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味已經越來越淡,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不需要再盼望著過年吃幾頓好的,換幾件漂亮的衣裳,拿著許多壓歲錢。城市裏不能放鞭炮,很少人再去自己買皮買餡包餃子,許多家庭甚至選擇了在飯館吃年夜飯。</p>


    許多在從前可以輕鬆讓人愉悅的東西,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都變得不再那麽令人驚奇。餘瀟本來想和爸爸探討一下這樣的原因,卻又覺得這種原因是多方麵造成的,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能獲取的東西太容易了,導致人們獲得愉悅的程度也越來越高。</p>


    不過讓餘瀟慶幸的是春聯和年畫的習俗卻一直沿襲了下來,每到這個時候,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家家戶戶便開始往門上貼春聯,掛年畫。</p>


    餘瀟也在幫著爸媽整理著春聯和年畫,其樂融融。</p>


    春聯、年畫都起源於上古時代的驅鬼習俗。《山海經》中有記載,有兩個神人名叫神荼和鬱壘,二人發現惡鬼出來騷擾百姓,就將其擒伏,並捆綁起來去喂老虎。後來人們就在門上畫神荼、鬱壘二人的像用以防鬼,民間又稱他們二人為門神。</p>


    年畫在中國寓意著吉祥,各式各樣的年畫也為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喜慶氣氛,也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願望。</p>


    餘樹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頗有研究,這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餘瀟。他告訴餘瀟這年畫的喜慶氣氛,在楊柳青年畫中體現最為充份。</p>


    楊柳青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的一個村鎮,曆史沉積久遠,文化底蘊深厚。三百多年前,這裏就以製作年畫出名,曾有過“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曆史。</p>


    餘瀟點了點頭:“原來楊柳青這個地方在天津啊,離我們學校倒是不遠。”</p>


    餘樹道:“楊柳青年畫采用的是木板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人們稱之為“半印半畫”,這也是它的重要特點。楊柳青鎮還憑借楊柳青木版年畫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p>


    餘瀟道:“我還一直以為年畫都是畫出來的。”</p>


    餘樹笑道:“當然不是,像這個木版年畫,它的製作方法是先把木刻圖案版樣刻出來,然後再印出圖畫,最後手工將紙上的輪廓描繪塗彩,裝裱成畫。”</p>


    餘瀟吃驚道:“手工嗎?每一幅年畫都是手工製作的?”</p>


    餘樹點了點頭:“是的,不是批量的印刷品,每一幅畫都是由畫師手工製作的。人們喜歡楊柳青年畫,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是手工製作的。”</p>


    他又從書架上拿下一本《中國文化讀本》,翻到其中一頁:“你看。”</p>


    餘瀟看到書上有附圖一幅,名為《母子圖》。書上形容楊柳青出品的年畫清新活潑,具有濃鬱的生活情調。</p>


    畫湖邊的庭院,院子裏有湖石假山、花卉,媽媽站在窗前,拿著扇子,招唿著窗外嬉戲的兒子。胖胖的小家夥穿著小肚兜,一隻手拿著一個小木棍,木棍的頂端有一隻小鳥,一片祥和溫暖的氣氛,是一幅溫馨的生活畫麵。</p>


    餘樹道:“你知道嗎?楊柳青年畫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就是因為它將版畫中的刀法版味和手畫的筆觸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味道。”</p>


    餘樹頓了頓又道:“與楊柳青年畫色彩鮮豔不同,蘇州的桃花塢年畫則體現出江南細柔纖巧的特色,其畫麵多清雅流暢...”</p>


    餘瀟聽的津津有味,他雖然知道年畫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卻不知道其中有這麽多講究。</p>


    ......</p>


    自從知道顧楓和張瀾芯的事情後,楊子萌就再也沒見過張瀾芯,張瀾芯也許是不知道楊子萌知道了,還找了他幾次。</p>


    最後一次,楊子萌把張瀾芯罵了個狗血淋頭,然後刪除了她的微信。</p>


    其實張瀾芯一直都沒有明確和他的關係,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那麽激動,可能是...真的動情了吧。</p>


    至於顧楓...後來馮浩和餘瀟也一直和他解釋...</p>


    楊子萌跟顧楓在一個宿舍住了三年,又怎麽會不了解他的為人?可是那個時候他實在太生氣了!</p>


    隻聽門外傳來一陣喊聲:“楊子萌,來幫爺爺帖年畫。”</p>


    楊子萌連忙站起身:“來啦。”</p>


    其實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也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畫體裁廣泛,想象豐富,線條粗獷。但楊子萌不需要知道那麽多起源,他隻要認出這些年畫畫的是什麽就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榜”以及花鳥魚等。</p>


    山東的年畫又以雞畫和魚畫最多,具有濃厚的民間風味,寓意年年有餘、人丁興旺。</p>


    楊子萌還聽他的爺爺說,在舊社會,各家都會在院中擺桌供奉,下午掛上“祖影”(家譜),然後等到太陽下山,要到墳上進行叫做請祖迴家的儀式。接著到門外點燃鞭炮和香,炮聲越大越好,相當於通知祖先和親人該迴家過年了。</p>


    然後還要在門口放上一根棍子,眾人認為這個棍子能擋去邪氣入侵,稱之為攔門棍;祭祖時,需由長輩點上三炷香,接著叩首跪拜,然後他人輪著跪拜。除夕夜家家守歲。</p>


    楊子萌道:“爺爺,但這些風俗現在都沒有了吧?”</p>


    楊子萌的爺爺道:“城市裏沒有了,但一些村裏麵還是保留了這種風俗。”</p>


    楊子萌道:“我有一個舍友對這些很感興趣,到時候我也把這些傳統習俗告訴他,讓他長長見識。”</p>


    爺爺笑道:“哈哈,好啊,讓大家也對我們山東的習俗多了解了解。”</p>


    在即墨地區的年夜飯還要吃豆腐和魚,寓意“福有餘”,要吃芋頭,寓意“粘合”,要吃黍糕,叫“年年登高”。</p>


    楊子萌的媽媽正在廚房裏忙活著,餃子和年糕都是她親自買用料來做的;年糕需要粘米粉和糯米粉,餃子則複雜不少,豬肉、大蔥、青瓜還要拌餡...</p>


    楊子萌望著媽媽那忙碌的身影,不由得出了神:今年不知道誰又能咬到餃子裏的硬幣呢?</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說大學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痕跡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痕跡飄流並收藏說說大學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