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太後沒有想到的是她的身邊服侍的人居然有鄂貴妃安插的眼線,今天太後和福晉的談話很快就被鄂貴妃知道了。(.棉、花‘糖’小‘說’)這位貴妃娘娘可不是表麵上的一朵小白花,從貝勒府嫡福晉的身份變成貴妃娘娘可不是全靠了皇上的寵愛,如果她自己沒有進宮的意願,怎麽能和皇上眉來眼去地勾搭上呢?這條進宮之路是很艱辛的,要頂住道德倫理的壓力,要頂住被皇室宗親罵成蕩婦的壓力,還要頂住民間百姓的輿論,付出的心思和代價可不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
得到眼線的消息,鄂貴妃滿意地彎了彎嘴角,心說:“老虔婆,你終於有把柄在我手上了!讓你沒事就損我幾句,動不動就在眾位妃嬪麵前下我的麵子,看我怎麽收拾你!”
太後確實瞧不起董鄂妃,盡管她自己做得也不怎麽樣,但是她是為了兒子的江山社稷,才跟小叔子暗通款曲的,很多皇室宗親和皇上的股肱大臣也都知道,情有可原。但是鄂貴妃是為了什麽?真是跟皇上愛到銘心刻骨嗎?如果皇上對她銘心刻骨,怎麽還能跟別的妃嬪生孩子?
表麵上看,鄂妃對太後那是孝敬到家了,她從來都不在皇上麵前說太後的一句壞話,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向著太後勸解皇上的,很多人都說鄂貴妃如何賢惠,如何的善解人意。但是從她進宮以後太後和皇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裏邊難道沒有鄂妃的功勞?鄂妃很會反話正說,卻不露一絲痕跡。
“皇上,臣妾請教您一件事好嗎?”
“好好好,愛妃想問什麽?”
“內務府的人可以到民間去購物嗎?”
“當然可以。市井的很多貨物都是宮裏沒有的。內務府有專門負責采買市井貨物的人。怎麽了?”
“臣妾聽說內務府有人從一個納蘭百貨店買來的特別、特別漂亮的香囊,太後都喜歡得愛不釋手的。臣妾很想見到那個香囊,就是想照著樣子給皇上也做一個。”
這狀告的,一點痕跡都沒有。起碼鄂貴妃告訴皇上四個信息,內務府、納蘭百貨店、太後、香囊。說給皇上做一個也是真話,鄂妃的針線相當好,尤其是做香囊這類精細、纖巧的東西。
皇上笑了,抱住鄂妃,點著她的鼻子說:“你們女人都是小心眼兒,包括皇額娘,就喜歡那些漂亮精致的小玩意兒。趕明兒朕給你從額娘那裏要來就是。”
“別別別!奪人所愛不是臣妾的特長,您就給臣妾借來一用就好。臣妾照做之後馬上還給皇額娘。[]皇額娘那麽喜歡,您幹嗎非要惹老人家生氣呢。還是臣妾自己跟皇額娘說吧,要不,那個場合您替臣妾說話,其他的姐妹會怎麽想。”
“也好也好,額娘不會駁你的麵子的。”
“臣妾聽說,那個香囊上有二十幾顆金剛石呢,特別漂亮。”
“不會吧?把金剛石鑲嵌在香囊上買主會重視嗎?”
“這個隻是臣妾聽說的,您聽聽就算了。瑞王爺也不會讓自己賠錢做生意的。會不會是金剛石在異域那個地方很便宜,要麽就是……”
“是什麽你說。”
“臣妾不說了,就不說。”鄂妃跟皇上撒起嬌來,很多話要是說出來就沒味道了。鄂妃娘娘其實不但在暗示皇上,也把王爺給告了。好在皇上根本沒在意鄂妃說什麽,他的心思都在朝堂上討論的事情上。下朝就來鄂妃的寢宮,是有許多事鄂妃能勸解他,還能給他出個主意,別的妃嬪象佟妃,很是懼怕皇上,皇上麵前什麽都不敢說,皇上能喜歡才怪了。
第二天早上鄂妃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就跟太後說了自己的意思,太後說:“不是本宮不借給你,那個香囊已經燒焦了。”
鄂妃十分不解:“怎麽會呢?您這裏沒有著火的跡象啊?”
太後不高興地說:“非得慈寧宮著了大火才能燒毀香囊?一把烙鐵就解決了嘛。”
鄂貴妃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太後,不解地等待答案。
“昨天內務府的章總管從納蘭百貨店買迴來一個特別漂亮的香囊,上麵有二十多顆很象金剛石的小顆粒。本宮就想瑞王府怎麽能把金剛石鑲嵌到香囊身上就請來佟氏福晉解惑。結果佟氏用了一把燒紅的烙鐵去烙那個金剛石,一下子就化了,還把香囊給燒了。有什麽問題嗎?”
鄂妃很貼心地跪在太後麵前,一邊給她輕輕地捶腿,一邊貌似不經意地說:“臣妾也聽皇上說了那個納蘭百貨店,裏麵賣的東西都是大清沒有的,臣妾也不能出宮去買,但是也很想看看。都說那裏的貨物很精致,也聽說香囊上麵還鑲嵌了金剛石。就想照樣給皇上做一個佩戴。”
“本宮手裏的香囊是內務府的人剛剛送給本宮的,你怎麽這麽快就知道了?消息很靈通嘛。太後抓住了鄂妃說話的漏洞緊緊追問起來“臣妾也是聽說的。”
“聽誰說的?”
鄂妃還是很急智的,笑笑說:“臣妾去禦花園散步看見佟福晉主仆路過,就問過走佟福晉身邊的嬤嬤怎麽這麽早進宮,嬤嬤說是太後您問香囊的事。”
雖然漏洞百出,太後也不想追究了,畢竟是兒子的愛寵,得罪太狠也不好,表麵一團和氣才合適。
太後再次提起瑞王府的香囊,心裏想著就不是金剛石的也賣便宜了,就算那個什麽燙鑽不值錢,上麵的繡花和福字那可是正宗的蘇繡啊,大清的社會對繡品還是很珍視的,特別是蘇繡,一幅做旗袍的蘇繡要付幾十兩銀子。就是香囊很小,也是兩麵繡花的,怎麽也得賣一二兩銀子吧?二百文就賣了,太隨意了吧?
雲兒正在練習跟藍藍學過的寫意花鳥畫的筆法、墨法,接連打了三個噴嚏。雲兒在異域住了一年,雖然觀念上改變了不少,但是頭腦裏還有很多大清人的迷信思想,對陪著自己的魚兒說:“誰背後罵我了,一大早就打噴嚏。可別是感冒了,我兒子女兒還要吃我奶呢。”
魚兒連想都沒想就說了:“背後罵您的就隻有鬟兒了。”
王爺福晉和雲兒做夢都想不到,府上的生意還沒正式開始,一個香囊就被別人給惦記上了。這個障礙不是來自經商對手,也不是地痞流氓的搗亂,而是來自經商的受益者太後!
太後很精明,精明到把別人都當傻子看。王爺說想給國庫添銀子,不要皇上的一文錢當本錢,任何人都應該把王爺的想法當成是高境界的行為。但是太後的想法就不一樣,她認為經商是王爺自己求來的差事,把王爺為國分憂、為皇上分憂當成閑勁難忍,是怕失了皇上的榮寵。也許,人的地位決定人的思想?太後看問題一直是把她兒子的江山、龍椅放在第一位,那把龍椅也是她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太後的依仗,母因子貴嘛。但是如果做過了,把自己看得過於重要而拿別人的生命當墊腳石、當草芥,就是失去人心的時候。上天對人間的統治者也不是一味地姑息吧?要不秦始皇怎麽會二世而亡?
太後也知道瑞王爺不僅僅是皇上的大臣,還是救過皇上生命的兄長,是皇室宗親,不能說奪爵就奪爵,說殺就殺的。皇上的同父異母兄弟有十來個,在世的也有六七個,還有堂兄、親侄兒、堂侄兒,加在一起也有二十多位。如果皇上和太後做出傷了他們心的事,以後皇上就會眾叛親離。太後是不會做為兒子得罪人的傻事的,當然了,真有圖謀不軌、謀權篡位的就絕對不能姑息。
太後真是有點把握不好如何對待王爺了。他給皇上賺錢是好事,但是僅僅是給皇上賺錢就沒有其他目的?
太後從科爾沁大草原到了盛京,嫁給當時的滿人大汗皇太極,就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在權力的刀尖上打滾,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時間長了就體會到權力帶給她的快感和征服欲。高高在上的日子怎麽也好過伏低做小,於是她就放不下權力了,生怕失去它。當她知道丈夫曾經有意把皇位的繼承人給了出家十幾年的次子福佑,雖然那會子順治皇帝連個影子還沒有,卻讓太後十分不安。她知道這個位置應該是她的情人多爾袞的,不是皇上的長子豪格的,豪格領兵打仗還夠格,根本就不能掌管好江山社稷。出家十幾年的福佑就更不能和皇權有任何瓜葛。出家人以善為本,哪裏有人造反了也舍不得殺,哪個大臣有不臣之心了他也舍不得處置,還有什麽皇威可言?誰當皇帝福佑都不夠格!可是太宗皇帝為什麽能想到他?這裏邊就有說道了。
其實當時隻是皇太極一時的氣憤,有人說福佑不是他的兒子,那麽他就把皇位讓給這個兒子,證明他是龍種,是有當皇帝的條件的。
用現代的話說,太後是個政治家,她考慮問題跟平常人是完全不同的。福佑沒有當上皇上,不等於他不想當皇上,也不等於他就沒有當皇上的才幹。或許就是在蟄伏,等待時機呢。
現在,她對王爺是很忌憚的,她可以在皇上麵前說任何人的不好之處,但是不能說瑞王爺如何如何,說了兒子就會和她翻臉!王爺的存在如同一枚堅硬的刺紮在太後的喉頭,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和瑞王爺、佟氏打了多年的交道,也沒有從心裏拔去這顆刺。
現在,瑞王爺主動在皇上麵前提起要經商賺錢送進國庫,幫助皇帝,在別人看來這是天大的恩惠。可是太後就覺得裏麵的事很不簡單,哪有拿著自己的錢去賺錢然後交給皇上的?
太後就在慈寧宮想啊想的,想著怎樣把瑞王爺帶迴來的財產全部繳械過來歸自己支配,想著他究竟有多少財產、從異域都帶來迴來什麽了。雖然金剛石的事剛剛落幕,事實證明那的確不是金剛石。太後也還是不甘心。
幾天後,福晉又被太後“請”來慈寧宮,見禮之後,太後親切地說:“繡兒啊,你們府上還真是藏龍臥虎啊。”
福晉嚇了一跳,太後跟人說話從來都是有的放矢。趕忙一副誠惶誠恐的表情:“太後您的意思是……”
“嗬嗬嗬,看你嚇的。本宮是說啊,瑞王爺娶的這個小女人不簡單呢。本宮就以為瑞王爺娶她是進府生孩子的,哪裏想到人家還有那麽大的本事和財力。”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
得到眼線的消息,鄂貴妃滿意地彎了彎嘴角,心說:“老虔婆,你終於有把柄在我手上了!讓你沒事就損我幾句,動不動就在眾位妃嬪麵前下我的麵子,看我怎麽收拾你!”
太後確實瞧不起董鄂妃,盡管她自己做得也不怎麽樣,但是她是為了兒子的江山社稷,才跟小叔子暗通款曲的,很多皇室宗親和皇上的股肱大臣也都知道,情有可原。但是鄂貴妃是為了什麽?真是跟皇上愛到銘心刻骨嗎?如果皇上對她銘心刻骨,怎麽還能跟別的妃嬪生孩子?
表麵上看,鄂妃對太後那是孝敬到家了,她從來都不在皇上麵前說太後的一句壞話,甚至很多時候都是向著太後勸解皇上的,很多人都說鄂貴妃如何賢惠,如何的善解人意。但是從她進宮以後太後和皇上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並沒有得到任何緩解,裏邊難道沒有鄂妃的功勞?鄂妃很會反話正說,卻不露一絲痕跡。
“皇上,臣妾請教您一件事好嗎?”
“好好好,愛妃想問什麽?”
“內務府的人可以到民間去購物嗎?”
“當然可以。市井的很多貨物都是宮裏沒有的。內務府有專門負責采買市井貨物的人。怎麽了?”
“臣妾聽說內務府有人從一個納蘭百貨店買來的特別、特別漂亮的香囊,太後都喜歡得愛不釋手的。臣妾很想見到那個香囊,就是想照著樣子給皇上也做一個。”
這狀告的,一點痕跡都沒有。起碼鄂貴妃告訴皇上四個信息,內務府、納蘭百貨店、太後、香囊。說給皇上做一個也是真話,鄂妃的針線相當好,尤其是做香囊這類精細、纖巧的東西。
皇上笑了,抱住鄂妃,點著她的鼻子說:“你們女人都是小心眼兒,包括皇額娘,就喜歡那些漂亮精致的小玩意兒。趕明兒朕給你從額娘那裏要來就是。”
“別別別!奪人所愛不是臣妾的特長,您就給臣妾借來一用就好。臣妾照做之後馬上還給皇額娘。[]皇額娘那麽喜歡,您幹嗎非要惹老人家生氣呢。還是臣妾自己跟皇額娘說吧,要不,那個場合您替臣妾說話,其他的姐妹會怎麽想。”
“也好也好,額娘不會駁你的麵子的。”
“臣妾聽說,那個香囊上有二十幾顆金剛石呢,特別漂亮。”
“不會吧?把金剛石鑲嵌在香囊上買主會重視嗎?”
“這個隻是臣妾聽說的,您聽聽就算了。瑞王爺也不會讓自己賠錢做生意的。會不會是金剛石在異域那個地方很便宜,要麽就是……”
“是什麽你說。”
“臣妾不說了,就不說。”鄂妃跟皇上撒起嬌來,很多話要是說出來就沒味道了。鄂妃娘娘其實不但在暗示皇上,也把王爺給告了。好在皇上根本沒在意鄂妃說什麽,他的心思都在朝堂上討論的事情上。下朝就來鄂妃的寢宮,是有許多事鄂妃能勸解他,還能給他出個主意,別的妃嬪象佟妃,很是懼怕皇上,皇上麵前什麽都不敢說,皇上能喜歡才怪了。
第二天早上鄂妃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就跟太後說了自己的意思,太後說:“不是本宮不借給你,那個香囊已經燒焦了。”
鄂妃十分不解:“怎麽會呢?您這裏沒有著火的跡象啊?”
太後不高興地說:“非得慈寧宮著了大火才能燒毀香囊?一把烙鐵就解決了嘛。”
鄂貴妃眨巴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太後,不解地等待答案。
“昨天內務府的章總管從納蘭百貨店買迴來一個特別漂亮的香囊,上麵有二十多顆很象金剛石的小顆粒。本宮就想瑞王府怎麽能把金剛石鑲嵌到香囊身上就請來佟氏福晉解惑。結果佟氏用了一把燒紅的烙鐵去烙那個金剛石,一下子就化了,還把香囊給燒了。有什麽問題嗎?”
鄂妃很貼心地跪在太後麵前,一邊給她輕輕地捶腿,一邊貌似不經意地說:“臣妾也聽皇上說了那個納蘭百貨店,裏麵賣的東西都是大清沒有的,臣妾也不能出宮去買,但是也很想看看。都說那裏的貨物很精致,也聽說香囊上麵還鑲嵌了金剛石。就想照樣給皇上做一個佩戴。”
“本宮手裏的香囊是內務府的人剛剛送給本宮的,你怎麽這麽快就知道了?消息很靈通嘛。太後抓住了鄂妃說話的漏洞緊緊追問起來“臣妾也是聽說的。”
“聽誰說的?”
鄂妃還是很急智的,笑笑說:“臣妾去禦花園散步看見佟福晉主仆路過,就問過走佟福晉身邊的嬤嬤怎麽這麽早進宮,嬤嬤說是太後您問香囊的事。”
雖然漏洞百出,太後也不想追究了,畢竟是兒子的愛寵,得罪太狠也不好,表麵一團和氣才合適。
太後再次提起瑞王府的香囊,心裏想著就不是金剛石的也賣便宜了,就算那個什麽燙鑽不值錢,上麵的繡花和福字那可是正宗的蘇繡啊,大清的社會對繡品還是很珍視的,特別是蘇繡,一幅做旗袍的蘇繡要付幾十兩銀子。就是香囊很小,也是兩麵繡花的,怎麽也得賣一二兩銀子吧?二百文就賣了,太隨意了吧?
雲兒正在練習跟藍藍學過的寫意花鳥畫的筆法、墨法,接連打了三個噴嚏。雲兒在異域住了一年,雖然觀念上改變了不少,但是頭腦裏還有很多大清人的迷信思想,對陪著自己的魚兒說:“誰背後罵我了,一大早就打噴嚏。可別是感冒了,我兒子女兒還要吃我奶呢。”
魚兒連想都沒想就說了:“背後罵您的就隻有鬟兒了。”
王爺福晉和雲兒做夢都想不到,府上的生意還沒正式開始,一個香囊就被別人給惦記上了。這個障礙不是來自經商對手,也不是地痞流氓的搗亂,而是來自經商的受益者太後!
太後很精明,精明到把別人都當傻子看。王爺說想給國庫添銀子,不要皇上的一文錢當本錢,任何人都應該把王爺的想法當成是高境界的行為。但是太後的想法就不一樣,她認為經商是王爺自己求來的差事,把王爺為國分憂、為皇上分憂當成閑勁難忍,是怕失了皇上的榮寵。也許,人的地位決定人的思想?太後看問題一直是把她兒子的江山、龍椅放在第一位,那把龍椅也是她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太後的依仗,母因子貴嘛。但是如果做過了,把自己看得過於重要而拿別人的生命當墊腳石、當草芥,就是失去人心的時候。上天對人間的統治者也不是一味地姑息吧?要不秦始皇怎麽會二世而亡?
太後也知道瑞王爺不僅僅是皇上的大臣,還是救過皇上生命的兄長,是皇室宗親,不能說奪爵就奪爵,說殺就殺的。皇上的同父異母兄弟有十來個,在世的也有六七個,還有堂兄、親侄兒、堂侄兒,加在一起也有二十多位。如果皇上和太後做出傷了他們心的事,以後皇上就會眾叛親離。太後是不會做為兒子得罪人的傻事的,當然了,真有圖謀不軌、謀權篡位的就絕對不能姑息。
太後真是有點把握不好如何對待王爺了。他給皇上賺錢是好事,但是僅僅是給皇上賺錢就沒有其他目的?
太後從科爾沁大草原到了盛京,嫁給當時的滿人大汗皇太極,就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在權力的刀尖上打滾,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時間長了就體會到權力帶給她的快感和征服欲。高高在上的日子怎麽也好過伏低做小,於是她就放不下權力了,生怕失去它。當她知道丈夫曾經有意把皇位的繼承人給了出家十幾年的次子福佑,雖然那會子順治皇帝連個影子還沒有,卻讓太後十分不安。她知道這個位置應該是她的情人多爾袞的,不是皇上的長子豪格的,豪格領兵打仗還夠格,根本就不能掌管好江山社稷。出家十幾年的福佑就更不能和皇權有任何瓜葛。出家人以善為本,哪裏有人造反了也舍不得殺,哪個大臣有不臣之心了他也舍不得處置,還有什麽皇威可言?誰當皇帝福佑都不夠格!可是太宗皇帝為什麽能想到他?這裏邊就有說道了。
其實當時隻是皇太極一時的氣憤,有人說福佑不是他的兒子,那麽他就把皇位讓給這個兒子,證明他是龍種,是有當皇帝的條件的。
用現代的話說,太後是個政治家,她考慮問題跟平常人是完全不同的。福佑沒有當上皇上,不等於他不想當皇上,也不等於他就沒有當皇上的才幹。或許就是在蟄伏,等待時機呢。
現在,她對王爺是很忌憚的,她可以在皇上麵前說任何人的不好之處,但是不能說瑞王爺如何如何,說了兒子就會和她翻臉!王爺的存在如同一枚堅硬的刺紮在太後的喉頭,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和瑞王爺、佟氏打了多年的交道,也沒有從心裏拔去這顆刺。
現在,瑞王爺主動在皇上麵前提起要經商賺錢送進國庫,幫助皇帝,在別人看來這是天大的恩惠。可是太後就覺得裏麵的事很不簡單,哪有拿著自己的錢去賺錢然後交給皇上的?
太後就在慈寧宮想啊想的,想著怎樣把瑞王爺帶迴來的財產全部繳械過來歸自己支配,想著他究竟有多少財產、從異域都帶來迴來什麽了。雖然金剛石的事剛剛落幕,事實證明那的確不是金剛石。太後也還是不甘心。
幾天後,福晉又被太後“請”來慈寧宮,見禮之後,太後親切地說:“繡兒啊,你們府上還真是藏龍臥虎啊。”
福晉嚇了一跳,太後跟人說話從來都是有的放矢。趕忙一副誠惶誠恐的表情:“太後您的意思是……”
“嗬嗬嗬,看你嚇的。本宮是說啊,瑞王爺娶的這個小女人不簡單呢。本宮就以為瑞王爺娶她是進府生孩子的,哪裏想到人家還有那麽大的本事和財力。”
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