吳愛卿,你們鞍馬勞頓,要不先歇息歇息?”康熙都要啐到吳三桂的臉上了,心說:什麽雲南絕色美女,根本是在京城出生的,那是朕的堂妹!什麽小貓變老虎、小蛇變大龍,朕比你先看了!人家仁義班跟你有什麽關係,成了你的貢品,你倒是會順手牽羊。
“您客氣了,微臣不是坐車來的嗎?沒有什麽辛苦。”吳三桂的態度謙恭極了,和在坐在自己府上虎皮椅的時候簡直就是判若二人。用異域的話說作秀的水平已經出神入化了。
“你們雲南的邊陲的老百姓還好吧?周邊幾個小國都還安定吧?”皇上問道,一點都不會讓人感覺到是在試探自己。
“還好還好,托皇上的洪福,我們那裏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樂康泰,周邊的幾個小國家呢倒是蠢蠢欲動,多虧皇上給微臣撥下銀兩使微臣能夠維持軍費開支,保證了雲南的安定。皇上對微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微臣無以為報!對了,微臣給您和太皇太後帶來了一些禮物,這是禮單,請皇上禦覽。”
“呈上來吧。”康熙的臉上露出了笑意。“吳愛卿啊,從雲南到京師實在太遠了,難為你有這份忠心哪。今晚朕要宴請吳愛卿。為你接風洗塵,明日就和朝中文武共同欣賞那個什麽班子來著?鼇大人,你以為如何?”
“但憑皇上做主。”鼇拜心想:“這個屁大點的小事問我幹什麽?”
吳三桂並不理會鼇拜的態度,和皇上好象分別了多年的老朋友,山南海北地聊天。盡撿著少年人喜歡的新奇事物說。“皇上您知道嗎?微臣帶來那個仁義班的班主年齡和您差不多,那本事……”
“平西王差矣!您怎麽把一個戲子和皇上相提並論?皇上乃萬乘之尊,那個戲子不過是下九流中的賤民!”鼇拜打斷了吳三桂。
“哎喲,多虧了鼇大人的提醒,本王這才知道戲子是不能和皇上並肩而論的。可是戲子有時候偏偏要爬到主子頭上去作威作福,您說怎麽辦呢?”
“你!……”鼇拜聽出了吳三桂的指桑罵槐,頓時惱羞成怒,“這個戲班子可是王爺說的仁義班?那好辦,殺!敢爬到主子頭上去當皇上啦,找死了!”
康熙一聽這個來氣:這樣的話是不能明說的,激怒了吳三桂不是好玩的!朝廷的撤藩準備都還沒有準備好,吳三桂與另外兩家藩王聯合起來就很難控製了。於是趕緊充當和事佬,“你們二位可真是行伍出身,見麵就掐架,好了好了,那麽就今晚觀看仁義班的演出,讓朕開開眼界,鼇大人也飽飽眼福。”
“迴皇上,奴才今日身子不爽,就不看了,告辭!”鼇拜氣唿唿地走了。康熙指著吳三桂笑著說:“愛卿何苦謳他?這個人是急脾氣。”
“他不是急脾氣,是想上天呢。對了說到哪裏了?微臣說的是仁義班那個班主,小小年紀,本事好生了得!這是微臣親眼所見,一點沒有誇大事實,他們是雲南來的,也就是微臣所管轄的百姓,所以微臣決定把他們這個戲班子獻給皇上。”
康熙大笑起來:“主要是愛卿要獻給朕一位絕色美女,對吧?忠心可嘉!那個美女現在何處?朕能先睹為快嗎?”
“皇上,微臣能理解一個少年人的心情,不過,這位美女是仁義班裏的一個演員,今晚還有她的重頭戲呢。等她演完了,您就把她留在宮裏,您是皇上,您叫她怎麽著她還不是乖乖兒的?”
“說的不錯!天下的女人都是朕的!今天還有絕色美女相伴?太好了!朕也做一迴風流皇帝!哈哈哈……”
如今的康熙皇上雖說還是十幾歲的少年,那份持重、老成是同齡人無法相比的。就是吳三桂在他麵前這麽演戲,他也沒有一絲一點的不快表情,反而不露痕跡地應和著吳三桂。真是難為他了。康熙也很佩服吳三桂,那邊緊鑼密鼓地練兵要攻打京城殺了皇上,這邊還在皇上眼前獻殷勤,這得是多不要臉的人才能做的出來的事啊?
冰兒、雪兒親眼看到吳三桂的人馬在山坳裏練兵,這個反叛的罪行已經坐實了,他還沒事人兒似的坐在這裏扯閑篇兒
趁著還沒演出,吳三桂找個借口出宮去世子吳應熊的府上看看兒子和兒媳。然後才在兒子送他出大門的時候,跟兒子耳語了一陣,那就是希望他在京城裏應外合。吳應熊點頭答應了,吳三桂是他的老子,對老子要做的事隻能配合,否則就有失孝道,配合的結果就是被殺頭!
吳三桂和太皇太後也單獨聊了一陣,和太皇太後聊天不宜談論國事,所以就挑那些老年人喜歡的雲南土特產當話題。尤其是太皇太後這種女人,半生都在權力的頂尖上坐著,說是妃嬪不得幹預朝政,那得看什麽樣的妃嬪,太皇太後這樣的女人要是不參與朝政還很可惜了呢。期間太皇太後談到了瑞親王。太後說話從來都是意有所指,說瑞王爺給國庫賺銀子,把嶽父的古董都換了外國的錢買了什麽什麽當樣品,然後用大清的材料做那些大清的人連見都沒見過的東西,越說越激動。
吳三桂一副洗耳恭聽的謙和樣子,不住地點頭:“是啊是啊真是難得!”
心裏卻說:“這大清的江山恐怕就要敗在這一老一小的手裏。這個世界上還有賺錢給別人的嗎?沒有一點個人的企圖簡直就奇怪到家了!本來人家是能做太子的,就你們娘們給奪過來了,人家不想個辦法拿迴去簡直是老天都不容了!”
也難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一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能相同。吳三桂才不相信瑞王爺真心實意給皇上賺錢,人家那是給自己留後路。自己的本錢自己說了算,給你們一個尾巴尖你們都占人家的便宜,還好意思說呢。當然了這樣的話是絕對不能說出來的,他也聽出來太後是在敲打自己,老是朝皇上要銀子,你賺出來了嗎?
“臉皮厚,吃個夠。”這是異域的一句話,很適合吳三桂。他是不可能經商做買賣把錢交給皇上的,自己還不夠用呢,憑什麽給他?
王爺的府上也知道從雲南來了一個雜耍班子,聽說是吳三桂獻給皇上的。王爺的消息不是那麽靈通,但是也是皇室中人,別人不告訴他,皇室宗親的兄弟、子侄第一個給他消息。
安親王說“二哥您知道嗎?吳三桂這個老東西,還給皇上獻了一個絕色美女呢。皇上可別讓這個美女給迷住了。五迷三道的就忘了撤藩。”
“不會,”王爺小聲說:“當今聖上可不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
安親王心領神會,嗬嗬大笑。
“兄弟聽說,吳三桂帶來的雜耍班子班主叫趙仁義,是從濟南出道的,一路往昆明賣藝,怎麽就成了吳三桂府上的戲班子了?”
“這話你是聽誰說的?”
“您就別問誰說的了,聽說趙班主才十幾歲,那本事大的,讓人聽著都懸了。還能把這麽大點的貓變成老虎……”
王爺心裏一哆嗦,安親王說的不正是冰兒嗎?皇上冒險去了蘇北找冰兒,親口說的他看見了冰兒能把貓變老虎。可是他們怎麽成了吳三桂的戲班子?脅迫的?我的雪兒不是吳三桂獻給皇上的……”王爺都坐不住了。
“王爺,臣妾聽說吳三桂給皇上帶來一個戲班子,演出很精彩的劇目,您能不能帶臣妾去看看?要是能學來一點也好。”福晉說道。
“你怎麽說話也拐彎抹角的了?我直接告訴你,安親王說了,這個戲班子不是唱戲的,是個雜耍班子和一個吳橋雜技班合並起來的,叫仁義班,班主趙仁義。”
“趙仁義不是冰兒……”
“噓!現在咱們還不知道是怎麽個情況,我估計,皇上一定會給吳三桂一個麵子,請皇親國戚、文武大臣的來看演出,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皇上一定會吩咐人請咱們的。”
“那雪兒會不會也跟著冰兒一起來呢?臣妾實在太想女兒了。”
“這個不太清楚,應該都一起來吧?還能冰兒自己來,吧啊雪兒留在雲南?如果是冰兒,雪兒就會迴來。”
雲兒也勸慰福晉道:“王爺說得對,隻要是冰兒迴來了,雪兒就會迴來。雲兒也很想雪兒,要是迴來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迴府看看福晉。”
福晉說:“也不知道孩子們在外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你說你們兩個,剛聽到這麽個謊信兒就坐不住了。安親王都說了,皇上要請吳三桂赴宴,然後仁義班獻藝。皇上也一定會請咱們的。”
“是,那臣妾就耐心等待。”話是這麽說,福晉的心還是蓬蓬地跳個不停,她太想女兒了,恨不得一時就見到!
雪兒也是恨不得立刻就迴府上看望阿瑪和額娘、小額娘和哥哥、姥爺、姥姥、弟弟妹妹的,但是吳三桂派人告訴冰兒今天晚上就要給皇上、太皇太後和皇後演出,誰也不能離開客棧。這樣大家得到演出的通知就開始化裝做準備了。雪兒擔心阿瑪和額娘也被請來看演出,他們一定會認出自己,到時候控製不住自己怎麽辦?鼇拜還在場。平西王知道自己是格格怎麽辦?然後雪兒想:“不管那麽多了,如果阿瑪他們認出了自己也有好處:起碼吳三桂不敢把冰兒當成自己的手下吆來喝去的,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迴府看望大家了。就是鼇拜他也不能大庭廣眾地把自己再捆上再給賣了吧?很多事情都可以公開說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滿麵愁雲的冰兒,冰兒覺得很有道理,還是格格呀,人家想的事情就大!冰兒最擔心的就是怕雪兒被鼇拜認出來,然後找個什麽借口給捆上帶走。
吳三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倒是沒想到雪兒是瑞王爺的女兒,是怕皇上表麵對他和風細雨的,說不定就在酒席宴上突然把自己抓了或者是變相軟禁了。這些滿韃子對漢人根本就不怎麽信任,總是懷疑漢臣有不臣之心。自己手裏的權力早就想拿迴去了!
曆史上不就發生過剛剛參加慶功宴的豪格,在迴府的路上就被多爾袞的兵士給捆到宗人府了嗎?說他冒領軍費、包庇手下種種誣陷,就給坑了。自己就不會遇到這種倒黴事?人家豪格還是太宗長子呢,自己是誰?異姓藩王!多少朝代的皇上都很忌憚異姓王,總是覺得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不會對皇上、對朝廷一心一意,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翻臉不認人,一個暗示就會有人忽然上來捅自己幾刀,然後自己就血濺當場。想到這兒吳三桂嚇了一個激靈,搖搖頭,不再說話。眼光去到處逡巡,怎麽才能盡快地逃離這個虎狼之地。
鼇拜才不領吳三桂的情,心說:“你為什麽要打開山海關的大門?是你老爹和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抓了去,你是為了女人才放棄投奔李自成。”
鼇拜還是比較有政治頭腦的,也很知道吳三桂的底細。
康熙皇上對吳三桂的態度相當謙和有禮,親密無間。康熙的姑姑建寧公主是吳應熊的夫人,吳三桂還是他祖父輩的親戚呢。但是鼇拜對吳三桂的態度就不大好,在鼇拜的眼裏,吳三桂不過是前明的一個降將,一個賣主求榮的奴才,如果不是先帝封了他一個藩王,鼇拜一掌就能劈了他!不過呢大麵上還得寒暄一陣子。吳三桂就是不往輔政大臣勞苦功高這上麵說,隻是一味地給康熙拍馬:“皇上,您是我們大清的頂梁柱啊,千萬要注意龍體,勞逸結合,微臣帶來的戲班子在江南一帶很有名氣,小貓變老虎、小蛇變大龍,小狗變麒麟,那個幻化術都演絕了!您有興趣的話,微臣安排您和太皇太後、皇後娘娘觀看。包您神清氣爽!”
“吳愛卿,你們鞍馬勞頓,要不先歇息歇息?”康熙都要啐到吳三桂的臉上了,心說:什麽雲南絕色美女,根本是在京城出生的,那是朕的堂妹!什麽小貓變老虎、小蛇變大龍,朕比你先看了!人家仁義班跟你有什麽關係,成了你的貢品,你倒是會順手牽羊。
“您客氣了,微臣不是坐車來的嗎?沒有什麽辛苦。”吳三桂的態度謙恭極了,和在坐在自己府上虎皮椅的時候簡直就是判若二人。用異域的話說作秀的水平已經出神入化了。
“你們雲南的邊陲的老百姓還好吧?周邊幾個小國都還安定吧?”皇上問道,一點都不會讓人感覺到是在試探自己。
“還好還好,托皇上的洪福,我們那裏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姓安樂康泰,周邊的幾個小國家呢倒是蠢蠢欲動,多虧皇上給微臣撥下銀兩使微臣能夠維持軍費開支,保證了雲南的安定。皇上對微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微臣無以為報!對了,微臣給您和太皇太後帶來了一些禮物,這是禮單,請皇上禦覽。”
“呈上來吧。”康熙的臉上露出了笑意。“吳愛卿啊,從雲南到京師實在太遠了,難為你有這份忠心哪。今晚朕要宴請吳愛卿。為你接風洗塵,明日就和朝中文武共同欣賞那個什麽班子來著?鼇大人,你以為如何?”
“但憑皇上做主。”鼇拜心想:“這個屁大點的小事問我幹什麽?”
吳三桂並不理會鼇拜的態度,和皇上好象分別了多年的老朋友,山南海北地聊天。盡撿著少年人喜歡的新奇事物說。“皇上您知道嗎?微臣帶來那個仁義班的班主年齡和您差不多,那本事……”
“平西王差矣!您怎麽把一個戲子和皇上相提並論?皇上乃萬乘之尊,那個戲子不過是下九流中的賤民!”鼇拜打斷了吳三桂。
“哎喲,多虧了鼇大人的提醒,本王這才知道戲子是不能和皇上並肩而論的。可是戲子有時候偏偏要爬到主子頭上去作威作福,您說怎麽辦呢?”
“你!……”鼇拜聽出了吳三桂的指桑罵槐,頓時惱羞成怒,“這個戲班子可是王爺說的仁義班?那好辦,殺!敢爬到主子頭上去當皇上啦,找死了!”
康熙一聽這個來氣:這樣的話是不能明說的,激怒了吳三桂不是好玩的!朝廷的撤藩準備都還沒有準備好,吳三桂與另外兩家藩王聯合起來就很難控製了。於是趕緊充當和事佬,“你們二位可真是行伍出身,見麵就掐架,好了好了,那麽就今晚觀看仁義班的演出,讓朕開開眼界,鼇大人也飽飽眼福。”
“迴皇上,奴才今日身子不爽,就不看了,告辭!”鼇拜氣唿唿地走了。康熙指著吳三桂笑著說:“愛卿何苦謳他?這個人是急脾氣。”
“他不是急脾氣,是想上天呢。對了說到哪裏了?微臣說的是仁義班那個班主,小小年紀,本事好生了得!這是微臣親眼所見,一點沒有誇大事實,他們是雲南來的,也就是微臣所管轄的百姓,所以微臣決定把他們這個戲班子獻給皇上。”
康熙大笑起來:“主要是愛卿要獻給朕一位絕色美女,對吧?忠心可嘉!那個美女現在何處?朕能先睹為快嗎?”
“皇上,微臣能理解一個少年人的心情,不過,這位美女是仁義班裏的一個演員,今晚還有她的重頭戲呢。等她演完了,您就把她留在宮裏,您是皇上,您叫她怎麽著她還不是乖乖兒的?”
“說的不錯!天下的女人都是朕的!今天還有絕色美女相伴?太好了!朕也做一迴風流皇帝!哈哈哈……”
如今的康熙皇上雖說還是十幾歲的少年,那份持重、老成是同齡人無法相比的。就是吳三桂在他麵前這麽演戲,他也沒有一絲一點的不快表情,反而不露痕跡地應和著吳三桂。真是難為他了。康熙也很佩服吳三桂,那邊緊鑼密鼓地練兵要攻打京城殺了皇上,這邊還在皇上眼前獻殷勤,這得是多不要臉的人才能做的出來的事啊?
冰兒、雪兒親眼看到吳三桂的人馬在山坳裏練兵,這個反叛的罪行已經坐實了,他還沒事人兒似的坐在這裏扯閑篇兒
趁著還沒演出,吳三桂找個借口出宮去世子吳應熊的府上看看兒子和兒媳。然後才在兒子送他出大門的時候,跟兒子耳語了一陣,那就是希望他在京城裏應外合。吳應熊點頭答應了,吳三桂是他的老子,對老子要做的事隻能配合,否則就有失孝道,配合的結果就是被殺頭!
吳三桂和太皇太後也單獨聊了一陣,和太皇太後聊天不宜談論國事,所以就挑那些老年人喜歡的雲南土特產當話題。尤其是太皇太後這種女人,半生都在權力的頂尖上坐著,說是妃嬪不得幹預朝政,那得看什麽樣的妃嬪,太皇太後這樣的女人要是不參與朝政還很可惜了呢。期間太皇太後談到了瑞親王。太後說話從來都是意有所指,說瑞王爺給國庫賺銀子,把嶽父的古董都換了外國的錢買了什麽什麽當樣品,然後用大清的材料做那些大清的人連見都沒見過的東西,越說越激動。
吳三桂一副洗耳恭聽的謙和樣子,不住地點頭:“是啊是啊真是難得!”
心裏卻說:“這大清的江山恐怕就要敗在這一老一小的手裏。這個世界上還有賺錢給別人的嗎?沒有一點個人的企圖簡直就奇怪到家了!本來人家是能做太子的,就你們娘們給奪過來了,人家不想個辦法拿迴去簡直是老天都不容了!”
也難怪,人的思想境界是不一樣的,思考問題的方式也不能相同。吳三桂才不相信瑞王爺真心實意給皇上賺錢,人家那是給自己留後路。自己的本錢自己說了算,給你們一個尾巴尖你們都占人家的便宜,還好意思說呢。當然了這樣的話是絕對不能說出來的,他也聽出來太後是在敲打自己,老是朝皇上要銀子,你賺出來了嗎?
“臉皮厚,吃個夠。”這是異域的一句話,很適合吳三桂。他是不可能經商做買賣把錢交給皇上的,自己還不夠用呢,憑什麽給他?
王爺的府上也知道從雲南來了一個雜耍班子,聽說是吳三桂獻給皇上的。王爺的消息不是那麽靈通,但是也是皇室中人,別人不告訴他,皇室宗親的兄弟、子侄第一個給他消息。
安親王說“二哥您知道嗎?吳三桂這個老東西,還給皇上獻了一個絕色美女呢。皇上可別讓這個美女給迷住了。五迷三道的就忘了撤藩。”
“不會,”王爺小聲說:“當今聖上可不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
安親王心領神會,嗬嗬大笑。
“兄弟聽說,吳三桂帶來的雜耍班子班主叫趙仁義,是從濟南出道的,一路往昆明賣藝,怎麽就成了吳三桂府上的戲班子了?”
“這話你是聽誰說的?”
“您就別問誰說的了,聽說趙班主才十幾歲,那本事大的,讓人聽著都懸了。還能把這麽大點的貓變成老虎……”
王爺心裏一哆嗦,安親王說的不正是冰兒嗎?皇上冒險去了蘇北找冰兒,親口說的他看見了冰兒能把貓變老虎。可是他們怎麽成了吳三桂的戲班子?脅迫的?我的雪兒不是吳三桂獻給皇上的……”王爺都坐不住了。
“王爺,臣妾聽說吳三桂給皇上帶來一個戲班子,演出很精彩的劇目,您能不能帶臣妾去看看?要是能學來一點也好。”福晉說道。
“你怎麽說話也拐彎抹角的了?我直接告訴你,安親王說了,這個戲班子不是唱戲的,是個雜耍班子和一個吳橋雜技班合並起來的,叫仁義班,班主趙仁義。”
“趙仁義不是冰兒……”
“噓!現在咱們還不知道是怎麽個情況,我估計,皇上一定會給吳三桂一個麵子,請皇親國戚、文武大臣的來看演出,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皇上一定會吩咐人請咱們的。”
“那雪兒會不會也跟著冰兒一起來呢?臣妾實在太想女兒了。”
“這個不太清楚,應該都一起來吧?還能冰兒自己來,吧啊雪兒留在雲南?如果是冰兒,雪兒就會迴來。”
雲兒也勸慰福晉道:“王爺說得對,隻要是冰兒迴來了,雪兒就會迴來。雲兒也很想雪兒,要是迴來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迴府看看福晉。”
福晉說:“也不知道孩子們在外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你說你們兩個,剛聽到這麽個謊信兒就坐不住了。安親王都說了,皇上要請吳三桂赴宴,然後仁義班獻藝。皇上也一定會請咱們的。”
“是,那臣妾就耐心等待。”話是這麽說,福晉的心還是蓬蓬地跳個不停,她太想女兒了,恨不得一時就見到!
雪兒也是恨不得立刻就迴府上看望阿瑪和額娘、小額娘和哥哥、姥爺、姥姥、弟弟妹妹的,但是吳三桂派人告訴冰兒今天晚上就要給皇上、太皇太後和皇後演出,誰也不能離開客棧。這樣大家得到演出的通知就開始化裝做準備了。雪兒擔心阿瑪和額娘也被請來看演出,他們一定會認出自己,到時候控製不住自己怎麽辦?鼇拜還在場。平西王知道自己是格格怎麽辦?然後雪兒想:“不管那麽多了,如果阿瑪他們認出了自己也有好處:起碼吳三桂不敢把冰兒當成自己的手下吆來喝去的,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迴府看望大家了。就是鼇拜他也不能大庭廣眾地把自己再捆上再給賣了吧?很多事情都可以公開說了!”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滿麵愁雲的冰兒,冰兒覺得很有道理,還是格格呀,人家想的事情就大!冰兒最擔心的就是怕雪兒被鼇拜認出來,然後找個什麽借口給捆上帶走。
吳三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他倒是沒想到雪兒是瑞王爺的女兒,是怕皇上表麵對他和風細雨的,說不定就在酒席宴上突然把自己抓了或者是變相軟禁了。這些滿韃子對漢人根本就不怎麽信任,總是懷疑漢臣有不臣之心。自己手裏的權力早就想拿迴去了!
曆史上不就發生過剛剛參加慶功宴的豪格,在迴府的路上就被多爾袞的兵士給捆到宗人府了嗎?說他冒領軍費、包庇手下種種誣陷,就給坑了。自己就不會遇到這種倒黴事?人家豪格還是太宗長子呢,自己是誰?異姓藩王!多少朝代的皇上都很忌憚異姓王,總是覺得他們沒有血緣關係不會對皇上、對朝廷一心一意,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翻臉不認人,一個暗示就會有人忽然上來捅自己幾刀,然後自己就血濺當場。想到這兒吳三桂嚇了一個激靈,搖搖頭,不再說話。眼光去到處逡巡,怎麽才能盡快地逃離這個虎狼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