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浩驚道:“這吉他誰的啊?”</p>


    餘瀟道:“我的啊,本來想把家裏那吉他帶來的,想著那吉他太破了,帶來又不方便,索性在這裏買了個,你這麽吃驚幹什麽...”</p>


    馮浩道:“喲,看不出,你還會彈吉他嘛。”</p>


    餘瀟擺了擺手:“你看不出的還多著咧。”</p>


    馮浩道:“那你看得出我也會嗎?”</p>


    餘瀟笑道:“你會也沒什麽出奇的,畢竟你泡那麽多妹子,總得有些過硬的技能,不像楊大俠。”</p>


    哈哈!馮浩忍不住笑了出來。</p>


    楊子萌迴過頭來,眼睛瞪著餘瀟:“你又說我什麽壞話?”</p>


    馮浩靈機一動:“餘瀟,我上次聽顧楓說你想搞個社團?”</p>


    餘瀟搖了搖頭:“最近社裏的工作太多了,哪有精力啊。”</p>


    馮浩道:“那我們搞個樂隊怎麽樣?”</p>


    餘瀟怔了一下:“樂隊?但我這水平感覺還不太行啊,況且...主唱、鼓手呢?”</p>


    馮浩道:“你木吉他一般玩彈唱還是指彈?”</p>


    餘瀟道:“剛開始都是彈唱,後來覺得無趣,就練指彈了。”</p>


    馮浩點了點頭:“你節奏感怎麽樣?”</p>


    餘瀟道:“還行吧?我也不知道。”</p>


    馮浩道:“那你就去當貝斯手,貝斯比較容易入門。”</p>


    餘瀟揮了揮手:“我根本不會啊...”</p>


    楊子萌搖了搖頭:“你們這大學生活真豐富。”</p>


    馮浩道:“我聽說最近學校準備弄一個歌唱比賽,我們去參加唄;楊子萌你會什麽?”</p>


    楊子萌自嘲道:“我會鼓掌。”</p>


    馮浩不滿道:“你們別這麽沒勁啊,顧楓不是唱歌不錯嘛,讓他去當主唱。”</p>


    餘瀟道:“那鼓手呢?”</p>


    楊子萌突然道:“我倒是聽說青紜會打鼓。”</p>


    餘瀟一愣:“我靠,青紜居然這麽酷?”</p>


    楊子萌道:“是啊,據說她打的還可以,你可以去問問劉思琪啊,看看青紜有沒有興趣。”</p>


    餘瀟揮了揮手:“這事先問問顧楓吧,不過我覺得很難成型...不跟你們扯了,我還得繼續趕我的小說了。”</p>


    馮浩道:“怎麽,小說又能繼續寫了?”</p>


    楊子萌道:“你這不是廢話嘛,人家現在可是餘部長。”</p>


    馮浩連連點頭:“餘部長,請恕罪請恕罪。”</p>


    餘瀟轉動著黑筆,顯得有些苦惱:“你們說這武俠究竟代表什麽呢?”</p>


    楊子萌道:“武俠不就打打殺殺嗎...什麽江湖...什麽恩怨情仇。”</p>


    馮浩道:“那是武,可你別忘了還有俠。”</p>


    餘瀟點了點頭:“馮浩說的不錯,不能隻寫武,還要在其中展現俠的一麵。”</p>


    馮浩道:“你像郭靖鎮守襄陽,為國為民,當為大俠。”</p>


    餘瀟道:“隻是他那樣的人物與行為,不是誰都可以達到的。”</p>


    馮浩道:“見義勇為,拔刀相助應當也算是俠了吧,俠不分大小。”</p>


    楊子萌附和道:“馮大師說的不錯,你說我們在外麵看到有人打劫,上去相助,也算是一種俠義的行為嘛。”</p>


    馮浩道:“正派邪派這種是表麵上的正義邪惡對立,你也可以通過一些事情展現人物的特性。”</p>


    楊子萌突然想到了什麽:“餘瀟,這次大學語文,我們第一個小考是不是就考了關於這個的一個閱讀理解?”</p>


    餘瀟道:“是啊。”</p>


    楊子萌憤憤不平道:“嗎的,這題目出的惡心死了,把文章給你分析到極致,比奶奶的作者想得都多,服了!”</p>


    馮浩道:“看來你沒懂啊,什麽叫閱讀理解?沒人叫你理解作者;這是讓你通過一段文字還有問題去推測出題人的想法。怎麽說呢?就好像你在上班的時候推測領導的意思一樣吧。”</p>


    餘瀟鼓掌道:“馮大師高見啊。”</p>


    楊子萌不屑道:“高見個p,這馬匹拍的可真響,你們還記得那笑話嗎?”</p>


    “魯迅說:晚安!語文老師的高見:‘晚安’中‘晚’字點明了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征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麵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歎號體現出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p>


    楊子萌繼續念道:“網友根據這段分析文字紛紛進行延伸,網友解讀了魯迅‘吃飯’兩字:吃字暗指生存狀態,表明魯迅先生巧妙抨擊封建社會人吃人的落後思想,飯則是反諷的最佳體現,因為當時的大多數中國人民是根本吃不飽飯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情懷。”</p>


    馮浩笑道:“這乍一聽滿分答案啊。”</p>


    餘瀟歎了口氣:“以前許多標準答案確實感覺有一個框架,或者說像一個公式,直接往裏套就行了。不過令你們絕望的是,即使是曆史事實也不過是曆史學家選擇出支持自身的論點罷了;他僅僅知道過去也許是怎麽樣的,因為過去的信息是局部的,而且是須經中介的。”</p>


    餘瀟接著道:“曆史學家的工作需要選擇、解釋、評價和判斷,絕不會是完全客觀的;中國有些傳統節日很好的保留下來,有些卻沒有,那是因為這些在選擇中被認為沒有價值而淘汰了。”</p>


    楊子萌罵了一句:“奶奶個熊,你又整這麽深奧的東西,鬼聽得懂啊?”</p>


    馮浩道:“我發現我們和餘瀟的思想境界漸行漸遠了。”</p>


    “不過說真的,之前在網上不是流出一個領導的演講稿嗎?秘書是這樣寫的。”</p>


    馮浩把這一段打在了手機上:歡迎大家千裏條條立臨我縣考察。</p>


    楊子萌嘲笑道:“這秘書也太沒文化了吧,才幾句啊,就錯那麽多字。”</p>


    馮浩道:“是啊,可是你知道那秘書怎麽說的嗎?我寫錯字,事小,領導領錯字,事大!”</p>


    楊子萌不以為然:“領導要這些字都不認識,可以趁早下台了。”</p>


    馮浩道:“話不能這麽說,比如說,你覺得老師有些地方不如你,你是不是也讓他卷鋪蓋迴家?”</p>


    餘瀟道:“唉,你們想那麽多幹什麽,這是你們該操心的事情嗎?真是閑的蛋疼你們兩個!”</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說大學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痕跡飄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痕跡飄流並收藏說說大學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