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攜美逛三清觀廟會


    早餐過後,走出了餐廳,張遠誌問三大蓋世美女,說道:“我的三位老婆大人,呆在家裏實在悶得慌。今天我們到什麽地方去玩呢?”


    馮雅麗想了想,說道:“我們今天去玄妙山三清觀看看好嗎?今天是難得的一次廟會,去三清觀虔誠的參拜三清尊神,每人許下一個人生最美好的心願,不許說破。今天是三清觀重大的節日,不但有各種表演,晚上還有焰火煙花,燈舞遊行。”


    張遠誌哭喪著臉,說道:“你們拉我去看熱鬧是假,高消費買東西是真。總算找到一個冤大頭替你們出錢了。”


    馮雅麗嗔道:“別說的那麽難聽,弄得我們靠攏你都是貪圖金錢似的。如果你不想去的話也沒關係,你不去我們照樣可以去,你不去我們照樣可以玩得風風光光。是你覺得呆在家中孤單寂寞,不知道這一整天可以做些什麽。要我們陪你找個好玩的地方去玩玩。請你務必搞清楚,是你要我們陪你去玩,而不是我們纏著你要你帶我們去玩。”


    “我是說著玩的呢,其實我也非常想到玄妙山三清觀去好好看看,還愣著什麽,三位老婆大人,我們走吧。”張遠誌笑著說。


    三清為道家哲學“三一”學說的象征。《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由無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氣,由元氣化生陰陽二氣,陰陽之相和,生天下萬物。第十四章又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一。”認為一化為三,三合為一,“用則分三,本則常一。”後來道教以此衍化出居於三清勝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體係中位為最尊。


    三清,即道教體係中地位最高的三位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遍布中國各地的道教殿堂多稱為“三清觀”。


    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也是道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曆代神仙通鑒》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並無“元始天尊”的說法。在中國神話傳說中也無來曆可尋。關於元始天尊的名稱,《曆代神仙通鑒》說:“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地之氣也。”認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


    上清靈寶天尊的位置僅次於元始天尊,《真靈位業圖》中稱其為“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唐宋以來稱之為“太上道君”的較為普遍,然而近代一般都稱之為“靈寶天尊”。對於靈寶天尊的來曆,道教典籍中也不太明確,有人認為是從太上老君衍化而來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托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陰陽初分”,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日為靈寶天尊的聖誕。


    太清道德天尊在道教最高神三清中位居第三,位在大赤天太清境,為玄氣所成。他的地位雖不及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神,卻是最早作為道教始祖而被人們廣泛熟悉的尊。然而,他最早卻不是以神的身份出現的,而是人,他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哲學家——老子,也就是由他衍化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因其著有五千言《道德經》被稱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張遠誌和三位蓋世美女出了別墅,剛好開來一輛前往玄妙山三清觀的公交車,剛好停了下來,四人隨即上了公交車。座位已經沒了,三人隻能站在公交車裏。不到二十分鍾就開到了玄妙山三清觀。今天是一個規模隆重的廟會,雖然接近中午,依然是人山人海。一眼望去,烏烏央央人頭攢動,根本走不動。慢慢地隨著人流走到山門,買了門票向山上爬去。


    因其依地勢建在黃土山坡上,三麵蕩空,局勢高峻,所有建築皆依山勢而上下,隨地形而高低,高下懸絕。


    三清觀門前有巨大的磚砌影壁,高約兩丈,長有三丈,正南麵紅底黑字,為“道教叢林”四個大字。山門上懸掛有“三清觀”的匾額,門內一片綠蔭,東西兩側各有一株需三人合抱的“響天楊”,繞過前殿,還有一棵存活了一千多年的蟠龍鬆。正殿內供有三清神像,其中上清為元始天尊,太清為太上老君,玉清為通天教主,兩側還有四天師站像。東側的配殿中則供有三宵娘娘神像,分別為雲宵、碧宵、瓊宵三姐妹。


    三清觀四周林木茂盛,蒼翠欲滴,寧靜幽遠,溪河環繞,泉水叮咚,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景觀“一洞天”,“蛟龍洞”,“朝天門”,“石烏龜”等,給人以幽清、灑脫、然世外的感受。


    三清觀的前麵是一座叫做三佛寺的佛寺。


    三佛寺雖然坐落在三清觀前麵,但香火卻遠遠不及後麵的三清觀的香火旺盛。


    玄妙山本來就是道教名山,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觀有上百座。


    玄妙山的三佛寺的創辦者黑-蓮-法-王是個佛門敗類,黑-蓮-法-王原來在天倫市的一座佛教名山普渡山三佛寺出家。黑-蓮-法-王因為犯戒被逐出普渡山三佛寺,來到道教名山玄妙山,為了挑撥離間佛道兩家,故意在三清觀的前麵創辦了三佛寺,至今不足五十年。年已七旬的佛門敗類黑-蓮-法-王至今依然是三佛寺的住持方丈。黑-蓮-法-王和他沒下的弟子多行不義,在佛道兩門製造謠言,破壞佛道共榮的大好局麵。有不少正派的僧道誤信讒言,互相攻擊。


    在天倫市的一座佛教名山普渡山的正派三佛寺因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佛像而得名。三尊佛像坐姿正視前方,寺名由此而得,時至今日山體間坐佛依然神態安詳。這個由佛門敗類黑-蓮-法-王創辦的三佛寺,簡直和將他驅逐出門的三佛寺的建構一模一樣。占地麵積,寶殿等等,都是一模一樣。三佛寺剛剛建成的那年,來到這裏的香客不知內情,大多誤認為這裏的三佛寺是佛門聖地,但後來終於知道這是一個佛門敗類打著佛的旗號創辦的,從此之後,來這裏的香客就少得可憐了。


    作為道教名山的整個玄妙山,隻有這一座由一個佛門敗類打著佛的旗號創辦的三佛寺。這座三佛寺雖然也和正修的三佛寺一樣塑有三尊佛像,但其教義卻是和正信佛法截然相反的,這座所謂的三佛寺隻是打著佛號創辦,實際是個邪修的場所,而絕非佛教聖地的三佛寺。佛說不要殺生,黑-蓮-法-王說要殺生。佛說舍生成佛,黑-蓮-法-王說殺生成佛。黑-蓮-法-王偽造佛經上百部,正信佛法都是懲惡揚善的,黑-蓮-法-王偽造的上百部佛經,恰恰相反,完全背離了佛陀的教義,宣揚眾生都要有一顆貪婪的心,在平時要多做一些舍人利己的事,必要的時候不惜殺生,和正-信-佛-法相抗衡。玷汙佛門的清譽。香客是佛道兩家寺廟的衣食父母,因為沒有香客,這座邪-修的三佛寺就如同斷了血脈一樣,靠坑、蒙、拐、騙、搶、偷、燒-殺、yin-掠,使出種種卑-劣-下-流的手段,來弄到一些金錢,維持寺院內僧人的活命。在這個邪修的寺院裏出家的都是邪惡的僧人。黑-蓮-法-王在三清觀前蓋佛寺,意圖阻斷三清觀的財路,讓觀眾的道士都吃不上飯,但來這裏的香客幾乎根本看都不看這個由佛門敗類創辦的和正信佛法背道而馳的、打著佛的旗號,實則是個邪-修-場所的三佛寺,三清觀的香火並未因此而有所減少。


    黑-蓮-法-王會使神-通-法-力,能唿風喚雨,多次使用神-通-法-力,妄圖毀掉後麵有著上千年曆史的三清觀。道書上說:有生於無,無能勝有。有屬於動,無屬於靜,靜能克動。神-通-法-力屬於有,屬於動,三清觀的道士們大多數雖然也都會神-通-法-力,但卻並不使用神-通-法-力,而是遵循大道,以靜克動,以無勝有。一次次不顯神-通,以不變勝萬變,戰勝了黑-蓮-法-王和他的邪修弟子門的神-通-法-力。


    張遠誌和三大蓋世美女下了公交車,看都不看這個由佛門敗類創辦的臭名昭彰的三佛寺,三大蓋世美女將張遠誌簇擁在中間,直接朝後麵的三清觀走去。


    一男三女還沒走進三清觀,忽見一團墨綠色的詭異蓮花雲從天而降,一個身著墨綠色袈裟的老僧徐徐下落,令這一男三女倍感詫異的是,這老僧居然不奔三佛寺而去,卻直奔後麵的三清觀而去。


    由於三人出的時間比較晚,雖然三清觀離張遠誌的家比較近,但還是直到中午才來到。各式攤子已經擺到了三清觀城門外頭,上空是飛來飛去的機關船和飛艇,還飄著各種彩帶。穿著各異的女人在天空飛來飛去。三清觀占地麵積很大,占地3萬多平方米,建築輝宏,全部雕花鏤刻,米紅細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氣,被尊為南宗道教祖庭之一,更是整個玄妙山的道觀祖庭。整個玄妙山上百座大大小小的道觀都受三清觀的統領。


    三人從三清觀的東天門進入,剛以進入三清觀,張遠誌就覺得周圍古色古香的高樓林立,占地麵積達八十多萬平方米。


    張遠誌和許芙蓉、皇甫蒨蒨、馮雅麗三大美女擠進如潮的人流,在如潮的人流之間穿梭,在四人身邊到處都是看不盡的熱鬧,地麵上是看不盡的攤子和雜耍,舉目望去,也有在頭頂的高處飛來飛去的進行各種精彩表演的女子雜技團。到處都是看不盡的繁華和喧囂,不知為何,自從看見那個從雲端裏落下的老僧進了道教聖地三清觀,張遠誌就知道那老僧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那老僧闖進三清觀必定要展開一場慘無人道的殺戮,不知有多少生靈要被那老僧荼毒。走在人群中的張遠誌對三清觀憂心忡忡,沿路不管看到多少美麗的景色都是那樣的無動於衷,實在無法振作起精神來。張遠誌不知道三清觀的道士能否對付得了這個來尋釁滋事的老僧。那些善良無辜的平民百姓自然也無法避免要被殺戮的命運,可悲的是,他們並不知道死亡已經一步步逼近自己。


    從外表上看來,三清觀內暫時還沒有看出什麽異樣,一切都是照舊那樣的繁華、喧鬧。那老僧應該還沒有行動。


    張遠誌在心裏虔誠的向三清尊神祈禱,默默的為那些無辜的來參加廟會的香客許願,祝福那些無辜的來參加廟會的香客們都能在虔誠的參拜三清尊神之後,能得到三清尊神的保佑,在這裏開開心心的賞玩美景,陶冶情操,平平安安的迴去。但願這個老僧不要在今天在三清觀對那些無辜的香客們下手,等今天的廟會結束,明天再行動。


    許芙蓉來過三清觀很多次,張遠誌這次是來三清觀的第二次,五歲那年曾經和父母來過這裏參拜三清尊神許願過一次,一晃十好幾年下去了,兒時來過這裏的記憶已經差不多沒痕跡了,加上這幾年三清觀擴建,總的來說,張遠誌對這裏的地理環境還比較陌生。


    張遠誌小時候來過,記得三清觀裏有玉皇宮,就問許芙蓉玉皇宮在那個方向。整個三清觀是個富麗堂皇的道教建築群,就像個人間皇宮一樣,按照道教典籍,建造了三十六重天。”


    三十六重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據宋代張君房編撰的《雲笈七籙》卷二十一“天地部”稱,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故名三十六重天,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分別為:


    (一)太皇黃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舉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稱為欲界。


    (七)虛無越衡天,(八)太極蒙翳天,(九)赤明和陽天,(十)玄明恭華天,(十一)耀明宗飄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虛明堂曜天,(十四)觀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慶天,(十六)太煥極瑤天,(十七)元載孔升天,(十八)太安皇崖天,(十九)顯定極風天,(二十)始黃孝芒天,(二十一)太黃翁重天,(二十二)無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樂天,(二十四)無極曇誓天,此十八天合稱為色界。


    (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淵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寵妙成天,(二十八)秀樂禁上天,此四天合稱無色界。


    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合稱為三界,共計二十八天。


    三界之上又有四種民天:(二十九)無上常融天,(三十)玉隆騰勝天,(三十一)龍變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賈奕天。(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餘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稱三清天。


    三十六為最高一層,稱大羅天,與三清境合稱為聖境四天。三界、四梵天、聖境四天共計三十六重天。


    三十六重天分東西南北四方,有三十六位天帝,叫做四方三十六天帝。三十六天帝之一至十二天帝,在“高上玉清之上”,“高虛玉清之中”、“玄虛玉清之下”為“玉清聖境十二天帝”;十三至二十四天帝,在“虛皇上清之上、中、下”為“上清真境十二天帝”;二十五至三十六天帝,在“虛無太清之上、中、下”為“太清仙境十二天帝。”


    二是以大羅天、三清天和四方三十二天或四梵三界三十二天組成的三十六天。其天帝:“東方八天帝、南方八天帝、西方八天帝、北方八天帝,及中央四天帝,昊天金闕玉皇上帝,先天聖祖長生大帝,紫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此三十六天帝位列“大羅天”、“三清天”之天帝。三十六天上帝,昊天玉皇上帝總領先上中天三帝,泊四方三十二天帝。


    東方九天帝,分別為:玉宸梵瑤天帝,紀樂元須天帝,抱素衝寂天帝,上化重空天帝,九光空素天帝,朱極靜修天帝,曲照含離天帝,祟仁德修天帝,龍胎曜華天帝。


    南方九天帝,分別為:粹華無鎮天帝,道辯衝容天帝,溜廣滋元天帝,炎景耀明天帝,福應極真天帝,玉苑法持天帝,定名紫元天帝,上極思真天帝,玄龍隱羽天帝。


    西方九天帝,分別為:大無空洞九明天帝,丹迴綠鎮天帝,覺原赤玉天帝,素明慶奉天帝,皇籍度生天帝,境陽浩稱天帝,芒忽變由天帝,九疇質陽天帝,蓋車青極天帝。


    北方九天帝,分別為:中極太素天帝,太上廣化天帝,白魂英遙天帝,惠明招濟天帝,都照元陽天帝,亮極雲玄竺化靈天帝,子定平元天帝,易常究中天帝,光空百宗天帝。


    道教係統龐大,包羅萬象,三十六天帝的內涵不同,以上隻是最流行的說法。


    玄妙山三清觀就是按照最流行的說法構造了三十六天宮。三十六天宮裏包括玉皇大帝和三清尊神的居所,但道觀為了顯示玉皇大帝和三清尊神的至高無上,又在三十六天宮之外另建了玉皇宮和三清宮,作為三清觀的主殿。玉皇宮在最上,三清宮次之。


    [奉獻


    。vip中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市仙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修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修山人並收藏都市仙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