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說話,李紈想起白日裏妙玉的樣子來,便笑問事情究竟。媯柳同墨鴿兒巴不得有人問一聲兒,調手調腳地學起來。黛玉一臉無奈。
李紈笑問她:“你的丫頭們熱血沸騰氣勢洶洶的,你這個正主兒倒不吱個聲兒?”
黛玉搖頭道:“實在無話好說。本待喝了那杯茶就出來的,偏這兩個人鬧得,連茶也沒得安生喝完。”
媯柳道:“姑娘你要愛喝茶,把悅嵐叫來不就成了。何苦要看那些裝模作樣的人,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恨不得帶了個聲兒,喊著‘看我,看我,你們都是一幫俗人’!”
李紈哈哈大笑起來,黛玉幽怨地看一眼這幸災樂禍的大嫂子。李紈才想起來,這人還是她給的。咳嗽一聲,佯裝嗬斥道:“沒個分寸!人家是太太下了帖子特地請了來的,不看僧麵看佛麵,也沒有這麽給人沒臉的!”
媯柳又一臉牙疼樣兒:“瞧瞧太太請的這人!怕是物以類聚的意思了。”
黛玉冷哼一聲:“你怕是又忘了嬤嬤的話了吧。”
媯柳立時噤聲。隻常嬤嬤眼睛一亮,特抬頭多看了媯柳兩眼。
李紈又說黛玉:“我實在不曉得怎麽說你好了。往日裏寶玉吃你多少話頭,這迴被人當麵這麽說著,你倒不吱聲了。實在是枉擔了個‘刻薄小氣,行動愛惱’的名頭。”
黛玉想了想道:“嫂子說得都是多老早之前的事兒了?如今我哪裏給過寶玉氣受!妙玉她就是那樣的性子。再一個,我小時候,也曾有和尚來要化我出家的,隻說非要如此方能保得平安。被我爹爹一頓打了出去。想來若當時我爹爹應允了,怕不我也得過上這樣的日子呢。
那鬼丫頭隻指著人出家不出家的事兒說話。卻不想想,她出家原也不是出自本意,不過是命數如此,不得不為罷了。怎能以出家人的條框去衡約她?我想她心裏也夠苦的了。是以不管是她拿出什麽器物來,說出什麽話來,總是為了標榜自己身份仍在罷了。細想了,也是可憐無奈之舉。
況她說我,原是因我多嘴問了句那水的話。既問了,便是我確實不曾吃出來。在她那裏,連個水也吃不出來的,便可淪為俗人。如此,她說我是個大俗人,也是該當的了。我又有什麽好氣的。”
李紈聽了,便看媯柳,嗤笑道:“虧你還老拿浮塵集市說事兒呢,隻說你們修界如何如何。看看,這心境,你竟是比不上我們這裏的凡人的。”
媯柳仰了頭笑道:“隻有中狀元的學生,哪有中狀元的先生?姑娘就是我教出來的,奶奶這話等就是誇我呢。”
李紈遂搖頭歎道:“我曉得了,你原是個煉體的。”
媯柳道:“奶奶連煉體都曉得,隻卻是看差了,我哪裏能做那個?煉體的一個個不是渾身發黑就是渾身發紅,難看得緊,奶奶是沒見過才會這麽說。”
李紈道:“怎麽會呢,就看方才你那麵皮厚的,若非刻意煉過,再難有這樣成就。”
黛玉聽了也笑出來,媯柳摸摸鼻子不說話了。
略坐了會子,黛玉也要告辭。李紈卻想起上迴媯柳看迎春時的小動作來,便笑道:“你自去吧,想來這丫頭在你身邊也使不上什麽力,我留她說兩句話。”
黛玉起身,點頭道:“嫂子便是留她在這裏住了也無妨的。她哪裏有什麽正事幹呢。”
媯柳卻執意要先送黛玉迴去,李紈笑她:“你也太會來事了,難道我們這園子裏還有妖精會捉了你們姑娘去不成?”
媯柳歪了頭道:“雖沒什麽真成氣候的,卻也有幾股花精柳氣,雖凝不成形,真衝撞了也得不舒泰一陣子呢。隻我在,她們就有多遠跑多遠吧。”
眾人都慣了她滿口胡言,由她跟了黛玉迴去。待黛玉進了屋,辛嬤嬤幾個迎了去,她才迴身一縱往稻香村去。
李紈見了她,兩人也不往屋裏去,隻在外頭敞院裏坐著說話。常嬤嬤幾個也累一天了,李紈打發她們下去,隻留了素雲在裏頭屋裏守著,備著一會子伺候她洗漱。
李紈先笑道:“你姑娘上迴說起你給她出的主意,‘字字可修’,我聽了也很得趣味。也要承你的情了。”
媯柳眼睛一亮,正想說話,聽得李紈又道:“你如今也知道我是想修行的人,也得了些你們那裏的說法。隻是不合用。我也算勤奮,卻不見修出個金丹來,更別說元嬰了。這又是何道理?”
李紈雖這麽問著,心裏倒也不抱多大希望,這媯柳自己都不曾結丹呢,哪裏說得出這些來。媯柳卻道:“奶奶,你們這人身同我們不同,一樣的路怕是難走呢。再一個,就算要引氣入體,你們這裏也沒有靈氣,可引個什麽呢?”
李紈又問:“上迴你說過,你看蘭兒經脈盡通的,觀我又如何?”
媯柳看李紈一時,正色道:“哥兒身上經脈間有強能流轉,這是煉體有成之兆,假以時日,或者就能通神融魄,成就金丹元嬰。奶奶嚒,我細看了,經絡觀之同此處常人無異,並不見裏頭有什麽異樣。”
李紈道:“那你可聽說過有人雖未結丹化嬰,卻修煉神魂有成,繼而得道的?”
媯柳拍手笑道:“奶奶整個說反了!正是修煉有成,自元嬰大圓滿破殼而出,到化神境界,便是修煉神魂的時候了。哪有連引氣都未成,就能在神魂上使力的?再一個,若奶奶真能如此,那神魂自可隨時脫殼而去了。哪裏還會在這裏呆著?”
李紈想一陣子,笑一笑道:“我同你也是雞同鴨講了。也罷,先說說,雖經了你家姑娘的手得了你的好處,我也感念你的,可想要什麽東西?若是易得的,我便尋來謝你。”
媯柳搖頭道:“我曉得我師父定是同大奶奶你認識的,可不敢在你這裏獅子大開口。大奶奶隻隨意看著給點就是了,嘿嘿嘿嘿。”
李紈點頭:“怎麽,這迴不追著我要鼎了?”
媯柳搖頭道:“我在這裏動不了靈力,就算有鼎,我拿什麽燒它。要不就用火陣,那得費多少靈石,或者就用真火,耗費了靈力還得拿靈石去補。來迴來去都是拿靈石填這個窟窿,何苦來的。”
李紈便笑著從袖子裏摸出個戒指遞過去道:“我看你隨身的儲物囊也不甚大,這個給你可好?”
媯柳笑著接過,看了一迴,笑道:“這是集市裏‘天手閣’的東西,比我那荷包大了幾十倍不止。怕也得不少靈石呢,論理我不該要的……可是讓我還給奶奶,我又舍不得……”
李紈噗嗤笑出聲來:“好了好了,我覺出來了,你最逗樂的地方就是你愛說實話。拿去吧,我要來也沒什麽用處。給這裏什麽人,她們也用不來,沒那麽深厚的神識。”
媯柳笑著套在了自己指頭上,又道:“待我們姑娘煉成了或者就能用了,到時候我就送給她。”
李紈看著她道:“你對你姑娘倒什麽都舍得。”
媯柳歪了頭道:“那自然的,我就是侍奉我們姑娘來的。自然隻要她好,什麽都好了。”
李紈點頭歎息,心裏想的卻是賈蘭身邊的那幾個,若都是一般如此的心腸,自己也可放心了。原是她修煉至此,自己也不曉得到底算到了什麽地步。卻暗想著說不定哪一日就脫殼飛升了呢?實在是庸人自擾。隻庸人若能知道此乃自擾亦不會擔憂煩惱矣,可歎!隻說這個庸人存了這一念,就總想著給賈蘭留些保障。萬一哪日把他孤伶一個稚子幼兒留在這世間,豈不是自己這個當娘的作孽。
如今聽得這侍奉傀儡的“心聲”,念及那一群引了靈的,心下大安。
媯柳方想告辭時,李紈想起迎春的事來,便留住她問道:“上迴我同二姑娘她們說笑時,我見你細看了二姑娘而後有些什麽話想說,卻忍了。今番來問問你,到底是什麽話呢?”
媯柳想了想道:“原是那日奶奶說起二姑娘的姻緣。我們原在那裏都是會觀色望氣的,到這裏雖不能說十足十的準,有幾樣卻是不變的。頭一個便是生機。我看二姑娘姻緣於生機有礙,是個大劫數。若是脫不得身,後頭也不用說什麽了。”
李紈忙問:“可有破解之法?”
媯柳搖頭:“不知此處的規矩如何的。在我們那裏,算定的事,除非天變引動地變而後世變因而人變,否則再無更改的。再一個就是若此期間修煉有成,境界突破了,那又另成一人,原先的定數便做不得數了。隻這兩樣都是千載難逢的,是以多半算出來如何就是如何。”
李紈仍是不甘心:“你算定如此?”
媯柳還搖頭:“我說了此處同我們那裏多有不同。且我也沒拿另外的人算了驗證過。隻確有此象。奶奶也不用告訴她,定數如此,知道了徒增煩惱,反而無益。”
李紈沉沉點頭,媯柳見再無他事,方行了一禮顧自去了。
李紈在外頭略站了會子,斂了心緒進屋,叫素雲伺候略梳洗了。也不要她上夜,待四下定靜,才迴身顧自進了珠界。
填山塞海的靈界珍寶,如今已激不起她分毫心動。再憶當年,恍然如夢,情節行事曆曆在目,隻那時候的心情感受卻丁點也迴想不起來了。
攜了酒枯坐在絡玉十三境中的茫茫海邊,浮塵集市近在眼前。抬頭細看天光,苦笑一聲,揚首猛灌兩口。此時心中之茫然無措,於此塵世中誰堪與說?那外頭,個個不過圍著個眼耳鼻舌身意打轉,爭的些酒色財氣,偏此刻自己於此中早無求矣。
從得珠界後謀於人世,到如今萬般不置心上,卻未得逍遙之境。細查本心,原是“求仙問道”一念日執,偏不得個明路,徒歎奈何。如此日久,千百年寸功未進,這番茫然焦躁,卻不是杜康能解了。
喝得恍惚了,又想:“我既求成仙,到底,什麽是仙?”
一時傻在了那裏……
到底什麽是仙?原先幼時也讀過神仙怪譚,仙人無非是法力高強逍遙自在的……一群老頭……或者貌美如花青春永駐的仙子神姬。果然如此?看這靈界裏,法術之高絕繁雜早超過了凡人所能想象,一顆丹丸下去就容顏永駐了,形容隨意變化還要什麽貌美如花?隻是,這麽一個地方,這許多寶物,就收到了這麽一個珠界之中。那其中的“仙人”們呢?何在?原來這樣的也不算個仙。
靈界既不算個仙,又如何才能稱仙?法力越發高強了?壽元越發長了?容貌美得越發驚天動地了?……按這個算法,神仙便是個法力超群容色過人的老不死耳……
甩甩頭,果然,“其人自限”。人隻能知道已經知道的事,此話何解?靈界中有一果子,其味為酸甜苦辣鹹澀之外一味,其色為赤橙黃綠青藍紫之外一色,請問,此果何名?卻是難以言語名之了。為何?因人世間除此五味五色外再無旁的再一味再一色矣。又有一獸,與人間之飛禽走獸全不相類,此獸怎樣形狀?又難描難繪矣。是以以凡心度仙,亦隻能摸著凡人能知能解的一鱗半爪耳。
這浮塵集市裏到底有多少東西,是在自己眼前自己也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的?這汗牛充棟的道法術訣中,能以凡人心思理念化為己用的又占了幾成?不知,通不能知。
就如小住通間外圍的晶透琉璃。仙人相助化神入識,卻要轉成自己這個凡人腦子能知能識的說法。腦海裏浮現出“琉璃”二字,隻這琉璃卻是不擋風的,清風自入;亦不見其遮味,流年陣中草木著花,香逐風來,如在眼前;伸手時確如撫上琉璃,再加念力時卻忽地憑空消散了。且問世上,哪裏有這般模樣的“琉璃”?隻是除卻這“琉璃”二字,又還有旁的什麽言語能略述其情狀?
怪道有佛曰“說不得”,果然說不得。這一旦“說”了,便落入塵寰,隻能以此塵中事喻之,便已偏離了本相。
如此一來,究竟什麽是仙?什麽是道?可笑世人心中模糊一念,直如井蛙望天而測其大小,而如今自己這求道問仙之舉,不正恰似天盲逐虹?生而未睹世物,赤橙黃綠青藍紫、長橋高弧聽在耳內又能往心裏變出個什麽樣兒來?噫!
李紈笑問她:“你的丫頭們熱血沸騰氣勢洶洶的,你這個正主兒倒不吱個聲兒?”
黛玉搖頭道:“實在無話好說。本待喝了那杯茶就出來的,偏這兩個人鬧得,連茶也沒得安生喝完。”
媯柳道:“姑娘你要愛喝茶,把悅嵐叫來不就成了。何苦要看那些裝模作樣的人,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都恨不得帶了個聲兒,喊著‘看我,看我,你們都是一幫俗人’!”
李紈哈哈大笑起來,黛玉幽怨地看一眼這幸災樂禍的大嫂子。李紈才想起來,這人還是她給的。咳嗽一聲,佯裝嗬斥道:“沒個分寸!人家是太太下了帖子特地請了來的,不看僧麵看佛麵,也沒有這麽給人沒臉的!”
媯柳又一臉牙疼樣兒:“瞧瞧太太請的這人!怕是物以類聚的意思了。”
黛玉冷哼一聲:“你怕是又忘了嬤嬤的話了吧。”
媯柳立時噤聲。隻常嬤嬤眼睛一亮,特抬頭多看了媯柳兩眼。
李紈又說黛玉:“我實在不曉得怎麽說你好了。往日裏寶玉吃你多少話頭,這迴被人當麵這麽說著,你倒不吱聲了。實在是枉擔了個‘刻薄小氣,行動愛惱’的名頭。”
黛玉想了想道:“嫂子說得都是多老早之前的事兒了?如今我哪裏給過寶玉氣受!妙玉她就是那樣的性子。再一個,我小時候,也曾有和尚來要化我出家的,隻說非要如此方能保得平安。被我爹爹一頓打了出去。想來若當時我爹爹應允了,怕不我也得過上這樣的日子呢。
那鬼丫頭隻指著人出家不出家的事兒說話。卻不想想,她出家原也不是出自本意,不過是命數如此,不得不為罷了。怎能以出家人的條框去衡約她?我想她心裏也夠苦的了。是以不管是她拿出什麽器物來,說出什麽話來,總是為了標榜自己身份仍在罷了。細想了,也是可憐無奈之舉。
況她說我,原是因我多嘴問了句那水的話。既問了,便是我確實不曾吃出來。在她那裏,連個水也吃不出來的,便可淪為俗人。如此,她說我是個大俗人,也是該當的了。我又有什麽好氣的。”
李紈聽了,便看媯柳,嗤笑道:“虧你還老拿浮塵集市說事兒呢,隻說你們修界如何如何。看看,這心境,你竟是比不上我們這裏的凡人的。”
媯柳仰了頭笑道:“隻有中狀元的學生,哪有中狀元的先生?姑娘就是我教出來的,奶奶這話等就是誇我呢。”
李紈遂搖頭歎道:“我曉得了,你原是個煉體的。”
媯柳道:“奶奶連煉體都曉得,隻卻是看差了,我哪裏能做那個?煉體的一個個不是渾身發黑就是渾身發紅,難看得緊,奶奶是沒見過才會這麽說。”
李紈道:“怎麽會呢,就看方才你那麵皮厚的,若非刻意煉過,再難有這樣成就。”
黛玉聽了也笑出來,媯柳摸摸鼻子不說話了。
略坐了會子,黛玉也要告辭。李紈卻想起上迴媯柳看迎春時的小動作來,便笑道:“你自去吧,想來這丫頭在你身邊也使不上什麽力,我留她說兩句話。”
黛玉起身,點頭道:“嫂子便是留她在這裏住了也無妨的。她哪裏有什麽正事幹呢。”
媯柳卻執意要先送黛玉迴去,李紈笑她:“你也太會來事了,難道我們這園子裏還有妖精會捉了你們姑娘去不成?”
媯柳歪了頭道:“雖沒什麽真成氣候的,卻也有幾股花精柳氣,雖凝不成形,真衝撞了也得不舒泰一陣子呢。隻我在,她們就有多遠跑多遠吧。”
眾人都慣了她滿口胡言,由她跟了黛玉迴去。待黛玉進了屋,辛嬤嬤幾個迎了去,她才迴身一縱往稻香村去。
李紈見了她,兩人也不往屋裏去,隻在外頭敞院裏坐著說話。常嬤嬤幾個也累一天了,李紈打發她們下去,隻留了素雲在裏頭屋裏守著,備著一會子伺候她洗漱。
李紈先笑道:“你姑娘上迴說起你給她出的主意,‘字字可修’,我聽了也很得趣味。也要承你的情了。”
媯柳眼睛一亮,正想說話,聽得李紈又道:“你如今也知道我是想修行的人,也得了些你們那裏的說法。隻是不合用。我也算勤奮,卻不見修出個金丹來,更別說元嬰了。這又是何道理?”
李紈雖這麽問著,心裏倒也不抱多大希望,這媯柳自己都不曾結丹呢,哪裏說得出這些來。媯柳卻道:“奶奶,你們這人身同我們不同,一樣的路怕是難走呢。再一個,就算要引氣入體,你們這裏也沒有靈氣,可引個什麽呢?”
李紈又問:“上迴你說過,你看蘭兒經脈盡通的,觀我又如何?”
媯柳看李紈一時,正色道:“哥兒身上經脈間有強能流轉,這是煉體有成之兆,假以時日,或者就能通神融魄,成就金丹元嬰。奶奶嚒,我細看了,經絡觀之同此處常人無異,並不見裏頭有什麽異樣。”
李紈道:“那你可聽說過有人雖未結丹化嬰,卻修煉神魂有成,繼而得道的?”
媯柳拍手笑道:“奶奶整個說反了!正是修煉有成,自元嬰大圓滿破殼而出,到化神境界,便是修煉神魂的時候了。哪有連引氣都未成,就能在神魂上使力的?再一個,若奶奶真能如此,那神魂自可隨時脫殼而去了。哪裏還會在這裏呆著?”
李紈想一陣子,笑一笑道:“我同你也是雞同鴨講了。也罷,先說說,雖經了你家姑娘的手得了你的好處,我也感念你的,可想要什麽東西?若是易得的,我便尋來謝你。”
媯柳搖頭道:“我曉得我師父定是同大奶奶你認識的,可不敢在你這裏獅子大開口。大奶奶隻隨意看著給點就是了,嘿嘿嘿嘿。”
李紈點頭:“怎麽,這迴不追著我要鼎了?”
媯柳搖頭道:“我在這裏動不了靈力,就算有鼎,我拿什麽燒它。要不就用火陣,那得費多少靈石,或者就用真火,耗費了靈力還得拿靈石去補。來迴來去都是拿靈石填這個窟窿,何苦來的。”
李紈便笑著從袖子裏摸出個戒指遞過去道:“我看你隨身的儲物囊也不甚大,這個給你可好?”
媯柳笑著接過,看了一迴,笑道:“這是集市裏‘天手閣’的東西,比我那荷包大了幾十倍不止。怕也得不少靈石呢,論理我不該要的……可是讓我還給奶奶,我又舍不得……”
李紈噗嗤笑出聲來:“好了好了,我覺出來了,你最逗樂的地方就是你愛說實話。拿去吧,我要來也沒什麽用處。給這裏什麽人,她們也用不來,沒那麽深厚的神識。”
媯柳笑著套在了自己指頭上,又道:“待我們姑娘煉成了或者就能用了,到時候我就送給她。”
李紈看著她道:“你對你姑娘倒什麽都舍得。”
媯柳歪了頭道:“那自然的,我就是侍奉我們姑娘來的。自然隻要她好,什麽都好了。”
李紈點頭歎息,心裏想的卻是賈蘭身邊的那幾個,若都是一般如此的心腸,自己也可放心了。原是她修煉至此,自己也不曉得到底算到了什麽地步。卻暗想著說不定哪一日就脫殼飛升了呢?實在是庸人自擾。隻庸人若能知道此乃自擾亦不會擔憂煩惱矣,可歎!隻說這個庸人存了這一念,就總想著給賈蘭留些保障。萬一哪日把他孤伶一個稚子幼兒留在這世間,豈不是自己這個當娘的作孽。
如今聽得這侍奉傀儡的“心聲”,念及那一群引了靈的,心下大安。
媯柳方想告辭時,李紈想起迎春的事來,便留住她問道:“上迴我同二姑娘她們說笑時,我見你細看了二姑娘而後有些什麽話想說,卻忍了。今番來問問你,到底是什麽話呢?”
媯柳想了想道:“原是那日奶奶說起二姑娘的姻緣。我們原在那裏都是會觀色望氣的,到這裏雖不能說十足十的準,有幾樣卻是不變的。頭一個便是生機。我看二姑娘姻緣於生機有礙,是個大劫數。若是脫不得身,後頭也不用說什麽了。”
李紈忙問:“可有破解之法?”
媯柳搖頭:“不知此處的規矩如何的。在我們那裏,算定的事,除非天變引動地變而後世變因而人變,否則再無更改的。再一個就是若此期間修煉有成,境界突破了,那又另成一人,原先的定數便做不得數了。隻這兩樣都是千載難逢的,是以多半算出來如何就是如何。”
李紈仍是不甘心:“你算定如此?”
媯柳還搖頭:“我說了此處同我們那裏多有不同。且我也沒拿另外的人算了驗證過。隻確有此象。奶奶也不用告訴她,定數如此,知道了徒增煩惱,反而無益。”
李紈沉沉點頭,媯柳見再無他事,方行了一禮顧自去了。
李紈在外頭略站了會子,斂了心緒進屋,叫素雲伺候略梳洗了。也不要她上夜,待四下定靜,才迴身顧自進了珠界。
填山塞海的靈界珍寶,如今已激不起她分毫心動。再憶當年,恍然如夢,情節行事曆曆在目,隻那時候的心情感受卻丁點也迴想不起來了。
攜了酒枯坐在絡玉十三境中的茫茫海邊,浮塵集市近在眼前。抬頭細看天光,苦笑一聲,揚首猛灌兩口。此時心中之茫然無措,於此塵世中誰堪與說?那外頭,個個不過圍著個眼耳鼻舌身意打轉,爭的些酒色財氣,偏此刻自己於此中早無求矣。
從得珠界後謀於人世,到如今萬般不置心上,卻未得逍遙之境。細查本心,原是“求仙問道”一念日執,偏不得個明路,徒歎奈何。如此日久,千百年寸功未進,這番茫然焦躁,卻不是杜康能解了。
喝得恍惚了,又想:“我既求成仙,到底,什麽是仙?”
一時傻在了那裏……
到底什麽是仙?原先幼時也讀過神仙怪譚,仙人無非是法力高強逍遙自在的……一群老頭……或者貌美如花青春永駐的仙子神姬。果然如此?看這靈界裏,法術之高絕繁雜早超過了凡人所能想象,一顆丹丸下去就容顏永駐了,形容隨意變化還要什麽貌美如花?隻是,這麽一個地方,這許多寶物,就收到了這麽一個珠界之中。那其中的“仙人”們呢?何在?原來這樣的也不算個仙。
靈界既不算個仙,又如何才能稱仙?法力越發高強了?壽元越發長了?容貌美得越發驚天動地了?……按這個算法,神仙便是個法力超群容色過人的老不死耳……
甩甩頭,果然,“其人自限”。人隻能知道已經知道的事,此話何解?靈界中有一果子,其味為酸甜苦辣鹹澀之外一味,其色為赤橙黃綠青藍紫之外一色,請問,此果何名?卻是難以言語名之了。為何?因人世間除此五味五色外再無旁的再一味再一色矣。又有一獸,與人間之飛禽走獸全不相類,此獸怎樣形狀?又難描難繪矣。是以以凡心度仙,亦隻能摸著凡人能知能解的一鱗半爪耳。
這浮塵集市裏到底有多少東西,是在自己眼前自己也看不見聞不到摸不著的?這汗牛充棟的道法術訣中,能以凡人心思理念化為己用的又占了幾成?不知,通不能知。
就如小住通間外圍的晶透琉璃。仙人相助化神入識,卻要轉成自己這個凡人腦子能知能識的說法。腦海裏浮現出“琉璃”二字,隻這琉璃卻是不擋風的,清風自入;亦不見其遮味,流年陣中草木著花,香逐風來,如在眼前;伸手時確如撫上琉璃,再加念力時卻忽地憑空消散了。且問世上,哪裏有這般模樣的“琉璃”?隻是除卻這“琉璃”二字,又還有旁的什麽言語能略述其情狀?
怪道有佛曰“說不得”,果然說不得。這一旦“說”了,便落入塵寰,隻能以此塵中事喻之,便已偏離了本相。
如此一來,究竟什麽是仙?什麽是道?可笑世人心中模糊一念,直如井蛙望天而測其大小,而如今自己這求道問仙之舉,不正恰似天盲逐虹?生而未睹世物,赤橙黃綠青藍紫、長橋高弧聽在耳內又能往心裏變出個什麽樣兒來?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