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昏昏沉沉的醒來時,老太太正在外麵罵架,抑揚頓挫的罵聲中氣十足,響徹四鄰。


    “你老張家就是個遭天譴的!往上祖宗八輩都是個不得好的!這就報應在你張老婆子身上,讓你生了五個賠錢貨才生了個帶把討債的(兒子)!你那個帶把討債的也不是個好東西,老天爺看不過眼呐!就讓他連生四個閨女都不得兒子!克死了媳婦又娶了個走過家的(嫁過一次的再婚婦女)!活該你老張家絕香火!絕戶頭!……”


    林清躺在床上,聽著老太太熟悉的罵聲,腦子裏嗡嗡直響,一些久存的記憶被喚醒。


    林清生於一九六零年,那年正鬧著饑荒,林清的母親胡秀娟不怎麽情願的改嫁給了張家獨苗張福生。


    張福生前麵娶過一房媳婦,為他連生了四個閨女,在生四閨女時,不幸難產而亡,半年不到,就迎娶了胡秀娟進門。


    胡秀娟一進門不久就懷了孕,可惜七個多月就早產生下了林清,是個女孩不說,還病歪歪的貓崽似的難養活。


    老張家一看就不樂意了,直接給扔到了西南山上,恰巧被進山的老太太碰見,也不知怎麽了,看著草堆裏的孩子,哭聲弱弱的,老太太忽然就入了眼,心軟的不行,幹脆抱迴來讓村長做主養在了自己的名下。


    別看是個老張家不喜的閨女,可老太太就是稀罕!疼的跟眼珠子似得!那是捧在手裏怕飛了、含在嘴裏怕化了。要什麽給什麽,就差沒給供起來了,嬌養的不得了!


    也別看老太太孤身一人無兒無女的,可老太太富足、有錢。


    老太太姓林,叫林阿七,村裏人說她參過軍、上過戰場,也是在戰場上認識了丈夫林興華,倆人結婚不到兩年林興華戰死,自此老太太再未嫁人。


    建國後,老太太搬到丈夫的老家清河灣,蓋了三間的大瓦房還有兩間的土坯房,並讓人在院外圍了個高高的院牆,前院後院,一塊圈了起來,在村裏誰不羨慕?!


    老太太收養林清後,精心的養了一段時間,還別說,林清命大,硬是活了下來還活的好好的,吃的是白白胖胖的,那模樣,用老太太的話來說,比那觀音坐下童女都稀罕!活那麽大就沒見過這麽稀罕的閨女!


    老太太是高興了,可老張家心裏不平衡了。別看他們打心眼裏不喜歡閨女,但不得不承認家裏有個模樣好的閨女,養個十幾年,能換不少的彩禮錢,瞅瞅家裏的其他幾個閨女,黑不溜秋的不說,小眼睛塌鼻子沒一個拿得出手的,不是一個媽生的就是不一樣。


    林清三歲這年,老張家頻頻讓人遞話,想把孩子要迴去,老太太不依。


    最後張家張老太太暗裏打了個注意,先讓老太太養著,讓自家的孩子跟那孩子玩到一塊去,等日後長大了,這孩子指不定就迴來了,白得一個大閨女不是更好!那死老太太年紀大了,能活多久?想養那就養著,白白給咱們老張家養閨女而已!


    張老太太算計的好,但沒算計到自家的幾個閨女心眼毒,給林清玩時,嫉恨的把人給推到了南河溝裏。剛開春啊,早上起來水缸裏還結著層薄冰呢,掉進河溝裏能去半成的命。


    等人撈上來時,臉都青紫青紫的,看上去像是沒氣了似得,老太太心疼的呦,抱著林清的小身子就哭了個撕心裂肺,求了村裏的土大夫,死馬當活馬醫的吊著命。


    養了兩三日後,林清命不該絕似得又緩了過來,村裏人都說林清命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老太太喜極而泣,抱著林清又哭了一場。


    這不,林清好了,老太太開始找老張家算賬了!一大早的飯也不做了,搬了個凳子坐在張家大門口罵,從上到下、從老到幼、裏裏外外的把張家罵了個遍。


    林清聽著外麵老太太的罵聲,心裏別提是有多舒坦了!打量著屋裏熟悉的擺設,止不住紅了眼,大大的雙眼裏淚水啪嗒啪嗒的往下掉,她真的迴來了,不是做夢,是真的真的迴來了。


    前世林清認為錯誤是八歲那年開始的,老太太從山上摔下來摔破了頭,沒幾天就去世了,當時年幼,聽信了張家的話,愣是讓他們住進老太太的瓦房,占了房子還獨吞了老太太留下的錢財等物。


    自那以後,老張家脫貧變富,林清卻成了張家貓狗都能踩一腳的小可憐,直到她十四歲時,老張家把她賣給了一個三十幾歲的鰥夫,她才奮起反抗的逃了。自此流落在外,哪怕最後她有了番大機緣,富貴餘生,但依然忘不了老太太,忘不了張家醜惡的嘴臉。


    重來一次,許多幼時記不清的記憶,一下子都清晰了起來,忽然間發現,原來錯誤從三歲這年就開始了。


    前世時,正是這個時候,她醒過來後,老太太到張家狠狠的罵了一通,但父親張福生和母親胡秀娟暗裏找到了她,好話哄著,還買了根紅頭繩給她,讓她對外說是自個不小心掉進河溝裏的,和張家無關。


    三歲的小人兒能懂什麽?哄了幾句,三歲的林清就對外說了出去,加上張家暗裏散播出去的謠言,一時間村裏暗地裏都在傳,到底不是親生的,老太太不會養孩子。


    張家自那以後常常接觸三歲的林清,表麵是又疼又愛,哄著林清拿了不少的好東西給張家。老太太對林清那是溺愛的不得了,心裏都清楚,隻要其高興,怎麽著都行,睜隻眼閉隻眼權當不知道。


    漸漸村裏人也都知道了張家對林清的所謂“疼愛”,以為張家舍不得林清,張老太太又常常逢人就說,那時候正是鬧饑荒的時候,要不是養不起,也不會讓孩子養在別人跟前,又說老太太不肯把孩子還迴來,家裏頭兒子、兒媳天天念叨,心疼的不得了。


    一步步的滲透,讓所有人都同情張家,覺得老太太不通情理,林清想迴張家等,直到老太太去世後,村裏人都覺得林清迴張家林所應當,張家占了老太太的房子也沒什麽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清重生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蘭之並收藏林清重生記最新章節