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的事不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從代賣店開始,然後是加盟店,後來有了玉龍冷熱飲這個自己的商家,就是良好的開端。(.)冷飲是有季節限製的,夏天才是旺季,秋天以後進入冬季就不能那麽火爆了。但是也不是沒有客人,大戶人家都是買了迴家用,小孩子都喜歡吃甜食,也喜歡涼的食品,但是秋天和冬天冷飲就不是旺季,就該賣熱飲。


    “玉龍冷熱飲”門外的一個類似異域燈箱廣告上就貼出來這樣的告示:“秋季來臨,我店在供應冷飲同時,推出熱鮮奶、奶茶、咖啡、水果茶、紅茶、桂花茶、茉莉花茶、養胃熱飲子仁湯、蜂蜜煎、馬蘭溫胃酒等新樣熱飲品,歡迎京城父老姐妹光顧。”原以為,光顧的人不會多,畢竟大清的人比較保守,對新生事物要有一個觀望時間。誰知道告示一貼出來就有人來品嚐了。此時的京城已經有西方人開的咖啡店了,但是進他們店的人十有**是西方人,長辮子的大清人很少光顧。玉龍冷熱飲卻不同,它在大清人開的店鋪裏品嚐熱飲的不會被人罵忘了祖宗,咖啡是西方人喜歡的飲料,但這裏主要是茶、果汁飲料和奶製品:茶有奶茶、水果茶、紅茶、綠茶、花茶的都是茶,奶製品有奶昔、雙皮奶、奶油、冰沙、牛奶布丁、奶酪等。果汁飲料茶是中原文化,咖啡隻占了那麽一小點的位置。而且還有跟中藥有關的子仁湯,有點食療的意思。蜂蜜、黃酒都有很深的“中原”烙印。


    進店的客人以有家世的貴公子為主,也有學子、客商、官員,還有路過的各個階層的人士。最後連閨閣少女、少奶奶都來光顧。熱飲不光是熱飲,還有與之相配的西點,各種西點,就著熱鮮奶和奶茶等,雖然算不上是西餐,也多少有點西餐的意思了。她們不光是享受熱飲和西點,也是享受這裏的高質量服務,和讓人覺得高人一等的器皿,都是高純度的玻璃杯、盤、碗、碟,筷子、不鏽鋼的匙子,幹幹淨淨、玲瓏剔透,店小二的服裝都是府上統一做的淡藍色工作服,看著就舒服,態度熱情周到、舉止優雅適度,沒有諂媚也沒有卑躬屈膝,就是彬彬有禮。


    原以為秋冬季節會變成淡季,結果仍然很紅火。雲兒手上有很多做熱飲的配方,再加上田亮的正規酒店的管理模式,活用在大清的店鋪,前來品嚐熱飲的越來越多。後來就形成了席麵,有客人同時要十來樣的西點加熱飲,吃不完打包帶走。


    這裏的費用可是不低,來的人也是有錢的,他不在乎銀子多少,而是吃的高興不高興。以後就有了炫耀的資本,如數家珍一般把玉龍冷飲的點心當成中心言。


    一算賬,熱飲比冷飲的營業額還高。國人的愛好很多都是喝茶,玉龍冷飲變相地成為茶館。隨著各種熱飲的不斷推出,來此品嚐的人越來越多。府上用來做冰棒、雪糕、冰淇淋的牛奶都變成了熱飲,一點都沒糟踐,全部利用。慢慢地有官員微服來此,甚至有皇室宗親的親王、貝勒、國公爺的造訪。再後來,顯親王的葡萄酒釀造過關,也拿來這裏試賣,結果,成了招引蝴蝶的香花,不圖別的,把醇香的葡萄酒倒在高純度的高腳杯裏,給人的感覺不是一般地好!深紅色的葡萄酒不用喝,看著都賞心悅目!


    田亮把這裏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握到恰到好處,先是安全,府上的親兵輪流看護,不讓地痞流氓砸場;還有防火、防盜的措施,沒人能進入這裏的財務部門,這裏的收入很高,很可能有劫財的匪徒鋌而走險。[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財務人員走另外的通道,上班、迴家都有專門的車輛接送,任何人都看不到他們的正臉,免得被歹人記住長相成為日後被劫持的對象。其次是衛生,不光是環境衛生、人員服飾的衛生、廚房的衛生,就是食品本身的衛生也能保證絕對的安全。因為田亮有兩架顯微鏡,其中就有一架是專門檢查食物中細菌的數量的。沒有一次是標的;還有器皿的衛生,前一波客人用過的杯盤碗碟、筷子、湯匙等,端到廚房就要進行高溫消毒,就是用開水煮燙。所以凡是在這裏用餐的,就沒有生過腹瀉,更沒有中毒的。


    安親王和顯親王也來這裏品嚐了。當然他們都是微服而來,也一定會進入雅間。這裏的牆壁都加厚了,省得隔牆有耳,客人說的話被隔壁聽到,然後說話的就成了被魚肉的倒黴鬼。


    王爺手上有不少平板厚玻璃,把玻璃夾在後貼的磚牆中間,聽牆根的耳朵再靈也很難聽見隔壁在說什麽。


    “四叔啊,沒想到二叔的生意會做到這樣,我還一直擔心他被人懵騙,賠了老本。結果您看……頭頭是道!那個田總管過去不過就是個很普通的小侍衛,還悶葫蘆似的,就這麽一年的功夫就出息得躥台了,經營這麽個商家,別人想學都無從下手。”顯親王和安親王正在“玉龍冷熱飲”的一個單間裏品嚐這裏的冷熱飲和新樣點心。他們不好意思老去府上白吃,也不敢經常出入瑞王府,生怕被太後拿住什麽事當把柄,有什麽話就到這裏來。


    “是啊,這個年輕人很有個堅韌的性格。跟著你二叔出去雲遊了一年,三個人都好像學問大漲。”


    王爺、福晉經常被皇上和太後宣召進宮,匯報經商進展情況。很明確地命令王爺,在天津衛的海邊生產食鹽。王爺並沒有馬上答應,而是跟她擺了很多實際困難,鹽不是想曬就能曬出來的。太後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大清確實缺鹽,曬鹽能賺錢。一個是太後要通過王爺曬鹽,抓他一個把柄:自曬私鹽,為在什麽時候收拾他而做鋪墊。


    曬鹽的事已經不提了,怎麽又想到了?王爺覺得,太後又要起幺蛾子了。


    不管是古代還是在異域,鹽是要由國家統購統銷的。別看小商小販都可以賣鹽,也是由國家生產出來的,絕對不允許私人曬鹽。鹽的利潤極高,國家窮,鹽的定價就高,利潤就大,管的自然就緊,就會出現走私私鹽的情況。不僅是鹽,國庫空虛到一定程度,鐵、茶等所有生活必須品都在國家的管控之列。


    王爺無職無權,卻不是不懂政治的人,他知道,太後是想把自己打入販賣私鹽的陷阱裏去,在這之前要把好處得足了,然後一腳踢開。


    對於皇上母子之間的矛盾,他從來不置一詞,但是太後背著皇上給了自己這麽一個燙手的山芋,是肯定不能接的。而且一定要皇上知道這件事,否則自己按照太後的話去做,皇上也會跟自己翻臉。


    “太後啊,您說的事可真是讓臣為難了。曬鹽、鑄鐵、販茶都是朝廷嚴格控製的,臣等三人所學是自己能接受的淺顯技藝,跟鹽根本就不搭界。要不問問皇上?皇上在這樣的大事上還是比臣要明白的。”


    “那你們在異域的時候,看到人家怎麽賣鹽的嗎?”


    “異域的鹽也是國家掌控的,不能誰想曬就曬,所有的鹽場都是國家的,我們幾個還真沒在意人家怎麽賣鹽,那位大姐出去買菜,給我們做現成兒的飯菜。”


    “唉,本宮還以為你們注意了鹽的事,如果你們能學會曬鹽,咱們大清的鹽就不會很緊張,自然就不會有人鋌而走險地販運私鹽了。鹽的利潤還是很大的。既然你們沒學這個,就算了吧。”一聽說要跟皇上商量,太後打退堂鼓了。因為她知道,如果皇上知道自己背著他把他的皇兄推進違法曬鹽的陷阱,跟額娘的感情裂縫就會更大。


    “你們千萬別往心裏去啊,本宮是給國家窮怕了。”


    已經很長時間不脾氣的福晉氣得迴來就拍了桌子:“我還沒見過這麽不要臉的!”


    “噓!”王爺關上房門,“你幹嘛?怎麽沾火就著?她有千條妙計,咱們有一定之規。”


    “王爺您說過,”福晉放低了聲音,她知道安了玻璃牆以後會很隔音,還是很小心地說,“皇上很快就龍禦歸天,那個時候不就是太後的天下了?咱們別說經商了,有沒有活路都很難說。前些日子就提過這件事,好像咱們什麽都得學迴來。就是學迴來也不能這麽坑人吧?國庫缺錢咱們可以幫他們賺,但是也不能當成有把兒的燒餅給咱們哪!”


    “別生氣、別生氣好不好?她的位置再高也是個塵俗中的人,想的都是她兒子的龍椅別丟了。她其實不是完全為了保住兒子的龍椅,是為了保住太後這張椅子,生怕步了阿巴亥大妃的後塵。”


    “您是說到她的根子上了。”


    倆人正在議論曬鹽的事,太監黃公公就來通傳:“王爺,皇上身邊的吳公公給您送東西來了。”


    “把吳公公讓到逍遙殿敘話。”


    逍遙殿,吳良輔給王爺請安後,對王爺說:“皇上吩咐奴才給您把這個箱子送過來,請您給奴才一個迴執。”


    “公公辛苦了,請喝杯茶,歇息片刻。”


    “奴才遵命。”


    “不知箱子裏裝的是什麽。”


    “奴才不知,是皇上吩咐奴才送來的。箱子已經上鎖,奴才打不開。皇上說了,鑰匙由他親自交到您的手上,想是很重要的東西吧?”


    王爺知道吳良輔是皇上的心腹人物,但是這個迴執是不能給他開的。皇上從來都是信任自己的,不會要什麽迴執,給吳良輔開了迴執就等於是有個把柄在他的手上,到時候按照這個迴執來抄自己的家。皇上很快就要龍禦歸天,太後也一定要收拾皇上身邊知近的人。吳良輔在皇上駕鶴西去之後不久就被輔政大臣索尼給收拾了。給他迴執起什麽作用?就是拉自己做墊背,索尼不敢殺自己就不敢殺吳良輔,不是皇上朝自己要迴執,是吳良輔要迴執。既然是很秘密的事,就不能讓吳良輔朝自己要什麽迴執!


    “吳公公想不想品嚐一下福晉新近試做出來的菜品呢?來人!賞吳公公異域風味酒席一桌。”


    一聽說異域酒席,吳良輔心花怒放。這個家夥最是嘴饞,尤其喜歡瑞王府的酒菜,先把五髒府喂舒坦了。


    一個人,八個菜,有莽格、納蘭陪同,還有葡萄酒佐餐,吳良輔一杯接一杯地喝個不停,完全把葡萄酒當糖水了,結果是後勁上來,酩酊大醉,被莽格納蘭給送迴宮裏。


    在吳良輔迴宮之後,王爺屏退所有的人,讓田亮用一把在異域的時候海龍給他的********打開了箱子上的鎖頭,一看裏麵的東西就愣住了:一箱子的聖旨!其中有不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向瑞王爺索要經商銀子和異域物資的聖旨;有如果禦林軍到府上查抄親兵可以抵抗、拒絕查抄,對來查抄的人格殺勿論的聖旨;有除了皇上本人,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給瑞王爺施加任何壓力甚至抓捕的聖旨;有瑞王府的車馬進出皇城九門不得檢查的聖旨;有瑞王爺世代承襲親王的聖旨:有瑞王府經商不納稅的聖旨;有瑞王爺經營什麽項目都不必請示任何人的聖旨……。還有三道丹書鐵劵免死牌;還有兩道把王爺和田亮嚇一跟頭的聖旨,其中一道是,冊封瑞親王福佑掌管黑龍江、吉林、奉天、直隸、山東、江蘇、浙江、廣西八省藩王之位的詔書,還有一道聖旨是順治禪位詔書:“朕自知無帝王之能,故禪位於二皇兄福佑……”光是聖旨就裝了滿滿一個箱子,成為古今奇觀。誰聽說皇上給臣子下聖旨用箱子裝的?


    這還得了!王爺跟田亮說:“本王進宮去找皇上。”


    “王爺且慢!您先鎮靜鎮靜。屬下知道您無上位之意,但是如果此時您立刻拒絕,皇上馬上就會跟您翻臉。他已經焦頭爛額了,說不定是因為什麽事激怒了他,不計後果就來了這麽些道聖旨。先消停消停等有了時機再跟他說明心意,反正他也不知道咱們看了。也許這是太後在試探您,吳良輔最是貪財之人,太後買通他也不是不可能。箱子鎖了,誰也不會想到咱們能打開。這個東西讓主子先給搬運到安全地方,省得萬一有人來查抄。要是這個箱子落到太後手裏,那就是您篡權奪位的鐵證了。沒人會說是皇上給您的,一定說是您自己偽造的。而且呢,這個東西很可能以後還能救您一命,就看什麽時候用到它。屬下看了,上麵的印鑒確實是貨真價實。”


    王爺冷靜了下來,覺得有理。吳良輔從宮裏帶出來一個箱子,看見的人會以為是皇上的賞賜,如果抬迴宮去就會被人注意了。如果太後知道這件事恐怕會氣瘋了。


    當即把雲兒找來,把箱子裏的東西給她看了,然後鎖好箱子,讓雲兒把箱子隔空搬運到泰山那個裝了三列貨車物資的山洞裏。就是禦林軍怎麽查抄也查不到的。


    吳良輔醒酒之後就明白了瑞王爺根本就不想給他開什麽迴執,到時候他跟任何說給瑞王爺送了什麽就沒人相信的。本想把那個箱子當成訛錢的有力武器,結果反而把自己給繞了進去。這件事吳良輔想不守口如瓶都不能。因為他什麽憑證都沒有,就是皇上也不承認他給了皇兄什麽。而且吳良輔真是不知道箱子裏有什麽,也不敢信口胡說。(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皇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涓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涓石並收藏盛世皇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