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一切都對上號了,蘇嬤嬤是魚兒的母親準確無疑。[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魚兒再也忍不住了,淒厲地叫了一聲“娘!”就跪在了蘇嬤嬤麵前。蘇嬤嬤也緊緊地抱住了魚兒,母女兩個抱頭痛哭。魚兒抓住了娘親的雙手使勁地搖晃:“娘,您知道魚兒是怎麽找您的嗎?連亂葬崗的死人都翻過了!魚兒一直認為您給那個殺豬的給殺害了,後來陳老爺也派人找了您多次,可是鄰居大娘卻說屠戶把您給賣了,魚兒根本不相信!娘!您是怎麽活過來的?怎麽還進了安王府?”


    蘇嬤嬤一家哭得渾身顫抖,說不出話了。她就緊緊地抱著魚兒,眼淚橫流。好半天、好半天才說:“閨女,娘對不起你呀,是娘粗心大意,隻是聽人家說那個殺豬的因為殺了人才被砍了頭,也沒問明白他殺的是什麽人,


    就斷定是殺了你,然後給你立了一個小墳頭,燒了好多的紙,就沒再找過你,之後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你弟弟身上了。要是詳細打聽一下,說不定咱們母女早就相認了。都是娘的疏忽大意,是娘不好!現在你弟弟倒是不用娘養著了,娘還想趁著身子骨還硬朗,能做點事再給他攥一點銀子以後好娶媳婦。從今往後,娘攢的銀子給你們姐弟對半分。從小你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一直跟著爹娘看人家的白眼了。”


    “娘,魚兒自從到了陳老爺家就沒吃什麽苦,成親以後,丈夫也是有俸祿的,現在魚兒還在府上擔任教習嬤嬤,都是有收入的,日子越來越好,哪能要您的錢?就是想著您辛苦一輩子了,趕緊來到魚兒的身邊來享享福吧,魚兒照顧您。”


    “娘才四十多歲,身子骨也還硬朗,正經能撲騰幾年呢。什麽時候把娘帶去給你的恩人磕幾個頭就好了。”


    “娘,您知道嗎?您和慧格格現在住的就是陳老爺的家,樓上就是陳老爺老兩口,女兒的夫婿就是陳老爺的兒子,女兒的主子就是當年的陳小姐……”


    “啊?”蘇嬤嬤的嘴張得大大的老半天閉不上。猛然間才想起什麽,來到雲兒麵前跪下,鄭重地給雲兒磕了三個頭:“奴婢多謝陳小姐,多謝您一家,待魚兒如親人……”


    “快起來大嬸,您是我哥哥的嶽母,也是我的長輩,不要這樣。這些年魚兒姐姐也給我帶來很多歡樂。”說著攙起蘇嬤嬤。


    雲兒對魚兒說:“和娘好好聊聊吧。迴頭辦一桌給你慶祝慶祝。”


    “側福晉,奴婢還是想先見見陳老爺夫妻,當麵感謝他們收養了魚兒。”


    “好好,我這就領您去見我父母。”


    “陳老爺、陳夫人,奴婢是魚兒的娘,今天找到了魚兒,和魚兒相認了。魚兒和奴婢說,是你們夫妻兩個救了她,待她如親生女兒,奴婢母女給您二位磕頭了,感謝你們大仁大善,大恩大德,感謝你們慈悲為懷……”


    魚兒母女雙雙給陳先生、陳夫人磕頭。把陳夫人嚇得夠嗆:“趕快起來、快起來!魚兒有孕呢,別動了胎氣。既然是魚兒的母親就是親家母了,哪能稱唿奴婢呢?咱們都是一樣的人,這麽著就見外了,快起來吧。<strong>.</strong>”


    蘇嬤嬤被陳夫人強行地攙扶起來,坐在凳子上,滿臉的淚痕:“奴婢真是愚笨,女兒就在貴府,也曾聽說貴府有個針線好的魚兒嬤嬤,就是沒敢來找。以為她早被那個老畜生殺了。嗚嗚……沒想到,女兒還好好兒的活著,有你們這兩位再生的父母疼愛,我魚兒有福氣啊。”


    “是啊、是啊,魚兒是個好姑娘,自從來到我們家,就盡心盡力地服侍雲兒,非要報答我們,以丫鬟自居。可是我們真的是把她當成女兒看的。”


    魚兒說:“娘,這是真的,公公、婆婆待魚兒的情分已經超過了女兒,不管是吃的、住的、穿的、戴的,都和姑娘是一樣的。和姑娘走在街上,沒人說我們是主仆兩個,都說這姐妹兩個。娘您知道嗎?女兒的女兒蕊兒就是公公婆婆給照顧大的……”


    “讓奴婢說一聲感謝的話吧,這些年多虧了你們的嗬護,魚兒才這麽出色。”


    “親家母,請你再不要自稱是奴婢了,我們對魚兒好是應該的,這些年也多虧了她陪伴著我們的女兒。當時,我們就隻有雲兒這麽一個女兒,形影單隻的,從開封老家來到京城,親戚極少,多虧了魚兒,和雲兒形影不離。”


    “真的是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認迴女兒。請接受我們母女的跪拜和感謝!說著又給先生和夫人磕頭。


    陳先生說話了:“親家母實在是見外了,說什麽感謝,都是我們應該做的。魚兒是個好孩子,聽話、懂事,也是我們的緣分,趕快坐著吧,中午在這裏吃頓便飯。”


    “這不是太叨擾了老爺和夫人嗎?”


    “自家人不許說外家的話。合該你們母女相認、團圓了。慧格格還是為你們穿針引線的人呢。”


    “聽魚兒說,你們也是新近找到兒子的?這可是大喜事啊?你們的兒子就是、是我女兒的夫婿?他是做什麽的?”


    先生說:“他在王爺身邊當侍衛。”


    “這可太好了!王爺身邊的人都是有出息的。”


    陳夫人對蘇嬤嬤說:“我家老爺一貫是這樣,其實我們兒子現在已經是王府總管了,新近提拔的。”陳夫人怎麽能埋沒自己的兒子呢?驕傲還來不及。


    陳先生心裏歎了口氣:“夫人平時很低調的,一提兒子就飛起來了。”


    “姑爺他已經是王府總管了?這可太不容易了!不知他多大年紀?”在蘇嬤嬤的印象裏,能當上總管的人怎麽也得在四十歲左右。


    陳夫人說:“我們亮子今年二十六歲。”


    “可了不得啊,二十六歲就當了王府總管,想是年輕有為啊。”


    這麽說陳夫人就不好接茬了,總不能說:“我兒子就是年輕有為。”太不謙虛了。就對丫鬟柳兒說:“柳兒姑娘,你去找找少爺,告訴他他嶽母來了。”


    “是,奴婢遵命。”柳兒領命而去,楊兒續上茶點。


    這時慧兒逛完園子迴來了,到了西廂房不見了蘇嬤嬤,對麵屋的封嬤嬤說:“慧格格,蘇嬤嬤在樓上呢,已經認了女兒,周嬤嬤就是蘇嬤嬤丟了多年的女兒。”


    “啊?這是真的?太好了太好了!蘇嬤嬤的女兒找到了,慧兒有了姐姐,他們在樓上啊,我去看看。鈴兒你磨蹭什麽呢?咱們去看看。”


    到了樓上,陳先生、陳夫人和蘇嬤嬤正在親熱地交談著。慧兒進來給陳先生和陳夫人福了一禮說:“慧兒是把蘇嬤嬤當成自己娘親的,現在找到了女兒,慧兒就有了姐姐,魚兒姐姐,請受妹妹一拜!”


    “格格不可!您是身份高貴的人,是禦封的格格,奴婢哪能接受您的禮呢?”魚兒誠惶誠恐地給慧兒行了蹲安禮,被慧兒拉住


    “慧兒還沒給陳長史和長史夫人行禮呢。說著就給先生和夫人行了一個蹲安禮。”


    “折煞我們了!您是尊貴的格格,哪能……真是的,格格快請坐吧。楊兒,趕快上茶點。”


    “蘇嬤嬤,現在您認了女兒,是不是要在女兒家住幾天呢?慧兒要借您的光兒再玩幾天,好不好?”


    “好好好,嬤嬤就在女兒這裏住幾天,格格也再瘋幾天。”


    “您這麽說,慧兒不依!”慧兒撒起嬌來。


    就在這時,田亮迴來用中膳了,聽見屋裏好像有不少人說話,進來一看除了安王府的慧格格和她的小丫鬟,還有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陳夫人趕緊拉過兒子:“亮子你知道嗎?魚兒找到她娘了,這就是你的嶽母,還不拜見?”


    田亮一聽是魚兒的母親,那還猶豫什麽?跪下來給蘇嬤嬤磕了一個頭:“小婿拜見嶽母大人。”


    “哦呀,我們魚兒的夫婿這麽出色!”蘇嬤嬤覺得自己的心象開了兩扇門似的那麽亮堂。當老人的就盼著兒女的親事遂心如意,魚兒有這樣的夫婿還不遂心如意嗎?趕快攙起了女婿:“快起來、快起來,也不知道今天能認了女兒、女婿,連個紅包也沒帶。”


    田亮紅了臉:“看嶽母說的,我們都多大了,還要紅包?”


    “多大也是孩子,這個紅包迴頭再補。外孫女呢?”


    “蕊兒去了樓上和世子玩去了,有勞柳兒姑娘把蕊兒給找來。”


    柳兒答應著去了,少時就把蕊兒找來了。


    “大孫女,這是你的姥姥,是你娘的娘。過來見姥姥。”陳夫人說道。


    “先前您不就是姥姥嗎?”


    “這位才是你的真姥姥,我是你奶奶。快過來給姥姥磕頭。”


    蕊兒很聽話,跪下就磕頭:“姥姥在上,蕊兒給姥姥磕頭了。”


    蘇嬤嬤慌了,趕緊扶住蕊兒,想給蕊兒一點見麵禮,可是一點準備也沒有。慧兒悄悄把自己頭上的一個玉釵偷偷遞到蘇嬤嬤手上,蘇嬤嬤有點猶豫,這是慧兒唯一可以拿得出的首飾。


    “蘇嬤嬤,見了女兒女婿可以不給紅包,他們都是大人了。可是蕊兒小姐是您的外孫女,總得有個表示吧?”


    蘇嬤嬤趕緊把玉釵遞到蕊兒的手上,蕊兒不敢接,看著爺爺奶奶。這個時候就不能推辭了,陳先生點點頭:“還不謝過姥姥?”


    “蕊兒謝過姥姥。”


    “哎喲,我的外孫女,怎麽長的這麽水靈。姥姥抱抱。”說著把蕊兒抱了起來,親了又親。


    慧格格住在府上居然不想走了!越來越覺得瑞王府比安王府有親情、有溫暖,從主子到下人都是那麽和氣親切。這裏有好多吸引她的東西,比方那些布藝品。魚兒姐姐居然是府上的總管夫人,還是八大教習嬤嬤之一。


    慧格格非常喜歡做布藝,經常帶著丫鬟鈴兒到街上買好看的小玩意兒迴到府上照做。她和鈴兒還到過納蘭東貴的百貨店和陳瑞謙的玉龍布莊買過荷包、香囊和手袋,現在居然見到瑞王府的總教習側福晉雲主子了!那就在這裏學幾樣再迴去吧。


    平時的時候慧格格也是做針線的,手很巧,趕上這麽好的學習機會還不學?就留在這裏做開了布藝品,從最簡單的燒賣包開始做起學了一樣又一樣,根本不想迴家了。


    可能是性格的相近,潑辣直爽的慧格格特別喜歡雲主子。這位雲主子和自家府上的某些側福晉根本就不一樣,一點都沒有媚惑人的那種裝腔作勢,非常自然、清新、爽利。


    可是不能永遠不迴家呀,戀戀不舍中帶著小伯母給的做活材料跟著蘇嬤嬤和鈴兒迴了安王府。


    臨走的時候蘇嬤嬤對魚兒說:“你生產的時候娘來侍候你坐月子。”


    “多謝娘。”魚兒的心裏好溫暖。


    迴到安王府之後,安王爺剛從府衙迴來,慧兒眉飛色舞地就把蘇嬤嬤找到丟失十幾年的女兒之事告訴了阿瑪。安王爺也為蘇嬤嬤高興,特地派了一名侍衛到莊子上的磚窯把蘇嬤嬤的兒子周虎給找迴來,親自帶著母子二人到瑞王府去認親。魚兒看到和父親幾乎一模一樣的弟弟悲喜交集,一家人終於團圓了。魚兒還擔心弟弟因為母親改嫁過,心裏有過節,將來對母親不孝順。可是弟弟不等魚兒提起就說了:“姐姐和母親的遭遇是伯父造成的,要恨、要瞧不起的是他們!不知道他們是怎麽做人的,明知道那裏是火坑也把你們推進去。姐姐你放心,我會對娘好的,她吃了太多的苦。”


    魚兒聽娘說,弟弟腦子很聰明,就問他想不想走科考之路,如果想,所有的費用都由她來負責。魚兒覺得弟弟也沒少吃苦,跟著舅舅討飯,然後在安王府也是從小廝開始做起,很希望他有出息。弟弟卻說他不想當官,有的人不當官還是個好人,當了官就黑了心,就象大伯父,據說他在年輕的時候人還不錯,可是後來完全是個心腸歹毒的人了。二伯父也好不了多少。就是三伯父沒當官,心眼倒是比他的兩個哥哥好多了,起碼沒有助紂為虐,沒有參與賣人的事情。弟弟的理想就是好好做事,平平安安,將來娶一個賢惠的媳婦,贍養吃了大半輩子苦的老娘。這樣也好,平安既是福。


    陳先生夫妻對魚兒的母親和弟弟都很好,並沒有因為他們出身低微而嫌棄他們。母子在府上住了好幾天,都是在慧格格先前養病的那個東廂房住的,還派了丫鬟楊兒去服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皇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涓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涓石並收藏盛世皇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