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停在郊外的一間診所前。感覺上車程大約是十五分鍾,但由於有太多事情要想,導致對於時間的感覺變得麻痹,說不定實際上花了兩倍以上的時間,也說不定正好相反,其實連一半都不到。
無論實際上是長是短,照理說他們都未移動太長的距離,但就在這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之間,景色已完全變了樣,眼前有著一整片的純白。
群山環繞,眼睛看得到的範圍內,除了診所之外看不見其他建築物。沿路孤伶伶地立著公車站牌,站牌旁邊聊備一格地擺了兩張老舊的木椅子。站牌與椅子都被厚實的雪蓋住,總覺得連公車司機都會不小心忽略。這是個難以言喻、冷冷清清的地方。
引擎熄火後,車內籠罩在寂靜之中。和泉隔了一次唿吸的空檔後,打開車門走下車,高阪與佐剃跟著照做。當腳碰到地麵時,傳來一陣爽脆的、踏到雪的感覺。徹底鏟了雪的地方隻有正麵玄關附近,寬廣的停車場中,大部分都積著一層踩下去會陷到腳踝的雪。
診所是一棟不但不美觀,甚至給人陰沉感覺的建築物。外牆彷佛是特意想和雪景融合為一的乳白色,從遠方看去就覺得輪廓模糊。自屋簷垂下的幾根冰柱,長的達一公尺以上,眼看隨時會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掉下來。
入口前的牆上有一塊寫著「瓜實診所」的招牌。進了門後,可看到一間有著三排咖啡色沙發椅的候診室。日光燈似乎壽命將盡,室內十分昏暗,反射出油亮光澤的亞麻仁油地板有著青苔般的渾濁綠色,角落放著高得和狹小室內不搭調的盆栽。
候診室裏有三名患者,都是老年人。老人們小聲談話,高阪等人來到他們身旁時,他們一瞬間看了過來,但隨即又轉迴去交談。
擔任櫃台小姐的是一名臉孔像戴著能樂麵具的三十幾歲女性。她一看到和泉便輕輕低頭,然後彷佛任務就此結束,又低下頭迴去處理文書工作。
和泉在診療室前停下腳步,要高阪進去。
「瓜實醫生有話要跟你說。」和泉告訴他。「我們待在候診室。你談完了就馬上迴來。」
高阪點點頭,然後看了佐剃一眼,佐剃的視線剛要和他交會就立刻撇開。她丟下和泉,自己先走向候診室。
一敲門,便聽到裏麵有人說:「請進。」
高阪打開門踏進診療室。從入口看去,左邊的書桌前坐著一名年約半百、看似醫生的男子。他剃得很短的頭發已經全白,眉毛與留得豐厚的胡須也一樣白,眉心刻著有如象徵苦惱痕跡的深深皺紋。高阪推測,這人應該就是院長瓜實。
瓜實從書桌上抬起頭,轉過身來。旋轉椅隨著他的動作而發出咿軋聲。
「請坐。」
高阪在病患用的椅子坐下。
瓜實上上下下打量高阪全身。這時高阪還不知道眼前的老人就是佐剃的外祖父,所以並未深入思考他的視線有什麽含意。
「你聽說了多少?」瓜實問。
高阪迴想起車上的談話迴答:「隻聽說我的腦子裏有新型寄生蟲,就是這種『蟲』讓我談戀愛又讓我變得無法適應社會。」
瓜實「嗯」了一聲,摸了摸胡須。「那個,該怎麽跟你講解才好?」他靠到椅背上歎了一口氣。「你叫高阪是吧?對於你腦子裏有未知的寄生蟲,身為宿主的人類連做決定都會受到寄生蟲影響這樣荒唐無稽的說法,你又當真到什麽地步?」
「……坦白說,我還半信半疑。」
瓜實點點頭。「我想也是,這才是正常的反應。」
「隻是,」高阪補充。「有的寄生蟲會改變人類的行動,這種說法我聽佐剃說過。所以,我認為即使這世上存在著會影響人做決定的寄生蟲,那也絕非什麽不可能的事情。隻是,聽到連我之所以無法適應社會,都可以用這一點來解釋……該怎麽說?就覺得蟲太好(注8:日本諺語,指想法太自我中心、隻考量到自己的情況。),讓我遲疑著不太敢相信……」
瓜實打斷他的話。
「不對,你錯了。不是因為蟲太好,而是蟲不好。」
他遞出一張折起來的紙。那是從報紙剪下來的新聞,日期是去年的七月二十日,標題寫著:
醫生和病患在院內自殺,疑為殉情。
上麵是這麽寫的。
「要是就這麽放著不管,你們或許也會和他們走上同一條路。」
瓜實說完這句話,從抽屜裏拿出文件交給高阪。
「這篇報導中提及的醫生,在自殺之前寄了一封郵件給我。郵件沒有標題也沒有內文,隻附上一個純文字檔。檔案的內容,是兩人從認識到殉情為止的這段期間內的信件往來紀錄。隻要看過這個,相信你可以搞懂有關『蟲』的大致情形。」
高阪放低視線,翻開接過來的文件第一頁。
*
寄件日:2011/06/10
標題:前幾天非常對不起
我是和泉,前幾天在診察中吞吞吐吐的,無法好好把事情說清楚,似乎弄得醫生一團亂,實在非常對不起。我自認為已經事先將該說的內容整理好,然而一旦來到醫生麵前,腦子就變得一片空白。下次未必就不會這樣,所以我決定先透過郵件解釋看看。我想,這樣多半會遠比直接見麵說話要來得正確又快速……
我當時想說明的是,我是經由什麽樣的來龍去脈知道甘露寺醫生的名字。突然提出一篇老論文,相信醫生會認為這個病患真奇怪,實在非常對不起。現在想想就覺得老實照時間順序說明,事情應該會變得簡單明瞭許多。對不起,我做事這麽沒要領……我打算記取教訓,在郵件中好好依照事情發生的順序述說。這會有點長,還請見諒。
起初出現的徵兆是頭痛。我記得大約是四月中旬的事。
頭痛大約持續了半個月。我本來就有偏頭痛的毛病,但還是第一次發生持續這麽久的頭痛。在這之前,我隻要吃個藥,兩、三天便會沒事。
話說迴來,當時我並未把這件事看得太嚴重,以為不是累積了太大的壓力就是患了花粉症之類的。實際上,頭痛本身的確沒什麽大不了,過了半個月左右疼痛就漸漸平息,最後完全消失。我鬆一口氣,心想那果然是暫時性的健康狀況不佳。
問題是在那之後。我的頭痛治好後過了一陣子,留意到自己的心思離不開一種奇妙的幻想。
我在區公所擔任臨時職員,平常是開車通勤。這一天我一如往常開車前往職場,經過一個路口時,我突然受到一股突如其來的莫大恐懼侵襲。我趕緊踩煞車,把車停到路肩,然後迴顧身後。
我剛剛是不是撞到人──這樣的可能性從腦海中閃過。當然,如果真有這麽一迴事,車身應該會受到強烈衝擊。就算再怎麽發呆,想也知道一定會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撞到人了。然而,我就是沒辦法不下車弄個清楚。結果,車身理所當然沒有任何凹陷或傷痕,迴顧來路上也沒有人渾身是血地躺在路上。然而,恐懼一旦產生,就一直深深留在我心中。
從此以後,不管我做什麽事,都會受到一種恐懼侵襲,好像在告訴我說:「是不是無意間傷害了他人?」例如說,走在人擠人的車站樓梯時,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下意識地把人推了下去?工作的時候,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犯下什麽重大失誤,給大家添了麻煩?與人見麵後,會下意識地擔心自己是不是說了什麽傷害對方的話?如果可以當場弄個清楚倒是還好,但如果懷抱的是一種「我是不是開車撞到人」這樣的不安,就得一直等到早上的新聞出來,我才有辦法放心入睡。感覺就好像是那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頭痛,逼得我的腦袋出毛病。
我漸漸變得不想走出家門。我害怕傷害別人,因而和別人疏遠,漸漸
變得孤伶伶一個人。我唯一能夠保持心情平靜的時刻,就是把自己關在家裏、完全不出家門的時候。
我知道這是叫做「加害恐懼」的強迫症症狀之一,純就知識上而言,我也知道強迫性障礙是一種不太有望能夠自然痊愈的疾病……然而要去精神科看診,我還是會強烈抗拒,多半是不想承認自己的心生了病吧。畢竟我從以前就自認是個意誌力堅強的女人。
然而,我又不能對此置之不理。加害恐懼症一天比一天惡化,終於來到會讓日常生活過不下去的地步。這時我編造出一個故事:「我受慢性頭痛所苦,是頭痛造成我過度神經質。」以此做為去醫院的理由,並決定先在綜合診療科就診。如果在這個階段,醫生勸我去看精神科,我是打算乖乖聽話的。
然而檢查的結果卻揭曉了意外的事實。看來我的加害恐懼症,並不是純粹的精神疾病,很可能是大腦組織病變所產生的症狀。原來我的腦子裏有寄生蟲,就是這種蟲在腦中形成病灶。
我鬆一口氣。知道體內有寄生蟲而鬆一口氣的確很怪,但我想,我大概是喜歡這個簡單明瞭的原因。一想到隻要沒有了寄生蟲,就可以擺脫那種沒有道理的恐懼,我的心就一口氣變得晴空萬裏。
然而,接下來的情形愈來愈詭異──進入實際接受治療的階段後,我受到一種不明所以的不安侵襲。這種不安的性質和先前的加害妄想不同,是一種毫無根據、無端冒出的情緒。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麽,但心中就是突然產生一種預感,覺得要是繼續接受治療、驅除了寄生蟲,我一定會後悔。
我隨便找個理由逃出醫院,再也不曾迴去看診。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瘋了。但神奇的是,我不覺得自己做錯了。我想應該是因為,當時我滿腦子都隻有自眼前恐怖逃脫的安心感。
可是之後再過一個月,疑問漸漸愈滾愈大。到頭來,那種不明所以的不安是怎麽一迴事?為什麽我會忍不住做出挺身保護寄生蟲的事?我本來很樂天地認為,等心情整理好之後,意圖自然就會揭曉,但實際上謎團卻一天比一天深,好像當時的我一時間變得不是我……
這時,我忽然想起大約一年前左右在雜誌上看過的報導。那篇報導的內容是說,有某種寄生性原蟲會對人類的個性與行動產生影響。
我循著記憶找出那篇報導,一次又一次反覆細看,連相關報導和引用的文獻也都翻找出來讀過,最後得出以下的結論。
我的大腦,已經處在寄生蟲的控製之下。
旁人也許會嘲笑我,說這是離譜的妄想。實際上這的確是病患會有的想法,和思覺失調症(精神病)患者說自己受到電磁波攻擊、思考受到別人操縱的妄想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時我也覺得,說不定隻是我腦子已經被寄生蟲啃食得亂七八糟,根本沒辦法好好思考事情。然而,腦子裏有寄生蟲存在──隻有這件事不是妄想,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覺得要懷疑自己的大腦,等知道這種寄生蟲是何方神聖之後也還不遲。
我從之前看過的論文中挑出最感興趣的一篇,查了執筆者是誰,結果發現這個人就在離老家不遠的大學醫院工作。這讓我無法不覺得是種冥冥中的安排。我便是在這樣的來龍去脈下找到甘露寺醫生。
寄件日:2011/06/11
標題:re:前幾天非常對不起
我是甘露寺,已拜讀過您寄來的郵件。原來如此,您之所以突然提到論文是有著這樣的來龍去脈。謝謝您細心說明,我才得以明白大致的情形。
那麽,我就坦白說吧,我大吃了一驚。但為了讓您了解我的震驚,我多半也得講一段有點長的故事才行。
以下所說的種種,還請您務必保密。
那是半年前的事,兩名疑似感染寄生蟲的病患被轉到我這兒來。我們就稱男性為y先生,女性為s女士。
y先生與s女士是一對年紀相差二十歲以上的夫妻,而且年紀小的是丈夫y先生,是頗為罕見的狀況。這對夫妻的感情非常好,盡管結婚已經半年以上,仍然散發出一種像是才剛開始交往的情人那般令人莞爾的氛圍。
兩人表示有慢性的頭痛,從頭部mri影像來看,可以辨識出幾處囊胞性病變。由於他們罹患腦寄生蟲疾病的可能性很高,為了確認,我從他們兩人身上抽取了腦脊髓液檢驗,並從兩人的髓液之中都驗出體長一公厘左右的寄生蟲,而且不隻一隻。
到這一步還沒有什麽問題。
但當我用顯微鏡一看,當場懷疑起自己的眼睛。從他們兩人的髓液當中采到的寄生蟲,外觀和我以前看過的任何一種寄生蟲都不一樣。蟲體呈淚滴型,前端部分有兩個吸盤。有一組看得出正在交配,兩隻蟲的蟲體結合成y字形。從特徵來說多半是屬於吸蟲,但除此之外什麽都不清楚。在長達好幾天的調查後,我做出從他們兩人身上驗出的寄生蟲乃是新品種的結論。
因為寄生部位包含大腦,治療必須盡可能慎重。對於寄生在中樞神經群的蟲不能胡亂驅除。囊胞有可能已經鈣化而不需要治療,而且,身體對治療產生發炎反應結果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反比疾病本身更重大的情形也是有的。
可是,我們也沒有時間猶豫不決。根據y先生與s女士的說法,從頭痛開始後過了一陣子,他們的心理狀態似乎也產生奇妙的變化。
兩人都說,他們對其他人的氣味敏感得不得了。以前並沒有這樣的情形,嚴格說來兩人都是嗅覺比較遲鈍的人,但隨著頭痛症狀漸漸減弱,他們對別人的體味開始感到嫌惡。而且,這種嫌惡不隻針對汗臭味或香水味,連對完全正常、甚至稱不上是氣味的氣味都會覺得不快,所以,如今和別人交流這件事,已讓他們痛苦得不得了。
兩人極為不安地問我說,寄生蟲和這種症狀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站在我的立場,現階段也隻能迴答「不知道」。因為頭部外傷造成連接嗅覺受器與大腦的嗅覺神經纖維損傷,或是因為大腦退化性疾病造成嗅覺神經本身損傷,因而導致嗅覺消失的情況,都是常見案例。然而,像他們這樣嗅覺變得過度敏銳的情形,就不是那麽容易看到。要說是副鼻腔或口腔感染造成嗅覺異常,導致他們對不值一提的氣味也會覺得不舒服,這樣的案例倒也不是不存在……但考慮到兩人都產生同樣的症狀,推測是心因性的嗅覺過敏似乎比較妥當。同時我也並未忘記,在大腦退化性疾病的初期與惡化過程中,也會發生強迫性障礙的情形。
然而──坦白說,起初我對他們兩人的精神症狀本身並不是太在意。我一直認為兩人多半罹患二聯性精神病(注9:folie à deu,意指「二人共享的瘋狂」,形容具有精神病症狀的人,將妄想的信念傳送給另一個人。同樣症狀有可能傳達給第三人甚至更多人。),但應該以驅除寄生蟲為優先。我認為隻要斬斷疾病的根源,精神症狀自然會趨緩。
然而,當我試圖著手治療,y先生與s女士就再也不到醫院露臉了。我試著主動聯絡他們,但他們找了些工作太忙或身體不舒服之類一聽就覺得是敷衍的理由拒絕來門診,而且不隻有一、兩次。看在我眼裏,覺得他們兩人好像是在保護寄生蟲。他們到底在想什麽,我完全沒有頭緒。照常理來說,要是聽到醫生說自己腦子裏有寄生蟲,應該會說什麽也要驅除才對。
而和泉小姐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我麵前。您的症狀與他們兩位的症狀有幾個相似處:輕度頭痛、逃避人際關係、抗拒治療。我不抱期望地試著檢查,結果,果然在您身上驗出和y先生與s女士的檢查結果同樣的數值。雖然不是驗出了蟲體,但研判您頭蓋骨內的寄生蟲,和他們兩位頭蓋骨內的寄生蟲是同一品種,這應該錯不了。我認為多半就是這種寄生蟲
,引發上述的精神症狀。
當然,現階段還無法做出結論。畢竟這種寄生蟲的感染者隻有三人,無法從中導出普遍的法則,也可以用一句「隻是巧合」打發掉。然而在我看來,實在不覺得這單純是命運的惡作劇。第六感告訴我,我現在正接觸到某種巨大秘密的一角。
寄件日:2011/06/11
標題:非常謝謝您!
我是和泉,非常謝謝您立刻迴信。我本來以為十之八九會被當成腦袋有問題的人說的夢話,您聽過就算了,沒想到竟能承蒙您如此細心迴答!我非常開心。
我也愈想愈覺得y先生與s女士的精神症狀,與我的症狀之間有某種關連。隻是我不曾直接見過他們兩位,所以我的直覺與其說是第六感,倒不如說是一種願望……
但既然甘露寺醫生這麽說,我想一定就是如此。我相信醫生的判斷。
六月十四日,我會去醫院拜訪。但願這次我可以不緊張,好好說話。
寄件日:2011/06/20
標題:關於第四位感染者
我是甘露寺。新品種寄生蟲的事有了進展,在此跟您報告。照慣例,本郵件的內容還請保密。
前幾天終於確定了第四名感染者,是一名叫h小姐的女性,在目前的感染者當中她是最年輕的一位。h小姐和先前的感染者一樣,是因慢性頭痛而來醫院就診,並對寄生蟲病的治療感到抗拒,逃避人際關係的傾向也很強。檢查後,同樣在她腦內發現囊胞性病變,而且進行鑒別診斷後,得出的結果顯示這就是那種新品種寄生蟲所造成的病變。另外h小姐的病例中,逃避人際關係的傾向是以視線恐懼症的形式體現。看來在症狀的顯現方式上,各個病患之間是有著個體差異。不管怎麽說,是寄生蟲造成精神症狀這一點,似乎已沒有懷疑的餘地。
令我無法理解的是,先前不曾通報過的新型寄生蟲疾病的病患,在這麽短的期間內就接連有四人來找我。據我所知,其他醫院還沒從病患身上發現同種寄生蟲的案例。另外,我診斷過的四名病患都沒有前往海外的紀錄,居住地也分散得很廣,找不到明顯的共通點。因此,關於新品種寄生蟲是經由什麽途徑寄生到他們身上的問題,現階段我連線索都還掌握不到。又或許這種寄生蟲是最近才透過某種方式被人從海外帶進國內,現在正急速擴大感染範圍。
正好提到第四名感染者的出現,對於十四日診察時和泉小姐所提的問題,我想就在這裏先做個迴覆。
從結論說起,情形正如和泉小姐所擔心的,我正用自己的身體進行新品種寄生蟲的人體實驗。隻是這與其說是為了治療病患,還不如說是出自身為學者的求知好奇心。所以嚴格說來,h小姐應該是第五名感染者。
由於感染的時間還短,現階段並未出現明顯的症狀,但寄生蟲正在我體內順利繁殖。如果我的預測正確,相信遲早會發生與和泉小姐相同的精神症狀。另外,從y先生與s女士的治療過程中,已得知要驅除這種寄生蟲,不需要進行頭部開刀手術。和既有的腦寄生蟲疾病一樣,並用阿苯達唑(albendazole)與皮質類固醇就可以有效治療,所以基本上沒有惡化成重症的可能性,還請您放心。畢竟要是連醫生自己都病倒了,可就得不償失。
隻是話說迴來,為什麽當時和泉小姐會知道我感染了寄生蟲呢?您提問時,看似明顯確信我體內有寄生蟲。是不是我有什麽從外觀便看得出來的改變呢?如果不介意,可以請您告訴我理由嗎?
寄件日:2011/06/21
標題:re:關於第四位感染者
我是和泉。知道不用擔心會惡化成重症,我總算放心了。隻是話說迴來,醫生真的好熱衷研究呢,我好佩服。不過還請您千萬要保重,不要逞強。
為什麽知道醫生體內有寄生蟲?坦白說,我也不明白為什麽。那天一看到醫生的瞬間,我就有這種感覺:「啊啊,醫生變得跟我一樣了。」
又或許是我在下意識中,讀出顯現在您表情與舉止中的細微變化,然後將從中感受到的不對勁翻譯成那樣一句話。但真正的答案我並不清楚,我想那就像是一種蟲的報訊吧。
說來唐突,有一件事想和醫生商量。自己這麽說實在很怪,但我要商量的事情相當沒常識,但願醫生不要太嚴肅看待,就當成是腦袋有問題的病患在說夢話,輕鬆看完就算了。
最近我一整天滿腦子都隻想著醫生,早上醒來時、化妝前、梳頭發時、工作到一半時,無時無刻不想。下次什麽時候見得到麵、要穿什麽衣服見麵、見麵時要聊些什麽、要如何才能讓醫生更了解我……我老是想著這樣的事。
相信醫生多半也已經隱約感覺到,看來我喜歡上醫生了。當然,我有自覺這是所謂的正向移情(注10: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轉移到心理分析師身上而得以實現的過程,「負向移情」的表現為病人憎恨、謾罵醫生,「正向移情」則是病人投擲到分析師身上的情感是積極、溫情、仰慕的,有利於治療。),也深深明白說出這樣的心意隻會讓醫生為難。可是,無論堆起多少大道理,這種事情都沒辦法這麽容易劃分得清清楚楚。
說不定往後我會因此為醫生帶來莫大困擾,因此我得先鄭重道歉,非常對不起。然後,還請醫生不要放棄我。
寄件日:2011/06/24
標題:進度報告
我是甘露寺,想就感染寄生蟲後產生的精神狀態變化做個簡短的報告。
第一個變化是和病患見麵這件事開始讓我痛苦。起初我還懷疑單純是工作疲乏,但過了一陣子,讓我痛苦的對象從「病患」擴大到了「他人」。這種症狀和四位病患的「逃避人際關係」吻合。y先生與s女士的情形是「對別人的氣味感到不快」,和泉小姐的情形是「擔心自己會傷害他人而害怕」,h小姐的情形是「在意別人的視線」。雖然這種逃避傾向展現出來的症狀五花八門,但追根究柢,我想多半是一樣的。
我的結論是──說穿了就是被「蟲」寄生的人會變得討厭人類。我研判四位病患展現出來的症狀差異,隻在於各自將「蟲」硬塞給各位的這種毫無來由、厭惡人類的情緒,歸屬到不同的方向上。
但話說迴來,還不清楚從宿主身上剝奪社會性對「蟲」有什麽好處……例如,有一種絛蟲會讓本來應該單獨行動、名叫豐年蝦的甲殼類動物采取團體行動,目的是透過這樣的影響,增加豐年蝦遭到絛蟲的最終宿主大紅鸛捕食的可能性。若是如同這個例子般讓宿主與宿主接近,那我還能理解,但是「蟲」讓宿主孤立到底有什麽樣的意義?既然在人體內發現成蟲,也就表示人類是「蟲」的最終宿主。最終宿主的作用是散播蟲卵與幼蟲,但「蟲」讓人類孤立,這顯然不合理。也許這當中有我們無從想像的深刻目的。
關於第二個變化,大致上就如您所預測,我對於要從體內驅除「蟲」這件事有著不小的抗拒,但這個部分就略過不提吧。因為宿主對於會危害自己的寄生者產生感情的案例,並不特別稀奇。
問題在於第三個變化,這件事與和泉小姐在上次郵件中所寫的「夢話」有關。
老實說,和泉小姐的告白讓我非常高興。不,豈止是高興──雖然站在醫生的立場,這是千不該、萬不該的事──我想,我對您懷抱的感情,比您對我懷抱的感情更加強烈。盡管厭惡人類的症狀正一步步惡化,我對您懷抱的感情卻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隻增不減。
然而,不可以急著下結論。在彼此空歡喜一場之前,有一件事無論如何非得仔細評估不可。
將「蟲」放入體內時,我暗自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對於今後發
生的一切心理變化都要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一旦受到「蟲」的影響,就無法再靠自己分辨哪些是自己的意思、哪些不是自己的意思,既然如此,隻能對一切都抱持懷疑。
因此,我對這種戀愛感情也抱持懷疑。而且,我不是單純胡亂懷疑,這種懷疑是有依據的。
在觀察y先生與s女士的病情過程中,我見證一個耐人尋味的改變。隨著治療進行,「蟲」的影響力漸漸淡去,兩人厭惡人類的症狀也一步步得到改善,但我注意到他們對彼此的心意卻似乎相反,兩人漸行漸遠。從治療開始過了兩個月左右,我第一次見到他們時感覺到的那種新婚夫妻般的和睦氣氛,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起初我將這種情形解釋為,是因為原因不詳的疾病所帶來的不安已被除去,讓兩人處在一種像是「走下吊橋」的狀態。由於迫在眉睫的危機遠去,導致讓戀情燃燒的材料消失。然而,親身經曆過「蟲」的寄生後,如今我覺得他們兩位關係的改變當中,有某種深刻的意義。例如……他們之間的愛,其實是靠著「蟲」的存在來維持。
我想告訴和泉小姐的,說穿了就是這麽一迴事──既然「蟲」可能對宿主的戀愛感情產生影響,我們就不該草率對自己的心意做出結論。
期待您做出冷靜的判斷。
寄件日:2011/06/25
標題:幾個疑問
所以醫生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在談戀愛,而是我們體內的「蟲」在談戀愛?
像我這樣的外行人是難以理解……但是,我們就先假設「蟲」擁有讓宿主愛上宿主的能力,那麽,為何「蟲」非得具備這種能力不可?假設這就是「蟲」的繁殖策略,為什麽又非得特地讓感染者彼此談戀愛不可?
如果是讓感染者會對「蟲」未寄生的對象產生戀愛感情,以此增加寄生的機會,那還可以理解。可是,讓已經被「蟲」寄生的宿主相互吸引,這樣到底有什麽好處呢?
醫生是不是想要用不傷害我的方式來疏遠我,才說出這種煞有其事的謊言呢?我無法不這麽猜測。
寄件日:2011/06/28
標題:re:幾個疑問
和泉小姐的疑問很有道理。我這幾天來,正是為了這個疑問想破頭。讓已寄生的宿主愛戀彼此,對於「蟲」的繁殖到底能發揮什麽樣的有利效果?
昨天我走在附近一條有著成排樹木的道路上時,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突然閃過腦海(我想事情時經常會到處閑晃、散步)。因為無論怎麽絞盡腦汁都想不出合理的解釋,我就想去散散心,邊看著路旁的染井吉野櫻花,邊針對這個問題漫無邊際地思索。
我還是孩童時有一個奇怪的朋友,他在國小的課業成績並不好,生物學的知識卻足以媲美高中生。有一天,我和這個朋友走在通學路上的櫻花樹下,他彷佛忽然想到什麽似地對我問:「你看過染井吉野櫻結果實的樣子嗎?」
我迴答仔細想想還真是從沒看過,他就得意地說起那是為什麽。
「這是因為染井吉野櫻的自交不親和性─防止自體受精的遺傳性質─很強。拿人類來比喻,那是一種防止近親相奸的機製,但由於染井吉野這種櫻花,全都是透過接枝等人工的方式繁殖出來的複製體,因此,染井吉野櫻彼此交配就一定會導致近親交配。所以,即使會和其他品種的櫻花交配而生下混種,染井吉野櫻之間卻不會生下後代。而且染井吉野不太會和其他品種的櫻花一起栽種,也就幾乎沒有機會結果實……」
當我迴想到這裏,忽然一驚。
如果「蟲」也和染井吉野櫻一樣呢?
如果「蟲」也具備了透過血緣認知,避免擁有同一或類似基因的個體相互交配的機製呢?
我繼續往下思考。如果這種辨識機製,舉例來說是會「禁止同一宿主體內成熟個體間的交配繁殖行為」呢?「蟲」為了和在不同宿主體內的成熟個體交配,就會需要在宿主間往來(畢竟不能像蟲媒授粉植物那樣,讓傳粉者隻搬運花粉),而要達成這個目的,讓宿主與宿主談戀愛不就是極為恰當的策略?
即使說得再好聽,我這個想法也非常脫序,根據很薄弱,邏輯也很跳躍,像是讀了太多科幻小說的人會有的妄想。我想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一笑置之。的確,不限於植物或菌類,在某些動物身上也可觀察到自交不孕現象,像玻璃海鞘(a iinalis)就是如此。然而,即使是為了確保遺傳上的多樣性,照理說實在不可能會有生物采取這麽複雜又迂迴的繁殖方式──
想到這裏,我忽然停下腳步。因為我注意到,明明有著可進行單性生殖的身體,卻采取「複雜又迂迴的繁殖方式」的生物,確實是存在的……沒錯,就是以前在與和泉小姐的談話中提過的寄生蟲──真雙身蟲。
這種現象不限於真雙身蟲,例如有一種肺吸蟲,明明雌雄同體、可以進行單性生殖,但若非兩隻相接就無法發育為成蟲。仔細想想會發現這種乍看之下複雜得不合理的繁殖方式,在寄生蟲界是相當常見的。
我再度針對這個想法深入評估。假設有會讓感染者與感染者陷入情網的寄生蟲存在,感染者要如何讓其他感染者認知到這一點呢?相信一定會發出某種信號吧。雖然不知道這種信號是什麽樣的性質、有多強的強度,但總之我推測也許就是這種信號,創造出讓感染者接連往我這裏聚集的神奇狀況。多半是「蟲」的感染者在下意識中相互吸引。
若這麽假設,也就能解釋讓宿主厭惡人類這種乍看之下不合理的策略。例如說,對了……假設「蟲」控製人類行動的本質,不是要讓宿主孤立,而是讓宿主彼此團結呢?如果某個群體內的成員全都感染了「蟲」,可以預測這個群體的排他性與凝聚力都會大為提高。像這樣團結合作的感染者群體,生存能力會比非感染者群體要高,群體中各個成員的生存率應該也會比較高。這對於以人體為最終居所的「蟲」而言,應該是求之不得的情況。
寄生者影響宿主的社會性,這種現象過去已一再有人指出。道金斯(注11:克林頓?李查?道金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就指出,白蟻高度發達的社會結構,是它們腸內微生物操作的結果。白蟻會用嘴互相傳遞食物,藉此讓微生物遍及整個蟻群,而科學家認為這種行動,是微生物為了繁殖而操控白蟻的結果。再舉個更激進的例子,甚至有學說認為熱帶草原猴與日本猿猴的社會性,甚至人類的社會性,都是由反轉錄病毒(注12:核糖核酸病毒的一種,它們的遺傳資訊不是存錄在dna,而是存錄在rna,此類病毒多半具有反轉錄酶。)帶來的。既然病毒和細菌都有可能辦到,那麽,「蟲」會影響人類的社會性也沒什麽好不可思議。
我心中沒有一絲一毫想疏遠和泉小姐的心意,反而是因為想要抱持確信去愛你,才會努力想去除所有的不安因子。
現在迴想起來,我這輩子將近五十年的歲月,始終活得孤獨。無論麵對誰都不曾心動,愈是和他人往來愈覺得空虛,過了四十歲之後就陷入一種無感的狀態,懷著行屍走肉般的心境過日子。可是,認識和泉小姐讓我找迴許久不曾嚐到的心靈悸動。與和泉小姐見麵、說話時,我就像才剛嚐到戀愛滋味的少年一樣,感受到一股甜蜜的酥麻。也正因為這樣,我才會擔憂。如果這份感情是「蟲」帶來的,那真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瞧不起人類的事情。
寄件日:2011/06/30
標題:(無標題)
醫生這麽說讓我很開心。
非常非常開心。
開心得死了也無所謂。
但如果醫生的假設正確,一旦「蟲」消失,這種心意也
會跟著消逝吧。
總覺得,這樣令人非常悲傷。
七月初時,我會去醫院一趟。
到時候見。
*
兩人之間的通信到此結束。高阪的視線仍然落在文件上,沉默了好一會兒。
他重新比對報導的日期與郵件的日期。六月三十日後不再有郵件往返,七月二十日兩人一起殉情。這二十天之間,他們兩人發生了什麽事,真的隻有天曉得。他們不讓任何人知道最關鍵的部分,把秘密帶去另一個世界了。
瓜實之所以讓他看這些信的意圖,應該也不必特意再問。甘露寺與和泉受「蟲」的影響而墜入情網,之後神秘殉情──既然如此,和他們一樣是在「蟲」的影響下墜入情網的高阪與佐剃,也很有可能重蹈覆轍。
說穿了就是這麽一迴事吧。
高阪把剪報和文件交還給瓜實問道:
「這裏麵提到的h小姐,就是佐剃吧?」(注13:「聖」的讀音為「hijiri」,為h開頭。)
「對,就是這樣。」瓜實點頭。
高阪思索了幾秒鍾之後問說:
「佐剃在感染『蟲』之前,個性和現在不一樣嗎?」
「這個問題很難迴答。」瓜實歪了歪嘴,搔了搔後腦杓。「從某個角度來看,你說得沒錯,可是……畢竟情形太複雜,沒辦法斷定。」
「這話怎麽說?」
瓜實微微挪動身體望向窗外,椅子隨著他身體的轉動而咿軋作響。窗外景色的上半部被從屋頂垂下的長冰柱遮住。
「包括這個部分在內,我就依序說明給你聽吧。告訴你這一年裏,聖身上發生了什麽事,『蟲』又是如何將她的人生破壞殆盡。」
瓜實雙手放到膝蓋上,端正坐姿。
瓜實說,事情是從一對夫妻的自殺開始。
「這對夫妻的感情良好,經濟狀況與困頓無緣,丈夫事業順遂,妻子滿意於專職家庭主婦的立場,順利地養育獨生女,是個典型的理想幸福家庭。照理說,應該沒有任何一個理由,會讓他們非得結束自己的性命不可。
但兩人的死是自殺,這點沒有懷疑的餘地。據說他們手牽著手從山間的吊橋往下跳,正好經過的行人目擊了那一刻……從現在算起,那是大概一年前的事。
他們的女兒被獨自留在世上,那就是聖。當時她才剛滿十六歲,沒有其他親戚可以投靠,所以就由外祖父──也就是我來收養她。
聖被我接到家裏來之後好一陣子,幾乎一句話也不說。看來不太像是拒絕說話,比較像是忘了怎麽和人說話。她原本是一名個性開朗、有很多朋友的女孩,那時卻像變了個人似地沉默寡言,在學校似乎也隻會說幾句非說不可的話。當時我心想,多半是父母的死帶給她太大的衝擊。她過世的母親─即使長年斷了聯絡─是我的女兒,而我的妻子也是在兩年前過世,所以我能深切明白聖的悲傷。
然而,事實和我的想像不一樣,她並非隻是悲傷得無法自拔。
她是一直獨自在思索。
有一次,聖毫無預兆地說:
『我想,爸爸和媽媽大概不是自殺。』
我問她這話怎麽說?結果,聖像洪水衝垮堤防似地開始述說。她說雙親從自殺的半年前就怪怪的,他們變得異常害怕別人,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被害妄想,例如『附近的人在監視我們』、『隨時都有人跟蹤我們』等等。
『我本來一直覺得不可思議,不懂為什麽會突然那樣,現在總算明白了。』她對我說:『他們兩個生病了。然後,看來我似乎也罹患這種病。』
聖所說的話,我連一半都聽不懂。可是沒過多久,她開始頻繁缺席高中的課,對我也擺出見外的態度,我才總算明白她說的『生病』是什麽意思。
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正要走上和她雙親一樣的路。顯而易見,要是放著不管,就會變成無可挽迴的情形。看樣子實在不是悠哉等她自然痊愈的時候。
我帶著聖看遍了身心內科與精神科醫師,但沒有什麽收獲,隻揭曉了她害怕別人的視線這件事,但症狀始終沒有改善的跡象。
突破現狀的契機,是一位臨床心理師的一句話。這位年輕的女性臨床心理師在對我報告治療進度時,告訴我說:
『對了,有一次聖小姐在平凡無奇的對話中說了「我的腦子裏有蟲」。她似乎不期待我會有什麽反應,但這個說法讓我相當好奇。我心想這有可能成為解讀她的心所需的線索,於是想請她詳細說明這句話的意思,但她說這是玩笑話,扯開了話題,此後再也不曾提到蟲的事。』
之後,臨床心理師針對『腦子裏有蟲』這句話做了一番常見的心理學解釋。她說的確有少數這樣的案例,由於強烈的壓力與解離性障礙等原因,造成這種寄生蟲妄想。
但我對『腦子裏有蟲』這個說法硬是覺得事有蹊蹺,不管睡著還是醒著,這句話始終離不開我的腦子。我怎麽想都覺得,那孩子無意間說溜嘴的一句話,就是有某種特殊含意。這與其說是身為醫生的直覺,還不如說是和她血脈相連的外祖父會有的直覺。
仔細想想,最近她似乎正為慢性頭痛所苦,沒有一刻離得開止痛藥。我本來以為這是年輕女生常有的情形,全未放在心上,然而一旦開始懷疑,就再也無法不去查證原因。
我試著單刀直入地找她本人問清楚,但聖堅稱自己沒說過這種話,對話無法繼續下去,於是我胡亂編了個理由,抽取她的血液送去檢驗。
看到血液的檢驗結果,我倒抽一口氣,因為報告裏酸性球增多與ige值上升等等,都是過敏反應與感染寄生蟲時特有的結果。當然,隻靠這個無法斷定『腦子裏有蟲』是事實,但不管怎麽說,她體內有異狀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我請朋友幫忙介紹了專攻寄生蟲學的醫學部教授。這位教授便是甘露寺寬──也就是這一連串事件的核心人物。
他的年紀大概是四字頭後半,有著一副不好親近的學者麵孔,但身材高挑、五官深邃,是一位很上相的男性。聽說他在這一帶很有名,為了研究甚至不惜讓自己感染寄生蟲,是一位以熱心研究聞名的寄生蟲學者。
我對甘露寺教授說了女兒與女婿的離奇死亡、外孫女的異變、慢性頭痛、『腦子裏有蟲』還有驗血的結果。我本來有所覺悟,自己會遭他一笑置之,但甘露寺教授對這件事表現出非比尋常的興趣,尤其對於『腦子裏有蟲』和『視線恐懼症』這幾個字更是顯現強烈的反應。
後來聖去接受了幾項專科檢查。隔周,我想帶聖去聽檢查結果,但她拿頭痛當藉口拒絕跟我去醫院。雖然一眼就看得出是裝病,但既然她抗拒,我也不忍心硬要她去,於是獨自前往甘露寺教授所在的醫院。
我就是在那裏得知了令人震驚的事實。
『首先請看這邊。』
說著,甘露寺教授給我看聖的頭部mri畫麵,畫麵中看得出有複數的環狀造影效果,而且他還拿了血清診斷的結果給我看。我還沒查看這些數值,甘露寺教授就若無其事地宣告:
『從結論說起,您的外孫女腦子裏有寄生蟲。』
我唿出一大口氣,然後慢慢點頭。也不知道為什麽,我能夠冷靜接受這個事實,冷靜得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甘露寺教授說下去:『可是,從某個角度來看,您的外孫女非常幸運。當然,感染寄生蟲這件事本身肯定是運氣不好……但第一個診察您外孫女的人是我,這隻能用僥幸來形容。』
接著他對我說明,他負責了好幾名和聖有同樣症狀的病患,並跟我說這些人腦子裏的是新品種的寄生蟲,而『蟲』也許能夠操控宿主的精神,
但用既有的治療法就能消滅寄生蟲。
過了幾天,我帶著聖一起再去了一趟醫院,並決定讓聖接受甘露寺教授的治療。我們就是這麽和甘露寺教授扯上關係──接著不到一個月,我們就聽到他過世的消息。
甘露寺教授的自殺,在新聞上有著大篇幅的報導。光是醫學部教授在大學內自殺就已是相當大的事件,何況他並非單純自殺,而是和負責的病患殉情,自然鬧得沸沸揚揚。到處都聽得到有人竊竊私語地談論各式各樣的猜測。
我把甘露寺教授死亡的新聞報導拿給聖看,因為我覺得隱瞞也不是辦法。聖將報導看完後,以冷靜的態度自言自語地說:『總覺得跟爸爸媽媽好像。』這和我的感想一模一樣。
『我想,那位醫生多半是拿自己的身體來做寄生蟲的實驗吧。』聖麵不改色地說。『虧他人那麽好。』
『你也認為那種寄生蟲就是他自殺的原因?』
我一問,她就理所當然似地點頭。
『報上所說和他殉情的病患,多半是寄生蟲感染者的其中之一吧?就是在我之前找上甘露寺醫生的那個女性。』
我思索一會兒後才對聖問道:
『我單刀直入地問吧,你現在有沒有任何一點想尋死的心情?』
『要說一點都沒有,那就是騙人的。』聖縮了縮肩膀。『可是,這是從很久以前就有的念頭,不是現在才有,還算是能用「個性陰沉」來解釋的範圍。』
聽她這麽說,我暗自鬆一口氣。
『假設這種寄生蟲是會促使感染者自殺的危險生物。』她戳著太陽穴這麽說。『症狀應該也會有個體差異吧?不然,最先找上甘露寺醫生的那對夫妻,應該早就自殺了。』
『你不怕嗎?』
看到外孫女以駭人的冷靜態度分析狀況,我無法不這麽問。
『當然害怕。可是這樣一來,至少弄清楚一件事:爸爸和媽媽不是丟下我自殺,隻是被寄生蟲給害死了。』
說完,聖輕輕露出微笑。
諷刺的是,這是她被接到我家以來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一天晚上,我注意到甘露寺教授在自殺前不久寄了郵件給我。
我想甘露寺教授多半是到了最後一刻,仍然掛心自己丟下三名病患、自我了結生命這件事,所以才會把這些托付給既是同行又是病患親屬,而且對『蟲』的相關情形很清楚的我。他之所以直接把兩人的郵件轉寄給我,應該是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寫具體的留言。
我一次又一次地反覆看著他們往返的郵件,但到頭來,對於『蟲』逼死宿主的機製還是毫無頭緒。唯一弄清楚的事,就是連甘露寺教授這麽理智的人也抵抗不了『蟲』的影響。
我接手了長穀川佑二與長穀川聰子──也就是郵件中的『y先生』與『s女士』──的治療。雖然我並非專攻寄生蟲疾病,但根據郵件中記載的治療方式,繼續進行長穀川夫妻與聖的驅蟲治療。
考慮到先前過世的四個人,全都是感染者與感染者構成的情侶,我判斷長穀川夫婦最好先暫時保持距離生活。他們非常乾脆地接受了我的提議,甚至顯得因為得到了可以分開生活的正當理由而鬆一口氣。就和甘露寺教授郵件中所寫的一樣,看來他們兩人的關係,已經瓦解到無法修複的程度。
長穀川夫妻順利康複,相對的,聖的症狀則始終沒有好轉的跡象。明明吃的是同一種驅蟲藥,效果的差異卻很顯著。長穀川夫妻的『厭人』症狀漸漸消退,聖的『厭人』症狀卻不僅毫未消退,甚至更加惡化
這也難怪,因為聖實際上並未服用驅蟲藥。
某天,我湊巧撞見聖沒吃藥,直接把藥丟進垃圾桶裏的舉動。聖和我四目相交後也不辯解,聳了聳肩膀像在說:『你想罵我就盡管罵吧。』
唯有這時我責備了聖。當我問她說,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聖就以厭煩的表情歎一口氣,低聲喃喃說道:
『不治好也沒關係啦。如果這樣就會死,那也無所謂。我想趕快跟這種世界說再見。』
這是因為你體內有『蟲』,純粹是『蟲』為了保護自己而讓你這麽想──不管我再怎麽說都沒有用,沒過多久,她把頭發染成亮色、穿了耳洞,也不去上學,成天到處找舊哲學書還有寄生蟲相關的文獻閱讀。
看樣子要驅除聖體內的『蟲』,首先必須培養她『想治好』的意念。然而,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讓她對驅蟲一事變得積極。
和泉老弟就是在這時出現的。這個人某天沒有預約就突然找上門來,而他的姓氏我並不陌生。這也難怪,因為他就是和甘露寺教授殉情的女性和泉小姐的父親。他似乎也收到甘露寺教授的郵件,明白『蟲』的存在。
他進過自衛隊,現在在大規模的保全公司上班,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卻不覺得是自衛隊隊員或保全,說是研究者或技術人員還比較貼切。他的說話方式就是這麽邏輯分明。而且,和泉老弟不僅不恨那個和女性病患殉情的不肖醫生,反而稱讚甘露寺教授是為了治好他女兒而喪命的勇敢醫生。
他能夠這麽冷靜,讓我感到滿心不可思議。如果和甘露寺教授殉情的不是他女兒而是我的外孫女,我能夠像他這麽想嗎?不,我想多半是不可能的。
但他繼續深入這件事,懇求說:『拜托您,請務必讓我幫忙。』我從他的眼神中看見一種異樣的光芒。於是我猜想,這個姓和泉的人大概是想為女兒的死賦予某種意義。女兒的死成了推動他的契機,因此讓其他病患得救──他想要的大概是這樣的故事吧,可能也是這樣的故事勉強支撐住現在的他。
我深深同情他,並且仔細評估他的提議。接著,我想到有一件工作應該交給他來處理。
當我說出聖對於治療很消極、生存意誌微弱,他立刻抓住這件事不放。
『包在我身上。』他拍著胸脯保證。『我一定會讓您的外孫女敞開心房。』
於是,和泉老弟開始為了找迴聖的生存意誌而奔走。沒過多久,他就找上你。這完全是碰巧。和泉老弟要找的,隻是有望和聖建立親密關係的人物,作夢也沒想到竟然會找到另一個『蟲』的感染者。
不管怎麽說,就結果而言,聖和你相互吸引,漸漸打開本來幾乎緊閉的心房。我若不是因為同情而接受和泉老弟的提議,相信聖到現在還是獨自扛著內心的黑暗。俗話說『同情不是隻造福他人』,大概就是指這種情形吧。」
*
話就說到這裏。瓜實按著喉嚨,輕聲清了清嗓子,多半是說累了。
高阪試著在腦中整理先前看過的往返郵件以及瓜實所說的話。關於潛伏在自己體內──以及佐剃體內──的「蟲」,已經揭曉的事實可以概略分為以下三點:
一,「蟲」會讓宿主孤立。
二,「蟲」會讓宿主相互吸引。
三,滿足某些條件後,「蟲」的宿主會自殺。
「也就是說,」高阪開口。「我被叫到這裏來,是為了趁我和佐剃還沒走上和甘露寺教授他們一樣的道路之前,就先殺死『蟲』嗎?」
「就是這麽迴事。」
「這也就表示,」高阪思索一會兒後問:「我和佐剃以後會被分開吧?」
「就是這樣。雖然促使你們相識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但如今情形已經和當初不一樣。和泉老弟之所以挑選你當聖的朋友,是希望你可以成為讓她敞開心房、找迴生存意誌的契機,而他這個預測也的確是正確的……可是,既然這是『蟲』的所作所為,那就是另外一迴事。說來抱歉,但我們不能再讓你跟聖在一起,因為有可能發生什麽萬一。」
高阪試著想像瓜實所說的「萬一」,結果,
自己和佐剃殉情這種臨時拚湊出來的想像,意外驚人地深得他的心。高阪事不關己地心想,原來如此,即使現在他們做出那種事也不奇怪。要是佐剃提議,高阪多半拒絕不了;要是高阪提議,相信佐剃也拒絕不了。理由隻要一句「因為活得太辛苦」就夠了。
雖然至今都未想過,但自己萌生這種念頭,或許本來就隻是時間的問題。說不定到了明天,高阪就會想到殉情這個主意,然後對佐剃提議。一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心驚膽跳。
高阪雙手抱胸地默默思索,瓜實對他說:
「我不會要你立刻給予答覆。突然被告知這麽離譜的事,你的心情應該也還沒辦法整理好吧?」
高阪點點頭。
「五天後我會再派人去接你,請你在那天之前決定要不要接受治療。治療本身很簡單,不需要特別準備什麽,隻要你答應,現在立刻開始也行。」
高阪想起甘露寺教授的郵件中曾寫到,治療不需要進行頭部開刀手術,隻靠藥物治療即可。
「當然,站在我的立場是希望你能擺脫『蟲』的誘惑答應治療。可是,我不會勉強你。除非是我的親屬,否則我不會強行治療不想治愈的病患。」
五天後──高阪在心裏複誦,他必須在這段期間內做出決定。
「還有為防萬一,我先跟你說清楚。」瓜實說道。「如果你拒絕接受治療,就再也見不到聖。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她會不會接受治療,但不管怎麽說,讓曾經一度因為『蟲』而相互吸引的感染者在一起,實在太危險。」
「好。」高阪說。「還有,如果我不接受治療,潔癖跟『厭人』症狀也都不會改善吧。」
「沒錯。而且,即使你接受治療,在確定『蟲』從你們兩人體內完全消失之前,我們還是不能讓你接近聖。這你應該可以了解吧?」
「……可以。」
接著,瓜實忽然想起什麽似地打開書桌抽屜,拿出一張照片交給高阪。照片上拍到的東西,有點像是用來進行羅夏克墨漬測驗(注14:一種利用墨跡圖片來測出一個人的個性特質的心理測驗。)的墨漬。高阪從之前的談話中猜到這個不明所以的物體是什麽。
「是『蟲』的照片嗎?」
瓜實點點頭。「像這樣讓你看到照片,應該會比較有切身的感受吧?上麵拍到的是兩隻『蟲』結合的模樣。甘露寺教授的郵件上也提過,這種寄生蟲有一種特徵,當它們在人類體內遇到其他個體,會將各自的雄性生殖器官與雌性生殖器官與對方的器官結合,形成y字形。」
高阪重新看了看照片。染成淡紅色的「蟲」,模樣與其說是y字形,更像是幼小的孩童畫出來的愛心符號。
當高阪迴到候診室,並肩坐在裏側沙發上的和泉與佐剃便抬起頭來。高阪對佐剃笑了笑,但她撇開目光低下頭。
「看來你們談完了。我送你迴家吧。」
和泉說道。
「那我走啦,小聖。」
和泉朝佐剃這麽說,看來佐剃要留在這裏。想來這裏應該是兼作醫院的住宅,她就是住在這間診所吧。
高阪心想,分開前要說些能讓她放心的話,於是來到佐剃身前停下腳步,但他不知道該跟她說些什麽才好。
不,其實他知道。隻要說些「我對你的心意不會隻因為聽人講了那些話就改變,所以你不要擔心」這樣的話就好,很簡單。
然而,高阪就是說不出口。如今他對自己的心意,已無法像以前那麽確信。
高阪心想,仔細迴想起來,便覺得整件事從一開始就全都很不自然。為什麽佐剃會被像他這樣沒用的男人吸引?為什麽他會被佐剃這種難以親近的女生吸引?為什麽兩人在一起時,彼此的強迫症症狀就會趨緩?為什麽年紀相差將近一輪的兩人間會萌生戀情?難以理解的點實在太多。
然而,若說這一切都是「蟲」帶來的錯覺就說得通。並不是高阪和佐剃相愛,隻不過是高阪體內的「蟲」與佐剃體內的「蟲」相愛罷了。
彷佛遇到巧妙的詐騙。就像受到幾小時前還感受到的欣喜消退的反作用力影響,高阪的心情急速冷卻下來。
到頭來,高阪對佐剃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診所。迴程的車上,高阪一直失了魂似地看著窗外,等車子開到公寓附近才對和泉開口。
「請問,我有個跟『蟲』有關的問題忘了問……」
「什麽問題?」和泉迴答時仍看著前方。「隻要在我能迴答的範圍內,我都會告訴你。」
「『蟲』的傳染途徑已經查出來了嗎?」
和泉搖頭。「還不知道,但瓜實先生認為多半是經口感染,大概是吃到有『蟲』附在上麵的食物吧。你有想到自己是在哪裏感染的嗎?」
「沒有,很遺憾。」
「我想也是……還有別的問題嗎?」
「『蟲』會人傳人嗎?」
「會。」和泉答得很快,似乎早已料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雖然『蟲』的成蟲會寄生在人類的中樞神經,但蟲卵和幼蟲會乘著血流在全身移動……不過,隻是一起生活並不會傳染,不然『蟲』就不會特地做出讓宿主談戀愛這種麻煩的事。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高阪說。「說穿了,和性病差不多吧?」
和泉揚起嘴角笑了。「說得直接明白一點,就是這麽迴事。所以,你身上的『蟲』不是從佐剃聖身上傳染過去,而是從很久以前就潛伏在你身上。」
「我明白。我也不是懷疑佐剃,隻是有點好奇而已。」
聽了和泉的迴答,謎題總算解開。十二月二十日那一天,佐剃曾想要親吻睡著的高阪,但她在最後關頭打消念頭,還說:「我差一點就要做出無法挽迴的事。」
佐剃那個時候多半是企圖把「蟲」傳染給高阪。當時,還沒有一個人察覺高阪是「蟲」的宿主,而佐剃已經知道「蟲」的宿主會被堅定的愛結合在一起。
佐剃是有所圖謀的,想透過將「蟲」傳染給高阪的方式,讓兩人的關係變得完整無缺。但她在即將付諸實行之際恢複了理智,察覺到自己正要讓高阪冒上生命危險。她沒有臉見他,所以逃走了。
相信這才是真相。
和泉在公寓前放高阪下車後說道:
「五天後的下午我會來接你,你可要在那之前做好心理準備。」
「我想大概不用花那麽多時間。」
「不用想得太困難,這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事。酒精、孤獨,加上光線太暗蒙蔽了雙眼,讓人錯以為是命中注定的愛,結果隔天早上兩人酒醒後,才發現自己犯下錯誤。說穿了,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就跟這種情形一樣。」
和泉說完就離開了。
高阪並未立刻進入公寓,而是在入口前停下腳步,茫然看著四周成排的住宅與公寓窗戶泄出的光。一想到每扇窗戶內,各有人在經營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就覺得十分奇妙。他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意識到其他人的人生。
接著高阪突然想到母親的死。
說不定,那時候感染「蟲」的不隻有他。
也許母親的自殺,起因在於「蟲」。
到自殺為止的一個月,母親就像變了個人似地對他很好,滿懷愛情與他相處。這件事他之前一直覺得不對勁。他所知道的母親,是個即使天翻地覆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人。
然而,如果這同樣是「蟲」造成的,那就說得通了。對於被「蟲」影響而變得厭惡人類的母親而言,能夠敞開心胸的對象隻有同樣是「蟲」寄生者的高阪。是母親體內的「蟲」和他體內的「蟲」在唿喚彼此。
心情不可思議地變得晴空萬裏。高阪心想,這樣一來
,他總算可以了無罣礙地怨恨母親。她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不曾以自己的意誌愛過高阪,這個事實化解了他心中的疙瘩。
無論實際上是長是短,照理說他們都未移動太長的距離,但就在這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之間,景色已完全變了樣,眼前有著一整片的純白。
群山環繞,眼睛看得到的範圍內,除了診所之外看不見其他建築物。沿路孤伶伶地立著公車站牌,站牌旁邊聊備一格地擺了兩張老舊的木椅子。站牌與椅子都被厚實的雪蓋住,總覺得連公車司機都會不小心忽略。這是個難以言喻、冷冷清清的地方。
引擎熄火後,車內籠罩在寂靜之中。和泉隔了一次唿吸的空檔後,打開車門走下車,高阪與佐剃跟著照做。當腳碰到地麵時,傳來一陣爽脆的、踏到雪的感覺。徹底鏟了雪的地方隻有正麵玄關附近,寬廣的停車場中,大部分都積著一層踩下去會陷到腳踝的雪。
診所是一棟不但不美觀,甚至給人陰沉感覺的建築物。外牆彷佛是特意想和雪景融合為一的乳白色,從遠方看去就覺得輪廓模糊。自屋簷垂下的幾根冰柱,長的達一公尺以上,眼看隨時會承受不住自身的重量掉下來。
入口前的牆上有一塊寫著「瓜實診所」的招牌。進了門後,可看到一間有著三排咖啡色沙發椅的候診室。日光燈似乎壽命將盡,室內十分昏暗,反射出油亮光澤的亞麻仁油地板有著青苔般的渾濁綠色,角落放著高得和狹小室內不搭調的盆栽。
候診室裏有三名患者,都是老年人。老人們小聲談話,高阪等人來到他們身旁時,他們一瞬間看了過來,但隨即又轉迴去交談。
擔任櫃台小姐的是一名臉孔像戴著能樂麵具的三十幾歲女性。她一看到和泉便輕輕低頭,然後彷佛任務就此結束,又低下頭迴去處理文書工作。
和泉在診療室前停下腳步,要高阪進去。
「瓜實醫生有話要跟你說。」和泉告訴他。「我們待在候診室。你談完了就馬上迴來。」
高阪點點頭,然後看了佐剃一眼,佐剃的視線剛要和他交會就立刻撇開。她丟下和泉,自己先走向候診室。
一敲門,便聽到裏麵有人說:「請進。」
高阪打開門踏進診療室。從入口看去,左邊的書桌前坐著一名年約半百、看似醫生的男子。他剃得很短的頭發已經全白,眉毛與留得豐厚的胡須也一樣白,眉心刻著有如象徵苦惱痕跡的深深皺紋。高阪推測,這人應該就是院長瓜實。
瓜實從書桌上抬起頭,轉過身來。旋轉椅隨著他的動作而發出咿軋聲。
「請坐。」
高阪在病患用的椅子坐下。
瓜實上上下下打量高阪全身。這時高阪還不知道眼前的老人就是佐剃的外祖父,所以並未深入思考他的視線有什麽含意。
「你聽說了多少?」瓜實問。
高阪迴想起車上的談話迴答:「隻聽說我的腦子裏有新型寄生蟲,就是這種『蟲』讓我談戀愛又讓我變得無法適應社會。」
瓜實「嗯」了一聲,摸了摸胡須。「那個,該怎麽跟你講解才好?」他靠到椅背上歎了一口氣。「你叫高阪是吧?對於你腦子裏有未知的寄生蟲,身為宿主的人類連做決定都會受到寄生蟲影響這樣荒唐無稽的說法,你又當真到什麽地步?」
「……坦白說,我還半信半疑。」
瓜實點點頭。「我想也是,這才是正常的反應。」
「隻是,」高阪補充。「有的寄生蟲會改變人類的行動,這種說法我聽佐剃說過。所以,我認為即使這世上存在著會影響人做決定的寄生蟲,那也絕非什麽不可能的事情。隻是,聽到連我之所以無法適應社會,都可以用這一點來解釋……該怎麽說?就覺得蟲太好(注8:日本諺語,指想法太自我中心、隻考量到自己的情況。),讓我遲疑著不太敢相信……」
瓜實打斷他的話。
「不對,你錯了。不是因為蟲太好,而是蟲不好。」
他遞出一張折起來的紙。那是從報紙剪下來的新聞,日期是去年的七月二十日,標題寫著:
醫生和病患在院內自殺,疑為殉情。
上麵是這麽寫的。
「要是就這麽放著不管,你們或許也會和他們走上同一條路。」
瓜實說完這句話,從抽屜裏拿出文件交給高阪。
「這篇報導中提及的醫生,在自殺之前寄了一封郵件給我。郵件沒有標題也沒有內文,隻附上一個純文字檔。檔案的內容,是兩人從認識到殉情為止的這段期間內的信件往來紀錄。隻要看過這個,相信你可以搞懂有關『蟲』的大致情形。」
高阪放低視線,翻開接過來的文件第一頁。
*
寄件日:2011/06/10
標題:前幾天非常對不起
我是和泉,前幾天在診察中吞吞吐吐的,無法好好把事情說清楚,似乎弄得醫生一團亂,實在非常對不起。我自認為已經事先將該說的內容整理好,然而一旦來到醫生麵前,腦子就變得一片空白。下次未必就不會這樣,所以我決定先透過郵件解釋看看。我想,這樣多半會遠比直接見麵說話要來得正確又快速……
我當時想說明的是,我是經由什麽樣的來龍去脈知道甘露寺醫生的名字。突然提出一篇老論文,相信醫生會認為這個病患真奇怪,實在非常對不起。現在想想就覺得老實照時間順序說明,事情應該會變得簡單明瞭許多。對不起,我做事這麽沒要領……我打算記取教訓,在郵件中好好依照事情發生的順序述說。這會有點長,還請見諒。
起初出現的徵兆是頭痛。我記得大約是四月中旬的事。
頭痛大約持續了半個月。我本來就有偏頭痛的毛病,但還是第一次發生持續這麽久的頭痛。在這之前,我隻要吃個藥,兩、三天便會沒事。
話說迴來,當時我並未把這件事看得太嚴重,以為不是累積了太大的壓力就是患了花粉症之類的。實際上,頭痛本身的確沒什麽大不了,過了半個月左右疼痛就漸漸平息,最後完全消失。我鬆一口氣,心想那果然是暫時性的健康狀況不佳。
問題是在那之後。我的頭痛治好後過了一陣子,留意到自己的心思離不開一種奇妙的幻想。
我在區公所擔任臨時職員,平常是開車通勤。這一天我一如往常開車前往職場,經過一個路口時,我突然受到一股突如其來的莫大恐懼侵襲。我趕緊踩煞車,把車停到路肩,然後迴顧身後。
我剛剛是不是撞到人──這樣的可能性從腦海中閃過。當然,如果真有這麽一迴事,車身應該會受到強烈衝擊。就算再怎麽發呆,想也知道一定會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撞到人了。然而,我就是沒辦法不下車弄個清楚。結果,車身理所當然沒有任何凹陷或傷痕,迴顧來路上也沒有人渾身是血地躺在路上。然而,恐懼一旦產生,就一直深深留在我心中。
從此以後,不管我做什麽事,都會受到一種恐懼侵襲,好像在告訴我說:「是不是無意間傷害了他人?」例如說,走在人擠人的車站樓梯時,會擔心自己是不是下意識地把人推了下去?工作的時候,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犯下什麽重大失誤,給大家添了麻煩?與人見麵後,會下意識地擔心自己是不是說了什麽傷害對方的話?如果可以當場弄個清楚倒是還好,但如果懷抱的是一種「我是不是開車撞到人」這樣的不安,就得一直等到早上的新聞出來,我才有辦法放心入睡。感覺就好像是那場持續了半個月的頭痛,逼得我的腦袋出毛病。
我漸漸變得不想走出家門。我害怕傷害別人,因而和別人疏遠,漸漸
變得孤伶伶一個人。我唯一能夠保持心情平靜的時刻,就是把自己關在家裏、完全不出家門的時候。
我知道這是叫做「加害恐懼」的強迫症症狀之一,純就知識上而言,我也知道強迫性障礙是一種不太有望能夠自然痊愈的疾病……然而要去精神科看診,我還是會強烈抗拒,多半是不想承認自己的心生了病吧。畢竟我從以前就自認是個意誌力堅強的女人。
然而,我又不能對此置之不理。加害恐懼症一天比一天惡化,終於來到會讓日常生活過不下去的地步。這時我編造出一個故事:「我受慢性頭痛所苦,是頭痛造成我過度神經質。」以此做為去醫院的理由,並決定先在綜合診療科就診。如果在這個階段,醫生勸我去看精神科,我是打算乖乖聽話的。
然而檢查的結果卻揭曉了意外的事實。看來我的加害恐懼症,並不是純粹的精神疾病,很可能是大腦組織病變所產生的症狀。原來我的腦子裏有寄生蟲,就是這種蟲在腦中形成病灶。
我鬆一口氣。知道體內有寄生蟲而鬆一口氣的確很怪,但我想,我大概是喜歡這個簡單明瞭的原因。一想到隻要沒有了寄生蟲,就可以擺脫那種沒有道理的恐懼,我的心就一口氣變得晴空萬裏。
然而,接下來的情形愈來愈詭異──進入實際接受治療的階段後,我受到一種不明所以的不安侵襲。這種不安的性質和先前的加害妄想不同,是一種毫無根據、無端冒出的情緒。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麽,但心中就是突然產生一種預感,覺得要是繼續接受治療、驅除了寄生蟲,我一定會後悔。
我隨便找個理由逃出醫院,再也不曾迴去看診。連我自己都覺得自己瘋了。但神奇的是,我不覺得自己做錯了。我想應該是因為,當時我滿腦子都隻有自眼前恐怖逃脫的安心感。
可是之後再過一個月,疑問漸漸愈滾愈大。到頭來,那種不明所以的不安是怎麽一迴事?為什麽我會忍不住做出挺身保護寄生蟲的事?我本來很樂天地認為,等心情整理好之後,意圖自然就會揭曉,但實際上謎團卻一天比一天深,好像當時的我一時間變得不是我……
這時,我忽然想起大約一年前左右在雜誌上看過的報導。那篇報導的內容是說,有某種寄生性原蟲會對人類的個性與行動產生影響。
我循著記憶找出那篇報導,一次又一次反覆細看,連相關報導和引用的文獻也都翻找出來讀過,最後得出以下的結論。
我的大腦,已經處在寄生蟲的控製之下。
旁人也許會嘲笑我,說這是離譜的妄想。實際上這的確是病患會有的想法,和思覺失調症(精神病)患者說自己受到電磁波攻擊、思考受到別人操縱的妄想沒有太大的差別。同時我也覺得,說不定隻是我腦子已經被寄生蟲啃食得亂七八糟,根本沒辦法好好思考事情。然而,腦子裏有寄生蟲存在──隻有這件事不是妄想,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以,我覺得要懷疑自己的大腦,等知道這種寄生蟲是何方神聖之後也還不遲。
我從之前看過的論文中挑出最感興趣的一篇,查了執筆者是誰,結果發現這個人就在離老家不遠的大學醫院工作。這讓我無法不覺得是種冥冥中的安排。我便是在這樣的來龍去脈下找到甘露寺醫生。
寄件日:2011/06/11
標題:re:前幾天非常對不起
我是甘露寺,已拜讀過您寄來的郵件。原來如此,您之所以突然提到論文是有著這樣的來龍去脈。謝謝您細心說明,我才得以明白大致的情形。
那麽,我就坦白說吧,我大吃了一驚。但為了讓您了解我的震驚,我多半也得講一段有點長的故事才行。
以下所說的種種,還請您務必保密。
那是半年前的事,兩名疑似感染寄生蟲的病患被轉到我這兒來。我們就稱男性為y先生,女性為s女士。
y先生與s女士是一對年紀相差二十歲以上的夫妻,而且年紀小的是丈夫y先生,是頗為罕見的狀況。這對夫妻的感情非常好,盡管結婚已經半年以上,仍然散發出一種像是才剛開始交往的情人那般令人莞爾的氛圍。
兩人表示有慢性的頭痛,從頭部mri影像來看,可以辨識出幾處囊胞性病變。由於他們罹患腦寄生蟲疾病的可能性很高,為了確認,我從他們兩人身上抽取了腦脊髓液檢驗,並從兩人的髓液之中都驗出體長一公厘左右的寄生蟲,而且不隻一隻。
到這一步還沒有什麽問題。
但當我用顯微鏡一看,當場懷疑起自己的眼睛。從他們兩人的髓液當中采到的寄生蟲,外觀和我以前看過的任何一種寄生蟲都不一樣。蟲體呈淚滴型,前端部分有兩個吸盤。有一組看得出正在交配,兩隻蟲的蟲體結合成y字形。從特徵來說多半是屬於吸蟲,但除此之外什麽都不清楚。在長達好幾天的調查後,我做出從他們兩人身上驗出的寄生蟲乃是新品種的結論。
因為寄生部位包含大腦,治療必須盡可能慎重。對於寄生在中樞神經群的蟲不能胡亂驅除。囊胞有可能已經鈣化而不需要治療,而且,身體對治療產生發炎反應結果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反比疾病本身更重大的情形也是有的。
可是,我們也沒有時間猶豫不決。根據y先生與s女士的說法,從頭痛開始後過了一陣子,他們的心理狀態似乎也產生奇妙的變化。
兩人都說,他們對其他人的氣味敏感得不得了。以前並沒有這樣的情形,嚴格說來兩人都是嗅覺比較遲鈍的人,但隨著頭痛症狀漸漸減弱,他們對別人的體味開始感到嫌惡。而且,這種嫌惡不隻針對汗臭味或香水味,連對完全正常、甚至稱不上是氣味的氣味都會覺得不快,所以,如今和別人交流這件事,已讓他們痛苦得不得了。
兩人極為不安地問我說,寄生蟲和這種症狀之間有沒有因果關係。站在我的立場,現階段也隻能迴答「不知道」。因為頭部外傷造成連接嗅覺受器與大腦的嗅覺神經纖維損傷,或是因為大腦退化性疾病造成嗅覺神經本身損傷,因而導致嗅覺消失的情況,都是常見案例。然而,像他們這樣嗅覺變得過度敏銳的情形,就不是那麽容易看到。要說是副鼻腔或口腔感染造成嗅覺異常,導致他們對不值一提的氣味也會覺得不舒服,這樣的案例倒也不是不存在……但考慮到兩人都產生同樣的症狀,推測是心因性的嗅覺過敏似乎比較妥當。同時我也並未忘記,在大腦退化性疾病的初期與惡化過程中,也會發生強迫性障礙的情形。
然而──坦白說,起初我對他們兩人的精神症狀本身並不是太在意。我一直認為兩人多半罹患二聯性精神病(注9:folie à deu,意指「二人共享的瘋狂」,形容具有精神病症狀的人,將妄想的信念傳送給另一個人。同樣症狀有可能傳達給第三人甚至更多人。),但應該以驅除寄生蟲為優先。我認為隻要斬斷疾病的根源,精神症狀自然會趨緩。
然而,當我試圖著手治療,y先生與s女士就再也不到醫院露臉了。我試著主動聯絡他們,但他們找了些工作太忙或身體不舒服之類一聽就覺得是敷衍的理由拒絕來門診,而且不隻有一、兩次。看在我眼裏,覺得他們兩人好像是在保護寄生蟲。他們到底在想什麽,我完全沒有頭緒。照常理來說,要是聽到醫生說自己腦子裏有寄生蟲,應該會說什麽也要驅除才對。
而和泉小姐就在這個時候出現在我麵前。您的症狀與他們兩位的症狀有幾個相似處:輕度頭痛、逃避人際關係、抗拒治療。我不抱期望地試著檢查,結果,果然在您身上驗出和y先生與s女士的檢查結果同樣的數值。雖然不是驗出了蟲體,但研判您頭蓋骨內的寄生蟲,和他們兩位頭蓋骨內的寄生蟲是同一品種,這應該錯不了。我認為多半就是這種寄生蟲
,引發上述的精神症狀。
當然,現階段還無法做出結論。畢竟這種寄生蟲的感染者隻有三人,無法從中導出普遍的法則,也可以用一句「隻是巧合」打發掉。然而在我看來,實在不覺得這單純是命運的惡作劇。第六感告訴我,我現在正接觸到某種巨大秘密的一角。
寄件日:2011/06/11
標題:非常謝謝您!
我是和泉,非常謝謝您立刻迴信。我本來以為十之八九會被當成腦袋有問題的人說的夢話,您聽過就算了,沒想到竟能承蒙您如此細心迴答!我非常開心。
我也愈想愈覺得y先生與s女士的精神症狀,與我的症狀之間有某種關連。隻是我不曾直接見過他們兩位,所以我的直覺與其說是第六感,倒不如說是一種願望……
但既然甘露寺醫生這麽說,我想一定就是如此。我相信醫生的判斷。
六月十四日,我會去醫院拜訪。但願這次我可以不緊張,好好說話。
寄件日:2011/06/20
標題:關於第四位感染者
我是甘露寺。新品種寄生蟲的事有了進展,在此跟您報告。照慣例,本郵件的內容還請保密。
前幾天終於確定了第四名感染者,是一名叫h小姐的女性,在目前的感染者當中她是最年輕的一位。h小姐和先前的感染者一樣,是因慢性頭痛而來醫院就診,並對寄生蟲病的治療感到抗拒,逃避人際關係的傾向也很強。檢查後,同樣在她腦內發現囊胞性病變,而且進行鑒別診斷後,得出的結果顯示這就是那種新品種寄生蟲所造成的病變。另外h小姐的病例中,逃避人際關係的傾向是以視線恐懼症的形式體現。看來在症狀的顯現方式上,各個病患之間是有著個體差異。不管怎麽說,是寄生蟲造成精神症狀這一點,似乎已沒有懷疑的餘地。
令我無法理解的是,先前不曾通報過的新型寄生蟲疾病的病患,在這麽短的期間內就接連有四人來找我。據我所知,其他醫院還沒從病患身上發現同種寄生蟲的案例。另外,我診斷過的四名病患都沒有前往海外的紀錄,居住地也分散得很廣,找不到明顯的共通點。因此,關於新品種寄生蟲是經由什麽途徑寄生到他們身上的問題,現階段我連線索都還掌握不到。又或許這種寄生蟲是最近才透過某種方式被人從海外帶進國內,現在正急速擴大感染範圍。
正好提到第四名感染者的出現,對於十四日診察時和泉小姐所提的問題,我想就在這裏先做個迴覆。
從結論說起,情形正如和泉小姐所擔心的,我正用自己的身體進行新品種寄生蟲的人體實驗。隻是這與其說是為了治療病患,還不如說是出自身為學者的求知好奇心。所以嚴格說來,h小姐應該是第五名感染者。
由於感染的時間還短,現階段並未出現明顯的症狀,但寄生蟲正在我體內順利繁殖。如果我的預測正確,相信遲早會發生與和泉小姐相同的精神症狀。另外,從y先生與s女士的治療過程中,已得知要驅除這種寄生蟲,不需要進行頭部開刀手術。和既有的腦寄生蟲疾病一樣,並用阿苯達唑(albendazole)與皮質類固醇就可以有效治療,所以基本上沒有惡化成重症的可能性,還請您放心。畢竟要是連醫生自己都病倒了,可就得不償失。
隻是話說迴來,為什麽當時和泉小姐會知道我感染了寄生蟲呢?您提問時,看似明顯確信我體內有寄生蟲。是不是我有什麽從外觀便看得出來的改變呢?如果不介意,可以請您告訴我理由嗎?
寄件日:2011/06/21
標題:re:關於第四位感染者
我是和泉。知道不用擔心會惡化成重症,我總算放心了。隻是話說迴來,醫生真的好熱衷研究呢,我好佩服。不過還請您千萬要保重,不要逞強。
為什麽知道醫生體內有寄生蟲?坦白說,我也不明白為什麽。那天一看到醫生的瞬間,我就有這種感覺:「啊啊,醫生變得跟我一樣了。」
又或許是我在下意識中,讀出顯現在您表情與舉止中的細微變化,然後將從中感受到的不對勁翻譯成那樣一句話。但真正的答案我並不清楚,我想那就像是一種蟲的報訊吧。
說來唐突,有一件事想和醫生商量。自己這麽說實在很怪,但我要商量的事情相當沒常識,但願醫生不要太嚴肅看待,就當成是腦袋有問題的病患在說夢話,輕鬆看完就算了。
最近我一整天滿腦子都隻想著醫生,早上醒來時、化妝前、梳頭發時、工作到一半時,無時無刻不想。下次什麽時候見得到麵、要穿什麽衣服見麵、見麵時要聊些什麽、要如何才能讓醫生更了解我……我老是想著這樣的事。
相信醫生多半也已經隱約感覺到,看來我喜歡上醫生了。當然,我有自覺這是所謂的正向移情(注10:移情是指患者的欲望轉移到心理分析師身上而得以實現的過程,「負向移情」的表現為病人憎恨、謾罵醫生,「正向移情」則是病人投擲到分析師身上的情感是積極、溫情、仰慕的,有利於治療。),也深深明白說出這樣的心意隻會讓醫生為難。可是,無論堆起多少大道理,這種事情都沒辦法這麽容易劃分得清清楚楚。
說不定往後我會因此為醫生帶來莫大困擾,因此我得先鄭重道歉,非常對不起。然後,還請醫生不要放棄我。
寄件日:2011/06/24
標題:進度報告
我是甘露寺,想就感染寄生蟲後產生的精神狀態變化做個簡短的報告。
第一個變化是和病患見麵這件事開始讓我痛苦。起初我還懷疑單純是工作疲乏,但過了一陣子,讓我痛苦的對象從「病患」擴大到了「他人」。這種症狀和四位病患的「逃避人際關係」吻合。y先生與s女士的情形是「對別人的氣味感到不快」,和泉小姐的情形是「擔心自己會傷害他人而害怕」,h小姐的情形是「在意別人的視線」。雖然這種逃避傾向展現出來的症狀五花八門,但追根究柢,我想多半是一樣的。
我的結論是──說穿了就是被「蟲」寄生的人會變得討厭人類。我研判四位病患展現出來的症狀差異,隻在於各自將「蟲」硬塞給各位的這種毫無來由、厭惡人類的情緒,歸屬到不同的方向上。
但話說迴來,還不清楚從宿主身上剝奪社會性對「蟲」有什麽好處……例如,有一種絛蟲會讓本來應該單獨行動、名叫豐年蝦的甲殼類動物采取團體行動,目的是透過這樣的影響,增加豐年蝦遭到絛蟲的最終宿主大紅鸛捕食的可能性。若是如同這個例子般讓宿主與宿主接近,那我還能理解,但是「蟲」讓宿主孤立到底有什麽樣的意義?既然在人體內發現成蟲,也就表示人類是「蟲」的最終宿主。最終宿主的作用是散播蟲卵與幼蟲,但「蟲」讓人類孤立,這顯然不合理。也許這當中有我們無從想像的深刻目的。
關於第二個變化,大致上就如您所預測,我對於要從體內驅除「蟲」這件事有著不小的抗拒,但這個部分就略過不提吧。因為宿主對於會危害自己的寄生者產生感情的案例,並不特別稀奇。
問題在於第三個變化,這件事與和泉小姐在上次郵件中所寫的「夢話」有關。
老實說,和泉小姐的告白讓我非常高興。不,豈止是高興──雖然站在醫生的立場,這是千不該、萬不該的事──我想,我對您懷抱的感情,比您對我懷抱的感情更加強烈。盡管厭惡人類的症狀正一步步惡化,我對您懷抱的感情卻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隻增不減。
然而,不可以急著下結論。在彼此空歡喜一場之前,有一件事無論如何非得仔細評估不可。
將「蟲」放入體內時,我暗自下了一個決定。那就是,對於今後發
生的一切心理變化都要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一旦受到「蟲」的影響,就無法再靠自己分辨哪些是自己的意思、哪些不是自己的意思,既然如此,隻能對一切都抱持懷疑。
因此,我對這種戀愛感情也抱持懷疑。而且,我不是單純胡亂懷疑,這種懷疑是有依據的。
在觀察y先生與s女士的病情過程中,我見證一個耐人尋味的改變。隨著治療進行,「蟲」的影響力漸漸淡去,兩人厭惡人類的症狀也一步步得到改善,但我注意到他們對彼此的心意卻似乎相反,兩人漸行漸遠。從治療開始過了兩個月左右,我第一次見到他們時感覺到的那種新婚夫妻般的和睦氣氛,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起初我將這種情形解釋為,是因為原因不詳的疾病所帶來的不安已被除去,讓兩人處在一種像是「走下吊橋」的狀態。由於迫在眉睫的危機遠去,導致讓戀情燃燒的材料消失。然而,親身經曆過「蟲」的寄生後,如今我覺得他們兩位關係的改變當中,有某種深刻的意義。例如……他們之間的愛,其實是靠著「蟲」的存在來維持。
我想告訴和泉小姐的,說穿了就是這麽一迴事──既然「蟲」可能對宿主的戀愛感情產生影響,我們就不該草率對自己的心意做出結論。
期待您做出冷靜的判斷。
寄件日:2011/06/25
標題:幾個疑問
所以醫生的意思是,不是我們在談戀愛,而是我們體內的「蟲」在談戀愛?
像我這樣的外行人是難以理解……但是,我們就先假設「蟲」擁有讓宿主愛上宿主的能力,那麽,為何「蟲」非得具備這種能力不可?假設這就是「蟲」的繁殖策略,為什麽又非得特地讓感染者彼此談戀愛不可?
如果是讓感染者會對「蟲」未寄生的對象產生戀愛感情,以此增加寄生的機會,那還可以理解。可是,讓已經被「蟲」寄生的宿主相互吸引,這樣到底有什麽好處呢?
醫生是不是想要用不傷害我的方式來疏遠我,才說出這種煞有其事的謊言呢?我無法不這麽猜測。
寄件日:2011/06/28
標題:re:幾個疑問
和泉小姐的疑問很有道理。我這幾天來,正是為了這個疑問想破頭。讓已寄生的宿主愛戀彼此,對於「蟲」的繁殖到底能發揮什麽樣的有利效果?
昨天我走在附近一條有著成排樹木的道路上時,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突然閃過腦海(我想事情時經常會到處閑晃、散步)。因為無論怎麽絞盡腦汁都想不出合理的解釋,我就想去散散心,邊看著路旁的染井吉野櫻花,邊針對這個問題漫無邊際地思索。
我還是孩童時有一個奇怪的朋友,他在國小的課業成績並不好,生物學的知識卻足以媲美高中生。有一天,我和這個朋友走在通學路上的櫻花樹下,他彷佛忽然想到什麽似地對我問:「你看過染井吉野櫻結果實的樣子嗎?」
我迴答仔細想想還真是從沒看過,他就得意地說起那是為什麽。
「這是因為染井吉野櫻的自交不親和性─防止自體受精的遺傳性質─很強。拿人類來比喻,那是一種防止近親相奸的機製,但由於染井吉野這種櫻花,全都是透過接枝等人工的方式繁殖出來的複製體,因此,染井吉野櫻彼此交配就一定會導致近親交配。所以,即使會和其他品種的櫻花交配而生下混種,染井吉野櫻之間卻不會生下後代。而且染井吉野不太會和其他品種的櫻花一起栽種,也就幾乎沒有機會結果實……」
當我迴想到這裏,忽然一驚。
如果「蟲」也和染井吉野櫻一樣呢?
如果「蟲」也具備了透過血緣認知,避免擁有同一或類似基因的個體相互交配的機製呢?
我繼續往下思考。如果這種辨識機製,舉例來說是會「禁止同一宿主體內成熟個體間的交配繁殖行為」呢?「蟲」為了和在不同宿主體內的成熟個體交配,就會需要在宿主間往來(畢竟不能像蟲媒授粉植物那樣,讓傳粉者隻搬運花粉),而要達成這個目的,讓宿主與宿主談戀愛不就是極為恰當的策略?
即使說得再好聽,我這個想法也非常脫序,根據很薄弱,邏輯也很跳躍,像是讀了太多科幻小說的人會有的妄想。我想把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一笑置之。的確,不限於植物或菌類,在某些動物身上也可觀察到自交不孕現象,像玻璃海鞘(a iinalis)就是如此。然而,即使是為了確保遺傳上的多樣性,照理說實在不可能會有生物采取這麽複雜又迂迴的繁殖方式──
想到這裏,我忽然停下腳步。因為我注意到,明明有著可進行單性生殖的身體,卻采取「複雜又迂迴的繁殖方式」的生物,確實是存在的……沒錯,就是以前在與和泉小姐的談話中提過的寄生蟲──真雙身蟲。
這種現象不限於真雙身蟲,例如有一種肺吸蟲,明明雌雄同體、可以進行單性生殖,但若非兩隻相接就無法發育為成蟲。仔細想想會發現這種乍看之下複雜得不合理的繁殖方式,在寄生蟲界是相當常見的。
我再度針對這個想法深入評估。假設有會讓感染者與感染者陷入情網的寄生蟲存在,感染者要如何讓其他感染者認知到這一點呢?相信一定會發出某種信號吧。雖然不知道這種信號是什麽樣的性質、有多強的強度,但總之我推測也許就是這種信號,創造出讓感染者接連往我這裏聚集的神奇狀況。多半是「蟲」的感染者在下意識中相互吸引。
若這麽假設,也就能解釋讓宿主厭惡人類這種乍看之下不合理的策略。例如說,對了……假設「蟲」控製人類行動的本質,不是要讓宿主孤立,而是讓宿主彼此團結呢?如果某個群體內的成員全都感染了「蟲」,可以預測這個群體的排他性與凝聚力都會大為提高。像這樣團結合作的感染者群體,生存能力會比非感染者群體要高,群體中各個成員的生存率應該也會比較高。這對於以人體為最終居所的「蟲」而言,應該是求之不得的情況。
寄生者影響宿主的社會性,這種現象過去已一再有人指出。道金斯(注11:克林頓?李查?道金斯,英國演化生物學家、動物行為學家和科普作家。)就指出,白蟻高度發達的社會結構,是它們腸內微生物操作的結果。白蟻會用嘴互相傳遞食物,藉此讓微生物遍及整個蟻群,而科學家認為這種行動,是微生物為了繁殖而操控白蟻的結果。再舉個更激進的例子,甚至有學說認為熱帶草原猴與日本猿猴的社會性,甚至人類的社會性,都是由反轉錄病毒(注12:核糖核酸病毒的一種,它們的遺傳資訊不是存錄在dna,而是存錄在rna,此類病毒多半具有反轉錄酶。)帶來的。既然病毒和細菌都有可能辦到,那麽,「蟲」會影響人類的社會性也沒什麽好不可思議。
我心中沒有一絲一毫想疏遠和泉小姐的心意,反而是因為想要抱持確信去愛你,才會努力想去除所有的不安因子。
現在迴想起來,我這輩子將近五十年的歲月,始終活得孤獨。無論麵對誰都不曾心動,愈是和他人往來愈覺得空虛,過了四十歲之後就陷入一種無感的狀態,懷著行屍走肉般的心境過日子。可是,認識和泉小姐讓我找迴許久不曾嚐到的心靈悸動。與和泉小姐見麵、說話時,我就像才剛嚐到戀愛滋味的少年一樣,感受到一股甜蜜的酥麻。也正因為這樣,我才會擔憂。如果這份感情是「蟲」帶來的,那真是再也沒有比這更瞧不起人類的事情。
寄件日:2011/06/30
標題:(無標題)
醫生這麽說讓我很開心。
非常非常開心。
開心得死了也無所謂。
但如果醫生的假設正確,一旦「蟲」消失,這種心意也
會跟著消逝吧。
總覺得,這樣令人非常悲傷。
七月初時,我會去醫院一趟。
到時候見。
*
兩人之間的通信到此結束。高阪的視線仍然落在文件上,沉默了好一會兒。
他重新比對報導的日期與郵件的日期。六月三十日後不再有郵件往返,七月二十日兩人一起殉情。這二十天之間,他們兩人發生了什麽事,真的隻有天曉得。他們不讓任何人知道最關鍵的部分,把秘密帶去另一個世界了。
瓜實之所以讓他看這些信的意圖,應該也不必特意再問。甘露寺與和泉受「蟲」的影響而墜入情網,之後神秘殉情──既然如此,和他們一樣是在「蟲」的影響下墜入情網的高阪與佐剃,也很有可能重蹈覆轍。
說穿了就是這麽一迴事吧。
高阪把剪報和文件交還給瓜實問道:
「這裏麵提到的h小姐,就是佐剃吧?」(注13:「聖」的讀音為「hijiri」,為h開頭。)
「對,就是這樣。」瓜實點頭。
高阪思索了幾秒鍾之後問說:
「佐剃在感染『蟲』之前,個性和現在不一樣嗎?」
「這個問題很難迴答。」瓜實歪了歪嘴,搔了搔後腦杓。「從某個角度來看,你說得沒錯,可是……畢竟情形太複雜,沒辦法斷定。」
「這話怎麽說?」
瓜實微微挪動身體望向窗外,椅子隨著他身體的轉動而咿軋作響。窗外景色的上半部被從屋頂垂下的長冰柱遮住。
「包括這個部分在內,我就依序說明給你聽吧。告訴你這一年裏,聖身上發生了什麽事,『蟲』又是如何將她的人生破壞殆盡。」
瓜實雙手放到膝蓋上,端正坐姿。
瓜實說,事情是從一對夫妻的自殺開始。
「這對夫妻的感情良好,經濟狀況與困頓無緣,丈夫事業順遂,妻子滿意於專職家庭主婦的立場,順利地養育獨生女,是個典型的理想幸福家庭。照理說,應該沒有任何一個理由,會讓他們非得結束自己的性命不可。
但兩人的死是自殺,這點沒有懷疑的餘地。據說他們手牽著手從山間的吊橋往下跳,正好經過的行人目擊了那一刻……從現在算起,那是大概一年前的事。
他們的女兒被獨自留在世上,那就是聖。當時她才剛滿十六歲,沒有其他親戚可以投靠,所以就由外祖父──也就是我來收養她。
聖被我接到家裏來之後好一陣子,幾乎一句話也不說。看來不太像是拒絕說話,比較像是忘了怎麽和人說話。她原本是一名個性開朗、有很多朋友的女孩,那時卻像變了個人似地沉默寡言,在學校似乎也隻會說幾句非說不可的話。當時我心想,多半是父母的死帶給她太大的衝擊。她過世的母親─即使長年斷了聯絡─是我的女兒,而我的妻子也是在兩年前過世,所以我能深切明白聖的悲傷。
然而,事實和我的想像不一樣,她並非隻是悲傷得無法自拔。
她是一直獨自在思索。
有一次,聖毫無預兆地說:
『我想,爸爸和媽媽大概不是自殺。』
我問她這話怎麽說?結果,聖像洪水衝垮堤防似地開始述說。她說雙親從自殺的半年前就怪怪的,他們變得異常害怕別人,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被害妄想,例如『附近的人在監視我們』、『隨時都有人跟蹤我們』等等。
『我本來一直覺得不可思議,不懂為什麽會突然那樣,現在總算明白了。』她對我說:『他們兩個生病了。然後,看來我似乎也罹患這種病。』
聖所說的話,我連一半都聽不懂。可是沒過多久,她開始頻繁缺席高中的課,對我也擺出見外的態度,我才總算明白她說的『生病』是什麽意思。
我的直覺告訴我,她正要走上和她雙親一樣的路。顯而易見,要是放著不管,就會變成無可挽迴的情形。看樣子實在不是悠哉等她自然痊愈的時候。
我帶著聖看遍了身心內科與精神科醫師,但沒有什麽收獲,隻揭曉了她害怕別人的視線這件事,但症狀始終沒有改善的跡象。
突破現狀的契機,是一位臨床心理師的一句話。這位年輕的女性臨床心理師在對我報告治療進度時,告訴我說:
『對了,有一次聖小姐在平凡無奇的對話中說了「我的腦子裏有蟲」。她似乎不期待我會有什麽反應,但這個說法讓我相當好奇。我心想這有可能成為解讀她的心所需的線索,於是想請她詳細說明這句話的意思,但她說這是玩笑話,扯開了話題,此後再也不曾提到蟲的事。』
之後,臨床心理師針對『腦子裏有蟲』這句話做了一番常見的心理學解釋。她說的確有少數這樣的案例,由於強烈的壓力與解離性障礙等原因,造成這種寄生蟲妄想。
但我對『腦子裏有蟲』這個說法硬是覺得事有蹊蹺,不管睡著還是醒著,這句話始終離不開我的腦子。我怎麽想都覺得,那孩子無意間說溜嘴的一句話,就是有某種特殊含意。這與其說是身為醫生的直覺,還不如說是和她血脈相連的外祖父會有的直覺。
仔細想想,最近她似乎正為慢性頭痛所苦,沒有一刻離得開止痛藥。我本來以為這是年輕女生常有的情形,全未放在心上,然而一旦開始懷疑,就再也無法不去查證原因。
我試著單刀直入地找她本人問清楚,但聖堅稱自己沒說過這種話,對話無法繼續下去,於是我胡亂編了個理由,抽取她的血液送去檢驗。
看到血液的檢驗結果,我倒抽一口氣,因為報告裏酸性球增多與ige值上升等等,都是過敏反應與感染寄生蟲時特有的結果。當然,隻靠這個無法斷定『腦子裏有蟲』是事實,但不管怎麽說,她體內有異狀是千真萬確的。
於是,我請朋友幫忙介紹了專攻寄生蟲學的醫學部教授。這位教授便是甘露寺寬──也就是這一連串事件的核心人物。
他的年紀大概是四字頭後半,有著一副不好親近的學者麵孔,但身材高挑、五官深邃,是一位很上相的男性。聽說他在這一帶很有名,為了研究甚至不惜讓自己感染寄生蟲,是一位以熱心研究聞名的寄生蟲學者。
我對甘露寺教授說了女兒與女婿的離奇死亡、外孫女的異變、慢性頭痛、『腦子裏有蟲』還有驗血的結果。我本來有所覺悟,自己會遭他一笑置之,但甘露寺教授對這件事表現出非比尋常的興趣,尤其對於『腦子裏有蟲』和『視線恐懼症』這幾個字更是顯現強烈的反應。
後來聖去接受了幾項專科檢查。隔周,我想帶聖去聽檢查結果,但她拿頭痛當藉口拒絕跟我去醫院。雖然一眼就看得出是裝病,但既然她抗拒,我也不忍心硬要她去,於是獨自前往甘露寺教授所在的醫院。
我就是在那裏得知了令人震驚的事實。
『首先請看這邊。』
說著,甘露寺教授給我看聖的頭部mri畫麵,畫麵中看得出有複數的環狀造影效果,而且他還拿了血清診斷的結果給我看。我還沒查看這些數值,甘露寺教授就若無其事地宣告:
『從結論說起,您的外孫女腦子裏有寄生蟲。』
我唿出一大口氣,然後慢慢點頭。也不知道為什麽,我能夠冷靜接受這個事實,冷靜得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甘露寺教授說下去:『可是,從某個角度來看,您的外孫女非常幸運。當然,感染寄生蟲這件事本身肯定是運氣不好……但第一個診察您外孫女的人是我,這隻能用僥幸來形容。』
接著他對我說明,他負責了好幾名和聖有同樣症狀的病患,並跟我說這些人腦子裏的是新品種的寄生蟲,而『蟲』也許能夠操控宿主的精神,
但用既有的治療法就能消滅寄生蟲。
過了幾天,我帶著聖一起再去了一趟醫院,並決定讓聖接受甘露寺教授的治療。我們就是這麽和甘露寺教授扯上關係──接著不到一個月,我們就聽到他過世的消息。
甘露寺教授的自殺,在新聞上有著大篇幅的報導。光是醫學部教授在大學內自殺就已是相當大的事件,何況他並非單純自殺,而是和負責的病患殉情,自然鬧得沸沸揚揚。到處都聽得到有人竊竊私語地談論各式各樣的猜測。
我把甘露寺教授死亡的新聞報導拿給聖看,因為我覺得隱瞞也不是辦法。聖將報導看完後,以冷靜的態度自言自語地說:『總覺得跟爸爸媽媽好像。』這和我的感想一模一樣。
『我想,那位醫生多半是拿自己的身體來做寄生蟲的實驗吧。』聖麵不改色地說。『虧他人那麽好。』
『你也認為那種寄生蟲就是他自殺的原因?』
我一問,她就理所當然似地點頭。
『報上所說和他殉情的病患,多半是寄生蟲感染者的其中之一吧?就是在我之前找上甘露寺醫生的那個女性。』
我思索一會兒後才對聖問道:
『我單刀直入地問吧,你現在有沒有任何一點想尋死的心情?』
『要說一點都沒有,那就是騙人的。』聖縮了縮肩膀。『可是,這是從很久以前就有的念頭,不是現在才有,還算是能用「個性陰沉」來解釋的範圍。』
聽她這麽說,我暗自鬆一口氣。
『假設這種寄生蟲是會促使感染者自殺的危險生物。』她戳著太陽穴這麽說。『症狀應該也會有個體差異吧?不然,最先找上甘露寺醫生的那對夫妻,應該早就自殺了。』
『你不怕嗎?』
看到外孫女以駭人的冷靜態度分析狀況,我無法不這麽問。
『當然害怕。可是這樣一來,至少弄清楚一件事:爸爸和媽媽不是丟下我自殺,隻是被寄生蟲給害死了。』
說完,聖輕輕露出微笑。
諷刺的是,這是她被接到我家以來第一次露出笑容。
那一天晚上,我注意到甘露寺教授在自殺前不久寄了郵件給我。
我想甘露寺教授多半是到了最後一刻,仍然掛心自己丟下三名病患、自我了結生命這件事,所以才會把這些托付給既是同行又是病患親屬,而且對『蟲』的相關情形很清楚的我。他之所以直接把兩人的郵件轉寄給我,應該是因為已經沒有時間寫具體的留言。
我一次又一次地反覆看著他們往返的郵件,但到頭來,對於『蟲』逼死宿主的機製還是毫無頭緒。唯一弄清楚的事,就是連甘露寺教授這麽理智的人也抵抗不了『蟲』的影響。
我接手了長穀川佑二與長穀川聰子──也就是郵件中的『y先生』與『s女士』──的治療。雖然我並非專攻寄生蟲疾病,但根據郵件中記載的治療方式,繼續進行長穀川夫妻與聖的驅蟲治療。
考慮到先前過世的四個人,全都是感染者與感染者構成的情侶,我判斷長穀川夫婦最好先暫時保持距離生活。他們非常乾脆地接受了我的提議,甚至顯得因為得到了可以分開生活的正當理由而鬆一口氣。就和甘露寺教授郵件中所寫的一樣,看來他們兩人的關係,已經瓦解到無法修複的程度。
長穀川夫妻順利康複,相對的,聖的症狀則始終沒有好轉的跡象。明明吃的是同一種驅蟲藥,效果的差異卻很顯著。長穀川夫妻的『厭人』症狀漸漸消退,聖的『厭人』症狀卻不僅毫未消退,甚至更加惡化
這也難怪,因為聖實際上並未服用驅蟲藥。
某天,我湊巧撞見聖沒吃藥,直接把藥丟進垃圾桶裏的舉動。聖和我四目相交後也不辯解,聳了聳肩膀像在說:『你想罵我就盡管罵吧。』
唯有這時我責備了聖。當我問她說,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聖就以厭煩的表情歎一口氣,低聲喃喃說道:
『不治好也沒關係啦。如果這樣就會死,那也無所謂。我想趕快跟這種世界說再見。』
這是因為你體內有『蟲』,純粹是『蟲』為了保護自己而讓你這麽想──不管我再怎麽說都沒有用,沒過多久,她把頭發染成亮色、穿了耳洞,也不去上學,成天到處找舊哲學書還有寄生蟲相關的文獻閱讀。
看樣子要驅除聖體內的『蟲』,首先必須培養她『想治好』的意念。然而,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才能讓她對驅蟲一事變得積極。
和泉老弟就是在這時出現的。這個人某天沒有預約就突然找上門來,而他的姓氏我並不陌生。這也難怪,因為他就是和甘露寺教授殉情的女性和泉小姐的父親。他似乎也收到甘露寺教授的郵件,明白『蟲』的存在。
他進過自衛隊,現在在大規模的保全公司上班,但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卻不覺得是自衛隊隊員或保全,說是研究者或技術人員還比較貼切。他的說話方式就是這麽邏輯分明。而且,和泉老弟不僅不恨那個和女性病患殉情的不肖醫生,反而稱讚甘露寺教授是為了治好他女兒而喪命的勇敢醫生。
他能夠這麽冷靜,讓我感到滿心不可思議。如果和甘露寺教授殉情的不是他女兒而是我的外孫女,我能夠像他這麽想嗎?不,我想多半是不可能的。
但他繼續深入這件事,懇求說:『拜托您,請務必讓我幫忙。』我從他的眼神中看見一種異樣的光芒。於是我猜想,這個姓和泉的人大概是想為女兒的死賦予某種意義。女兒的死成了推動他的契機,因此讓其他病患得救──他想要的大概是這樣的故事吧,可能也是這樣的故事勉強支撐住現在的他。
我深深同情他,並且仔細評估他的提議。接著,我想到有一件工作應該交給他來處理。
當我說出聖對於治療很消極、生存意誌微弱,他立刻抓住這件事不放。
『包在我身上。』他拍著胸脯保證。『我一定會讓您的外孫女敞開心房。』
於是,和泉老弟開始為了找迴聖的生存意誌而奔走。沒過多久,他就找上你。這完全是碰巧。和泉老弟要找的,隻是有望和聖建立親密關係的人物,作夢也沒想到竟然會找到另一個『蟲』的感染者。
不管怎麽說,就結果而言,聖和你相互吸引,漸漸打開本來幾乎緊閉的心房。我若不是因為同情而接受和泉老弟的提議,相信聖到現在還是獨自扛著內心的黑暗。俗話說『同情不是隻造福他人』,大概就是指這種情形吧。」
*
話就說到這裏。瓜實按著喉嚨,輕聲清了清嗓子,多半是說累了。
高阪試著在腦中整理先前看過的往返郵件以及瓜實所說的話。關於潛伏在自己體內──以及佐剃體內──的「蟲」,已經揭曉的事實可以概略分為以下三點:
一,「蟲」會讓宿主孤立。
二,「蟲」會讓宿主相互吸引。
三,滿足某些條件後,「蟲」的宿主會自殺。
「也就是說,」高阪開口。「我被叫到這裏來,是為了趁我和佐剃還沒走上和甘露寺教授他們一樣的道路之前,就先殺死『蟲』嗎?」
「就是這麽迴事。」
「這也就表示,」高阪思索一會兒後問:「我和佐剃以後會被分開吧?」
「就是這樣。雖然促使你們相識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但如今情形已經和當初不一樣。和泉老弟之所以挑選你當聖的朋友,是希望你可以成為讓她敞開心房、找迴生存意誌的契機,而他這個預測也的確是正確的……可是,既然這是『蟲』的所作所為,那就是另外一迴事。說來抱歉,但我們不能再讓你跟聖在一起,因為有可能發生什麽萬一。」
高阪試著想像瓜實所說的「萬一」,結果,
自己和佐剃殉情這種臨時拚湊出來的想像,意外驚人地深得他的心。高阪事不關己地心想,原來如此,即使現在他們做出那種事也不奇怪。要是佐剃提議,高阪多半拒絕不了;要是高阪提議,相信佐剃也拒絕不了。理由隻要一句「因為活得太辛苦」就夠了。
雖然至今都未想過,但自己萌生這種念頭,或許本來就隻是時間的問題。說不定到了明天,高阪就會想到殉情這個主意,然後對佐剃提議。一想到這裏,他不由得心驚膽跳。
高阪雙手抱胸地默默思索,瓜實對他說:
「我不會要你立刻給予答覆。突然被告知這麽離譜的事,你的心情應該也還沒辦法整理好吧?」
高阪點點頭。
「五天後我會再派人去接你,請你在那天之前決定要不要接受治療。治療本身很簡單,不需要特別準備什麽,隻要你答應,現在立刻開始也行。」
高阪想起甘露寺教授的郵件中曾寫到,治療不需要進行頭部開刀手術,隻靠藥物治療即可。
「當然,站在我的立場是希望你能擺脫『蟲』的誘惑答應治療。可是,我不會勉強你。除非是我的親屬,否則我不會強行治療不想治愈的病患。」
五天後──高阪在心裏複誦,他必須在這段期間內做出決定。
「還有為防萬一,我先跟你說清楚。」瓜實說道。「如果你拒絕接受治療,就再也見不到聖。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她會不會接受治療,但不管怎麽說,讓曾經一度因為『蟲』而相互吸引的感染者在一起,實在太危險。」
「好。」高阪說。「還有,如果我不接受治療,潔癖跟『厭人』症狀也都不會改善吧。」
「沒錯。而且,即使你接受治療,在確定『蟲』從你們兩人體內完全消失之前,我們還是不能讓你接近聖。這你應該可以了解吧?」
「……可以。」
接著,瓜實忽然想起什麽似地打開書桌抽屜,拿出一張照片交給高阪。照片上拍到的東西,有點像是用來進行羅夏克墨漬測驗(注14:一種利用墨跡圖片來測出一個人的個性特質的心理測驗。)的墨漬。高阪從之前的談話中猜到這個不明所以的物體是什麽。
「是『蟲』的照片嗎?」
瓜實點點頭。「像這樣讓你看到照片,應該會比較有切身的感受吧?上麵拍到的是兩隻『蟲』結合的模樣。甘露寺教授的郵件上也提過,這種寄生蟲有一種特徵,當它們在人類體內遇到其他個體,會將各自的雄性生殖器官與雌性生殖器官與對方的器官結合,形成y字形。」
高阪重新看了看照片。染成淡紅色的「蟲」,模樣與其說是y字形,更像是幼小的孩童畫出來的愛心符號。
當高阪迴到候診室,並肩坐在裏側沙發上的和泉與佐剃便抬起頭來。高阪對佐剃笑了笑,但她撇開目光低下頭。
「看來你們談完了。我送你迴家吧。」
和泉說道。
「那我走啦,小聖。」
和泉朝佐剃這麽說,看來佐剃要留在這裏。想來這裏應該是兼作醫院的住宅,她就是住在這間診所吧。
高阪心想,分開前要說些能讓她放心的話,於是來到佐剃身前停下腳步,但他不知道該跟她說些什麽才好。
不,其實他知道。隻要說些「我對你的心意不會隻因為聽人講了那些話就改變,所以你不要擔心」這樣的話就好,很簡單。
然而,高阪就是說不出口。如今他對自己的心意,已無法像以前那麽確信。
高阪心想,仔細迴想起來,便覺得整件事從一開始就全都很不自然。為什麽佐剃會被像他這樣沒用的男人吸引?為什麽他會被佐剃這種難以親近的女生吸引?為什麽兩人在一起時,彼此的強迫症症狀就會趨緩?為什麽年紀相差將近一輪的兩人間會萌生戀情?難以理解的點實在太多。
然而,若說這一切都是「蟲」帶來的錯覺就說得通。並不是高阪和佐剃相愛,隻不過是高阪體內的「蟲」與佐剃體內的「蟲」相愛罷了。
彷佛遇到巧妙的詐騙。就像受到幾小時前還感受到的欣喜消退的反作用力影響,高阪的心情急速冷卻下來。
到頭來,高阪對佐剃一句話也沒說就離開診所。迴程的車上,高阪一直失了魂似地看著窗外,等車子開到公寓附近才對和泉開口。
「請問,我有個跟『蟲』有關的問題忘了問……」
「什麽問題?」和泉迴答時仍看著前方。「隻要在我能迴答的範圍內,我都會告訴你。」
「『蟲』的傳染途徑已經查出來了嗎?」
和泉搖頭。「還不知道,但瓜實先生認為多半是經口感染,大概是吃到有『蟲』附在上麵的食物吧。你有想到自己是在哪裏感染的嗎?」
「沒有,很遺憾。」
「我想也是……還有別的問題嗎?」
「『蟲』會人傳人嗎?」
「會。」和泉答得很快,似乎早已料到他會問這個問題。「雖然『蟲』的成蟲會寄生在人類的中樞神經,但蟲卵和幼蟲會乘著血流在全身移動……不過,隻是一起生活並不會傳染,不然『蟲』就不會特地做出讓宿主談戀愛這種麻煩的事。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懂。」高阪說。「說穿了,和性病差不多吧?」
和泉揚起嘴角笑了。「說得直接明白一點,就是這麽迴事。所以,你身上的『蟲』不是從佐剃聖身上傳染過去,而是從很久以前就潛伏在你身上。」
「我明白。我也不是懷疑佐剃,隻是有點好奇而已。」
聽了和泉的迴答,謎題總算解開。十二月二十日那一天,佐剃曾想要親吻睡著的高阪,但她在最後關頭打消念頭,還說:「我差一點就要做出無法挽迴的事。」
佐剃那個時候多半是企圖把「蟲」傳染給高阪。當時,還沒有一個人察覺高阪是「蟲」的宿主,而佐剃已經知道「蟲」的宿主會被堅定的愛結合在一起。
佐剃是有所圖謀的,想透過將「蟲」傳染給高阪的方式,讓兩人的關係變得完整無缺。但她在即將付諸實行之際恢複了理智,察覺到自己正要讓高阪冒上生命危險。她沒有臉見他,所以逃走了。
相信這才是真相。
和泉在公寓前放高阪下車後說道:
「五天後的下午我會來接你,你可要在那之前做好心理準備。」
「我想大概不用花那麽多時間。」
「不用想得太困難,這是任何人都會遇到的事。酒精、孤獨,加上光線太暗蒙蔽了雙眼,讓人錯以為是命中注定的愛,結果隔天早上兩人酒醒後,才發現自己犯下錯誤。說穿了,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就跟這種情形一樣。」
和泉說完就離開了。
高阪並未立刻進入公寓,而是在入口前停下腳步,茫然看著四周成排的住宅與公寓窗戶泄出的光。一想到每扇窗戶內,各有人在經營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就覺得十分奇妙。他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意識到其他人的人生。
接著高阪突然想到母親的死。
說不定,那時候感染「蟲」的不隻有他。
也許母親的自殺,起因在於「蟲」。
到自殺為止的一個月,母親就像變了個人似地對他很好,滿懷愛情與他相處。這件事他之前一直覺得不對勁。他所知道的母親,是個即使天翻地覆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的人。
然而,如果這同樣是「蟲」造成的,那就說得通了。對於被「蟲」影響而變得厭惡人類的母親而言,能夠敞開心胸的對象隻有同樣是「蟲」寄生者的高阪。是母親體內的「蟲」和他體內的「蟲」在唿喚彼此。
心情不可思議地變得晴空萬裏。高阪心想,這樣一來
,他總算可以了無罣礙地怨恨母親。她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不曾以自己的意誌愛過高阪,這個事實化解了他心中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