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宮下奈都
什麽時候讀辻村深月?
我顫抖著,總是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這文章是怎麽迴事?以如此鮮活、緊張、激烈、致密的文章所描寫的這篇故事、這個世界。充滿了幾乎過度的作為,卻勁道十足,還有與這千迴百折地發展的文章個性完全契合的物語世界。
《太陽坐落之處》從距離東京搭車約兩小時的f縣高中的同學們,在十年後舉辦的同學會場麵揭幕。鄉下小鎮的高中生們——現在分別在故鄉與東京兩地生活的前高中生們,每一個各有各的純真、熱情、愛意、憧憬與矜持,也因此潛藏著嫉妒、孤獨、焦慮與惡意。
同學當中的一個,現在成了當紅女星kyoko,功成名就。以不斷缺席同學會的她為中心,描寫了幾名同學的高中時代與現在。
即使同處一問教室,看到的景色也截然不同。島津有島津的故事,她們也有她們的故事。
五名敘述者都活在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裏。對任何人而言,自己的故事主角都應該是自己,然而由於某些差錯,卻會連這樣的事實都變得巍顫不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因為別人而罩上陰影。輕怱大意不得。不知道什麽才是真的。仔細想想,無時無刻都是如此。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是假的。可是從那邊看來,那邊才是真的,這邊才是假的。漸漸地,假的想要變成真的,一下正,一下反,又變成正,又變成反。眼花繚亂,無聲無息地翻來覆去,倏怱迴神,連成一條完美的環。
要活在那個環中,是多麽迫切而拚命的一件事:而要順利存活下來,又是多麽辛苦的一件事,這些令人刻骨銘心,感同身受。讀著的我,還有被讀的我,不知不覺間渾然一體,令人滿身冷汗。懷著不知道什麽才是真實的思緒,陷入鮮活的登場人物心理,胸口好苦。
若說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件,或許會引來誤會,但至少這個故事裏沒有殺人、自殺,也沒有與死者的邂逅。即使如此,擾人心緒的故事仍接連呈現在眼前。太令人感同身受的、教人不忍逼視的思春期少年少女們。他們/她們的言行舉止是如此地切身,令悸動益發劇烈。
可是我感到訝異。我沒有應該要有的記憶。我的高中時代,有過如此戲劇性的事件嗎?沒有。沒有記憶。明明沒有記憶,卻懂。陷入曾身曆其境的錯覺。
說出聲來的瞬間,開門之前空無一物的場所明確地建構出故事,溯及過往,萌生出期待。
這部作品是在《別冊文藝春秋》二〇〇八年一月號至十一月號連載的。當時我讀了刊登第二章的五月號,興奮難耐,去信編輯:
「我剛讀完別冊文藝春秋五月號,辻村深月的《太陽坐落之處》實在太棒了,我肩膀起伏喘息不止,好想把這樣的興奮跟別人分享。思春期的心情、延續至今的心情的表裏,驚濤駭浪與小波瀾,這一切都真實得讓人心痛,而且還安插了許多的詭計,讀著讀著,我完全折服了。」
當時的興奮,我現在依然記得一清二楚。我這人鮮少會寄出感想。不過內容的細節我已經不記得了。接下來大概是這樣:
「主角們的第一段插曲是小學四年級,這也令我心頭一驚。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兒子,心想:他已經是這種年紀了啊。」
我在信箱裏的寄件備份匣中看到這一段,平時的疑問湧上心頭。什麽時候讀辻村深月才是最好的?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重疊在一起讀,心痛不已的我,懂得小學四年級的心情,也懂得高中生的心情,亦懂得舉辦同學會時的二十八歲心情。還有,我也懂得小學四年級生的父母心情,也可以說就快懂得高中生父母的心情了吧。
說到令我興奮不已,不由自主要寄出感想信的第二章。這一章由座號一號裏見紗江子的觀點來描述,是關於她與男女朋友之間的故事。然後kyoko牽涉其中。
開頭從我提到的小學四年級生的場麵開始。屏息讀著,漸漸被拉進裏麵,忍不住跟著一同憤怒、流淚。她那熱辣辣的高中時代還有現在,實在是太過濃密,令人腦袋和胸口陣陣發疼。然後到了最後,緊握的拳頭鬆開,一樣忍不住跟著一起哭泣。拍案叫絕。一麵展現銳利如懸疑小說般的鋪陳,卻讓人絕對無法輕鬆自在地往下看。多麽濃密的文章啊。天羅地網般的緊張感。每迴我都從書中抬起頭來,卻也無法逃離書中,隻能用自己的腳在故事周圍踱來踱去,不由得按住胸口心想:啊啊,我也是這樣,是這種模樣。當中看不見作者的投影。我完全把它當成登場人物的、還有我自身的故事來讀。
然後我發現了。這篇故事裏幾乎沒有大人。尤其是登場人物的父母或老師,也就是沒有他們的監護人登場。他們排除了監護人,活在沒有監護人的世界裏。沒錯,我也再深不過地了解那就是他們的世界。
他們活在除了自己以外無人能夠插手、誰也拯救不了的地方。那太過真實而令人心痛。如果我也在這個班級,或是我的孩子們在這個班級的話——一定無法向外界的任何人求救。隻能共處閉塞的場所和時間,相互傷害著活下去。況且是要從什麽事物拯救、幫一把呢?正因為看不見,所以隻能不斷地在胸中作痛下去。
這個班級即使實際上不存在,也到處都有類似的班級,許多肖似這些孩子的孩子們埋名隱姓,悄悄地屏息潛伏著。加油,我想對他們說。加油,活下去。即使不想受傷,用堅硬無比的鎧甲包裹著全身,被別人牽著鼻子耍得團團轉,總有一天一定,不,太陽已經升上那裏了。
故事朝最終章邁進。應該登上舞台的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脫離了。比過去同班的高中生時期更成長了一輪的成人的他們,心中仍隱藏著混沌漆黑的事物,或是成功地從相互連係的地方解放自己,或是雖然搖擺不定,仍找到自己該前進的道路,揚帆前進。踏上自己的道路。
從這裏歲數再成長一輪時,他們會是什麽模樣?有些人可以預料一定會變得如何,但也有些人完全無法想像。他們已經活在我的心中了。年紀大了他們兩輪的我,祈禱他們能夠在掙紮中得到心靈的平靜,同時卻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不論成長到幾歲,獲得了什麽,失去了什麽,都是一樣。
我從連載的時候就每期必讀,不過出版單行本後重新看過,又有了一些發現。我一直認為第二章非常出色,但第一章就已經震撼了我。座號二十二號半田聰美觀點的這一章,我打從心底與她共鳴。當然,裏見紗江子的第二章一樣深得我心。但人似乎會在不同的時候,對不同的地方產生共鳴。先前明明對半田聰美過度的自我意識感到可怕與破滅,然而再次重讀,卻又感覺到希望的曙光。我明確地感覺到她也揚帆啟航了。不是隻有逃離高中時代的束縛才算前進。半田聰美看似逃離了kyoko,但其實也可視為是與kyoko建立起新的關係。
對了,雖然有點多餘,但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第一章與第二章的敘事者,半田聰美(satomi)
本書出版文庫本時,連載時還是小學四年級生的兒子,現在已經是國中生了。他會拿起這本書,
也隻是時間問題吧。我不會刻意想讓兒子讀它,不過總有一天他會讀到吧。然後肯定會戰栗不已吧。
身為母親,我幾乎沒有什麽可以幫他的,但是這篇故事的感想,我倒想和他聊聊。
什麽時候讀辻村深月?
我顫抖著,總是忍不住思考這個問題。這文章是怎麽迴事?以如此鮮活、緊張、激烈、致密的文章所描寫的這篇故事、這個世界。充滿了幾乎過度的作為,卻勁道十足,還有與這千迴百折地發展的文章個性完全契合的物語世界。
《太陽坐落之處》從距離東京搭車約兩小時的f縣高中的同學們,在十年後舉辦的同學會場麵揭幕。鄉下小鎮的高中生們——現在分別在故鄉與東京兩地生活的前高中生們,每一個各有各的純真、熱情、愛意、憧憬與矜持,也因此潛藏著嫉妒、孤獨、焦慮與惡意。
同學當中的一個,現在成了當紅女星kyoko,功成名就。以不斷缺席同學會的她為中心,描寫了幾名同學的高中時代與現在。
即使同處一問教室,看到的景色也截然不同。島津有島津的故事,她們也有她們的故事。
五名敘述者都活在以自己為主角的故事裏。對任何人而言,自己的故事主角都應該是自己,然而由於某些差錯,卻會連這樣的事實都變得巍顫不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人生,因為別人而罩上陰影。輕怱大意不得。不知道什麽才是真的。仔細想想,無時無刻都是如此。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是假的。可是從那邊看來,那邊才是真的,這邊才是假的。漸漸地,假的想要變成真的,一下正,一下反,又變成正,又變成反。眼花繚亂,無聲無息地翻來覆去,倏怱迴神,連成一條完美的環。
要活在那個環中,是多麽迫切而拚命的一件事:而要順利存活下來,又是多麽辛苦的一件事,這些令人刻骨銘心,感同身受。讀著的我,還有被讀的我,不知不覺間渾然一體,令人滿身冷汗。懷著不知道什麽才是真實的思緒,陷入鮮活的登場人物心理,胸口好苦。
若說沒有發生什麽特別的事件,或許會引來誤會,但至少這個故事裏沒有殺人、自殺,也沒有與死者的邂逅。即使如此,擾人心緒的故事仍接連呈現在眼前。太令人感同身受的、教人不忍逼視的思春期少年少女們。他們/她們的言行舉止是如此地切身,令悸動益發劇烈。
可是我感到訝異。我沒有應該要有的記憶。我的高中時代,有過如此戲劇性的事件嗎?沒有。沒有記憶。明明沒有記憶,卻懂。陷入曾身曆其境的錯覺。
說出聲來的瞬間,開門之前空無一物的場所明確地建構出故事,溯及過往,萌生出期待。
這部作品是在《別冊文藝春秋》二〇〇八年一月號至十一月號連載的。當時我讀了刊登第二章的五月號,興奮難耐,去信編輯:
「我剛讀完別冊文藝春秋五月號,辻村深月的《太陽坐落之處》實在太棒了,我肩膀起伏喘息不止,好想把這樣的興奮跟別人分享。思春期的心情、延續至今的心情的表裏,驚濤駭浪與小波瀾,這一切都真實得讓人心痛,而且還安插了許多的詭計,讀著讀著,我完全折服了。」
當時的興奮,我現在依然記得一清二楚。我這人鮮少會寄出感想。不過內容的細節我已經不記得了。接下來大概是這樣:
「主角們的第一段插曲是小學四年級,這也令我心頭一驚。我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兒子,心想:他已經是這種年紀了啊。」
我在信箱裏的寄件備份匣中看到這一段,平時的疑問湧上心頭。什麽時候讀辻村深月才是最好的?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重疊在一起讀,心痛不已的我,懂得小學四年級的心情,也懂得高中生的心情,亦懂得舉辦同學會時的二十八歲心情。還有,我也懂得小學四年級生的父母心情,也可以說就快懂得高中生父母的心情了吧。
說到令我興奮不已,不由自主要寄出感想信的第二章。這一章由座號一號裏見紗江子的觀點來描述,是關於她與男女朋友之間的故事。然後kyoko牽涉其中。
開頭從我提到的小學四年級生的場麵開始。屏息讀著,漸漸被拉進裏麵,忍不住跟著一同憤怒、流淚。她那熱辣辣的高中時代還有現在,實在是太過濃密,令人腦袋和胸口陣陣發疼。然後到了最後,緊握的拳頭鬆開,一樣忍不住跟著一起哭泣。拍案叫絕。一麵展現銳利如懸疑小說般的鋪陳,卻讓人絕對無法輕鬆自在地往下看。多麽濃密的文章啊。天羅地網般的緊張感。每迴我都從書中抬起頭來,卻也無法逃離書中,隻能用自己的腳在故事周圍踱來踱去,不由得按住胸口心想:啊啊,我也是這樣,是這種模樣。當中看不見作者的投影。我完全把它當成登場人物的、還有我自身的故事來讀。
然後我發現了。這篇故事裏幾乎沒有大人。尤其是登場人物的父母或老師,也就是沒有他們的監護人登場。他們排除了監護人,活在沒有監護人的世界裏。沒錯,我也再深不過地了解那就是他們的世界。
他們活在除了自己以外無人能夠插手、誰也拯救不了的地方。那太過真實而令人心痛。如果我也在這個班級,或是我的孩子們在這個班級的話——一定無法向外界的任何人求救。隻能共處閉塞的場所和時間,相互傷害著活下去。況且是要從什麽事物拯救、幫一把呢?正因為看不見,所以隻能不斷地在胸中作痛下去。
這個班級即使實際上不存在,也到處都有類似的班級,許多肖似這些孩子的孩子們埋名隱姓,悄悄地屏息潛伏著。加油,我想對他們說。加油,活下去。即使不想受傷,用堅硬無比的鎧甲包裹著全身,被別人牽著鼻子耍得團團轉,總有一天一定,不,太陽已經升上那裏了。
故事朝最終章邁進。應該登上舞台的同學們,一個接著一個脫離了。比過去同班的高中生時期更成長了一輪的成人的他們,心中仍隱藏著混沌漆黑的事物,或是成功地從相互連係的地方解放自己,或是雖然搖擺不定,仍找到自己該前進的道路,揚帆前進。踏上自己的道路。
從這裏歲數再成長一輪時,他們會是什麽模樣?有些人可以預料一定會變得如何,但也有些人完全無法想像。他們已經活在我的心中了。年紀大了他們兩輪的我,祈禱他們能夠在掙紮中得到心靈的平靜,同時卻也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不論成長到幾歲,獲得了什麽,失去了什麽,都是一樣。
我從連載的時候就每期必讀,不過出版單行本後重新看過,又有了一些發現。我一直認為第二章非常出色,但第一章就已經震撼了我。座號二十二號半田聰美觀點的這一章,我打從心底與她共鳴。當然,裏見紗江子的第二章一樣深得我心。但人似乎會在不同的時候,對不同的地方產生共鳴。先前明明對半田聰美過度的自我意識感到可怕與破滅,然而再次重讀,卻又感覺到希望的曙光。我明確地感覺到她也揚帆啟航了。不是隻有逃離高中時代的束縛才算前進。半田聰美看似逃離了kyoko,但其實也可視為是與kyoko建立起新的關係。
對了,雖然有點多餘,但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第一章與第二章的敘事者,半田聰美(satomi)
本書出版文庫本時,連載時還是小學四年級生的兒子,現在已經是國中生了。他會拿起這本書,
也隻是時間問題吧。我不會刻意想讓兒子讀它,不過總有一天他會讀到吧。然後肯定會戰栗不已吧。
身為母親,我幾乎沒有什麽可以幫他的,但是這篇故事的感想,我倒想和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